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七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连云港市七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3-2024学年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A A.“具有暗示性”偷换概念。材料一第二段首句“木何以会有这个‘特征’”中的“特征”是指“本身含有落叶的因素”,而不是“暗示性”。
2.B B.“主要的写作目的是……”错误,材料一主要的写作目的是说明“木”的两个艺术特征,即“含有落叶的因素”“有颜色的暗示性”(“木叶”成为诗人钟爱的一个形象的原因)。
故选B。
3.C C.“远远不及”曲解文意。原文是“‘木叶’与‘落木’又还有着一定的距离”。
故选C。
4.①美感与实用活动无关,而快感则起于实际要求的满足。
②美感经验是直觉的而不是反省的,快感则由直觉变而为反省。 (每点2分)
5.答:不能互换。
①“高树”饱满,是满树叶子的形象;而“高木”则空阔,是落叶的形象。
②吴均在“寒风扫高木”的诗句里用“高木”而不用“高树”,正是要借“高木”创造“落木千山”这样一个空阔的艺术境界。
③曹植用“高树”是要借满树叶子的吹动,表达出像海潮一般深厚的不平,叶子越多,感情才越饱满。(每点2分,仅答能或不能不给分)
B (A.林黛玉进贾府时她父亲还在,并非父母双亡;C. 袭人改为晴雯;D.探春秋爽斋住了,李纨住了稻香村)
7.A(“虚实结合”错,文中没有虚写,香菱从“读诗”到“品诗”再到“作诗”的艰辛的学诗过程都是实写。)
8.薛宝钗和林黛玉两人的思想性格特点很不相同。两人都博学多才,诗都做得不错,但薛宝钗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不看重作诗,并且不喜欢麻烦事;而林黛玉比薛宝钗更容易相处,她自信率真,更同情弱者,当香菱求教于她时,她乐为人师,当仁不让,主动、率真、自信,溢于言表。
9.①学诗要学习一流的诗歌,否则,一入了“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这样浅近的格局就再学不出来了。②学诗应该循序渐进,要重视积累、感悟、探究。如文中黛玉要求香菱先读王维、杜甫、李白的诗“做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刘、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就是在强调积累;问“可领略了些滋味没有”引导香菱谈自己的读诗感悟;还说“正要讲究讨论,方能长进”,很重视探究提升。③学诗应该进行读写综合训练,重视实践。例如香菱请黛玉给自己命题写作,且每写完一首就去请教,分析问题,进行改善。④写诗要有新意,大胆创新;要有真意趣,不能以词害意。如文中香菱谈到“只要词句新奇为上”,黛玉则说“只管放开胆子去作”,都是在说写诗必须有大胆的想象。又借黛玉之口说,“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评价香菱的第二首诗歌时说“这一首过于穿凿了”,都是在强调写诗要有真情实感。
10.BDF
句意:靠着宫廷的院墙痛哭,哭声日夜不停,连续七天没有喝一口水,秦伯为申包胥作了《无衣》这首诗。第一个“而”表修饰关系,“依于庭墙”修饰“哭”的状态,应在B处断开;“日夜不绝”的是“声”,关系紧密,故在D处断开;“七日”是“勺饮不入口”的状语,中间不能断开,故在F处断开。
故选BDF
11.A
A.“古时男子四十为‘壮’”错误。壮年,指壮盛之年,古时男子三十为“壮”。故选A。
12.C
C.“主要是由于秦国想要报复郑国”错误,依据原文“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可知主要原因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主要是因为晋国想要报复郑国,并非秦国。
故选C。
13.(1)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作为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贵国外交使者经过,郑国供给他们的缺少的资粮,这对您也无坏处。
(2)如果楚国就此灭亡,那就是秦国的土地了。如果凭借君王的威灵来安抚楚国,楚国将世世代代侍奉君王。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以为”,把……作为;“东道主”,东方道路上的主人;“行李”,外交使者;“共”,同“供”,供给;“乏困”,缺乏的东西。(每点1分)
(2)“以”,凭借;“抚”,安抚;“事”,侍奉。(每点1分)
14.烛之武的说辞,在于其内在的逻辑。烛之武先反面说明亡郑于秦的害处,接着正面说明存郑于秦的好处,这是从当下的角度陈述利害(1分);然后从历史角度说明晋恩将仇报的本性(1分),再从未来的角度说明晋贪婪可能会导致的后果(1分)。这样烛之武以退为进,站在对方角度分析问题,晓之以情,动之以理。
15.B[解析]B 项,“颔联从小处、远处着墨”错误。应是从小处、近处着墨。
16.①“浮萍破处见山影”明写山之影。微风吹来,满池的浮萍裂开了,露出了一处水面,水面上倒映出青山的影子,直接写影。②“过桥人似鉴中行”暗写人之影。人过桥,以“鉴中行”形容,写桥下水之清澈可以照出人影,间接写影。③“莫放修芦碍月生”虚写月之影,写担心芦苇长高,影响观赏溪中之月影,为想象之影。
17.(1)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3)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18.振聋发聩 抽丝剥茧 匠心独运
19.D
20.过去与现在的复制与重叠,既是周、鲁两家纠缠不清的因由,也是造成无法避免的悲剧的原因。
21.①当然会认为祥云就是吉祥之兆 ②实际上是常见的气象现象③但可以表明大气质量是十分优良的
22.七色光芒是当太阳光与云构成-一个合适的角度时(1分),由上空云彩内的水汽将其光谱进行分离(1分),并通过云彩产生折射和反射作用(1分)的自然现象(1分)。
23.参阅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写作提示] 这是一道记叙性材料作文题。材料一是写中国古建筑专家致力发掘、抢救、复兴中国古建筑及其优秀建造理念、建造技术和科技成果,使濒临失传的古代优秀文化技术重放光彩,引领世界新潮流的事迹,意在说明只有通过保护、复兴,古代优秀文化技术才能重放光彩;材料二是写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带领团队从中国传统医学典籍中汲取营养,终于研制出了挽救数百万人生命的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的事迹,意在说明要吸收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融入现代科技,通过继承、借鉴、创新,达到科技领先境界;材料三是写车企比亚迪另辟蹊径,成为新能源汽车制造行业的龙头的事例,意在说明只有突破传统思路,另辟蹊径,才能实现超越。综合看来,三段材料的主体,采取的方式不同,但他们的做法都是切合自身研究领域的具体实际的。在建筑方面,许多优秀成果需要得到发掘、抢救,使之得以复兴,发扬光大;在医学方面,从我国古代丰富的医学传统中汲取营养,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以精制提纯,创新研发;在汽车制造方面,唯有另辟蹊径,方能实现超越,占领新的先机。写作思路上,首先提出中心论点,要结合本领域具体实际,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正确处理发掘复兴、借鉴创新、另辟蹊径的关系,以真正促进本领域的卓越发展。然后论述如何正确处理三者之间的关系。如,深入发掘、广泛借鉴、大胆创新,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三大法宝;中国式现代化要走适合国情的创造性发展之路;中国文化发展必须在扎根本土的基础上广泛吸纳,大胆创新;面对西方的封锁和打压,中国科技发展要走自主创新之路;变道超车是突破封锁的有效策略。行文时,议论说理要体现思辨色彩,要联系社会生活实际,要用历史发展眼光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去思考我国现代化建设相关领域的事业发展。最后强调传承复兴,深入钻研,大胆创新,才能真正走好民族的复兴之路。
[参考立意] ①传承复兴,深入钻研,大胆创新。②广泛借鉴,深入挖掘,开辟新路。③传承创新,立足实际,精准对接。④传承创新,全面发展。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试卷
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19分)
材料一:
古代的诗人们都在什么场合才用“木”字呢?也就是说,都在什么场合“木”字才恰好能构成精妙的诗歌语言?事实上他们并不是随处都用的,要是那样,就成了“万应锭”了。例如吴均的《答柳恽》说:“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这里用“高树”是不是可以呢?当然也可以。曹植的《野田黄雀行》就说:“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这也是千古名句,可是这里的“高树多悲风”却并没有落叶的形象,而“寒风扫高木”则显然是落叶的景况了。前者正要借满树叶子的吹动,表达出像海潮一般深厚的不平,这里叶子越多,感情才越饱满;而后者却是一个叶子越来越少的局面,所谓“扫高木”者岂不正是“落木千山”的空阔吗?然则“高树”则饱满,“高木”则空阔,这就是“木”与“树”相同而又不同的地方。“木”在这里要比“树”更显得单纯,所谓“枯桑知天风”这样的树,似乎才更近于“木”;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要说明“木”字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它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我们,它之富于感染性启发性者在此,它之不落于言筌者也在此。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荫的联想,所谓“午阴嘉树清圆”,这里如果改用“木”字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然则“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一致的。也正因为它们之间太多的一致,“树叶”也就不会比一个单独的“叶”字多带来一些什么,在习于用单音词的古典诗歌中,因此也就从来很少见“树叶”这个词汇了。至于“木叶”呢,则全然不同。这里又还需要说到“木”在形象上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就树干而论,一般乃是褐绿色,这与叶也还是比较相近的。至于“木” 呢,那就说不定,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我们所习见的门闩、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这里带着“木”字的更为普遍的性格。尽管在这里“木”是作为“树”这样一个特殊概念而出现的,而“木”的更为普遍的潜在的暗示,却依然左右着这个形象,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落下绝不是碧绿柔软的叶子,而是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这就是“木叶”的形象所以如此生动的缘故。它不同于 “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中的落叶,因为那是春夏之交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也不同于“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中的黄叶,因为那黄叶还是静静地长满在一树上,在那蒙蒙的雨中,它虽然具有“木叶”微黄的颜色,却没有“木叶”的干燥之感,因此也就缺少那飘零之意,而且它的黄色由于雨的湿润,也显然是变得太黄了。“木叶”所以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属于沉沉的阴天,这是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至于“落木”呢,则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它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日暮风吹,叶落依枝”恰足以说明这“叶”的缠绵的一面。然则“木叶”与“落木”又还有着一定的距离,它乃是“木”与“叶”的统一,疏朗与绵密的交织,一个迢远而情深的美丽的形象。
摘自林庚《说“木叶”》(略有删改)
材料二:
美感和快感究竟有什么分别?有些人见到快感不尽是美感,替它们勉强定一个分别来。英国有一派主张“享乐主义”的美学家就是如此。他们见到的分别彼此又不一致。有人说耳、目是高等感官,其余都是“低等感官”,只有前者可以尝到美感而后者则只能尝到快感。有人说引起美感的东西可以同时引起许多人的美感,引起快感的东西则对于这个人引起快感,对于那个人或许引起不快感。美感有普遍性,快感没有普遍性。这些学说在历史上都发生过影响,如果分析起来,都是一钱不值的。耳、目得来的有些是美感,有些也只是快感,我们如何去分别?“客去茶香余舌本”,“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等名句是否与“低等感官”不能得到美感之说相容?至于普遍不普遍的话更不足为凭。陈年花雕是吃酒的人大半都称赞它美的,一般人却不能欣赏后期印象派的图画。
美感和快感是很容易分别的。美感与实用活动无关,而快感则起于实际要求的满足。口渴时要喝水,喝了水就得到快感;腹饥时要吃饭,吃了饭也就得到快感。
美感经验是直觉的而不是反省的。在聚精会神之中我们既忘却自我,自然不能觉得我是否欢喜所观赏的形象,或是反省这形象引起的是不是快感。对一件艺术作品欣赏的浓度愈大,就愈不觉得是在欣赏它,愈不觉得所生的感觉是愉快的。如果自己觉得快感,便是由直觉变而为反省,好比提灯寻影,灯到影灭。美感所伴的快感,在当时都不觉得,过后才回忆起来。比如读一首诗,当时只是心领神会,无暇他及,后来回想,才觉得这一番经验很愉快。
摘自朱光潜《谈美》(略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能认识并交织组合语言形象中潜在的力量,形成丰富多彩的诗歌语言,能够说明“木”何以具有暗示性的艺术特征。
B.材料二中作者认为某些在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影响的学说,并不真正具有价值。
C.相较于“树”暗示的颜色而言,“木”就显得有些枯黄和干燥,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也具有了这个特点,能给人带来疏朗的秋天的气息。
D.“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中的“落叶”形象和“木叶”不同,它没有干燥、微黄、疏朗的秋季的特点,它饱含着水分且较繁密。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木”仿佛本身含有落叶的因素,具有疏朗的特点;而“树”则没有,它具有繁茂的枝叶,与“叶”都带浓荫的联想。
B.材料一主要的写作目的是阐述“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去无几,在艺术形象上却有一字千里的差别。
C.“木”的背后有着“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是“木”的暗示性所在,在此影响下,“木”很难让我们想到叶子。
D.材料二中不少美学研究者走上迷途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他们弄不清楚美感与快感的分别。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概括及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自屈原把“木”准确用在秋风叶落的季节中,“木”似乎就带有一层浓厚的秋意,如杜甫《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就能传达出萧瑟、凄凉的秋意。
B.诗歌语言的暗示性是“木”在中国古诗中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的主要原因。除“木”字外,古诗中“月”“水”“柳”等也具有暗示性。
C.“木叶”是“木”与“叶”的统一,是疏朗与绵密交织而成的一个迢远情深的美丽形象,就空阔疏朗之意的传达上,“落木”远远不及“木叶”。
D.材料二中作者引用古人诗句是为了批驳主张“享乐主义”的美学家将感官分为“高”“低”二等的观点。
4.美感与快感的区别分别是什么?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4分)
5.吴均《答柳恽》“寒风扫高木”与曹植《野田黄雀行》“高树多悲风”中的 “高木”和 “高树”能不能互换?为什么?请结合材料阐明理由。(6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6分)
香菱向宝钗道:“我原要和太太说的,等大爷去了,我和姑娘作伴儿去。又恐怕太太多心,说我贪着园里来玩,谁知你竟说了。”宝钗笑道:“我知道你心里羡慕这园子不是一日两日了,只是没有个空儿。就每日来一趟,慌慌张张的,也没趣儿。所以趁着机会,越发住上一年,我也多个作伴的,你也遂了你的心。”香菱笑道:“好姑娘,趁着这个工夫,你教给我作诗罢。”宝钗笑道:“我说你‘得陇望蜀’呢。我劝你且缓一缓,今儿头一日进来,先出园东角门,从老太太起,各处各人,你都瞧瞧,问候一声儿,也不必特意告诉他们说搬进园来。若有提起因由儿的,你只带口说我带了你进来作伴儿就完了。回来进了园,再到各姑娘房里走走。”
……
且说香菱见过众人之后,吃过晚饭,宝钗等都往贾母处去了,自己便往潇湘馆中来。此时黛玉已好了大半,见香菱也进园来住,自是欢喜。香菱因笑道:“我这一进来了,也得了空儿,好歹教给我作诗,就是我的造化了!”黛玉笑到:“既要学作诗,你就拜我为师。我虽不通大略也还教的起你。”香菱笑到:“既然这样。我就拜你为师,你可不许腻烦的。”
黛玉道:“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香菱笑道:“怪道我常弄一本旧诗,偷空儿看一两首,又有对的极工的,又有不对的。又听见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看古人的诗上,亦有顺的,亦有二四六上错了的。所以天天疑惑。如今听你一说,原来这些格调规矩,竟是没事的,只要词句新奇为上。”黛玉道:“正是这个道理。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是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
香菱笑道:“我只爱陆放翁的‘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说的真切有趣!”黛玉道:“断不可学这样的诗。你们因不知诗,所以见了这浅近的就爱,一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的。你只听我说,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之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刘、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你又是一个极聪敏伶俐的人,不用一年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
……
黛玉说着便命紫鹃将王右丞的五言律拿来,递与香菱道:“你只看有红圈的,都是我选的,有一首念一首。不明白的,问你姑娘;或者遇见我,我讲与你就是了。”
香菱拿了诗,回至蘅芜苑中,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的读起来。宝钗连催他数次睡觉,他也不睡。宝钗见他这般苦心,只得随他去了。
一日,黛玉方梳洗完了,只见香菱笑吟吟的送了书来,又要换杜律。黛玉笑道:“共记得多少首?”香菱笑道:“凡红圈选的我尽读了。”黛玉道:“可领略了些没有?”香菱笑道:“我倒领略了些,只不知是不是,说给你听听。”黛玉笑道:“正要讲究讨论,方能长进。你且说来我听。”香菱笑道:“据我看来,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黛玉笑道:“这话有了些意思,但不知你从何处见得?”香菱笑道:“我看他《塞上》一首,内一联云:‘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若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再还有‘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这‘白’‘青’两个字也似无理。想来,必得这两个字,才形容得尽,念在嘴里,倒像有几千斤重的一个橄榄似的。还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这‘余’字合‘上’字,难为他怎么想来!我们那年上京来,那日下晚便挽住船,岸上又没有人,只有几棵树,远远的几家人家作晚饭,那个烟竟是碧青连云。谁知我昨日晚上读了这两句,倒像我又到了那个地方去了。”
……
香菱又逼着黛玉换出杜律来,又央黛玉:“出个题目,让我诌去,诌了来,替我改正。”黛玉道:“昨夜的月最好,你竟作一首来。十四寒的韵,由你爱用那几个字去。”
香菱听了,喜的拿回诗来,又苦思一会,作两句诗,又舍不得杜诗,又读两首。如此茶饭无心,坐卧不定。宝钗道:“何苦自寻烦恼?都是颦儿引的你,我和他算账去,你本来呆头呆脑的,再添上这个,越发弄成个呆子了。”香菱笑到:“好姑娘,别混我。”一面说,一面做了一首,先给宝钗看。宝钗看了,笑道:“这个不好,不是这个做法。你别害臊,只管拿了给他瞧去,看他是怎么说。”
黛玉看时,只见写道:
月挂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团团。
诗人助兴常思玩,野客添愁不忍观。
翡翠楼边悬玉镜,珍珠帘外挂冰盘。
良宵何用烧银烛,晴彩辉煌映画栏。
黛玉笑道:“意思却有,只是措词不雅。皆因你看的诗少,被他缚住了。把这首丢开,再作一首,只管放开胆子去作。”
香菱听了,默默的回来,越性连房也不入,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来往的人都诧异。李纨、宝钗、探春、宝玉等听得此言,都远远的站在山坡上瞧着他笑。只见他皱一回眉,又自己含笑一回。宝钗笑道:“这个人定是疯了!昨夜嘟嘟哝哝,直闹到五更天才睡下,没一顿饭的工夫,天就亮了。我就听见他起来了,忙忙碌碌梳了头,就找颦儿去。一回来了,呆了一日,作了一首又不好,自然这会子另作呢。"
……
只见香菱兴兴头头的又往黛玉那边去了。众人跟去因问如何,黛玉道:“自然算难为他了,只是还不好。这一首过于穿凿了,还得另作。”
香菱自为这首妙绝,听如此说,自己又扫了兴,不肯丢开手,便要思索起来,挖心搜胆,耳不旁听,目不别视。一时探春隔窗笑说道:“菱姑娘,你闲闲罢。”香菱怔怔答道:“‘闲’字是‘十五删’的,错了韵了。”众人听了,不觉大笑起来。
各自散后,香菱满心中还是想诗。至晚间,对灯出了一回神,至三更以后,上床卧下,两眼睁睁,直到五更,方才朦胧睡去了。一时天亮,宝钗醒了,忽听香菱从梦中笑道:“可是有了,难道这一首还不好?”宝钗听了,又是可叹,又是可笑!
原来香菱苦志学诗,精血诚聚,日间做不出,忽于梦中得了八句。梳洗已毕,便忙录出来,来到沁芳亭,只见李纨与众姊妹方从王夫人处回来,宝钗正告诉他们,说他梦中作诗说梦话。众人正笑,抬头见他来了,便都争着要诗看。
(选自《红楼梦》第四十八回《滥情人情误思游艺 慕雅女雅集苦吟诗》)
6.下列对《红楼梦》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林黛玉在贾府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 多行一步路,是因为当时她父母已双亡,寄人篱下。
B.《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读到的“金陵十二钗又副册”中“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的判词写的是香菱。
C.黛玉因记挂宝玉被父亲叫去,晚上来怡红院看望,由于袭人发脾气,且有没有听清黛玉的声音,烦躁的很,没有开门,这不禁动了黛玉的身世之悲,开始哭泣。
D.元妃下谕叫宝玉等去园中住。宝钗住了蘅芜苑,黛玉住了潇湘馆,探春住了稻香村,李纨住了秋爽斋,宝玉住了怡红院。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虚实结合讲述了香菱从“读诗”到“品诗”再到“作诗”的艰辛的学诗过程,体现香菱学诗时的投入和专注,正所谓“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有肯付出才能成功。
B.“这个人定要疯了……直闹到五更天才睡下。”宝钗的话从侧面表现了香菱的勤奋好学,照应题目中的“苦吟”二字。
C.香菱是《红楼梦》中最早出现的苦命女,曹雪芹通过“香菱学诗”有意抬高香菱,表现她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增加读者对她怜爱和好感。
D.“香菱学诗”展现了曹雪芹精妙的诗学见解,与燕玉葬花、海棠结社等情节共同表现了他的诗性审美情趣,给人强烈的艺术审美感受。
8.从对待香菱学诗的态度,可见薛宝钗和林黛玉两人思想性格的差异,请简要分析。(4分)
9.曹雪芹借写香菱学诗,表达了自己对创作的一些看法,请结合当前的你的写作经历,谈谈你的理解。(6分)
二、古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烛之武退秦师》)
【乙】
初,伍员与申包胥友。其亡也,谓申包胥曰:“我必复楚国。”申包胥曰:“勉之!子能复①之,我必能兴之。”及昭王在随,申包胥如秦乞师,曰:“吴为封豕、长蛇,以荐食上国,虐始于边楚。寡君失守社稷,越②在草莽,使下臣告急曰:‘夷德无厌,若邻于君,疆场之患也。逮③吴之未定,君其取分焉。若楚之遂亡,君之土也。若以君灵抚之,世以事君。’”秦伯使辞焉,曰:“寡人闻命矣。子姑就馆,将图而告。”对曰:“寡君越在草莽,未获所伏,下臣何敢即安?”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七日秦哀公为之赋《无衣》,九顿首而坐,秦师乃出。
(节逸自《左传·定公四年》)
【注】①复:同“覆”,颠貌。②越:流亡。③建:及,至,赴着。
10.【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依于庭墙A而哭B日夜不绝C声D勺饮不入口E七日F秦哀公为之G赋《无衣》
11.下列对文中相关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壮,壮年。古时男子四十为“壮”。
B.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等级制度之一,其中以“公”级别最大。由此可见,齐相公的位次高于晋侯。
C.寡人,寡德之人,意为“在道德方面做得不足的人”,用于古代诸侯或帝王的谦称,他们有时也自称“孤”,谓自己不能得众,称“不毂”,即不善。
D.《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较为完备的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12.下列对文章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烛之武说服秦穆公的话仅百余字,却思路清晰,有理有据。
B.佚之狐推荐烛之武,可见其对烛之武的了解和信任。
C.晋、秦围郑,主要是由于秦国想要报复郑国,所以烛之武去劝退秦军。
D.晋文公没有贸然发动进攻,表现他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
1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5分)
(2)若楚之遂亡,君之土也。若以君灵抚之,世以事君。(3分)
14.《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是运用怎样的策略一步步说服秦君的?请分析烛之武的劝说艺术。(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5-16题。(9分)
题西溪无相院
[宋]张先
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
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
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
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放修芦碍月生。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人描写一场秋雨过后,无相寺边河湖溪塘都涨满了水,天光水色交融的景象,展现了西溪的独特风貌。
B.颔联从小处、远处着墨,微风初起、草声微弱等景象都被诗人一一捕捉,一见一听,错落有致,妙趣横生。
C.诗人笔下的无相院极其清静,溪水照映人影,也照见了人的内心,几乎达到“心与境寂”的禅悟境地。
D.诗人运用虚实结合、动静结合和反衬等多种手法,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描写,状物生动,笔触鲜活而细腻。
16.张先善写“影”,人称“张三影”。此诗中有三处写“影”,请简要分析它们的角度有何不同。(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3小题,6分)
17.(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孔子笑子路的原因是“ , ”。
(2)《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强调重视学校教育的句子是“ , ”。
(3)《鸿门宴》中表明做大事不必拘泥于小的细枝末节的句子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8~20题小题。
《雷雨》运用“三一律”,让周、鲁两家两代人之间三十年的恩怨、矛盾在周公馆的一个夏日午后集中爆发。这场控诉旧中国社会罪恶的大“雷雨”,在今天读来依旧有________________的力量:第二幕中,周朴园和鲁侍萍的对话________________地再现了当年的纠葛,也让人洞悉了剧中人物的亲缘关系。这段剧情,在全剧的情节结构上至关重要:过去与现在的复制与重叠,虽是周、鲁两家纠缠不清的因由,也导致了无法避免的悲剧造成的根源。《雷雨》在紧张激烈的冲突中,用鲜活生动的剧本语言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展现出内心世界的复杂性——即便是集中了大量反面性格特点的周朴园也不例处。他怀念记忆中的旧时恋人或许不假,但现实中他又虚伪自私、冷酷无情。痛苦悲愤、善良自尊的鲁侍萍认清周朴园面目后,虽想尽快离开周公馆,可又忍不住要看看自己分别三十年的大儿子,但见到周萍与鲁大海的冲突,她极度失望、悲愤,以至差点失言,曹禺非常巧妙地运用语言转换,让鲁待萍的内心痛苦与克制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可见作者在创作上的_________。
18.依次在文中横线上选填正确的成语。(3分)
19.和文中画波浪线句中破折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我看你的性情好像没有大改,——鲁贵像是个很不老实的人。
B.这种分配法可以算——在我的经验中——天下第一了。
C.姓周的,你发的是绝子绝孙的昧心财!你现在还——(周萍忍不住气,走到大海面前,重重地打他两个嘴巴)
D.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近期,广东多地频现七彩祥云,很多人停下匆匆脚步,拍照记录这美好瞬间,朋友圈也被云“刷屏”。为什么祥云会有吉祥的寓意呢 古时,交通信息闭塞,罕闻寡见,出现这种绚烂夺目的七色云彩必定会立即引起轰动。古代皇帝也多利用这种现象自我神化,以表示自己是奉天承运的真龙天子。《史记·鸿门宴》中刘邦之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之气也”,此“五采”便是七彩祥云。后世百姓看着身披祥云的刘邦,化险为夷,终成一代帝王,①
看似神秘的七彩祥云,②。七彩祥云是指太阳光线与云彩中的冰晶结构产生的自然现象,是典型的“日华”现象。太阳光必须与云构成一个合适的角度,由上空云彩内的水汽将其光谱进行分离,然后通过云彩产生折射和反射作用,最终才能散射出七色光芒。
出现七彩祥云,需同时具备两个重要条件:大气洁净,透明度高。褪去神秘面纱的七彩祥云,虽然无法预示未来会发生何种祥瑞,③。
当我们邂逅七彩祥云,驻足慢慢欣赏,就是在享受大自然的美好馈赠。这些自然美景的出现,也是在提醒我们要更加珍惜大自然,更加热爱生活。
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22.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修改为以“七色光芒”为主语的单句。(4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梁思成、罗哲文、吴良镛、张锦秋、郭黛姮等一代代著名古建筑专家,几十年如一日致力于中国古建筑文化和技术的研究,使我国众多古建筑得到有效保护,其优秀建造理念、建筑技术和科技成果得以“复活”,并在现代建筑中重放光彩,引领世界建筑新潮流。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及其领导的课题组,从系统收集整理历代医籍、草药、民间方药入手,从中国传统医学典籍中汲取营养,经过380多次的实验,终于研制出了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攀上了世界医学高峰。
我国著名国产汽车生产企业比亚迪,面对众多车企在传统汽车制造技术研发上的激烈竞争,把目光投向了世界能源开发的新领域,另辟蹊径,果断开启了新能源汽车研发的新道路,成为目前全球汽车制造行业中唯一一家能够实现电池、电机、电控自研自造的车企,固态电池和CTB技术研发也取得突破性进展,成为新能源汽车制造行业的龙头。
以上材料中,他们或发掘复兴,或借鉴创新,或另辟蹊径,都在各自的领域达到了领先水平。这些材料给了你怎样的启示?请你结合材料,联系实际,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书写工整;不少于800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