2024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诗歌阅读复习之借助情境,读懂诗歌课件(共42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诗歌阅读复习之借助情境,读懂诗歌课件(共42张PPT)

资源简介

(共42张PPT)
  古诗鉴赏的根本前提就是读懂诗歌。对于命题者来说,近年来越来越重视对读懂诗歌内容的考查,淡化对模式化、概念化的鉴赏的考查。对于考生来说,能否全面理解、深刻领悟作品的内容和技巧,能否读懂诗歌,极其关键。因此,必须扭转轻读诗、重做题的倾向,应沉下心来,反复咀嚼,一定要重视古诗本身给我们传达的内容,逐步养成读懂诗歌再做题的良好习惯。
 借助情境,读懂诗歌
 借助题材情境,读懂诗歌
题材情境解读
山水田园诗 多以自然山水或农村景物、田园生活为主要描写对象,或以农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借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纯朴勤劳的农人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其思想内容往往是: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热爱之情,或对官场仕途的厌倦、对自由的向往之情。多体现作者的闲适淡泊以及隐逸之乐。
边塞诗 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表达的思想情感以爱国主义为主旋律,或表现战士奋勇杀敌的英雄气概,或抒发保家卫国的豪情,或揭露战争的残酷,或写征人思乡闺妇盼归的两地情愁,或写奇异独特的边塞风光。
送别诗 有君臣官场赠别,有市井朋友相别,有亲人情人送别。这类诗歌往往表达依依惜别的不舍与伤感;或离别后的思念与牵挂;或对友人的安慰与勉励;还有的以送别为名,实则借送别表达自己的志向或抱负。
题材情境解读
思乡诗 因长期客居在外、滞留他乡或漂泊异地等,往往产生以下情感:独居他乡的孤独、寂寞,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漂泊天涯的愁苦,怀才不遇、仕途不得志的幽怨愤闷。
咏史诗 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等题材,借古讽今,抒发对昔盛今衰、物是人非的伤感之情;怀古伤已,抒写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悲伤;赞扬古人建功立业的事迹和高尚的品格,表达自己见贤思齐的愿望和决心。
咏物诗 借助吟咏自然或社会事物来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类诗歌。诗歌中所咏之“物”,或是描写的对象,或是抒情的对象。作者往往通过所咏之物寄寓自己的理想抱负或高尚节操,表达怀才不遇与命途多舛的伤感,抒发年华易逝与理想破灭的哀愁;或托物讽世,表达忧国忧民、感时伤世、愤世嫉俗之感。
即事诗 古人常因某件事以“即事”为题写诗,抒发自己的感慨:或忧国忧民,或反映离乱,或渴望建功立业,或仕途失意,或闺中怀人,或讴歌山河。
  (2023·河南五市二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送吴待制帅襄阳二首(其二)
尤 袤
欲将盘错试馀锋,故拥旗麾讫外庸①。
南岘北津形胜地,前羊后杜昔贤踪。
不妨倒载同民乐,自有轻裘折虏冲②。
努力功名归报国,莫思山月与林钟。
【注】 ①外庸:任地方官时的政绩。②冲:冲车,古代用以冲撞城墙的战车。
问题 1.根据诗歌标题及内容可知,本诗的题材是:送别诗。
2.送别对象是吴待制,抒情主体是尤袤。
3.本诗的首联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自主尝试:                       
参考答案:诗人笔下的吴待制到襄阳任职是亮出旗帜、在军队部属的簇拥下去的,他有余力处理襄阳错综复杂的局势,是一名能力卓绝、气魄勇武的大将。
4.有人认为,这首送别之作自有一种豪迈气概。请结合诗句谈谈你的理解。
自主尝试:                       
参考答案:①诗人认为吴待制到人杰地灵的襄阳后,定能克敌制胜、政通人和,过着洒脱、不受拘束的生活;②诗人将个人建功立业与报效国家联系起来,让友人努力博取功名实际是激励友人以优异的政绩回报国家,体现出豪放宽广的气度。
【抢分路径】
1.注意区分古代诗歌的题材类别
依据古代诗歌表达的情感,大致可分为咏史怀古诗、咏物言志诗、送别怀人诗、题画抒怀诗、酬赠应和诗、干谒言志诗、山水田园诗、羁旅思乡诗、边塞征战诗等九大题材类别。
◎拓展突破
酬赠诗是古代文人用来交往应酬或者赠给亲友同人的诗歌作品,包括酬答诗和赠送诗。读懂此类诗歌,应注意以下方面。
首先,立足教考融通。
其次,把握特点,归纳技法。酬赠诗往往带有“酬”“寄”
“赠”“次韵”“依韵”“答”“约”等字眼。
第三,注重分类积累。酬赠诗作为以诗代简、表情达意的诗作,或怀亲,或答谢,或请托,或励志,故应注重分类积累。
2.注意由类及篇推断古代诗歌的技巧和情感
相同题材的诗歌在“表达技巧”和“思想感情”上往往有相似、相近、相通之处。平时学习诗歌,争取“读一首诗,知一类诗”;在考场上,完全可以“知一类诗,通一首诗”。即先从标题、意象入手,尝试着根据该诗的内容特色,大致归类到某一题材,再由类及篇推断其使用手法和具体内涵。
  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1~2题。
咏 史
龚自珍
金粉①东南十五州②,万重恩怨属③名流。
牢盆狎客操全算,团扇才人踞上游。④
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⑤。
田横⑥五百人安在,难道归来尽列侯?
在那繁华绮丽的江南富庶之地,无限的恩宠和肆意报怨齐集于名流士林。
权贵、幕僚把持着全部大权,内宫佞臣窃据了朝廷要津。
书生离席畏惧文字狱,著作只为谋食保安宁。
田横壮士今在何处?难道都已封官拜爵、归顺大汉朝廷?
【注】 ①金粉:这里指景象繁华。②十五州:泛指长江下游地区。③属(zhǔ):结交。④“牢盆”两句:权贵、幕僚把持着大权,内宫佞臣窃据了朝廷要津。“团扇才人”是对轻薄文人的贬称。⑤为稻粱谋:为生活打算。⑥田横:秦末群雄之一,陈胜吴广起义后,田横与田儋、田荣反秦自立,兄弟三人先后占据齐地为王。刘邦统一天下后假意派人招抚,田横不肯归顺而自杀。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当时的江南名士或依附权门窃据要职,或明哲保身埋头著书,诗中写出了他们的庸俗苟安之状。
B.本诗题为“咏史”实则讽时,借古讽今含意深邃,无情地鞭挞了当时现实社会的腐朽没落。
C.颈联具体揭示了“名流”们祸国殃民的罪恶和老百姓遭受欺压的苦难,表达了诗人的愤懑之情。
D.文字狱是清统治者迫害知识分子的一种冤狱,诗人对清统治者利用文字狱镇压士人的行为愤恨不满。
解析:颈联没有具体揭示“名流”们祸国殃民的罪恶和老百姓遭受欺压的苦难,主要表现士人在文字狱高压政策下的处境和苟安态度。
2.本诗尾联与“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所表达的情感是否相同?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不同。①本诗尾联借用“田横抗汉”的典故,揭露了清政府对士人采取的思想压制和笼络政策的欺骗性,表达了诗人对清朝统治者的不满和批评;②《己亥杂诗》“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二句,表达的是诗人希望清朝政府能破格荐用人才,以出现一个崭新世界,显示出诗人对社会变革的信心。
解析:这是一首咏史怀古诗。本诗尾联“田横五百人安在,难道归来尽列侯”,意思是“田横壮士今在何处?难道都已封官拜爵、归顺大汉朝廷?”运用田横的典故,告诫世人不要轻信清政府的怀柔政策,揭露了清政府对士人采取的思想压制和笼络政策的欺骗性,表达了对文人士大夫的奉劝,对清朝廷的不满和批评。《己亥杂诗》“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意思是“我奉劝皇帝要重新振作精神,不要局限于一种规格或方式去选用治国的人才”。作者认为朝廷应该做的就是破格荐用人才,只有这样,国家才有希望,表现了诗人寄希望于清朝廷改变成规,大胆革新,选拔任用人才。
借助历史文化情境,读懂诗歌
(2023·潍坊二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答晁以道①
陈师道
转走东南复帝城,故人相见眼偏明。
十年作吏仍糊口,两地为邻阙寄声②。
冷眼尚堪看细字,白头宁复要时名。
孰知范叔③寒如此,未觉严公④有故情。
【注】 ①作者被罢职回京后创作此诗。②寄声:托人传话。③范叔:范雎,曾相秦,家贫无以自资,后谢病归相印。④严公:东汉著名隐士严光,品性高洁。
问题
1.请结合词下注释,分析本诗尾联所用典故的意图。
自主尝试:                       
                      
参考答案:尾联用典,既慨叹自己不公的遭遇,又对友人关心自己感到欣慰。
2.请结合历史语境,简要分析本诗中间两联体现出诗人哪些精神品格。
自主尝试:                      
参考答案:①为官清廉。诗人从政十年也仅仅能糊口度日。②刻苦求知。诗人虽然屡遭挫折,但仍安贫乐道,用心读书。③积极上进。诗人虽然仕途坎坷,身体衰颓,但仍追求名望,积极进取。
【抢分
  途径一:看作者,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就是说要了解诗人的思想性格、生活经历、风格流派及其创作的时代背景、目的等。
途径二:看注释,破解难点
注释往往暗示着重要信息,一定要仔细审读。诗歌注释蕴含的信息是多方面的:①介绍写作背景,暗示本诗的思想主旨;②介绍作者,暗示本诗的思想情感或写作风格;③介绍疑难词语、地名,帮助读懂诗句;④介绍相关诗句,暗示本诗的用典或意境。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①,阁下宛溪,夹溪居人
杜 牧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
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②。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惆怅无因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
六朝的繁华已成陈迹,放眼望去,只见草色连空,那天淡云闲的景象,倒是自古至今,未发生什么变化。
苍山翠柏间百鸟飞来飞去,宛溪两岸的人世世代代生活水乡山寨中。
深秋的雨就像帘幕一样笼罩千家万户,落日时分,夕阳掩映着的楼台,在晚风中送出悠扬的笛声。
内心里怅惘无缘见到范蠡,只好掠过树木凝望太湖东。
【注】 ①开元寺,建于东晋。此诗作于唐文宗开成三年,杜牧时任宣州团练判官。②《礼记·檀弓下》:“晋献文子成室,晋大夫发焉。张老曰:‘美哉轮焉!美哉奂焉!歌于斯,哭于斯,聚国族于斯。’”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作者临古寺联想到六朝往昔,而眼前只是连天秋草和古今相同的天淡云闲。
B.颔联用典,在鸟去鸟来的山色和流水之中,人们因历史的变迁而或喜或悲。
C.“无因”的意思是没有机会,表现了诗人对范蠡泛舟五湖的仰慕、欣羡之情。
D.本诗写景明丽而朦胧,爽朗而沉郁,表现了诗人淡朗与惆怅相交织的情绪。
解析: “人们因历史的变迁而或喜或悲”理解错误。根据诗下注释可知,“人歌人哭”,指人生之喜庆吊丧,即生死过程。“人歌人哭水声中”意思是,百姓临河夹居,人歌人哭,掺和着水声,随着岁月一起流逝。这里的人们就是这样世世代代聚居在水边,并不是说人们因历史的变迁而或喜或悲。
2.本诗蕴含了诗人哪些情感体悟?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①往昔化为虚空;
②自然永恒不灭;
③人世变易不居;
④对功业的追求与渴望;
⑤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三 借助文本情境,读懂诗歌
  (2023·济宁二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登凌云高处
刘 过①
摄衣更上一层楼,才到层霄最上头。
方识乾坤真转毂,好知身世付虚舟。
九秋草木岚烟湿,万里山川海气浮。
更欲杖藜穷望眼,眼中何处认神州②。
【注】 ①刘过(1154—1206),南宋文学家。②神州:这里指中原地区。
题目:
1.首联写诗人摄衣登楼,在诗中起什么作用?
自主尝试:                       
                      
参考答案:首联写诗人摄衣登楼,既是对诗歌题目的照应,又是下文所见所感的缘起。
2.颔联中“转毂”和“虚舟”各比喻什么?抒发了怎样的人生感慨?
自主尝试:                       
                      
参考答案:颔联以“转毂”喻天地运转,以“虚舟”喻身世沉浮。贴切形象,内涵丰厚。诗人登上高楼,纵目远眺,在空间的高度上审视天地的同时,也在生命的高度上反思人生,感叹天旋地转逝者如斯,感叹人生无常身不由己。
3.颈联中景与情有怎样的关联?请简要概括。
自主尝试:                       
参考答案:颈联描绘了苍茫迷蒙的深秋景象,透露出诗人对命运前途无法把握的沉浮之感。
4.尾联“更欲杖藜穷望眼,眼中何处认神州”意蕴丰富,请简要
分析。
自主尝试:                       
参考答案:①尾联两句写诗人年迈登高,希望能驰目千里、穷尽望眼,可惜已无法看到中原故土。②表达了诗人重整河山、收复中原的强烈愿望,也流露出壮志难酬的无奈、辛酸与痛苦。
【抢分路径】
1.抓关键词语,定位情感基调。抓关键字词,一是抓表明诗眼的字词;二是抓诗歌中揭示情感的字词。
2.抓景、事、情,把握主旨。任何类别的诗歌都离不开“景”“事(典故)”“情”三要素,其中“景、事”是表象,“情”是诗的内核。通过对景、事的咀嚼、品味,体会出诗词的主旨。
3.抓尾联,揣摩诗歌感情。古人写诗,往往先写景叙事,后抒情议论,俗称“卒章显志”。读诗歌时可从尾联入手,可以化难为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1~2题。
感遇(其二)
陈子昂
兰若①生春夏,芊蔚②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朱蕤③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袅袅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
感遇(其一)
张九龄
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注】 ①兰若:指兰花和杜若,皆是草本植物。②芊蔚:草木茂盛。③朱蕤:红色的花。
1.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幽独空林色”一句,诗人赞美兰若秀色超群,以群花的失色来衬托兰若的绰约风姿。
B.“迟迟”“袅袅”二词分别形容“白日”“秋风”,写出白天渐短、秋风吹拂的特点。
C.张诗一、二句对仗工整,“葳蕤”点出兰草迎春勃发之势,“皎洁”凸显秋桂高洁之质。
D.张诗五、六句以“谁知”引出山中隐者,写出兰花因山中隐者的观赏而心生喜悦之情。
解析: “写出兰花因山中隐者的观赏而心生喜悦之情”错误,“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意思是,谁想到山林隐逸的高人,即那些引兰桂风致为同调的隐逸之士,闻到芬芳因而满怀喜悦。并不是兰花心生喜悦。
2.两首诗都写到了兰花,表达的情感并不相同,请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①陈诗寄托了个人怀才不遇的身世之感。前面着力突出兰若压倒群芳的风姿,实则是以其“幽独空林色”喻指自己出众的才华;后面以“白日晚”“秋风生”“尽摇落”写寒光威迫、芳华逝去,寄托了身世之感。②张诗表明诗人洁身自好、不图名、不求显达的志向。诗中春兰、秋桂的美好,完全出于自然本性,而并非为了求得人们的赏识。表明诗人洁身自好、不求显达的志向。
解析:陈诗首联写到春夏时节兰若花叶茂盛,颔联又以群花的失色来反衬兰若的卓然风姿,写出了诗人对兰若秀色超群的赞美。而最后两联写到秋风渐起,兰若芳华尽失,最终枯萎凋谢。本诗表面上是在赞美兰若压倒群芳的风姿,实际上是通过对兰若的描写来写自己,“白日晚”“秋风生”“尽摇落”等语句借写兰若芳华尽失,最终枯萎凋谢的变化,象征自己的年华流逝、理想破灭,透露出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苦闷。张诗首联,作者用整齐的对偶句点明了自己的歌咏对象——春兰与秋桂。并用“葳蕤”点出兰草迎春勃
发,具有无限的生机的特点,颔联写兰桂充满活力却荣而不媚,自有芳心美意,遇时而发,不求人知。尾联点明兰桂散发芳香并非有意希求人们来折取它,欣赏它,而是纯粹出于它们的本性。尾联以春兰不因无人采折而失去芬芳美质,来比喻自己志洁行芳,不求人知的高雅情怀。
汇报人:WPS
谢谢您的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