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生物三轮冲刺:依托教材专练长句表述(共102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届高三生物三轮冲刺:依托教材专练长句表述(共102张PPT)

资源简介

(共102张PPT)
依托教材
专练长句表述
2019人教版新教材
生命系统的
物质基础
1.1
依托教材专练长句表述,提考能
3.(必修1 P22“拓展应用”2)目前已经探明,在火星两极地区有固态水,而那里的土壤中含有生命必需的Mg、Na、K等元素。科学家也曾在火星上发现了流动水的痕迹。科学家据此推测,火星上曾经或者现在存在着生命。科学家作出这样推测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患急性肠胃炎的病人和大量出汗的人都需要补充水和适量的无机盐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应补充水和无机盐。
水是生命的源泉;Mg、Na、K等是生命的必需元素
患急性肠胃炎的病人和大量出汗的人会排出过多的水分和无机盐,
导致体内的水盐平衡和酸碱平衡失调
依托教材专练长句表述,提考能
3.(必修1 P24“正文信息”)葡萄糖可以通过静脉注射进入人体细胞,而蔗糖不可以,为什么?
4.(必修1 P25“正文”拓展)相比于淀粉类作物种子,种植油料作物种子时要播种的浅一些,为什么?
答案:葡萄糖属于单糖,可以直接进入细胞,因此可以口服也可以静脉注射;蔗糖属于二糖,必须经过消化作用分解成两分子单糖后才能进入细胞,因此不能直接静脉注射。
答案:脂肪中氧的含量远远低于糖类,而氢的含量更高。等质量的脂肪与糖类氧化分解时,脂肪释放的能量更多,需要的O2多,产生的H2O多。
依托教材专练长句表述,提考能
3.(必修1 P30与生活的联系)长期以玉米为主食的人容易因赖氨酸缺乏而导致疾病,请分析原因。
4.(必修1 P32与社会的联系)蛋白质变性是指蛋白质在某些物理和化学因素作用下其特定的空间构象被破坏,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和生物活性丧失的现象。例如,鸡蛋、肉类经煮熟后蛋白质变性就不能恢复原来状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因此,吃熟鸡蛋、熟肉容易消化。
答案:赖氨酸是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在人体内不能合成,必须从食物中获得,而玉米等谷类食物中缺少赖氨酸。
高温使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变得伸展、松散,
容易被蛋白酶水解
依托教材专练长句表述,提考能
3.(必修1 P25旁栏)科学家将纤维素等其他糖类称为人类的“第七类营养素”的原因是?
4.(必修1 P27旁栏)北京鸭每天吃的都是一些玉米、谷类和菜叶,但仍能长一身肥肉的原因?
答案:膳食纤维能够促进胃肠的蠕动和排空,进而可以减少患大肠癌的机会,利于降低过高的血脂和血糖等,从而有利于维护心脑血管的健康、预防糖尿病、维持正常体重等。
答案:北京鸭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当北京鸭摄入的糖类过多时,糖类在鸭体内就转变成了脂肪,并在皮下组织等处储存起来。
生命系统的
结构基础
1.2
依托教材专练长句表述,提考能
4.(事实概述类)(必修1 P40“问题探讨”)鉴别动物细胞是否死亡常用台盼蓝染液,其原理是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的功能。
5.(假说推测类)(必修1 P53“拓展应用”)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为什么溶酶体膜不被分解?尝试提出一种假说,解释这种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必修1 P45“旁栏思考”)虽然细胞膜内部是疏水的,水分子仍能
跨膜运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控制物质进出
①溶酶体膜与其他细胞器膜相比,经过了特殊的修饰,使其不能被水解酶水解;
②溶酶体内的酶只有在酸性条件下才能发挥作用,而溶酶体膜介于酸性和中性环境之间且不断地运动着,分解它们的酶难以起作用
一是水分子极小,可以通过由于磷脂分子运动而产生的间隙运输;
二是细胞膜上存在水通道蛋白,水分子可以通过通道蛋白通过细胞膜
依托教材专练长句表述,提考能
3.(必修1 P51“思考讨论”改编)科学家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与运输的方法是什么?如果用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为实验材料可以吗?为什么?
答案:同位素标记法;不可以,口腔上皮细胞不能产生分泌蛋白
依托教材专练长句表述,提考能
4.(必修1 P72“练习与应用”)淡水中生活的原生动物,如草履虫,能通过伸缩泡排出细胞内过多的水,以防止细胞涨破。如果将草履虫放入蒸馏水或海水中,推测其伸缩泡的伸缩情况,分别会发生什么变化?
5.(必修1 P72概念检测T2改编)果脯在腌制过程中慢慢变甜,是细胞通过主动运输吸收糖分的结果吗?说明理由。
答案:放入蒸馏水中的草履虫,其伸缩泡的伸缩频率加快,放入海水中的则伸缩频率减慢。
答案:不是。腌制果脯时由于细胞外液浓度过高,细胞失水死亡,然后糖分大量进入细胞才导致果脯慢慢变甜,不是细胞主动吸收糖分的结果。
依托教材专练长句表述,提考能
4.(必修1 P66“旁栏思考”)甘油、乙醇等分子为什么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出细胞?
5.(必修1 P72“与社会的联系”)引发阿米巴痢疾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因为甘油、乙醇等都是脂溶性物质,与磷脂分子有较强的亲和力,容易通过磷脂双分子层出入细胞
答案:在人体肠道内寄生的一种变形虫——痢疾内变形虫,能通过胞吐作用分泌蛋白分解酶,溶解人的肠壁组织,通过胞吞作用“吃掉”肠壁组织细胞,并引发阿米巴痢疾
6.(必修1 P70“正文”)免疫细胞行使免疫功能时,会涉及胞吞和胞吐这两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这两种方式的共同点有哪些?
7.(必修1 P71“相关信息”)胞吞形成囊泡的最终去向是?
答案:能运输生物大分子等;运输过程中形成囊泡;需要消耗能量
答案:在细胞内可以被溶酶体降解
细胞内的
酶和ATP
2.1
依托教材专练长句表述,提考能
4.(必修1 P82“探究·实践”)已知胃蛋白酶的最适pH为1.5,小肠液的pH为7.6,胃蛋白酶随食糜进入小肠后还能发挥作用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原因分析类)测定蛋白酶活性时不能用双缩脲试剂检验蛋白质是否被蛋白酶水解,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能。因为没有了适宜的pH,胃蛋白酶活性大大下降甚至失活,不再发挥作用。
蛋白酶也是蛋白质,可以与双缩脲试剂发生显色反应
依托教材专练长句表述,提考能
3.利用“荧光素—荧光素酶生物发光法”可以对食品中细菌的含量进行检测:
①将待测样品研磨后离心处理,取一定量上清液放入分光光度计(测定发光强度的仪器)反应室内,加入适量的荧光素和荧光素酶,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反应;
②记录发光强度并计算ATP含量;
③测算出细菌数量。
请分析该实验依据的原理。
答案:荧光素接受ATP提供的能量后就被激活,在荧光素酶的作用下形成氧化荧光素并且发出荧光,发光强度与ATP含量成正比,根据发光强度可以计算出生物组织中ATP的含量,根据ATP含量进而测算出细菌数量(每个细菌细胞中ATP含量大致相同且相对稳定)。
细胞呼吸

光合作用
2.2
依托教材专练长句表述,提考能
8.(必修1 P94 正文)无氧呼吸中葡萄糖中能量去向及释放的能量去向?
9.(必修1 P95 正文)松土能增进肥效的原因?
10.(必修1 P97“问题探讨”拓展)生产上,用何种颜色的塑料薄膜做顶棚产量高?如果阴天或夜间给大棚内的农作物补光呢?
答案:无氧呼吸中葡萄糖中能量大部分储存在酒精或乳酸中,少部分释放,而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少部分储存在ATP中。
答案:松土能促进植物根细胞的细胞呼吸,促进根对土壤中矿质元素的吸收。
答案:无色,因日光中各种颜色的光均能通过,作物光合效率高。
补红光和蓝紫光。
依托教材专练长句表述,提考能
4.(必修1 P100“思考·讨论”)下面是验证叶绿体功能实验中恩格尔曼所做的实验示意图,请分析:
恩格尔曼的实验示意图 恩格尔曼第二个实验的示意图
(1)恩格尔曼实验在实验材料的选取上有什么巧妙之处?


(2)恩格尔曼实验要在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中进行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选择水绵和好氧细菌,水绵的叶绿体呈螺旋式带状,便于观察;用好氧细菌可以确定释放氧气多的部位。
答案:排除氧气和极细光束外的其他光的干扰。
(3)在第二个实验中,大量的需氧细菌聚集在红光和蓝紫光区域,为什么?


(4)如果对恩格尔曼的第二个实验进行改进,用透过三棱镜的光先通过叶绿体色素提取液,再照射到载有水绵和需氧细菌的临时装片上,一段时间后,需氧细菌分布有何特点?

答案:这是因为水绵叶绿体上的光合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在此波长光的照射下,叶绿体会释放氧气,适于需氧细菌在此区域分布。
答案:三棱镜将光分为七色光,叶绿体色素提取液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故先透过三棱镜,再通过叶绿体色素提取液后照射到水绵临时装片上的光中红光和蓝紫光较弱,水绵不同部位的光合作用强度相差不大,产生氧气的量大致相同,因此水绵周围需氧细菌分布无显著差别。
细胞增殖

受精作用
3.1
依托教材专练长句表述,提考能
5.(必修1 P111 表6 1拓展)
(1)不同生物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相同吗?同种生物的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相同吗?


(2)显微镜下观察某植物组织的有丝分裂时,大部分细胞处于分裂间期,为什么?
答案:都不一定相同。
答案: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所占的时间长,分裂期所占的时间短,因此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时,大部分细胞处于分裂间期。
6.(必修1 P112~113 图6 2拓展)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粒的分裂是不是纺锤丝牵引的结果?如何验证你的结论?
答案:着丝粒的分裂不是纺锤丝牵引的结果。用秋水仙素处理分裂中的细胞,秋水仙素抑制纺锤体形成,后期染色体的着丝粒照样可以分裂,从而使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这说明着丝粒分裂不是纺锤丝牵引的结果。
依托教材专练长句表述,提考能
5.(必修2 P85正文拓展)基因突变都能遗传给有性生殖的后代吗?
为什么?


6.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在不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情况下,产生基因重新组合的途径有两条,分别是什么?
答案:不一定;当基因突变发生在体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时,可通过无性生殖传给后代,但一般不会通过有性生殖传给后代;当基因突变发生在精子或卵细胞形成的减数分裂过程中时,可通过有性生殖传给后代。
答案: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着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互换而发生交换,导致染色单体上的基因重组。
细胞的分化、衰老、死亡和癌变
3.2
依托教材专练长句表述,提考能
6.(必修1 P120“思考·讨论”节选)将肠上皮细胞单独培养能获得新的个体吗?与资料1中的实验相比,你能从资料2中的实验得出什么结论?


7.(必修1 P124“正文”拓展)老年人体内有没有幼嫩的细胞?年轻人的体内有没有衰老的细胞?
答案:将肠上皮细胞单独培养不能获得新的个体;与资料1中的实验相比,资料2中的实验说明已分化的动物细胞的细胞核仍具有全能性。
答案:老年人体内仍会有幼嫩的细胞,如精原细胞仍能增殖产生精子、造血干细胞一生都能增殖产生各种类型的血细胞;年轻人体内也有衰老的细胞,如皮肤表皮细胞衰老形成角质层细胞,最后细胞凋亡、脱落。
8.(教材必修1 P126“相关信息”改编):正在发育以及发育成熟的生物体中,细胞发生凋亡的数量是很少的,对吗?
答案:不对,正在发育以及发育成熟的生物体中,细胞发生凋亡的数量是惊人的。健康的成人体内,在骨髓和肠中,每小时约有10亿个细胞凋亡。脊椎动物的神经系统在发育过程中,约有50%的细胞凋亡。
遗传的分子基础
4.1
依托教材专练长句表述,提考能
11.(必修2 P44“正文”拓展)体外转化实验中“加热”是否已导致DNA和蛋白质变性?请说明理由。


12.(必修2 P44“图3-3”)体外转化实验中导致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时遗传物质、原料、能量分别由哪方提供?
答案:加热致死S型细菌的过程中,其蛋白质变性失活,但是其内部的DNA在加热结束后随温度的恢复又逐渐恢复活性。
答案:实现转化时遗传物质来自S型细菌,原料和能量均来自R型细菌。
13.(必修2 P45“图3-6”拓展) 搅拌和离心的目的分别是什么?


14.(必修2 P51“探究·实践”)DNA只有4种脱氧核苷酸,却能够储存足够量遗传信息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搅拌的目的是把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外壳和细菌分开;离心的目的是让上清液中析出重量较轻的T2噬菌体颗粒,而离心管的沉淀物中留下被感染的大肠杆菌。
答案:构成DNA的4种脱氧核苷酸的数目成千上万,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千差万别。
15.(必修2 P59“正文信息”)基因的遗传效应是指什么?基因都是DNA片段吗?
答案:指基因具有复制、转录、翻译等功能,能够控制一定的性状的功能。基因通常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但有些病毒遗传物质是RNA,基因就是具有遗传效应的RNA片段。
依托教材专练长句表述,提考能
9.(必修2 P64~65“正文”)mRNA适合做信使的原因是什么?


10.(必修2 P67“思考·讨论”)从密码子表可以看出,像苯丙氨酸、亮氨酸这样,绝大多数氨基酸都有几个密码子,这一现象称作密码子的简并。你认为密码子的简并对生物体的生存发展有什么意义?
答案:RNA由核糖核苷酸连接而成,可以储存遗传信息;一般是单链,而且比DNA短,因此能够通过核孔,从细胞核转移到细胞质中。
答案:可以从增强密码子容错性的角度来解释,当密码子中有一个碱基改变时,由于密码子的简并,可能并不会改变其对应的氨基酸;也可以从密码子使用频率来考虑,当某种氨基酸使用频率高时,几种不同的密码子都编码一种氨基酸可以保证翻译的速度。
11.(必修2 P68~P69图片拓展)翻译过程的三种模型图,据图分析它们的特点。
答案:模型甲中一个核糖体与mRNA的结合位点形成2个tRNA结合位点,核糖体沿着mRNA移动的方向是由左往右。模型乙反映出mRNA与核糖体存在的数量关系是一个mRNA分子上可以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图中核糖体移动的方向是由右向左;多聚核糖体形成的意义是少量的mRNA分子可以迅速合成大量的蛋白质。模型丙是原核细胞内发生的转录和翻译过程,特点是边转录边翻译,与真核细胞不同的原因是原核细胞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原核细胞的基因中无内含子,转录形成的mRNA不需要加工即可作为翻译的模板。
12.(必修2 P73“思考·讨论”节选)资料1和资料2展示的遗传现象有什么共同点?这对你认识基因和性状的关系有什么启示?

13.(必修2 P74“批判性思维”)你如何评价基因决定生物体的性状这一观点?
答案:资料1和资料2展示的遗传现象都表现为基因的碱基序列保持不变,但部分碱基发生了甲基化修饰,抑制了基因的表达,进而对表型产生影响。这种DNA甲基化修饰可以遗传给后代,使后代出现同样的表型。
答案:生物性状的形成往往是内因(基因)与外因(环境因素等)相互作用的结果。
遗传的基本规律
与人类遗传病
4.2
依托教材专练长句表述,提考能
5.(必修2 P4“正文”拓展)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中F2出现3∶1的分离比的条件是什么?


答案:
①所研究的该对相对性状只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相对性状为完全显性;
②每一代不同类型的配子都能发育良好,且不同配子结合机会相等;
③所有后代都处于比较一致的环境中,且存活率相同;
④供实验的群体要大,个体数量要足够多。
6.(必修2 P8“拓展应用2”)某农场养了一群马,马的毛色有栗色和白色两种。已知栗色和白色分别由遗传因子B和b控制。育种工作者从中选出一匹健壮的栗色公马,拟设计配种方案鉴定它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就毛色而言)(已知在正常情况下,一匹母马一次只能生一匹小马。要求:在一个配种季节里完成这项鉴定)。
答案:将被鉴定的栗色公马与多匹白色母马配种,若杂交后代全部为栗色马,说明被鉴定的栗色公马很可能是纯合子;若杂交后代中既有白色马,又有栗色马,说明被鉴定的栗色公马为杂合子。
7.(必修2 P8课后习题)选有角牛和无角牛杂交,后代既有有角牛又有无角牛,能否确定有角和无角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若能,请阐明理由;若不能,请提出解决方案。
答案:不能。可选用多对有角牛和有角牛杂交或多对无角牛和无角牛杂交,若后代发生性状分离,则亲本性状为显性性状。
依托教材专练长句表述,提考能
3.(必修2 P31“思考·讨论”)如果控制白眼的基因在Y染色体上,还能解释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吗?
答案:如果控制白眼的基因在Y染色体上,红眼基因在X染色体上,因为X染色体上的红眼基因对白眼基因为显性,所以不会出现白眼雄果蝇。这与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结果不符;如果控制白眼的基因在Y染色体上,且X染色体上没有显性红眼基因,白眼雄果蝇与红眼雌果蝇的杂交后代中雄果蝇全为白眼,也不能解释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结果。
4.(必修2 P32“拓展应用”)生物如果丢失或增加一条或若干条染色体,就会出现严重疾病甚至死亡。但是在自然界中,有些动植物的某些个体是由未受精的生殖细胞(如卵细胞)单独发育来的,如蜜蜂中的雄蜂等。这些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虽然减少一半,但仍能正常生活。如何解释这一现象?
答案:这些生物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虽然减少一半,但仍具有一整套非同源染色体,这一套染色体携带着控制该种生物体所有性状的一整套基因。
生物的变异与进化
4.3
依托教材专练长句表述,提考能
6.(必修2 P83“正文”拓展)某植株发生基因突变后,该植株及其有性生殖后代均不能表现突变性状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7.(必修2 P85正文拓展)基因突变一定产生等位基因吗?为什么?
答案:该突变为隐性突变,且基因突变发生在该植株的体细胞中,不能通过有性生殖传递给子代。
答案:不一定;真核生物基因突变一般可产生它的等位基因,而病毒和原核细胞中不存在等位基因,其基因突变产生的是一个新基因。
8.(必修2 P84“正文”)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在不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情况下,产生基因重新组合的途径有两条,分别是什么?


9.(必修2 P91“拓展应用”)三倍体无子西瓜培育时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二倍体西瓜的芽尖的原因是什么?观察时是否所有细胞中染色体均已加倍?
答案: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其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着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互换而发生交换,导致染色单体上的基因重组。
答案:原因是西瓜幼苗的芽尖是有丝分裂旺盛的地方,用秋水仙素处理有利于抑制细胞有丝分裂时形成纺锤体,从而形成四倍体西瓜植株。观察时只有少部分细胞实现染色体加倍,大部分细胞仍为二倍体分裂状况。
依托教材专练长句表述,提考能
9.(必修2 P102“图6-3及思考·讨论”)下图表示三种脊椎动物的前肢和人的上肢骨骼示意图,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蝙蝠的翼、鲸的鳍、猫的前肢与人的上肢相比,在结构上有相似之处,而且排列顺序也基本一致,这说明了什么?

(2)这四种前(上)肢内部结构模式非常一致,但功能迥异,外形差别也很大,这说明了什么?
答案:生物之间存在一定的亲缘关系,它们可能都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进化而来的。
答案:说明结构与功能相适应,也体现了生物适应环境的特点。
10.(必修2 P108“正文”拓展)在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还是表型?为什么?

11.(必修2 P112“知识链接”)染色体数目变异和结构的变异都能引起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吗?为什么?
答案:直接受选择的是表型(体色),而不是基因型;基因型并不能在自然选择中起直接作用。例如天敌在捕食桦尺蛾时,看到的是桦尺蛾的体色而不是控制体色的基因。
答案:都能。染色体数目变异必然引起染色体上基因数目的变化,进而引起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也可能引起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
12.(必修2 P112“正文信息”)基因突变频率很低,而且大多数基因突变对生物体是有害的,但为何它仍可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13.(必修2 P117“思考·讨论”)通过地雀的形成过程,说明物种形成需要哪几个环节?
答案:对于生物个体而言,发生自然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但是,一个物种往往是由许多个体组成的,就整个物种来看,在漫长的进化历程中产生的突变还是很多的,其中有不少突变是有利突变,对生物的进化有重要意义。因此,基因突变能够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答案: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的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生殖隔离的出现意味着新物种的产生。
14.(必修2 P119“小字内容”)关于捕食者在进化中的作用,美国生态学家斯坦利(S.M.stanley)提出了“收割理论”,主要观点是什么?
答案: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这样就会避免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
植物生命活动
的调节
5.1
依托教材专练长句表述,提考能
3.(选择性必修1 P94“思考·讨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茎生长的促进作用一定不同吗?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根生长的抑制作用一定不同吗?


4.(选择性必修1 P94“思考·讨论”节选)“促进”或“抑制”的作用效果是与哪一组别对比得到的?
答案:不一定,在最适浓度的两侧,会有两个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产生相同的促进效果。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根生长的抑制作用一定不同。
答案:“促进”或“抑制”,是相对于生长素处于最低浓度时各器官的生长速度而言,当生长素浓度过高而“抑制”生长时,器官表现为生长速度减慢,甚至生长停滞。
5.(选择性必修1 P94“与社会的联系”拓展)大型乔木的树冠多呈圆锥形,试分析原因。
答案:植物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侧芽运输,侧芽生长素浓度高,抑制其发育,顶芽生长素浓度低,优先发育。
依托教材专练长句表述,提考能
8.(选择性必修1 P98“思考·讨论”)
(1)赤霉素与生长素的主要生理作用有什么相似之处?又有哪些不同?
(2)脱落酸与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的生理作用有什么不同?
答案:赤霉素和生长素都能起促进细胞伸长、诱导细胞分化,影响花、果实发育等作用。不同点:赤霉素有促进细胞分裂、促进种子萌发的作用,而生长素没有。
答案:与另外几种植物激素生理作用不同的是,脱落酸往往表现出“抑制”作用。
9.(选择性必修1 P100“正文”拓展)为什么植物生长调节剂比植物激素效果稳定?
答案:因为它们不是天然的物质,植物体内缺乏分解它们的酶。
10.(选择性必修1 P107“思考·讨论”)
(1)年轮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2)什么是春化作用?
答案:
a.春夏季细胞分裂快、细胞体积大,在树干上形成颜色较浅的带。
b.秋冬季细胞分裂慢、细胞体积较小,树干上形成颜色较深的带。
答案:经一定时间的低温处理诱导促使植物开花的作用。
动物生命活动
的调节
5.2
依托教材专练长句表述,提考能
6.(选择性必修1 P19图2-2拓展)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同一器官的作用都是相反的吗?
答案:不是。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同一器官的作用有时是一致的。例如,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都有促进唾液腺分泌的作用,但分泌的唾液的成分含量却不一样。刺激交感神经所分泌的唾液,水分少而酶多;刺激副交感神经所分泌的唾液,水分多而酶少。含酶较多的唾液有利于消化;含水分较多的唾液有利于润滑食物,便于吞咽。
7.(选择性必修1 P24“图示拓展”)“吃梅止渴”“望梅止渴”和“谈梅止渴”的反射类型一样吗?
答案:不一样。“吃梅止渴”是人和动物出生后无须训练就具有的非条件反射;“望梅止渴”是在人和动物出生以后的生活过程中通过学习和训练而形成的反射,属于条件反射;“谈梅止渴”是与人类语言有关的条件反射,是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
8.(选择性必修1 P29“相关信息”及“图2-8”)列举神经递质的种类,并说明神经递质的作用机理。
答案:常见的神经递质有:乙酰胆碱、氨基酸类、5 羟色胺、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等。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和离子通道是结合在一起的,受体一旦结合相应的神经递质后,会引起离子通道打开,进而引起相应的离子流动。
9.(选择性必修1 P31“拓展应用1”)枪乌贼的神经元是研究神经兴奋的好材料。研究表明,当改变神经元轴突外Na+浓度的时候,静息电位并不受影响,但动作电位的幅度会随着Na+浓度的降低而降低。
(1)请对上述实验现象作出解释。


(2)如果要测定枪乌贼神经元的正常电位,应该在何种溶液中测定?为什么?
答案:静息电位与神经元内的K+外流相关而与Na+无关,所以神经元轴突外Na+浓度的改变并不影响静息电位。动作电位与神经元外的Na+内流相关,细胞外Na+浓度降低,细胞内外Na+浓度差变小,Na+内流减少,动作电位值下降。
答案:要测定枪乌贼神经元的正常电位,应在钠钾离子浓度与内环境相同的环境中进行。因为体内的神经元处于内环境之中,其钠钾离子具有一定的浓度,要使测定的电位与体内的一致,就必须将神经元放在钠钾离子浓度与体内相同的环境中。
10.(选择性必修1 P30“思考·讨论”节选)服用可卡因为什么会使人上瘾?
答案:因为可卡因可以传递愉悦感。在正常情况下,多巴胺发挥作用后会被突触前膜上的转运蛋白从突触间隙回收。吸食可卡因后,可卡因会使转运蛋白失去回收多巴胺的功能,于是多巴胺就留在突触间隙持续发挥作用,导致突触后膜上的多巴胺受体减少。当可卡因药效失去后,由于多巴胺受体已减少,机体正常的神经活动受到影响,服药者就必须服用可卡因来维持这些神经元的活动,于是形成恶性循环,毒瘾难戒。
11.(选择性必修1 P35“图2-11”拓展)据图分析下列问题:
(1)婴儿会尿床,也就是膀胱内尿满了就会排出,没有控制的意识,婴儿排尿反射的过程是由什么调控的?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但婴儿不能,其原因是什么?成年人在医院尿检时能主动排尿,这说明什么?


(2)某些成年人受到外伤或老年人患脑梗死后,意识丧失会出现像婴儿一样的“尿床”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婴儿排尿反射的过程是由脊髓来控制。由于婴儿大脑的发育尚未完善,对排尿的控制能力较弱。低级中枢可受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
答案:外伤伤及大脑皮层或上、下行传导束;脑梗死伤及控制排尿的高级中枢(大脑皮层),致使其丧失对排尿低级中枢的“控制”作用。
12.(选择性必修1 P39“相关信息”改编)说出抗抑郁药的作用部位。
答案:抗抑郁药一般通过作用于突触处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例如,有的药物可选择性地抑制突触前膜对5 羟色胺的回收,使得突触间隙中5 羟色胺的浓度维持在一定水平。
依托教材专练长句表述,提考能
6.(选择性必修1 P47“讨论4”)在研究激素的方法中,常用到“加法原理”或“减法原理”。举例说明。


7.(选择性必修1 P51“相关信息”改编)举例说明升高血糖浓度的激素除了胰高血糖素之外,还有哪些激素?
答案:
“加法原理”:如用饲喂法研究甲状腺激素,用注射法研究动物胰岛素和生长激素,用移植法研究性激素等。
“减法原理”:如用摘除法研究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的功能,用阉割(摘除性腺)法研究性激素的功能等。
答案:人体内有多种激素参与调节血糖浓度,如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甲状腺激素等,它们通过调节有机物的代谢或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和作用,直接或间接地提高血糖浓度。
8.(选择性必修1 P55“拓展应用”1)甲状腺癌患者切除甲状腺后,其下丘脑分泌的TRH还有作用吗?其垂体分泌的TSH呢?为什么这样的患者要终身服用甲状腺激素类药物?

9.(选择性必修1 P57“相关信息”)临床上给患者输入O2时,往往采用含有5%左右的CO2的混合气体,目的是什么?
答案:还有作用,因为TRH的靶器官是垂体,而不是甲状腺;因失去了甲状腺激素对垂体分泌TSH的抑制作用,TSH水平会升高;甲状腺激素对机体代谢和生长发育等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故切除甲状腺后需要终身服用甲状腺激素类药物。
答案:含有5%左右的CO2以达到刺激呼吸中枢的目的。
人体的内环境
与稳态
5.3
依托教材专练长句表述,提考能
9.(选择性必修1 P69“相关信息”改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康复者的血清为什么可以治疗新冠肺炎?


10.(选择性必修1 P74“思考·讨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分别是如何体现针对某种病原体的特异性的?
答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康复者的血清中含有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抗体,提取这样的血清输给临床病人,其中的抗体可以与新型冠状病毒结合,使病毒失活,有助于病人康复。
答案:体液免疫通过抗体特异性识别相应的病原体;细胞免疫通过细胞毒性T细胞特异性识别、接触被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
11.(选择性必修1 P83“思考·讨论”节选)某同学接种了流感疫苗,大夫提醒他说:“这一两天要留意,可能会有轻微发热或其他症状。”为什么接种疫苗可能会有轻微的反应?


12.(选择性必修1 P84“讨论3”)利用由自体干细胞培养出的组织、器官进行移植,有何优点?
答案:疫苗通常是用灭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的疫苗作为外来抗原可激发机体发生免疫反应,有些疫苗尤其是减毒疫苗引发的免疫反应相对强烈,能引起可感知的反应
答案:利用由自体干细胞培养出的组织、器官进行移植,不会发生免疫排斥反应。
依托教材专练长句表述,提考能
3.(选择性必修1 P5“图1~2”)科学家用化学分析的方法测得人体血浆的化学组成中,血浆蛋白含量为7%~9%,无机盐含量约1%,但无机盐在维持血浆渗透压中占重要地位,原因是什么?


4.(选择性必修1 P10“旁栏思考”)尿毒症与内环境稳态失调有何关系?你知道如何治疗尿毒症吗?
答案:血浆中虽然含有一定量的蛋白质,但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大,单位体积溶液中蛋白质微粒数目少,产生的渗透压小。
答案:尿毒症是内环境稳态失调引起的疾病,尿毒症患者肾功能出现障碍,体内代谢废物积累。一般可通过透析或肾移植进行治疗。
5.(选择性必修1 P10“思考”“讨论”)援藏的技术人员到青藏高原后常会出现头痛、乏力、心跳加快甚至血压升高等症状,为什么?这说明外界环境与内环境稳态之间有什么关系?


答案:因为高原空气稀薄,大气压和氧分压低,易造成体内缺氧。这说明外界环境的变化势必影响内环境的稳态。若外界环境变化不甚剧烈,并且机体代偿机制良好,内环境的波动较小,仍能维持稳态;若外界环境变化剧烈,机体代偿机制不好,内环境稳态将受到破坏,就会影响身体健康。
6.(选择性必修1 P58“正文”拓展)有人认为一个人持续发烧39 ℃时,他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你认为对不对,为什么?
答案:不对。因为当一个人持续发烧39 ℃时,产热量等于散热量体温才能维持在39 ℃不变,如果他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那么他的体温会继续上升。这个人的体温由37 ℃发烧到39 ℃的过程中是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7.(选择性必修1 P61“旁栏思考”)有人说,不要等渴了再喝水。你觉得这句话有道理吗?


答案:这句话是有道理的。从水盐平衡调节示意图可以看出,当人意识到渴了,说明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已经升高,机体已经在调动心脏、肾等器官以及泌尿系统、循环系统等调节渗透压,会引起一系列问题,如血液黏稠度增高、血压升高、酸中毒等。长期如此,会对机体健康造成影响
8.(选择性必修1 P62“旁栏思考”改编)有的人喜欢吃清淡的食物,炒菜时放盐极少。如果长期这样下去,对他的健康可能会有什么影响?K+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长期吃清淡食物,炒菜时放盐极少,机体的血钠含量降低,细胞外液渗透压就会下降,导致水盐平衡失调,会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四肢发冷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出现休克、昏迷等情况。K+不仅在维持细胞内液的渗透压上起决定性作用,而且还具有维持心肌舒张、保持心肌正常兴奋等重要作用。
种群和群落
6.1
依托教材专练长句表述,提考能
10.(选择性必修2 P4“思考·讨论” 节选)年龄结构为稳定型的种群,种群数量在近期一定能保持稳定吗?


11.(选择性必修2 P6“生物科技进展”)调查种群数量的其他方法有哪些?
答案:年龄结构为稳定型的种群,种群数量也不一定总是保持稳定。这是因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不完全决定于年龄结构,还会受到食物、天敌、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此外,种群数量还受迁入率和迁出率的影响。
答案:
①用红外触发相机拍摄照片和视频;
②根据动物的粪便特征计数;
③通过动物的声音特征进行计数。
12.(选择性必修2 P8正文拓展)一个物种引入新的地区后,其种群数量一定呈“J”形增长吗?为什么?


13.(选择性必修2 P16“旁栏思考”)渔网网目不能过小,否则会影响来年鱼产量。这是为什么?请从种群特征的角度作出解释。
答案:不一定。一个物种引入新的地区后,如果不适应该环境将逐渐减少甚至灭亡;如果适应该环境,在开始一段时间内会呈“J”形增长,但是由于环境资源是有限的,最终会呈现“S”形增长。
答案:如果渔网网目过小,许多幼鱼也会被捕捞上来,影响鱼种群的年龄结构,从而影响鱼种群的出生率,造成来年鱼产量降低。
14.(选择性必修2 P25“正文”)结合在学习“群落的结构”时对群落中生物生态位的分析,说一说不同种群之间是如何彼此协调、共同生活在一起的?


15.(选择性必修2 P28“思考·讨论”节选)如果两种鸟的觅食生境一样,生态位就完全一样吗?
答案:群落中不同种群之间通过复杂的种间关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形成有机整体,从而维持种群之间的协调和平衡。例如,在森林中,许多动物需要植物提供食物和庇护,不少植物则依赖动物传播花粉和种子;森林中的乔木、灌木与草本植物之间,虽然对土壤、空间、阳光的利用存在一定程度的竞争,但可以因生态位的不同而达到相对平衡的状态,和谐共存。
答案:不一定。绿翅鸭和鹤鹬选择的觅食生境基本相同,但是食物种类有较大差异,占用的资源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也不一样。
16.(选择性必修2 P29“拓展应用”改编)两个物种或更多个物种利用同样而有限的资源时产生竞争,而竞争一般会导致形态和生态位的分化,淘汰了弱者、保存了生存能力较强的物种,其意义是?


17.(选择性必修2 P35“正文”)从水分、温度等非生物因素角度分析荒漠、草原与森林群落的分布。
答案:使有限的空间和食物容纳更多的物种,使自然界形形色色的物种各就各位,达到有序的平衡,有利于生物的进化。
答案:荒漠分布在极度干旱地区;草原分布在半干旱地区、不同年份或季节雨量不均匀的地区;森林分布在湿润或较湿润的地区。
18.(选择性必修2 P40“思考·讨论”拓展)群落演替是取而代之吗?草本植物阶段的群落是否存在垂直结构?
答案:群落演替时,不同种群间是优势取代(不是取而代之),在森林阶段能找到地衣、苔藓等其他植物。草本植物阶段的群落存在垂直结构。
生态系统

人与环境
6.2
依托教材专练长句表述,提考能
5.(选择性必修2 P49~50“思考·讨论”节选)每个生物体的生存都离不开物质和能量。这些生物是怎样获得物质和能量的?不同种类的生物获取物质和能量的途径一样吗?


6.(选择性必修2 P65“正文”拓展)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起点和终点是否相同?
答案: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动物通过摄取其他生物获得物质和能量。细菌、真菌等通过分解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获得物质和能量。不同种类的生物获取物质和能量的途径是不尽相同的。
答案:不同。能量流动的起点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终点是散失的热能;而物质循环中物质在非生物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循环往返,无起点和终点。
7.(选择性必修2 P67“拓展应用1”拓展)生物圈是一个在“物质”上自给自足的系统,而不是一个在“能量”上自给自足的系统,原因是什么?


8.(选择性必修2 P70~71“思考·讨论”节选)信息传递在种群的繁衍过程中起什么作用?
答案:物质可以在生物圈内循环利用,而能量不能循环利用,它必须由生物圈外的太阳能源源不断地输入方可维持正常运转。
答案:通过信息传递,雌雄个体能相互识别、交配,保证种群的繁衍。
9.(选择性必修2 P76“旁栏思考”)想一想,研究不同生态系统在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两方面存在的差别,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利用和保护有什么意义?
答案:在利用自然生态系统时,要根据不同类型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的差异,合理控制对生态系统的干扰强度,干扰不能超过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的范围;在保护自然生态系统时,要根据不同类型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的差异,合理确定保护对策,如采取封育措施,补充相应的物质、能量,修补生态系统的结构,增强生态系统的恢复力。
依托教材专练长句表述,提考能
6.(选择性必修2 P83“旁栏思考”)食用牛肉比食用蔬菜产生的生态足迹要大的原因是什么?

7.(选择性必修2 P87“思考·讨论”)为什么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答案:①牛处于第二营养级,蔬菜处于第一营养级,而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的,所以食用牛肉消耗的资源多;②养牛与种植蔬菜相比,前者释放的CO2多,所需要的林地面积和水域面积也就越大。
答案:绿水青山就是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调发展,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8.(选择性必修2 P90~91“思考·讨论”节选)红树林的消失对沿海陆地有哪些影响?又将影响哪些生物的生存?


9.(选择性必修2 P101“旁栏思考”)从协调原理出发,想一想,在我国西北地区进行防护林建设,应选择哪些树种?如果在该地区发展畜牧养殖业,你认为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答案:红树林是海岸的天然防护林,能维持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具有防风、抗海潮侵蚀海岸的作用。因此,红树林的消失将直接影响沿海陆地的生态环境,这对沿海地区人们的生活和生产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红树林的消失,会使潮间带多种鱼类、甲壳类、贝类以及多种水鸟因生态环境改变而无法存活和繁衍;红树林的消失还会影响周围的生态环境,从而影响更多的生物。
答案:我国西部地区缺雨干旱,土壤较为贫瘠,应该选择适合当地自然环境条件的树种如沙棘、山杏、刺槐、小叶锦鸡儿等。在西北地区发展畜牧养殖业,应该注意牲畜数量不能超过草地的承载力。
发酵工程
7.1
依托教材专练长句表述,提考能
7.(选择性必修3 P6“探究·实践”拓展)乳酸菌是厌氧菌,发酵时需控制严格的无氧环境。尝试说出泡菜制作过程中制造无氧环境的措施。


答案:
①选择气密性好的泡菜坛。
②盐水煮沸后冷却待用。
③装坛时压实,盐水没过全部菜料。
④盖上坛盖后要在坛盖边沿的水槽中注满水;
发酵期间不宜开盖,并注意在发酵过程中经常向水槽中补充水。
8.(选择性必修3 P7“探究·实践”)在制作果酒的过程中,除了酵母菌,是否还有其他微生物生长?它们会对果酒发酵产生影响吗?如果有,如何避免这种影响?
答案:制作果酒的过程中,除酵母菌之外,还会有其他杂菌生长。它们会在酒精发酵中污染发酵液。避免发酵液污染需要从发酵制作的过程全面考虑。例如,榨汁机、发酵瓶要清洗干净,装入葡萄汁后,封闭充气口;每次排气时只需拧松瓶盖,不要完全揭开瓶盖等。
9.(选择性必修3 P10“旁栏思考题”)为什么培养基需要氮源?
答案:微生物细胞内有蛋白质、核酸、磷脂等多种含氮的营养物质或代谢产物,培养基中的氮源可以作为合成这些营养物质及代谢产物的原料。
10.(选择性必修3 P16“思考·讨论”)
(1)如果让你配制一种培养基,将土壤稀释液中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分离出来,培养基的配方该如何设计?


(2)该培养基与普通培养基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
答案:设计一种选择培养基,用尿素作为唯一氮源,可以将分解尿素的细菌分离出来。
答案:这种培养基与普通培养基相比,只是用尿素作为唯一氮源,培养基的其他营养成分基本相同。
11.(选择性必修3 P23“思考·讨论”节选)
(1)微生物菌种资源丰富,选择发酵工程用的菌种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2)怎样对发酵条件进行调控以满足微生物的生长需要?
答案:在低成本的培养基上能迅速生长繁殖;生产所需代谢物的产量高,发酵条件容易控制;菌种不易变异、退化等。
答案:要对温度、pH、溶解氧等发酵条件进行严格控制,使其最适合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同时及时添加必要的营养成分。
12.(选择性必修3 P20“拓展应用2”拓展)在富含纤维素的环境中寻找纤维素分解菌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由于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在富含纤维素的环境中,纤维素分解菌的含量相对较高,从这种土样中获得目的微生物的概率高于普通环境。
细胞工程
7.2
依托教材专练长句表述,提考能
8.(选择性必修3 P39正文拓展)从所需条件上来看,快速繁殖与传统育种方法相比的优点有哪些?


9.(教材P44正文拓展)动物细胞培养需要控制什么样的气体环境?各自起什么作用?
答案:快速繁殖是在具有一定人工设施的室内生产,可以不受季节、气候等自然条件的限制。
答案:95%空气和5%CO2的混合气体。O2维持细胞代谢,CO2的主要作用是维持培养液的pH。
10.(教材P53图2-18拓展)动物体细胞核移植属于有性生殖还是无性生殖?并分析原因。


11.(教材P61图2-23)胚胎移植时怎样才能做到超数排卵?
答案:动物体细胞核移植得到的个体的细胞核遗传物质完全来自供体细胞核,不是经精卵受精得到的,因此属于无性生殖。
答案:对雌性个体用促性腺激素处理,诱发卵巢排出比自然情况下更多的成熟卵子。
12.(选择性必修3 P61~62图2-23和思考·讨论)
(1)胚胎移植的实质是什么?


(2)供体母牛和受体母牛的选择标准是什么?
答案:早期胚胎在相同生理环境条件下空间位置的转移。
答案:供体是遗传性状优良、生产能力强的个体,受体是有健康的体质和正常繁殖能力的个体,且二者必须是同一物种。
基因工程和生物技术的
安全性与伦理问题
7.3
依托教材专练长句表述,提考能
5.(选择性必修3 P71“旁栏思考”)限制酶来源于原核生物,为什么不能切割自己的DNA分子?


6.(选择性必修3 P72正文拓展)天然的DNA分子是否可以直接用作基因工程载体?为什么?
答案:限制酶具有特异性,即一种限制酶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在特定的位点上进行切割。限制酶不切割自身DNA的原因是原核生物DNA分子中不存在该酶的识别序列或识别序列已经被修饰。
答案:不可以。具有能自我复制、有一个或多个限制酶切割位点、有标记基因及对受体细胞无害等特点的DNA分子才可以直接用作基因工程的载体。实际上天然的DNA分子一般不完全具备上述条件,往往需要进行人工改造后才能用于基因工程操作。
7.(选择性必修3 P77“相关信息”改编)PCR的引物实质是什么?


8.(选择性必修3 P80正文)为什么切割含有目的基因的DNA片段和载体要选用同一种限制酶?是否只能用同一种限制酶?
答案:引物是一小段能与DNA母链的一段碱基序列互补配对的短单链核酸,用于PCR的引物长度通常为20~30个核苷酸。
答案:选用同一种限制酶切割会产生相同的黏性末端,可以在DNA连接酶的作用下将切割的目的基因和载体连接起来。也可以使用能产生相同末端的限制酶切割。
9.(选择性必修3 P81正文)在用农杆菌转化法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过程中,为什么一定要将目的基因插入到Ti质粒的T-DNA上?


10.(选择性必修3 P94正文)对天然蛋白质进行改造,你认为应该直接对蛋白质分子进行操作,还是通过对基因的操作来实现?原因是什么?
答案:Ti质粒上的T-DNA也称为可转移的DNA,可转移至受体细胞,并且整合到受体细胞染色体DNA上。
答案:应该通过对基因的操作来实现对天然蛋白质的改造。主要原因有:①蛋白质具有十分复杂的空间结构,基因的结构相对简单,容易改造;②改造后的基因可以遗传给下一代,被改造的蛋白质无法遗传。
THANK YOU
2019人教版新教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