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课时作业(含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课时作业(含答案)--2023-2024学年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资源简介

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课时作业
一、单选题
1.17世纪,日本大阪富商淀屋辰五郎公然违抗幕府发布的俭约令,生活极度奢华,身穿印有醒目家纹标志的名贵白绢服饰招摇过市。1705年,幕府以“僭越身份”“生活过于奢侈”等罪名,没收淀屋家所有财产。这反映了当时( )
A.商人势力过大危及统治 B.民众文化品位日益趋向高雅
C.幕府统治开始走向衰落 D.商业文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
2.10世纪初,新罗人建立高丽王朝,效仿中国唐朝制度,在中央设三省六部,将地方分为十道,推行土地国有,引入科举考试选拔官员。这可用于说明,中华文化( )
A.使东亚经济快速发展 B.被新罗政府全盘照搬
C.对周边地区影响深刻 D.影响力辐射整个世界
3.10世纪末,日本一些封建领主纷纷要求朝廷免除中央征税官吏进入庄园的特权。例如东大寺茜部庄规定了该庄园的不入特权:“四至为界,检田使、收纳使、四度使永不得入部。”这一现象表明当时日本( )
A.幕府政权威胁了天皇统治 B.封建依附关系日趋强化
C.封建土地私有制开始确立 D.中央集权体制受到冲击
4.美国历史学家迈克尔 哈特在他所著的《历史上百位影响最大的人物及其排列顺序》中说:“我选择穆罕默德作为世界历史上第一个最有影响的人物……但他确实是历史上在宗教和世俗两方面都取得了卓越成就的唯一人物。”下列有关穆罕默德的史实不能论证迈克尔 哈特的理由的是
A.创立伊斯兰教 B.在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
C.在麦加城传教 D.建立起统一的阿拉伯帝国
5.根据下图内容可以推出古代印度
A.民族种类众多 B.国王统而不治 C.等级制度森严 D.社会矛盾尖锐
6.如表中的资料均选自日本历史上重要法律文献。这反映出当时日本( )
资料 资料来源
以和为贵,无忤为宗 《十七条宪法》(604年)
古人曰:来有其身正影曲,其政正国乱者。此所谓正,无欲也 《贞永式目》(1232年)
君臣僧俗,贵贱上下,均须维护仁义礼智信,不可稍违 《长宗我部元亲百条》(1597年)
A.制定法律以儒学为依据 B.法律侧重维护封建伦理
C.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变化 D.儒学影响官方意识形态
7.下表是世界古代史上一次重要改革的主要内容。这次改革是
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
仿照唐朝均田制和租庸调制,颁行“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制;
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
A.伯里克利改革 B.大化改新 C.北魏孝文帝改革 D.明治维新
8.根据下图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阿拉伯数字是阿拉伯人创造的 B.阿拉伯人篡夺了印度人的成果
C.阿拉伯数字的创造者无法确定 D.世界文明在交流和碰撞中发展
9.图格拉王朝时期,全国共有23个省。各省的税收首先用于地方的军政开支,余额上缴德里。除直接隶属于中央的省份外,边远地区分布着印度教王公统治的众多土邦。由此可见,当时的德里
A.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随苏丹力量强弱而变化
B.土邦拒不承认苏丹的宗主权和拒绝缴纳贡税
C.以印度教为国教且重要职位由印度教王公担任
D.土邦脱离中央管理处于完全独立的状态
10.日本大化改新中,将全国分为60多个“国”,由中央派国司担任地方官,全权管理地方行政组织。各国下设“郡”,“郡”下又设“里”等行政组织。随后,又整顿军事和交通制度,将各级官员的任免权政归中央。这些措施( )
A.有利于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B.彻底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特权
C.是照搬隋唐政治制度的产物 D.使武士集团获得地方统治权
11.《全球通史》中提到:“6世纪起,中国文明大规模传入日本……那些游历‘天朝’的日本人,作为热情的皈依者,回国后所起的作用更为重大。”这里的“作用更为重大”指的是( )
A.推动日本建立君主立宪制度 B.促使日本初步实现了统一
C.加速了本民族封建化进程 D.促使日本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
12.如图为佛教木结构寺庙,始建于607年,深受中国南北朝建筑风格的影响。该建筑位于( )

A.印度 B.越南 C.朝鲜 D.日本
13.辛巴达航海、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阿拉丁神灯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均出自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这部故事集属于哪一文明成果
A.古埃及文明 B.古印度文明 C.古希腊文明 D.阿拉伯文明
14.下列关于中古时期朝鲜的发展历程排序正确的是
①新罗人王建建立高丽王朝 ②新罗初步统一了朝鲜半岛
③李成桂改国号为朝鲜 ④中朝军民联合抗日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④①② D.②①③④
15.646年,日本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大化改新正式开始。对这一改革解读正确的是
A.严重削弱了天皇的权力 B.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
C.提高了世袭贵族的地位 D.直接推翻了幕府统治
16.中古时期,西欧社会一度权力分散,王权软弱,基督教会地位举足轻重,一些城市获得自治;而俄罗斯则成为横跨欧亚两洲的中央集权国家;阿拉伯帝国是政教合一的国家;而亚洲的日本从中央集权走向幕府统治。这反映出欧亚大陆
A.宗教信仰的多元化 B.区域文明的多元性
C.民族冲突的常态化 D.经济基础的统一性
17.印度德里苏丹国的苏丹是全国的最高统治者,集君权和教权于一身,国家实行政教合一制度。德里苏丹国的国教是( )
A.印度教 B.佛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18.古代印度种姓制度有着严格的规定和法则,不同阶层的人们必须要按照体系内的职责去工作,不能越过界限去做事。据此可知,在种姓制度下,古代印度
A.社会阶层的流动严重受阻 B.个人的自由难以得到保障
C.商业的发展受到严格限制 D.首陀罗与吠舍地位最卑微
19.有人说“七世纪(中国)是一个崇尚外来物品的时代”。贩运这些物品的主要是
A.粟特人 B.佛教徒 C.遣唐使 D.基督徒
20.如图是对中古时期某一帝国特征的描述。该帝国是( )

A.拜占庭帝国 B.阿拉伯帝国 C.奥斯曼帝国 D.俄罗斯帝国
二、材料分析题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阿拉伯帝国在政治。上经常分裂,但在文化上却建立了一个非常广阔的阿拉伯文化区。这个文化区,既有古代东方文化的韵味,又有西方文化的气质,阿拉伯文化是东西文化的综合和创新。埃及、叙利亚、美索不达米亚、波斯、希腊诸地的文化,都在阿拉伯帝国时代得到了广泛的接触和交流,在保留各自特点的基础上带上了浓厚的伊斯兰教色彩。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上自哈里发,下至平民,所有的人仿佛忽然间变成学生或文学的奖励者。一般人为求学而游历欧亚非三洲,然后犹如蜜蜂一般,载蜜而归,把他们储蓄的宝藏,分给发奋的学生们,并且孜孜不倦地编辑许多典籍,其卷帙之伟大与内容之丰富,不亚于现代的百科全书,而其对于现代科学的贡献,远非一般人的想象所及。
——【英】尼科尔森《阿拉伯文学史》
(1)依据上述材料,结合课文内容,谈谈阿拉伯帝国文化的特点及其繁荣的原因。
材料三 种姓制度……以神的名义把人按照严格的等级加以区分:婆罗门——祭祀和学者,离神最近;刹帝利——王公与武士,俗世掌权者;吠舍——农商手艺人,辛勤劳动者;首陀罗——佣人与苦工,供人驱使者;达利特—孤立无种姓,不可接触者。
——纪录片《金砖五国》解说词
(2)种姓制度是了解古代印度社会秩序的一把钥匙,依据材料三概括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特点。
材料四 大化二年(646年)元旦,发布改新诏书;诏书由四条组成:(1)凡皇室贵族领有的土地和人民一律收归国家,成为“公地公民”。国家给贵族以“食封”和“禄”。(2)划分京师及地方行政区划,选任各级行政官员。整顿军事、交通制度。(3)编制户籍、计账,行班田收授之法、统定租额。(4)废除旧赋役,统定庸调额。
——武安隆《浅论大化改新》
(3)阅读材料四,从改革内容的角度,简述日本大化改新是如何学习中国唐朝的。
22.文明共享·命运与共
(1)某校开展“世界文化遗产览胜”主题活动,请你参与策划。
环节一:图片展示布置。将下列世界文化遗产与地图所示文明区域相匹配(填涂字母)
环节二:遗址简介说明。根据下列图文信息,完成表格(填涂字母)
历史遗产 简介说明
① 文艺复兴发源地之一
② 古埃及法老集权统治的体现
③ 古代城邦国家重要遗址
材料二 中世纪的阿拉伯人继承和发展了古代希腊的理性传统,在实验科学、医学、化学、数学、天文等各方面取得了领先全球的成就。阿拉伯天文学家的“图斯双圆”理论出现在300年后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中,现代天文学中的很多名称和术语来自阿拉伯天文学家。12世纪开始,许多希腊哲学著作的阿拉伯文译本又重新被译成欧洲各种文字,使欧洲人才重新听到亚里士多德的名字,接触到真实的希腊古典哲学。从阿拉伯世界涌来的知识潮流,给欧洲带来了向心灵解放的大跃进,促进了发展自由思想的伟大进步,导致了文艺复兴的到来。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也是经阿拉伯人之手,逐步传入西欧。
——摘编自蔡德贵《阿拉伯哲学史》
(2)根据材料二,概括阿拉伯人对欧洲近代社会的影响。
材料三 资本主义在全球商贸活动与世界市场的开拓过程中,制定了有利于自身发展和扩张的国际交往规则,影响持续至今。诚如马克思所指出的,资本主义虽然带来了“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但是并没有带来真正意义上的公平正义、共同发展的实现。
——邹广文《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哲学思考》
材料四 习近平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就是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下为公”、“世界大同”、“和合共生”等思想内涵,把中国发展和世界发展结合起来,超越了一国一域的狭隘范畴,也超越了强国必霸、大国冲突的传统现实主义理论窠臼,实现了对国际关系发展规律的创新认识和升华。
——摘编自张清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外交意义》
(3)概括材料三中关于现代世界秩序形成的观点。结合材料四,谈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时代价值。
23.【世界帝国和文明交流】
古代文明各自的扩展,使不同文明区相互连接起来,促进了大帝国的兴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公元1—2世纪,罗马帝国出现了相对安定的局面。帝国前期,意大利和行省的手工业也得到显著的发展。在西部,罗马和高卢商人沿莱茵河、多瑙河到达北海和波罗的海,在不列颠和斯塔的纳维亚进行贸易。东部的希腊和埃及商人则驶出红海,经阿拉伯到达印度和斯里兰卡进行贸易,以金银换取东方的香料、宝石、精致的工艺品和纺织品。在屋大维统治时期,罗马人开始利用季节风远航印度。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
材料二
7世纪初,在穆罕默德的带领下,阿拉伯帝国建立并形成了阿拉伯民族,有统一的宗教和语言。在公元750年建立的阿拔斯王朝首都巴格达,其百货齐全的商场里,既有各种本地的产品,也有各国商人达来的中国的丝绸和珠宝、印度的钻石和香料、非洲的黄金和象牙、欧洲的琥珀和玛瑙。阿拉伯手工艺人调配的香水世界闻名,他们打出的刀、剑也非常锋利。此外,在叙利亚、埃及和北非各地也还有许多有名的手工业城镇。
中世纪阿拉伯帝国各族人民在吸收融汇东西方古典文化的基础上共同创造了阿拉伯文化。阿拉伯文化主要是由阿拉伯本土文化和伊斯兰文化以及希腊、波斯、罗马和印度等外来文化构成。阿拉伯文化在宗教,哲学、自然科学及人文科学等领域都曾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阿拉伯人把古代印度,中国文化成就介绍到西方,又把阿拉伯的天文学、医学知识和伊斯兰教传播到中国等东方国家。这对于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对亚洲、非洲、欧洲和中国文化的发展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摘编自哈力木杜山艾力《浅析阿拉伯文化的历史渊源和对世界文化的贡献》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罗马帝国与阿拉伯帝国的相似之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阿拉伯帝国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参考答案:
1.D
2.C
3.D
4.D
5.C
6.D
7.B
8.D
9.A
10.A
11.C
12.D
13.D
14.D
15.B
16.B
17.D
18.A
19.A
20.C
21.(1)特点:兼有东西方文化的特征,是东西方文化的综合与创新。
原因:统治者提倡和重视;阿拉伯人热爱学习、热爱文学;吸取其他文明的成果并加以创造;兼容并蓄、开放性。
(2)贵贱分明、职业世袭、法律地位不平等;一套严格的阶层划分和细致的职业分工;对印度社会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在政治上改革行政制度,废除世袭的氏姓制度,建立中央集权制国家,并仿唐制设立中央地方行政机构和官制;在经济上仿隋唐均田制,土地收归国有,国家定期按人口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把原来被贵族控制的农民转为国家公民。
22.(1)环节一:①B ②A③C环节二:①A②B ③C
(2)影响:阿拉伯人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了领先全球的成就,影响了欧洲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保存了被中世纪湮没的古代希腊罗马文化成果并使其重新传回欧洲,为文艺复兴提供了条件;将中国的四大发明传播到欧洲,促进了西欧封建社会的崩溃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3)观点:现代世界秩序是在西方工业资本主义主导下建立的,是有利于资本主义的扩张和发展的,其形成与发展伴随着资本主义全球扩张与经济掠夺的过程。
时代价值:①传承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②核心要义是维护人类的共同利益;③反对强权政治、霸权主义;④构建更加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⑤顺应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
23.(1)相似之处:都曾是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工商业发达;国内贸易与对外贸易活跃;都是世界性宗教的起源地;都取得了辉煌的文化成就,为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答出四点即可)
(2)贡献:阿拉伯商人从事中介贸易,商业贸易促进了不同地区和国家之间的交流,丰富了人们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保存并传播了古典文化,丰富了世界文化;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传播;推动了欧亚非和中国文化的发展。(任答3点,言之成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