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2024年二模语文试题 讲评课件(共85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广州市2024年二模语文试题 讲评课件(共85张PPT)

资源简介

(共85张PPT)
2024届高三广州
二模讲评课件
现代文阅读
01
02
古代诗文阅读
03
语言文字运用
04
写作
目录
现代文阅读Ⅰ
材料出处:许宏《大都无城一一中国古都的动态解读》
题目: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3.根据材料内容和下面表格,下列选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4.在谈“大都无城”时,许宏特意论及作为“例外”的战国时期都邑,这样写有何作用 (4分)
5.书名中的“动态解读”指的是在观察都城形态变化的基础上进行分析,请结合二里头和东周王城的例子加以说明。(4分)
考查点:
重点考查考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推断能力及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①在人类历史上,大概没有哪个地域、哪个族群的人,比生活在华夏大地上的人们更喜欢筑城了。“无邑不城”,只要是人扎堆的地方就得围起来。学术界也一般把“无邑不城”作为中国古代都城的一个显著特色来加以强调:“城墙是构成都城的基本要素,没有‘城墙’的都城实际上是不存在的。”(2D)但如果我们说,从二里头文化诞生到汉代,在这两千余年的绝大部分时间里,都城(都邑)是没有城墙的,甚至可以说是不设防的,你相信吗 “大都无城”,就是我们对汉代及其以前中国古代都城形态的概括。(1A)
②要讲清这个问题,就要先了解城市这个概念。城市是一种区别于乡村的聚落形态,出现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高级阶段。是国家与前国家社会的关健区分点(1B)。古代城市往往是区城或社会组织的中心,作为国家权力中心的都城就是这类城市的重中之重。可见城市的本质特征中并不包含城墙(2D),有没有城墙是从空间布局、从有无防御设施角度来说的,并不是所有的城市都有城墙。(4)
1A.“无邑不城”是人们对中国古代都城的既有印象,但这个看法和考古学观察到的现象相悖,中国汉代以前的都城是没有城墙的。×(以偏概全)
1B.聚落这个概念,涵盖了城市和村落,聚落形态既可以按照发展阶段的不同进行划分,也可以按照防御设施的有无进行划分。√
2D.人们普遍认为都成都应该有城墙,这个误解与先前考古工作中未能发现更多证据有关,也与对城市本质理解不当有关。√
考古学所观察到的现象是,在中国城市发展的早期阶段,并非所有的城市都有防御设施(城墙),“大都无城”概念的提出,正是出于这样的观察。(1B)
③我们试着勾画出中国古都的一个框架。都邑几乎是伴随着国家出现的,是国家的权力中心。在自最早的国家都邑二里头至曹魏邺城前近2000年的时间里,都城空间构造的主流,是都邑不设防,有宫城而无外城墙,这种现象在二里头、殷墟、周原、丰镐、洛邑、秦咸阳、西汉长安和东汉洛阳等一系到都邑中有清晰的显现。这与因家强盛的国势、军事和外交优势、作为“移民城市”的居民成分复杂化、对都城所处自然条件的充分利用等,都有一定的关联。(2B)在这一早期中国都邑布局的观察中,最令人嘱目的是二里头时代的到来(5),这是“大都无城”传统的肇始。二里头遗址是迄今可以确认的中国最早的具有明确规划的都邑,中间的宫城是一个方方正正的形状,特别像现在的紫禁城,其布局开中国古代都城规划制度的先河。
2B.从《过秦论》中的“践华为城,因河为池”可以推知,国家防御可以充分利用自然条件,这和本文的相关观点一致。√
如果将二里头时代的聚落形态与该地更早的龙山时代做比较,最大的变化是中心聚落面积的大幅度提升,由龙山时代的十余万至数十余万平方来,扩大至300万平方米。但在逾半世纪的田野工作中,我们却一直没有发现圈围起整个二里头都邑聚落的防御设施,仅知在边缘地带分布着不相连属的沟状遗迹,应具有区划的作用。由此可以推知,进入二里头时代,聚落内部社会层级间的区隔得到强化,而与此同时,对外防御设施则相对弱化。究其原因,不能不者虑到都邑内的居民。二里头可能是最早集聚了周边人口的中心城市,其人口由众多小规模的、彼此不相关联的血亲集团所组成,这种特征又与其后的殷墟和西周时代的都邑颇为相近。可以说,“大都无城”是最早的“中国”初兴的一个重要的标志。
2A.在广州市,“小北”等和城墙相关的名称,随着城城墙拆除已成为路名。这可能与城墙限制城市经济发展,及防御需求弱化有关。
④“大都无城”的一个例外是战国时期。春秋时,大部分城市依然是没有城墙的。如晋都新田就没有外城墙,而东周王城的战国城墙的两侧都发现了春秋大墓和车马坑,说明春秋时东周王城也根本没有城墙,到了战国时期才出现了城围,也就是有了防御设施。这种特点在战国时代韩都新郑体现得更为明显。韩人放弃了难以防守的双洎河南区域,而以双洎河与黄水河的宽深河谷为天然屏障,沿双洎河北岸另筑了一道城墙;同时加宽、加高了新郑的北、东城墙,沿城墙内侧修筑道路,形成“环涂”。如此种种,都凸显了强烈的军事防御色彩。可以看出,到了战国时期,都城普遍修筑城墙,是社会矛盾尖锐、列国对峙兼并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战国的这种情况并不属于一脉相承的中国古代都城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的环节。在将近2000年的时间里,只有几百年的时间是有城墙的,这以后很快又回到了“大都无城”的状态。
1C.战国时期的韩都新郑以宽深的河谷为天然屏障,修筑了城墙和城防道路,以加强军事防御,体现了战国对峙的时代特点。
⑤再看看秦国的都城咸阳,我们发掘了这么多年,根本没有找到城墙的痕迹,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它不可能有城墙了。文献记载曾经两次有狼群进入秦咸阳城里,狼群如果能进去,恐怕没有严丝合缝的成墙防守。咸阳北坂上有非常大的宫区,仿照六国宫殿的大型建筑在考古学上都被证实了,但就是没有大城圈。依战国时秦国和秦始皇那种气魄,一直是向外扩张的,所以根本没有筑城的必要。连阿房宫一带都是整个都邑的一部分,法天、象地、象北斗,如此巍巍大气,还需要用土围子围起来 再往后看看汉长安城。我们所发现的汉长安城城圈只是内城,因为城外还有大量的手工业和商业遗迹,构成首都圈的概念,有帝国之都的气势。可见,越是国力强盛,就越有这样的文化自信。《左传》中说:“古者,天子守在四夷……民无内忧,而又无外惧,国焉用城 ”国力强盛,又何必要城呢 这和我们现在说人民子弟兵是钢铁长城是一个道理。
2C.秦咸阳城和汉长安城遗址至全都没有发现城墙,除了现有考古资料,《左传》中的先关记载也提供了文献证据。
3C.同处战国、齐、赵等都城有城墙,咸阳则没有,这种差异主要因为地理环境不同。
⑥如今,北京城成了一个新的“大都无城”,上海也从清代的小城圈到现在变成了完全的“大都无城”——国际化大都城。从这个意义上讲,城墙的或有或无伴随着整个城市演变的过程,“大都无城”是其中一个波澜壮阔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编自许宏《大都无城——中国古都的动态解读》)
1D.研究中国古代都城城墙的历史变迁,对我们观察北京、上海这样的现代社会因际大都市的城市形态具有积极意义。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无邑不城”是人们对中国古代都城的既有印象,但这个看法和考古学观察到的现象相悖,中国汉代以前的都城是没有城墙的。
B.聚落这个概念,涵盖了城市和村落,聚落形态既可以按照发展阶段的不同进行划分,也可以按照防御设施的有无进行划分。
C.战国时期的韩都新郑以宽深的河谷为天然屏障,修筑了城墙和城防道路,以加强军事防御,体现了战国对峙的时代特点。
D.研究中国古代都城城墙的历史变迁,对我们观察北京、上海这样的现代社会因际大都市的城市形态具有积极意义。。
解析:原文第四段“大都无城”的一个例外是战国时期。以偏概全。
A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广州市,“小北”等和城墙相关的名称,随着城城墙拆除已成为路名。这可能与城墙限制城市经济发展,及防御需求弱化有关。
B.从《过秦论》中的“践华为城,因河为池”可以推知,国家防御可以充分利用自然条件,这和本文的相关观点一致。
C.秦咸阳城和汉长安城遗址至全都没有发现城墙,除了现有考古资料,《左传》中的先关记载也提供了文献证据。
D.人们普遍认为都成都应该有城墙,这个误解与先前考古工作中未能发现更多证据有关,也与对城市本质理解不当有关。
解析:原文第五段引用《左传》记载意在表达“国力强盛,又何必要城呢 ”是推断,并非文献证据。
C
根据村料内容和下面表格,下列选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西周的丰镐、岐邑存在时间长于韩都新郑,可见城市存亡并不取决于城墙的有无。
B.周王城、楚郢都的城墙从无到有,反映了它们在聚落形态上从低级到高级的跃迁。
C.同处战国、齐、赵等都城有城墙,咸阳则没有,这种差异主要因为地理环境不同。
D.除战国以外,其他朝代的都城遗址都没有发现城墙,说明它们基本没有防御需求。
解析:A选项丰镐、岐邑无城墙,而韩都有城墙,但是前者存在时间长于后者;B选项不能反映从低级到高级的跃迁;C选项根据原文第五段“越是国力强盛,就越有这样的文化自信”不能得出主要因为地理环境;D选项不能得出没有防御需求。
A
朝代 典型都城遗址 有无城墙 都城存废时间
夏 / 商 ? 偃师二里头 无 1700~1500BC
商 殷墟 无 1350~1000BC
西周 丰镐、岐邑 无 1000~771BC
春秋 周王城、晋新田、楚郢都 无 770~403BC
战国 周王城、齐都、韩都、赵都、楚那郢都、燕下都 有 403~221BC
战国-秦 咸阳 无 350~207BC
西汉-新莽 长安 无 202BC~23AD
东汉 洛阳 无 25~190AD
4.在谈“大都无城”时,许宏特意论及作为“例外”的战国时期都邑,这样写有何作用 (4分)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
[答案]
①印证了城墙是“防御设施”的观点,明确有无城墙并不是城市的本质特征;
②“例外”是补充说明,使“大都无城”的观点更为严谨。
[每点 2 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补充细则]
1.能基于城墙的“防御”功能作答,或摘抄原文“凸显强烈的军事防御色彩”,得1分。若只是空泛回答“社会环境”“历史原因”等,不得分。
2.能从城市的本质思考,答出“有无城墙并不是城市的本质特征”或“城市的本质特征中并不包含城墙”,得1分。
3.从与中心论点关系的角度,答出“补充说明”“强调特殊性”“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等,得1分。若回答“作对比”“对比论证”“从反面论证”“举反例”等不得分。
4.从论证效果的角度,使“观点更严谨”或“论证更严密”,得1分。若回答“增强科学性”“客观真实”,与此特例在本文论证中的作用不符,不得分;只是空泛回答“加强说服力”“增强信服力”,也不得分。
[满分示例]
示例1:
①对上文所提及的“大都无城”进行补充说明(1分),并非所有时期都遵循
“大都无城”的概念,战国时期的都邑才开始有防御措施(1分),使文章议论更加严谨(1分)、科学。
②将战国时期出现城墙有防御措施与春秋时期没有防御相较,表明城墙的修筑,是从防御角度来说的,并不是城市的本质。(1分)
示例 2:①中国古代城市大多无城,城市的本质特征并不包含城墙(1分),谈及例外是为了以“有城”说明城墙的作用是防御(1分);
②谈及例外说明了“城墙”是特定时期的历史产物(1分),使文章论证更严谨(1分)周密。
答题路径
①分析论据,精准把握论证观点;
②注意论据的典型性、说服力、引发思考的特点;
③联系中心论点,分点阐明意图。
【答案】
①引导人们从中获取数字主权实践方面有借鉴意义的经验,进一步强调保证数字主权的重要性;
②突出“数字主权”方面的竞争,启发读者思考我国该如何应对数字空间面临的安全风险。
4.在论述国家安全时,材料一阐述美欧在“数字主权”方面的做法,有何用意 请简要分析。(4分)
类题迁移——2024福建省泉州市质量监测二
5.书名中的“动态解读”指的是在观察都城形态变化的基础上进行分析,请结合二里头和东周王城的例子加以说明。(4分)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材料的理解概括能力
【答案】
①把二里头时代的聚落形态和之前的龙山时代进行比较,发现二里头范围扩大,规划明确,证明二里头作为中国最早的都邑没有外城墙,
②观察东周王城从春秋时期到战国时期的变化,发现城墙从无到有的发展趋势。【每点2 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5.书名中的“动态解读”指的是在观察都城形态变化的基础上进行分析,请结合二里头和东周王城的例子加以说明。(4分)
[补充细则]
1.第①点:必须答出“把二里头时代的聚落形态和之前的龙山时代进行比较”,1分。“发现二里头范围扩大、规划明确”1分,这一点必须具备“范围”和“规划”两个要素,仅答出其中一个要素不得分。“证明二里头作为中国最早的都邑没有外城墙”,1分,这一点必须具备“都邑”和“城墙”两个要素,仅答出其中一个要素不得分。以上两点均属于分析,答出其中一点即可。其中“范围扩大”也可以表述为“中心聚落面积大幅度提升”,或详细表述为“中心聚落面积由龙山时代的十余万至数十余万平方米,扩大至300万平方米”。“规划明确”也可以表述为“聚落内部社会层级间的区隔得到强化”或“对外防御设施相对弱化”。“证明二里头作为中国最早的都邑没有外城墙”也可以表述“二里头是‘大都无城’传统的肇始”,但如果简单表述为“证明二里头对外防御相对弱化”或“证明‘大都无城’”不得分。
2.第②点:必须答出“东周王城从春秋时期到战国时期的变化”,1分,也可以详细表述为“东周王城春秋时期没有城墙,到了战国时出现城墙”。“发现城墙从无到有的趋势”是对此的分析,1分,也可以表述为“‘大都无城’的一个例外是战国时期。”如果表述为“战国时期都城普遍修筑城墙,是社会矛盾尖锐、列国对峙兼并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不得分。
【满分示例】
示例 1:①与龙山时代相比(1分),二里头遗址最大变化是中心聚落面积大幅度提升,而没有防御设施,说明聚落内部社会层级区间隔得到强化(1分),对外防御设施相对弱化,体现城墙有无与居民成分复杂化有关。②东周王城由春秋时期到战国时期的变化(1分),发现从无城墙到有城墙的发展(1分),凸显强烈的军事防御色彩,体现城墙有无与国家军事、外交等有关。
示例 2:①二里头和该地更早的龙山时代(1分)遗址比较,发现了两者在中心聚落面积方面的显著变化,二里头面积急剧扩大,社会层级间隔得到强化(1分)。②东周王城春秋时没有城墙,而到了战国时期则有了城墙(1分),前后变化更好论证了战国时期有城墙是因其时代背景而成为了两千多年时间里的特例(1分)。
示例 3:①通过将二里头遗址与同地更早的龙山时代(1分)作比较,从地点的历史发展顺序来分析考古发现,发现其中心聚落面积扩大,内部区隔强化与对外防御弱化;(1分)②将东周王城在春秋与战国时期的变化(1分)来从时间上分析比较,得出从“无城”到“有城”的结论(1分),说明了战国社会矛盾尖锐的事实,再得出“城”对都邑的作用和其中的军事色彩。
方法总结
(1)明晰内涵,找出关键词;如“动态”与“形态变化”的对应;
(2)找出范围,分类概括;如“二里头”“东周王城”的相关描述,
(3)按照要求,分点阐述。
同题迁移一-2024云南省测二
4.请解释材料一中加点词语“双重基调”“貌合神离”的语境含意。(4分)
【答案】
双重基调:近代以来,中医的发展是在与西医的论战、抗争和自身寻求出路之间交替进
貌合神离:作者认为在医学史著作中,历史背景的回溯和医学内容的阐发,二者缺乏内在的一致性。
(每个词语解释2分)
现代文阅读Ⅱ
材料出处:
文本一:陆文夫《葛师傅》
文本二:陆文夫《向评弹学习(节选)》
题目: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8.文本一中两处划线部分都描写葛师傅车活塞,却写出了“不一样”的葛师傅,谈谈你的理解。(6分)
9.陆文夫指出“有人说我的某些短篇小说有点像苏州评弹”,请结合两则文本中的相关内容,简要分析文本一哪些方面“像苏州评弹”。(6分)
材料出处及考查点
陆文夫的作品,常写闾巷中的凡人小事,却又深蕴着时代和历史的内涵,不仅主题积极,艺术精湛,且以清隽秀逸、淳朴自然著称,具有浓郁的姑苏地方色彩和深厚的文化品格,在我国当代文坛独具风骨。
图|陆文夫先生肖像(罗雪村作)
文本一:
葛师傅
陆文夫
我的师傅姓葛,名字叫增先,五十八岁。总戴一顶瓦灰色的鸭舌帽,为的是遮掩了那一头斑白的头发。他总共有两个徒弟:一个是广德,一个就是我。
我自小欢喜听苏州评弹,而且居然学会了《水浒》中的几个段子。师兄广德便来鼓动我,说:“你何不把厂里的新鲜事情,编几段评弹?”
我说:“师兄,说书这一行,还有点窍门:你听或松打虎那一段,说起来多神!多险!那有个情节;眼前这厂里的事情,太淡。”
苏州评弹情节既“神”又“险”,不平淡。
广德说:“这话不对,就说我们的葛师傅吧,他身上就有好材料。
“先对你说一段:葛师傅三十八岁那年,从汉口回到苏州。有个史老板,接下一宗大生活,替客户配一只大活塞。那时没有科学仪器测量,全靠一把大卡钳,手头上的功夫。照理,这样大的生活要到上海去做的,史老板想创招牌,硬把生活接下了。
“那活塞车了三天,最后一刀没人敢车了。史老板一急,把苏州一带稍有名气的车工都请到厂里。车工有句老话:“千刀万刀,最后一刀。”这最后一刀吃对了,就是正品,吃不准,就得报废。生活一废,史老板的招牌就碎了,车工的饭碗也得过河,没人敢落车。
6A.广德讲故事,先说葛师傅三十八岁从“汉口”回来,暗示他一身本领是从何而来的。√
“葛师傅站出来,拿起卡钳,量了个仔细。量完了,二话没说,把车床马达一推,拖板一摇,嗤溜溜地车了一刀,大模大样地说:“落车!”——活塞进汽缸,正好!
“从此,葛师傅到哪爿厂,哪爿厂就生意兴隆。葛增先这三个字,被人家喊成了活神仙!”我听了这段故事,来劲了,说:“这有点像式松打虎哩!”
广德笑起来说:“你怎么老是武松打虎啊?当今的英雄不同了,葛师傅去年革新二十八项技术,这才是正文哩。以后有空,我慢慢说给你听。”
我把葛师傅这段故事编成评弹,题目叫“活神仙巧车大活塞”,果然大受欢迎。
……
7A.一年革新二十八项技术,从榨油厂来的任务很紧急,文本一中的这些细节透露出热火朝天、干劲十足的时代气息。√
葛师傅的“活神仙”形象与苏州评弹中的武松大虎形象相似,都是时代的英雄人物。
去年九月,葛师傅开会去了。这时候,来了紧急任务,也是要配大活塞。我心里想,这下子可以显显葛师傅的威风了。我把任务交给一个车工,关照他说:“这最后一刀你别车,放着等葛师傅回来。”
葛师傅刚回来。车间里的人呼隆一下把他围在当中,有人直着嗓子喊:“快来呀,活神仙要表演啦!”
葛师傅被弄得莫名其妙,我说:“别听他们瞎起哄,有只活塞请你卡一卡。”
葛师傅听到活塞两字,眉毛动了一下,问: “生活急不急?”
7B.文本一多处以描摹五官来刻画人物,如“眉毛动了一下”“拧起眉头”,神形兼备,表现出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
“人家一爿榨油厂停工,几百人等着哩!”
“活塞有多大?”
我说:“和你二十年前车的一样大。”
葛师傅脸色一虎,说:“什么二十年前,快领我去看。”
我见师傅脸色不对,心里有点虚。说实话,这样紧要的生活,是不能当耍的。那些看表演的人,一个劲地喊:“快来呀,表演开始罗!”
葛师傅跑到车床跟前,立刻把袖管一捋,拿起卡钳就量。量完问我:“厂里有没有这么大的分厘卡?”
“货已经订了,还没来,最快也要三天。”
6B. “我”让车工留下最后一刀,也故意不准备分厘卡,就是想亲眼看“活神仙”表演。×
“我”让车工留下最后一刀,“等葛师傅回来”,是怕车工失误,相信只有葛师傅才能万无一失,而不是是想亲眼看“活神仙”表演。
葛师傅责怪我:“你为啥一点准备不做,莽莽撞撞地干险事?”
我听了,肚皮里泛泡泡。你二十年前干得那么神奇,如今却非分厘卡不可了。用分厘卡算啥稀奇。
那些看表演的人,也和我一个心思。本想见识葛师傅的当机立断,干脆利落,没想到活神仙却磨磨蹭蹭!有些人熬不住了,嘁喊嚓嚓地议论起来:
“并不那么神嘛!”
“他过去跟资本家做,也不曾考虑嘛,是怕塌面子!”
“有些人熬不住了,嘁喊嚓嚓地议论起来”,文喜看山不喜平,情节跌宕起伏,更有助于吸引读者,增强阅读兴趣。
葛师傅耳朵十分尖灵,抬起头来追问:“这话是哪个说的?你哪知道替老板卖命的寒苦?那辰光,你当我真是神仙?我是拎着饭碗碰运气啊!碰对了,我能在苏州多吃几年饭。碰不对,大不了再闯几个码头。如今能这么乱闯?损失工料还是小事,榨油厂几百人等着!停一天工要给国家造成多大损失?这不是个人的饭碗问题了!”
车间里鸦雀无声,只有车床在咝咝嘘嘘地旋转,铁器轻轻地碰击。天窗里突然射进耀眼的阳光,我才看清葛师傅严肃的目光。我忙劝他说:“那就等三天吧。”
前后两次巧车,表现了葛师傅在新日两种社会内不同的身份及其相应的对待工作的不同的态度。这一下,关联新I两社会,顿使作品所表现的生活有了异常的深度
6C.葛师傅告诉大家二十年前为史老板巧车大活塞是“碰运气”这里有谦虚的成分。√
葛师傅拧起眉头,翘起下巴,味细着眼睛,停了一息说:“不能等。眼下正是新豆登场,榨油厂任务紧急。” 我说:“万一报废了,时间也差不多。”葛师傅说:“通知翻砂车间,别把活塞的泥模毁了,随时准备浇第二只……”他把帽子一脱,现出一头斑斑白发。 旁边那些看表演的,肃静无声,好像在替葛师傅助劲,大家共担着一个责任。
6D“我”建议“等三天”而葛师傅想清楚得失利弊之后,果断决定冒险去车大活塞。√
紧要关头到了,见他满满地吸了口气,摆开八字步,把全身的力气都提到两只膀子上,屏住气,稳住劲。卡钳脚在活塞上轻轻地一探,跟着一挥手,高喊:“开车!”床飞舞起来了,车刀嗤喷地切削过来,雨点般的铁屑,沙沙地四洒开来。工夫不大,一刀到头,大活塞完工了。我没等葛师傅吩咐,便吹响哨子,指挥落车。那一边,人们个个抢着活干,忙着向汽缸里装。只听见梆头梆梆梆三响,车间里一片欢叫:“正好!”
7C.文本一中,工人们从议论纷纷到肃静无声再到欢呼一片,烘托了故事气氛,也表现了人们对葛师傅认识的转变。√
文中“有些人熬不住了,嘁喊嚓嚓地议论--车间里鸦雀无声--旁边那些看表演的,肃静无声--车间里一片欢叫”,人们由质疑到欢呼,葛师傅的形象立起来了!
我的一颗心从喉咙里落下肚去。回头看葛师傅,才发现他上半身的衣衫全湿透了,眉毛上都吊着汗珠。 这以后,我花了三个夜晚,编了一段新的评弹,它受到了大伙儿更加热烈的欢迎。 1961年发表 (有删改)
身边的英雄传奇故事,更受大伙儿欢迎,同时,也更能凸显出“赞美工人”“赞美时代楷模”“歌颂劳动”“歌颂工匠”的主题。
文本二:向评弹学习(节选》陆文夫 我向苏州评弹学过不少东西,所以有人说我的某些短属小说有点像苏州评弹。爱上苏州评弹,那是在我开始写小说之后。那时我为写小说而苦恼,而评弹带给了我各种启发。苏州评弹的语言很生动。很优美,很有表现力,可惜的是我不能用吴语来写小说,不懂苏州话的人看不懂,懂苏州话的人着起来也很吃力,何况吴语也和许多地方语言一样,许多传神之处无法用普通话加以翻译,只好吸收一些读音不同,字面能懂的方言,如“瞎七搭八”“滴溜滚圆”等等。(有删改)
“苏州评弹的语言很生动,很优美,很有表现力”“吸收一些读音不同,字面能懂的方言”,陆文夫借鉴苏州评弹的语言特点,增强了小说的表现力。
【答案】A
【解析】B项“故意不准备分厘卡”分析不当,文中“货(分厘卡)已经订了,还没来,最快也要三天”即是证明。
6. 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广德讲故事,先说葛师傅三十八岁从“汉口”回来,暗示他一身本领是从何而来。
B. “我”让车工留下最后一刀,也故意不准备分厘卡,就是想亲眼看“活神仙”表演。
C. 葛师傅告诉大家,二十年前为史老板巧车大活塞是“碰运气”,这里有谦虚的成分。
D. “我”建议“等三天”,而葛师傅想清楚得失利弊之后,果断决定冒险去车大活塞。
【答案】D
【解析】D项“文本一以评弹为主线串联情节”分析不当。
7. 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年革新二十八项技术,从榨油厂来的任务很紧急,文本一中的这些细节透露出热火朝天、干劲十足的时代气息。
B. 文本一多处以描摹五官来刻画人物,如“眉毛动了一下”“拧起眉头”,神形兼备,表现出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
C. 文本一中,工人们从议论纷纷到肃静无声再到欢呼一片,烘托了故事气氛,也表现了人们对葛师傅认识的转变。
D. 两则文本都写到了评弹,但用意不同,文本一以评弹为主线串联情节,文本二以评弹为学习对象,谈论小说创作。
【答案】①第一处划线句通过语言和动作描写,写出葛师傅车活塞时胸有成竹、从容不迫的气度,突出其技艺高超。②第二处划线句以“我”的视角,通过一系列动作描写,表现葛师傅车活塞时的全神贯注和竭尽全力,突出其勇于担当的精神。
8.文本一中两处划线部分都描写葛师傅车活塞,却写出了“不一样”的葛师傅,谈谈你的理解。(6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①第一处划线句,主要描写了葛师傅一连串的动作“量完了”“一推”“一摇” “一刀”,还有葛师傅干净利落的一句话“落车”,写出葛师傅车活塞时胸有成竹、从容不迫的气度,突出其技艺高超。
②第二处划线句,从“我”的视角,观看葛师傅车活塞,主要通过一系列动作描写,“吸了口气”“摆开八字步”“住气,稳住劲”“轻轻地一探”“一挥手”等,真实、精彩地还原了“活神仙”表演的场景,集中地表现了葛师傅车活塞时的全神贯注和竭尽全力,突出其勇于担当的精神。
8.文本一中两处划线部分都描写葛师傅车活塞,却写出了“不一样”的葛师傅,谈谈你的理解。(6分)
答案:①情节设置巧妙、有吸引力。文本一写“我”听说葛师傅的故事,编成评弹大受欢迎,又遇到新任务,葛师傅再次显露身手,故事环环相扣,情节张弛有度,和评弹一样吸引了听众。②人物形象鲜明。通过正面描写和侧面烘托等方式塑造了一位技艺高超、勇于担当、有责任心的主人公形象。③语言富有表现力。文本以的语言质朴生动,通俗易懂,和评弹的语言一样有感染力。
9. 陆文夫指出“有人说我的某些短篇小说有点像苏州评弹”,请结合两则文本中的相关内容,简要分析文本一哪些方面“像苏州评弹”。
9. 陆文夫指出“有人说我的某些短篇小说有点像苏州评弹”,请结合两则文本中的相关内容,简要分析文本一哪些方面“像苏州评弹”。
【详解】
①根据“我自小欢喜听苏州评弹,而且居然学会了《水浒》中的几个段子”“你何不把厂里的新鲜事情,编几段评弹”等内容,可知评弹情节设置巧妙、有吸引力,文本一先写了“我”从广德哪里听说的葛师傅故事,“把葛师傅这段故事编成评弹,题目叫‘活神仙巧车大活塞’”,“果然大受欢迎”,后来又亲眼见识了葛师傅再次显露身手,再次“编了一段新的评弹”。故事环环相扣,情节张弛有度,和评弹一样吸引了听众。
②根据“还有点窍门:你听或松打虎那一段,说起来多神!多险”,可知评弹人物形象鲜明,文本一通过侧面烘托,“我”从广德那里听到葛师傅的传奇故事,又正面描写,直接写“我”亲眼目睹葛师傅这一“活神仙”的表演,塑造了一位技艺高超、勇于担当、有责任心的主人公形象。
③根据“苏州评弹的语言很生动。很优美,很有表现力”,可知评弹语言富有表现力,文本以的语言质朴生动,如“千刀万刀,最后一刀”“活神仙巧车大活塞”“快来呀,活神仙要表演啦”等内容,富有生活气息,通俗易懂,同时又和评弹的语言一样有感染力。
文言文阅读
材料出处:
材料一:节选自苏辙《管仲》
材料二:节选自苏轼《管仲论》
题目:
10.材料二面波浪线的部分有二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甸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4.苏洵在《管仲论》中用“国以一人兴,以一人亡”来评价管仲,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3分)
考查点:文言断句的能力、理解和掌握文言知识的能力、概述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分析并概述文章特定内容的能力。
材料出处及考查点
管仲是春秋时期最伟大的政治家,他的思想至今福泽着神州大地弘扬管仲的文化遗产是我们当仁不让的职责。
管仲作为春秋第一名相,/深受孔子的称颂:“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什女如其信“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天下,民到今受其赐,微管件,吾被发左衽矣。”(《论语·宪问》)
苏洵、苏轼、苏辙都写有《管仲论》,专门论述管仲其人其事。他们所议论的角度不同,表现方法各异,但对管仲都给以高度肯定,并指出他的不足之处。
苏轼论管仲不同于苏洵,苏洵没有经历苏轼的坎坷。苏轼像管仲一样胸怀忠君爱民、致君尧舜的雄心壮志,想使积贫积弱的北宋政权走上富国强军之路。但是,刚愎自用的宋神宗不肯采纳他的意见,又听信李定、舒亶、贾种民等的诬告,逮捕、贬斥了他。所以,他更能理解管仲让沉酒声色的齐桓公接受他的改革,谈何容易啊!苏轼给管仲以更多的理解,对其评价也更加全面和准确。苏轼一生仕途坎坷。政海上的挫折滋长了他逃避现实和怀才不遇的思想情绪。所以,他的思想比较复杂,把儒、佛、老三家哲学结合起来,对各家各派兼收并蓄融会贯通。因此,他对管仲的了解和评价是非常全面中肯的。
苏轼论管仲的文章比较多,除了《论管仲》《管仲分君谤》《管仲无后》等三篇外,还有《学士院试孔子从先进论》《思治论嘉祐八年作》等文章。
苏辙的《管仲论》主要继承了父亲苏洵的观点,责怪管仲没有举荐贤相。苏辙在《论语拾遗》《冯道》《策问十六首》:等史论中也对管仲多有褒贬。
苏辙与苏轼都批评管仲的奢靡生活、聚敛财富,认为管仲的品德不符合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标准。但是,苏轼以忠臣“分谤”为由替管仲辩解。他以自身的经历深知管仲为君“掩过”要改变齐桓公沉酒声色的享乐是不可能的,所以认为管仲“三归之家,树塞门,有反坫”,是为了“分君谤”,以掩桓公“宫中七市,女阁七百,国人非之”之过。苏辙在《进策无道·第四道》中高度评价管仲的治国之才。
苏辙对管仲的评价深受其父苏洵的影响。与苏洵一样,苏辙认为齐国的没落与管仲不无关系。但是,他认为管仲的失职不仅仅是没有除去桓公身边的三个小人,更重要的是没有精心为桓公作身后计。
材料一:
先君尝言:管仲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以桓公伯,孔子称其仁,而不能止五公子之乱,使桓公死不得葬,曰:“管仲盖有以致此也哉!”
管仲身有三归,桓公内嬖如夫人者六人,而不议为非,此固适庶争夺之祸所从起也。然桓公之老也,管仲与桓公为身后之计,知诸子之必争,乃属世子于宋公。夫父子之间,至使他人与焉,智者盍至此乎
伯:称霸
非:不对的,不合理的
属:通“嘱”委托,交付
嬖:宠爱
与 :参与
盍 :怎么会
先君曾说:管仲九次汇集诸侯,匡扶天下,辅佐齐桓公称霸,连孔子都称赞他的仁义,然而仍然不能阻止五位公子为了争夺君位而相互残杀,使齐桓公死后不能下葬,说:“大概是由于管仲才达到这种地步啊! ”
管仲自己有三个藏金宝库,齐桓公宠爱的侍妾有六个人,管仲却不劝谏其错误,这本来就是嫡庶争夺君位的祸患的起源。然而齐桓公老了,管仲为齐桓公身后之事打算,知道各位皇子一定会争夺君位,于是把世子托付给宋公。父子之间的事,竟然要由别人来介入,有智慧的人难道会这样做吗?
《传》曰:“管仲病且死,桓公问谁可使相者。管仲曰:‘知臣莫若君。’公曰:‘易牙何如 ’对曰:‘杀子以适君,非人情,不可。’公曰:‘开方何如 ’曰:‘倍亲以适君,非人情,难近。’公曰:‘竖刁何如 ’曰:‘自宫以适君,非人情,难亲。’管仲死,桓公不用其言,卒近三子,二年而祸作。”夫世未尝无小人也,有君子以间之,则小人不能奋其智。
《传》说:“管仲快要病死了,桓公问谁可以任宰相,管仲说:‘了解臣下的,没有人能比得上君主。’桓公说: ‘易牙怎么样 ’(管仲)回答说:‘杀了自己的儿子,来取悦国君,是不近人情的,不可任用。’桓公道:‘开方怎么样 ’(管仲)回答说:‘背弃自己的父母来投合君主,不近人情,难以接近。’桓公说:‘竖刁怎么样 ’ 管仲答:‘他残毁了自己的身体来投合君主,不近人情, 难以亲信。’管仲死后,桓公不采用管仲的意见,最终亲近、任用了这三人,仅仅两年祸乱就发生了。”世上不曾没有小人,有君子来阻隔他们,那么小人不能发挥他们的才智。
使:出任
倍:牺牲
奋:展现
适:逢迎
卒:慢慢,逐渐
材料二:
《语》曰:“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管仲知小人之不可用,而无以御之,何益于事?
内既不能治身,外复不能用人,举易世之忧而属之宋襄公,使祸既已成,而后宋人以干戈正之。于乎殆哉!
(节选自苏辙《管仲》)
举:选用,启用
知:告诉
内:对内
外:对外
干戈:战争
《语》说:“舜得到天下,从众人中选用人才,推举了皋陶,那些不仁德的人就都远离了。汤得到天下,从众人中选举人才,推举了伊尹,不仁德的人也都远离了。”管仲已经告知小人不能任用,却没有办法阻止他们,对于国家大事又有什么帮助呢?
对自己不能修养自身,对外国又不能任用人才,拿朝代更迭的忧患托付给宋襄公,让祸患已经形成,而后宋人只能用战争来纠正它。这时候就很危险了。
材料二:
尝读《周官》《司马法》,得军旅什伍之数,其后读管夷吾书,又得管子所以变周之制。盖王者之兵,出于不得已而非以求胜敌也故其为法要以不可败而已。至于桓文,非决胜无以定霸,故其法在必胜。繁而曲者,所以为不可败也;简而直者,所以为必胜也。
什伍:军队的基层建制
所以:……的原因
者,……也:判断句的标志
曾经读过《周官》《司马法》等文章,知道了军旅的基层建制的人数,在之后又读过了管仲的书,进而知道了《管子》改变周朝军旅管理制度的原因。凡是王道的军队,除非出于不得已,而绝对不是以战胜敌人为目的。所以在他们制定办法的时候,只是要求不可以战败而已。至于在齐桓公和晋文公的时代,除非决战胜利而没有其他办法才能称霸,所以他们制定的办法目的就是必须胜利。只有复杂和曲折的办法,才可以能立于不败之地;而简单和直接的办法,才是能作为必胜的手段。
若夫管仲之制其兵,可谓截然而易晓矣。三分其国,以为三军,万人为一军,三军三万人,疏畅洞达,虽有智者无所施其巧。
三代之制,至于列国犹有存者。及至管仲相桓公,南伐楚,北伐孤竹,九合诸侯,威震天下而其军垒阵法,不少概见者,何哉 盖管仲欲以岁月服天下,故变古司马法而为是简略速胜之兵,是以莫得而见其法也。
那管仲统领他的军队,可以说是非常直接简单而且容易明白啊。把国家的力量分成三份,用来成就三军。一万人编成一个军,三军共计三万人。非常通畅并且容易透彻理解,即便有智慧的人也没有他施展才能的地方。
所有三代的制度,到了春秋战国还有幸存的。等到管仲在齐桓公这里称相,南伐楚国,北伐孤竹国,把九个诸侯国联合在了一起,威震天下,但是他的军事防守和战斗阵法,却是很难真正见到,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管仲想要在很短时间内征服天下,(管仲)所以改变古代的“司马法”,而制定出了这种简单快速取胜的军队建制,因此我们就看不到他运用古代“司马法”的事迹了。
虽:即使,即便
为:成就
岁月:短时间内
兵:统兵方式
是以:因此
10. 材料二面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出于不得A已B而C非D以求胜E敌也F故其为法G要H以不可败而已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不得已”是“出于”的原因,中间不断开,B处断开;
“非……也”是否定式判断句,“也”后F处断开;
“为法”是动宾结构,后面G处断开。
故选BFG。
翻译:除非出于不得已,而绝对不是以战胜敌人为目的。所以在他们制定办法的时候,只是要求不可以战败而已。
文言文断句的基本方法:
1.语感断句法,根据对语句意思的理解,用语感断句。
2.虚词标志法,盖、夫、至若等常常在句首;乎、哉、矣、也等常常在句尾。
3.句式断句法,“……者……也”式判断句,“者”后断句;,问答式语句,在问答之间停顿。
4.表示时间地点的状语,若在句首,状语后可以停顿。
5.语法断句法,除去上述四种情况般需要停顿的部分,是一个语法意义上的句子,我们应该找到这个句子的主干成分主语和谓语,由于主语可能承前省略,故一定要补充出来再找到相应的谓语动词,如果不能找到谓语动词,这个部分就不能停顿。
6.注意语句内容,要根据语境推断语句内容,据此断句。
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伯,通“霸”,文中的齐桓公与《烛之武退秦师》中的晋侯、秦伯都是“春秋五霸”。
B. 倍,指背弃,与《湾门宴》“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中的“倍”意思相同。
C. 殆,指危险,与《项脊轩去》中“得不焚,殆有神护者”“殆”意思不相同。
D. 制,指统领,统率,与《过秦论》中“秦有余力而制其弊”的“制”意思相同。
答案:D
解析:D.错误。意思不同。统领,统率;/制服。句意:那管仲统领他的军队。/秦有剩余的力量趁他们困乏而制服他们。
故选D。
实词推断方法:
①语境分析法--结合文本上下句;
②结构分析法--上下句结构类似,相同位置词义推断;
③该实词所处语法位置,推断实词含义;
④联想推断法--联系旧知向过课本,相互比照:
⑤借助字形推断--形声字,般旁表意,推至实词含义;
⑥古今比照,杜绝望文生义,越是常见字常见义项越要慎重;
⑦通假推断,确实理解不了,看是否是通假,音近通假,形近通假。
注意:必须回归文本、结合语境。
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管种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霸主,赢得了孔子的称许,但孔子也认为管仲未能及时制止五公子争夺君位,致使齐桓公死不得葬。
B. 在管仲临终时,齐桓公就继任的人选征询他的意见,管仲认为易牙等三人都有悖人情,不可任用,但齐桓公后来没有所从。
C. 苏辙认为,世间并非没有小人,君王防范小人得势的最好办法是重用君子,让小人无法逞其奸计,舜帝和商汤就是这样做的。
D. “什伍”是周朝军队的建制,这种编制方式较为繁琐,管仲没有采用这种方式,而采取了“三军”制,使军队运作非常流畅。
答案:A
解析:A.“但孔子也认为管仲未能及时制止五公子争夺君位”错,原文“管仲身有三归,桓公内嬖如夫人者六人,而不议为非,此固庶争夺之祸所从起也”,孔子的意思是由于管仲自己贪财,而且没有劝谏齐桓公不要贪图女色,埋下了嫡庶之争的祸端。而不是选项说的管仲未能及时制止五公子争夺君位。故选A。
文意理解题答题思路:
1.阅读文言选段,把握主要内容。先通读全文,明确文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和作者的看法;接着排除不需要翻译的人名、地名、官名等,分析其关系,以便能更准确地理解。
2.分析题目要求,锁定答题区域。就题目要求来反复阅读相关文字,找准答题的切入点,依次思考答案;同时还要注意文段的出处和注释,依次寻找突破口。
3.一一对应,仔细分辨。在找准得总点后,将选是与信息点一一对应,认真弄清原文内涵,琢磨内容要点,分析文章哪一句可以涉及题干的内容。
4.抓住重点,准确翻译。在分析信息点时,要注意准确翻译,当然并不是完全都翻译过来,此时需抓住重点,即对文意理解容易产生分歧的地方要仔细阅读。
5.联系全文,整体分析。站在全文的高度综合理解文意,整体分析,不可以偏概全
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父子之间,至使他人与焉,智者盍至此乎?
答案:父子之间的事,竟然要由别人来介入,有智慧的人难道会这样做吗?
解析:
“使”,让;“与”,参与,介入;“盍”,通“何”,何必,怎么。
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2)故变古司马法而为是简略速胜之兵,是以莫得而见其法也。
答案:(管仲)所以改变古代的“司马法”,而制定出了这种简单快速取胜的军队建制,因此我们就看不到他运用古代“司马法”的事迹了。 解析:“为”,制定、创建;“速胜”,迅速取胜;“是以”,因此;“莫得”,不能够。
翻译题解题技巧:
1.将句子带回原文,找到恰切的语境,理解这个句子大致讲什么内容表达什么意思。
2.勾画出这个句子中的名词(含代词与名词性短语)和动词(含动词性短语),尤其是特殊名词,如人名、地名、职名等(这些不需要翻译)。理清句子中的人物关系和相关事件。做适当的语法成分分析。
3.注意句子的特殊句式和句子的固定结构和短语。
4.在试卷上将每个词语逐一翻译,连起来读一读,在此基础上补充省略的成分,调整语序,再读,勾画出疑惑处。注意要有“文言意识"对于难解的实词尽量联想相关成语,不要轻易用该词的现代汉语意思。5.对疑惑处,根据句子意思和上下文语境推断正确的含义。这个办法也适用于实词理解题。
14. 苏洵在《管仲论》中用“国以一人兴,以一人亡”来评价管仲,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
①齐桓公能够称霸,主要是管仲的辅佐,管仲托起了齐国,所以说“国以一人兴”。
②管仲临终时没有向桓公举荐合适的继承人,导致齐国发生内乱,同时他没有安排好身后事宜,导致小人作乱,所以说“以一人亡”。
③苏洵用“国以一人兴,以一人亡”评价管仲,主要是想说明国家的兴亡关键在人事安排是否得当。
14. 苏洵在《管仲论》中用“国以一人兴,以一人亡”来评价管仲,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①“管仲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以桓公伯”,齐桓公能够称霸,主要是管仲的辅佐,管仲托起了齐国,所以说“国以一人兴”。
②“管仲病且死,桓公问谁可使相者。管仲曰‘知臣莫若君。’”“管仲知小人之不可用,而无以御之,何益于事?”“举易世之忧而属之宋襄公”,管仲临终时没有向桓公举荐合适的继承人,导致齐国发生内乱,同时他没有安排好身后事宜,导致小人作乱,所以说“以一人亡”。
③苏洵用“国以一人兴,以一人亡”评价管仲,主要是想说明国家的兴亡关键在人事安排是否得当。
古代诗歌阅读+名句
擢第后入蜀经罗村路,见海棠盛开,偶有题咏
郑谷
上国休夸红杏艳,深溪自照绿苔矶。
一枝低带流莺睡,数片狂和舞蝶飞。
堪恨路长移不得,可无人与画将归。
手中已有新春桂,多谢烟香更入衣。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歌标题点明写作缘起,诗人及第后入蜀,途中看到海棠盛开引发诗兴。
B. 在长着绿色苔藓的石矶旁,溪畔的海棠花如美人般临水自照,妩媚多姿。
C. 黄莺睡在海棠枝头,蝴蝶与飘落的花瓣一起飞舞,动静结合,别具生趣
D. 既无法移栽、也无人能描画,甚至不能带走海棠一缕芳香,诗人很遗憾。
1.体裁:七言律诗 游春诗
2.朝代:唐
3.从选题来看:陌生作者的代表作
4.从内容来看:贴近生活,弘扬正能量,培养家国情怀。
5.从考点来看:诗歌理解与赏析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内容概括、感情归纳、观点评析、表现手法、语言特色主要以简答题的形式考查。“诗中写到红杏和春桂,各有什么作用 请简要分析。”既考查了内容概括,又考查了表现手法。
擢第后入蜀经罗村路,见海棠盛开,偶有题咏
郑谷
上国休夸红杏艳,深溪自照绿苔矶。
一枝低带流莺睡,数片狂和舞蝶飞。
堪恨路长移不得,可无人与画将归。
手中已有新春桂,多谢烟香更入衣。
上国:指的是当时的京城或都城,通常指繁华的大城市。
红杏:红色的杏花,常用以比喻美丽的女子或艳丽的花朵。
深溪:指诗人经过的深邃溪流三绿巷矶:长满绿苔的水边石头
流莺:飞翔的黄莺,常用来形容春天的景象。
舞蝶:飞舞的蝴蝶,也是春天的象征。
新春桂:春天新开的桂花,象征新的开始和希望。
擢第后入蜀经罗村路,见海棠盛开,偶有题咏
郑谷
上国休夸红杏艳,深溪自照绿苔矶。
一枝低带流莺睡,数片狂和舞蝶飞。
堪恨路长移不得,可无人与画将归。
手中已有新春桂,多谢烟香更入衣。
请不要只夸赞京城中红杏的艳丽在深溪边,海棠花在绿苔的石头上独自照耀;
一枝低垂的海棠上,黄莺在其上安眠,几片花瓣轻盈飞舞,与蝴蝶一同翻飞;
遗憾的是路程太长,我无法将这美景带走,可悲的是,也无人能将这美景描绘下来让我带回家中;
虽然我的手中已经握有新春的桂花但仍然感谢海棠花的香气,它更深入我的衣襟。
擢第后入蜀经罗村路,见海棠盛开,偶有题咏
郑谷
上国休夸红杏艳,深溪自照绿苔矶。
一枝低带流莺睡,数片狂和舞蝶飞。
堪恨路长移不得,可无人与画将归。
手中已有新春桂,多谢烟香更入衣。
这首《擢第后入蜀经罗村路,见海棠盛开,偶有题咏》是唐代诗人郑谷的作品。此诗以路遇海棠盛开为切入点,既描绘了海棠花的艳丽又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留恋。
诗人开篇即说“上国休夸红杏艳,深溪自照绿苔矶。”意为在京城的堪恨路长移不得,可无人与画将归。久们不要只夸赞红杏的艳丽,因为手中已有新春桂,多谢烟香更入衣。在这深溪边,海棠花在绿苔矶的映衬下独自照耀。“红杏”和“海棠形成了一种对比,既赞美了海棠花的美丽,又显示出它的独特之处,不随波逐流。
擢第后入蜀经罗村路,见海棠盛开,偶有题咏
郑谷
上国休夸红杏艳,深溪自照绿苔矶。
一枝低带流莺睡,数片狂和舞蝶飞。
堪恨路长移不得,可无人与画将归。
手中已有新春桂,多谢烟香更入衣。
颔联“一枝低带流莺睡,数片狂和舞蝶飞。”运用生动的比喻,一枝低垂的海棠花上,流莺在其上安眠几片花瓣与飞舞的蝴蝶相伴,构成了一幅美丽的春景图。
这两句诗不仅形象地描绘了海棠花的美丽,同时也赋予了海棠花生动的生命力。
擢第后入蜀经罗村路,见海棠盛开,偶有题咏
郑谷
上国休夸红杏艳,深溪自照绿苔矶。
一枝低带流莺睡,数片狂和舞蝶飞。
堪恨路长移不得,可无人与画将归。
手中已有新春桂,多谢烟香更入衣。
颈联“堪恨路长移不得,可无人与画将归。”表达了诗人的遗憾与无奈。他恨路程太长,不能将这美丽的海棠花带走,又可惜没有人能将这美景画下来带回家。这两句诗透露出诗人对美的热爱与留恋。尾联“手中已有新春桂,多谢烟香更入衣。”诗人用桂花的香气来衬托海棠花的美丽,虽然手中已有新春的桂花,但海棠花的香气却更深入地渗入了他的衣服。这种深入骨髓的香气,就像海棠花的美丽一样让人难以忘怀,暗示诗人对家乡的感情。
【答案】D.“甚至不能带走海棠一缕芳香,诗人很遗憾”错,“多谢烟香更入衣”意思是诗人还希望带走海棠的芳香,表达的是诗人对海棠的喜爱和留恋之情。
故选D。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歌标题点明写作缘起,诗人及第后入蜀,途中看到海棠盛开引发诗兴。
B. 在长着绿色苔藓的石矶旁,溪畔的海棠花如美人般临水自照,妩媚多姿。
C. 黄莺睡在海棠枝头,蝴蝶与飘落的花瓣一起飞舞,动静结合,别具生趣
D. 既无法移栽、也无人能描画,甚至不能带走海棠一缕芳香,诗人很遗憾。
选择题常见的陷阱设置点:
词句解说曲解原意
意象意境分析不当
主题情感分析不当
手法分析张冠李戴
【答案】
16. ①“红杏”起衬托作用,以京城的红杏来衬托海棠,突出海棠的艳丽与美艳。
②“春桂”代表科举及第,手中已有新春桂意味着科举及第,诗人及第之后,还希望把海棠的芳香带走,表达了他对海棠的喜爱和留恋之情。
【解析】
①首联“上国休夸红杏艳,深溪自照绿苔矶”,将身处上国京城繁华热闹之地的红杏与身处偏僻溪边无人欣赏的海棠进行对比,以京城的红杏来衬托海棠,突出海棠的艳丽与美艳,在这里“红杏”起衬托作用。
②尾联抒情达意,“手中已有新春桂”,“春桂”代表科举及第,诗人表面上说自己的手中已经有了新春的桂枝,委婉地表达了自己今春科举高中的意思;“多谢烟香更入衣”中的“更”字,表明了诗人在科举高中之后又逢到海棠香气泌入自己的衣服,让诗人更为欣喜高兴,于是作者就产生了把海棠的芳香带走希望,借此来表达他对海棠的喜爱和留恋之情。
16. 诗中写到红杏和春桂,各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案】 ①. 而臆断其有无 ②. 汩余若将不及兮 ③.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④. 小学而大遗 ⑤. 无边落木萧萧下 ⑥. 不尽长江滚滚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臆”“汩”“兮”“指”“遗”“萧”“滚”“滚”。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何为青年精神?青年精神是“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的勤勉力行、向善向上,是“事不目见耳闻,______________ ,可乎”的大胆质疑、勇于求证,是“_____________,恐年岁之不吾与”的锐身自任、只争朝夕。
(2)中国古人善于在小与大的思辨中获得启示。司马迁《屈原列传》中用“__________”寓意言小旨大,韩愈《师说》中用“______”批评了舍大择小的现象。
(3)清代王世禛在《带经堂诗话》中指出,“七言律有以叠字益见悲壮者”,在唐宋七言律诗中“________,_______”两句就具有这个特点。
语文文字运用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小题,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4分)
19.文中画波浪线处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20.请简要分析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21.“你怕热,羊也怕热哩。”这句话出现的置,最恰当的是(3分)
22.文中划横线部分连用两个相似的句子,表意更有层次,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4分)
考查点:
【语意连贯、修改病句】
【表达效果、语句衔接、语义理解】
(一)语言文字运用1(本题共2小题,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到冰雪季节,很多人就想去滑雪场一展身手,但美丽雪景也可能成为眼睛“杀手”,让人患上“雪盲症”。
雪盲症又称“雪光性眼炎”,是视网膜受到强光刺激而引发的一种急性眼病。虽然“雪盲症”的名字会让人感觉这种眼病 A ,但事实并非如此,任何强光环境都有可能引发雪盲症,如日光下宽阔的大海、广袤的沙漠。①在这些环境中,②海面、沙面均会反射紫外线。③相较而言,④紫外线对雪地的反射率最高,⑤直视雪地就如同直视太阳。⑥紫外线在经过反射进入人眼后,⑦眼角膜和结膜的细胞会全损、坏死、脱落,⑧从而让人视物模糊乃至失明。
防病甚于治病。雪盲症的预防很简单——只需要戴上一副具有防紫外线功能的墨镜,就能有效地降低患病的机率。如果不小心患上雪盲症,就应该立即避开强光,减少用眼,适当使用抗生素眼药水或眼药膏。 B ,再次接触强光时应更加注意,因为多次患雪盲症会对人眼造成不可逆的损伤,严重的甚至会永久失明。
【答案】
18. A.只在雪地环境发生 B.如果两次患病
A处,根据后句“但事实并非如此,任何强光环境都有可能引发雪盲症,如日光下宽阔的大海、广袤的沙漠”分析,语境说的是“雪盲症”的名字会让人感觉这种眼病只跟雪地环境有关,或者只在雪地发生,可知补写内容为“只在雪地环境发生”。
B处,根据后句“再次接触强光时应更加注意,因为多次患雪盲症会对人眼造成不可逆的损伤,严重的甚至会永久失明”可知,此处是针对两次患有雪盲症、或患过雪盲症的人,故补写内容为“如果两次患病”。
18.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答案】句④改为:雪地对紫外线对的反射率最高;
句⑥改为:在紫外线经过反射进入人眼后。
画波浪线处两处错误:
一是句④,“紫外线对雪地的反射率最高”主客倒置,应把“雪地”和“紫外线”互换,正确表述为:雪地对紫外线对的反射率最高;
二是句⑥,“紫外线在经过反射进入人眼后”,中途易辙,把“在”提到句首,正确表述为:在紫外线经过反射进入人眼后。
19. 文中画波浪线处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每天早起,打开羊圈门,把羊放出来。挥着鞭子,打着唿哨,嘴里“嘎!嘎!”地喝唤着,赶着羊上了路。到了坡上,把羊群打开,一放一个满天星——都匀匀地撒开;或者风凰单展翅——顺着山坡,斜斜地上去,走成一溜。羊安安驯驯地吃开草,就不用操什么心了。羊群缓缓地往前推移,远看,像一片云彩在坡上流动。天也蓝,山也绿,洋河的水在树林子后面白亮白亮的。农场的房屋、果树,都看得清清楚楚。一列一列的火车过来过去,看起来又精巧又灵活,简直不像是那么大的玩意。真好呀,你觉得心都轻飘飘的。
“放羊不是艺,笨工子下不地!”不会放羊的,羊群都打不开。②羊老是恋成一疙瘩,挤成一堆,走不成阵势,吃不好草。最苦是夏天,正是最热的时候。不好找个荫凉地方躲着么?不行啊!③它不给你好好地吃!它也躲荫凉。你看:都把头埋下来,挤成一疙瘩,净想躲在别的羊的影子里,往别个的肚子底下钻。④这你就得不停地打。打散了,它就吃草了。可是,(A)打散了,一会会,它又挤到一块去!(B)打散了,一会会,它又挤到一块去了。你想休息?歪想。
20. 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羊群“都匀匀地撒开”的状态比喻成满天星,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漫山遍野都是羊的场景;运用数词“一”,写出了放牧时羊群呈现出一整片均匀的状态,体现了放羊人放羊能力的高超。
“一放一个满天星”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本体是羊群,喻体是“满天星”,通过后文“都匀匀地撒开”可知,满天星是比喻放羊时羊匀匀地遍布了山坡的场景。
“一放一个满天星”中,“一放”是指放羊时候一次性把整群养一起放出去的壮观的场景;“一个满天星”中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羊群的状态。后文“不会放羊的,羊群都打不开”,可知能把羊群一放一个满天星,“一”的反复中是有高超放羊能力的体现。
20. 请简要分析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①每天早起,打开羊圈门,把羊放出来。挥着鞭子,打着唿哨,嘴里“嘎!嘎!”地喝唤着,赶着羊上了路。到了坡上,把羊群打开,一放一个满天星——都匀匀地撒开;或者风凰单展翅——顺着山坡,斜斜地上去,走成一溜。
【答案】一味追求最后的结果。
【解析】③前一句强调“如果不做好过程”,后一句为“不做好过程的不良后果”,因此③应紧承前一句说明“如果不做好过程,只追求结果”,应为“一味追求最后的结果”。
20.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第二,从逻辑上看,凡事有过程才会有结果,天道酬勤,做好过程,结果必然不会令人失望。司马光写《资治通鉴》用了19年,班固写《汉书》花了20余年时间,曹雪芹著述《红楼梦》耗费毕生精力……如此等等,十年辛苦不寻常,字字读来皆是血,坐不得冷板凳,下不了真功夫,③,只会“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答案】
强加因果——做好过程未必会取得不令人失望的结果;
以偏概全——“天道酬勤”强调勤,这只是做好过程的表现之一,做到“勤”不等同于做好过程。
【解析】“做好过程,结果必然不会令人失望。”强加因果
“天道酬勤”只是做好过程的一个方面,以偏概全。
21.请指出一辩第二个理由的逻辑谬误。(4分)
第二,从逻辑上看,凡事有过程才会有结果,天道酬勤,做好过程,结果必然不会令人失望。司马光写《资治通鉴》用了19年,班固写《汉书》花了20余年时间,曹雪芹著述《红楼梦》耗费毕生精力……如此等等,十年辛苦不寻常,字字读来皆是血,坐不得冷板凳,下不了真功夫,③,只会“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本题考查学生句子衔接的能力。
“最苦是夏天,正是最热的时候。不好找个荫凉地方躲着么?不行啊!”可知描写的是夏天;“它不给你好好地吃!它也躲荫凉”可知羊也怕热,它也躲荫凉。据此可判断“你怕热,羊也怕热哩。”交待原因,放在③处最恰当。
故选C。
21. “你怕热,羊也怕热哩。”这句话出现的位置,最恰当的是( )
A. ①处 B. ②处 C. ③处 D. ④处
22. 文中划横线部分连用两个相似的句子,表意更有层次,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
“放羊不是艺,笨工子下不地!”不会放羊的,羊群都打不开。②羊老是恋成一疙瘩,挤成一堆,走不成阵势,吃不好草。最苦是夏天,正是最热的时候。不好找个荫凉地方躲着么?不行啊!③它不给你好好地吃!它也躲荫凉。你看:都把头埋下来,挤成一疙瘩,净想躲在别的羊的影子里,往别个的肚子底下钻。④这你就得不停地打。打散了,它就吃草了。可是,(A)打散了,一会会,它又挤到一块去!(B)打散了,一会会,它又挤到一块去了。你想休息?歪想。
22. A处表明了放羊人对于羊群被打散又挤到一块去的气愤;B处表明放羊人已经接受羊群被打散又挤到一块去的无可奈何。A处“ 打散了,一会会,它又挤到一块去!”运用了感叹号表明了放羊人想要打散羊群让它吃草,可是羊群被打散又挤到一块去,表达了放羊人的气愤;
B处“ 打散了,一会会,它又挤到一块去了”运用了句号,以陈述的语气表明了放羊人对于一次又一次打散羊群又挤到一块去的事实无可奈何地接受了。
两组句子,运用反复修辞,但不是简单的重复,通过标点暗示情感的变化起伏,结合动作细节精准细腻地表现了放羊人的心态,符合事理和人物心理,生动形象,让人身临其境,与后句“你想休息?歪想”语体风格和内容完美契合,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