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社会与文化 导学案(含答案)-2024届高三历史统编版二轮复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7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社会与文化 导学案(含答案)-2024届高三历史统编版二轮复习

资源简介

第17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社会与文化
1. 了解北洋军阀的统治及特点。
2. 了解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理解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3. 了解历史上学校教育、留学、书刊出版、翻译事业以及图书馆、博物馆在文化传承与传播中的作用。
整理并理解:北洋军阀时期的统治
北洋军阀时期:1912年3月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1928年年底①         。 (1) 袁世凯统治时期(1912—1916年);(2) ②       时期(1916—1928年)
黑暗时代 实行军阀官僚的对内专制统治,对外大肆出卖国家权益,军阀割据混战,社会黑暗,给人民带来无穷的祸害
(1) 不民主——独揽大权,复辟帝制——尊孔复古 ◎过程:1913年,③       ;1914年,公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发布《修正大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任期十年,可连选连任);1915年,与日本签订不平等的“④       ”。 ◎称帝:1915年10月,参政院召开“国民代表大会”;12月,⑤       ;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恢复中华民国纪年
(2) 不统一——军阀割据,时局动荡 ◎背景: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⑥       ;帝国主义的支持。 ◎概况:直皖、直奉军阀混战;1917年5月,“⑦       ”;张勋复辟
(3) 不人道——搜刮民脂,为害天下
社会新曙光 (1) 始终在共和体制的框架内,带有一定的⑧    性:民国初年的政党政治、文官制度 ◎政党政治:辛亥革命后,各类政党、社团纷纷建立,为谋求议会席位,各党派展开激烈竞争,开始了⑨       的尝试。 ◎维护民主与共和的斗争:⑩           。 ◎文官制度:1913年年初,北洋政府颁布了《文官考试法草案》等法案,这是文官考试制度建立的标志,主要采取        的方式选拔官员
★注意:北洋政府的封建统治是一种不完整的封建统治,具有某些      性质。 ◎北洋政府打着“民国”招牌,披着法统外衣,再也不可能完全按照封建专制时代的方式行事了。由“家国”转为“民国”,政治生态的大换血,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 ◎北洋政府的封建专制统治尽管不是资产阶级革命党人所希望的“真正民国”,但较之清朝统治已是历史的进步。可以说,北洋政府统治时期,共和政体逐步稳定,中国的        有一定的发展
(2) 支持民族工业发展,民族工业显现短暂春天 ◎        ,扫除了政治上的一些束缚和障碍,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定条件。 ◎        成立后,鼓励民间兴办实业。 ◎一战期间,西方列强        ,中国民族工业得到迅速发展。 ◎               此起彼伏,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3) 文化环境较为宽松,新文化运动促进思想解放 新文化运动从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开始,高举 ______________的旗帜,推动思想文化革新,有着解放思想的重大意义
(4) 社会生活新气象,社会风气日益开放 ◎南京临时政府致力于社会生活方面的      ,宣布改用阳历,颁布剪发辫、易服饰和废止缠足的法律。 ◎南京临时政府颁布法令,革除        等清朝官场的称呼。 ◎北洋政府放宽了对民间各种结社与言论自由的限制。 ◎民国早期设计的中山装兼具中西服装的特点,穿着方便,同时体现了一定的           
(5) 参加一战,提升国际地位 ◎目的:争取国际地位,抑制    在华势力的发展。 ◎概况:1917年8月14日,中国向德、奥两国宣战,加入一战的     方面。 ◎影响:中国收回德、奥在天津、汉口的租界,撤销两国       ;      前往欧洲前线,为协约国取得胜利作出了贡献
北洋军阀统治基本结束             ,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整理并理解:世纪之交的思想激荡
中华文化 的发展 (1) 20世纪初期兴起的新文化运动,抨击①      ,科学与民主成为中华文化追求的价值目标。 (2) 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②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推动了中华文化的进步
新文化 运动 原因 人们缺乏对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彻底批判,大多数国民的头脑仍被③      束缚着
兴起 (1) 标志: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④       。 (2) 思想阵地:⑤     和迁往北京的《新青年》杂志。 (3) 代表人物: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钱玄同、刘半农等
内容 (1) 拥护⑥       ,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 (2) 拥护“赛先生”(科学),反对⑦        。 (3) 反对国粹和旧文学,主张以⑧    作为新文学的语言 三者的关系:
意义 (1) 白话文逐渐普及,有利于文化的繁荣。 (2) 推动了全国⑨     的发展;推动了⑩     、婚姻自由、家庭革命等。 (3) 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推动思想文化革新,有着      的重大意义
局限 (1) 对东西方文化的评价存在着      倾向。 (2) 新文化运动在社会群众中的影响力      
认识 新文化运动是      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是资产阶级在社会转型时期以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运动
★注意:新文化运动的阶段性成果。 (1) 在文化氛围上,打破了        的统治地位,进一步启迪了民智,沟通了东西方文化交流,使中国对西方的理解更加深入了一个层次。 (2) 在思想上,进一步打击了封建专制思想,传播了西方民主、自由精神,也塑造了中国现代文人自由主义思想,并使自由主义和        、共产主义并列为现代中国三大思潮。 (3) 在政治上,为中华民族培养了一大批关心国事、图存图强的现代人才,同时也形成了以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为主体的“第三条道路”政治势力,对钳制当政者的专制冲动,推动中国       作出了重大贡献
马克思 主义的 传播 (1)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陈独秀、李大钊等先进的民主主义者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重新探寻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如李大钊发表了           ,系统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2)       大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工人运动的结合
文化的 传承 学校 教育 (1) 1912年,创建于戊戌维新运动中的         改名为“北京大学”。 (2) 1916年蔡元培接任北京大学校长后,很快使其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      的重镇。 (3) 1928年,创办于1911年的       组建为国立清华大学,迅速发展成为全国高水平的大学 认识:中国近代教育的目的与内容。 (1) 目的:是为了培养实用人才,挽救      ,推动国家自强发展。 (2) 内容:注重自然科学与实用技能,融汇    
★注意:中国近代留学教育(1912—1930年)。 这是出国留学的持续发展的阶段。北洋政府时期,政治经济情况每况愈下。新文化运动的发展和勤工俭学的兴起,促使成百上千的青年学子前往英法等欧洲国家勤工俭学。苏俄十月革命的胜利,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孙中山“以俄为师”的号召下,又掀起了一场留学苏俄的新热潮
图书 馆 (1) 1909年,清政府开始筹建         。 (2) 1916年起,凡在内务部立案的出版图书均交京师图书馆收藏,       的职能开始体现 认识:图书馆的作用。 (1) 保存        。 (2) 服务公众。 (3) 培养人才。 (4) 文献开发
博物 馆 中华民国成立以后,博物馆的建设展现出新的气象。 (1) 1912年,教育部在北京国子监设立国立历史博物馆筹备处。1926年, ___________________正式开馆。 (2) 1925年10月10日,       成立,它是为保护清朝宫廷遗留下来的文物珍品而建立的
拓展:近代中国社会各阶层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及原因
阶层 态度 事件 原因
洋务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洋务运动 长期     导致盲目自大;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
维新派 __________________ 戊戌变法 封建势力强大,         ,康有为借孔子的名义,从内部否定封建专制的合理性
革命派 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精髓 辛亥革命 民主革命形势的发展,资产阶级     
激进派 认为传统文化禁锢人们的思想,应该革新       袁世凯利用孔子企图达到复辟帝制的目的,孔子成为     的代表,实现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需要
史事分析(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09年,随着一系列“废旧立新”旨令的下达,清政府以“保存国粹”为宗旨,批准设立京师图书馆。1912年8月27日,京师图书馆正式开馆,作为中央政府创办的国家图书馆,京师图书馆藏书向社会公开开放,“无论士农工商军界暨女学界,皆可入览”。1928年,京师图书馆改称国立北平图书馆,馆内除辟有专业阅览室和普通阅览室,还开辟了研究室,为深入研究专门问题的学者提供服务。在服务国内读者的同时,国立北平图书馆还与国外相关机构交换图书、馆员,进行学术交流。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立北平图书馆在昆明设立办事处,坚持开展和运行馆务。并因地制宜地制订收藏计划,利用有限的人力物力,征集到四川、云南等省志374种,在图书馆界起到了模范榜样作用。
——孟化《国家图书馆与近代文化(1909—1949)》
(1)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国家图书馆设立与发展的主要原因。
(2)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国家图书馆对推进近代中国文化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史事分析(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10年,威廉姆·洪堡创办柏林大学,提出大学的组织原则是:“寂寞与自由成为高等学术机构范围内起支配作用的原则。”蔡元培曾留学德国多年,对新人文主义的洪堡式大学推崇备至。1916年,蔡元培担任危难之中的北京大学校长,对北京大学进行改革:一是改变学生的观念,要求他们以求学术为天职;二是广延“终身研究学问者为师”;三是突出文、理二科;四是确立学术自由原则;五是改学年制为选科制,任学生自由择课择师;六是改革讲义制度,留出时间空间让学生自己研究;七是倡立学生自治会;八是实行“教授治校”;九是开男女同校之先河。这些改革,使北京大学变成了一所生机勃勃的现代大学,成为五四运动的发源地。其办学模式和思想迅速为其他大学所效法,影响很快波及中国整个高等教育界。
——周川《中国近代大学校长与自由主义教育》等
(1)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蔡元培教育改革的理念。
(2)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蔡元培教育改革的因素。
情境探究
阅读地图,回答问题。
据图片信息,概括1921年之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形成的原因。
历史写作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一直以来,史学界对北洋政府的评价总是停留在原始阶段,普遍认为其本质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是帝国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的傀儡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员马勇在《重寻近代中国》一书中提出:“如果从大历史视角观察,1912年至1928年的中华民国是中国历史的正统。继续妖魔化这段历史,其实是对中国历史的不尊重。”
据以上材料及图片提取有关信息,结合北洋政府时期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历程,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不能重复材料中的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活动1
①张学良东北易帜;②军阀割据混战;③解散国民党;④中日民四条约;⑤袁世凯称帝;⑥内部派系纷争;⑦府院之争;⑧民主;⑨政党政治;⑩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 考试和甄别; 资本主义; 政治民主化; 中华民国建立; 南京临时政府; 忙于欧战; 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 民主与科学; 除旧布新; “大人”“老爷”;时代精神和民族特色;日本;协约国;领事裁判权;中国劳工;1924—1927年国民大革命。
活动2
①封建思想;②广泛传播;③专制和愚昧;④《青年杂志》;⑤北京大学;⑥“德先生”(民主);⑦旧艺术、旧宗教;⑧白话文;⑨报刊业;⑩妇女解放; 解放思想; 绝对化; 有限; 辛亥革命; 封建旧文化; 三民主义; 政治民主;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五四运动; 京师大学堂;学术研究;清华学堂;国家危亡;中西;京师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古籍和文化遗产;国立历史博物馆;故宫博物院;认为传统文化是主体,不可动摇;闭关锁国;借用儒家思想;资产阶级力量弱小;救亡图存;
新文化运动;封建思想。
活动3
(1) 主要原因:清末新政的推动;民国政府支持图书馆事业发展;中国具有重视文献保存的传统;国家图书馆工作人员具有高度的责任感。
(2) 贡献:保存、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纳和传播西方文化;促进中西文化交流;推动文化普及和学术研究;引领国内图书馆事业发展。
活动4
(1) 理念:重视学术(教授治校);注重创新;学生主体;学术自由;兼容并包;文理兼修。
(2) 因素:中西教育思想的影响;近代中国的民族危机(或救亡图存和反帝爱国运动的影响);近代中国教育处于转型时期;北洋军阀的倒行逆施;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个人的教育使命感与责任感;西学东渐。
活动5
特点:集中于东部沿海沿江经济较发达地区;以大城市(北京)为中心;与工人运动(政治形式)相结合;创办刊物为宣传阵地(创办报刊、著书立说为手段);从自发到自觉地宣传;传播形式多样;传播迅速;先进知识分子推动;学习俄国经验。
原因:中国近代经济发展不平衡(近代工业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工人阶级集中在大城市;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的推动;近代报刊业的发展;十月革命的影响;共产国际的推动;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民族危机加深);共产主义知识分子的推动。
活动6
示例:
论题:北洋政府时期既是乱世,又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时代。
阐述:图一军阀自行瓜分中国,反映了当时在北洋军阀专制统治下,政治腐败,军阀混战、割据,中央权力式微,背后还有日本人(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民不聊生。图二以长城为象征,号召社会各阶层“众志成城”,拒绝在《凡尔赛条约》上签字,其反映的史实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欧美列强把山东特权转让给日本,促使中国五四运动的开展,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图三月份牌上打出啤酒广告,用美女图片吸引、招揽顾客,体现了广告意识觉醒,商业竞争意识激烈,从侧面反映了当时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民族工业)迅速发展,工业化进程进一步推进。图三广告中的美丽女士喝啤酒,反映了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变化,女士穿旗袍,新旧杂陈,趋势向新。新文化运动的兴起、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三民主义的提出,都促进了民主思想的发展。
综上所述,材料及图片反映出北洋政府时期既是乱世,也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时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