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聊城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聊城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

资源简介

山东省聊城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有学者认为某文明是世界上“第一个发展出集约化农业、文字、法律的文明,也是最早对社会进行阶级划分、建立奴隶制度及有组织的社会福利制度的文明”。该文明( )
A.发明了象形文字 B.诞生了最早的史诗 C.形成了种姓制度 D.首创了直接民主制
2.《摩奴法论》是印度教伦理规范的经典著作,大约成书于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2世纪。其规定:“造物主创造了有用的动物之后委托吠舍来照管,而将整个人类置于婆罗门和刹帝利的保护之下……婆罗门穷困时,可完全问心无愧地将其奴隶首陀罗的财产据为己有,而国王不应加以处罚”。该规定旨在( )
A.宣扬法律权威 B.合理进行社会分工 C.冲击种姓制度 D.维护婆罗门的特权
3.亚历山大崇尚东方宫廷礼节,要求大臣行东方式的匍匐礼。他享用东方君主的服饰,头戴波斯王冠,倡导马其顿人和东方女子结婚。亚历山大采取上述举措的主要目的是( )
A.传播先进的东方文化 B.增强君主的权威
C.稳固帝国的政治统治 D.融合东西方文化
4.如图为中古时期的欧洲某国统治者采取的改革措施。该统治者为( )
◆编纂新法典,改组中央机关. ◆限制按门第选任军官的制度,建立常备军。 ◆实行“特辖领地制”。
A.大流士一世 B.查士丁尼 C.伊凡四世 D.穆罕默德
5.在中世纪,欧洲大学整个课程设置只有文法、算学、几何等几门基础学科。阿拉伯帝国文化传入欧洲后,英国、德国等公立学校的学科设计均与阿拉伯专科大学有内在联系。到文艺复兴时期,欧洲高等学校的课程更是受阿拉伯大学影响加入了天文学、逻辑学、修辞学等课程。这反映了阿拉伯文化的传播( )
A.推动了欧洲大学的发展 B.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C.开启了文艺复兴的历程 D.拉开了近代科学的序幕
6.公元7-10世纪,许多阿拉伯人、波斯人迁移到非洲东海岸,伊斯兰教和阿拉伯文化也随之传入,这里民族文化交融、商业城市逐渐兴起。这可以用来说明( )
A.人口迁移的必然性 B.非洲文明的先进性
C.文明交流的重要性 D.商业发展的必要性
7.阿兹特克人对植物特别有研究,他们建造了大量植物园,许多植物园集中研究药用植物学。一些植物园还附设诊所治疗疾病。在药用植物普遍应用的基础上,各部落均有一所医院,为平民治病。据此可推知阿兹特克( )
A.民众的健康有一定保证 B.独立培育了众多农作物
C.近代科学研究已经开启 D.农业是国家的经济基础
8.如图为新航路开辟四条航线示意图。对此图的解释合理的是( )
A.航线①的航海家是意大利人 B.航线②的航海家相俏“地圆说”
C.航线③开辟了到东方的新航路 D.航线④完成了第一次环球航行
9.美洲的白银大量流入西班牙,再从西班牙流向欧洲其它国家。在白银流动时,所经地区物价迅速上涨,货币贬值。这一现象( )
A.推动了欧洲商业格局的变化 B.促进了国际贸易中心的转移
C.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衰落 D.加快了欧洲殖民扩张与掠夺
10.在中世纪,英国的戏剧与宗教活动密切相关,其情节很短,演员是业余的。16世纪下半叶,戏剧迅速发展,演出场地从教堂搬到剧场,出现了职业演员,主要题材由圣经故事变为历史剧和爱情剧。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文艺复兴的开展 B.宗教改革的推动 C.近代科学的兴起 D.民族国家的建立
11.英国哲学家休谟(1711-1776)认为“理性是并且也应该是情感的奴隶,除了服务和服从情感之外,再不能有任何其他的职务……即使是纯粹的理论推理活动也是受情感推动的结果。”据此可知休谟( )
A.反对理论推理 B.强调发挥人的作用 C.否定理性判断 D.主张反思启蒙运动
12.《拿破仑法典》规定妻子必须服从自己的丈夫。美国1787年宪法承认了奴隶制的存在,规定未被征税的印地安人不属于自由人。上述现象反映了在当时( )
A.资产阶级人权具有局限性 B.法律制度亟需完善
C.封建等级思想的影响巨大 D.民众权利不被重视
13.到18世纪的英国,中下层民众的服饰质地从皮革、厚重羊毛织品向亚麻、棉麻混合物、纯棉织品发展,服饰变得更加时尚,服饰上的饰品越来越多和繁杂。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圈地运动的实行 B.工业革命的开展 C.生活方式的变化 D.生产关系的变革
14.1825年,英国经济危机打击了英国工业的所有部门,造成了工人阶级的极端贫困,激起了他们反对资本主义剥削的斗争;1890年,德国经济危机迅速波及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亚非拉等殖民地半殖民地也受到这次危机的影响。这一变化主要由于( )
A.生产力水平提高 B.国家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C.世界市场的发展 D.国际工人运动持续发展
15.19世纪以来,印度本土精英号召“重返吠陀”,试图将对印度传统文化的解释权从殖民者手中夺回,并赋予《薄伽梵歌》等印度教经典以行动主义的自信与活力。提拉克、甘地等人还提出“司瓦拉吉”(民族自治)是印度民族特有的“达摩”(使命)。这些做法意在( )
A.发动下层民众抗击英国 B.打击本国封建势力
C.增强印度民族独立意识 D.恢复印度传统文化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材料,问答问题。
欧洲中世纪:变化的时代
材料一 1077年1月,德皇亨利四世冒着风雷严寒,前往意大利北部的卡诺莎城堡向教皇格列高利七世“忏悔罪过”。三天三夜后,教皇才原谅亨利四世。这就是“卡诺莎之辱”;1302年,法王腓力四世逮捕教皇卜尼法斯八世,同时推举克雷蒙五世担任新教皇,并将教皇的府邸迁至法国境内的阿维农。西欧的庄园经历了9-13世纪的兴盛期以后。从13世纪后期起就不断开始衰落;10-11世纪起,随着工商业的发展,西欧各地兴起了众多城市,一些城市通过武装暴动等方式赢得一定程度的自治权,城市还以金钱和人力支持王权。中世纪早期,基督教会的修道院承担起教育的基本职责,成为西欧最主要的教育机构;11世纪以来,中世纪的大学兴起。其基本目的是进行职业训练,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专业人才。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材料二 中世纪始于5世纪,迄止于15世纪。有些人认为这1000年是人类走过的一段漫长而愚蠢的弯路,这1000年的贫穷、迷信和黑暗横亘在罗马帝国古老的黄金时代和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新黄金时代之间。由于种种原因,对中世纪的这种不公道的观点持续了整整500年。无论如何,中世纪都不是一个沉睡的、可怕的时代。而是一个充满变化的时代。
——摘编自【美】本内特《欧洲中世纪史》
(1)根据材料,概括中世纪西欧社会发生的变化。
(2)结合材料一中的史实论证材料二的观点。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物种大交换
材料一 粮食应该(继续)运到这里,直到我们在这里播种和栽种的(作物和果菜)收获为止。它看来极好,因此可以期待今后从中缓解我们的食物匮乏。应该运来一些活羊,最好是羊羔,母的比公的更好,还要公母都有的牛犊。前来的每一艘船都应该带上公驴和母驴、母马,以便运输重物和干地里的活。……如果在这个移民数(按,指一千人)中有一百骑兵,那将很不错,而且是甚为有益的。
——1494年1月哥伦布写给西班牙国王夫妇的报告
材料二 牛、山羊、绵羊、猪和马是引入美洲的最重要的动物物种。它们在美洲都找到了空闲的生存空间,特别是牛和马在广阔草原上自由生长。新的动物为美洲印第安人提供了新的动物蛋白质来源,而在1492年前印第安人都相对缺乏这些蛋白质。随后,为欧洲市场提供皮革和羊毛的大牧场建立起来。马和牛提供了重要的畜力,使人们第一次可以在英洲土地上开垦耕种。有轮子的车辆和更多种类的驮畜也提高了交通运输的可能性。但是牛马羊的大量繁殖,破坏了植物及其根部组成的脆弱网络,其身上携带的病菌也在美洲广泛传播。
——摘编自约翰·麦克尼尔《世界历史中的物种交流》等
(1)根据材料一分析哥伦布把羊牛等物种带入美洲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分析牛马等物种在美洲推广的影响。
三、论述题
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世博会:轮换的世界中心
世博会被誉为世界经济、科技、文化的“奥林匹克”盛会。下表为1851年伦敦世博会和1876年费城世博会的展品情况简介。
世博会 展品
1851年伦敦世博会 展馆“水晶宫”总共使用了超过4500吨的钢材、30万块玻璃和1.7万立方米的木材。展出了英国各种机械发明和先进的工业品,如高效的农业机械、印刷机械、自动链式精纺机、大功率蒸汽机、高速汽轮船、气压机、起重机、机床以及先进的炼钢法、隧道和桥梁模型等。
1876年费城世博会 在5个主题展馆中,美国展品占据了主厅的一半、3/4的机械宫、2/3的农业宫、几乎全部的园艺宫和纪念宫;主要展示了美国的电话、发电机、锅炉、起重机、灭火机、内燃机、机械冷却机、直流发电机等产品。
——摘编自周秀琴《文明的辉煌:走进世界博览会历史》等
指出材料中两次世博会的不同,并加以阐释。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空想社会主义
材料一 下表为19世纪中期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代表人物 关于理想社会的设想 实现的途径
圣西门 主张实业制度,人人都要劳动,社会经济按照计划发展,不再存在生产无政府状态。把选举适当人选充当人类的伟大领袖的权力交给全体人民,……世俗权力交给实业家。 希望国王和资产者帮助无产阶级建立理想的社会制度。
傅立叶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人民全体都是富人的奴隶”,建立和谐制度社会——法郎吉,提出资本家和工人都入社,财产都入股。收益按劳动、资本、才能分配。 希望富人的慈善心和统治者的明智来改造社会。
欧文 认为私有制过去和现在都是人们所犯的无数罪行和所遭的无数灾祸的原因;建立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单位和消费单位。 希望欧美各国政府保护穷人的利益,改造社会。
材料二 马克思、恩格斯是19世纪人类三个最先进国家中三种思潮的继承人和天才的完成者。马克思的学说是人类在19世纪所创造的优秀成果——德国的哲学、英国的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社会主义的当然继承者。
——摘自《列宁选集(第2卷)》
结合上述材料,评析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时空是:古代西亚。古代两河流域灌溉农业发达;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从苏美尔城邦时期开始,美索不达米亚社会就存在着奴隶,这里是人类社会最早进入文明的地区;古巴比伦社会内部存在着等级制度。人们被分为阿维鲁(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穆什根努(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奴隶三个等级;有学者认为,人类最早的政府福利项目是古巴比伦时期,神庙征收谷物税,进行救荒、扶贫,《汉谟拉比法典》强调保护孤寡。因此材料所述文明为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古代两河流域的《吉尔伽美什》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诗,B项正确;古代埃及人使用象形文字,但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古代两河流域的《汉谟拉比法典》,与材料所述“第一个发展出法律”不符,排除A项;在国家形 成过程中,印度出现贵贱分明、职业世袭、法律地位不平等 的种姓制度。但种姓制度形成是在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而在此之前,公元前18世纪的《汉谟拉比法典》就将古巴比伦社会分为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与材料中“最早对社会进行阶级划分”不符,排除C项;古希腊实行民主政治。公民大会由全体成年男性公民组成,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决定国家法律和政策。大部分官员由抽签 产生,大多一年一任。具有直接民主的特点。但古希腊经济的特点是工商业和海外贸易发达,与材料所述“发展出集约化农业”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2.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目的题。时空是:古代印度。据材料“造物主……将整个人类置于婆罗门和刹帝利的保护之下”“婆罗门穷困时,可完全问心无愧地将其奴隶首陀罗的财产据为己有”可知,《摩奴法论》维护种姓制度,维护婆罗门的特权,D项正确;材料体现《摩奴法论》肯定种姓制度下的等级划分,而非强调法律至上、不可违背,不能体现“宣扬法律权威”,排除A项;《摩奴法论》宣称种姓制度是造物主的意旨,目的是维护婆罗门的特权,体现了统治阶层的利益,而非“合理的社会分工”,排除B项;《摩奴法论》维护而非冲击种姓制度,排除C项。故选D项。
3.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亚历山大帝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亚历山大在亚洲扩张时,宣称自己是原来统治者的继承人,崇尚东方宫廷礼节服饰,要当地人对他敬若神明等举措,旨在加强被征服地区统治,C项正确;材料没有对比东西方文化,无法得出“先进的东方文化”,排除A项;“增强君主的权威”与材料“倡导马其顿人和东方女子结婚”不符,排除B项;“融合东西方文化”是手段,不是其根本目的,排除D项。故选C项。
4.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时空是:中古时期的欧洲。1547年, 伊凡四世正式加冕为沙皇。他颁布新法典,改组中央机 关,镇压大贵族,巩固和强化了中央集权。伊 凡 四世实行“ 特辖领地制”,把全国划分为特辖区和普通区。特辖区包括工商业发达的城 市、中部和南部的富庶地区,以及 军事战略要地,由国君直辖,C项正确;大流士一世是古代波斯帝国皇帝,排除A项;查士丁尼是拜占庭帝国皇帝,在位期间编订《查士丁尼法典》,与材料所述不符,排除B项;穆罕默德(约570一632)出生于阿拉伯半岛的麦加城,7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与材料所述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5.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到文艺复兴时期(欧洲)。通过阿拉伯学者的著作翻译和注释,欧洲学者接触到了古希腊哲学家的作品以及伊斯兰世界自身的科学和哲学成就。这些新知识的引入丰富了欧洲大学的课程内容,并促进了学术思想的交流和发展。因此,可以说阿拉伯文化的传播推动了欧洲大学的发展,A项正确;材料主要表现阿拉伯文化对于欧洲的影响,没有体现欧洲对于阿拉伯文化影响,无法得出“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结论,排除B项;在中世纪阿拉伯文化就已传入欧洲,排除C项;材料主旨“欧洲大学的发展”,而“近代科学的序幕”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
6.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公元7-10世纪(亚洲)。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东非盛产黄金、象牙、犀角、龟甲等贵重物品,与阿拉伯、印度等东方国家发生贸易关系。7至10世纪,有许多阿拉伯人、波斯人迁移到这里,同当地土著黑人融合,形成斯瓦希里人。随着阿拉伯商人和移民的到来,伊斯兰教和阿拉伯文化也传入东非。在东非沿海国际贸易中。兴起许多商业城市。逐渐发展为城邦,体现为文明交流的重要性,C项正确;人口迁移的必然性主要是经济与社会因素,但是材料主要表现人口迁移的影响,不是原因,排除A项;没有和其他地区文明进行对比,无法得出“非洲文明的先进性”的结论,排除B项;材料主旨“文明交流”,而“商业发展的必要性”,排除D项。故选C项。
7.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阿兹特克帝国(古代美洲)。根据材料可知,阿兹特克人建造植物园并开展药用植物学研究,在此基础上,开设诊所或医院为平民治病,这有利于民众的健康,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农作物的培育,排除B项;近代科学诞生于近代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排除C项;材料强调阿兹特克人通过研究药用植物学为民众治病,未反映农业在国家的经济地位,排除D项。故选A项。
8.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世界)。据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航线④环绕是世界展开,说明这是完成了第一次环球航行的麦哲伦船队,D项正确;航线①到达印度,开辟这条航线的是达伽马,是葡萄牙人,排除A项;航线②的航海家是开辟好望角航线的迪亚士,其没有公开表示自己相信“地圆说”,排除B项;航线③开辟了到美洲的新航路,排除C项。故选D项。
9.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美洲)。根据材料“美洲的白银大量流入西班牙,再从西班牙流向欧洲其它国家。在白银流动时,所经地区物价迅速上涨,货币贬值”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洲的白银大量流入西班牙后,引发欧洲的“价格革命”,价格革命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衰落,C项正确;“推动了欧洲商业格局的变化”是商业革命的影响,排除A项;“国际贸易中心的转移”是欧洲商业革命的表现,排除B项;材料主旨“价格革命”,而“欧洲殖民扩张与掠夺”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10.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6世纪(英国)。16世纪的英国经历了宗教改革时期,这场文化运动强调人文主义,使得人文主义思想传播到广大下层百姓,使得戏剧从宗教中心的教堂转移到世俗的剧场,并开始吸引更多的观众,B项正确;文艺复兴使得人文主义思想在上层知识分子阶层传播,还没渗透到广大下层百姓,排除A项;“近代科学的兴起”主要影响当时的科技发展,排除C项;“民族国家的建立”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
11.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英国)。材料“理性是并且也应该是情感的奴隶,除了服务和服从情感之外,再不能有任何其他的职务”反映了休谟认为理性应该服从情感,而不是完全依赖理性,这是对启蒙运动理性至上思想的反思,D项正确;材料“即使是纯粹的理论推理活动也是受情感推动的结果”表明休谟并没有反对理论推理,而是认为理论推理也受情感推动,排除A项;材料主旨是强调理性与情感的关系,而不是强调发挥人的作用,排除B项;材料“理性是并且也应该是情感的奴隶”表明休谟认为理性应该服从情感,而不是否定理性判断,排除C项。故选D项。
12.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法国和美国)。根据材料“《拿破仑法典》规定妻子必须服从自己的丈夫,美国1787年宪法承认了奴隶制的存在,规定未被征税的印第安人不属于自由人”可知,《拿破仑法典》和美国1787年宪法都存在对妇女、奴隶、印第安人的不平等规定,说明资产阶级人权具有局限性,A项正确;材料并没有强调法律制度亟需完善的紧迫性,排除B项;印地安人不属于自由人不是封建等级思想影响的表现,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资产阶级人权具有局限性,不是民众权利不被重视,排除D项。故选A项。
13.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世纪(英国)。根据材料“到18世纪的英国,中下层民众的服饰质地从皮革、厚重羊毛织品向亚麻、棉麻混合物、练棉织品发展,股饰变得更加时尚,服饰上的饰品越来越多和繁杂”说明服饰质地由厚重向轻便发展,这得益于棉纺织业的发展,棉纺织业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因此材料中的变化是由于工业革命的开展,B项正确;圈地运动只是为工业革命提供了自由劳动力,并没有推动服饰质地的变化,排除A项;材料只是反映服饰质地的变化,没有体现生活方式的变化,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生产关系的变革,排除D项。故选B项。
14.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欧洲)。根据材料“1890年,德国经济危机迅速波及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亚非拉等殖民地半殖民地也受到这次危机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世界各地联系更加密切,C项正确;材料主旨为“世界经济联系加强”,而“生产力水平提高”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没有和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进行对比,无法得出“国家间经济发展不平衡”,排除B项;“国际工人运动持续发展”体现为国际工人运动对于社会的推进,但是材料主要体现世界市场的发展,排除D项。故选C项。
15.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目的题。时空是:19世纪-20世纪上半叶印度。19世纪的印度处于英国的殖民统治之下,印度本土精英号召“重返吠陀”,目的是利用传统文化激发印度人的民族独立意识。提拉克、甘地等人还提出“司瓦拉吉”(民族自治)是印度民族特有的“达摩”(使命),意在争取摆脱殖民统治,赢得民族独立,C项正确;材料所述做法是对全体印度民众的呼吁,而非只针对下层民众,排除A项;弘扬民族文化、争取民族自治目的是反抗英国殖民统治,而非打击本国封建势力,排除B项;弘扬印度传统文化只是手段,目的是利用传统文化激发民族意识,作为反抗殖民统治的武器,排除D项。故选C项。
16.(1)变化:王权的加强;封建庄园经济衰落;城市经济发展并且逐步取得独立权;大学兴起;教会的影响力削弱。
(2)材料二中的观点指出,中世纪并非一个完全黑暗和愚蠢的时期,而是一个充满变化的时代。
论证:政治上,卡诺莎之辱和阿维农之囚显示出教会与国家之间权力斗争的激烈程度。这些事件表明,中世纪的政治结构并非僵化不变,而是存在着权力重组和重新分配的过程;经济上,庄园制度的衰落和城市的兴起标志着中世纪经济结构的转型,而城市商人和手工业者通过武装暴动等方式赢得自治权,并支持王权,推动了封建社会向中央集权制的过渡;教育上,中世纪的大学兴起,其基本目的是进行职业训练,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专业人才,为中世纪的社会进步提供了知识基础和人才保障。
综上所述,材料一中的史实充分论证了材料二的观点:中世纪并非一个沉睡的、可怕的时代,而是一个充满变化的时代。在这个时期,政治、经济和教育等领域都发生了重要变革,为后来的欧洲文明奠定了基础。
【详解】(1)本题是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中世纪的西欧。根据材料一“1302年,法王腓力四世逮捕教皇卜尼法斯八世,同时推举克雷蒙五世担任新教皇,并将教皇的府邸迁至法国境内的阿维农”可知,王权的加强;根据材料一“从13世纪后期起就不断开始衰落;10-11世纪起,随着工商业的发展,西欧各地兴起了众多城市,一些城市通过武装暴动等方式赢得一定程度的自治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封建庄园经济衰落并且城市经济发展并且逐步取得独立权;根据材料一“中世纪早期,基督教会的修道院承担起教育的基本职责,成为西欧最主要的教育机构;11世纪以来,中世纪的大学兴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学兴起并且教会的影响力削弱。
(2)本题是认识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中世纪的西欧。根据材料二“ 无论如何,中世纪都不是一个沉睡的、可怕的时代。而是一个充满变化的时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世纪并非一个完全黑暗和愚蠢的时期,而是一个充满变化的时代。
论述可以从政治,经济与文化教育等角度,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从政治上看,根据材料一“1302年,法王腓力四世逮捕教皇卜尼法斯八世,同时推举克雷蒙五世担任新教皇,并将教皇的府邸迁至法国境内的阿维农”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卡诺莎之辱和阿维农之囚显示出教会与国家之间权力斗争的激烈程度。这些事件表明,中世纪的政治结构并非僵化不变,而是存在着权力重组和重新分配的过程;在经济上,根据材料一“从13世纪后期起就不断开始衰落;10-11世纪起,随着工商业的发展,西欧各地兴起了众多城市,一些城市通过武装暴动等方式赢得一定程度的自治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庄园制度的衰落和城市的兴起标志着中世纪经济结构的转型,而城市商人和手工业者通过武装暴动等方式赢得自治权,并支持王权,推动了封建社会向中央集权制的过渡;在文化上,根据材料一“中世纪早期,基督教会的修道院承担起教育的基本职责,成为西欧最主要的教育机构;11世纪以来,中世纪的大学兴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世纪的大学兴起,其基本目的是进行职业训练,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专业人才,为中世纪的社会进步提供了知识基础和人才保障。、
最后,归纳总结。综上所述,材料一中的史实充分论证了材料二的观点:中世纪并非一个沉睡的、可怕的时代,而是一个充满变化的时代。在这个时期,政治、经济和教育等领域都发生了重要变革,为后来的欧洲文明奠定了基础。
17.(1)原因:解决食物匮乏的问题;改善当地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生产力水平;增强殖民队伍当地的军事实力。
(2)影响:为当地人提供了新的动物蛋白质来源,改善了他们的饮食结构;密切欧洲与美洲的经济联系,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外来物种的大量繁殖也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详解】(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的世界。根据材料一“它看来极好,因此可以期待今后从中缓解我们的食物匮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解决食物匮乏的问题;根据材料一“前来的每一艘船都应该带上公驴和母驴、母马,以便运输重物和干地里的活”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善当地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生产力水平;根据材料一“如果在这个移民数(按,指一千人)中有一百骑兵,那将很不错,而且是甚为有益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增强殖民队伍当地的军事实力。
(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的世界。根据材料二“新的动物为美洲印第安人提供了新的动物蛋白质来源,而在 1492年前印第安人都相对缺乏这些蛋白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当地人提供了新的动物蛋白质来源,改善了他们的饮食结构;根据材料二“随后,为欧洲市场提供皮革和羊毛的大牧场建立起来。马和牛提供了重要的畜力,使人们第一次可以在英洲土地上开垦耕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密切欧洲与美洲的经济联系,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根据材料二“但是牛马羊的大量繁殖,破坏了植物及其根部组成的脆弱网络,其身上携带的病菌也在美洲广泛传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外来物种的大量繁殖也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18.不同:从展馆的建筑材料来看,两次世博会的展馆有着截然不同的风格。伦敦世博会的展馆“水晶宫”使用了大量的钢材和玻璃,体现了当时英国工业革命的成果和对新材料、新技术的追求。而费城世博会的展馆则更加注重实用性和功能性,可能没有像伦敦世博会那样大规模地使用新型材料。
其次,从展品的内容来看,两次世博会也有所不同。伦敦世博会主要展示了英国各种机械发明和先进的工业品,这些展品代表了当时英国在工业领域的领先地位。而费城世博会则更加注重展示美国在各个领域的创新成果,包括电话、发电机、内燃机等,这些展品体现了美国在科技和工业方面的崛起。
此外,两次世博会在展品的来源和展示方式上也可能有所不同。伦敦世博会的展品主要来自英国本土,而费城世博会的展品则更加国际化,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参展者。同时,两次世博会在展示方式上也可能有所差异,比如展览的布局、灯光效果、解说服务等方面。
【详解】本题是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近代的世界。根据材料“展馆‘水晶宫’总共使用了超过4500吨的钢材、30万块玻璃和1.7万立方米的木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展馆的建筑材料来看,两次世博会的展馆有着截然不同的风格。伦敦世博会的展馆“水晶宫”使用了大量的钢材和玻璃,体现了当时英国工业革命的成果和对新材料、新技术的追求,而费城世博会的展馆则更加注重实用性和功能性,可能没有像伦敦世博会那样大规模地使用新型材料;根据材料“展出了英国各种机械发明和先进的工业品”与“主要展示了美国的电话、发电机、锅炉、起重机、灭火机、内燃机、机械冷却机、直流发电机等产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展品的内容来看,两次世博会也有所不同。伦敦世博会主要展示了英国各种机械发明和先进的工业品,这些展品代表了当时英国在工业领域的领先地位,而费城世博会则更加注重展示美国在各个领域的创新成果,包括电话、发电机、内燃机等,这些展品体现了美国在科技和工业方面的崛起;根据材料“展出了英国各种机械发明和先进的工业品”与“美国展品占据了主厅的一半、3/4的机械宫、2/3的农业宫、几乎全部的园艺宫和纪念宫”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次世博会在展品的来源和展示方式上也可能有所不同。伦敦世博会的展品主要来自英国本土,而费城世博会的展品则更加国际化,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参展者,同时,两次世博会在展示方式上也可能有所差异,比如展览的布局、灯光效果、解说服务等方面。
19.
评析:空想社会主义虽然无法实现,但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产生了重要影响。
19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病逐渐显现,欧洲各地普遍出现了贫富分化严重、 工人阶级苦难深重的状况。一些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不是一个公正、合理的社会,他们纷纷提出改造社会的方案,形成了一股空想社会主义思潮。空想社会主义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的圣西门、 傅立叶和英国的欧文。 圣西门主张实业制度,希望国王和资产者帮助无产阶级建立理想的社会制度。 傅立叶批评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人民全体都是富人的奴隶”,希望建立和谐制度社会——法郎吉,希望富人的慈善心和统治者的明智来改造社会。 欧文认为私有制是造成贫困和灾难的根源,希望欧美各国政府保护穷人的利益,改造社会。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无情地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种种弊端,主张建立合作、平等、和谐的理想社会。但是,他们没有找到实现理想社会的现实力量和正确有效的途径。虽然空想社会主义在现实中无法实现,但留下了宝贵的思想遗产,成为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来源之一。
【详解】本题为论述题之历史事物阐释题,时空是19世纪中期欧洲。材料一列举了19世纪中期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分析可知,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具有进步意义,也有局限性。据材料二“马克思的学说是人类在19世纪所创造的优秀成果——德国的哲学、英国的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社会主义的当然继承者”可知,空想社会主义成为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来源之一。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从背景、内容、进步性、局限性等方面评析。背景方面,19世纪初,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病逐渐显现,空想社会主义思潮兴起。内容方面,圣西门主张实业制度,希望国王和资产者帮助无产阶级建立理想的社会制度。傅立叶批评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人民全体都是富人的奴隶”,希望建立和谐制度社会——法郎吉,希望富人的慈善心和统治者的明智来改造社会。欧文认为私有制是造成贫困和灾难的根源,希望欧美各国政府保护穷人的利益,改造社会。进步性方面,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无情地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种种弊端,主张建立合作、平等、和谐的理想社会,成为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来源之一。局限性方面,没有找到实现理想社会的现实力量和正确有效的途径,具有空想性。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