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件(共44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3.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件(共44张PPT)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资源简介

(共44张PPT)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第一课时
明清古典小说是中华的一朵奇葩,是继唐诗宋词元曲之后中国艺术发展的又一高峰。在她长长的人物画廊里,有神仙,有凡人;有才子佳人的辛酸离合,也有忠烈奸佞的殊死搏斗,更有冲天一怒、天地震颤的英雄豪侠、铁血壮士。《水浒传》就是这样一部英雄颂歌 。
导入:
1、了解作家作品,积累古代白话字词。
2、学习本文通过语言、行动、心理描写塑造人物性格的写法。
3、了解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4、分析林冲思想性格的发展变化及社会意义。
教学目标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 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 的叙述和(环境) 的描写来反映现实生活,所以构成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
小说
小说的特点
1、故事情节完整
2、人物个性鲜明
3、环境描写逼真
4、主题思想深刻
5、构思角度精巧
施耐庵:
原名耳,又名子安,字耐庵,祖籍兴化,生于平江 (苏州),19岁中秀才,29岁中举人,35岁中进士。曾在钱塘一带做过几年官,其余时间一直以教书为业,著名小说家罗贯中,即为他的门生他在教书期间根据民间传说与话本戏曲,编著了部著名的长篇小说《水浒》
了解作者
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优秀长篇小说,是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这部书是作者在民间传说话本、杂剧的基础上创作而成的.它艺术地再现了梁山泊农民起义的产生、发展、经过直至失败的过程,“官逼民反,替天行道!是主线,歌颂了农民的反抗精神,总结了农民起义失败的教训。
有关《水浒》
《三国演义》——罗贯中——最智
《水浒传》 ——施耐庵——最义
《西游记》 ——吴承恩——最奇
《红楼梦》 ——曹雪芹——最情
四大名著
北宋末年,封建统治者昏聩淫逸,外族入侵,加之连年自然灾害,民不聊生,于是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接连地爆发。宋元时,女真、蒙古贵族先后南侵,广大人民处于阶级和民族双重压迫之下他们把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美好理想,寄寓于“劫富济贫”、“扶危济困”的起义英雄形象中。于是关于水浒的故事,便越流传越丰富。作者在表现水浒故事的民间传说、话本、杂剧等多种艺术形式创作的基础上,加工编写成了《水浒传》
创作背景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林冲,原是北宋京城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
故事发生的天气环境
故事发生的地点
题解:
《水浒传》中的英雄们都是被逼上梁山的,而其中最具有典型意义的就是林冲。他原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地位不低,又有一个贤惠的妻子和二美满的家庭,使他对封建统治者和自身的前途抱有幻想。他虽然武艺高强,对“屈沉在小人之下有满腔怨愤,却也养成逆来顺受、忍辱妥协的性格。像他这样的人是很不容易加入农民起义队伍的,然而他偏偏被逼上梁山。
相关章节
事情的起因是:他妻子往岳庙烧香还愿,遇上高太尉(高)的义子高内。高衙内看上了他的妻子,便进行调戏。他一闻讯赶来,于怒喝声中举拳欲打时看是上司的儿子,“先自手软了”。不但自己不敢打,甚至阻拦鲁智深去追高衙内,说是“自古道:不怕官,只怕管权且让他这一次”。这里,第一次显示出林冲屈辱忍让的性格。
前情提要
但是逆来顺受并不能使林冲摆脱困境。陆谦与高衙内进一步设下陷阱,让林冲误入白虎堂,刺配沧州道,遇险野猪林......在一个接一个的打击迫害下,林冲的反抗性格逐步强化。尽管如此,他依然想从妥协退让中寻求苟安,没有放弃“挣扎着回来”的幻想。林冲这种矛盾心理,在本课中达到高潮。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第二课时
沧州遇旧交
密谋害林冲
买刀寻仇
草场交接
出门沽酒
刺杀仇敌
隔门戏
上梁山
课堂导入3‘
小说的人物描写方法
神态描写
外貌描写
动作描写
语言描写
心理描写
林冲
武艺高强,扶危济困
正直善良,安分守己
委曲求全,忍辱负重
逆来顺受,小心谨慎
随遇而安,反抗杀敌
(豹子头)
东京人士,原是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因妻子被人迫害被太尉高俅的养子高衙内看上,而遭到多次陷害,最终被逼上梁山
1.回顾环境描写的作用(自主)
2.谈一谈标题中风雪的含义,你对标题中风雪的理解。(自主+合作)
3.描风绘雪请大家速读课文的第7-12段,找出文中描写“风雪” 的句子,并分析描写方法和作用。(合作)
(提示:正面描写三处,侧面烘托多处)
4.找到文中关于火的环境描写有何作用,并分析火和雪的象征意义。
(提示:写火种的熄灭有什么用意?陆虞候点燃的仅仅是草料场的火吗?)(合作)
5.分析本文的细节描写(合作)(提示多次描写酒和酒葫芦的作用。)
6.分析文中的社会环境。(合作)
重点问题:3,4,5
自主学习12’合作学习8‘
(1)环境方面(环境本身)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活动背景;
②、渲染气氛,营造意境,奠定基调;
③、象征、暗示社会环境(背景、习俗、思想观念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2)人物方面(环境与人物)
④、烘托人物心情、心理;
⑤、表现人物身份、地位、思想、性格。
⑥、暗示命运。
环境描写的作用(四面十四点)
(3)情节方面(环境与情节)
⑦、暗示或推动情节发展。
⑧、为后面情节的发展做铺垫或制造悬念。
⑨、作为情节发展的线索。
⑩、与标题相呼应,诠释标题的内涵。
、引出下文内容。
、与开头或结尾相呼应,结构完整。
(4)主旨方面(环境与主题)
、揭示主题。
、深化主旨。
从环境自身、情节、人物、主题、艺术表现(审美意蕴)等五个角度分析。
明确:
(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不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而是“林教头(在)风雪(之夜)(投宿)山神庙”的省略。这句话补全的话,就是对文章所叙故事情节的高度概括了。
谈一谈对标题中“风雪”理解
成果展示8‘
(2)“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由“林教头”“风雪” “山神庙”三个名词连缀而成的。这一标题,点明了故事的主人公是“林教头”,故事发生的环境是“风雪”之夜,人物活动的场所是“山神庙”。三个名词连用,构成了一幅有人有物、有景有情的画面,创造了-种凄凉、悲壮的诗一般的意境。
(3)作品的“风雪”既是实写,又是虚写。即用“风雪”这一恶劣的自然环境喻指黑暗的社会政治,写出了人物所遭受的险恶境遇。
1.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第7段)
2.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第8段)
3.仍旧迎着朔风回来,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 (第9段)
二.赏风鉴雪
正面描写
风雪
鲁迅先生说:“那雪正下得紧” 比“大雪纷飞”多两个字,但“神韵”好得远。为什么
“紧”字意蕴丰富:
①表明雪下得大而急促,写出了大雪纷飞的气势;
②大雪铺天盖地的气势,烘托出林冲这位落难英雄的困窘;
③“紧”字最易使人联想到陆谦等人正在紧锣密鼓地暗中策划,形势越来越紧,林冲的命运到了紧要关头。
明确:
小说中对“风雪”的直接描写的作用。
1.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第8段)
2.因这场大雪,救了林冲的性命。那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了。(第10段)
3.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第10段)
二.赏风鉴雪
侧面烘托
——环境描写烘托风大雪紧
风雪
故事中描写的风雪及其作用
四下里崩坏了……(第8段)
草厅已被雪压倒了……(第10段)
在山神庙里扯被盖(第10段 )
侧面描写
 1)以物品的毁坏、人物的动作来衬托出风雪之大,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奋起反抗,被逼梁山作铺垫。
2)渲染出紧张压抑的气氛,衬托出不同阶段中林冲的性格特点。
 3)预示着林冲命运的一步步转变。
二.赏风鉴雪
风雪
1.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寻思:“却才老军所说二里路外有那市井,何不去沽些酒来吃?”
2.把花枪挑了酒葫芦。
3.迤逦背着北风而行。 (第8段)
4.再说林冲踏着那瑞雪,迎着北风,飞也似奔到草场门口……
5.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傍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
6.(林冲)把身上雪都抖了,把上盖白布衫脱将下来,早有五分湿了。
7.(林冲)把被扯来,盖了半截下身。却把葫芦冷酒提来慢慢地吃。 (第10段)
侧面烘托
——人的动作、感受烘托风大雪紧
赏风鉴雪
(1)正是因为________,天气_______,才会有取暖的动作,于是老军 ,林冲 。
(2)正是因为 ,林冲才要出去_____,出门前将 盖了,并在路上看到了 。
(3)正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才被压塌, 才会被雪水浸灭了,林冲无处存身,才想到 过夜。
(4)正是因为__________,林冲到了 后,才用石头挡住_______;才会听到陆谦等人的对话,看到草料场 ,林冲这才奋起杀敌复仇。
风大雪紧
寒冷
向火
生焰火
风大雪紧
买酒
火盆
山神庙
风大雪紧
草厅
火种
山神庙
风大雪紧
山神庙
庙门
火起
风雪推动情节一步步发展
风雪对情节发展的推动作用
风 雪
隔门 偷听
途 中 见 庙
压 倒 草厅
投 宿 庙中
大 石 倚门
身 寒 沽 酒
1、使情节发展更加合理。写火盆、火炭、火种,连续而来的“火”字,都被林冲的轻轻一盖盖灭了,连一点火星都没有。(第10段)这说明草料场里将要烧起的大火,决不是火盆中的火蔓延而起的,肯定是别有用心的纵火。
2、有利于人物性格的刻画。林冲出门沽酒时 “盖炭火”(第8段)和沽酒回来时“探火种”(第10段)的描写,充分地表现了林冲谨小慎微、逆来顺受的性格特点。
3、有利于渲染气氛、反映人物心理。如草料场漫天大火,也燃起了林冲胸中熊熊怒火,他迎着北风,映着烈火,痛快淋漓地斗杀了三个泼贼,一时间,风助火势,火增人威,汇成了一个激动人心的戏剧高潮。(第10/11段)
文中多次写到“火”,有何作用?
雪火交锋
雪——恶势力的象征、压迫的大雪
火——正义的化身、反抗的烈火
交 锋
官逼民反
“雪”与“火”的相生相克性牵引着矛盾情节的漂流与人物命运的转蓬。——《“雪”与“火”的相生相克——<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解读一得》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陆虞侯火烧草料场
评火议雪
总结:“风雪”与“火”的环境描写作用?
(1)交代故事发生的自然环境,也暗示出主人公所处的险恶的社会环境。
(2)渲染苍茫、紧急、险恶、凄凉、悲壮的气氛。
环境本身
(3)风雪推动情节一步步发展。
情节方面
(4)有利于烘托人物的心情,展现人物的性格特征,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人物方面
(5)深化“官逼民反”的主题。
主题方面
酒”的细节描写
“多次写林冲喝酒”,
首先突出天气寒冷,林冲以此御寒;
其次从人物上看,借酒消愁,烘托林冲此时孤独愁绪;
再者从情节上看“酒壮人胆”,林冲多次喝酒,使后文他一气之下怒杀仇敌这一情节显得更加合理。
“多次不忘酒葫芦”细节描写
从人物上看既突出了他细心认真的性格,也侧面反映出他对看管草料场的重视,他打算在这里暂时呆下去,表现了他安分守己的性格,
从情节上看为结尾写扔掉酒葫芦埋下伏笔最后“被与葫芦都丢了不要”,这是对过去的告别,寓指着林冲的重生,也寓指着林冲走上了与这个现实世界对抗的道路
请找出相关社会环境的描写,并分析其作用。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社会环境
高俅集团玩弄权术
收买差拨草菅人命
陆谦出卖林冲
——北宋黑暗的政治生态
点拨拓展10’细 节 描 写
细节描写是文学作品中对人物的言行举止、心理活动以及细微事件的情况进行细致具体描写的一种描写方法。细节描写虽然“细小”,但在文学作品中是不可缺少的。细节描写是文学作品刻画人物性格、叙述事件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动作的细节,写出来人的鬼鬼祟祟,惹人怀疑;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引出小二为林冲报信,林冲寻敌复仇的情节。
1、“李小二正在门前安排菜蔬下饭,只见一人闪将进来,……随后又一人闪入来。”(第2段)
2、“将炭火盖了……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燃起来……去摸时,火盆内的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这才“把门拽上,锁了”。(第8段)
动作的细节,说明草场失火是人为的。林冲一盖火盆,二寻火种,表现他的细心缜密,随遇而安。
细节描写
为下文“用手推门,却被石头靠住了”(第12段)埋下伏笔,致使陆虞候等人站在庙外边肆无忌惮地言语,林冲躲在庙内听得一清二楚,知道了事情真相,完成性格上的转变。
3、对山神庙的细节描写,“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第10段)
4、关于刀枪、武器不离身的细节描写。
符合林冲禁军教头的身份,又表明他细心谨慎的性格特点。
细节描写
林冲买酒到山神庙,往东走,陆虞候放火从西面而来,双方不可能在路上相遇。使情节发展合情合理。
关于方向位置的细节描写。沧州城东十五里有草料场,草料场东三二里有市井,草料场和市井中间有一座山神庙。
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一方面深化丰富了人物形象;另一方面,推动情节发展,让情节的展开更充分合理。
细节描写
“草蛇灰线”是用于情节结构的一种方法,它的比喻义是:如同草中之蛇,灰里之线,似断似续,形断实续。文章断而不断,连而不连,起伏照应。在行文中巧妙地处理人物和情节之间的微妙关系,而用了不易被人发现的各种暗伏、遥应,来作一些暗示,就象草蛇行过留下的痕迹,灰线弹出的印记。在《水浒传》中,“草蛇灰线”法的应用就不乏其例。例如武松来到紫石街,作者对帘子的描写不下一二十次,这对后文潘金莲弄掉帘子打在西门庆头上这一关键情节作了自然的铺垫。
草蛇灰线法:
当堂检测4‘
《祝福》环境描写的作用
课后作业
1.积累知识,掌握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
2.(选做)课时作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