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6张PPT)2024年广东省中考化学专项复习重难题型专练题型1 新情境试题1.[2023广州中考]广府文化独具特色,如广彩、广绣、扒龙舟、广东剪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烧制陶瓷的主要原料黏土是混合物B.制作广绣的蚕丝属于有机合成材料C.龙舟表面所涂的红色颜料是氧化铜D.将彩纸剪成精美的图案是化学变化【解析】 烧制陶瓷的主要原料黏土中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 蚕丝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氧化铜是黑色固体,龙舟表面所涂的红色颜料一般是氧化铁。 将彩纸剪成精美的图案的过程中只有彩纸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2.[2023佛山南海区模拟]《本草纲目》 中记载:“看药上长起长霜,药则已成矣。”其中“长霜”指的是棓酸 的结晶物,溶解在水中可解离出,有关棓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CA.属于有机化合物 B.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C.其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变蓝色 D.能与 溶液发生中和反应【解析】 棓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有机化合物。 棓酸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 。 棓酸溶解在水中可解离出氢离子,说明棓酸溶液显酸性,能使紫色石蕊变红。棓酸属于酸,氢氧化钠属于碱,棓酸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3.[2023东莞二模]文房四宝,是中国独有的书法绘画工具(书画用具),即笔、墨、纸、砚。(1)狼毫笔,用黄鼠狼尾巴上的毛制作笔头,笔头毛发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填“蛋白质”“纤维素”或“油脂”);笔杆多用竹管,竹管的主要成分为纤维素,化学式为 ,其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 ____。蛋白质(2)朱砂墨,墨汁的主要成分是炭黑,由松木________(填“完全”或“不完全”)燃烧形成。不完全(3)宣纸,造纸时会产生碱性污染,工业上常用废硫酸处理造纸产生的废水至中性后排放,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端砚,砚台清洗时不宜用硬物大力擦拭,说明制作砚台的材料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硬度小(或质软)4.[2023广州越秀区一模]菠菜豆腐是我国的传统菜肴。菠菜中富含易溶于水的草酸,可溶性钙会与草酸结合成难溶的草酸钙 。有研究人员通过实验,得到5种配比的菠菜豆腐中的钙含量(数据如表)。编号 豆腐质量/ 菠菜质量/ 总钙/ 可溶性钙/1 10 5 52.5 19.1 0.3642 10 10 56.8 16.3 0.2873 10 15 61.1 11.4 0.1864 20 65.4 8.2 0.1255 10 25 69.7 6.1 0.088回答下列问题。(1)“可溶性钙”中的“钙”是指________(填“钙单质”或“钙元素”)。钙元素(2)草酸的化学式是_ _______,表格中 ____。10【解析】 在化合物中钙元素化合价为 ,由 的化学式可知,草酸根的化合价为 ,所以草酸的化学式为 ;控制变量法需保持单一变量,故豆腐的质量为 ,所以 。(3)综合以上实验可知,减少__________可提高菠菜豆腐中“ ”的值。菠菜用量【解析】 由题表信息可知,菠菜质量越小,“ ”的值越大,所以减少菠菜的用量可提高菠菜豆腐中“ ”的值。(4)做菠菜豆腐前,先将菠菜焯水能否减少可溶性钙的损失 请判断并写出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因为草酸易溶于水,先将菠菜焯水能降低草酸含量,减少草酸钙的形成【解析】 由题目信息可知草酸易溶于水,所以先将菠菜焯水能降低草酸的含量,减少草酸钙的形成。【命题风向】新情境、新信息试题是中考的热点题型,这类试题往往题干比较新颖,一般以社会热点、前沿科技信息等作为命题素材。试题命题方式灵活,可以是选择题,也可以是非选择题。试题起点高、落点低,看起来难度很大,但解题需要用到的知识都是课堂上学习过的一些基础知识,读懂题意后,反而比较容易得分。题型2 跨学科实践5.[2023广东中考]下列劳动实践与所述的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 )选项 劳动实践 化学知识A 用铅笔芯制作电极 石墨有导电性B 用食醋除水垢 水垢能与食醋反应C 回收铝质易拉罐 铝易与氧气反应D 用洗涤剂除去油污 洗涤剂能乳化油污C【解析】 回收铝质易拉罐的目的是节约金属资源、减少环境污染等。6.[2023珠海香洲区模拟]如图1所示,一木块漂浮于硝酸钠饱和溶液中,当温度由升高到 时(不考虑木块和溶液体积的变化),木块排开液体的体积随温度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A.硝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 时,该溶液一定是硝酸钠的饱和溶液C.升温时,溶液中硝酸钠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D. 时,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量氯化钠,木块会上浮【解析】 分析题图2,图像前半段为下降的趋势,说明随着温度升高,木块排开水的体积减小,木块始终漂浮,木块所受浮力等于自身重力,根据阿基米德原理 分析,排开液体体积减小,说明溶液密度增大,即随着温度升高,烧杯底部残留的固体质量减少,硝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图像后半段平缓,说明随着温度升高,木块排开水的体积不变,结合 分析,可知溶液密度不变,即溶液中溶质质量不再变化,可能烧杯底部残留固体有剩余,这时溶液是硝酸钠的饱和溶液,可能烧杯底部残留固体恰好全部溶解,这时溶液是硝酸钠的饱和溶液,可能烧杯底部残留固体早已全部溶解,这时溶液是硝酸钠的不饱和溶液,根据以上分析,无法确定此时溶液是否一定是硝酸钠的饱和溶液。 升温时,烧杯底部的硝酸钠固体继续溶解,溶液中硝酸钠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时,向该溶液中加入一定量氯化钠,氯化钠能够溶解,溶液密度增大,木块所受浮力不变,因此木块排开液体的体积继续减小,木块会上浮。7.[2023广州十七中二模]实验课上,老师演示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向烧杯中缓缓滴加稀硫酸,观察到小灯泡的亮度变化情况为:亮 暗 熄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中可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B.当观察到灯泡熄灭时,此时烧杯中的液体中不存在粒子C.灯泡亮度发生变化只因为溶液中 、 的浓度改变D.将稀硫酸换成稀盐酸,小灯泡也会出现亮 暗 熄 亮A【解析】 氢氧化钡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实验中可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 当观察到灯泡熄灭时,氢氧化钡和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水,此时烧杯中的液体中存在水分子。灯泡发亮是因为溶液中存在能自由移动的离子,灯泡亮度发生变化不只是因为溶液中 、 的浓度改变,还因为 和 的浓度发生了变化。 将稀硫酸换成稀盐酸,氢氧化钡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溶液中始终存在能自由移动的离子,小灯泡不会熄灭。8.[2023佛山南海区实验中学一模]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古籍中记录了许多与化学相关的知识,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天工开物》中记载“凡黄金为五金之长,熔化成形之后,住世永无变更。”说明黄金______(填“易”或“不易”)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不易(2)《梦溪笔谈》中记载“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胆矾为硫酸铜晶体,由此推断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____(填“强”或“弱”)。强(3)向硝酸铜、硝酸铝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呈无色,则滤出的固体一定有________,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离子是_ ____________(写离子符号)。铜、银 、 【解析】 由于金属活动性铝 锌 铜 银,向硝酸铜、硝酸铝和硝酸银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锌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锌,硝酸银完全反应后,锌再与硝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硝酸锌,锌不能与硝酸铝反应,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呈无色,说明硝酸铜、硝酸银完全发生了反应,则滤出的固体一定有铜、银,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离子是 、。题型3 化工流程题9.[2023汕头澄海区一模]早在古代《淮南万毕术》中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载。某工厂先用孔雀石[主要成分是 制取硫酸铜,再用“湿法炼铜”获得铜,其主要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分析流程,回答问题。已知: 。(1)加入稀硫酸时先将孔雀石粉碎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2)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操作 的名称是______,得到的固体A的成分有_________(填化学式)。过滤 、 (4)在固体A中加入适量稀硫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除去铜中的铁(5)干燥铜时不能采取高温的方法,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防止铜在高温下被氧化(或防止铜在高温下与氧气反应)【解析】10.[2023深圳宝安区二模]利用磷尾矿粉(主要成分为 、 等)制备 的流程如下:查阅资料: 的化学性质与 类似; 难溶于水。(1)过程Ⅰ中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分解【解析】 碳酸钙在高温下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碳酸镁的化学性质与碳酸钙类似,则过程Ⅰ中,碳酸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属于分解反应。(2)过程Ⅳ分离出 固体的操作是______。过滤【解析】 过滤能分离液体和固体,则过程Ⅳ分离出 固体的操作是过滤。(3)过程Ⅳ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过程Ⅳ中,碳酸氢镁与氨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铵和氢氧化镁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该制备流程中最终产品除获得 外,还可以获得一种物质__________(写物质名称)用作肥料。碳酸氢铵(5)制取 的方法还有很多,还可以利用 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制取 。 [或 ,合理即可]11.[2023广东省实验中学二模]氢氧化钠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生产的氢氧化钠中常含少量的杂质氯化钠。(1)炉具清洁剂中含有氢氧化钠,在生活中可用来去除油污,该应用的主要原理属于__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炉具清洁剂的 ___(填“ ”“ ”或“ ”)7。化学【解析】 油污可与碱性物质反应,炉具清洁剂中含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在生活中可用来去除油污,该应用的主要原理属于化学变化;炉具清洁剂的 。(2)检验 样品中含有 杂质所用试剂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足量稀硝酸硝酸银溶液【解析】 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滴入过量稀硝酸,氢氧化钠和稀硝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硝酸钠和水;再加入硝酸银溶液, 与硝酸银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氯化银和硝酸钠。(3)提纯 样品,某同学进行如下实验:氯化钠和氢氧化钠的部分溶解度数据如下表。温度/ 0 20 60 8035.7 36 37.3 38.442 109 174 314① 时, 水中最多溶解 ____ 。3.6【解析】 时 的溶解度为 ,即 时, 水中最多能溶解 氯化钠,则 时, 水中最多溶解 的质量为。②溶液A中, ________(填“达到”或“未达到”)饱和状态。未达到【解析】 时氢氧化钠的溶解度为 ,即 时, 水中最多能溶解 氢氧化钠,在 水中加入 氢氧化钠样品,升温到 时得到的溶液A是 的不饱和溶液。③ 样品中 的质量是_____ 。197【解析】 时氢氧化钠的溶解度为 ,即 时 水中最多能溶解 氢氧化钠, 时的溶液A降温到 时,滤液B中氢氧化钠的质量为 ,同时溶液A中析出了 氢氧化钠固体,故 样品中 的质量为 。④用数据分析说明:不能省略步骤Ⅲ,因为若不蒸发 水,则会少析出_____ 氢氧化钠。98.1【解析】 时, 水中最多溶解 氢氧化钠,蒸发 水,冷却到 时析出氢氧化钠的质量为 ,故若不蒸发水,则会少析出 氢氧化钠。题型4 科普阅读题12.[2023湛江校考]阅读下列短文,并回答问题。酸碱度与人体健康人体的体液有一定的酸碱性,且其酸碱度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内,这样才能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正常人体血浆 为 ,但 扩散到血液中时会引起血浆 略有改变。人体胃液担负着消化食物的重任, 为 ,20世纪科学家在人体胃内发现了幽门螺旋杆菌,幽门螺旋杆菌能引起慢性胃炎,它产生的脲酶能分解尿素产生氨而中和人体胃酸,导致人体胃内酸碱失衡,胃液分泌异常。如图是一组胃病患者在空腹状态下24小时胃液 的变化曲线,科学家发现人体胃液的 影响人体对药物的吸收,胃液 低时,胃对弱酸性类药物的吸收相对多;胃液 高时,有利于弱碱性类药物的吸收。(1)正常人体血浆呈________(填“弱酸性”或“弱碱性”)。弱碱性(2) 扩散到血液,血浆的 会减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3)脲酶分解尿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则 的化学式为_____。(4)分析上图,患者服用含氢氧化铝的胃药时,最适宜的用药时间约为________。09:00(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填字母)。ACA.胃酸能帮助消化食物,胃酸分泌越多越有利于人体健康B.患者的用药时间也会影响到药效C.胃液的酸性比血浆的酸性弱【命题风向】科普阅读题是近几年中考中出现的一种新题型,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文献或资料的能力。文章取材广泛,多为说明文,内容一般为生活应用、教材延伸、科技前沿等。文章多配以图表,考查学生对数据、图像的分析能力。题型5 实验探究题13.[2023佛山南海区模拟]某小组到农场劳动实践,拟用蔬菜紫甘蓝叶子自制酸碱指示剂,用于检验农场化肥的酸碱性,以及鉴别用于配制营养液的化肥样品。【查阅资料】 及 溶液呈酸性, 溶液及酒精呈中性。【实践活动】 自制指示剂:提取紫甘蓝汁液步骤如图1。用 传感器标定可制作紫甘蓝指示剂比色卡(如图2)。图1图2用纱布分离,其原理与实验室中的______操作类似。往纯水中滴入紫甘蓝指示剂,再加入食用碱,溶液颜色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滤浅紫色溶液变浅蓝色(或浅紫色溶液变绿色)【解析】 用纱布可将固体、液体进行分离,其原理与实验室中的过滤操作类似。食用碱溶液显碱性, ,据此分析题图2,可知溶液由浅紫色变浅蓝色或绿色。【实验探究】 鉴别标签脱落的 、 、 化肥样品。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①分别取少量样品于A、B、C三支试管中,加等量水溶解 溶液均为无色透明②分别向各试管中滴入紫甘蓝提取液,观察现象 A中溶液呈浅紫 色,B、C中溶 液则呈浅粉色 A中溶液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重复步骤①实验,分别向各试管中加入适量的 溶液,振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中为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或氯化钾)B中产生白色沉淀【解析】 ②结合【查阅资料】内容分析,可知氯化铵及硫酸铵溶液呈酸性,氯化钾溶液呈中性,分别向试管中滴入紫甘蓝提取液,A中溶液呈浅紫色,说明A中溶液显中性,为氯化钾溶液,B、C中溶液呈浅粉色,说明B、C中溶液显酸性,分别为氯化铵、硫酸铵中的某一种。③钡离子与硫酸根离子结合成硫酸钡沉淀,向各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振荡,结论是B中为硫酸铵溶液,硫酸铵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铵,可知现象是B中产生白色沉淀。【问题研讨】 小韵提出步骤3还可以用 溶液代替 溶液进行实验,小红认为不可行。结合下表中 时物质的溶解度分析,你支持______的观点,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红【解析】 硝酸银溶液与硫酸铵、氯化钾和氯化铵反应均能产生沉淀,无法区分三种物质,因此支持小红的观点。因为硝酸银溶液与硫酸铵、氯化钾和氯化铵反应均能产生沉淀,无法区分三种物质(或硝酸银与硫酸铵反应产生的硫酸银微溶于水,干扰实验,合理即可)【拓展应用】 配制营养液。(1)按以下配方配制 的营养液:硫酸铵 ,氯化钾 ,磷酸二氢钾 ,则营养液中硫酸铵的质量分数为_ __________。【解析】 分析题干信息,可知 营养液中硫酸铵的质量为 ,则营养液中硫酸铵的质量分数为 。(2)若长期使用此营养液会使土壤酸化,可施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善。熟石灰[或 ,或草木灰)【解析】 熟石灰、草木灰均显碱性,均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