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美术鉴赏(2019)第五单元 主题二 质朴与率真——浓郁乡情的视觉呈现-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美版美术鉴赏(2019)第五单元 主题二 质朴与率真——浓郁乡情的视觉呈现-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美术 年级 高一 学期 秋季
课题 质朴与率真——浓郁乡情的视觉呈现
教学目标
1.了解民间美术基本的造型法则; 2. 通过美术作品鉴赏,对民间美术作品的造型方法、配色方法、观察方法、时空观念等进行分析和讨论,探究作品中蕴含的乡情所在,理解民间美术特有的艺术特征; 3.通过本课的学习思考中国传统文化对民间美术的影响,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探索分析民间美术作品中的造型方法、配色方法、观察方法、时空观念问题。 感悟民间美术作品中浓郁的乡情呈现,理解其特有的艺术特征。
教学难点: 理解民间美术独有的艺术特征 2. 探索传统文化和民间美术的内在联系。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欣赏导入。 1.欣赏民间美术作品,感悟民间美术的魅力。 (1)展示民间美术作品。 教师提问:这些作品大家认识吗?在它们身上你感受到了什么?分享下你的感受?学生各抒己见。 (2)教师提问:他们都属于什么呢?你对他们有了解吗? 教师概括这些都属于我国的民间美术。中国民间美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是以最原始、最朴素的方式从劳动人民生活中诞生的。本课老师想和大家一起通过这些典型的民间美术作品探讨他们是如何通过视觉元素,传递表达质朴与率真的浓郁乡情。2.开门见山,简述学习思路。 本课分别从造型方法、配色方法、观察方法、时空观念等四个方面来探寻。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点明主旨;了解学生对民间美术的认知情况。 (二)初步感知,初识乡情。 1.惠山泥人的乡情呈现。展示《大阿福》。 (1)介绍大阿福基本信息。 (2)关于大阿福材质的探讨。 惠山脚下稻田土。感受泥性。(惠山黑泥,细腻有韧性,可塑性强,干而不裂。苏轼经过无锡留有“惠泉山下土如濡”的句子。) 2.展示凤翔泥塑《大坐虎》、《挂虎》,深入材质探索。——观音土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民间艺人们,会充分利用当地便利获取的资源来创作作品。 3.梳理大阿福的制作工序,感受体会匠心匠意。(模印 — 脱模 — 修胚 — 阴干 — 上色) 【设计意图】:择取典型,以点见面,展开民间美术作品中的乡情探寻。 (三)深入探究,分析乡情。 1.关于造型方法的探讨。 (1)学生仔细观察《大阿福》,认真思考,找寻造型上的特征。(可利用学习任务单) ·大阿福造型——姿态神情(福态) 大阿福是一种盘膝而坐的孩童的形态,神情微笑,鼻直口方,有类佛像。沙孩儿的传说故事。(趋吉避凶的含义) 大阿福外形仿若 “福”字。(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愿景和向往) ·大阿福造型——比例(夸张) 头身比例近乎1:1,采用传统“放头缩手去颈跟”造型法。 (2)展示《门神》福建漳州年画。 ·教师提问。它描绘了怎样的形象?你们认识他们吗?你们知道这件作品的用途吗? 这件年画作品中描绘的是神荼郁垒两位门神。他们是中国民间人气很高的门神。画中的他们一身戎装、手持金瓜锤、威风凛凛。 ·教师提问。年画中的门神在造型上有什么特征呢?学生思考回答。 他们在身材比例上像大阿福一样也都采用了夸张的手法。他们在身材比例上像大阿福一样也都采用了夸张的手法。夸张变形后的门神更勇武更有力量感。 展示《舞狮》民间谚语有这样概括“十斤狮子九斤头,一斤尾巴掉后头”。民间美术作品在造型上它多喜欢采用夸张变形的手法,用以突出对象的非凡。民间美术的创作者不是不知道事物的正常比例,而是有意识的这样处理,这是一种原始而充满生命力的思维体现。 大阿福造型——衣饰 (传统、吉庆) 衣饰:牡丹花、五福袄、长命锁、青毛狮、粉底靴。(寓意详解) 大阿福身上的各种装饰纹样承载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愿望和期许,这也是劳动人民最质朴本真的情感表达。这样的装饰手法在民间美术作品中是广泛被运用的。 2、关于配色方法的探讨。 (1)分析《大阿福》的色彩特征 教师提问。大阿福身上有哪些主要的色彩?大阿福身上的色彩种类多吗?这些色彩都有着怎样的特性?学生分析作品色彩构成;各抒己见。 大阿福身上的色彩种类并不多,但他们多是浓郁饱和的,视觉上鲜亮明媚。用老艺人的话讲叫“色色爆”。通过大阿福的色彩,我们能感受到民间美术作品的色彩魅力,但这样的色彩搭配是否有规律有法则可寻,接下来我们再问问“他们”。 (2)展示库淑兰剪纸作品《春来了》。请同学们欣赏一下这件作品,思考她的作品与传统剪纸有什么区别? 库淑兰深受农耕文化影响,作品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她突破了单色剪纸的视觉形态,创立彩色剪贴剪纸,在作品的配色上有独到的见解。那她的配色秘诀是什么呢? (3)出示记者采访库淑兰的对话摘录。 学生活动,角色代入体验,尝试解读对话;找寻色彩搭配技巧。 教师引导学生辨析“上色”与“下色”,库淑兰讲究的正是色彩的对比。帮助学生感知民间艺人对于色彩的独特理解。民间艺术的色彩搭配具得独特性,是有别于美术学科体系的。民间艺人们完全有一套自己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 (4)展示《民间美术配色法则》 它分成了“相宜“、”相忌“两个线轴展开,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来念念口诀。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赞同这样的搭配法则吗?可以说说你们的看法和理由。 民间美术和我们传统的文化、历史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例如“断国孝,三蓝墨”的出现是因为清乾隆帝驾崩,红紫诸色被禁止使用,民间只能用蓝色等少数颜色敷彩装饰,即便如此也不失美感。这样的民间配色口诀简单直白,让人一目了然,容易运用。 (5)展示《财神》、《五行方位色彩示意图》,思考两者之间是否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这件作品主要颜色:红、黄、白。用五行来解读,红色为火,黄色为土,火生土大吉。黄色为土,白色为金,土生金大吉。 民间美术用色以固有色为主,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审美意趣。同时又与阴阳五行等古代朴素哲学相关,这就是我们传统的“五色观”。民间美术用色严格遵守这种意识,以极少的色彩种类,营造了及强烈的色彩效果,大俗大雅之间,即鲜明夺目,又端庄稳重。 3.关于观察方法的探索 (1)展示《蒸馍馍》张林召剪纸作品。 教师提问。她是如何观察事物的?又是如何通过剪纸表现出来的?学生欣赏作品,找寻人物的多面表达方式。 (2)展示毕加索《哭泣的女人》对比分析。 在人物的表现上他们都采用了多视角。一张脸上既有侧面的线条,也有正面的细节。用她自己的话来说,“我爱剪啥就剪啥,看不到的东西只要心里有,就可以剪在纸上。”“画所知”与“画所见”的区分。民间美术的造型注重表现多方位、多视角甚至跨时空的综合印象。 4.关于时空观念的探索 (1)展示《琴棋书画》天津杨柳青年画 学生观察思考,作品中哪些地方打破了时空的限制? 四位童子代表了“琴棋书画”四艺俱全,取“诗书传家,琴棋为乐”的寓意。年画中又通过水仙、牡丹、石榴、蜜桃、佛手柑等花果,将一年四季隐含其间。民间美术作品中的时空线索是以创作者本体为立场出发的,并不采取客观主义的演绎逻辑。 (2)展示王栏畔的剪纸《收工回家》从近处的田间地头,到远处的家和果园,全景式的反应了农家生活场景。 民间美术并不强调严谨、抽象的时空线索,而是根据表现内容的要求,灵活地切割和重组。民间美术作品中的时空线索主要以创作者本位为立场阐发的。用老艺人的话说就是“剪子是跟着心走的,不是跟着眼睛走的”。 【设计意图】:分角度细数民间美术作品的艺术特征,深刻探寻民间美术作品中的乡情意蕴。 (四)归纳整理 本课我们通过配色方法、造型方法、观察方法、时空观念的探索,解答了教材中提出的四个问题。民间美术的造型为什么常常是变形与夸张的?民间美术的色彩是如何搭配的?为什么民间美术中的事物表现方式是多方位的视角?为什么民间美术的画面结构经常是多时空交叉的? (五)感悟匠心,生发思考。 课后完成学习任务单《当地民间美术调查表》。探索当地的民间美术样式,对他们的传承发展现状做出问题分析,也请尝试提出解决策略。 【设计意图】:将课堂衍生至生活,探寻身边的民间艺术,体验匠心,感悟责任。 (六)总结升华 通过主题二《质朴与率真,浓郁乡情的视觉呈现》这一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民间美术是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它运用最质朴的生活元素,赋予其最浓郁的情感,表达了积极乐观的心态,寄托了对生活的美好期许和愿景,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记忆,需要我们一起保护和传承下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