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广东省中考化学跨学科与命题新趋势训练卷(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广东省中考化学跨学科与命题新趋势训练卷(含解析)

资源简介

2024年广东省中考—跨学科与命题新趋势
化 学
趋势一 跨学科融合与跨学科实践
1.一木块漂浮于硝酸钠饱和溶液中(如图1),当温度由T1℃升高到T2℃时(不考虑木块和溶液体积的变化),木块排开液体的体积随温度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硝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T2℃时,硝酸钠固体恰好完全溶解
C.升温时,溶液中硝酸钠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D.T2℃时,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量氯化钠,木块会上浮
2.如图所示,将质量相等的铁球和锌球分别用细线挂在玻璃棒上,分别将铁球和锌球浸没在硫酸铜溶液中并快速调整细线位置,使玻璃棒保持水平,一会之后,取走烧杯,分别用蒸馏水浸洗两个金属球数次,并晾千金属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最终A烧杯中溶液的质量增加 B.晾干金属球后,玻璃棒挂铁球一端上升
C.A烧杯中溶液由浅绿色变为蓝色 D.反应后,B烧杯溶液中一定含有锌离子
3.某兴趣小组借助数字化仪器,对二氧化碳性质进行了探究:打开塑料瓶瓶盖,同时打开二氧化碳传感
器开关并计时,130s时双手捂住塑料瓶外壁加热,300s时松开手,迅速将塑料瓶倒转使瓶口向下,得
到了二氧化碳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分析AB段可知分子在不停运动着
B.对比AB段和BC段可知,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C.对比BC段和CD段可知,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
D.D点时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接近于0.03%
4.在跨学科实践活动中,同学们利用活性炭、砂石、纱布等材料自制了一些简易净水器(如图1),利用图2所示常见市售水质检测仪检测净化后的水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简易净水器主要利用活性炭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的性质
B.海水经简易净水器处理后TDS值可在0~50之间
C.简易净水器中砂石和纱布起到过滤的作用
D.若TDS值在0~50之间,则水中不含可溶性固体
5.我国是全球第三大盐碱地分布国家,盐碱地分轻盐碱地、中度盐碱地和重盐碱地,中度盐碱地pH为8.5~9.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中度盐碱地可通过施加适量的熟石灰进行改良 B.中度盐碱地的土壤浸出液可使酚酞溶液变红色
C.盐碱地上施用氯化铵可增强肥效 D.中度盐碱地浇水时采取只灌不排可使其盐碱程度变弱
6.跨学科实践活动时,老师带领同学对微型空气质量“检测站”进行实地考察。(1)微型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可用于实时、准确检测室外空气污染物,其结构如图1。
①单质硅是太阳能板的主要材料,已知硅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2,则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太阳能板的边框用铝合金制成,铝合金的硬度比纯铝的硬度_______(填“大”或“小”)。
②电控箱的材料以铁为主,为防止电控箱表面锈蚀可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空气污染物中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的主要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所造成的危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空气质量指数(简称AQI)是定量描述空气质量状况的指数,分为六级。图3为空气质量指数表,由图可知空气质量指数越大,空气质量状况越_______(填“好”或“差”)。
(4)已知二氧化硫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烧煤时总能闻到一股刺激性气味,请你设计方案证明煤燃烧产生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硫(写出操作及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家用燃料的发展历程如图1所示,
(1)使用木柴为燃料时,先点燃一把干燥的叶子,塞进灶台洞里,等叶子全部燃烧起来,就赶紧在火苗上放入竹片或树皮,火焰烧旺后放入粗大的木柴。由此可知,叶子、竹片、木柴的着火点依次______________,结合图2分析,柴火灶B与柴火灶A相比,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3是一款煤炉的示意图,煤炉中层发生的主要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夜间需将进风口关小,但不能全部关闭,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煤油和液化石油气都是石油分馏得到的产品,石油的分馏属于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往煤油炉中添加煤油时,需先将火熄灭,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将石油液化气加压充装在钢瓶中,从分子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使用天然气时需注意通风,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用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是C3H)作燃料的燃具_______(填“能”或“不能”)直接改用天然气作燃料。
8.“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与回收服务的管理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软实力的重要指标。垃圾回收处理的流程如图1。
(1)小区内设置有贴有图2所示图标的四个垃圾箱,过期的药品应该投入贴有_______(填标号)图标的垃圾箱内。
(2)进行垃圾筛分时,可根据______________区分铁和铜。电子垃圾回收利用时,先进行粉碎处理,然后利用磁铁分离的方法将铁从中分离出来,利用了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性质。硫酸浸泡法在处理电子垃圾中有广泛应用,利用下面反应可溶解电子产品中的铜:2Cu+X+2H2SO4=2CuSO4+2H2O,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含碳垃圾经筛选后,按下列流程可生产燃料甲醇:
①“气化”是在缺氧的条件下使垃圾中的含碳物质转化为CO、H2,“气化”时需缺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净化”是除去气体产物中的杂质,如利用碱性溶液除去气体中的HCl等酸性气体,试写出氢氧化钠溶液与H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合成”是用CO、H2制备甲醇,“合成”有多种技术途径,其中一种技术路线中存在如图4所示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标号)。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生成物是由1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C.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和氢气的分子个数比为1:1
D.该反应实现了由无机物到有机物的转化
9.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为探究土壤酸碱度对水稻秧苗的影响,兴趣小组进行如下探究:
【资料】精密pH试纸可以将pH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1)测定土壤的酸碱度
取5g土壤样品于烧杯中,加入10mL蒸馏水,充分搅拌后静置,澄清后过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操作),试纸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数。
【数据分析】同学们分别进行了5次实验测定土壤滤液的酸碱度,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序号 1 2 3 4 5
pH 5.0 6.0 6.0 5.0 5.0
根据测定结果可知,该土壤显_______性,如果实验中先将pH试纸用蒸馏水湿润,则所测结果_______(填“偏大”“无影响”或“偏小”)。
(2)探究秧苗生长发育和土壤pH的关系
【讨论】为达到实验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标号)。
A.苗床的水肥管理应该相同 B.苗床土壤的酸碱度应该相同
C.所测试的水稻品种可以不同 D.实验期间应该控制温度相同
趋势二 全国视野命题新趋势
1.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如右图可表示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之间的关系,若整个大圆圈表示纯净物,则下列物质中属于Z范围的是 ( )
A.臭氧 B.小苏打 C.氧化钙 D.酒精
2.在给定条件下,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 )
A.SSO2 B.AgNO3溶液Ag C.HgOHg D.Mg(OH)2MgCl2
3.一瓶未开封的浓盐酸,部分标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浓盐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 B.整瓶含有185gHCl溶质
C.可加水稀释成5%的稀盐酸 D.打开瓶盖冒出白色烟雾
4.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 )
A.Cu2+、Na+、NO3-、SO42- B.K+、Na+、Cl-、NO3-
C.Mg2+、Ba2+、OH-、SO42- D.Ca2+、K+、CO32-、Cl-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第5~6题。
大气臭氧层是地球的太阳镜,能吸收紫外线,保护生物。大气平流层中同时发生氧气与臭氧的相互转化,经过漫长时间形成臭氧层。氧气与臭氧的相互转化如图所示。
5.下列有关空气、氧气和臭氧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空气中含量最高的是氧气 B.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氧气
C.葡萄糖在人体内的缓慢氧化需要氧气 D.氧气比臭氧更容易吸收太阳紫外线
6.关于反应箱中氧气与臭氧的相互转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气体总质量保持不变 B.元素种类保持不变 C.分子总数保持不变 D.原子总数保持不变
7.小明在鉴别氢气、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四瓶无色气体时,对它们的部分性质进行归纳梳理并编制了
检索表(如图)。检索表中S代表的是 ( )
A.氢气 B.氮气 C.氧气 D.二氧化碳
8.小敏阅读教材得知:将铜片和锌片同时插入稀硫酸,可以组成一个电池(图甲)。那么该电池的正、负极与
什么有关呢?对此,小敏做了三组实验,并借助灵敏电流表进行判断(图乙),发现该电池的正、负极与金
属活动性强弱有关且存在一定规律。据此判断,下列金属片组合可以使电流表指针向左偏转(图丙)的是 ( )
A.a铝片、b镁片 B.a铁片、b锌片 C.a铁片、b铜片 D.a铜片、b银片
9.某有机物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图甲是该物质的元素质量分数饼状图,图乙是该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
微观示意图(未配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元素A、B、C分别表示氢、碳、氧 B.该有机物化学式表示为CH4O
C.乙中的生成物是两种氧化物 D.乙中化学反应前后分子个数发生改变
10.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溴化氢的性质,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根据上述操作和现象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若将紫色石蕊溶液改为酚酞溶液,可以看到蓝色喷泉
B.溴化氢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小
C.试管内液体的pH>7
D.溴化氢溶液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
11.某盐矿的矿盐中除NaCl外还含有少量Na2SO4等。NaCl、Na2SO4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
(1)采矿盐
矿区采盐是向盐矿中注入淡水制成卤水再输回地面。
①20℃时,100吨水最多可溶解NaCl的质量是_______吨,此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精确到0.1%)。
②利用天然气_______(填“易溶”或“难溶”)于水的性质,将天然气注入盐穴中,既可将卤水压出,又可把盐穴作为中转站储存天然气。
(2)运盐水
抽出的卤水检验合格后通过管道送往厂区。为防止冬季管道堵塞,检验时合格的卤水必须是该温度下的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制精盐
图2是该盐厂采用的NaCl、Na2SO4联产工艺流程。析盐罐内真空减压蒸发水,温度宜控制为_______℃,析硝罐中出来的滤液所含的溶质有______________。
12.思维模型的建构既方便于问题的解决,又能促进深度学习,小科同学在研究了气体检验专题内容后,认为气体检验的关键是干扰气体的界定,判断标准是对后续实验是否会产生干扰,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解决“气体检验”类问题建构了如图所示思维模型:
【模型应用】有一瓶气体,可能由O2、CO、CO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确定其组成,小科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该瓶气体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吸氧剂能吸收氧气而变色。
【实验设计】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已略去夹持装置)。
【实验步骤】①检查装置气密性;②通入一定量氮气;③通入该气体,点燃酒精灯。
【实验现象】步骤③实验过程中,A装置无现象,B和F装置出现白色沉淀,E装置中出现光亮的红色物质。
【实验结论】该气体由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
【实验反思】装置C和D属于上述思维模型中的______________环节。
【实验改进】小江同学认为,原气体中的CO2对CO的检验不会产生干扰;于是从简约装置、节约实验药品的角度出发,去掉B、C、D装置,也能达到检验CO和CO2的目的,你认为小江的具体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及解析】
趋势一 跨学科融合与跨学科实践
1.B
【解析】A(√)C(√)木块漂浮于溶液中,木块排开液体的质量等于木块的质量,由题图2可知,温度由T℃升高到T2C时,木块排开液体的体积逐渐下降,说明溶液的密度增大,即随着温度升高,溶液中硝酸钠的质量分数增大,硝酸钠固体逐渐溶解,说明硝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T℃时,硝酸钠固体可能恰好完全溶解,也可能有剩余。
D(√)T2C时,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量氯化钠,氯化钠溶解,溶液密度增大,木块排开液体的体积继续减小,木块会上浮。
2.D
【解析】Fe和Zn均可与CuSO溶液发生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Fe+CuSO4=FeSO4+Cu
56 64
Zn+CuSO4=ZnSO4+Cu
65 64
A(×)反应后,A烧杯中溶液的质量减少,B烧杯中溶液的质量增加。
B(×)反应后Fe球的质量变大,Zn球的质量变小,所以金属球干燥后,玻璃棒挂铁球一端下沉。
C(×)Fe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Cu和FeSO4,CuSO4溶液显蓝色,FeSO4溶液为浅绿色,所以A烧杯中溶液不可能由浅绿色变成蓝色。
D(√)Zn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ZnSO4和Cu,所以反应后,B烧杯的溶液中一定含有Zn2+。
3.C
【解析】A(√)AB段CO2的体积分数减小,说明有二氧化碳从瓶中逸出,由此可推知CO2分子在不停运动着。
B(√)BC段CO2的体积分数较AB段减小更快,对比AB段和BC段,可知加热时瓶内CO2逸出速率加快,即加热时CO2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C(×)BC段CO2体积分数减小快的原因主要是加热,CD段CO体积分数减小的原因主要是瓶子倒放使瓶口向下,因此对比BC段和CD段无法判断CO2的密度比空气的大。
D(√)D点时CO2体积分数几乎不再减小,瓶内气体基本上是空气,CO2约占空气体积的0.03%。
4.C
【解析】A(×)简易净水器中活性炭的作用是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主要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
B(×)该简易净水器只有吸附和过滤的作用,吸附和过滤均不能除去水中的可溶性物质,因此该简易净水器将海水处理后,海水的TDS值仍然较高。
C(√)简易净水器中砂石和纱布的作用是过滤。
D(×)TDS表示水中可溶性固体的总含量,TDS值越小,水中可溶性固体含量越少,但TDS值在0~50之间,水中仍含有可溶性固体。
5.B
【解析】A(×)熟石灰是一种碱,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B(√)中度盐碱地的pH为8.5~9.5,显碱性,中度盐碱地的土壤浸出液可使酚酞溶液变红色。
C(×)氯化铵为铵态氮肥,可与碱反应产生氨气,因此盐碱地上施用氯化铵易由于产生氨气而降低肥效。
D(×)中度盐碱地浇水时只灌不排,不能减少土壤中可溶性盐,无法使其盐碱程度变弱。
6.(1)①28.09 大 ②在电控箱表面刷油漆
(2)化石燃料的燃烧 引发酸雨
(3)差
(4)收集一瓶煤燃烧产生的气体,向其中滴加适量的品红溶液,振荡,品红溶液褪色
【解析】(1)①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硅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一般合金的硬度较其成分金属的大,所以铝合金的硬度较纯铝的大。②铁生锈是铁与空气中氧气、水共同作用的结果,为防止电控箱生锈,可在电控箱表面刷油漆,阻止铁与氧气、水接触。
(3)由题图3可知,空气质量指数越大,空气污染越严重,空气质量状况越差。
(4)煤的主要组成元素是碳,煤燃烧时会产生大量CO2,CO2和SO2均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要证明煤燃烧产生的气体中含有SO2,不能选择澄清石灰水,应该选择品红溶液,收集一瓶煤燃烧产生的气体,向其中滴加品红溶液,振荡,品红溶液褪色说明煤燃烧产生的气体中含有SO2。
7.(1)升高(或增大)可以及时补充氧气,使木柴燃烧得更充分
(2)CO2+C2CO 关小进风口是防止煤过快燃烧造成浪费,通风口不能完全关闭是防止煤火熄灭
(3)物理 防止引发火灾 分子间有间隔
(4)防止天然气不完全燃烧,引起中毒 不能
【解析】(1)根据生火时的操作,可知叶子的着火点较竹片低,更易点着,竹片燃旺后,放入粗大的木柴,说明竹片较木柴更易被点着,即竹片的着火点较木柴的着火点低,因此叶子、竹片、木柴的着火点依次升高;柴火灶B较柴火灶A多了通风口,可及时补充燃烧消耗的氧气,使木柴燃烧得更充分。
(2)煤的主要成分是碳,煤炉上方CO燃烧产生蓝色火焰,推测可知,煤炉底层主要发生C与O2生成CO2的反应,中层主要发生C与CO2生成CO的反应,可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3)石油分馏是利用物质间的沸点差异,将石油中的成分分离开来,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煤油是易燃物,往煤油炉中添加煤油时需先熄灭煤油炉,否则易引起失火。液化石油气能充装在钢瓶中,其原因是分子间存在间隔,增大压强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4)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是一种含碳燃料,含碳燃料在O2不足时易发生不完全燃烧生成CO,CO是一种有毒气体,因此使用天然气时需注意通风,防止发生不完全燃烧,引起中毒;由于液化石油气是罐装的,压力较大,天然气是管道输送,压力较小,且等质量的液化石油气和天然气完全燃烧时需要氧气的量不同,所以使用液化石油气作燃料的燃具不能直接改用天然气作燃料。
8.(1)A
(2)颜色 能被磁铁吸引 O2
(3)①防止一氧化碳、氢气与氧气反应 ②HCl+NaOH==NaCl+H2O ③D
【解析】(2)铁是银白色金属,铜是紫红色金属,生活中的铁丝等易呈现黑色,故利用颜色可将铁和铜区分开;铁可以被磁铁吸引,故可用磁选的方法将铁与其他垃圾分离开;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可知化学方程式中X的化学式为O2。
(3)①“气化”的目的是使垃圾中的有机物转化为CO和H2,CO和H2均具可燃性,能与氧气反应,所以“气化”时需在缺氧的条件下进行,否则CO和H2会与O2反应,甚至发生爆炸。
③A(×)该反应的反应物有两种,生成物只有一种,具有“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
B(×)生成物甲醇是由甲醇分子构成的,一个甲醇分子由1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H2化=CH3OH,参与反应的一氧化碳和氢气的分子个数比为1∶2。
D(√)该反应的反应物CO属于无机化合物,H2属于单质,生成物CH3OH属于有机物,所以该反应实现了由无机物到有机物的转化。
9.(1)将pH试纸放在洁净的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少许滤液滴在pH试纸上
【数据分析】酸 偏大
(2)AD
【解析】(1)用pH试纸测定溶液酸碱度时,将pH试纸放在洁净的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或用胶头滴管吸取)少许溶液于pH试纸上,待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数。【数据分析】pH小于7的溶液显酸性,五次测定的结果pH均小于7,所以该土壤显酸性;测定溶液pH时,先用蒸馏水将试纸湿润相当于稀释待测溶液,酸性溶液稀释后pH增大,碱性溶液稀释后pH减小。
(2)根据控制变量思想,探究秧苗生长发育和土壤pH的关系,变量为土壤pH,其他条件均应相同。
趋势二 全国视野命题新趋势
1.C
【解析】纯净物按照组成元素的种类多少,可以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化合物包含氧化物和其他化合物,若整个大圆圈表示纯净物,则X为单质,Y为化合物,Z为氧化物。
A(×)臭氧属于纯净物中的单质。
B(×)小苏打是碳酸氢钠(NaHCO3)的俗称,由钠、氢、碳、氧四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
C(√)氧化钙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
D(×)酒精(C2H2OH)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
2.A【解析】A(不能)硫和氧气在常温下不反应。
B(能)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
C(能)氧化汞在受热条件下分解生成汞和氧气。
D(能)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
3.C
【解析】A(×)浓盐酸不具有强烈的腐蚀性。
(×)该瓶盐酸中含有的溶质HCl的质量是:500mL×1.18g/mL×37%≈218.3g。
D(×)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瓶盖冒出白雾(“烟”是固体小颗粒,“雾”是小液滴)。
4.B【解析】A(不符合题意)该溶液含有Cu2+,呈蓝色。
C(不符合题意)Mg2+与OH可形成Mg(OH)2沉淀,Ba2+与SO可形成BaSO4沉淀,均不能大量共存。
D(不符合题意)Ca2+与CO32-可形成CaCO3沉淀,不能大量共存。
5.C【解析】A(×)空气中含量最高的是氮气(空气中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B(×)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应使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D(×)根据材料内容,臭氧层可以吸收紫外线保护地球,所以臭氧吸收紫外线的能力更强。
6.C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宏观层面:①参与反应的物质总质量与反应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均为气体,气体总质量不变;②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微观层面: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故选项A、B、D正确。化学反应前后分子数目可能改变也可能不变(如本题中分子数目就发生了改变,再如反应H2+Cl22HCl,反应前后分子个数就不发生改变),选项C错误。
7.B
【解析】氢气、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四种气体中,只有氢气具有可燃性,所以P为氢气,2包含氮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Q为二氧化碳,3包含氮气和氧气;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所以R为氧气;氮气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S代表的气体是氮气。
8.C
【解析】根据题图乙可知,当两种金属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都排在氢后时,不产生电流,电流表指针不偏转。当两种金属中的一种或两种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时,产生电流,且电流表指针向金属活动性强的金属方向偏转。所以欲使电流表指针向左偏转(题图丙),需要a、b金属中至少有一种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且金属a的活动性强于金属b的活动性,符合题意的为C选项。
9.A
【解析】A(×)由图乙可知,1个该有机物分子由1个C原子、4个A原子和1个B原子构成,则其化学式为CAB。由图甲可知该物质中三种元素A、B、C的质量比为12.5%:50%:37.5%=1:4:3,结合该有机物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可知元素A、B、C分别为氢、氧、碳。
B(√)由上述分析可知,该有机物化学式为CH4O。
C(√)D(√)乙中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OH+3022CO3+4H2O,生成物分别是二氧化碳和水,均为氧化物,化学反应前后分子个数发生改变。
10.D
【解析】A(×)溴化氢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显红色,说明溴化氢溶液显酸性,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呈无色。
B(×)题图①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溴化氢气体,说明溴化氢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大。
C(×)试管中产生红色喷泉,说明试管中液体呈酸性,pH<7。
D(√)溴化氢溶液显酸性,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
11.(1)①36 26.5% ②难溶
(2)不饱和
(3)32.4 NaCl、Na2SO4
【解析】(1)①由溶解度曲线可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故100吨水中最多可溶解36吨氯化钠。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26.5%。
(2)冬温度低,硫酸钠、氯化钠的溶解度降低,若溶液饱和,降温时易有固体析出,堵塞管道,故必须是不饱和溶液。
(3)析盐罐中析出氯化钠固体,需要硫酸钠的溶解度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小,故温度宜控制在32.4℃。从析硝罐中得到的滤液是硫酸钠的饱和溶液,其中还含有氯化钠。
12.【实验结论】CO和CO2
【实验反思】气体净化
【实验改进】先通气体,观察F中是否变浑浊,一段时间后,再点燃酒精灯,观察E中是否出现光亮的红色物质
【解析】【实验结论】步骤③实验过程中,A装置无现象,说明气体中不含氧气,B装置出现白色沉淀,说明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E装置中出现光亮的红色物质,说明气体中含有一氧化碳。【实验反思】装置C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装置D的作用是吸收水蒸气,属于气体净化。【实验改进】先通气体,观察F中是否变浑浊,判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一段时间后,再点燃酒精灯,观察E中是否出现光亮的红色物质,判断是否含有一氧化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