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 学案(含答案) 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 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 学案(含答案) 2023-2024学年高二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三册

资源简介

第二节 人类活动与环境问题
【学习目标】
1.说明产生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及危害,构想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综合思维)
2.能够结合某区域具体的环境问题实例,提出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区域认知)
3.认识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及其严重后果,并规范自己的行为,树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公民意识。(人地协调观)
4.通过阅读有关资料,理解环境问题的概念与类型,掌握目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地理实践力)
【自主预习】
一、环境与环境问题
1.环境:当以人类为中心时,环境是指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①      和②       的综合体。
2.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在人类活动的过程中,需要消耗一定数量的自然资源,从而引起③          的变化,并产生了一系列环境问题。
二、环境问题概述
1.环境问题的概念:一般是指自然界或人类活动作用于人们周围的环境,引起环境质量下降或④      ,以及这种变化反过来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2.环境问题按成因分类
(1)原生环境问题:由⑤      或自然因素引发的环境问题。
(2)次生环境问题:由⑥      引发的环境问题。
3.次生环境问题的分类
(1)资源枯竭。
(2)环境污染:人类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消费过程中,向自然界排放的污染物超过了⑦      和自净能力,使环境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发生变化而引起的环境问题。
(3)生态破坏:由人类不合理开发利用资源而引起的生态失衡或自然资源枯竭。
4.全球性环境问题:全球气候变化、臭氧层空洞等。
三、环境污染
1.水污染
(1)水污染的成因:当污染物进入江河湖海等水体,并超过水体⑧      时,就会改变水体的物理、化学、生物等特性,降低水的利用价值,造成水污染。
(2)水污染源的分类
A.按照人类活动方式,水污染源可分为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和⑨          。
B.按照污染物⑩      状态,可分为点污染源和面污染源。
a.点污染源:如矿产资源开发产生的矿山废水造成的水污染。
b.面污染源:如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过量或不正确使用农药和化肥造成的水污染。
2.大气污染
来源 主要污染物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 大量粉尘、废气
煤炭燃烧 二氧化硫、烟尘
汽车尾气、石油化工 烯烃、二氧化氮、链烷
  3.固体废弃物污染
(1)固体废弃物的来源:       、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
(2)固体废弃物的危害
A.固体废弃物倘若处置不当,其有害成分通过水、空气、土壤等途径污染环境,进而危害人类健康。
B.固体废弃物       或填埋处置,也需要占用大量土地。
4.环境污染的治理措施举例
(1)以建设       社会为导向,节约使用各类自然资源。
(2)工业企业布局适度集中,以利于污染集中治理。
(3)加强宣传教育,动员社会各界的力量,借助法律、经济、技术等手段,把环境污染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
四、生态破坏
1.土地退化
(1)概念: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所造成的           衰减。
(2)类型:水土流失、荒漠化、次生盐碱化、沼泽化等。
(3)水土流失的后果
A.直接后果:破坏土地资源。
B.间接后果:长远来看,在流域源头和上游,植被破坏造成的水土流失,可能导致下游湖、河、水库的泥沙增多,       ,进而引发洪涝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
2.生物多样性减少
(1)生物多样性的意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可以增强生态系统         和服务的能力。
(2)生物多样性降低的危害:会减弱生态系统抗干扰的能力,并威胁到系统的       。
(3)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速推进,都会破坏野生物种生存繁衍的环境,进而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不利影响。
五、我国环境保护概况
1.环境保护的两大领域: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
2.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是从污染防治开始的。
3.生态保护的特点:与       相比,生态保护的范围要更宽泛,影响更广,任务更为艰巨,需要的时间更长,花费的资金也更多。
【答案】 ①社会 ②物质条件 ③人类生存环境 ④生态失调 ⑤自然力 ⑥人类活动 ⑦环境容量 ⑧自净能力 ⑨生活污染源 ⑩空间分布  生产与消费  露天堆放  资源节约型  土地生产力  河床抬高  提供产品  稳定性  污染防治
【合作探究】
情境导入 《礼记·月令》记述了孟春之月到季夏之月保护林木鸟兽龟鳖等生物资源的禁令。从孟春之月“禁止伐木,毋覆巢”,到仲春之月“毋竭川泽,毋漉陂池,毋焚山林”,再到季夏之月“树木方盛,乃命虞人,入山行木毋有斩伐。不可以举土功”。从《礼记·月令》来看,几乎每个月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都有明文规定。
《礼记·月令》中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的规定有什么作用
提示:使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改变限制在自然环境的可承受范围之内,不会损害自然环境。
主题1 环境问题的类型
情境1 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互相依存、互相影响,它们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依赖自然环境;另一方面,人类可以改造环境,环境又反作用于人类。人类若能正确处理好与环境的关系,环境就会向有益于人类生存的良性方向发展;反之,如果人类采取不适当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就会破坏大自然在漫长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生态平衡,导致环境恶化,使人类生活质量下降,甚至危及人类的生存。
任务1 据图描述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答案】 人类通过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向环境排放废弃物和新陈代谢产物;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生存空间、物质和能量。人类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任务2 结合身边实际,举例说明环境问题是如何产生的。
【答案】 人类在利用资源时超过资源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会出现生态破坏、自然资源衰竭等环境问题;人类在向环境排放废弃物时,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会产生环境污染问题。
情境2 材料一 2019年7月,澳大利亚爆发了一场森林大火,这场大火从2019年烧到2020年,火灾蔓延至整个大陆。澳大利亚大火造成了33人死亡,3 000多所房屋被毁,还带来了生态上的破坏,不仅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造成温室效应加剧,还造成了至少10亿只野生动物的死亡。
材料二 2020年1月18—19日,我国华北地区雾霾严重,大部分地区为中度雾霾,其中天津、济南、郑州和石家庄为重度雾霾。
任务1 材料一、二反映的环境问题分别属于什么环境问题 为什么
【答案】 材料一反映的环境问题是由自然因素引发的,属于原生环境问题;材料二反映的环境问题是由人类活动引发的,属于次生环境问题。
任务2 除资源枯竭外,次生环境问题可以分为哪两大类 分别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答案】 次生环境问题可以分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大类。环境污染是指人类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消费过程中,向自然界排放的污染物超过了环境容量和自净能力;生态破坏是指由人类不合理开发利用资源而引起的生态失衡或自然资源枯竭。
环境问题的分类
分类 成因 问题举例
原生环境问题 自然力或自然因素 火山喷发造成的大气污染、地震引发的水质恶化等
次生环境问题 资源枯竭 人类长期大规模地开采与破坏,使地球上某些自然资源数量锐减和质量下降,以至不敷人类资源需求的现象 人类对土地、森林、矿产等资源的破坏
环境污染 人类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消费过程中,向自然界排放的污染物超过了环境容量和自净能力,使环境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发生变化 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和噪声污染等
生态破坏 人类不合理开发利用资源而引起的生态失衡或自然资源枯竭 森林毁坏、水土流失、草原退化、荒漠化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读“异地倾倒”漫画图,回答1~3题。
1.图中行为可能直接导致的环境问题是(  )。               
A.环境污染
B.全球变暖
C.水土流失
D.土地荒漠化
2.图中的现象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  )。
A.发展的观念
B.权利的观念
C.公平的观念
D.环境的观念
3.下列关于“环境问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到污染,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
B.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比发展中国家还要严重
C.环境问题是伴随着人口、资源、发展问题出现的,其实质就是发展问题
D.世界环境问题的解决要依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携手共同努力
【答案】 1.A 2.C 3.B
【解析】 第1题,异地倾倒直接导致的环境问题是环境污染;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大气中温室气体增多;水土流失产生的原因是湿润地区的植被破坏;土地荒漠化的成因是气候较干旱地区的植被破坏。第2题,公平的观念强调人与人的平等权,从时间上,代与代之间应享有公平;从空间上,区域之间应享有公平,异地倾倒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原则。发展的观念强调经济发展。权利的观念强调人们享受的权利,既包括物质生活享受,也包括环境享受,国家和地区间享有平等发展的权利。环境的观念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统一性。第3题,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等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遭到污染,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一般来说,发达国家的环保能力更强,环境治理的意识更强,其环境问题比发展中国家轻;环境问题是伴随着人口、资源、发展问题出现的,其实质就是发展问题;世界环境问题的解决要依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携手共同努力,仅靠发展中国家或是发达国家都是不够的,这也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公平的观念。
主题2 环境污染及其危害
情境1 2020年8月21日至23日,住房和城乡建设环境工程技术中心、广州某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广州共同举办了“2020全国城市及农村黑臭水体整治与水环境生态修复论坛”,论坛以“科学技术创新引领——促水环境生态修复”为主题,邀请了相关部门领导、行业专家、专业单位、工程公司、技术设备企业到场对接交流。
任务1 黑臭水体的存在反映了什么环境问题
【答案】 水污染问题。
任务2 城市的黑臭水体是如何形成的
【答案】 生产、生活中排放的大量污染性废水;城市建设使许多城市水体面积减小,水流不畅,导致大量污水积聚。
情境2 洛杉矶市坐落在三面环山、一面临海的开阔盆地中,除局部为丘陵外,地形平坦。19世纪末20世纪初,洛杉矶发展成特大城市,其城市居住用地以别墅型居民区为主。
20世纪40年代初期,洛杉矶近250万辆汽车排放的尾气,以及炼油厂、供油站等排放的化学物质,在阳光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生成淡蓝色光化学烟雾。这种烟雾含有臭氧、氮氧化物、乙醛和其他有害成分,滞留在洛杉矶上空经久不散,严重危害到当地居民的健康,甚至导致居民中毒死亡。另外,光化学烟雾还使家畜患病,阻碍植物生长,使橡胶制品老化,建筑物受到腐蚀。光化学烟雾也显著地降低了大气的能见度,影响汽车、飞机的安全运行,致使交通事故频发。
洛杉矶光化学污染事件催生了美国著名的《清洁空气法》,其环境治理与管理的示范作用意义重大。
任务1 从地形、气候的角度,分析光化学烟雾易在洛杉矶城市上空滞留的原因。
【答案】 洛杉矶市区西临太平洋,东、南、北三面环山,受西面海风影响易形成逆温现象;盆地地形使得汽车尾气、炼油厂供油站等排放的化学物质难以扩散;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影响,多晴朗无风天气。
任务2 治理洛杉矶光化学烟雾污染,可采取哪些措施 对我国有何启示
【答案】 措施:成立区域空气质量管理机构,以实现联防联控;出台法规为空气污染防治提供法律保障,用市场手段治理空气污染;开发空气污染治理先进技术。
启示:制定严格的空气质量标准和污染治理政策;建立跨区域治理机构;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发展;鼓励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发展公共交通;做好城市规划。
情境3 铁矿开采时,处理剥离的岩土一直是世界性的难题,通常需要占用大量土地来建设排土场和尾矿库。司家营铁矿位于河北唐山滦县城南10千米,于2007年投产,现为我国三大铁矿区之一。该铁矿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抓住曹妃甸建港的契机,用废石填海造地,并在开滦煤矿采煤沉陷区利用尾矿进行填充。此外,该铁矿在矿坑周边打好注浆孔,注入混凝土,阻断矿坑与地下水的联系,从而避免了采矿对地下水的污染。
任务1 简述司家营铁矿施行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的现实意义。
【答案】 减少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对固体废物进行有效利用,减少填充采煤沉陷区和填海造陆的成本。
任务2 采用尾矿填海、填充采煤沉陷区,会不会造成水体污染 如果会,应采取哪些防范措施
【答案】 可能会。措施:在矿坑周边打好注浆孔,注入混凝土,像一圈帷幕一样将地下水系同矿坑完全切断,这就是帷幕注浆工程,它可以有效保护地下水资源。对采矿排水及尾矿回水综合利用,先后采取新水分离改造、尾矿库回水管路改造、冷却水回收利用改造等多种措施,充分使用尾矿回水和采坑涌水,将新水用量降至最低。
任务3 调查本地的矿区尾矿和采空区的后续处理方式,或调查本地垃圾的处理方式,对它们的处理方式进行环境评价,并提出合理化改进建议。
【答案】 评价略(结合当地实际内容即可)。建议:对矿区进行绿化和复垦;对废水、废气、噪声等进行治理,完全符合或者低于国家有关标准才可以排放;与多家高校、科研单位合作,依托科学技术实施流程改造,优化工艺,做到最大限度地节能减排。
环境污染的主要类型
主要 类型 主要污染物 危害
水污 染 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农药、化肥及畜禽粪便等 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
大气 污染 常见的大气污染物有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硫氧化物及颗粒物等 影响人类和动物的健康;危害植被;腐蚀建筑物;影响气候;降低能见度;导致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和酸雨
固体 废弃 物污 染 工业固体废弃物、城市生活垃圾和危险废弃物 污染环境,进而危害人类健康;固体废弃物露天堆放或填埋处置,需要占用大量土地
  下图示意某日洛杉矶主要污染物浓度日变化。根据“光化学烟雾”的相关知识,回答1~3题。
1.“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污染物是(  )。               
A.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
B.硫氧化物和臭氧
C.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
D.碳氢化合物和臭氧
2.下列关于“光化学烟雾”及该日污染物浓度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7时左右CO和NO浓度达到最大值,且NO的浓度大于CO的浓度
B.“光化学烟雾”污染物的浓度与交通流量的日变化有关
C.O3浓度的日变化与气温的日变化一致
D.午夜时各种污染物的浓度最低
3.下列关于洛杉矶“光化学烟雾”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
①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太阳辐射强 
②三面环山,不利于污染物扩散 
③汽车数量多,尾气排放量大 
④冬季温和多雨,水汽充足,更易发生“光化学烟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1.A 2.B 3.A
【解析】 第1题,“光化学烟雾”是大气中的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等在阳光的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而出现的一种大气污染现象。第2题,读图可知,7时左右CO和NO浓度达到最大值,且CO的浓度大于NO的浓度;氮氧化物的浓度白天较高,尤其是在早晨最高,这与一日的交通流量的变化有关;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O3浓度的日变化与气温的日变化不一致;NO的浓度在正午前后最低。第3题,洛杉矶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半年太阳辐射强,更易发生“光化学烟雾”,①正确;坐落在三面环山、一面临海的开阔盆地中,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②正确;洛杉矶经济发达,汽车数量多,尾气排放量大,③正确。
  苔藓植物没有维管束,其生长所需的水和营养物质主要来自大气,下表为我国某地典型植物体内汞含量表(本地没有直接的汞污染源)。读表,回答4~5题。
植被 类别 乔木 草木 苔藓
红松 落叶松 云杉 白桦 毛果苔草 白齿泥炭藓
汞含量/ (ng/g) 31 17 34 19 34 119
4.据表判断,以下说法合理的是(  )。
A.该地所在区域矿产资源丰富
B.该地所在区域河流没有春汛
C.该地所在区域河流含沙量大
D.该地所在区域水能资源丰富
5.该地植物体内的汞可能来自(  )。
A.珠三角工业区 B.日本三湾一海
C.北美自由贸易区 D.京津唐工业区
【答案】 4.A 5.D
【解析】 第4题,据表判断,该地的植物类别中,以针叶林(红松、落叶松、云杉)为主。在我国,针叶林的主要分布区位于东北地区;东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是我国主要的重工业区;东北地区河流有春汛和夏汛两个汛期;东北地区河流含沙量小;东北地区地势较平坦,水能资源不丰富。第5题,由材料“苔藓植物没有维管束,其生长所需的水和营养物质主要来自大气”“本地没有直接的汞污染源”并读表可知,植被类别中苔藓(白齿泥炭藓)汞含量为119 ng/g,说明该地植物体内的汞可能来自区外,选项中京津唐工业区离东北地区最近,京津唐工业区是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大气污染较严重,所以汞污染源通过大气运动影响到东北地区大气质量的可能性最大。
主题3 生态破坏及其危害
情境 材料一 中国科学技术部2019年11月22日下午在北京发布的“全球土地退化态势”专题报告表明:2000—2018年全球土地退化与改善恢复两大过程在不同区域并行发生,两者总量基本持平。全球主要传统退化区中,中国、南亚次大陆等区域土地退化态势出现了明显的逆转。
材料二 2019年12月23日,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专家称,长江又一特有物种“长江白鲟”灭绝。
据估计,在过去的500年里,大约有1 000个物种已经灭绝。
任务1 土地退化的类型主要有哪些
【答案】 水土流失、荒漠化、次生盐碱化、沼泽化等。
任务2 土地退化会造成哪些危害
【答案】 土地退化会导致土地生产能力下降,引发粮食安全问题,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以及生物多样性减少。
任务3 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 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速推进,都会破坏野生物种生存繁衍的环境,进而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不利影响。
任务4 生物多样性减少会造成哪些危害
【答案】 减弱生态系统抗干扰的能力,威胁系统的稳定性。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培育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
情境 黄土高原曾经是林草茂密的地区,但黄土土质疏松,加上植被遭破坏和夏季多暴雨,水土流失严重,造成目前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任务1 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答案】 
自然原因 气候 降水集中于夏季,且多暴雨,对地表冲刷作用强
地形 地表起伏大,坡度较大,地表物质不稳定
植被 地表植被稀少,保护作用弱
土质 黄土质地疏松、垂直节理发育,易被冲刷剥离
人为原因 人口增长
植被破坏 毁林开荒、过度樵采、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露天开矿、营造宫殿、战争等
任务2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产生的危害有哪些
【答案】 土壤肥力丧失;诱发地质灾害;河道淤积,引发洪涝灾害;生态环境退化,制约该地社会经济发展;等等。
任务3 简述防治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措施。
【答案】 调整土地利用结构,退耕还林、封山育林;植树造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多途径解决农村生活用能问题,如发展沼气、营造速生薪炭林、开发小水电等;矿区开展土地复垦;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
生态破坏的主要类型
分类 成因 危害
土地退化 水土 流失 人类不合理的生产、生活活动导致植被破坏等 土壤有机质和养分损失,破坏土壤结构;导致下游湖、河、水库的泥沙增多,河床抬高,引发洪涝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
荒漠 化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 可利用土地面积缩小,土地产出减少,土地养育人口的能力降低
次生 盐碱 化 半湿润、干旱、半干旱地区大水漫灌 土壤盐分浓度高,作物根系吸水困难,根系生长不良,甚至烂根,影响作物产量和产品质量
生物多样 性减少 生态环境的破坏、资源的过度开发、环境污染和外来物种入侵 减弱生态系统抗干扰的能力,威胁系统的稳定性;部分物种灭绝
  昆虫是自然界种群最丰富的动物。据研究,近几年昆虫灭绝的速度是爬行动物、哺乳动物和鸟类的8倍,已有近1/3濒临灭绝,40%的种类正在减少。目前昆虫数量正以每年2.5%的速度急剧减少,这意味着所有的昆虫可能在21世纪末消失。这将造成自然生态系统崩溃。据此回答1~2题。
1.昆虫数量锐减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矿产开发规模扩大
B.农业生产方式转变
C.全球气候变化显著
D.自然植被退化严重
2.昆虫数量锐减或灭绝对人类活动产生的影响是(  )。
A.社会系统崩溃
B.食物链条中断
C.人类文明倒退
D.农业产量下降
【答案】 1.D 2.D
【解析】 第1题,昆虫数量锐减的主要驱动因素是栖息地的减少和退化,我们也可以解释为是自然植被的减少和退化;矿产开发和全球气候变化均可能改变昆虫的生活环境,但矿产资源开发范围不大,全球气候变化是个缓慢的过程,均不会导致昆虫数量锐减;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更注重有机绿色农业,对环境的影响变小,不是昆虫数量锐减的主要原因。第2题,昆虫帮助细菌和其他生物分解有机质,有助于生成土壤,移除粪便和尸体,增加土壤肥力。昆虫能为植物授粉,昆虫可以帮助大部分农作物授粉,保持农田健康,并能控制有害植物数目。可利用某些昆虫制作重要产品,如蜜、丝、蜡、染料、色素等。昆虫的消亡对人类活动产生的影响是农业产量下降,但不会让社会系统崩溃、人类文明倒退。昆虫数量锐减让许多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以昆虫为食物的鱼类受到严重影响。若昆虫消失,这些动物都会因没有食物而灭绝,但不会使人类的食物链条中断。
【随堂检测】
  自然环境按人类对它们的影响程度及它们所保存的结构形态、能量平衡,可分为原生环境和次生环境。人类改造原生环境,使之适应于人类的需要,促进了人类经济的发展。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属于原生环境的是(  )。                
A.菲律宾热带种植园
B.我国长江中下游平原
C.格陵兰岛冰原
D.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
2.一般说来,与原生环境相比,次生环境对人类提供的服务更多体现在(  )。
A.供给服务方面 B.支撑服务方面
C.文化服务方面 D.调节服务方面
【答案】 1.C 2.A
【解析】 第1题,根据材料可知,原生环境受人类活动影响程度低,比较四个选项,格陵兰岛冰原符合题意,人为干扰最少。第2题,次生环境是人类改造原生环境而来的,主要体现在使自然环境的供给服务更多,从自然环境中获得更多食物、淡水、木材、矿产等各种资源,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有利于人类生存;支撑服务主要是维持自然环境自身的相对稳定状态;文化服务主要指人类从自然界获得精神享受、审美体验等非物质收益;调节服务是为人类提供相对适宜的生存环境。
  现代社会,灯光的不合理使用带来了一种可怕的灾难——光污染。具体表现为“白亮污染”“人工白昼”“彩光污染”“交通污染”。据此回答3~4题。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玻璃幕墙反射的眩光是典型的“人工白昼”
B.娱乐场所的各种灯光,构成了“白亮污染”
C.亮度过大的夜景照明是“彩光污染”
D.提高驾驶照明度的氙气车灯,是典型的“交通污染”
4.目前全球70%的人口生活在光污染中,并且光污染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下列关于光污染所产生的影响,错误的是(  )。
A.天文上,光污染使望远镜无法形成暗黑环境
B.动物上,大型的广告灯箱可使数十万只有趋光特性的昆虫死亡;夜行动物,无论是觅食还是藏身都更加艰难
C.植物上,夜间的灯光会促进植物光合作用,使植物正常生长、繁殖存活时间大大延长
D.对人类来说,长时间上夜班,接触光线强度大,患病的可能性变大
【答案】 3.D 4.C
【解析】 第3题,眩光属于“白亮污染”;各种灯光有很多颜色,属于“彩光污染”;亮度过大的夜景照明属于“人工白昼”;提高照明度的氙气车灯属于“交通污染”。第4题,注意题干“错误的是”,光污染是继废气、废水、废渣和噪声等污染之后的一种新的环境污染源,主要包括“白亮污染”“人工白昼”“彩光污染”,使望远镜无法形成暗黑环境;广告灯箱会吸引趋光性昆虫,对昆虫有害,而夜行动物适合晚上出行,光污染会影响它们觅食和藏身;植物只会在白天利用太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夜间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人类长时间上夜班,接触光线强度大,患病可能性变大。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