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零模)化学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零模)化学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简介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零模)化学试卷
注意事项:
1、本卷共6页,全卷满分8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纸指定区域内,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AI-27 S-32 Cl-35.5 Ca-40 Cu-64 Zn-6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汽油挥发 B. 石蜡熔化 C. 木炭吸附 D. 煤的干馏
【答案】D
【解析】
【详解】A、汽油挥发时,汽油由液态变为气态,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
B、石蜡熔化,只是石蜡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
C、木炭吸附,将其它物质吸附在木炭的表面,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
D、煤的干馏后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正确,故选D。
2. 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A. 汞 B. 氯化钠 C. 氯化氢 D. 硅
【答案】C
【解析】
【详解】A、汞是金属单质,是由汞原子直接构成的,不符合题意;B、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C、氯化氢是由氯化氢分子构成的,符合题意;D、硅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硅原子直接构成的,不符合题意。故选 C。
3. 下列生活用品用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A. 铝合金碗 B. 电木插座 C. 羊毛衫 D. 黄金饰品
【答案】B
【解析】
【详解】A、铝合金碗是用铝合金制成的,属于金属材料,不符合题意;
B、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电木又称酚醛塑料,属于合成材料中的塑料,符合题意;
C、羊毛衫是用羊毛制成的,羊毛属于天然材料,不符合题意;
D、’黄金饰品是用黄金制成,属于金属材料,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 加热液体 B. 检查装置气密性
C. 稀释浓硫酸 D. 倾倒液体
【答案】B
【解析】
【详解】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图中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1/3,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瓶口没有紧挨、瓶塞没有倒放、标签没有向着手心,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B。
5.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 相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为保护水资源应禁止使用化肥农药
②回收废旧金属有利于节约资源
③天然气泄漏应立即打开排气扇换气
④用聚氯乙烯塑料包装食品
⑤减少燃煤发电,增加太阳能发电,有利于治理雾霾
A. ②⑤ B. ②③⑤ C. ④⑤ D. ①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为保护水资源应合理使用化肥农药,不能禁止。
②回收废旧金属有利于节约金属资源,同时有利于保护环境;
③天然气泄漏不能开启任何电器,否则易导致爆炸;
④聚氯乙烯塑料在光照或加热条件下易产生有毒物质,不能用作包装食品;
⑤减少燃煤发电,增加太阳能发电,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治理雾霾;选A
6. 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 磷铵 B. 尿素 C. 磷矿粉 D. 硫酸钾
【答案】A
【解析】
【详解】A、磷铵中含有磷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B、尿素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C、磷矿粉中含有磷元素,属于磷肥;D、硫酸钾中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故选A。
点睛: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
7. 如图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关于这五种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它们表示四种元素 B. ④表示的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
C. ②③⑤都是稳定结构,都属于阳离子 D. ①表示的粒子为金属原子
【答案】A
【解析】
【详解】A. 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②④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图中一共表示四种元素,此选项正确;
B. ④表示的粒子是铝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此选项错误;
C. ②③⑤最外层都是8个电子,都是稳定结构,②③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属于阳离子,⑤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属于原子,此选项错误;
D. ①表示的粒子为氟原子,是非金属原子,此选项错误。
故选A。
8.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的瓶盖,冒出白烟
B. 二氧化碳通入氯化钙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
C. 10mL酒精与10mL水混合,溶液体积为20mL
D. 把肥皂水滴加到硬水中,振荡,产生较多浮渣
【答案】D
【解析】
【详解】A、浓盐酸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极易溶解于水,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形成盐酸小液滴,故瓶口有白雾,而不是白烟,所以错误;B、二氧化碳通入氯化钙溶液中无明显现象,所以错误;C、构成物质的分子间有间隔,10mL酒精与10mL水混合,溶液体积小于20mL,所以错误;D、把肥皂水滴加到硬水中,振荡,产生较多浮渣,所以正确。故选D。
9. 香烟的烟气中含有致癌物质二噁英,某种二噁英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二噁英叙述正确的是
A. 二噁英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 二噁英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 二噁英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3:1 D. 二噁英是由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氯原子构成的
【答案】B
【解析】
【详解】A、二噁英是有机化合物,但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生物。高分子化合物一般指相对分子质量高达几万到几百万的化合物,此选项错误;
B、一个二噁英分子由12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和4个氯原子,其碳、氢、氧、氯元素的质量比为(12×12):(4×1):(2×16):(4×35.5)=72:2:16:71,故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此选项正确。
C、一个二噁英分子含12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2×12):(4×1)=36:1,此选项错误;
D、表述错误,应该说二噁英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和氯原子构成,此选项错误。
故选B。
10. 小明同学对所学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与环境 B性质决定用途
①推广使用脱硫煤,可减少温室效应 ②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可减少水污染 ③汽车使用乙醇汽油,可减少大气污染 ①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 ②铜有导电性,可用于制作导线 ③浓硫酸有吸水性,可用作干燥剂
C化学与健康 D物质的鉴别
①大量食用高脂肪的食物易引起肥胖 ②用甲醛浸泡海鲜以防腐烂 ③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需大量补碘 ①棉花和羊毛:点燃,闻气味 ②硫酸钾和硫酸铵:加熟石灰研磨 ③盐酸和食盐水:滴加酚酞溶液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推广使用脱硫煤作燃料,就可减少酸雨的形成,不是减少“温室效应”,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可减少水污染;乙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使用乙醇汽油可减少汽车尾气污染;故不完全正确;
B、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用于制作导线;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用作干燥剂,故完全正确;
C、大量食用高脂肪的食物会使人发胖;甲醛有毒,能破坏人体蛋白质的结构,使蛋白质变质,不能用甲醛溶液浸泡海鲜;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但是摄入过多也会造成甲状腺肿大,故不完全正确;
D、羊毛纤维和棉纤维燃烧时的气味不同,羊毛纤维有焦羽毛味,棉纤维有烧纸的味道,所以点燃后闻气味可以区分两者;硫酸铵加熟石灰研磨后产生刺激性气味,硫酸钾则不能,可以鉴别;食盐水呈中性,盐酸呈酸性,都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所以不能用酚酞溶液区别食盐水和盐酸,故不完全正确;
故选B。
11. 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A. Mg2+、Ag+、Cl-、OH- B. Fe3+、K+、、
C. Na+、、Cl-、 D. H+、Ba2+、、Cl-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A、Mg2+与OH结合生成氢氧化镁沉淀,两种离子不能共存;Ag+与Cl- 结合生成氯化银沉淀,两种离子不能共存,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含Fe3+的溶液为黄色,含的溶液为紫色,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Na+、、Cl-、离子之间不能结合生成水、气体、沉淀,且溶液是无色的,此选项符合题意;
D、Ba2+与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两种离子不能共存,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2. 以甲为原料合成化工产品丙的微观过程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转化①中甲和乙分子个数之比为2:1 B. 转化②中为化合反应
C. 甲、乙、丙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依次减小 D. 甲、乙、丙分别在氧气中完全燃烧,产物相同
【答案】D
【解析】
【分析】观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物质的化学式:甲为CH4、乙为CH3OH、丙为CH2O,转化①方程式是:;根据乙到丙的示意图,一个乙分子减少了2个H,产生一个丙分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则减少的两个H和一个氧原子结合成一个水分子,则转化②方程式是:。
【详解】A、根据分析,转化①中甲和乙分子个数之比为1:1;错误;
B、多种物质反应产生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根据分析,转化②中为两种物质反应产生两种物质,不是化合反应;错误;
C、甲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乙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丙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甲、乙、丙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甲、丙、乙;错误;
D、根据分析,甲、乙、丙中都含有碳元素、氢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别在氧气中完全燃烧,产物相同,都产生二氧化碳和水;正确;
故选D。
13. 以下两幅微观示意图揭示了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图1说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是可以再分的
B. 氯化氢和盐酸都显酸性
C. 上述两个反应都属于化合反应
D. 图2中H+和OH﹣结合成H2O,Na+和Cl﹣结合成 NaCl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两幅微观示意图可知,图1表示的反应为H2+Cl2 2HCl,图2所表示的反应为NaOH+HCl═NaCl+H2O。
【详解】A、图 1 说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是可以再分的,故A正确;
B、氯化氢不显酸性,盐酸显酸性,故B错误;
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图1表示的反应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图2表示的反应是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故C错误;
D、图2表示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分子,钠离子和氯离子没有参加反应,故D错误。故选A。
14. 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 )
物质 杂质 除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
A CO2气体 CO气体 先通入少量氧气,再点燃
B KNO3溶液 AgNO3溶液 先加入过量KCl溶液,再过滤
C KCl固体 KClO3固体 先加入少量MnO2,再加热
D FeSO4溶液 CuSO4溶液 先加过量Fe粉,再过滤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因此无法点燃少量的一氧化碳,选项错误;
B、硝酸银会与氯化钾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钾,但过量的氯化钾也会有剩余,引入新的杂质,不符合除杂要求,选项错误;
C、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但二氧化锰是催化加反应后会残留下来,引入新的杂质,不符合除杂要求,选项错误;
D、硫酸铜与过量的铁粉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然后过滤除去剩余的铁和生成的铜,即得到硫酸亚铁溶液,符合除杂的原则,选项正确;
故选D。
15. 某电镀厂排放的污水中含有CuSO4、FeSO4和ZnSO4,为减少水污染及节约成本,回收重要物质硫酸锌、金属铁和铜,设计如图所示流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固体b为铁
B. 操作①、②中玻璃棒的作用不同
C. 滤液a中含有3种溶质
D. 除污水外,含锌元素的有:固体a、b,滤液a、b
【答案】D
【解析】
【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置在前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氢前的金属能与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氢气,可以根据金属与酸的反应和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来进行固体的分离;
向污水中加入过量锌,锌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锌和硫酸亚铁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铁,过滤得到固体a,其中含有铜、铁和锌,滤液b是硫酸锌溶液;
向铜、铁和锌中加入过量稀硫酸,铜不能反应,铁和锌与稀硫酸反应分别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硫酸锌和氢气,过滤得到铜,滤液a中含有硫酸亚铁、硫酸锌和稀硫酸;
向滤液a中加入适量的锌,锌和硫酸亚铁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过滤得到固体b为铁;
蒸发硫酸锌溶液可以得到硫酸锌固体。
【详解】A、由分析可知,固体b为铁,故说法正确;
B、操作①将固液分离,是过滤,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②中从溶液中得到溶质,是蒸发操作,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故说法正确;
C、由分析可知,滤液a中含有硫酸亚铁、硫酸锌和硫酸3种溶质,故说法正确;
D、由分析可知,固体a中含有锌,c是硫酸锌,固体b是铁,滤液a中含有硫酸锌,b中含有硫酸锌,故说法错误。
故选D。
二、(本题包括2小题,共19分)
16. 金属是人类生活中常用的材料,其中铁使用最为广泛。
(1)某同学在学习中构建了“铁及其化合物的价、类关系图”。
①a点表示物质的类别:_____。
②b→a为工业炼铁原理,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运用下图所示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乙为铝,丙为银,写出乙与丙的盐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
A.甲金属活动性比乙强,所以乙的抗腐蚀性一定比甲强
B.乙能置换出盐酸中的氢气
C.丙一定不能发生置换反应
D.等质量的甲和乙分别与等质量、等浓度的盐酸充分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可能相等
(3)生锈(铁锈的主要成分是)的铁钉放入盛有稀盐酸的密闭容器中,用压强传感器测得容器内气体压强和反应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
①AB段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②CD段压强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
【答案】(1) ①. 单质 ②. 3CO+ Fe2O32Fe +3CO2
(2) ①. Al+3AgNO3=Al(NO3)3+3Ag ②. ABC
(3) ①. Fe2O3+6HCl=2FeCl3+3H2O ②. 铁和盐酸完全反应后不再放热,温度降低,气压减小
【解析】
【小问1详解】
①a点对应的物质元素化合价为0,则a点对应的物质类别属于单质,故填:单质;
②b点对应的物质元素化合价为+3,其氧化物的化学式为Fe2O3,b→a即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O+ Fe2O32Fe +3CO2,故填:3CO+ Fe2O32Fe +3CO2;
【小问2详解】
①乙为铝,丙为银,乙与丙的盐溶液反应,即铝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铝和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3AgNO3=Al(NO3)3+3Ag,故填:Al+3AgNO3=Al(NO3)3+3Ag;
②A、甲的金属活动性比乙强,但乙的抗腐蚀性不一定比甲强,如铁不如铝活泼,但是抗腐蚀性不如铝,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B、盐酸中不含有氢气,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C、丙可能发生置换反应,如丙是铜时,能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D、等质量的甲和乙分别与等质量、等浓度的盐酸充分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可能相等,如盐酸不足时生成氢气质量相等,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BC;
【小问3详解】
①AB段压强几乎不变,发生的主要反应是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2O3+6HCl=2FeCl3+3H2O,故填:Fe2O3+6HCl=2FeCl3+3H2O;
②CD段压强变化的主要原因是:铁和盐酸完全反应后不再放热,温度降低,气压减小,故填:铁和盐酸完全反应后不再放热,温度降低,气压减小。
17. 水和溶液在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完成鉴别硬水和软水的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及结论
_____ _____
(2)如图是用100mL量筒等仪器组装成的电解水简易装置。a连接的是电源_____(选填“正极”或“负极”);通电一段时间后甲量筒收集的气体为16mL,则乙量筒收集的气体约为_____mL。电解前在水中加入硫酸钠目的是_____。
(3)和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时,将等质量的和粉末分别加入到各盛有水的两个烧杯中,搅拌、静置,恢复至,现象如图2所示。
①当温度为_____时,和的溶解度相等。
②当时,乙烧杯中剩余固体是_____。
③若,将甲、乙烧杯降温至,两烧杯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甲_____乙(填“>”“=”或“>”)。
④若,则所加入的和质量应满足_____。
(4)若用溶质质量分数为的溶液和蒸馏水来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的溶液,则所需的溶液与蒸馏水的质量比为_____。
【答案】(1) ①. 向两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的水样品,向其中滴加等量的肥皂水后,同时振荡 ②. 出现较多泡沫、较少浮渣的样品为软水,出现较多浮渣,较少泡沫的样品为硬水
(2) ①. 负极 ②. 8 ③. 增强水的导电性
(3) ①. T1、T3 ②. 硫酸镁##MgSO4 ③. = ④. 41.7g<m≤46.4g
(4)2:3
【解析】
【小问1详解】
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生活中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较少的硬水;因此向两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的水样品,向其中滴加等量的肥皂水后,同时振荡,若出现较多泡沫、较少浮渣的样品为软水,若出现较多浮渣,较少泡沫的样品为硬水;
故填:向两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的水样品,向其中滴加等量的肥皂水后,同时振荡;出现较多泡沫、较少浮渣的样品为软水,出现较多浮渣,较少泡沫的样品为硬水;
【小问2详解】
电解水实验中“正氧负氢,氢二氧一”,a收集到的气体较多,是氢气,连接的是电源负极;b收集到的气体较少,是氧气,a、b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2:1,通电一段时间后甲量筒收集的气体为16mL,则乙量筒收集的气体约为8mL;水的导电性很弱,电解前在水中加入硫酸钠,其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故填:负极;8;增强水的导电性;
【小问3详解】
①由图可知,MgSO4和KCl的溶解度曲线在温度为T1和T3时有交点,则当温度为T1和T3时,MgSO4和KCl的溶解度相等,故填:T1、T3;
②T1<T<T3,在该温度范围内,硫酸镁的溶解度小于氯化钾的溶解度,所以乙烧杯中剩余固体为硫酸镁(MgSO4),故填:硫酸镁或MgSO4;
③若T=T2,将甲、乙烧杯降温至T1℃,此时甲、乙的溶解度都下降,到T1℃甲、乙的溶解度相等,则两烧杯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故填:=;
④T2℃时,氯化钾的溶解度是46.4g,硫酸镁的溶解度是41.7g,由图2可知,若T=T2,乙(硫酸镁)烧杯一定是有多余的不溶固体,甲烧杯可以恰好饱和,所以所加入的MgSO4和KCl质量m应满足41.7g<m≤46.4g,故填:41.7g<m≤46.4g。
【小问4详解】
设需水的质量为x,则有(100g-x)×20%=100g×8%,得x=60g,因此所需的溶液与蒸馏水的质量比为(100g-60g):60g=2:3,故填:2:3。
三、(本题包括1小题,共14分)
18. 图(A-E)是初中化学制备气体常用的实验装置。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写出加热硫酸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已知氨气极易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则用此法制氨气的发生和收集装置的组合为___________(填字母)。
(3)某化学学习小组利用图装置,研究二氧化碳制备与性质实验,大号塑料瓶内壁两边,分别贴一张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和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
①装有石灰石塑料瓶底部用剪刀戳了一些小孔,则此发生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
②打开K1、K2、K3,关闭K4,可以看到___________(选填“高”或“低”)的蜡烛先熄灭。
③打开K1、K4,关闭K2、K3,一段时间后,大号塑料瓶中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小号塑料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④该大号塑料瓶的容积为2.2L,若需将其充满二氧化碳(密度为2g/L),至少需要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多少g?___________(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 ①. 锥形瓶 ②. ③. AC ④.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⑤. 低 ⑥. 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⑦. ⑧. 解:
设CaCO3的质量为x
m(石灰石)=
答:至少需要石灰石12.5g。
【解析】
【分析】
【详解】(1)仪器a的名称是锥形瓶。
(2)硫酸铵和氢氧化钙加热生成硫酸钙和氨气和水的反应:,该反应为固体加热反应,发生装置选择A;已知氨气极易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故收集装置选向下排空气法装置C。
(3)①装有石灰石的塑料瓶底部用剪刀戳了一些小孔,则此发生装置的优点是关闭弹簧夹,装置气体压强变大,塑料瓶中液体被排出,固液分离反应停止,打开弹簧夹,液体进入塑料瓶,固液接触反应进行,故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②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不燃烧不支持燃烧,打开K1、K2、K3,关闭K4,可以看到低的蜡烛先熄灭。
③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酸性物质能使石蕊变红色;故打开K1、K4,关闭K2、K3,一段时间后,大号塑料瓶中出现的现象是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二氧化碳进入小号塑料瓶中发生反应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④见答案。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0分)
19. 能源是人类进行生产的原动力,能源革命在演变。
(1)古代,原始人类通过“钻木取火”,迈进了植物能源时代,钻木取火中“钻木”过程相当于满足燃烧条件中的_____。
(2)18世纪,化石能源取代植物能源,常见的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_____。
(3)当前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革命,氢气的开发与储存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①[用氢]2022年北京冬奥会火炬“飞扬”以氢气为燃料,是世界首套高压储氢火炬,实现了冬奥会历史上火炬的零碳排放。氢能可以实现零碳排放的理由_____。
②[制氢]目前主要通过电解水和天然气催化重整的方法获取氢气。
向催化重整体系中投入一定量的可以吸收,从而提高的百分含量。体积分数和消耗率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1。从起,体积分数降低且吸收的速率变慢,可能的原因是_____。
③[储氢、释氢]:和在和的催化下(如图2)可实现的再利用和储氢。写出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答案】(1)温度达到着火点
(2)天然气 (3) ①. 产物只有水,水中不含碳元素 ②. CaO吸收CO2产生CaCO3难溶于水覆盖在CaO表面阻碍吸收进行 ③.
【解析】
【小问1详解】
钻木取火中“钻木”过程摩擦发热,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小问2详解】
化石燃料包括天然气、煤、石油;
【小问3详解】
①氢气燃烧生成水,水中不含碳元素,所以可以实现零碳排放;
②CaO吸收CO2产生CaCO3难溶于水,覆盖在CaO表面阻碍吸收进行,所以H2体积分数降低且CaO吸收CO2的速率变慢;
③由图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二氧化碳和氢气,催化剂是Pd和MgO的混合物,生成物是甲烷和水,则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0. 图中A~J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分别由H、C、O、S、Cl、Na、Ca、Cu、Zn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A、B、E、G均属于单质;C、D、H均由两种元素组成,C中两种元素质量之比为1∶4;F、I、J均由三种元素组成,I可以用来制玻璃、纺织和洗涤剂。“—”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的F俗称:_____。
(2)写出G→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写出F与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答案】(1)熟石灰、消石灰
(2)
(3)
【解析】
【分析】根据“C含有两种元素且元素质量比为”和“I由三种元素组成,可以用来制玻璃、纺织和洗涤剂”可知,C为,I为。H含有两种元素,既可以与反应,又可以与反应,可知H为。G为能生成的单质,可能为或。单质B可以生成C()则B可能为或,G可以通过反应生成B,根据所给元素可知G为,B为。单质A可以与反应,因此为。F含有三种元素,且可与反应,结合题目所给元素种类,推测F为。根据D可以由或反应生成,且可与反应,可知D为。单质E可以生成和,推出必为活泼金属,按照题目所给元素种类,推出为。J含有三种元素,能够生成和,并能与反应。根据的化学性质,结合反应关系,可知J为。综合分析可知:A为、B为、C为、D为、E为、F为、G为、H为、I为、J为;将各物质代入图中转化关系验证,符合题意。
【小问1详解】
由分析可知,F,其俗称为熟石灰、消石灰,故填:熟石灰、消石灰;
【小问2详解】
G到B为氢气和氧化铜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铜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小问3详解】
F为氢氧化钙,I为碳酸钠,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五、(本题包括1小题,共7分)
21. “自热食品”中发热包加水能加热食物。兴趣小组对网购的某食品专用发热包(部分标签如图所示)进行了探究。
[品名]食品专用发热包 [主要成分]氧化钙、铝粉、碳酸钠 [净含量]150g [使用方法]抛开塑料袋后加常温水 [注意事项]使用时要远离明火,严禁在密闭场所中使用。
I.初步探究
将一包撕开塑料袋后的发热包平放在烧杯底部,加入200mL常温水,插入温度计。观察到温度计示数逐渐升至92℃,冒出大量白雾,液体底部产生大量气泡。
(1)甲同学认为热量来自于氧化钙和水的反应,其反应方程式为_____。
(2)使用方法中要求加常温水而不是热水的目的是_____。
Ⅱ.深入探究
探究一:注意事项中为什么要求“远离明火,严禁在密闭场所中使用”?
【猜想假设】生成的气体是可燃性气体。
【查阅资料】,反应放热。
【进行实验】按图中①所示进行实验,发现气体无法被点燃。思考后利用改进后的②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预期现象。
(3)①所示实验中气体无法点燃的原因是_____。
稀硫酸
探究二:如何简单自制发热包?
【实验测定】①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称取5.0g发热剂放入锥形瓶中。通入空气一段时间,称得干燥管1的质量为。
③滴加足量的稀硫酸,待锥形瓶中无气泡产生,合理操作,称得干燥管1的质量为,且-=0.33g。
(4)实验步骤③中划线处的合理操作是_____。
(5)若需将碳酸钠充分利用,则一包(50克)的发热包中,含有的氧化钙质量至少为_____。
【粗略制作】根据计算结果,将一定质量的碳酸钠粉末、氧化钙粉末(稍过量)、铝粉混合均匀,倒入无纺布袋中封口,将无纺布袋放入塑料自封袋中密封保存。
【拓展延伸】
(6)将某自制发热包加水后,反应中的温度和pH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
A. 反应后溶液碱性较强,有腐蚀性,所以废液不能随意丢弃
B. 内,上升的原因仅是氧化钙和水生成氢氧化钙
C. 内,变化的原因是氢氧化钠被铝粉逐渐消耗
D. 内,随着氢氧化钙溶解度逐浙变大,上升
【答案】(1)CaO+H2O=Ca(OH)2
(2)防止反应速率过快,产生危险
(3)气体中混有水蒸气
(4)继续通入一段时间空气
(5)干燥管1增加的质量为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则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0.33g;氧化钙和水反应:CaO+H2O=Ca(OH)2,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Ca(OH)2+Na2CO3=CaCO3↓+2NaOH,碳酸钠和稀硫酸反应:Na2CO3+H2SO4=Na2SO4+H2O+CO2↑,可得关系式:CaO~Ca(OH)2~Na2CO3~CO2;设含有的氧化钙的质量为x
答:含有的氧化钙质量至少为0.42g。 (6)B
【解析】
【小问1详解】
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
【小问2详解】
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使用方法中要求加常温水而不是热水的目的是:防止反应速率过快,引发危险;
【小问3详解】
所示实验中气体无法点燃的原因是氢气中混有水蒸气,从而导致氢气无法达到其着火点,故无法被点燃;
【小问4详解】
实验步骤③中划线处的合理操作是继续通入一段时间空气,目的是:使反应生成的气体全部被干燥管1吸收;
【小问5详解】
解析见答案;
【小问6详解】
A、由图可知,反应后溶液显碱性,是因为生成了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有腐蚀性,废液不能随意丢去,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B、0~110s内,pH上升的原因是氧化钙和水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故选项符合题意;
C、110~880s内,pH变化的原因是氢氧化钠被铝粉逐渐消耗,碱性减弱,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880s~1856s内,完全反应后,温度降低,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增加,故随着氢氧化钙溶解度逐渐变大,pH上升,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外国语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零模)化学试卷
注意事项:
1、本卷共6页,全卷满分8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纸指定区域内,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AI-27 S-32 Cl-35.5 Ca-40 Cu-64 Zn-6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汽油挥发 B. 石蜡熔化 C. 木炭吸附 D. 煤的干馏
2. 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是
A. 汞 B. 氯化钠 C. 氯化氢 D. 硅
3. 下列生活用品用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A. 铝合金碗 B. 电木插座 C. 羊毛衫 D. 黄金饰品
4.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 加热液体 B. 检查装置气密性
C. 稀释浓硫酸 D. 倾倒液体
5.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 相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为保护水资源应禁止使用化肥农药
②回收废旧金属有利于节约资源
③天然气泄漏应立即打开排气扇换气
④用聚氯乙烯塑料包装食品
⑤减少燃煤发电,增加太阳能发电,有利于治理雾霾
A. ②⑤ B. ②③⑤ C. ④⑤ D. ①③④
6. 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料是
A. 磷铵 B. 尿素 C. 磷矿粉 D. 硫酸钾
7. 如图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关于这五种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它们表示四种元素 B. ④表示的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
C. ②③⑤都是稳定结构,都属于阳离子 D. ①表示的粒子为金属原子
8.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的瓶盖,冒出白烟
B. 二氧化碳通入氯化钙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
C. 10mL酒精与10mL水混合,溶液体积为20mL
D. 把肥皂水滴加到硬水中,振荡,产生较多浮渣
9. 香烟的烟气中含有致癌物质二噁英,某种二噁英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二噁英叙述正确的是
A. 二噁英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 二噁英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 二噁英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3:1 D. 二噁英是由碳原子、氢原子、氧原子、氯原子构成的
10. 小明同学对所学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与环境 B性质决定用途
①推广使用脱硫煤,可减少温室效应 ②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可减少水污染 ③汽车使用乙醇汽油,可减少大气污染 ①干冰升华吸热,可用于人工降雨 ②铜有导电性,可用于制作导线 ③浓硫酸有吸水性,可用作干燥剂
C化学与健康 D物质的鉴别
①大量食用高脂肪的食物易引起肥胖 ②用甲醛浸泡海鲜以防腐烂 ③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需大量补碘 ①棉花和羊毛:点燃,闻气味 ②硫酸钾和硫酸铵:加熟石灰研磨 ③盐酸和食盐水:滴加酚酞溶液
A. A B. B C. C D. D
11. 下列各组离子在水中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A. Mg2+、Ag+、Cl-、OH- B. Fe3+、K+、、
C. Na+、、Cl-、 D. H+、Ba2+、、Cl-
12. 以甲为原料合成化工产品丙的微观过程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转化①中甲和乙分子个数之比为2:1 B. 转化②中为化合反应
C. 甲、乙、丙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依次减小 D. 甲、乙、丙分别在氧气中完全燃烧,产物相同
13. 以下两幅微观示意图揭示了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图1说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是可以再分的
B. 氯化氢和盐酸都显酸性
C 上述两个反应都属于化合反应
D. 图2中H+和OH﹣结合成H2O,Na+和Cl﹣结合成 NaCl
14. 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 )
物质 杂质 除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
A CO2气体 CO气体 先通入少量氧气,再点燃
B KNO3溶液 AgNO3溶液 先加入过量KCl溶液,再过滤
C KCl固体 KClO3固体 先加入少量MnO2,再加热
D FeSO4溶液 CuSO4溶液 先加过量Fe粉,再过滤
A. A B. B C. C D. D
15. 某电镀厂排放的污水中含有CuSO4、FeSO4和ZnSO4,为减少水污染及节约成本,回收重要物质硫酸锌、金属铁和铜,设计如图所示流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固体b为铁
B. 操作①、②中玻璃棒的作用不同
C. 滤液a中含有3种溶质
D. 除污水外,含锌元素的有:固体a、b,滤液a、b
二、(本题包括2小题,共19分)
16. 金属是人类生活中常用的材料,其中铁使用最为广泛。
(1)某同学在学习中构建了“铁及其化合物的价、类关系图”。
①a点表示物质类别:_____。
②b→a为工业炼铁原理,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运用下图所示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乙为铝,丙为银,写出乙与丙的盐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
A.甲的金属活动性比乙强,所以乙的抗腐蚀性一定比甲强
B.乙能置换出盐酸中的氢气
C.丙一定不能发生置换反应
D.等质量的甲和乙分别与等质量、等浓度的盐酸充分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可能相等
(3)生锈(铁锈的主要成分是)的铁钉放入盛有稀盐酸的密闭容器中,用压强传感器测得容器内气体压强和反应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
①AB段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②CD段压强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
17. 水和溶液在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完成鉴别硬水和软水的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及结论
_____ _____
(2)如图是用100mL量筒等仪器组装成的电解水简易装置。a连接的是电源_____(选填“正极”或“负极”);通电一段时间后甲量筒收集的气体为16mL,则乙量筒收集的气体约为_____mL。电解前在水中加入硫酸钠目的是_____。
(3)和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时,将等质量的和粉末分别加入到各盛有水的两个烧杯中,搅拌、静置,恢复至,现象如图2所示。
①当温度为_____时,和的溶解度相等。
②当时,乙烧杯中剩余固体是_____。
③若,将甲、乙烧杯降温至,两烧杯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甲_____乙(填“>”“=”或“>”)。
④若,则所加入的和质量应满足_____。
(4)若用溶质质量分数为的溶液和蒸馏水来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的溶液,则所需的溶液与蒸馏水的质量比为_____。
三、(本题包括1小题,共14分)
18. 图(A-E)是初中化学制备气体常用实验装置。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写出加热硫酸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已知氨气极易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则用此法制氨气的发生和收集装置的组合为___________(填字母)。
(3)某化学学习小组利用图装置,研究二氧化碳制备与性质实验,大号塑料瓶内壁两边,分别贴一张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和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
①装有石灰石的塑料瓶底部用剪刀戳了一些小孔,则此发生装置的优点是___________。
②打开K1、K2、K3,关闭K4,可以看到___________(选填“高”或“低”)的蜡烛先熄灭。
③打开K1、K4,关闭K2、K3,一段时间后,大号塑料瓶中出现的现象是___________,小号塑料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④该大号塑料瓶的容积为2.2L,若需将其充满二氧化碳(密度为2g/L),至少需要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多少g?___________(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写出计算过程)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0分)
19. 能源是人类进行生产的原动力,能源革命在演变。
(1)古代,原始人类通过“钻木取火”,迈进了植物能源时代,钻木取火中“钻木”过程相当于满足燃烧条件中的_____。
(2)18世纪,化石能源取代植物能源,常见的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_____。
(3)当前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革命,氢气的开发与储存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①[用氢]2022年北京冬奥会火炬“飞扬”以氢气为燃料,是世界首套高压储氢火炬,实现了冬奥会历史上火炬的零碳排放。氢能可以实现零碳排放的理由_____。
②[制氢]目前主要通过电解水和天然气催化重整的方法获取氢气。
向催化重整体系中投入一定量的可以吸收,从而提高的百分含量。体积分数和消耗率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1。从起,体积分数降低且吸收的速率变慢,可能的原因是_____。
③[储氢、释氢]:和在和的催化下(如图2)可实现的再利用和储氢。写出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20. 图中A~J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分别由H、C、O、S、Cl、Na、Ca、Cu、Zn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A、B、E、G均属于单质;C、D、H均由两种元素组成,C中两种元素质量之比为1∶4;F、I、J均由三种元素组成,I可以用来制玻璃、纺织和洗涤剂。“—”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1)写出的F俗称:_____。
(2)写出G→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3)写出F与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五、(本题包括1小题,共7分)
21. “自热食品”中的发热包加水能加热食物。兴趣小组对网购的某食品专用发热包(部分标签如图所示)进行了探究。
[品名]食品专用发热包 [主要成分]氧化钙、铝粉、碳酸钠 [净含量]150g [使用方法]抛开塑料袋后加常温水 [注意事项]使用时要远离明火,严禁在密闭场所中使用。
I.初步探究
将一包撕开塑料袋后的发热包平放在烧杯底部,加入200mL常温水,插入温度计。观察到温度计示数逐渐升至92℃,冒出大量白雾,液体底部产生大量气泡。
(1)甲同学认为热量来自于氧化钙和水的反应,其反应方程式为_____。
(2)使用方法中要求加常温水而不是热水的目的是_____。
Ⅱ.深入探究
探究一:注意事项中为什么要求“远离明火,严禁在密闭场所中使用”?
【猜想假设】生成的气体是可燃性气体。
【查阅资料】,反应放热。
【进行实验】按图中①所示进行实验,发现气体无法被点燃。思考后利用改进后的②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预期现象。
(3)①所示实验中气体无法点燃的原因是_____。
稀硫酸
探究二:如何简单自制发热包?
【实验测定】①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称取5.0g发热剂放入锥形瓶中。通入空气一段时间,称得干燥管1的质量为。
③滴加足量的稀硫酸,待锥形瓶中无气泡产生,合理操作,称得干燥管1的质量为,且-=0.33g。
(4)实验步骤③中划线处的合理操作是_____。
(5)若需将碳酸钠充分利用,则一包(50克)的发热包中,含有的氧化钙质量至少为_____。
【粗略制作】根据计算结果,将一定质量的碳酸钠粉末、氧化钙粉末(稍过量)、铝粉混合均匀,倒入无纺布袋中封口,将无纺布袋放入塑料自封袋中密封保存。
【拓展延伸】
(6)将某自制发热包加水后,反应中的温度和pH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
A. 反应后溶液碱性较强,有腐蚀性,所以废液不能随意丢弃
B. 内,上升的原因仅是氧化钙和水生成氢氧化钙
C. 内,变化的原因是氢氧化钠被铝粉逐渐消耗
D. 内,随着氢氧化钙溶解度逐浙变大,上升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