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嘉兴八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嘉兴八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

资源简介

浙江省嘉兴八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许多生物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下列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豌豆的紫花和高茎 B.果蝇的红眼与残翅
C.狗的短毛和卷毛 D.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
2.豌豆用作遗传实验材料有许多优点,但不包括(  )
A.花大且易于人工授粉
B.子代数量较多
C.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D.种子蛋白质含量较高
3.某植物的花瓣有紫色、红色以及粉色三种颜色,紫花和粉花植株自交不会出现性状分离,红花植株自交后代总会出现性状分离且比例为紫花∶红花∶粉花=1∶2∶1,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控制花瓣颜色的一对等位基因遵循分离定律
B.紫花植株与红花植株杂交后代全是紫花植株
C.紫花植株与粉花植株杂交后代全是红花植株
D.红花与粉花植株杂交后代既有红花也有粉花植株
4.山羊的黑毛与白毛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根据下列遗传图解所做的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黑毛是显性性状
B.亲代白毛羊是纯合子
C.子一代中白毛羊与亲代白毛羊的基因型不相同
D.子二代中白毛羊与母亲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
5.遗传因子组成为AA的牛与杂种公牛表现为有角,杂种母牛与遗传因子组成为aa的个体表现为无角。现有一对有角牛交配,生下一只无角牛,这只牛的性别是( )
A.母牛 B.公牛
C.无法确定 D.公牛或母牛
6.某同学准备了装有小球的烧杯①~④,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从①②中各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模拟F1产生配子及雌雄配子结合的过程
B.从①③中各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模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过程
C.从每个烧杯中抓取小球并统计后,为了符合实际形成配子及受精情况,抓取后不必放回
D.每个烧杯中两种颜色的小球表示两种类型的配子,数量必须相等
7.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中,用纯种黄色圆粒豌豆和纯种绿色皱粒豌豆作亲本进行杂交,F1自交,F2出现4种性状类型,数量比为9∶3∶3∶1。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用纯种黄色皱粒豌豆和纯种绿色圆粒豌豆作亲本进行杂交,也可得到F1
B.F2的黄色圆粒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为8/9
C.F2中与亲本表型不同的概率是1/2
D.F2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4
8.已知某DNA分子两条链(α+β链)中碱基A占碱基总数的20%,其中α链中碱基G占该链碱基总数的20%,则不可以推测出(  )
A.β链中碱基G的占比 B.β链中碱基(C+T)的占比
C.两条链中碱基(C+T)的占比 D.α链中碱基C的占比
9.警察在侦查案件时,有时需要在案发现场提取关键物证,然后通过DNA化验拨开案件背后的“迷雾”,这是因为不同DNA分子携带的遗传信息不同,DNA携带的遗传信息储存在( )
A.氢键 B.碱基的排列顺序 C.磷酸二酯键 D.脱氧核糖和磷酸基团交替连接
10.拉布拉多猎犬毛色分为黑色、巧克力色和米白色,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将纯合黑色犬与米白色犬杂交,F1均为黑色犬。将F1黑色犬相互交配,F2犬毛色及比例为黑色∶巧克力色∶米白色=9∶3∶4。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B.F2黑色犬中纯合子占1/9
C.F2米白色犬有3种基因型
D.F2巧克力色犬相互交配,其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
11.科研人员以雌性角喙栓蚤蝇为材料,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如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应选择联会时期的细胞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
B.在卵巢中具有含4、8、16条染色体的细胞
C.显微镜视野中大部分细胞具有图中形态的染色体
D.若角喙栓蚤蝇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则图中有两条异型性染色体
12.如图表示某同学描绘某种动物的某些细胞分裂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的细胞均处于细胞分裂后期
B.甲细胞正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细胞质不均等分配
C.甲、丙是初级性母细胞,乙、丁没有染色单体。
D.乙、丁的染色体数都是体细胞的一半
13.下列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同源染色体形成四分体在减数分裂前期I
B.在减数分裂前期I两两配对的2条染色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
C.一个四分体中的染色体形态、大小一定相同
D.一个四分体中含有四条染色单体
14.下列有关精子和卵细胞形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两者形成过程中都出现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的现象
B.两者形成过程中都有染色体的复制和均分,两者所含遗传物质均是正常体细胞的一半
C.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不同的地方是精子需要变形,卵细胞不需要变形,其余完全相同
D.形成100个受精卵,至少需要100个精原细胞和100个卵原细胞
15.在“减数分裂模型的制作研究”活动中,先制作4个蓝色(2个5cm、2个8cm)和4个红色(2个5cm,2个8cm)的橡皮泥条,再结合细铁丝等材料模拟减数分裂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将2个5cm蓝色橡皮泥条扎在一起,模拟1个已经复制的染色体
B.将4个8cm橡皮泥条按同颜色扎在一起再并排,模拟1对同源染色体的配对
C.模拟减数分裂后期I时,细胞同极的橡皮泥条颜色要不同
D.模拟减数分裂后期II时,细胞一极的橡皮泥条数要与另一极的相同
16.萨顿在研究蝗虫精子和卵细胞形成的过程中发现,孟德尔假说中的遗传因子,即基因分离和自由组合的行为与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行为之间存在着平行的关系。下列关于基因与染色体行为存在平行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和染色体都作为独立的遗传单位且成分相同
B.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于同一条染色体上
C.成对的基因和同源染色体都是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
D.在雌雄配子随机结合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的同时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
17.将性腺组织细胞进行荧光标记,等位基因A、a都被标记为黄色,等位基因B、b都被标记为绿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处于四分体时期的细胞,下列有关推测合理的是( )
①若这两对基因在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一个四分体中出现两个黄色、两个绿色荧光点②若这两对基因在一对同源色体上,则有一个四分体中出现四个黄色、四个绿色荧光点③若这两对基因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一个四分体中出现两个黄色、两个绿色荧光点④若这两对基因在两对同源色体上,则有两个四分体中分别出现四个黄色、四个绿色荧光点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18.自然界中,由性染色体决定生物性别的类型主要有XY型和ZW型。下列有关性别决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豌豆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分为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
B.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Y染色体都比X染色体短小
C.正常情况下,人体的次级精母细胞含有1个Y染色体
D.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其相应的性状表现与性别有一定的关联
19.在正常男性的染色体组型图中,全部染色体可分为7组。下列关于正常男性染色体组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染色体共有24种形态
B.染色体组型分析可用于亲子鉴定
C.男性的X染色体分在G组
D.染色体组型具有种的特异性,可以用于诊断各种遗传病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人有23对染色体,其中有22对常染色体,男女都一样;另一对是性染色体,这对性染色体在形态、结构和大小上具有明显的差别,大的为X染色体,小的为Y染色体。X、Y有一部分是同源的(图中Ⅰ片段)。
20.下面的遗传系谱图中(●■分别代表患病女性和患病男性)致病基因不可能位于图中Ⅱ2片段的是( )
A. B. C. D.
21.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位于Ⅱ2区段的致病基因在体细胞中也可能有等位基因
B.红绿色盲基因位于Ⅱ2区段,在男、女体细胞中与该性状有关的基因数目不同
C.如果基因位于Ⅱ1区段,则该基因只能遗传给男性
D.位于Ⅰ区段上基因的遗传后代性状表现不会有性别差异
22.摩尔根在果蝇野生型个体与白眼突变体杂交实验中发现F1全为红眼,F2出现了白眼雄果蝇,以下对此实验过程及现象的分析,总结正确的是( )
A.控制果蝇红眼与白眼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B.亲代红眼与F1雌性个体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50%
C.F1雌雄交配,F2出现白眼雄性,该现象称为性状分离
D.F1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交配,后代雌蝇全是红眼
23.为研究R型肺炎双球菌转化为S型肺炎双球菌的转化物质是DNA还是蛋白质,进行了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其基本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组培养皿中有R型及S型菌落,推测加热不会破坏转化物质的活性
B.乙组培养皿中有R型及S型菌落,推测转化物质是蛋白质
C.丙组培养皿中只有R型菌落,推测转化物质是DNA
D.实验能证明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是DNA,而不是蛋白质
24.某研究小组用放射性同位素32P、35S分别标记T2噬菌体,然后将大肠杆菌和被标记的噬菌体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如图所示。一段时间后,分别进行搅拌、离心,并检测沉淀物和悬浮液中的放射性。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甲组的悬浮液含极少量32P标记的噬菌体DNA
B.甲组的沉淀物放射性较高,证明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C.乙组的悬浮液含较多35S标记的噬菌体蛋白质
D.乙组被感染的细菌内不含35S标记的噬菌体蛋白质,也不产生含35S的子代噬菌体
25.如图为烟草花叶病毒的感染和病毒重建实验部分示意图,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
A.图中的两种烟草花叶病毒具有不相同的RNA和蛋白质
B.图中重组病毒的感染实验,证明了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核糖核酸
C.单用烟草花叶病毒的RNA就能在烟草中产生多个遗传信息相同的子代病毒
D.图中“B型后代”的组成是RNA B和蛋白质A
26.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豌豆的遗传物质可被RNA酶水解
B.肺炎链球菌的遗传物质主要是DNA
C.大肠杆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
D.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可被水解成4种脱氧核苷酸
27.如果要搭建一长度为50个碱基对的DNA片段(其中一条单链胞嘧啶和鸟嘌呤总和为30),则该活动的准备情况正确的是( )
A.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中,相邻的A、T碱基以氢键连接
B.在制作脱氧核苷酸时,需要在碱基连接磷酸和脱氧核糖
C.需要准备6种不同形状和颜色的物体
D.需要准备70个代表胸腺嘧啶的物体
28.某哺乳动物卵原细胞形成卵细胞的过程中,某时期的细胞如图所示,其中①~④表示染色体,a~h表示染色单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示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所处时期为前期Ⅱ
B.①与②的分离发生在后期Ⅰ,③与④的分离发生在后期Ⅱ
C.该细胞的染色体数与核DNA分子数均为卵细胞的2倍
D.a和e同时进入一个卵细胞的概率为1/16
29.基因A,a和B,b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若某个体与aabb杂交,子代基因型为AaBb和Aabb且比为1:l,则该个体的基因型为(  )
A.AABb B.AaBb C.Aabb D.AaBB
30.控制南瓜重量的基因有A/a、B/b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染色体上,每种显性基因控制的重量程度相同,且具有累加效应,基因型为aabb,AaBb的南瓜重量分别是90克、110克。今有基因型AaBB和AaBb的亲代杂交,则有关杂交子代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表现型有 4 种
B.基因型有 8 种
C.果实最轻约100克
D.果实最重的个体出现的几率是1/8
二、非选择题
31.如图所示为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的部分结构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1”和“2”交替连接形成DNA的 ,“2”和“3”组成的结构叫 ,
“3”和“4”的比例越低,DNA分子的结构越 ,DNA分子的碱基含量遵循 (填“卡伽夫法则”或“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2)含有200个碱基的某DNA片段中,可因碱基对的组成和序列的不同携带不同的遗传信息,该DNA分子的种类最多可达 种,体现了DNA分子具有多样性。如果该DNA片段中的氢键总共270个,那么该DNA片段中共有胸腺嘧啶 个。
32.下图表示细胞分裂和受精过程中核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据图分析可得出
(1)a阶段为 过程,b阶段为 过程,L→M染色体数目改变的原因是 。
(2)GH段和OP段,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是 (填“相等”或“不相等”)的。
(3)同源染色体联会发生在 段,c阶段中发生了核DNA含量的加倍是 (填“MN”或“NO”或“OP”)段。
(4)以下图为例,在下图框中画出该细胞减I中期的示意图。
33.已知果蝇的长翅和残翅是一对相对性状,红眼和白眼是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基因A(a)、B(b)控制,Y染色体上没有相应的基因。现有表型相同的一对雌、雄果蝇杂交,F1个体的表型及数量比例如下表所示。请据下表回答:
雄性果蝇 长翅红眼 长翅白眼 残翅红眼 残翅白眼
3/16 3/16 1/16 1/16
雌性果蝇 长翅红眼 长翅白眼 残翅红眼 残翅白眼
3/8 0 1/8 0
(1)果蝇的翅型性状中,属于显性性状的是 ,控制翅型的基因的遗传遵循 定律。若让纯合长翅与纯合残翅杂交,所得的后代与显性亲本的表型完全一致,这种显性现象的表现形式称为 。
(2)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B(b)位于 染色体上。
(3)F1长翅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有 种,其中杂合子占 。
(4)将F1中残翅红眼的雌果蝇和长翅白眼雄果蝇交配,则F2中残翅白眼果蝇所占的比例为 。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D
【分析】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详解】A、豌豆的红花是针对于花的颜色,高茎是指茎的高度,不是同种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A错误;
B、果蝇的红眼是指眼睛的颜色,与果蝇残翅不是同种的性状,B错误;
C、狗的短毛是指狗毛的长度,卷毛是指狗毛的卷曲度,不是同种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C错误;
D、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是同一性状,属于相对性状,D正确。
故选D。
2.D
【分析】1、孟德尔利用豌豆作为实验材料,发现了两大遗传定律,其成功的原因是:a、选择豌豆作为实验材料;b、利用“假说-演绎”法;c、先从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入手,再分析多对性状的遗传,由简到难;d、利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2、豌豆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容易取得成功的原因是:(1)豌豆是严格的自花、闭花授粉植物,在自然状态下一般为纯种;(2)豌豆具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易于观察;(3)豌豆的花大,易于操作;(4)豌豆生长期短,易于栽培。
【详解】选择豌豆作为杂交实验的材料是孟德尔获得成功的重要原因,是因为:①豌豆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②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受粉植物,自然条件下是纯种;③豌豆花大,便于去雄和人工授粉;④豌豆子代数目多,有利于结果的统计与分析。并不是因为豌豆种子蛋白质含量较高,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3.B
【分析】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按照分离定律基因型为Aa个体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AA:Aa:aa=1:2:1,测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aa=1:1。
2、紫花和粉花植株自交不会出现性状分离,红花植株自交后代总会出现性状分离且比例为紫花∶红花∶粉花=1∶2∶1,红花×红花后代出现紫花∶红花∶粉花=1∶2∶1,说明杂合子表现为红花,紫花、粉花是纯合。
【详解】A、紫花和粉花植株自交不会出现性状分离,红花植株自交后代总会出现性状分离且比例为紫花∶红花∶粉花=1∶2∶1,说明杂合子表现为红花,紫花、粉花是纯合,控制花瓣颜色的一对等位基因遵循分离定律,A正确;
B、紫花植株是纯合子,红花植株是杂合子,因此杂交后代紫花植株:红花植株=1:1,B错误;
C、杂合子表现为红花,紫花、粉花是纯合子,紫花植株与粉花植株杂交后代全是红花植株,C正确;
D、粉花植株是纯合子,红花植株是杂合子,红花与粉花植株杂交后代既有红花也有粉花植株,D正确。
故选B。
4.D
【分析】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
由遗传图可知,白羊与白羊杂交后代出现黑羊,因此黑色是隐性性状,白色是显性性状,设控制羊毛色的基因用A/a表示。
【详解】A、由遗传图可知,白羊与白羊杂交后代出现黑羊,因此黑色是隐性性状,白色是显性性状,A错误;
B、设控制羊毛色的基因用A/a表示,子一代的黑毛羊基因型是aa,白毛羊的基因型是Aa,则亲本白毛羊的基因型是Aa,为杂合子,B错误;
C、亲代和子一代白毛羊的基因型都为杂合子Aa,C错误;
D、子一代白毛羊的基因型均为Aa,所以子二代中白毛羊的基因型种类有AA()和Aa() ,D正确。
故选D。
5.A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公牛中,基因型为AA和Aa都有角,aa的公牛无角;母牛中,AA有角,基因型为Aa和aa均无角。
【详解】现在一对有角牛交配,即亲本公牛为AA或Aa,亲本母牛为AA,生下一只无角牛,则无角牛的基因型一定为Aa,所以这只牛的性别是雌性,即为母牛,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6.C
【分析】分析题图:如果两个烧杯中小球上标有的字母为同种字母,则两个烧杯分别表示雌、雄生殖器官,这两个烧杯内的小球分别代表雌、雄配子;如果两个烧杯中小球上标有的为不同的字母,则这两个烧杯表示同一生殖器官。
【详解】A、①②所示烧杯中的小球标有的字母D和d表示一对等位基因,因此从①②中各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模拟的是F1产生配子及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A正确;
B、①③所示烧杯中的小球标有的字母分别为D和d、R和r,表示两对等位基因,因此从①③中各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模拟的是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B正确;
C、为了确保每次抓取到每种颜色小球的概率相同,抓取后要放回,C错误;
D、杂合子能产生基因型相同的两种配子,所以每个烧杯中两种颜色的小球数量必须相等,D正确。
故选C。
7.C
【分析】题干中亲本纯种黄色圆粒豌豆和纯种绿色皱粒豌豆分别为YYRR、yyrr,F1全为黄色圆粒豌豆YyRr,F2中9黄色圆粒Y_R_:3黄色皱粒Y_rr:3绿色圆粒yyR_:1绿色皱粒yyrr。
【详解】A、用纯种黄色皱粒豌豆YYrr和纯种绿色圆粒豌豆yyRR作亲本进行杂交,也可得到F1黄色圆粒YyRr,A正确;
B、F2的黄色圆粒Y_R_中杂合子(9/16-YYRR)所占的比例为(9/16-1/16)/(9/16)=8/9,B正确;
C、F2中与亲本表型不同(黄色皱粒Y_rr+绿色圆粒yyR_)的概率是3/16+3/16=3/8,C错误;
D、F2中纯合子(YYRR、YYrr、yyRR、yyrr)所占比例为1/16+1/16+1/16+1/16=1/4,D正确。
故选C。
8.B
【分析】1、DNA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起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T, C=G。两条链(a+β链)中碱基A占碱基总数的20%,T=A=20%,C=G= (1-20%-20%)÷2=30%。
2、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如下:
(1)DNA分子是由两条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2)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
(3)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A(腺嘌呤)一定与T (胸腺嘧啶)配对,G(鸟嘌呤)一定与C(胞嘧啶)配对,碱基之间的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叫做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详解】A、据分析可知,DNA分子中G=30%,α链中碱基G占该链碱基总数的20%,β链中碱基G的占比(30%-20%÷2) ×2=40%,因此可以推出β链中碱基G的占比,A错误;
B、β链中碱基C与α链中碱基G配对,说明β链中碱基C也是20%,但无法知道β链中碱基T的比例,因此β链 中碱基(C+T) 的占比无法得知,B正确;
C、据分析可知,两条链中碱基中C=30%,T=20%,因此两条链C+T的占比为50%,因此可以推出两条链中碱基(C+T)的占比,C错误;
D、整个DNA分子中C+G=60%,α链中碱基C+G的占比也是60%,α链中碱基G占该链碱基总数的20%,α链中C的占比为40%,因此可以推出α链中碱基C的占比,D错误。
故选B。
9.B
【分析】1、DNA的双螺旋结构:①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②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在内侧。③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起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2、DNA分子的多样性:构成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虽只有4种,配对方式仅2种,但其数目却可以成千上万,更重要的是形成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可以千变万化,从而决定了DNA分子的多样性(n对碱基可形成4n种)。
3、DNA分子的特异性:每个特定的DNA分子中具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而特定的排列顺序代表着遗传信息,所以每个特定的DNA分子中都贮存着特定的遗传信息,这种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就决定了DNA分子的特异性。
【详解】DNA携带的遗传信息储存在碱基的排列顺序中,每个特定的DNA分子中具有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故能通过DNA携带的遗传信息判定犯罪嫌疑人,B正确。
故选B。
10.D
【分析】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详解】A、题意分析,F1黑色犬相互交配,F2犬毛色及比例为黑色∶巧克力色∶米白色=9∶3∶4,符合9∶3∶3∶1的变式,说明该性状至少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设控制拉布拉多猎犬毛色的等位基因为A/a和B/b,则F1黑色犬的基因型为AaBb,A正确;
B、F1黑色犬的基因型为AaBb,F2犬毛色及比例为黑色∶巧克力色∶米白色=9∶3∶4,F2黑色犬的基因型及比例为1/9AABB、2/9AaBB、2/9AABb、4/9AaBb,则F2黑色犬中纯合子占1/9,B正确;
C、F1黑色犬基因型为AaBb,故F2米白色犬基因型有aaBB,aaBb,aabb共3种(或AAbb,Aabb,aabb也为3种),C正确;
D、F2巧克力色犬的基因型可表示为A_bb,该群体相互交配,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即后代中会出现巧克力色和米白色,D错误。
故选D。
11.B
【分析】不同的生物,性别决定的方式也不同.性别的决定方式有:环境决定型(温度决定,如很多爬行类动物) ;年龄决定型(如鳝);染色体数目决定型(如蜜蜂和蚂蚁) ;有染色体形态决定型(本质上是基因决定型,比如人类和果蝇等XY型、矢鹅和蛾类等ZW型)等等。
(1) XY型性别决定,XY将发育成雄性,而XX将发育成雌性. XY型在生物界比较普遍,除了人类外,全部哺乳动物、某些两栖类,如非洲爪蟾、鱼类、很多昆虫都是XY型的。在基因水平上研究动物的性别决定机制,目前已发现位于X染色体上的DAX-1基因和位于Y染色体上的SRY基因。
(2)XO型性别决定,蝗虫、蟑螂等的性别决定为XO型,雄性只有一个X性染色体而没有Y染色体,所以形成带X和不带X的两种精子,雌性有一对X染色体形成一种带X的卵细胞,受精后的XX合于发育为雌性,XO合子发育为雄性,它们的理论比例是1: 1,这种性别决定叫XO型性别决定,它可以看作是XY型的一种变种。
(3) ZW型性别决定,ZZ将发育成雄性,而ZW将发育为雌性。这种方式常见于鳞翅目昆虫、爬行类和鸟类。
【详解】A、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A错误;
B、卵巢中的卵原细胞既可以有丝分裂,也可以进行减数分裂,角喙栓蚤蝇体细胞中染色体有8条,减数分裂形成的的卵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减数第一次分裂的细胞有8条染色体,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有16条染色体,B正确;
C、显微镜视野中的大部分细胞处于染色质状态,C错误;
D、若角喙栓蚤蝇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则雌性角喙栓蚤蝇两条同型性染色体,D错误。
故选B。
12.D
【分析】甲、丙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乙、丁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甲为初级卵母细胞,乙为次级卵母细胞,丙为初级精母细胞,丁为次级精母细胞或极体。
【详解】A、甲、丙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乙、丁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A正确;
B、甲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且细胞质不均等分裂,B正确;
C、甲为初级卵母细胞,丙为初级精母细胞,都是初级性母细胞,乙、丁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粒已经分裂,染色单体变成染色体,C正确;
D、乙和丁细胞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此时细胞中染色体数暂时加倍,与体细胞染色体数相同,D错误。
故选D。
13.C
【分析】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形成四分体,因此一个四分体就是一 对同源染色体,由此可判断一个四分体含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
【详解】A、减数分裂I前期,联会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可形成一个四分体,A正确;
B、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两两配对的2条染色体是一对同源染色体,B正确;
C、联会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可形成一个四分体,而同源染色体的形态、大小不一定相同,如X和Y染色体,故一个四分体中的染色体形态、大小不一定相同,C错误;
D、一个四分体就是一 对同源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含有两条染色单体,因此一个四分体中含有四条染色单体,D正确。
故选C。
14.A
【分析】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的不同表现在四个方面:场所不同(分别在不同的性器官中形成)、数目不同(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分裂会形成一个卵细胞,一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会产生四个精细胞)、是否变形(精子形成需要变形,卵细胞形成不需要变形)和是否均等(精子形成过程中两次分裂均表现为细胞质均等分裂,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两次分裂均表现为不均等分裂);但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都经过了联会、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分离和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详解】A、精子和卵细胞都是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的,二者形成过程中都出现联会、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的现象,A正确;
B、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都有染色体的复制和均分,两者所含的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均是正常体细胞一半,B错误;
C、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中不同的地方包括形成的场所、细胞质分裂方式(精子形成过程是均等分裂,卵细胞形成是不均等分裂)、是否需要经过变形、形成的数目等,C错误;
D、形成100个受精卵需要100个精子和100个卵细胞,由于1个精原细胞能形成4个精子,而1个卵原细胞只能形成1个卵细胞,所以形成100个受精卵至少需要25个精原细胞和100个卵原细胞,D错误。
故选A。
15.C
【分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详解】A、一条染色体上的两条染色单体是经过复制而来,大小一样,故将2个5cm蓝色橡皮泥条扎在一起,模拟1个已经复制的染色体,A正确;
B、同源染色体一般大小相同,一条来自母方,一条来自父方(用不同颜色表示),故将4个8cm橡皮泥条按同颜色扎在一起再并排,模拟1对同源染色体的配对,B正确;
C、减数分裂后期I时,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细胞同极的橡皮泥条颜色可能相同,可能不同,C错误;
D、减数分裂后期II时,染色体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均分到细胞两级,故模拟减数分裂后期II时,细胞一极的橡皮泥条数要与另一极的相同,D正确。
故选C。
16.C
【分析】萨顿用蝗虫细胞作材料研究了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并提出了如下推论: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也就是说,基因就在染色体上,因为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1、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
2、体细胞中基因、染色体成对存在,而配子中只有成对基因中的一个,同样配子中也只有成对染色体中的一条。
3、体细胞中的成对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的来源也是如此。
4、减数分裂过程中基因和染色体行为相同。
【详解】A、基因是遗传的功能单位,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而染色体作为基因的主要载体,其组成成分是DNA和蛋白质,A错误;
B、在体细胞中基因和染色体都成对存在,即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B错误;
C、体细胞中成对基因、染色体都是一个来自母方,一个来自父方,说明基因与染色体存在平行关系,C正确;
D、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进行自由组合,说明基因与染色体存在平行关系,D错误。
故选C。
17.C
【分析】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详解】①②、基因因复制而加倍,若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则1个四分体中将出现4个黄色和4个绿色荧光点,①错误,②正确;
③④、若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则有两个四分体中分别出现4个黄色或4个绿色荧光点,③错误,④正确,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8.D
【分析】性别决定是指雌雄异体的生物决定性别的方式,性别是由染色体决定的。XY型性别决定的特点是雌性动物体内有两条同型的性染色体XX,雄性个体内有两条异型的性染色体XY,如哺乳动物、果蝇等;ZW型性别决定的特点是雄性动物体内有两条同型的性染色体ZZ,雌性个体内有两条异型的性染色体ZW,如鸟类等。
【详解】A、豌豆是两性花,无性别之分,因此无性染色体,A错误;
B、果蝇是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X染色体比Y染色体短小,B错误;
C、正常情况下,人体的次级精母细胞含有0个或1个或2个Y染色体,C错误;
D、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上往往与性别相联系,其相应的性状表现与性别有一定的关联,正确。
故选D。
19.A
【分析】以染色体的数目和形态来表示染色体组的特性,称为染色体组型。染色体组型一般是以处于体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的数目和形态来表示。
【详解】A、正常男性的常染色体有44条,22种形态,另外两条性染色体X和Y,是两种形态,共24种形态,A正确;
B、亲子鉴定需对DNA进行测序,只分析染色体组型不可用于亲子鉴定,B错误;
C、男性的X染色体分在C组,C错误;
D、染色体组型分析可诊断染色体异常类遗传病,不能诊断单基因遗传病,D错误。
故选A。
20.B 21.D
【分析】题图分析,Ⅰ是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位于该区段上的遗传,可能在性别之间存在差异。Ⅱ1是Y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该遗传病没有显隐性关系,男患者的后代男性都是患者,表现为限男性遗传。Ⅱ2是 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位于该区段上的显性遗传病是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特点是:女患者多于男患者,女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患病,女性正常,其父亲和儿子一定正常;位于该区段上的隐性遗传病是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特点:男患者多于女患者,女患者的父亲、儿子一定是患者,男性正常,母亲、女儿一定正常。
20.A、根据无中生有为隐性可判断该病为隐性遗传病,且相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或X染色体上,不符合题意,A错误;
B、根据有中生无为显性可知,该病为显性遗传病,相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符合题意,B正确;
C、图示系谱图中的遗传病表现可能为伴X隐性遗传病,也可能是伴Y遗传病,且相关基因也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不符合题意,C错误;
D、图示系谱图中的遗传病可以位于常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不符合题意,D错误。
故选B。
21.A、位于Ⅱ2区段的致病基因在体细胞中也可能有等位基因,如红绿色盲基因位于Ⅱ2区段,其在女性的体细胞中可能存在等位基因,A正确;
B、红绿色盲基因位于Ⅱ2区段,Y染色体上没有,所以在男、女体细胞中与该性状有关的基因数目不同,B正确;
C、如果基因位于Ⅱ1区段,则X染色体上没有该基因,所以该基因只能遗传给男性,C正确;
D、位于Ⅰ区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其上的单基因遗传病,男性患病率不一定等于女性,如①XaXa×XaYA后代所有显性个体均为男性,所有隐性个体均为女性;②XaXa×XAYa后代所有显性个体均为女性,所有隐性个体均为男性,男性患病率可能不等于女性,D错误。
故选D。
22.C
【分析】题图分析:图中红眼与白眼杂交,F1均为红眼,说明红眼相对于白眼是显性性状;F2红眼有雌性和雄性,白眼只有雄性,说明与性别相关联,相关基因在性染色体上。
【详解】A、题图分析:图中红眼与白眼杂交,F1均为红眼,说明红眼相对于白眼是显性性状;F2红眼有雌性和雄性,白眼只有雄性,说明与性别相关联,相关基因在性染色体上,A错误;
B、亲代红眼是显性纯合子,F1雌性个体为杂合子,所以亲代红眼与F1雌性个体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0,B错误;
C、F1雌雄交配,F2出现白眼雄性,该现象称为性状分离(亲本性状一致,子代中既有显性性状又有隐性性状),说明红眼对白眼为显性,C正确;
D、F1红眼雌果蝇(相关基因型为XWXw)与白眼雄果蝇(XwY)交配,后代雌蝇一半是红眼,一半是白眼,D错误。
故选C。
23.B
【分析】格里菲思的实验证明,在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但是不知道转化因子是什么;在艾弗里证明遗传物质是DNA的实验中,艾弗里将S型细菌的DNA、蛋白质、糖类等物质分离开,单独的、直接的观察它们各自的作用;另外还增加了一组对照实验,即DNA酶和S型活菌中提取的DNA与R型菌混合培养。
【详解】A、甲组培养皿中既有R型菌落也有S型菌落,推测加热不会破坏转化物质的活性,但也有未转化的R型细菌,A正确;
B、乙组提取物中加入了蛋白酶,不能破坏DNA,故培养皿中有R型及S型菌落,由于加入了蛋白酶,所以可推测转化物质不是蛋白质,B错误;
C、丙组培养皿中只有R型菌落,由于加入了DNA酶,所以可推测转化物质是DNA,C正确;
D、该实验能证明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是DNA,而蛋白质不是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D正确。
故选B。
24.B
【分析】1、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过程:培养大肠杆菌,用32P、35S分别标记大肠杆菌→用32P、35S标记的大肠杆菌分别培养噬菌体获得标记的噬菌体→用32P、35S标记的噬菌体分别侵染普通大肠杆菌→搅拌、离心→检测悬浮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
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吸附→注入核酸→合成→组装→释放。
【详解】A、甲组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由于32P存在于DNA中,悬浮液含极少量标记的噬菌体DNA,A正确;
B、甲组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由于P存在于DNA中,甲组的沉淀物放射性较高,证明DNA进入到大肠杆菌细胞中,子代是否含32P未知,
不能说明DNA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B错误;
C、由于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不会进入大肠杆菌,且蛋白质外壳会在悬浮液中存在,所以乙组的悬浮液含较多35S标记的噬菌体蛋白质,C正确;
D、由于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不会进入大肠杆菌,乙组被感染的细菌内不含35S标记的噬菌体蛋白质,由于大肠杆菌不具有35S标记,因而也不产生含35S的子代噬菌体,D正确。
故选B。
25.D
【分析】病毒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需要寄生在活细胞内生存,用培养基培养时要加入宿主细胞。病毒一般是蛋白质外壳包着DNA或RNA。烟草花叶病毒的RNA能使烟草感染病毒。
【详解】A、图中两种烟草花叶病毒是不同种类的烟草花叶病毒,其RNA和蛋白质不同,A正确;
B、分析图可知,用RNA A和蛋白质B组成的重组病毒感染烟草,最终得到A型后代,用RNA B和蛋白质A组成的重组病毒感染烟草,最终得到B型后代,实验证明了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核糖核酸,B正确;
C、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RNA感染烟草后就能在烟草中产生多个遗传信息相同的子代病毒 ,C正确;
D、图中“B型后代”的组成是RNA B和蛋白质B,D错误。
故选D。
26.D
【分析】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但其细胞核遗传物质和细胞质遗传物质都是DNA;病毒只含一种核酸,因此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详解】A、豌豆的遗传物质为DNA,可被DNA酶水解,A错误;
B、肺炎链球菌的遗传物质是DNA,B错误;
C、大肠杆菌为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结构,其遗传物质存在于拟核DNA中,C错误;
D、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为DNA,可被水解成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D正确。
故选D。
27.C
【分析】DNA结构:①DNA分子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②DNA分子外侧是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而成的基本骨架。③DNA分子两条链的内侧的碱基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配对,并以氢键互相连接。
【详解】A、一条链上相邻碱基之间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连接,A错误;
B、在制作脱氧核苷酸时,需要在脱氧核糖上连接磷酸和碱基,B错误;
C、搭建DNA片段是,首先要构建4种脱氧核苷酸,需要准备6种不同形状和颜色的物体,分别代表磷酸,脱氧核糖,4种碱基,C正确;
D、要搭建一长度为50个碱基对的DNA片段,其中一条单链胞嘧啶和鸟嘌呤总和为30,腺嘌呤和胸腺嘧啶总和为20,互补链数量相同,所以要准备40个代表胸腺嘧啶的物体,D错误。
故选C。
28.D
【分析】题图分析,图中正在发生同源染色两两配对联会的现象,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该细胞的名称为初级卵母细胞,据此答题。
【详解】A、根据形成四分体可知,该时期处于前期Ⅰ,为初级卵母细胞,A错误;
B、①与②为同源染色体,③与④为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均发生在后期Ⅰ,B错误;
C、该细胞的染色体数为4,核DNA分子数为8,减数分裂产生的卵细胞的染色体数为2,核DNA分子数为2,C错误;
D、a和e进入同一个次级卵母细胞的概率为1/2×1/2=1/4,由次级卵母细胞进入同一个卵细胞的概率为1/2×1/2=1/4,因此a和e进入同一个卵细胞的概率为1/4×1/4=1/16,D正确。
故选D。
29.A
【分析】自由组合的实质:当具有两对(或更多对)相对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在子一代产生配子时,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其实质是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即一对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与另一对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彼此间互不干扰的,各自独立地分配到配子中去。因此也称为独立分配定律。
【详解】基因A,a和B,b分别位于不同对的同源染色体上,遵循自由组合定律,某个体与aabb(产生配子ab)杂交,子代基因型为AaBb和Aabb且比为1:l,因此某个体产生的配子为AB∶Ab=1∶1,故某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
故选A。
30.B
【分析】控制南瓜重量的基因有A/a、B/b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染色体上,每种显性基因控制的重量程度相同,且具有累加效应,基因型为aabb,AaBb的南瓜重量分别是90克、110克。说明每个显性基因使南瓜增重(110-90)÷2=10克。
【详解】A、控制南瓜重量的基因有A/a、B/b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染色体上,每种显性基因控制的重量程度相同,且具有累加效应,基因型为aabb,AaBb的南瓜重量分别是90克、110克。说明每个显性基因使南瓜增重(110-90)÷2=10克,基因型AaBB和AaBb的亲代杂交,后代显性基因的数量最多是4个,最少是1个,所以显性基因的数量可以是1个、2个、3个、4个,即南瓜的表现型是4种,A正确;
B、基因型AaBB和AaBb的亲代杂交,基因型有3×2=6种,B错误;
C、控制南瓜重量的基因有A/a、B/b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染色体上,每种显性基因控制的重量程度相同,且具有累加效应,基因型为aabb,AaBb的南瓜重量分别是90克、110克,说明每个显性基因使南瓜增重(110-90)÷2=10克,基因型AaBB和AaBb的亲代杂交,果实最轻就基因型为aaBb,南瓜重量为90+10=100克,C正确;
D、控制南瓜重量的基因有A/a、B/b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染色体上,每种显性基因控制的重量程度相同,且具有累加效应,基因型为aabb,AaBb的南瓜重量分别是90克、110克,说明每个显性基因使南瓜增重(110-90)÷2=10克基因型AaBB和AaBb的亲代杂交,后代最重者是显性基因的数量最多者AABB,出现的概率为1/4×1/2=1/8,D正确。
故选B。
31.(1) 基本骨架 脱氧核苷(腺嘌呤脱氧核苷或者胸腺嘧啶脱氧核苷) 稳定 卡伽夫法则
(2) 4100 30
【分析】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
DNA分子是由两条链组成的,这两条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A(腺嘌呤)一定与T(胸腺嘧啶)配对;G(鸟嘌呤)一定与C(胞嘧啶)配对。碱基之间的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叫做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详解】(1)“1”表示磷酸,“2”表示脱氧核糖,二者交替连接形成长链排在DNA分子外侧形成DNA的基本骨架,“2”为脱氧核糖,“3”为碱基,二者组成的结构叫脱氧核苷。3”和“4”为A和T形成的碱基对,二者之间有2个氢键,该碱基对比例越低,说明G和C形成的碱基对越多,而G和C之间有3个氢键,则DNA分子的结构越稳定,DNA分子的碱基含量遵循“卡伽夫法则”。
(2)含有200个碱基的某DNA片段中,含有100个碱基对,其中包含的遗传信息可因碱基对的组成和序列的不同携带不同的遗传信息,由于每个碱基对可以有四种不同类型,则该DNA分子的种类最多可达4100种,这体现了DNA分子具有多样性。如果该DNA片段中的氢键总共270个,由于DNA分子中A、T形成的碱基对中有2个氢键,而G、C形成的碱基对中有3个氢键,这里可以假设该DNA片段中共有胸腺嘧啶x个,则2x+3(100-x)=270,解得x=30,即该DNA片段中共有胸腺嘧啶30个。
32.(1) 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 受精作用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2)不相等
(3) GH MN
(4)
【分析】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间期进行DNA的复制,DNA数量加倍,染色体数量不变,着丝粒(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DNA数量不变。
题图分析,图中a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核DNA含量变化,b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核DNA含量变化,c表示受精后发生的有丝分裂过程,图示为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详解】(1)图示a阶段为有丝分裂过程,b阶段为减数分裂过程,分别表示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核DNA含量变化;L→M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此时染色体数目改变的原因是受精作用引起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即恢复到原来体细胞的状态。
(2)图中GH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的前、中和后期,此时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而OP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变化图像,此时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即为原来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二倍,即这两个阶段的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是不相等的。
(3)同源染色体联会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对应图中的GH段,c阶段中发生了核DNA含量的加倍是“MN段,该阶段的分裂间期发生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合成,因此细胞中DNA含量加倍。
(4)下图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2对同源染色体,该细胞发生减数分裂的过程中会形成2个四分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的细胞中两对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在细胞中央赤道板的两侧,此时细胞中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可绘制如下:

33.(1) 长翅 分离 完全显性
(2)X
(3) 4 5/6
(4)1/12
【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详解】(1)表型相同的一对雌、雄果蝇杂交产生的F1中无论雌雄个体长翅和残翅的比例均为3∶1,说明长翅对残翅为显性,控制翅型的基因A(a)在遗传时遵循基因分离定律;若让纯合长翅与纯合残翅杂交,所得的后代与显性亲本的表型完全一致,这种显性现象的表现形式称为完全显性,即基因型为AA和Aa的个体均表现为长翅。
(2)表型相同的一对雌、雄果蝇杂交,F1雄性果蝇中红眼∶白眼=1∶1,雌性果蝇全为红眼,说明性状表现与性别有关,故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
(3)根据题1和2并结合子代的表型可推测,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依次为AaXBXb、AaXBY,则F1长翅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有2×2=4种,分别为1AAXBXb、2AaXBXb、1AAXBXB、2AaXBXB,可见,其中杂合子的比例为5/6。
(4)亲本雌、雄果蝇的基因型依次为AaXBXb、AaXBY,则F1中残翅红眼的雌果蝇的基因型为1/2aaXBXB、1/2aaXBXb,F1中长翅白眼雄果蝇的1/3AAXbY、2/3AaXbY,则将F1中残翅红眼的雌果蝇和长翅白眼雄果蝇交配,F2中残翅白眼果蝇所占的比例为1/2×2/3×1/2×1/2=1/12。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