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 课 阿长与《山海经》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0 课 阿长与《山海经》教案

资源简介

10 阿长与《山海经》
教学目标
文化自信:培养对普通人特别是普通劳动者的尊重,体会平凡人物身上闪光的品格。
语言运用:品味文章语言,体会作者深切的情感;注意分析关键语句,学习欲扬先抑的表现手法,体会作者词语运用之妙。
思维能力:厘清贯穿全文的情感脉络,提升快速阅读散文以及整体把握文章结构层次的能力;理解回忆性散文中,作者将写作时的回忆与童年的感受彼此交错转换的特点。
审美创造: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理解阿长的形象,体会荒诞可笑背后的苦难与希冀;感悟鲁迅对阿长的深厚怀念之情,领会阿长性格中的纯真美。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解题:1.阿长是什么人
明确:阿长(?——1899),是鲁迅儿时的保姆,姓名不可考。
解题:2.鲁迅还在哪篇作品中提到“长妈妈”
先前,有一个读书人住在古庙里用功,夜间在院子里纳凉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人在叫他。答应着,四面看时,却见一个美女的脸露在墙头上,向他一笑,隐去了。……他正抖作一团时,却听得豁的一声,一道金光从枕边飞出,外面便什么声音也没有了,那金光也就飞回来,敛在盒子里。
明确:《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
作者从来没有写过一篇单独的文章回忆自己的母亲,但却写了这篇怀念保姆的文章。这位保姆甚至连真实姓名都不为人所知,实在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了。那么,鲁迅为什么要写她呢?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快速朗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为阿长设计一份“个人简历”来介绍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认识:
姓名、性别、身形、职业、文化程度、年龄、经历。
明确:姓名:阿长(什么姑娘)
性别:女
身形:黄胖而矮
职业:保姆
文化程度:低
年龄:中年
经历:青年守寡的孤孀、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在我家当保姆
2.快速阅读课文,标出课文中表示作者对阿长感情的词句。
憎恶→讨厌→不耐烦→空前的敬意→敬意淡薄→完全消失→新的敬意→感激不尽
3.由上面可见本文的叙事线索是什么
明确:是(对阿长的)感情变化
4.回顾课文,划分层次,概括内容
明确:第一部分(1-2):介绍“阿长”的身份和名字,暗示阿长卑微的社会地位。
第二部分(3-18):主要从童年视角出发,围绕“我”的感受记叙阿长的言行举动。
第三部分(19-31):记叙阿长为“我”买《山海经》的前后经过,抒发“我”对阿长的感激与怀念之情。
目标导学二:再读课文,细节探究
1.文章开头写阿长名字由来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1)形象地刻画出阿长是一个不被人重视、地位低下的劳动人民形象。
(2)使读者对阿长有个总的印象,很自然的引出下文。
2.课文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情?哪些详写?哪些略写?为什么?
明确:
略写:“喜欢切切察察“、教给“我”许多道理、“谋害”隐鼠;
详写:“大”字的睡相、元旦的古怪仪式、讲“长毛”的故事、买《山海经》。
详写还是略写要依据表现中心的需要。
3.透过这些事情,你看到了怎样的长妈妈?(结合具体内容作答)
明确例如:
(1)写阿长喜欢“切切察察”的毛病
“常喜欢切切察察,向人们低声絮说些什么事,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
这是动作描写,“竖”“点”展现出阿长动作的粗俗,生动传神地勾勒出阿长喜欢切切察察说人长短的特点。
(2)写阿长的睡相
“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
这是比喻,把阿长睡觉时的样子比成大字,形象生动。也说明阿长睡相不好,暗含我对长妈妈无可奈何的厌烦之情。
(3)写元旦的古怪仪式
语言:“……第一句就得对我说:‘阿妈,恭喜恭喜!’记得么?你要记得这是一年运气的事情。不许说别的话……”(郑重)
神态、动作:她却立刻伸出臂膊,一把将我按住。我惊异地看她时,只见她惶急地看着我。(急切)
表现了阿长朴素而又善良真诚的愿望,以及对幸福的渴望,符合底层劳动妇女的身份。
语言:“恭喜恭喜!大家恭喜!真聪明!恭喜恭喜!”
连用四个感叹号,五个“恭喜”,表现了阿长心满意足的欢喜之态。
(4)写阿长一肚子繁琐的道理
我不耐烦。阿长是为我好。她是民间文化的载体。
(5)阿长讲长毛的故事
这实在是出于我意想之外的,不能不惊异。……却不料她还有这样伟大的神力。从此对于她有了特别的敬意……(“伟大的神力”指的是什么?)
“伟大的神力”是指长妈妈站在城墙上能挡炮弹的神力。
由这些事情中看出长妈妈是怎样的一个人?
明确:阿长是一个很不幸而又热望一生平安的劳动妇女,她愚昧、粗俗、好事。
三、板书设计
阿长与《山海经》
第一部分 介绍“阿长”的身份和名字
第二部分 记叙阿长的言行举动。
第三部分 记叙阿长为“我”买《山海经》的前后经过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分析人物形象
精读阿长为“我”买《山海经 》部分,体味深情。思考一下问题:
1.当阿长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时,“我”是怎样想的?表现了什么心理?
明确:“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
“我”对阿长心存隔膜乃至轻视的心理,说明对从她那里得到《山海经》没抱什么希望,只是说说而已。
2.当阿长买来《山海经》时,“我”有什么反应?
明确:“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我又惊又喜、感激不尽。
3.为什么说“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明确:这四本书虽然很粗拙,却是“我”渴慕已久的,而且由一个谁也想不到的人给“我”买来的,凝聚了长妈妈对“我”的爱,也包含了“我”对长妈妈的感激之情。
4.文中“伟大的神力”两次出现各有何含义?
明确:(1)“我一向只以为……她还有这样伟大的神力。”有调侃的意味。
(2)“她确有伟大的神力。”是称颂、敬佩。
5.由详写的事情中看出长妈妈是怎样的一个人?
明确:心地善良、关心热爱孩子、热心帮助孩子解决疑难。
6.课文结尾一句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抒情。抒发了作者对阿长真挚的感激和深深的怀念之情。它凝聚着“我”对长妈妈的全部情思,寄托着作者对善良人的衷心祝愿,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7.既然作者这么尊敬她,为何题目直呼阿长?
明确:(1)本文前一部分多用抑笔,对她“不大佩服”“讨厌”又是“不耐烦”“麻烦”,倘用“妈妈”称呼,名不符实;
(2)将“阿长”与《山海经》连接,看似矛盾,却令人好奇;
(3)用“阿”字有亲呢的意味,符合作者当时已经是四十六岁的中年人的口气。
目标导学二:写法探究
明确:1.欲扬先抑,真实写人。
文章用了大半的篇幅来写长妈妈的“缺点”和“错误”:饶舌多事、睡相不好、有许多繁文缛节、愚昧无知。而在后文又用她给“我”买绘图的《山海经》的事,表现她热情、乐于帮助别人的性情。
欲扬先抑,以此凸显长妈妈淳朴、宽厚、善良的美德,表达自己对她的深切怀念之情。这样使文章更加真实生动,人物形象更为丰满。
2.详略得当,突出中心。
文章围绕“阿长”和《山海经》选材,选取了多件关于“阿长”的故事,重点在于在“我”没要求的情况下为我买来《山海经》,表现了“阿长”一生坎坷但渴望平安,行为粗俗但心地善良,真心关爱“我”的底层劳动妇女形象。
目标导学三:课堂小结
明确:作者通过忆述儿时与保姆长妈妈相处的情景,真实、生动、鲜活地写出了饶舌多事、不拘小节、乐于助人、有点迷信、有点俗气的长妈妈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长妈妈的尊敬、感激、思念之情。
目标导学四:课后练习
在你的童年生活中,有没有像阿长这样的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普通人?你怎样看待他们?请用一二百字写下来。
二、板书设计
阿长与《山海经》
称呼的由来 地位低下
喜欢“切察”的毛病 饶舌多事 抑
“大”字的睡相 讨厌
令人厌烦的规矩 愚昧无知
教给“我”许多道理 淳朴善良
讲“长毛”的故事 关心孩子 特别敬意
谋害隐鼠 敬意消失 扬
买《山海经》 真诚热情 新的敬意
教学反思
可取之处 教学中运用初读、精读的方式,结合具体问题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作者在文章中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不足之处 在学习阿长为“我”买《山海经》这一部分时,可以创设“模拟语气”“加语气词”等情境,让学生在读中揣摩阿长的形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