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河北省保定市莲池区九年级中考一模理科综合测试卷-初中化学(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河北省保定市莲池区九年级中考一模理科综合测试卷-初中化学(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简介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质量监测
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Al-27 S-32 Cu-64 Zn-65 Ag-108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个小题,共47分。1~19小题为单选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20~22小题为多选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选的不得分)
1. 正确的实验操作对人身安全和实验结果都非常重要。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吸取液体 B. 点燃酒精灯
C. 检查装置气密性 D. 倾倒液体
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紧密相关。为了预防甲状腺肿大应适当摄入的元素是
A. 铁 B. 锌 C. 碘 D. 钙
3. 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下列关于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空气中各成分含量固定不变 B. 氮气充入食品包装中以防腐
C. 氧气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D. 稀有气体含量少,没有利用价值
4. 木糖醇(C5H12O5)是一种天然甜味剂,食用时有清凉感,因其代谢不受胰岛素调节,可作为蔗糖替代品供糖尿病患者食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木糖醇属于有机物
B. 1个木糖醇分子中含有5个碳元素
C. 木糖醇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 木糖醇分子是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5. 中国计划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彰显了大国担当,资源化利用二氧化碳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如图2为二氧化碳转化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都不变
B.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11∶1
C. 生成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4
D.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与原子种类都不变
6. M是甲、乙两种物质中的一种,60℃时甲的溶解度为110g,乙的溶解度为45.8g,小明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M是物质乙 B. ②中溶液的质量为21g
C. 只有溶液③是饱和溶液 D.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②>③>①
7. 向含有硝酸银和硝酸铜的废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称量,所得滤渣的质量与加入锌粉的质量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滤液一定呈蓝色
B. 滤渣中至少含有两种物质
C. 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一定没有气泡产生
D. 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一定有白色沉淀生成
8. 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旨在促进全球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下列做法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A. 大力开采矿产资源 B. 大量使用农药化肥
C. 分类回收生活垃圾 D. 大量燃放烟花爆竹
9. 古代丝绸之路是中国与亚欧文化交往的通道。下列通过丝绸之路传到国外的技艺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烧制瓷器 B. 湿法炼铜 C. 蚕丝织布 D. 葡萄酿酒
10. 如图所示,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被压紧后很难分开。该现象主要说明了
A. 分子间有空隙 B. 分子间存在斥力
C. 分子间存在引力 D. 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11. 分类是认识和研究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 单质:氧气、氮气、二氧化碳 B. 碱:烧碱、纯碱、熟石灰
C. 绝缘体:铜、干木头、陶瓷 D. 费力杠杆:船桨、筷子、镊子
12. 利用图所示实验装置能够完成的实验是
A. 甲: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B. 乙: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 丙:探究流速与压强的关系 D. 丁: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关系
13. “生命重于泰山”,安全问题无小事。下列生活中的做法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 将霉变食物煮熟后食用 B. 燃气泄漏时打开排风扇
C. 电器起火时,应立即切断电源 D. 可用铁丝来代替保险丝
14. 对图所示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A 甲:饱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氢氧化钠溶于水吸热
B. 乙:软塑料瓶变瘪,说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具有酸性
C. 丙:刚停止沸腾的水,浇上冷水后再次沸腾,说明气压升高沸点降低
D. 丁:两根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时相互排斥,说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二、填空及简答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第24题3分,其他小题每空1分,共31分)
15. 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无形变有形”的创新实验。如图所示,打开弹簧夹,向试管Ⅰ中加入一定量稀盐酸,关闭弹簧夹(保持导管口在液面以下)。
(1)试管Ⅰ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2)一段时间后有液体流入试管Ⅱ中,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镁与盐酸反应使试管Ⅰ中压强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反应结束后,试管Ⅱ中的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且无沉淀生成,试管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16. “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河北是文化圣地,人杰地灵,所辖范围内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中外闻名。
(1)衡水湖是世界极危物种青头潜鸭的重要栖息地,鸭蛋中富含的营养素有水和______。
(2)被誉为“中华第一灯”的青铜器精品长信宫灯收藏于河北博物馆内,制作长信宫灯的材料主要是______(选填“金属”或“合成”)材料。
(3)距今已有1000余年历史的河北沧州铁狮子表面出现很多锈迹,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铁与空气中的______共同作用。
(4)白洋淀景区在种植荷花时常使用化学肥料硝酸钾,这种肥料属于化肥中的______肥。炎热的夏天,水塘中的鱼儿常会浮出水面,说明氧气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
17. 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甲是电解水的实验。与电源负极相连的是______(选填“a”或“b”)管,电解水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水是由______组成的。
(2)乙是探究物质燃烧条件的实验,已知红磷着火点为240℃,白磷的着火点为40℃。
步骤①中,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和______;
步骤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对比步骤①②中白磷的现象,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
18. A~J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I为红棕色固体,C、J的组成元素相同,它们之间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I的化学式为______。
(2)B的一种用途是______。
(3)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
(4)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第32题4分,第33题6分,第34,35题各7分,共24分)
19. 临城崆山白云洞是全球同纬度最大的溶洞,溶洞中形态各异的石笋和钟乳石让入不禁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取了一些洞中石笋旁的白色固体和洞顶滴落下的水样回学校实验室进行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Ⅰ、石笋和钟乳石形成过程:石灰石遇到溶有二氧化碳的水会生成碳酸氢钙[Ca(HCO3)2],溶有碳酸氢钙的水遇热或当压强突然变小时,就会分解生成碳酸钙,沉积在洞底的形成石笋,沉积在洞顶的形成钟乳石。
Ⅱ、碳酸氢钙易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与酸发生的反应类似于小苏打与酸的反应。
【实验1】
(1)取少量水样于试管中,加入______,振荡,观察到产生大量浮渣,证明该水为硬水。
交流讨论】
(2)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麻烦,在日常生活中通过______可降低水的硬度。
【提出问题】石笋旁白色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1:只含CaCO3;
猜想2:只含Ca(HCO3)2;
猜想3:含Ca(HCO3)2,CaCO3。
【实验2】小组同学取少量白色固体研碎后,置于烧杯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解释与结论】小组同学依据实验得出结论:白色固体中含有碳酸钙和碳酸氢钙。
(3)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_。
(4)取少量操作①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足量稀盐酸,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拓展延伸】小组同学连接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了碳酸钙能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
(5)装置②中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
(6)依据装置③中观察到的现象:______,得出碳酸钙能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结论。
四、计算应用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第36题5分,第37题6分,第38题7分,共18分。解答时,要求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计算步骤等,只写最后结果不得分)
20. 金属涂层光纤是在光纤的表面涂布Cu-Al合金层的光纤。为测定Cu-Al合金样品中铝的质量分数,小明取一定质量的样品放入烧杯中,分2次加入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请计算:
(1)生成氢气总质量为______g;
(2)Cu-Al合金样品中铝的质量分数。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九年级质量监测
理科综合·化学试题
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Al-27 S-32 Cu-64 Zn-65 Ag-108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个小题,共47分。1~19小题为单选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20~22小题为多选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选的不得分)
1. 正确的实验操作对人身安全和实验结果都非常重要。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吸取液体 B. 点燃酒精灯
C. 检查装置气密性 D. 倾倒液体
【答案】C
【解析】
【详解】A、胶头滴管在使用过程中胶头始终向上 ,胶头向下容易腐蚀胶头,故选项错误;
B、用一盏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容易引起失火,故选项错误;
C、观察到导到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故选项正确
D、瓶塞要倒放在桌子上,试管要倾斜,图示试管直立,故选项错误;
故选C。
2.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紧密相关。为了预防甲状腺肿大应适当摄入的元素是
A. 铁 B. 锌 C. 碘 D. 钙
【答案】C
【解析】
【详解】A、缺铁易患贫血病;不符合题意;
B、缺锌易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不符合题意;
C、缺碘易患甲状腺肿大;符合题意;
D、幼儿和青少年缺钙会患佝偻病或发育不良,老年人会患骨质疏松;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 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下列关于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空气中各成分含量固定不变 B. 氮气充入食品包装中以防腐
C. 氧气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D. 稀有气体含量少,没有利用价值
【答案】B
【解析】
【详解】A、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地域的差异、时间的变化发生改变,错误;
B、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充入食品包装中以防腐,正确;
C、氮气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约占空气体积的78%,错误;
B、稀有气体含量少,但它们的利用价值很大,如利用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稳定可作为某些反应的保护气,利用稀有气体通电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于各种电光源等,错误。
故选B。
4. 木糖醇(C5H12O5)是一种天然甜味剂,食用时有清凉感,因其代谢不受胰岛素调节,可作为蔗糖替代品供糖尿病患者食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木糖醇属于有机物
B. 1个木糖醇分子中含有5个碳元素
C. 木糖醇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 木糖醇分子是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答案】B
【解析】
【详解】A、有机物是指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木糖醇属于有机物,选项正确;
B、1个木糖醇分子中含有5个碳原子,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选项错误;
C、木糖醇中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5):12:(16×5)=15:3:20,所以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选项正确;
D、由木糖醇的化学式C5H12O5可知,木糖醇分子是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选项正确;
故选D。
5. 中国计划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彰显了大国担当,资源化利用二氧化碳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如图2为二氧化碳转化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都不变
B. 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11∶1
C. 生成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4
D.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与原子种类都不变
【答案】C
【解析】
【分析】分析微观示意图可知,二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乙烯和水,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详解】A、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可知,反应前后碳元素和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故A错误;
B、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故B错误;
C、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可知,生成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4,故C正确;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均不变,分子种类改变,故D错误。
故选C。
6. M是甲、乙两种物质中一种,60℃时甲的溶解度为110g,乙的溶解度为45.8g,小明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M是物质乙 B. ②中溶液的质量为21g
C. 只有溶液③是饱和溶液 D.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②>③>①
【答案】B
【解析】
【分析】由图可知,20℃时,向50g水中加入11gM,M全部溶解,得到溶液①,将溶液①蒸发40g水,升温至60℃,得到溶液②,无晶体析出,溶液②中溶剂质量为:50g-40g=10g,溶质质量为:11g,即60℃时,M的溶解度一定≥110g, 60℃时,甲的溶解度为110g,乙的溶解度为45.8g,故M是甲;
【详解】A、由分析可知,M是甲,选项错误;
B、由分析可知,溶液②中溶剂质量为10g,溶质质量为11g,故溶液质量为10g+11g=21g,选项正确;
C、由分析可知,M是甲,溶液①没有未溶解的固体,且不知道20℃甲的溶解度,无法判断溶液状态,60℃时,甲的溶解度为110g,则溶液②中10g水中溶解11g的甲恰好饱和,则溶液②是饱和溶液,溶液③有未溶解的固体,则溶液③是20℃的饱和溶液,故饱和溶液一定有②和③,选项错误;
D、溶液①的溶质质量为11g,溶剂质量为50g,溶液②的溶质质量为11g,溶剂质量为10g,所以溶质质量分数①<②,将溶液②降温至20℃,有晶体析出,故溶质质量分数②>③,但是不知道20℃甲的溶解度,无法判断溶液①的状态,则无法比较①③浓度大小,选项错误;
故选B。
7. 向含有硝酸银和硝酸铜的废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称量,所得滤渣的质量与加入锌粉的质量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滤液一定呈蓝色
B. 滤渣中至少含有两种物质
C. 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一定没有气泡产生
D. 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一定有白色沉淀生成
【答案】B
【解析】
【分析】由于金属活动性Zn>Cu>Ag,向含有硝酸银和硝酸铜的废液中加入—定质量的锌粉,锌先与AgNO3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AgNO3反应完,若还有锌粉,锌才能与Cu(NO3)2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根据Zn+2AgNO3═Zn(NO3)2+2Ag可知,每65份质量的锌可置换出216份质量的银;根据Zn+Cu(NO3)2═Zn(NO3)2+Cu,每65份质量的锌可置换出64份质量的铜,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称量,所得滤渣的质量与加入锌粉的质量相等,说明同时发生了上述两个反应。
【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硝酸铜溶液可能有剩余,滤液可能呈蓝色,说法错误;
B、根据分析可知,同时发生了锌与AgNO3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锌与Cu(NO3)2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滤渣中至少银、铜含有两种物质,说法正确;
C、根据分析可知,锌可能有剩余,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可能会有气泡产生,说法错误;
D、根据分析可知,同时发生了锌与AgNO3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锌与Cu(NO3)2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铜,滤液中一定不含硝酸银,则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一定没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法错误;
故选B。
8. 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旨在促进全球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下列做法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A. 大力开采矿产资源 B. 大量使用农药化肥
C. 分类回收生活垃圾 D. 大量燃放烟花爆竹
【答案】C
【解析】
【详解】A、大力开采矿产资源,会浪费资源,该做法不符合理念,错误;
B、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会污染环境,该做法不符合理念,错误;
C、分类回收生活垃圾,可以节约资源,减少污染,该做法符合理念,正确;
D、大量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大量污染物,造成环境污染,该做法不符合理念,错误。
故选C。
9. 古代丝绸之路是中国与亚欧文化交往的通道。下列通过丝绸之路传到国外的技艺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烧制瓷器 B. 湿法炼铜 C. 蚕丝织布 D. 葡萄酿酒
【答案】C
【解析】
【详解】A、烧制瓷器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B、湿法炼铜是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C、蚕丝织布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
D、葡萄酿酒,酒精是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C。
10. 如图所示,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被压紧后很难分开。该现象主要说明了
A. 分子间有空隙 B. 分子间存斥力
C. 分子间存在引力 D. 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答案】C
【解析】
【详解】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被压紧后很难分开,该现象主要说明了分子间存在引力;
故选C。
11. 分类是认识和研究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 单质:氧气、氮气、二氧化碳 B. 碱:烧碱、纯碱、熟石灰
C. 绝缘体:铜、干木头、陶瓷 D. 费力杠杆:船桨、筷子、镊子
【答案】D
【解析】
【详解】A、氧气、氮气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二氧化碳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分类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B、烧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烧碱、熟石灰属于碱,纯碱属于盐,分类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C、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属于导体;干木头、陶瓷是绝缘体,分类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D、船桨、筷子、镊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都属于费力杠杆,分类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12. 利用图所示实验装置能够完成的实验是
A. 甲: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B. 乙: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 丙:探究流速与压强的关系 D. 丁: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关系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甲图中稀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会逸出烧杯,使天平不平衡,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乙图中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导致水不能进入集气瓶,不能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丙图中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可以探究流速与压强的关系,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D、丁图中电磁铁的铁芯和线圈匝数一定,通过滑动变阻器来改变电磁铁中电流进而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不能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关系,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3. “生命重于泰山”,安全问题无小事。下列生活中的做法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 将霉变食物煮熟后食用 B. 燃气泄漏时打开排风扇
C. 电器起火时,应立即切断电源 D. 可用铁丝来代替保险丝
【答案】C
【解析】
【详解】A、霉变食物中含有黄曲霉素,即使煮熟了也不能达到灭菌效果,故不能食用,错误;
B、燃气泄漏时,应立即关闭气瓶阀门并缓慢地开窗通风,不能打开排风扇,错误;
C、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再灭火,正确;
D、铁丝的熔点高,在电流过大时不易熔断,不能用铁丝代替保险丝,错误。
故选:C。
14. 对图所示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
A. 甲:饱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氢氧化钠溶于水吸热
B. 乙:软塑料瓶变瘪,说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具有酸性
C. 丙:刚停止沸腾的水,浇上冷水后再次沸腾,说明气压升高沸点降低
D. 丁:两根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时相互排斥,说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答案】D
【解析】
【详解】A、澄清石灰水中溶质为氢氧化钙,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饱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温度升高导致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降低,说明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该选项说法错误;
B、软塑料瓶变瘪,说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不能证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该选项说法错误;
C、刚停止沸腾的水,浇上冷水后再次沸腾,说明气压降低沸点降低,该选项说法错误;
D、用丝绸摩擦过的两根玻璃棒带有同种电荷,靠近后,一根远离,说明同种电荷互相排斥,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二、填空及简答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第24题3分,其他小题每空1分,共31分)
15. 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无形变有形”的创新实验。如图所示,打开弹簧夹,向试管Ⅰ中加入一定量稀盐酸,关闭弹簧夹(保持导管口在液面以下)。
(1)试管Ⅰ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2)一段时间后有液体流入试管Ⅱ中,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镁与盐酸反应使试管Ⅰ中压强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反应结束后,试管Ⅱ中的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且无沉淀生成,试管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答案】(1)有大量气泡产生
(2)变大 (3)HCl+NaOH=NaCl+H2O
【解析】
【小问1详解】
试管Ⅰ中推入稀盐酸后,盐酸和镁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故观察到的现象为:产生大量气泡;
【小问2详解】
Ⅰ中推入稀盐酸后,盐酸和镁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加入的稀盐酸没过导管,气体无法通过导管排出,则试管内压强增大,将试管内液体沿导管压入Ⅱ试管中。所以产生试管Ⅰ中有大量气泡产生且有液体流入试管Ⅱ中这一现象的原因是试管Ⅰ中镁和盐酸反应产生氢气,压强变大;
【小问3详解】
试管Ⅱ中的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且无沉淀生成,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说明消耗完了氢氧化钠,而没有发生氯化镁和氢氧化钠的反应,则进入Ⅱ中的溶液中溶质一定含有盐酸,盐酸与氢氧化钠优先反应,且盐酸将氢氧化钠全部消耗,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NaOH=NaCl+H2O。
16. “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河北是文化圣地,人杰地灵,所辖范围内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中外闻名。
(1)衡水湖是世界极危物种青头潜鸭的重要栖息地,鸭蛋中富含的营养素有水和______。
(2)被誉为“中华第一灯”的青铜器精品长信宫灯收藏于河北博物馆内,制作长信宫灯的材料主要是______(选填“金属”或“合成”)材料。
(3)距今已有1000余年历史的河北沧州铁狮子表面出现很多锈迹,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铁与空气中的______共同作用。
(4)白洋淀景区在种植荷花时常使用化学肥料硝酸钾,这种肥料属于化肥中的______肥。炎热的夏天,水塘中的鱼儿常会浮出水面,说明氧气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
【答案】(1)蛋白质 (2)金属
(3)水和氧气(或H2O和O2)
(4) ①. 复合 ②. 减小
【解析】
【小问1详解】
鸭蛋中富含的营养素有水和蛋白质;
【小问2详解】
青铜是合金,所以制作长信宫灯的材料主要是金属材料;
【小问3详解】
铁生锈是因为铁与水和氧气共同作用的原因;
【小问4详解】
硝酸钾中含有氮元素、钾元素两种元素,属于复合肥;
炎热的夏天,水塘中的鱼儿常会浮出水面,说明氧气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17. 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甲是电解水的实验。与电源负极相连的是______(选填“a”或“b”)管,电解水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水是由______组成的。
(2)乙是探究物质燃烧条件的实验,已知红磷着火点为240℃,白磷的着火点为40℃。
步骤①中,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和______;
步骤②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对比步骤①②中白磷的现象,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
【答案】(1) ①. a ②. 氢元素和氧元素
(2) ①. 隔绝氧气 ②. 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 ③. 需要与氧气接触
【解析】
【小问1详解】
电解水实验中,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生成氢气与氧气体积比为2:1,根据图示,a管中气体为氢气,b管中为氧气,故与电源负极相连的是a管;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故电解水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
【小问2详解】
步骤①中,烧杯中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使白磷温度达到着火点、隔绝氧气;步骤②中水上白磷燃烧、水下白磷不燃烧;①中水下的白磷不能与氧气接触,没有燃烧,②水上的白磷与氧气接触燃烧,对比实验①②,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与氧气接触。
18. A~J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I为红棕色固体,C、J的组成元素相同,它们之间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1)I的化学式为______。
(2)B的一种用途是______。
(3)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
(4)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答案】(1)Fe2O3
(2)供给呼吸(合理即可)
(3)置换反应 (4)CH4+2O22H2O+CO2
【解析】
【分析】A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则A为CH4,C、J的组成元素相同,I为红棕色固体,推断J为CO,C为CO2,I为Fe2O3,则I和J反应生成C和H,H为Fe,A为CH4,与B反应生成CO2和D,推断B为O2,D为H2O,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即F为氢气,铁和G反应生成氢气和E,即G应为盐酸(或硫酸),E为氯化亚铁(硫酸亚铁),带入验证,符合题意。
【小问1详解】
由分析可知,I为氧化铁,故填:Fe2O3;
【小问2详解】
B为氧气,氧气可供给呼气,作助燃剂等,故填:供给呼吸(合理即可);
小问3详解】
反应③为铁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的反应,符合置换反应的特点,故填:置换反应;
【小问4详解】
甲烷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化学反应方程式为,故填:。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第32题4分,第33题6分,第34,35题各7分,共24分)
19. 临城崆山白云洞是全球同纬度最大的溶洞,溶洞中形态各异的石笋和钟乳石让入不禁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取了一些洞中石笋旁的白色固体和洞顶滴落下的水样回学校实验室进行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Ⅰ、石笋和钟乳石的形成过程:石灰石遇到溶有二氧化碳的水会生成碳酸氢钙[Ca(HCO3)2],溶有碳酸氢钙的水遇热或当压强突然变小时,就会分解生成碳酸钙,沉积在洞底的形成石笋,沉积在洞顶的形成钟乳石。
Ⅱ、碳酸氢钙易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与酸发生的反应类似于小苏打与酸的反应。
【实验1】
(1)取少量水样于试管中,加入______,振荡,观察到产生大量浮渣,证明该水为硬水。
【交流讨论】
(2)硬水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麻烦,在日常生活中通过______可降低水的硬度。
【提出问题】石笋旁白色固体的成分是什么?
作出猜想】猜想1:只含CaCO3;
猜想2:只含Ca(HCO3)2;
猜想3:含Ca(HCO3)2,CaCO3。
【实验2】小组同学取少量白色固体研碎后,置于烧杯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解释与结论】小组同学依据实验得出结论:白色固体中含有碳酸钙和碳酸氢钙。
(3)操作①的名称是______。
(4)取少量操作①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足量稀盐酸,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拓展延伸】小组同学连接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了碳酸钙能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
(5)装置②中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
(6)依据装置③中观察到的现象:______,得出碳酸钙能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结论。
【答案】(1)肥皂水 (2)煮沸
(3)过滤 (4) ①. 有气泡冒出 ②. Ca(HCO3)2+2HCl=CaCl2+2H2O+2CO2↑、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5)吸收氯化氢气体 (6)澄清石灰水先变浑浊,然后再变澄清
【解析】
【小问1详解】
区分硬水与软水的方法:加入肥皂水振荡,泡沫较多、浮渣较少则为软水,反之为硬水,故填肥皂水;
【小问2详解】
天然水煮沸时,水中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转化为沉淀,水的硬度降低,日常生活中可通过煮沸的方式降低水的硬度;
【小问3详解】
操作①后得到的是固体与溶液,操作①是将固体与液体分离,故操作①的名称是过滤;
【小问4详解】
根据小组同学得出的结论,白色固体中含有碳酸钙和碳酸氢钙,故操作①后的溶液中溶质为碳酸氢钙,碳酸氢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二氧化碳,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二氧化碳,现象为:有气泡冒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HCO3)2+2HCl=CaCl2+2H2O+2CO2↑、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小问5详解】
稀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混在二氧化碳气体中,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可与氯化氢气体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装置②中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氯化氢气体;
【小问6详解】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过量的二氧化碳与碳酸钙、水、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碳酸氢钙,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先变浑浊再变澄清。
四、计算应用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第36题5分,第37题6分,第38题7分,共18分。解答时,要求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计算步骤等,只写最后结果不得分)
20. 金属涂层光纤是在光纤的表面涂布Cu-Al合金层的光纤。为测定Cu-Al合金样品中铝的质量分数,小明取一定质量的样品放入烧杯中,分2次加入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请计算:
(1)生成氢气的总质量为______g;
(2)Cu-Al合金样品中铝的质量分数。
【答案】(1)0.6 (2)设Cu-Al合金样品中铝的质量为x。
,解得:x=5.4g
Cu-Al合金样品中铝的质量分数为×100%=54%。
答:Cu-Al合金样品中铝的质量分数为54%。
【解析】
【小问1详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得,生成氢气的总质量为:10g+50g+50g-109.4g=0.6g;
【小问2详解】
见答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