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张家口市尚义县第一中学等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模拟测试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北省张家口市尚义县第一中学等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模拟测试地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简介

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模拟考试
地理2024.4
本试卷共8页,19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长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球正午太阳高度既有空间差异,也具有季节变化特点。下图为甲、乙、丙、丁四地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 图示甲、乙、丙、丁四地,纬度由高到低的排序是( )
A. 甲、乙、丙、丁 B. 乙、丁、丙、甲 C. 丙、甲、丁、乙 D. 丁、甲、丙、乙
2. 图示四地中,位于北半球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青藏高原西部多断陷湖泊,湖泊周围为断层构造。最新监测结果表明,青藏高原西部湖泊在湖面结冰期水位显著上涨,有些湖面水位上涨幅度达0.25~0.35米,冬季湖面结冰期水位上涨的主要原因是地下水补给。对青藏高原西部湖泊全年水量平衡的计算结果表明,地下水补给占总入湖流量的59%~66%,说明地下水补给的增加对其水量平衡起到关键作用。完成下面小题。
3. 青藏高原西部湖泊地下水补给增加的可能原因有( )
①断层裂隙发育,地表水下渗多②气候变暖,高山冰雪大量融化
③气温升高,冻土层加速消融④湖盆下陷,地下热水大量喷发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4. 地下水补给量的增加,对该区域湖泊水平衡的影响是( )
A. 收入量小于支出量 B. 收入量大于支出量
C. 收入量与支出量基本持平 D. 水量盈余与亏损不断波动
贯穿于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公路两旁建有由2000多万株梭梭、红柳、沙拐枣等植物构成的生态防护林带。沙漠公路每隔4千米,就有一座水源井。由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承建的沙漠公路零碳示范工程对水源井采用太阳能光伏电力抽水灌溉,建设了一条绿色低碳之路。下图示意沙漠公路水源井附近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站。完成下面小题。
5. 新疆沙漠公路沿线营造防护林带的主要目的是( )
A. 涵养水源,防御水土流失 B. 阻挡风沙,防止沙漫公路
C. 增加蒸发,缓解干热天气 D. 遮蔽阳光,减少公路暴晒
6. 该沙漠公路“零碳”排放的主要途径有( )
①水源井全部使用光伏电力抽水灌溉②公路两旁生态防护林吸收CO2
③拆除供水管道,采用喷灌技术灌溉植物④植物负碳部分中和沙漠公路车辆的碳排放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下图为我国甲、乙两城市7~10月月平均气温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7. 与甲城市相比,乙城市8月平均气温高于7月,可能是由于乙城市( )
①所处纬度较低②昼长夜短③8月正值伏旱天气④距海遥远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8. 甲、乙城市四季变化的差异表现在( )
A. 甲—冬季漫长,夏季短促 B. 乙—冬短夏长,春秋过渡
C. 甲—冬短夏长,春秋短 D. 乙—冬长夏短,春秋长
我国西南地区峰丛洼地是岩溶地貌最典型、石漠化最严重的区域之一,治理难度也最大。某科研团队选取贵州六个峰丛洼地区,对轻度以上石漠化与耕地、聚落等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为石漠化治理提供依据。下表为贵州六个峰丛洼地耕地、聚落和轻度以上石漠化面积比例等统计表。完成下面小题。
研究区域 耕地(%) 轻度以上石漠化(%) 聚落(%) 聚落/耕地(%) 坡耕地(%)
甲 5.94 26.09 0.88 14.81 20.90
乙 26.36 30.74 3.44 13.05 27.26
丙 15.51 3125 3.37 21.73 1084
丁 5.41 54.19 0.51 943 20.67
戊 0.12 62.50 1.18 983.33 12.06
己 10.74 63.74 2.18 20.30 18.62
9. 表中研究区内,轻度以上石漠化面积比( )
A. 随聚落面积扩大而急剧增大 B. 随坡耕地面积比提高而提高
C. 与聚耕面积比大致呈正相关 D. 与聚落面积比大致呈负相关
10. 石漠化严重程度不断增加的研究区,表现有( )
①耕地面积比下降②洼地面积狭小③耕地趋于分散④聚耕面积比上升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非洲阿尔及利亚瓦德省分布着十分独特的绿洲——瓦德绿洲,这种绿洲被称为瓦德绿洲农业系统。15世纪起,当地居民挖掘10多米的深沟环绕绿洲四周,沟里种植枣椰树。牧民在高达30米的枣椰树下种植果树、蔬菜、药材和灌木等,并养殖牲畜,逐渐形成了多层结构的农业生态系统。像瓦德绿洲农业系统的“人造绿洲”在阿尔及利亚有9500多处,面积一般不超过0.5公顷。图1示意瓦德绿洲位置,图2示意瓦德绿洲景观。完成下面小题。
11. 瓦德绿洲居民挖掘深坑种植枣椰树,主要是为了枣椰树能够( )
A. 直接获得地下水资源 B. 根深叶茂,阻挡风沙
C. 充分吸收土壤的养分 D. 削弱风沙,以防掩埋
12. 瓦德绿洲能够种植瓜粮果蔬和养殖牲畜,主要得益于枣椰树改善了当地的( )
①气候条件②土壤条件③地形地质④大气环流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13. 阿尔及利亚“人造绿洲”的分布特点有( )
①主要分布于地中海沿岸②散落于撒哈拉沙漠腹地③规模小,分散分布④规模大,连绵分布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居民对商业配套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大型商业综合体,特色商业街区顺势形成,许多城市形成由单一核心转变为多核心的商圈分布格局。下图示意我国华北某省会城市主城区主要商圈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14. 图示城市等级最高的商圈位于主城区的( )
A. 交通通畅之地 B. 工矿业集中区 C. 火车站广场 D. 几何中心处
15. 与其他功能区相比,该城市主城区主要商圈的特点是( )
A. 占地少,土地利用率高 B. 呈带状,绿化用地占比高
C. 空间小,小街小巷交织 D. 地租低,大型超市主导
16. 多核心商圈的分布格局,说明该城市( )
A. 城镇化水平高,人口结构老龄化 B. 配套设施完善,居民购买力提高
C. 环境优化,服务业布局趋于合理 D. 规模扩大,人口向城区四周扩散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安庆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北岸,皖河入江处,西接湖北,南邻江西,西北靠大别山主峰,东南倚黄山余脉。近年来,为使城市生态环境更加美好,安庆市实施了《安庆市城市生态网络规划(2017-2035年)》,《规划》指出该市生态网络主体生态骨架为“环—楔—廊”结构。下图为安庆市市域生态网络结构规划简图。
(1)分析安庆市生态网络建设的有利条件。
(2)概括安庆市规划建设的生态网络分布特点。
(3)说明安庆市生态网络能够发挥的生态功能。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孟加拉国河网密布,帕德玛河是主要河流之一。帕德玛河河面宽阔,河水湍急,自西向东将孟加拉国中西部地区分为南北两部分,居民往返两岸必须依赖轮渡。距离孟加拉国首都达卡西南约50千米处,由中企承建的帕德玛大桥横跨帕德玛河之上,全长7.7千米,上层为四车道公路,下层是单线铁路。该大桥的建成通车,结束了该国南部21个区和首都之间摆渡往来的历史。下图示意帕德玛大桥位置。
(1)从孟加拉国自然环境角度,分析帕德玛大桥施工的艰难性。
(2)说明中企承建孟加拉国帕德玛大桥具有的优势。
(3)简述帕德玛大桥的建成开通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伊朗绝大部分国土在伊朗高原上,海拔在900~1500米之间,周围被山脉环绕,中部为干燥的盆地,有大片的荒漠分布,仅西南部波斯湾沿岸与北部里海沿岸有小面积的冲积平原。下图示意伊朗主要山脉和荒漠分布。
(1)伊朗高原上山脉众多,分析其形成原因。
(2)说明伊朗地形格局在中部荒漠形成中的作用。
(3)推测波斯湾沿岸与里海沿岸小面积冲积平原形成原因,并说明这些平原对农业生产的影响。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模拟考试
地理2024.4
本试卷共8页,19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长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球正午太阳高度既有空间差异,也具有季节变化特点。下图为甲、乙、丙、丁四地二分二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1. 图示甲、乙、丙、丁四地,纬度由高到低的排序是( )
A. 甲、乙、丙、丁 B. 乙、丁、丙、甲 C. 丙、甲、丁、乙 D. 丁、甲、丙、乙
2. 图示四地中,位于北半球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1. D 2. C
【解析】
【1题详解】
可以通过春秋分日正午太阳高度得出纬度高低,春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离赤道越近,纬度越低;反之纬度越高。读图可知,春秋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由低到高的排序为丁、甲、丙、乙,故选D。
【2题详解】
图中甲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高,说明该地位于南半球南回归线以南;乙地冬至日和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相同,且春秋分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说明该地位于赤道:丙地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90°,说明该地位于北归回线上;丁地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零,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小于47°,说明该地位于南极圈以内。选项ABD错误,C正确。故选C。
【点睛】正午太阳高度自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即与直射点纬度差越大,正午太阳高度越小。
青藏高原西部多断陷湖泊,湖泊周围为断层构造。最新监测结果表明,青藏高原西部湖泊在湖面结冰期水位显著上涨,有些湖面水位上涨幅度达0.25~0.35米,冬季湖面结冰期水位上涨的主要原因是地下水补给。对青藏高原西部湖泊全年水量平衡的计算结果表明,地下水补给占总入湖流量的59%~66%,说明地下水补给的增加对其水量平衡起到关键作用。完成下面小题。
3. 青藏高原西部湖泊地下水补给增加的可能原因有( )
①断层裂隙发育,地表水下渗多②气候变暖,高山冰雪大量融化
③气温升高,冻土层加速消融④湖盆下陷,地下热水大量喷发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4. 地下水补给量的增加,对该区域湖泊水平衡的影响是( )
A. 收入量小于支出量 B. 收入量大于支出量
C. 收入量与支出量基本持平 D. 水量盈余与亏损不断波动
【答案】3. C 4. B
【解析】
【3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青藏高原西部多断陷湖泊,湖泊周围多断层构造,断层破碎带利于地表水下渗,但地下水补给量增多还需地表水增多,断裂发育是长期存在的,但水量补给增多是最近监测到的,①错误;高山冰雪的大量融化可以顺着断层破碎带下渗为地下水,而后补给湖泊,增加地下水对湖泊的补给,②正确;气候变暖,湖泊周围冻土层大量消融,也会转变为地下水补给湖泊,③正确;题目中没有关于湖盆继续下陷、大量热水喷发的信息,④错误。故选C。
【4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近年来仅地下水补给就占到了入湖水量的60%左右,说明影响湖泊水平衡的关键因素是地下水补给量的增加,既然地下水成为湖泊主要补给水源,则随地下水补给量的增加,湖泊水的收入量增加,并大于支出量,湖泊得以扩张,ACD错误,B正确。故选B。
【点睛】河流补给类型有雨水补给:它是河流最重要的补给类型,具有不连续性和集中性的特点;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主要发生在春季,具有连续性和时间性的特点。冰雪融水补给:主要指在流域内的高山地区,永久积雪或冰川的融水补给。湖泊沼泽补给:对河流水量有调节作用。地下水补给:它是河流水量可靠、稳定的来源。
贯穿于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公路两旁建有由2000多万株梭梭、红柳、沙拐枣等植物构成的生态防护林带。沙漠公路每隔4千米,就有一座水源井。由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承建的沙漠公路零碳示范工程对水源井采用太阳能光伏电力抽水灌溉,建设了一条绿色低碳之路。下图示意沙漠公路水源井附近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站。完成下面小题。
5. 新疆沙漠公路沿线营造防护林带的主要目的是( )
A. 涵养水源,防御水土流失 B. 阻挡风沙,防止沙漫公路
C. 增加蒸发,缓解干热天气 D. 遮蔽阳光,减少公路暴晒
6. 该沙漠公路“零碳”排放的主要途径有( )
①水源井全部使用光伏电力抽水灌溉②公路两旁生态防护林吸收CO2
③拆除供水管道,采用喷灌技术灌溉植物④植物负碳部分中和沙漠公路车辆的碳排放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5. B 6. D
【解析】
【5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沙漠公路两旁建有由大量梭梭、红柳、沙拐枣等植物构成的生态防护林带。这些植物在沙漠环境中能够有效地固定沙土,减少风蚀作用,从而起到阻挡风沙的作用。当强风吹过沙漠时,防护林带能够减缓风速,降低风沙的携带能力,进而防止沙粒被吹起并蔓延到公路上,保证了公路的畅通和行车安全,B正确;沙漠地区本身水资源稀缺,涵养水源和防御水土流失不是主要目的,A错误;而增加蒸发和遮蔽阳光对缓解干热天气和减少公路暴晒的效果有限,不是通过营造防护林带可以实现的主要功能,CD错误。故选B。
【6题详解】
水源井全部使用光伏电力抽水灌溉,没有消耗矿物能源,为“零碳”,①正确;公路两旁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吸收CO2并将其转化为有机物,这有助于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从而实现零碳排放的目标,②正确;公路两旁的生态防护林不仅能够吸收二氧化碳,还能够通过其生长过程中的碳储存功能来中和沙漠公路上车辆产生的碳排放。这有助于平衡公路运营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进一步推动零碳排放的实现,④正确;虽然喷灌技术可能有助于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但与零碳排放的直接关联不大,③错误。ABC错误,D正确。故选D。
【点睛】我国西北干旱地区,风沙活动频繁,流沙很容易掩埋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防护林的建设可以很好的防治风沙,减少风沙活动对基础设施的影响。
下图为我国甲、乙两城市7~10月月平均气温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7. 与甲城市相比,乙城市8月平均气温高于7月,可能是由于乙城市( )
①所处纬度较低②昼长夜短③8月正值伏旱天气④距海遥远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8. 甲、乙城市四季变化的差异表现在( )
A. 甲—冬季漫长,夏季短促 B. 乙—冬短夏长,春秋过渡
C. 甲—冬短夏长,春秋短 D. 乙—冬长夏短,春秋长
【答案】7. A 8. B
【解析】
【7题详解】
从图中信息推断,乙城市纬度低于甲城市(乙城市气温高于甲城市),8月正午太阳高度仍然较大,获得太阳辐射较多,①正确;甲城市与乙城市在7、8月份均昼长夜短,②错误;8月份,乙城市可能正值伏旱,日照时间长,气温高,③正确;若乙城市位于内陆地区,7月份的平均气温应高于8月份,④错误。①③组合正确,故选A。
【8题详解】
由图推测,甲城市纬度偏高,大陆性较强,具有冬夏长,春秋短的特点,而乙城市纬度偏低,具有冬短夏长,春秋过渡的特点。ACD错误,B正确。故选B。
【点睛】气温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洋流等。纬度低,气温高;纬度高,气温低。距海近,气候的海洋性强,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小;距海远,气候的大陆性强,气温年较差和日较差大。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海拔越低,气温越高。地形对高纬的寒冷气流有阻挡作用。沿岸有暖流流经,增温增湿作用明显;沿岸有寒流流经,降温减湿作用明显。
我国西南地区峰丛洼地是岩溶地貌最典型、石漠化最严重的区域之一,治理难度也最大。某科研团队选取贵州六个峰丛洼地区,对轻度以上石漠化与耕地、聚落等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为石漠化治理提供依据。下表为贵州六个峰丛洼地耕地、聚落和轻度以上石漠化面积比例等统计表。完成下面小题。
研究区域 耕地(%) 轻度以上石漠化(%) 聚落(%) 聚落/耕地(%) 坡耕地(%)
甲 5.94 26.09 0.88 14.81 20.90
乙 26.36 30.74 3.44 1305 27.26
丙 15.51 31.25 3.37 21.73 10.84
丁 5.41 54.19 0.51 9.43 20.67
戊 0.12 62.50 1.18 983.33 12.06
己 10.74 63.74 2.18 20.30 18.62
9. 表中研究区内,轻度以上石漠化面积比( )
A. 随聚落面积扩大而急剧增大 B. 随坡耕地面积比提高而提高
C. 与聚耕面积比大致呈正相关 D. 与聚落面积比大致呈负相关
10. 石漠化严重程度不断增加的研究区,表现有( )
①耕地面积比下降②洼地面积狭小③耕地趋于分散④聚耕面积比上升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9. C 10. D
【解析】
【9题详解】
由表中数据比较可知,聚落面积比高达3%以上的乙、丙研究区,其轻度以上石漠化的面积比不是最高的,选项A错误;坡耕地面积比最高(27.26%)的是乙研究区,但其不是轻度以上石漠化面积比最高的研究区,选项B错误;聚落面积比最高(3.44%)的乙研究区,不是轻度以上石漠化面积比最低的研究区,选项D错误;除丁研究区外,聚耕面积比不低于20.30%的丙、戊、己研究区,轻度以上石漠化面积比均在31%以上,聚耕面积比低于20.30%的甲、乙研究区,轻度以上石漠化面积比均在31%以下。故轻度以上石漠化面积比与聚耕面积比大致呈正相关。选项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0题详解】
石漠化严重表现为更多的耕地变为不毛之地,耕地面积比下降,①正确;峰丛洼地是自然地貌,与石漠化关系不大,②错误;石漠化严重的研究区,耕地不一定分散分布,③错误;石漠化的原因之一是人口增长,人口增长能够带来聚落面积扩大,聚耕面积比上升,④正确。选项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喀斯特石漠化是指在亚热带脆弱的喀斯特环境背景下,受人类不合理社会经济活动的干扰破坏所造成的土壤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出露,土地生产力严重下降,地表出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喀斯特石漠化是土地荒漠化的主要类型之一。
非洲阿尔及利亚瓦德省分布着十分独特的绿洲——瓦德绿洲,这种绿洲被称为瓦德绿洲农业系统。15世纪起,当地居民挖掘10多米的深沟环绕绿洲四周,沟里种植枣椰树。牧民在高达30米的枣椰树下种植果树、蔬菜、药材和灌木等,并养殖牲畜,逐渐形成了多层结构的农业生态系统。像瓦德绿洲农业系统的“人造绿洲”在阿尔及利亚有9500多处,面积一般不超过0.5公顷。图1示意瓦德绿洲位置,图2示意瓦德绿洲景观。完成下面小题。
11. 瓦德绿洲居民挖掘深坑种植枣椰树,主要是为了枣椰树能够( )
A. 直接获得地下水资源 B. 根深叶茂,阻挡风沙
C. 充分吸收土壤的养分 D. 削弱风沙,以防掩埋
12. 瓦德绿洲能够种植瓜粮果蔬和养殖牲畜,主要得益于枣椰树改善了当地的( )
①气候条件②土壤条件③地形地质④大气环流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13. 阿尔及利亚“人造绿洲”的分布特点有( )
①主要分布于地中海沿岸②散落于撒哈拉沙漠腹地③规模小,分散分布④规模大,连绵分布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11. A 12. C 13. C
【解析】
【11题详解】
瓦德绿洲分布于沙漠之中,植物生长的制约因素是水分,为了减少灌溉,最好的方法是深挖大坑,让枣椰树扎根在接近地下水的地方,以便直接吸收地下水资源,减少灌溉设施的投入,A正确。吸收养分、防风沙不是主要目的,BCD错误。故选A。
【12题详解】
因枣椰树的成林,这里降水有所增加,风力有所减弱,形成利于农作物生长的气候条件:气候的改善,使草本植物茂盛,利于畜牧业发展,①正确;枣椰树的枯枝落叶为土壤提供丰富的有机质,使土壤肥力提高,有效改善了土壤条件,②正确;枣椰树的种植并没有使地形,尤其是地质条件发生大的改变,③错误;大气环流是大尺度的大气运动,不会因小面积的绿洲而发生大的改变,④错误。因此,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3题详解】
由材料“人造绿洲”在阿尔及利亚有9500多处,面积一般不超过0.5公顷”可知,该国“人造绿洲”数量多,规模小,散落于撒哈拉沙漠腹地,①④错误,②③正确,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沙丘中间地势较低,可能接近地下水。绿洲农业分布在地下水较丰富的地区。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居民对商业配套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大型商业综合体,特色商业街区顺势形成,许多城市形成由单一核心转变为多核心的商圈分布格局。下图示意我国华北某省会城市主城区主要商圈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14. 图示城市等级最高的商圈位于主城区的( )
A 交通通畅之地 B. 工矿业集中区 C. 火车站广场 D. 几何中心处
15. 与其他功能区相比,该城市主城区主要商圈的特点是( )
A. 占地少,土地利用率高 B. 呈带状,绿化用地占比高
C. 空间小,小街小巷交织 D. 地租低,大型超市为主导
16. 多核心商圈的分布格局,说明该城市( )
A. 城镇化水平高,人口结构老龄化 B. 配套设施完善,居民购买力提高
C. 环境优化,服务业布局趋于合理 D. 规模扩大,人口向城区四周扩散
【答案】14. D 15. A 16. D
【解析】
【14题详解】
由图可知,最高等级商圈位于主城区中心,人流、车流川流不息,交通阻塞比较严重,并非交通通畅之地,A错误;商圈主要集聚的是服务业,而非工业,几乎没有工矿业的存在,B错误;市级商圈是该城市等级最高的商圈,基本位于该城市主城区的几何中心地带,火车站广场通常位于城市的城市外围,C错误,D正确。故选D。
【15题详解】
该城市主城区的主要商圈占地较少,以高楼为主,土地利用率高,A正确:商圈寸土寸金,绿化用地较少,B错误;该城市主要商圈占据交通要道和干道,不是由小街小巷构成其路网的,C错误:商圈地租较高,以大型综合购物中心为主,D错误。故选A。
【16题详解】
城市商圈数量增加,与城镇化水平高之间有正相关关系,但人口老龄化,导致购买力下降,商圈数量不会增加,A错误;居民购买力提高,利于商圈数量的增加和合理布局,但不意味着配套设施的完善,B错误;多核心的商圈布局不一定达到服务业合理布局的标准,C错误:该城市商圈数量增加,且分布范围扩大,说明该城区规模扩大,城市边缘人口数量在增加,D正确。故选D。
【点睛】影响商业性服务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市场需求、劳动力、交通运输条件、信息化水平、地价与企业竞租能力、生态环境、政策、历史文化等。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安庆市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长江下游北岸,皖河入江处,西接湖北,南邻江西,西北靠大别山主峰,东南倚黄山余脉。近年来,为使城市生态环境更加美好,安庆市实施了《安庆市城市生态网络规划(2017-2035年)》,《规划》指出该市生态网络主体生态骨架为“环—楔—廊”结构。下图为安庆市市域生态网络结构规划简图。
(1)分析安庆市生态网络建设的有利条件。
(2)概括安庆市规划建设的生态网络分布特点。
(3)说明安庆市生态网络能够发挥的生态功能。
【答案】(1)安庆市位于长江下游北岸,皖河入江处,西北靠大别山主峰,东南倚黄山余脉,山、河、湖、草、林等资源丰富,为生态环、楔、廊、链的布局建设提供优良的资源条件;安庆市位于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可为生态网络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居民对生态之美的需求日益增长,迫切需要生态网络的规划与建设。
(2)环状、廊状、楔状、链状生态绿带相互交织;沿江、临山生态绿廊平行延伸,南北呼应;双环绿带与生态绿楔、生态绿链相间分布。
(3)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调节气候,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净化空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少旱涝灾害等。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安庆为材料,考查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及其作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本题让分析安庆市生态网络建设的有利条件,主要从安庆市的地理位置与居民对生态质量的需求等角度进行分析。由材料可知,安庆市位于长江下游北岸,皖河入江处,西接湖北,南邻江西,西北靠大别山主峰,东南倚黄山余脉,资源丰富,为生态网络建设提供资源条件;位于长江经济带,经济优越,为其生态网络建设提供资金保障;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生态质量的需求日益增加等。
【小问2详解】
本题要求概括安庆市规划建设的生态网络分布特点,从图中获取相应信息即可。读图可知,生态绿环、生态绿廊、生态绿楔、生态绿链相互交织;沿江、临山生态绿廊平行延伸,南北呼应;两条城市绿环、生态绿廊与生态绿楔、生态绿链相间分布。
【小问3详解】
本题要求说明安庆市生态网络能够发挥的生态功能,主要从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等角度进行分析。安庆市生态网络建设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营造青山绿水景观,调节气候,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山脉生态绿廊能够阻滞流水侵蚀,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
【点睛】
18.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孟加拉国河网密布,帕德玛河是主要河流之一。帕德玛河河面宽阔,河水湍急,自西向东将孟加拉国中西部地区分为南北两部分,居民往返两岸必须依赖轮渡。距离孟加拉国首都达卡西南约50千米处,由中企承建的帕德玛大桥横跨帕德玛河之上,全长7.7千米,上层为四车道公路,下层是单线铁路。该大桥的建成通车,结束了该国南部21个区和首都之间摆渡往来的历史。下图示意帕德玛大桥位置。
(1)从孟加拉国自然环境角度,分析帕德玛大桥施工的艰难性。
(2)说明中企承建孟加拉国帕德玛大桥具有的优势。
(3)简述帕德玛大桥的建成开通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答案】(1)地处恒河三角洲平原,地势低洼,河宽水浅,土质疏松,易发生沉降;为季风气候,降水集中,汛期河流水位高,且大河下游河道不稳定;水下地质条件复杂,修建大桥难度大。
(2)中国在桥梁制造方面技术水平先进;中国经济较发达,资金力量较雄厚能给项目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3)节省通行时间,使两岸居民的交通更加便捷;促进了区域合作发展,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了区域经济的整体高质量发展;推动产业优化与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解析】
【分析】本题以孟加拉国帕德玛大桥为背景材料,涉及交通线路的区位选址、工业区位优势、交通线路修建的地理意义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调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区域认知力和地理学科综合素养。
【小问1详解】
该桥地处恒河三角洲平原,地势低洼,河宽水浅,土质疏松,易发生地面沉降;且为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汛期河流水位高,且大河下游河道不稳定;水下地质条件复杂,修建大桥难度大。
【小问2详解】
中国为制造强国,在桥梁制造方面技术水平先进;中国经济较发达,资金力量较雄厚能给在孟加拉国的桥梁项目建设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交通线路修建对区域发展的地理意义。帕德玛大桥的建成开通后能节省通行时间,使两岸居民的交通更加便捷;促进了两岸地区合作发展,优化资源配置,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了区域经济的整体高质量发展;推动产业优化与经济增长,创造岗位增加就业机会;带动旅游、建筑、钢铁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19.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伊朗绝大部分国土在伊朗高原上,海拔在900~1500米之间,周围被山脉环绕,中部为干燥的盆地,有大片的荒漠分布,仅西南部波斯湾沿岸与北部里海沿岸有小面积的冲积平原。下图示意伊朗主要山脉和荒漠分布。
(1)伊朗高原上山脉众多,分析其形成原因。
(2)说明伊朗地形格局在中部荒漠形成中的作用。
(3)推测波斯湾沿岸与里海沿岸小面积冲积平原形成原因,并说明这些平原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答案】(1)伊朗高原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消亡边界,两大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导致伊朗高原边缘地壳上升,岩层褶皱或断层隆起,形成众多山脉。
(2)伊朗高原周围被海拔较高山脉环绕,阻挡海洋气流深入;高原内部地势较平缓,缺少抬升条件,降水较少,蒸发繁盛,气候干燥;植物生长条件恶劣,植被稀疏,地表裸露,形成大片荒漠。
(3)原因:发源于伊朗高原北部和南部山脉的河流分别注入里海和波斯湾:河流途经山地,挟带泥沙,在入湖口和入海口地带大量沉积,形成平原,因山脉直逼湖岸和海岸,河流流程短,挟带泥沙有限,仅能够形成面积较小的平原。
影响:平原为农业耕种带来平缓的地势,深厚肥沃的土壤;但平原地下水埋藏较浅,在蒸发旺盛季节或遇海水和湖水倒灌,易造成土地盐碱化,影响作物生长。
【解析】
【分析】本题以伊朗的地形图文资料,涉及地形的成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河流的堆积作用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调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区域认知力和地理学科综合素养。
【小问1详解】
从板块位置来看,伊朗高原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消亡边界,两大板块相互碰撞挤压导致伊朗高原边缘地壳上升,岩层褶皱或断层隆起,多高大褶皱山系,形成众多山脉。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伊朗高原周围被海拔较高的山脉环绕,阻挡海洋气流深入,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高原内部地势较平缓,缺少抬升条件,降水较少,且地形封闭,纬度较低,蒸发繁盛,气候干燥;上述条件综合作用,导致植物生长条件恶劣,植被稀疏,地表裸露,形成大片荒漠。
【小问3详解】
原因:发源于伊朗高原北部厄尔布尔士山脉的河流注入里海,发源于伊朗高原南部扎格罗斯山脉的河流注入波斯湾:河流途经山地,挟带大量泥沙,在入湖口和入海口地带大量沉积,形成冲积平原,因山脉直逼湖岸和海岸,河流流程短,挟带泥沙有限,形成的平原面积较小。
对农业的影响应从利和弊两大角度来进行分析:利:平原为农业耕种带来平缓的地势,深厚肥沃的土壤,且有灌溉水源;但平原地下水埋藏较浅,该地在蒸发旺盛季节或遇海水和湖水倒灌,易造成土地盐碱化,土地肥力下降,影响作物生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