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学案(无答案) --2023-2024学年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7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学案(无答案) --2023-2024学年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资源简介

第17课 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
【复习目标】
1.通过学习戊戌维新运动的史实,认识资产阶级维新派为挽救危局所做的努力,能够运用有关史料,探讨其存在的局限性;
2.通过学习义和团运动的史实,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能够运用有关史料,理解其性质和意义;
3.通过学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民族危机的加深的史实,全面分析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知识梳理】
一、戊戌维新变法
(一)背景:
1.国际环境: 工业文明的冲击,发展资本主义成为世界发展潮流。
2.国内:
⑴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甲午战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使得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程度大大加深,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的危机空前严重。
⑵清政府严重的统治危机:甲午战后的巨额赔款,促使清政府加紧搜刮人民,加重民众的生活负担,进一步激化了阶级矛盾和“排满”情绪,清政府内外交困,统治危机严重。
⑶新经济力量的增长:伴随着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和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19世纪末期,获得了初步的发展,增强了新兴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使其开始主导近代中国变革。
⑷思想:康梁维新思想的传播
①康有为撰写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为变法维新提供了理论依据;解放思想
②梁启超《变法通议》明确提出“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宣传民权思想,用进化论阐述君主立宪制取代君主专制的必然性。
(二)过程:
1.“公车上书”
(1)背景: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日本逼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民族危机加深。
(2)概况:康有为、梁启超组织了联合各省举人的“公车上书”。
【知识拓展】主要内容:
①下诏、迁都、练兵,拒约再战——权宜之计。
②富国、养民、教民和改革内政——长久之计。
③模仿西方议会政治,提出设一职。由各府、县民选产生,对皇权进行牵制和限制。
(3)结果:由于保守派阻挠,“公车上书”未能递交到光绪帝手中。
(4)影响:①以康有为为首的士人通过向统治者请愿的方式,表达了自己的爱国激情和参政愿望。
②他们冲破了几百年来士人不得干政的禁令,显示了知识分子的群体力量。
③“公车上书”拉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此后,维新运动开始从理论宣传走向政治实践 。
2.“百日维新”( 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
(1)直接原因:德国强占胶州湾;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高潮。
(2)施政纲领:1898年呈递《应诏统筹全局折》,请求变法,成为维新派的施政纲领
(3)开始标志:1898年6月 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
(4)内容:光绪帝先后发布上百道变法诏令,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除旧布新的举措,史称“百日维新”。
3.变法失败标志:戊戌政变:
⑴1898年9月21日 慈禧太后囚禁光绪帝,重新临朝训政。
⑵康有为、梁启超被迫逃亡海外;
⑶谭嗣同、杨锐、刘光第、林旭、杨深秀、康广仁6人,被杀于北京菜市口,史称“戊戌六君子”。
⑷新政中除 京师大学堂 得以保留外,其余全部被废除,变法失败。
二、义和团运动
(一)背景:
(1)根本原因:《马关条约》签订后,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日益加剧。
(2)西方势力深入中国城市、乡村后引发了一系列冲突。
(3)德国强占胶州湾,进一步刺激了山东民众。
(二)概况
1.兴起: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的反洋教斗争蔓延到山东、直隶很多州县农村。
2.口号:扶清灭洋(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使其不能把西方文明和西方侵略区别开来)
(1)扶清:虽有扶中国、保中国的含义,有利于争取官兵;但却放松对清政府的警惕,反而被清政府利用和出卖;
(2)灭洋:虽能动员广大民众参加反帝斗争,但却带有盲目性、笼统的排外性质。
(3)扶清灭洋:具有爱国性质,突出反映了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义和团打击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因而能吸引和动员广大群众同帝国主义进行抗争。
3.各方态度:
(1)当地官员:先后担任山东巡抚的毓贤(抚)、袁世凯(剿)等,对义和团采取先抚后剿的举措。
(2)列强:镇压
(3)慈禧太后:采用“招抚”义和团的办法,企图对义和团加以控制利用。
4.斗争:顽强阻击八国联军,并猛攻北京东交民巷使馆和西什库教堂。
5.结果:失败。
失败原因: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无正确的、科学的革命纲领);
直接原因:中外势力联合镇压。
(三).评价:
1.性质:农民反帝爱国运动。
2.积极:(1)义和团运动具有强烈的反帝爱国倾向。
(2)义和团运动展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的牺牲精神和反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企图。
(3)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清王朝的新政改革运动;促进中国人的觉醒;推动资产阶级革命的发展。
3.局限:
(1)由于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无法阻止中国滑向半殖民地的深渊。
(2)但他对清政府认识不清、明显的盲目排外行为体现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三、八国联军侵华(1900年6月10日—1901年9月7日)
1.原因:
(1)根本原因: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维护列强在华利益。
(2)直接原因: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兴起。
2.概况:
(1)1900年6月10日,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率领第一批联军从天津乘火车向北京进发,在廊坊附近遭到义和团和清军的顽强阻击。
(2)6月中旬,八国联军攻陷大沽炮台,向天津进犯,义和团和清军奋起投入天津保卫战。
(3)6月21日,慈禧太后作出向各国“宣战”的决定。7月14日,天津陷落。8月中旬,北京失陷,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仓皇出逃。
3.中国人民的抗争: ①顽强阻击八国联军,并猛攻北京东交民巷使馆和西什库教堂。
②罗荣光 驻守大沽炮台,率部坚守拒降,以身殉国。
4.列强罪行:
(1)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继续派兵攻城略地,在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犯下骇人听闻的罪行。
(2)俄国军队趁机侵占中国东北。
5.结果:
(1)逃亡途中,慈禧太后发布铲除义和团的谕旨,并指定庆亲王奕劻与李鸿章为全权代表与列强议和。1901年9月7日,胁迫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
(2)南方各省督抚与英、美等国洽商“东南互保”协议,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
四、民族危机的加深
1.签约:1901年9月7日,清政府被迫与组成联军的8国及西、荷、比3国共11国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2.内容:
(1) 惩办“首祸诸臣”,涉及中央和地方大臣百余人。
(2)赔款:向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年息4厘,本息共计约9.82亿两。
(3)设使馆区:将北京东交民巷划定为使馆区,中国人不得居住,各国可派兵驻守。
(4)驻兵:拆除大沽及有碍北京至海通道的所有炮台,各国可在自北京至山海关沿铁路12个重要地区驻扎军队。
(5)镇压反帝斗争:禁止华北科举考试5年,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加入任何“与诸国仇敌之会”等。
(6)改外交机构: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首。
3.性质:《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主权丧失最严重、赔款数目最庞大的不平等条约。
4.影响
(1)巨额赔款,加剧了中国的贫困和经济的衰败。
(2)外国军队驻扎于中国战略要地,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
(3)在北京设立的“使馆界”,实际成为“国中之国”。
(4)《辛丑条约》的订立,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
习题巩固
1.1887年,曾纪泽在伦敦的《亚洲季刊》上用英文发表《中国先睡后醒论》。该文以北洋海军的建设等军备现代化为中国觉醒的根据,主张强兵应先于富国。后来,香港人何启、胡礼垣认为曾纪泽的这个主张不彻底,并撰文予以强烈批判。由此可知,何启、胡礼垣主张
A.固守中国传统文化 B.进行政治变革
C.富国应当先于强兵 D.实现民族独立
2.近代历史上,北京的东交民巷曾被改名“使馆大街”,兵部街改名为“马可·波罗路”……东长安街被改名为“意大利街”,崇文门内大街改名为“克林德街”等。这一现象出现于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梁启超认为历史者,“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得其公理公例者也”;史家必探察“国民全部之经历及其相互之关系”;史学者,“国民之明镜也,爱国心之源泉也”。 可以看出梁启超的受到西方哪些思想的影响( )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教皇是“两足禽兽”
C.经世致用 D.“爱国是第一位的美德”
4.“……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一概鬼子全杀尽,大清一统庆升平”此揭帖揭示了义和团运动
A.巩固了清政府的统治 B.缺乏先进阶级的领导
C.阻止了近代中国沉沦 D.换来了国家长治久安
5.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在《我也是义和团》一文中提出:“外国人不需要中国人,中国人也不需要外国人,在这一点上,我任何时候都是和义和团站在一起的。”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美国也发生了义和团运动 B.西方和中国应彼此隔绝
C.中美两国义和团立场一致 D.义和团抗击西方侵略是正义的
6.近代史专家徐中约认为,1898年戊戌政变削弱了汉人激进派和温和派的势力,满人重新占据了要职。这些人拒绝外交和与各国互相迁就……在他们的影响下,太后也决定不再向外国列强作出更多的让步。作者认为戊戌政变
A.维护了民族独立 B.直接导致革命发生
C.顺应了中国近代化 D.表明清廷日趋保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