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普集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3月月考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普集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3月月考试卷

资源简介

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普集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3月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2024高二下·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台北故宫博物院展出苏轼亲笔手书的《赤壁赋》,网友发现帖中原文写的是“渺浮海之一粟”,并不是此前广为流传的“沧海一粟”,疑似是后人抄写笔误,才造成这样的理解错误。“沧海一粟”是否要被改为“浮海一粟”,一时间引发热议。
这不由得让人想起,此前教育部纠正过一些异读字的读音,比如粳(jīng)米改为粳(gēng)米、确凿(zuò)改为确凿(záo)、说(shuì)服改为说(shuō)服,都把之前大众容易读错的读音认证为了新的正确读音。后由于一些异读词的拼音打破了大众原本认知,因此有些修改读音已通过,而还有一部分则一直处于审核阶段,仍以原读音为准。
是以正确读音为重还是以大众读音为重呢?从教育部颁布的异读词修订表的底层逻辑来看,显然还是以后者为重。毕竟,读音是人们沟通交流的工具,最终还是要为人所用,换言之,文字和词语又何尝不是如此?文字和词语的发展过程会经历很多的变化,非要说存在一个亘古不变或者绝对正确的版本,这本身就是个伪命题。真相很可能是,某一时期大众普遍认可和接受什么版本,这一版本就将流传到下一时期。
就像一位网友所说“成语本质上是约定俗成的东西,用的人多了也就成了成语,原本的出处是什么已不再重要了”。原先我们有“沧海一粟”,现在又多了一个“浮海一粟”,在渺小的比喻上加了一层浮萍无根、漂泊不定的寓意,孤独感透纸而出,如果真的适宜人们流传,那么多一个成语又何妨?反之,若人们使用不便,它适用的语境较少,那么成语最终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也就不足为奇了。
(摘编自小亢《“沧海一粟”还是“浮海一粟”?不必太较真》)
材料二:
对照手书本《赤壁赋》来看,现行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中的“沧海”,手书本作“浮海”,此处异文所传递出的信息或可帮助学生对《赤壁赋》一文产生新的理解。文意贯通应是异文取舍的主要标准,“沧海一粟”广为流传,似乎不容更改,但对其理解是有不同观点的。高中教材曾将“一粟”释为“一颗粟米”,以粟之微小映衬海之博大,无理而有情。而有些学者认为沧海与粟米并无干系,此处“粟”应理解成颗粒细小如粟之物,释为“丹粟”,即丹砂,指海中沙粒。“沧海一粟”也就是海中一粒沙的意思。以上两种解释均可讲通,但都有值得质疑处。“粟”作沙解虽有合理性,但海中并非只有沙,亦有水。而粟虽可以喻指渺小,但与海对举,未见类似用法,只为孤证。异文“浮海一粟”意为浮在海上的一粒粟米,其义甚明,没有歧义。可见,两种版本的《赤壁赋》中,“浮”“沧”之别也影响着对“粟”字的理解。
那么,这两处异文是如何产生的呢?笔者认为主要是文本在流传过程中传抄错讹造成的。现刊行比较早的三个版本中,《东坡集》和《皇朝文鉴》所载《赤壁赋》均与苏轼手书本所书“浮”相同,其中苏轼的曾孙苏峤刻本《东坡集》以家藏为底本,可信度应是比较高的。只有《经进东坡文集事略》本作“沧”。尽管如此,南宋期间“浮海”“沧海”二说已经并行了。也许是考虑到“浮海”与上句“蜉蝣”有二字同声之复,“沧海”一说后来者居上,逐渐为世人广泛接受。从汉字构形特点来看,“浮”“沧”二字楷书写法差异明显,不易混淆。而当时民间抄本往往用行草书写,二字草书写法形似,属于形似字,应是致误的主要原因。
传世的古代文献中因字形相似导致传抄、镌刻失误的现象比较常见,讹误字会造成文意理解上的障碍。而判定讹误字最简便的方法是比勘同一文献的不同版本,运用汉字的形似字相关知识分析,就可以发现有没有讹误的正字。但《赤壁赋》中两处因形讹产生的异文比较特殊,已为后世普遍接受,也许这就是所谓语言文字的约定俗成。面对苏轼手书本《赤壁赋》,有人可能还会怀疑现行公认版本是不是苏轼后来修改的。这似乎有一定的道理,但对不同版本异文的取舍判定应该回归文意,语义疏通没有问题是一个方面,还要关注作者的语言使用习惯、文本意蕴解读等其他方面。
(摘编自王智忠《<赤壁赋>两处异文成因及文意重新解读》)
材料三:
近些年来,可以看到的一个现象是,大家对包括汉字、成语、文艺作品中的传统文化元素更“较真”、更“挑剔”了,对历史和文化中的细节、脉络更在意、更考究了。汉服热、博物馆热、“国风”文创热……这些新时尚充分彰显了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而透过对传统文化元素的严肃讨论和仔细辨析,我们更看到,今天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追捧和喜爱,并不只是符号层面的,而是越来越深入文化的肌理的喜爱,去把握形式和表达背后贯通古今的精神与内质。比如,这次对“沧海一粟”和“浮海一粟”的分析,就有观点认为,尽管原文是“浮”,但从传统文学和美学角度讲,“浮”字雕琢痕迹太重,反而是讹传的“沧”字意境更开阔,更符合古代文人所追求的胸襟和气质。这实际上已超越单纯对错,成为一次文化意义上的“科普”。实际上,也只有深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的内里,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更丰厚的资源、更扎实的滋养。
(摘编自苏砥《“沧海一粟”还是“浮海一粟”?不妨“较真”一下》)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中有人认为,之所以《赤壁赋》中出现“沧海一粟”和“浮海一粟”的争议,是因为后人传抄失误,进而造成了理解上的差异。
B.材料二中有些学者不把“一粟”释为“一颗粟米”,而将“粟”理解成颗粒细小如粟之物。作者认为这种说法虽讲得通,但有值得质疑之处。
C.讹误字现象在传世的古代文献中较为常见,讹误字会影响人们对文意的理解,通过比勘同一文献、运用汉字相关知识可以判定讹误字。
D.近年来,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人们对传统文化元素和历史细节更加在意,更能深入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由教育部颁布的异读词修订表可知,某个汉字的读音要关照到大众的普遍认知水平和接受程度。如果大众不认可,那么该读音就是错误的。
B.材料二认为,“沧海一粟”如果改成“浮海一粟”,会导致学生对“粟”字产生不同的理解,但这并不影响学生对《赤壁赋》原来的理解。
C.刊行较早的三个版木中,苏轼的曾孙苏峤刻本《东坡集》可信度最高,表明虽然“沧海”一说被广泛流传,但“浮海一粟”才是最正确的版本。
D.“沧海一粟”和“浮海一粟”的争论可以促进人们加深对传统文化的感悟和理解,有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继承的同时获得创新。
3.最能体现“文字和词语的使用以大众的普遍认可和接受为重”的一项是 (  )
A.湖南省的一名小学生致信教育部部长,认为《沁园春·长沙》词作的结尾应是句号或感叹号,而不应使用问号,获得了人民教育出版社的肯定。
B.世界上有些古老的文字已经成了死文字,因为历史学家、语言学家等学者都无法找到破译其含义的密码,这些古文字已经成为千古谜团。
C.《新华字典》贯彻规范,跟进时代,科学修订,适量增补了一些广为流传的网络新词,如“点赞”“卖萌”“拼车”“二维码”等。
D.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的选文兼顾经典性和时代性,所选课文大部分是在文学史、文化史上广受好评的作品,还有一些优秀的当代作品。
4.三则材料都提到“沧海一粟”与“浮海一粟”的争议,但侧重点各有不同。请简要分析。
5.有观点认为,“沧海一粟”流传了千百年,这背后一定有某种集体无意识的原因,或许是朗朗上口,也或许习非成是,今天想纠正为“浮海一粟”,既不现实,也没什么意义。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个观点的看法。
(2024高二下·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橘色的鱼
[加]卡·希尔兹
最近洛伊斯·安给我看一篇文章,说一个女明星已经“三十好几”了。
“这说的就是我们”,安泪眼婆娑地看着我,“三十好几。”
几年前,二十五岁的安决定到温哥华岛上去种大丽花。可就在她买好飞机票的那一天,她收到封信说她被法学院录取了。我现在还时不时地琢磨开办一家度假牧场的念头,玩味那被磨得发亮的鞍子、护具以及那附在皮革顶端的全部甜美的梦想。
星期六早晨,安和我又作了一次关于价值的长时间的讨论,我们坐在早饭桌前,神态严峻地进行分析。
“也许我们过分推崇商业精神,过分崇拜青春年华。”我提出一个想法。
“陷进了我们的时代精神。”安说。
接着是长时间的沉默,我想到过不了几个星期我就要四十岁了,一阵恐惧感突然袭击我腹部的上方,那疼痛既可怕又熟悉,我把注意力集中到饭桌上方,白墙上如果随便贴上一块东西,通常就能解决问题。
“我们需要的,”我说,对着空空的白墙做了个手势,“是一幅画。”
“也许可以是一张名画的复制品。”安说,并且马上就去取她的外套。
三个小时以后我们拥有了一张标题为《橘色的鱼》的石版画,画的背景是一片微微发光的绿色;那橘黄色的鱼就悬浮在这片空间里。鱼占据了大约百分之八十的画图,它好像停止了游弋,正靠着一墙的绿水在休息。一串气泡在它周围飘浮,把它跟它离不开的水联系在一起。它让人看见的是它的侧面。它心脏的部位是漂亮的橘色,这橘色流向鱼翅和圆圈的成脊状的嘴,逐渐变淡,但我最喜欢的是它的眼睛,那种用来凝视世界的大大的、不贪婪的眼睛。
我们很快取得少有的一致意见,画放在早饭餐桌的上方很合适。
我们这一条鱼是现存的十份复制画中的第八张,我想到,那散落在别处的九条鱼兄弟,悬浮在完全一样的绿色的水里,每一条都冷静地向着同一个左前方,就很高兴。
我的健康从挂上画的第一天起就有所改善,没过多久安和我的关系也有好转。早上,我们在饭桌边喝着咖啡,抬头欣赏我们的橘色的鱼,彼此微笑对视。
不久我们收到了一封信,是个正式的通知。它建议我们十个《橘色的鱼》的所有者在每月的第三个星期四晚上聚会。
那天我们迟到了。看到一屋子的人,我最初感到上腹部一阵抽搐,安也有类似的震惊。
我们进屋时有人正在讲话。“这永远是一种愉快,”那人说,“大家聚在一起,谈谈我们关心的事情,交流一下我们的经验。谁想第一个发言?”
前面一个人站起来,报了他的名字。那人有一头保养得很好的浓密白发,他谈了一些问题,关于“在荒野里徘徊”,还有关于西方传统中鱼的历史的象征意义,“我的生活改变了,”那声音说,“我的生活有了方向。”
第二个说话人不到二十岁。那扎眼的染过的头发,梳理的角度很怪,“《橘色的鱼》是父母送给我的毕业礼物。我端详这幅画好几个月,然后启示如潮水般汹涌而来。橘色的鱼翅和嘲弄的嘴巴对‘社会硬塞进你头脑的一切垃圾’说不。”他说完了,在热烈的掌声中坐了下去。
一个穿着一身剪裁得体的紫红色套装的女人,谈她在投资中总是高价收进,又总是在市价落入低谷抛出。一直到她发现了《橘色的鱼》。现在,她肯定,她正处于上升的趋势。
下一位发言人刚一站起来就受到大家的欢呼。他是大老远从日本神户赶来的。他的口音有点生硬,他说在他居住的小屋里,他把《橘色的鱼》挂在传统的陈列艺术品的壁龛里,就在那用黑色的漆器木板托着的一盘花瓣的上方,橘色的鱼鳞和超自然白色的花瓣形成鲜明的对比,使他天天都想到工业化世界里多如牛毛的矛盾。他说这句话时我的鼓掌比谁都响亮。
“鱼是不会说反话的,”又有一个人用欢快的嗓音说,“因此提醒我们想到我们失去的纯真,想到在双重含义和试探性声明以前的时代,”
“我们在水里开始我们的生命,”后排传来一个粗声粗气的带酒意的嚷嚷声,“我们一年到头从早到晚都盼望着能回到我们的自然的生存环境去。在水里我们可以不费力气地自由活动,可以成为我们最最真实的自我。”
“鱼的内心生活是不可知的,”又一个发言人,也就是安说,“它连续不断地游着,跟一朵大丽花一样不说话,也没有声音。她是以眼睛和姿势作话语,解读并重新安排这无语的世界。”
“橘色的鱼,”有个嗓音响了起来,原来那是我自己,“永远不会衰老。”
那天晚上,我们由于难得的意气相投,也由于我们表达了内心最深处的忧虑而感到快乐。
就在那天晚上,在城市的另一部分,一万张橘色的鱼的招贴画从印刷机上滚滚而下。它们将装饰十多岁孩子的乱七八糟的卧室、加油站和啤酒店的公共厕所。一年之内会发行一张邮票,上面印着橘色的鱼的形象,但是这条鱼的眼睛被缩小了,显得有些困惑,橘色的鱼将摆上百货公司广告的封面,加上一对降低尊严的眉毛,还会被印在物品上的词语拦腰斩成两段。橘色的鱼在西服翻领的胸针上眨巴眼睛,被印上了运动衫和领带,随意地涂抹在笔记本和情书的空白处。
橘色的鱼没有回头一瞥,它将开始死亡。
(陶洁译,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安和“我”都处在中年忧虑之中,对年龄恐慌焦虑,对梦想念念不忘,这表明安和“我”的处境、思想其实是有共同之处的。
B.由于陷入时代潮流而过分推崇商业精神,忽视享受青春年华,安和“我”都对自己渐渐衰老而感到悲哀、恐惧。
C.十个《橘色的鱼》的买家来自不同地区,男女老少皆有,生活状态各异,但都受到了橘色的鱼的影响,开始积极生活。
D.安去法学院上学,我放弃了开办一家度假牧场的理想,我们都身不由己地陷入了时代的商业精神,资本洪流之中了。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写“我”和安的梦想、担忧和讨论等内容,通过层层铺垫,《橘色的鱼》才正式登场,凸显其对“我”和安的重要意义。
B.墙壁上的空白,象征着精神上的空虚。在“我”和安的眼里,《橘色的鱼》不仅是墙壁上的装饰物,更是填补精神空虚的载体。
C.小说以全知视角通过“我”写出十个《橘色的鱼》买家的不同感受,全方位揭示了隐藏于家庭乃至社会生活中的种种矛盾。
D.《橘色的鱼》的背景是微微发光的绿色,小说用富有深刻意蕴的色彩将橘色的鱼与活力、健康勾连起来,衬托橘色的意义。
8.画作《橘色的鱼》是精神生活的象征,小说围绕画作《橘色的鱼》运用前后对比的手法强调精神享受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试举两例加以说明。
9.小说以橘色的鱼“将开始死亡”作结,有何艺术效果?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2024高二下·月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郑襄公十一年,楚庄王伐宋,宋告急于晋。晋景公欲发兵救宋,先使解扬如宋,令宋毋降。过郑,郑与楚亲,乃执解扬而献楚。楚王厚赐与约,使反其言,令宋趣降,三要乃许。于是楚登解扬楼车。遂负楚约而致其晋君命呼宋曰:“晋方悉国兵以救宋,慎毋降楚,晋兵今至矣。”楚庄王大怒,将杀之。解扬曰:“君能制命为义,臣能承命为信。受吾君命以出,有死无陨。”庄王曰:“若之许我,已而背之,其信安在。”解扬曰:”所以许王,欲以成吾君命也。”楚王于是赦解扬使归。晋爵之为上卿。
(节选自《史记》第四十二卷,有删改)
材料二:
晋孝武帝太元三年,秦将彭超请攻沛郡太守戴逯于彭城,秦王坚从之。谢玄帅众万余救彭城,军于泗口,欲遣间使报戴逯而不可得;部曲将田涨请没水潜行趣彭城,玄遣之。泓为秦人所获,厚赂之,使云南军已败,泓伪许之。既而告城中曰:“南军垂至,我单行来报,为贼所得!“秦人杀之。彭超置辎重于留城,谢玄扬声遣后军将军何谦向留城。超闻之,释彭城围,引兵还保辎重。
(节选自《资治通鉴》第一百零四卷,有删改)
材料三:
至正二十三年,陈友谅治楼船数百艘,尽锐攻洪都。太祖从子朱文正坚守,三月不能下。洪都围久,内外隔绝,(文正遣千户张子明告急于应天从水关潜出夜行昼止半月始得达。)太祖问友谅兵势,对曰:“兵虽盛,战斗死者不少。今江水日涸,贼巨舰将不利。援至可破也。”太祖谓子明:“归语而帅:坚守一月,吾自取之。”还至湖口,为友谅所获。厚馈与金,令诱城中降,子明佯诺。至城下,大呼:“已见主上,令诸公坚守,救且至!”贼怒,攒槊杀之。追封忠节侯。太祖自将救之,友谅撤围,遇于康郎山,风起,乃纵火焚友谅船,其弟等皆烧死。友谅骤中流矢,贯睛及颅死。
(节选自《明史》第一百二十三卷、一百三十三卷有删改)
10.材料三中画括号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l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
文正遣千户A张子明告急B于应天C从水关D潜出E夜行昼止F半月始H得达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所以许王”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两句中的“所以”含义不同。
B.释,文中意为“放下、放弃”,与成语“爱不释手”“冰释前嫌”中的“释”含义相同。
C.“归语而帅”与“某所,而母立千兹”(《项脊轩志》)两句中的“而”含义相同。
D.槊,长矛,“攒槊杀之”表明了张子明结局;《赤壁赋》中“横槊赋诗”体现曹操豪情。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解扬认为“信”是执行君王的命令,楚庄王认为“信”是不违背诺言,二者见解不同。
B.部曲将田泓主动请缨,认为可以通过水路偷偷前往彭城,与城内守将戴逯取得联系。
C.陈友谅建造数百艘高大战船,率领精锐部队攻打洪都,长达数月,仍没能取得成功。
D.张子明在前往应天的途中被陈友谅抓获,他为了送情报,佯装投降,最终不幸被杀。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楚王厚赐与约,使反其言,令宋趣降,三要乃许。
②泓为秦人所获,厚赂之,使云南军已败,泓伪许之。
14.解扬、田泓、张子明三人有哪些共同的优秀品质?请结合三则材料简要概述。
(2024高二下·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早发竹下①
范成大
结束晨装破小寒,跨鞍聊得散疲顽。
行冲薄薄轻轻雾,看放重重叠叠山。
碧穗吹②烟当树直,绿纹溪水趁桥弯。
清禽百啭似迎客,正在有情无思间。
【注】①竹下:地名,即黄竹岭,在今安徽休宁西。此诗写于诗人徽州任内。②吹:通“炊”。
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先点明出发时的情景,穿好晨装,跨马出行,“破小寒”点出出行之早,写“散疲顽”暗含赶路时间之久,旅途之劳累疲困。
B.颈联的“当树直”描写从树顶升起的炊烟笔直之状,暗示无风,还使人联想到炊烟下庄户人家生活的安宁,其意境与王维的“大漠孤烟直”不同。
C.尾联“正在有情无思间”承上“迎客”而来,写出动听的鸟鸣让诗人心驰神醉,鸟儿们是真的有情还是出于无意,他恍恍惚惚难以分清了。
D.全诗有情有景,情与景会,诗人不仅把沿途景物的外貌特征准确的描摹出来了,而且还把自己观景时的愉悦心情融入到了景物之中。
16.有评论家认为本诗颔联写雾写山非常巧妙。诗人是怎样做到的?请简要分析。
17.(2024高二下·月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蜀道难》中,“   ,   。”两句引用神话传说来描述蜀地与秦塞的连接。
(2)姜夔《扬州慢》中“   ,   ”与杜甫《春望》中“城春草木深”用笔相似,都以草木的繁盛反衬城市的荒凉衰败。
(3)小刚和同学们参加学校组织的赴杭州研学旅行活动,秀美的自然风景使他激动万分,不禁吟诵起”。前人咏杭州的写景名句“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2023高一下·萍乡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我的肠胃被全面改造过来后,我也开始全面掌控家里的厨房(其实也就一只炉子、一张矮桌、一把菜刀加一个纸箱),成为家里的首席大师傅。强硬自负如卡西,都默默认同。斯马胡力更是____。只有李娟做的,他无论是什么才极卖力地吃。连她烧的白开水都喝得____。
我怀着无限乐趣一次又一次用力剜出一大块细腻洁白的羊油,丢进热锅。看着它面对我愉快地苏醒,看着它丝丝入扣地四面融化,润物细无声。再____扔进切碎的洋葱和固体酱油。香气“啊”地尖叫一声,喜气洋洋地烟花般绽放。毡房被香得微微地鼓胀。赶紧倒清水!浇灭它的热情!于是香气迅速退却到水的内部。盖上锅盖煮啊煮啊,柴火烧啊烧啊。一旁的面团早就等得不耐烦了,暗自变软,并且越来越柔软,越来越柔软……温顺地任我把它切成块儿、搓成条儿、捏成片儿。无怨无尤,躺倒了一桌子。水开了,边开边说:“来吧来吧,快点快点!”满锅沸腾,无数只手争先恐后地招摇。我每丢进几块面片,面汤就会稍稍安静一点点。但还是无法安抚。直到“熟”这种力量全面覆盖上来,锅中诸位才满意地、香喷喷地渐渐静止下来。炉火也渐渐熄灭。汤饭如鲜花怒放一般盛了满锅。至于放多少盐,不必操心,我的手指比我更清楚。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
20.文中多处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请对其表达效果进行简要赏析。
(2024高二下·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4月24日上午,在江苏南京举行的2021年中国航天日启动暨中国航天大会开幕仪式上,国家航天局正式公布我国首辆火星车命名为“祝融号”。
祝融是中国上古神话中的火神,三皇五帝时的掌火之官。 ① ,与我国其他航天器命名思路一脉相承,例如嫦娥、墨子、悟空、北斗等。“祝融号”是中国第一辆火星车,是现代科技成果。 ② ,是现代科学与传统文化的跨时空融合,体现着航天人的科学梦想和浪漫情怀,彰显着中国人的探索精神和文化自信。从字面上来看,“祝”,表达了对人类踏进星辰大海的美好祝愿,“融”,体现融合、协作,表达中国人和平利用太空、增进人类福祉的格局和愿景。
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是我国行星际探测的首趟征途,计划一次实现对火星的“环绕、着陆、巡视”,这在国际航天界亦属创举。 ③ ,寓意点燃我国行星际探测的火种,指引人类对浩瀚星空、宇宙未知的接续探索和不断超越。
21.以下各项中,最适合作为本则新闻报道标题的一项是(  )
A.中国航天日启动暨中国航天大会开幕
B.我国首辆火星车命名为“祝融号”
C.首辆火星车命名来自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D.“祝融号”执行首次火星探测任务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适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表达连贯。要求:每处不超过20个字。
四、写作(60分)
23.(2024高二下·月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期,以歌曲《一笑江湖》作为BGM的舞蹈“科目三”突然爆火,引发全国各地短视频创作者群起模仿创作。一时间,全民皆跳“科目三”,不完全统计,截至2024年1月,“科目三”网络视频播放量已经超过460亿次,“科目三”也走出国门,真正掀起了中国流行元素的海外模仿秀。
今年春节,马面裙成为不少人的“新春战袍”,不少年轻人逛庙会、赏灯会,甚至走亲访友都会身着马面裙。随着汉服文化在国内的流行,以马面裙为代表的汉服在电商平台销量暴增,在各大春节晚会上也频频露面。一时间,马面裙火爆出圈,成为国民顶流。
因在越剧《新龙门客栈》中反串饰演“玉面郎君”贾廷而备受观众喜爱,让传统戏曲焕发新生的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演员陈丽君,在弘扬传统戏曲文化的同时,也吸引了众多非传统戏剧观众“入坑”剧场看戏。此外,陈丽君演出返场时,单手抱起搭档演员转圈的视频,也在网络上引发关注,这也是抓住了年轻观众看剧爱“嗑CP”的流量密码,以年轻人更懂年轻人的表现方式,为传统越剧赢得了更多流量。
请针对上述材料内容,结合社会现实,写一篇文章,体现你对文化自信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自选角度,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A
2.D
3.C
4.①材料一侧重借人们热议“沧海一粟”与“浮海一粟”的话题引出作者要表达的观点:无论是读音,还是文字和词语,都是人们沟通交流的工具,最终还是要为人所用。②材料二侧重阐释人们对“沧海一粟”与“浮海一粟”的不同理解,并分析了产生两处异文的可能原因。③材料三侧重以人们对“沧海一粟”与“浮海一粟”的分析为例子,论证了“今天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追捧和喜爱越来越深入文化的内里”的观点。
5.①词语作为人们沟通交流的工具,它的使用和流传要符合大众的普遍认可和接受要求。“沧海一粟”已经流传了千百年,逐渐为世人广泛接受,现在再去纠正它,并不现实,也确实没有什么意义。②文化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不是一成不变的。“沧海一粟”的“沧”可能是讹误字,但它意境开阔,符合古代文人所追求的胸襟和气质,有利于人们深入理解文化的内里,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知识点】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文艺理论、文学评价类
【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理解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⑵本题考查根据原文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做这类题往往需要对原文进行“推断和想象”,所以选项的内容就不再是原材料的简单重复,而是在原句的基础上,加上了命题者自己的理解。要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做到对材料的熟悉和理解,以便解题时迅速找到其在材料中的相关区域,进而进行比较、分析、推断;其次,要清楚选项都是在文中句子基础上进行的合理推断,绝不是凭空进行的,所以找到原来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筛选信息、推敲选项;将选项和原文信息进行比较时,掌握一些常见的设错方式很有必要,从而使思维变得更加敏捷,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⑶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先根据题干要求,分析材料中“文字和词语的使用以大众的普遍认可和接受为重”的观点,再逐项分析,判断能否支撑选项。
⑷本题考查学生对比分析多个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需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思考两则材料的侧重点,再组织语言作答。
⑸本题主要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及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本题答案来源于材料,但高于材料,现有材料是寻找解决实际问题的依据,但现有材料的原句绝不是最佳答案,更不是最佳答案的全部,这就考查了考生真正读懂多文本的内涵、联系社会生活现实而解决实际问题的高层次能力。
1.A.“是因为后人传抄失误”错误,或然变必然。材料一第一段原文是“疑似是后人抄写笔误,才造成这样的理解错误”,“疑似”不能理解为必然是“后人传抄失误”。
故答案为:A。
2.A.“如果大众不认可,那么该读音就是错误的”错误,于文无据。由材料一第二段“还有一部分则一直处于审核阶段,仍以原读音为准”及第三段“是以正确读音为重还是以大众读音为重呢?从教育部颁布的异读词修订表的底层逻辑来看,显然还是以后者为重”可知,大众读音是重要依据,但不是唯一标准。
B.“但这并不影响学生对《赤壁赋》原来的理解”错误,材料二第一段原文是“此处异文所传递出的信息或可帮助学生对《赤壁赋》一文产生新的理解”,表明文字的差异会影响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C.“但‘浮海一粟’才是最正确的版本”错误,三则材料都没有明确表明“沧”与“浮”哪个是最正确的版本。
故答案为:D。
3.A.强调的是标点符号的使用。
B.强调的是古文字的消失。
C.《新华字典》适量增补一些广为流传的网络新词,网络新词的出现体现了“文字和词语的使用以大众的普遍认可和接受为重”,符合题干要求。
D.强调的是教材的选文标准。
故答案为:C。
4.材料一的题目《“沧海一粟”还是“浮海一粟”?不必太较真》,“沧海一粟”还是“浮海一粟”是话题,结论是“不必太较真”,理由是第三段的“文字和词语的发展过程会经历很多的变化,非要说存在一个亘古不变或者绝对正确的版本,这本身就是个伪命题。真相很可能是,某一时期大众普遍认可和接受什么版本,这一版本就将流传到下一时期”。侧重点是作者的语言关“读音是人们沟通交流的工具,最终还是要为人所用”。
材料二题目是《〈赤壁赋〉两处异文成因及文意重新解读》,侧重点就是题目中的“异文成因及文意重新解读”。文章从对字的理解谈起,分析不同解释的合理之处,进一步分析两处异文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文本在流传过程中传抄错讹造成的”等。里面涉及了语言研究的一些方法,如“文意贯通应是异文取舍的主要标准”“还要关注作者的语言使用习惯、文本意蕴解读等其他方面”。
材料三题目是《“沧海一粟”还是“浮海一粟”?不妨“较真”一下》,文章也是先从“近些年来,可以看到的一个现象”写起,然后举的人们对“沧海一粟”与“浮海一粟”例子来分析,核心观点是“透过对传统文化元素的严肃讨论和仔细辨析,我们更看到,今天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追捧和喜爱,并不只是符号层面的,而是越来越深入文化的肌理的喜爱,去把握形式和表达背后贯通古今的精神与内质”。侧重点在以“沧海一粟”与“浮海一粟”为例子。
故答案为:①材料一侧重借人们热议“沧海一粟”与“浮海一粟”的话题引出作者要表达的观点:无论是读音,还是文字和词语,都是人们沟通交流的工具,最终还是要为人所用。②材料二侧重阐释人们对“沧海一粟”与“浮海一粟”的不同理解,并分析了产生两处异文的可能原因。③材料三侧重以人们对“沧海一粟”与“浮海一粟”的分析为例子,论证了“今天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追捧和喜爱越来越深入文化的内里”的观点。
5.“没什么意义”体现的是材料一的观点,是因为“读音是人们沟通交流的工具,最终还是要为人所用,换言之,文字和词语又何尝不是如此?文字和词语的发展过程会经历很多的变化,非要说存在一个亘古不变或者绝对正确的版本,这本身就是个伪命题。真相很可能是,某一时期大众普遍认可和接受什么版本,这一版本就将流传到下一时期”“成语本质上是约定俗成的东西,用的人多了也就成了成语,原本的出处是什么已不再重要了”,“广为流传”的“沧海一粟”,就没有必要修改了。“浮海一粟”等词语,可能“适用的语境较少,那么成语最终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也就不足为奇了”。这一点也可以在材料二中找到佐证:“但《赤壁赋》中两处因形讹产生的异文比较特殊,已为后世普遍接受,也许这就是所谓语言文字的约定俗成”。
“某种集体无意识的原因”体现的是材料三的观点“讹传的‘沧’字意境更开阔,更符合古代文人所追求的胸襟和气质。这实际上已超越单纯对错,成为一次文化意义上的‘科普’。实际上,也只有深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的内里,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更丰厚的资源、更扎实的滋养”。
具体作答时,要理解题干中观点的意思,再结合材料的内容,提取关键词句,对观点进行评价,最后分点陈述。
故答案为:①词语作为人们沟通交流的工具,它的使用和流传要符合大众的普遍认可和接受要求。“沧海一粟”已经流传了千百年,逐渐为世人广泛接受,现在再去纠正它,并不现实,也确实没有什么意义。②文化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不是一成不变的。“沧海一粟”的“沧”可能是讹误字,但它意境开阔,符合古代文人所追求的胸襟和气质,有利于人们深入理解文化的内里,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答案】6.C
7.C
8.①未挂画前,“我”和安早餐谈话“神态严峻”;挂画后,“我”和安早餐“微笑对视”,表明精神生活能够调节、改善人际(家庭、夫妻)关系;②限量版橘色的鱼的眼睛“大大的,不贪婪”;大量印刷后鱼的眼睛“缩小了”,没有尊严,没有生机,表明过于追求商业化(物质利益),精神就会慢慢消亡。
9.①在情节上,写橘色的鱼将开始死亡的结局,通过结局的突转更能震撼人心;②在主旨上,写橘色的鱼在充满商业气息后“将开始死亡”,这样的结局更有批判的力量;③写橘色的鱼将开始死亡的结局,表明精神生活最终摆脱不了商业(物质)的侵袭,更增添了悲剧色彩。
【知识点】分析文本的结构,概括文本的主题;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赏析文本的内涵;中国现当代小说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文章思想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学生首先应对文本的整体内容有所把握;然后结合题目回到文中对具体语句进行具体分析。答题的关键是审读题干,把握命题意图,找出题干所在的具体语段及语句;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分析,寻找细微的差别,得出正确结论。
(2)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鉴赏能力。首先要了解小说常见的艺术特色:正面或直接描写、侧面或间接描写,环境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设置悬念,抑扬对比法等等,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艺术特色的能力。解答本题,先读懂文本,找到文中对比的内容,再结合文本和小说的主旨进行分析。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情节、语段的作用的能力。探究小说结尾作用答题角度一般从人物形象塑造、情节结构效果、主旨表达和情感抒发几个角度进行分析。
6.C.“都受到了橘色的鱼的影响,开始积极生活”错误。从日本神户赶来的发言人从《橘色的鱼》中受到的影响是看到“工业化世界里多如牛毛的矛盾”,让他思考的是社会现状,并非“开始积极生活”。
故答案为:C。
7.C.“小说以全知视角”错误,本文采用的第一人称“我”是有限视角。
故答案为:C。
8.从“星期六早晨,安和我又作了一次关于价值的长时间的讨论,我们坐在早饭桌前,神态严峻地进行分析”“也许我们过分推崇商业精神,过分崇拜青春年华”“接着是长时间的沉默……”等处可知,在没有挂画之前,“我”和安的谈话“神态严峻”,话题内容沉重;从“我们拥有了一张标题为《橘色的鱼》的石版画……我最喜欢的是它的眼睛,那种用来凝视世界的大大的,不贪婪的眼睛”“我们很快取得少有的一致意见,画放在早饭餐桌的上方很合适”“我的健康从挂上画的第一天起就有所改善,没过多久安和我的关系也有好转。早上,我们在饭桌边喝着咖啡,抬头欣赏我们的橘色的鱼,彼此微笑对视”等处可知,在拥有挂画之后,“我”和安的心情和状态都有了好转。这《橘色的鱼》是精神生活的象征,通过描述人们拥有挂画前后状态的对比,表明了精神生活能够调节、改善人际关系,强调了精神享受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从“我最喜欢的是它的眼睛,那种用来凝视世界的大大的,不贪婪的眼睛”“一万张橘色的鱼的招贴画从印刷机上滚滚而下……但是这条鱼的眼睛被缩小了,显得有些困惑……加上一对降低尊严的眉毛,还会被印在物品上的词语拦腰斩成两段……橘色的鱼没有回头一瞥,它将开始死亡”可知,限量版橘色的鱼的眼睛“大大的,不贪婪”,惹人喜爱;而大量印刷后鱼的眼睛“缩小了”,没有尊严,“将开始死亡”。两者形成鲜明对比,表明过于追求物质利益、商业化,精神就会慢慢被轻视、被边缘化,最终会走向消亡。
故答案为:①未挂画前,“我”和安早餐谈话“神态严峻”;挂画后,“我”和安早餐“微笑对视”,表明精神生活能够调节、改善人际(家庭、夫妻)关系;②限量版橘色的鱼的眼睛“大大的,不贪婪”;大量印刷后鱼的眼睛“缩小了”,没有尊严,没有生机,表明过于追求商业化(物质利益),精神就会慢慢消亡。
9.从情节发展的角度看,结尾“橘色的鱼没有回头一瞥,它将开始死亡”,写“橘色的鱼”将要面对死亡的结局,与之前表现限量版“橘色的鱼”给人的美好感受形成鲜明对比,如前文说到“抬头欣赏我们的橘色的鱼,彼此微笑对视”“我想到,那散落在别处的九条鱼兄弟,悬浮在完全一样的绿色的水里,每一条都冷静地向着同一个左前方,就很高兴”,结局的突转更让人震撼。
从揭示主旨的角度看,小说结尾“橘色的鱼”成为时代的又一泛滥物,伴随着“橘色的鱼”物质上的符号化的,则是它作为精神符号的死亡。写“橘色的鱼”将开始死亡的结局,表明精神生活最终摆脱不了商业(物质)的侵袭。
从艺术效果的角度看,写橘色的鱼在批量印刷、充满商业气息后“将开始死亡”,“橘色的鱼”突然就成为了大众社会里的另一泛滥之物,它所独具的象征意义也随之丧失,“橘色的鱼”之死也就在所难免。这样的结局引人深思,更有批判的力量,也增添了作品的悲剧色彩。
故答案为:①在情节上,写橘色的鱼将开始死亡的结局,通过结局的突转更能震撼人心;②在主旨上,写橘色的鱼在充满商业气息后“将开始死亡”,这样的结局更有批判的力量;③写橘色的鱼将开始死亡的结局,表明精神生活最终摆脱不了商业(物质)的侵袭,更增添了悲剧色彩。
【答案】10.CEF
11.B
12.D
13.①楚庄王给了他丰富的赏赐并和他约定,让他反着说(推翻原来的说法、改变说法),使宋国尽快投降,多次要求他才答应。
②田泓被前秦的人抓住,给他丰厚的财物,让他说南方来的军队已经投敌,田泓假装答应了他们。
14.①尽职担当,为了完成使命不畏牺牲。②沉着机智,都成功骗取了围城敌军的信任。③忠诚坚定,面对利益的诱惑没有变节投敌。
【知识点】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翻译;断句;概括分析;筛选信息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能力,还要在整体把握句意的前提下,抓住关键点:人名、地名、官职名、年号、语气词、动宾搭配、句式整齐等。要根据语意做题,可用排除法。
(2)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实词和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关于实词,本题考查的是一词多义,平时的学习中应对重要的文言实词多加积累,做题时结合句子进行判断即可。关于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3)本题考查筛选并概括文中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看清题干要求,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将选项与原文进行比较,做好理解分析,找出与原文不符合之处。
(4)本题考查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文言文翻译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按照翻译六字诀换、调、补、删、留、变的方法,做到字字落实。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
⑸本题主要考查文本内容理解分析及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需要在原文中找到关键语句,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概括即可。
【附参考译文】
材料一:
郑襄公十一年,楚庄王讨伐宋国,宋国向晋国告急。晋景公想派军救援宋国,先让解扬去宋国,让宋国不要投降,解扬路过郑国,郑国和楚国关系亲密,就抓住解扬献给楚国。楚王赏赐给解扬厚礼并与他约定,让他说反话,叫宋国赶快投降,楚王多次要挟解扬,解扬才答应。于是楚王让解扬登上楼车,但是解扬违背与楚人的约定,传达了晋君给他的命令,大声向宋国人喊道:晋国正结集全国的军队来救援宋国,千不要投降楚国,晋军马上就要赶到了!楚王非常生气,要杀死解扬。解扬说:“国君以制定命令为本分,臣下以执行命令为信用。我接受我国国君的命令出国办事,宁死也不以让君命受损”。庄王说:“你已经答应了我,之后又背叛,你的信用在哪儿呢?”解扬说:“我答应你的原因,就是想用来完成我国国君的命令。”于是楚王赦免了他,让他回晋国。晋国授予他上卿的爵位。
材料二:
晋孝武帝太元三年,前秦将领彭超请求攻打在彭城的沛郡太守戴逯,前秦王苻坚听从了他的意见。兖州刺史谢玄率领一万多兵众救援彭城,驻扎在泗口,想要派遣伺机行事的使者去向戴逯报告,但找不到合适的人。军中将领田泓请求潜水去彭城,谢玄派他去了。田泓被前秦人抓获,前秦人送给他很多财物,让他报告说南军已经失败,田泓假装同意。但到达后却告诉城里的人说:“南军快要到达了,我独自前来报告,被敌人抓获,你们努力吧!” 前秦人把田泓杀掉了。彭超将装备放到了留城,谢玄扬言派遣后军将军何谦开赴留城。彭超听说后,放弃了对彭城的包围,率兵返回留城保护装备。
材料三:
元至正二十三年,陈友谅建造数百艘楼船,以全部精锐部队攻打洪都,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坚守洪都,陈友谅攻打了三个月也没有攻下。洪都被围困的时间长了,内外的联系断绝,朱文正派遣千户张子明到应天去向朱元璋告急。张子明从水路悄悄离开,晚上前进,白天停止,用了半个月的时间才到应天。朱元璋问他关于陈友谅兵势的情况,张子明回答说:“陈友谅的士兵虽然多,但是战死了不少,现在江水日益干涸,对敌人的大型战舰很不利,援军到了就可以击破。”朱元璋对张子明说:“回去告诉你的统帅,再坚守一个月,我将亲自去攻打陈友谅。”张子明回去经过湖口时,被陈友谅的军队抓住,给了他很多钱,让他诱使城中的人投降,张子明假装答应,到城下大声呼喊“我已经见到了主上,他让各位坚守,援军很快就会到了。” 贼人很生气,用槊杀死了张子明,他后来被追封为忠节侯。朱元璋亲自率军救援洪都,陈友谅放弃围城撤军,在康郎山遇到了朱元璋的军队,当时起风了,朱元璋的军队于是放火焚烧陈友谅的舰船,陈友谅的弟弟等人都被烧死。陈友谅突然被流箭射中,箭从眼睛穿入到达脑颅而死。
10.句意:朱文正派遣千户张子明到应天去向朱元璋告急。张子明从水路悄悄离开,晚上前进,白天停止,用了半个月的时间才到应天。
“文正遣千户张子明告急于应天”,状语后置句,中间不断开,故在C处断句;
“从水关潜出”,“从水关”修饰“潜出”,语意完整,中间不断开,故在E处断句;
“夜行昼止”,并列短语,中间不断开,作张子明的谓语,“半月始得达”主语也是张子明,故在F处断句。
故答案为:CEF。
11.A.正确。……的原因。/用来……的。句意:我答应你的原因。/老师,是用来传授知识、教授学业、解答疑惑的人。B.错误。放下、放弃。/放下、放弃。/消融、消除。句意:放弃了对彭城的包围。/喜欢得舍不得放手。/比喻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反感,在某一时刻,像冰一样融化,消失。C.正确。均指你的。句意:回去告诉你的统帅。/这个地方,你的母亲曾经站在这里。D.正确。故答案为:B。
12.D.“张子明在前往应天的途中被陈友谅抓获”错误,结合原文“还至湖口,为友谅所获”可知,张子明回去经过湖口时,被陈友谅的军队抓住。
故答案为:D。
13.得分点:
(1)“与约”,与之约,与他订立盟约或和他约定;“反其言”,反着说;“趣”,通“促”,赶紧、赶快。
(2)“为……所”,被;“厚赂”,丰厚的财物;“云”,说。
故答案为:①楚庄王给了他丰富的赏赐并和他约定,让他反着说(推翻原来的说法、改变说法),使宋国尽快投降,多次要求他才答应。
②田泓被前秦的人抓住,给他丰厚的财物,让他说南方来的军队已经投敌,田泓假装答应了他们。
14.结合原文“君能制命为义,臣能承命为信。受吾君命以出,有死无陨”“所以许王,欲以成吾君命也”可知,尽职担当,为了完成使命不畏牺牲。
结合原文“泓为秦人所获,厚赂之,使云南军已败,泓伪许之。既而告城中曰:‘南军垂至,我单行来报,为贼所得!’”可知,沉着机智,都成功骗取了围城敌军的信任。
结合原文“还至湖口,为友谅所获。厚馈与金,令诱城中降,子明佯诺。至城下,大呼:‘已见主上,令诸公坚守,救且至!’”可知,忠诚坚定,面对利益的诱惑没有变节投敌。
故答案为:①尽职担当,为了完成使命不畏牺牲。②沉着机智,都成功骗取了围城敌军的信任。③忠诚坚定,面对利益的诱惑没有变节投敌。
【答案】15.A
16.①运用叠词:用“薄薄轻轻”突出了雾的虚无缥缈,用“重重叠叠”突出了山的连绵不断,写出山中黎明时的朦胧美。
②动静结合:用“冲”字写马在轻雾中穿行,恍若冲开一道轻纱似的帷幔,使流动的雾化为静态;用“放”字写出一座座山好像从身边奔放而出的情态,使静止的山化为动态。
【知识点】表达技巧类题目;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鉴赏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题材、结构、情感的鉴赏。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再对照选项进行确认,得出答案。
(2)本题考查赏析相关句子表现手法的能力。要做好此题首先要了解常见的艺术手法:对比(对照)、虚实结合(联想和想象)、正意反说(反语)、反衬(有时与“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共用)、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声衬静)、借古讽今、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委婉含蓄,间接抒情)、托物言志、用典、烘托、渲染、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等等。答题时找到诗句运用的技巧,再具体分析。
15.A. “写‘散疲顽’暗含赶路时间之久,旅途之劳累疲困”赏析有误。“散疲顽”指繁忙工作之余到郊野散步,并非“暗指赶路时间之久,旅途之劳累疲困”。
故答案为:A。
16.诗人跨着马儿沿着山道行进,迎面而来的,一是雾,二是山。雾,不是浑沌一片,而是“薄薄轻轻”,虚无缥缈。山,不是孤峰独峙,而是“重重叠叠”,连绵不断。“薄薄轻轻雾”,“重重叠叠山”,十个字,写出了皖南山区清秋黎明时特有的朦胧美。但是诗人所领略到的还不止于此。他坐在马背上看山中雾、雾中山,别有一番情趣:马在漫卷的轻雾中“得得”穿行,恍若冲开一道道轻纱似的帏幔;那从轻雾中闪出的重重叠叠山,仿佛是从帏幔中放出,一座,一座,千姿百态从身边闪过。“冲”,使流动的雾,化动态为静态;“放”,使静止的山化静态为动态。两者相生相映,构成了一幅扑朔迷离、奇趣横生的画面。
故答案为:①运用叠词:用“薄薄轻轻”突出了雾的虚无缥缈,用“重重叠叠”突出了山的连绵不断,写出山中黎明时的朦胧美。②动静结合:用“冲”字写马在轻雾中穿行,恍若冲开一道轻纱似的帷幔,使流动的雾化为静态;用“放”字写出一座座山好像从身边奔放而出的情态,使静止的山化为动态。
17.【答案】(1)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2)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3)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烟柳画桥,风帘翠幕。/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知识点】理解性默写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易错字的书写:摧、栈、钩、荠、胜。
故答案为:(1)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2)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3)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考查名篇背诵,分为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和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
【答案】18.赞不绝口/啧啧称赞 津津有味/有滋有味 出其不意
19.只要是李娟做的,无论是什么他都吃得极卖力。
20.文中运用拟人修辞手法的地方有:羊油“苏醒”,香气“尖叫”,面团“等得不耐烦”,水“边开边说”和“争先恐后地招摇”等。拟人手法的运用赋予对象人格化的特点,形象生动地呈现了充满活力的食物烹制过程,表达了对食物的极度珍爱和对生活强烈的热爱之情。
【知识点】修辞手法的分析、运用;成语的使用;语序不当;不合逻辑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读懂文本,分析成语所在句子的语境,再根据自己的积累填写合适的成语。
(2)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划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
(3)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和分析常见的修辞手法表达效果的能力。准确解答此类题目,分为三个步骤:①准确地指出用了何种手法及效果;②结合句子,阐述为什么用这种手法;③阐述此手法有效传达了怎样的感情。
18.第一空,结合前文“硬自负如卡西,都默默认同。斯马胡力更是……”可知,此处想表达的是斯马胡力对“我”的厨艺赞叹不已,故可填“赞不绝口”或“啧啧称赞”。赞不绝口:赞美的话说个不停,形容对人或事物十分赞赏。啧啧称赞:不停的称赞、夸赞。
第二空,结合前文“连她烧的白开水都喝得”可知,即使“我”烧的白开水,斯马胡力都觉得特别好喝,故可填“津津有味”或“有滋有味”。津津有味:吃得很有味道或谈得很有兴趣。有滋有味:指十分有味道,生动。
第三空,此处想表达突然间“扔进切碎的洋葱和固体酱油”,故可填“出其不意”。出其不意:趁对方没有料到(就采取行动)。
19.该句语病有三:
第一处,关联词语误用,将“只有……才……”改为“只要是……都……”。
第二处,语序不当,将“他无论是什么……”改为“无论是什么他……”。
第三处,将“极卖力地吃”改为“吃得极卖力”,使用动补结构表强调。
20.“我怀着无限乐趣一次又一次用力剜出一大块细腻洁白的羊油,丢进热锅。看着它面对我愉快地苏醒……”一句中,使用拟人手法,赋予羊油以“苏醒”这一人的特性。
“香气‘啊’地尖叫一声”一句中,也是用拟人修辞,“尖叫”一词使香气人格化。
“一旁的面团早就等得不耐烦了”中,同样使用拟人手法,“不耐烦”一词将面团人格化。
“水开了,边开边说……无数只手争先恐后地招摇”一句中,赋予水以“边开边说”和“争先恐后地招摇”这些人特有的动作。
这些拟人手法的运用赋予“羊油”“面团”“水”以人格化的特点,让整个做饭的过程极具画面感,形象生动地呈现了充满活力的食物烹制过程,表达了对食物的极度珍爱和对生活强烈的热爱之情,也是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答案】21.B
22.示例:①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给首辆火星车命名
②以火神的名字命名
③将首辆火星车命名为祝融号
【知识点】压缩语段;语句补写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拟标题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抓住关键句、特征句。关键句、特征句指新闻中概括性、判断性较强的句子,一般分布在导语中,有时出现在中间小节的开头或结尾部分,本题需要认真判断每个选项。
(2)本题考查学生补写句子的能力。这类题目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并且不能照抄材料,另有字数限制。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来源于文本。具体说,所补写句子的内容、语言要从上下文的有关材料中去提炼和概括,离开文本不可能补写正确。所补写句子与上下文关系:或引领下文,或总结上文,或与上下文衔接连贯。“词语从文本中来”“引领、总结、衔接”这两层意思要综合起来,这样答案就呼之欲出,而且答案几乎是唯一的。
21.新闻稿标题应该突出新闻稿的重点,让读者一眼看出新闻稿的主要内容。根据原文第一段“国家航天局正式公布我国首辆火星车命名为‘祝融号’”,可知,这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根据原文第二段“祝融号’是中国第一辆火星车,是现代科技成果”,可知,这是在讲火星车的命名。根据原文第二段“从字面上看,‘祝’,表达了对人类踏进星辰大海的美好祝愿,‘融’,体现融合、协作,表达中国人和平利用太空、增进人类福祉的格局和愿景”,可知,此段依然在讲火星车的命名。第三段主要表达了“祝融”的寓意。本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为,我国首辆火星车命名为“祝融号”。
故答案为:B。
22.第一空:根据后文“与我国其他航天器命名思路一脉相承,例如嫦娥、墨子、悟空、北斗等”,可知,此处在讲首辆火星车命名的来源,嫦娥、墨子、悟空、北斗等属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物,故填“首辆火星车命名来自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第二空:根据前文“祝融是中国上古神话中的火神,三皇五帝时的掌火之官”及后文“是现代科学与传统文化的跨时空融合,体现着航天人的科学梦想和浪漫情怀,彰显着中国人的探索精神和文化自信”,可知,此处既承接上文火神的姓名,又启示下文中国第一辆火星车,故填“以火神的名字命名中国第一辆火星车”。
第三空:根据后文“寓意点燃我国行星际探测的火种,指引人类对浩瀚星空、宇宙未知的接续探索和不断超越”,可知此处是讲中国第一辆火星车名字的寓意,故填“将首辆火星车命名为祝融”。
故答案为:①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给首辆火星车命名
②以火神的名字命名
③将首辆火星车命名为祝融号
23.【答案】略
【知识点】材料作文
【解析】【分析】“写一篇文章,体现你对文化自信的认识与思考”确定了本次作文的核心词是“文化自信”,要求谈谈自己对“文化自信”的认识。
【题干分析】材料由三段组成,第一段是“科目三”也走出国门,真正掀起了中国流行元素的海外模仿秀。第二段是马面裙火爆出圈,成为国民顶流。第三段贾廷而备受观众喜爱,抓住了年轻观众看剧爱“嗑CP”的流量密码,为传统越剧赢得了更多流量。由此可知,考生可以结合材料分析如何建立文化自信,如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以此坚定我们的文化自信,如通过中外文明的交流互鉴更好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风采;还可以分析建立文化自信、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与英语学习之间的关系。
题干要求写作议论文,并指出可以从中国的历史变迁、思想文化、社会生活以及中国人的品格等角度来谈。这就提示考生可以从这些角度来谈“文化自信”。
【参考立意】
①打铁还需自身硬,挖掘文化价值;
②善用媒介宣传,合理收割流量红利;
③国人多关注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年轻人,更应多参与其中;
④传统文化走出去,在交流中进步;⑤传统文化在守正中也应与时俱进,在创新中发展……
【点评】此题考查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写作时可引用材料中的事例或名言来叙述,这样可以避免脱离材料主题,避免跑题。
1 / 1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普集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3月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2024高二下·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台北故宫博物院展出苏轼亲笔手书的《赤壁赋》,网友发现帖中原文写的是“渺浮海之一粟”,并不是此前广为流传的“沧海一粟”,疑似是后人抄写笔误,才造成这样的理解错误。“沧海一粟”是否要被改为“浮海一粟”,一时间引发热议。
这不由得让人想起,此前教育部纠正过一些异读字的读音,比如粳(jīng)米改为粳(gēng)米、确凿(zuò)改为确凿(záo)、说(shuì)服改为说(shuō)服,都把之前大众容易读错的读音认证为了新的正确读音。后由于一些异读词的拼音打破了大众原本认知,因此有些修改读音已通过,而还有一部分则一直处于审核阶段,仍以原读音为准。
是以正确读音为重还是以大众读音为重呢?从教育部颁布的异读词修订表的底层逻辑来看,显然还是以后者为重。毕竟,读音是人们沟通交流的工具,最终还是要为人所用,换言之,文字和词语又何尝不是如此?文字和词语的发展过程会经历很多的变化,非要说存在一个亘古不变或者绝对正确的版本,这本身就是个伪命题。真相很可能是,某一时期大众普遍认可和接受什么版本,这一版本就将流传到下一时期。
就像一位网友所说“成语本质上是约定俗成的东西,用的人多了也就成了成语,原本的出处是什么已不再重要了”。原先我们有“沧海一粟”,现在又多了一个“浮海一粟”,在渺小的比喻上加了一层浮萍无根、漂泊不定的寓意,孤独感透纸而出,如果真的适宜人们流传,那么多一个成语又何妨?反之,若人们使用不便,它适用的语境较少,那么成语最终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也就不足为奇了。
(摘编自小亢《“沧海一粟”还是“浮海一粟”?不必太较真》)
材料二:
对照手书本《赤壁赋》来看,现行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中的“沧海”,手书本作“浮海”,此处异文所传递出的信息或可帮助学生对《赤壁赋》一文产生新的理解。文意贯通应是异文取舍的主要标准,“沧海一粟”广为流传,似乎不容更改,但对其理解是有不同观点的。高中教材曾将“一粟”释为“一颗粟米”,以粟之微小映衬海之博大,无理而有情。而有些学者认为沧海与粟米并无干系,此处“粟”应理解成颗粒细小如粟之物,释为“丹粟”,即丹砂,指海中沙粒。“沧海一粟”也就是海中一粒沙的意思。以上两种解释均可讲通,但都有值得质疑处。“粟”作沙解虽有合理性,但海中并非只有沙,亦有水。而粟虽可以喻指渺小,但与海对举,未见类似用法,只为孤证。异文“浮海一粟”意为浮在海上的一粒粟米,其义甚明,没有歧义。可见,两种版本的《赤壁赋》中,“浮”“沧”之别也影响着对“粟”字的理解。
那么,这两处异文是如何产生的呢?笔者认为主要是文本在流传过程中传抄错讹造成的。现刊行比较早的三个版本中,《东坡集》和《皇朝文鉴》所载《赤壁赋》均与苏轼手书本所书“浮”相同,其中苏轼的曾孙苏峤刻本《东坡集》以家藏为底本,可信度应是比较高的。只有《经进东坡文集事略》本作“沧”。尽管如此,南宋期间“浮海”“沧海”二说已经并行了。也许是考虑到“浮海”与上句“蜉蝣”有二字同声之复,“沧海”一说后来者居上,逐渐为世人广泛接受。从汉字构形特点来看,“浮”“沧”二字楷书写法差异明显,不易混淆。而当时民间抄本往往用行草书写,二字草书写法形似,属于形似字,应是致误的主要原因。
传世的古代文献中因字形相似导致传抄、镌刻失误的现象比较常见,讹误字会造成文意理解上的障碍。而判定讹误字最简便的方法是比勘同一文献的不同版本,运用汉字的形似字相关知识分析,就可以发现有没有讹误的正字。但《赤壁赋》中两处因形讹产生的异文比较特殊,已为后世普遍接受,也许这就是所谓语言文字的约定俗成。面对苏轼手书本《赤壁赋》,有人可能还会怀疑现行公认版本是不是苏轼后来修改的。这似乎有一定的道理,但对不同版本异文的取舍判定应该回归文意,语义疏通没有问题是一个方面,还要关注作者的语言使用习惯、文本意蕴解读等其他方面。
(摘编自王智忠《<赤壁赋>两处异文成因及文意重新解读》)
材料三:
近些年来,可以看到的一个现象是,大家对包括汉字、成语、文艺作品中的传统文化元素更“较真”、更“挑剔”了,对历史和文化中的细节、脉络更在意、更考究了。汉服热、博物馆热、“国风”文创热……这些新时尚充分彰显了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而透过对传统文化元素的严肃讨论和仔细辨析,我们更看到,今天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追捧和喜爱,并不只是符号层面的,而是越来越深入文化的肌理的喜爱,去把握形式和表达背后贯通古今的精神与内质。比如,这次对“沧海一粟”和“浮海一粟”的分析,就有观点认为,尽管原文是“浮”,但从传统文学和美学角度讲,“浮”字雕琢痕迹太重,反而是讹传的“沧”字意境更开阔,更符合古代文人所追求的胸襟和气质。这实际上已超越单纯对错,成为一次文化意义上的“科普”。实际上,也只有深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的内里,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更丰厚的资源、更扎实的滋养。
(摘编自苏砥《“沧海一粟”还是“浮海一粟”?不妨“较真”一下》)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中有人认为,之所以《赤壁赋》中出现“沧海一粟”和“浮海一粟”的争议,是因为后人传抄失误,进而造成了理解上的差异。
B.材料二中有些学者不把“一粟”释为“一颗粟米”,而将“粟”理解成颗粒细小如粟之物。作者认为这种说法虽讲得通,但有值得质疑之处。
C.讹误字现象在传世的古代文献中较为常见,讹误字会影响人们对文意的理解,通过比勘同一文献、运用汉字相关知识可以判定讹误字。
D.近年来,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人们对传统文化元素和历史细节更加在意,更能深入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由教育部颁布的异读词修订表可知,某个汉字的读音要关照到大众的普遍认知水平和接受程度。如果大众不认可,那么该读音就是错误的。
B.材料二认为,“沧海一粟”如果改成“浮海一粟”,会导致学生对“粟”字产生不同的理解,但这并不影响学生对《赤壁赋》原来的理解。
C.刊行较早的三个版木中,苏轼的曾孙苏峤刻本《东坡集》可信度最高,表明虽然“沧海”一说被广泛流传,但“浮海一粟”才是最正确的版本。
D.“沧海一粟”和“浮海一粟”的争论可以促进人们加深对传统文化的感悟和理解,有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继承的同时获得创新。
3.最能体现“文字和词语的使用以大众的普遍认可和接受为重”的一项是 (  )
A.湖南省的一名小学生致信教育部部长,认为《沁园春·长沙》词作的结尾应是句号或感叹号,而不应使用问号,获得了人民教育出版社的肯定。
B.世界上有些古老的文字已经成了死文字,因为历史学家、语言学家等学者都无法找到破译其含义的密码,这些古文字已经成为千古谜团。
C.《新华字典》贯彻规范,跟进时代,科学修订,适量增补了一些广为流传的网络新词,如“点赞”“卖萌”“拼车”“二维码”等。
D.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的选文兼顾经典性和时代性,所选课文大部分是在文学史、文化史上广受好评的作品,还有一些优秀的当代作品。
4.三则材料都提到“沧海一粟”与“浮海一粟”的争议,但侧重点各有不同。请简要分析。
5.有观点认为,“沧海一粟”流传了千百年,这背后一定有某种集体无意识的原因,或许是朗朗上口,也或许习非成是,今天想纠正为“浮海一粟”,既不现实,也没什么意义。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个观点的看法。
【答案】1.A
2.D
3.C
4.①材料一侧重借人们热议“沧海一粟”与“浮海一粟”的话题引出作者要表达的观点:无论是读音,还是文字和词语,都是人们沟通交流的工具,最终还是要为人所用。②材料二侧重阐释人们对“沧海一粟”与“浮海一粟”的不同理解,并分析了产生两处异文的可能原因。③材料三侧重以人们对“沧海一粟”与“浮海一粟”的分析为例子,论证了“今天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追捧和喜爱越来越深入文化的内里”的观点。
5.①词语作为人们沟通交流的工具,它的使用和流传要符合大众的普遍认可和接受要求。“沧海一粟”已经流传了千百年,逐渐为世人广泛接受,现在再去纠正它,并不现实,也确实没有什么意义。②文化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不是一成不变的。“沧海一粟”的“沧”可能是讹误字,但它意境开阔,符合古代文人所追求的胸襟和气质,有利于人们深入理解文化的内里,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知识点】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文艺理论、文学评价类
【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理解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⑵本题考查根据原文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做这类题往往需要对原文进行“推断和想象”,所以选项的内容就不再是原材料的简单重复,而是在原句的基础上,加上了命题者自己的理解。要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做到对材料的熟悉和理解,以便解题时迅速找到其在材料中的相关区域,进而进行比较、分析、推断;其次,要清楚选项都是在文中句子基础上进行的合理推断,绝不是凭空进行的,所以找到原来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筛选信息、推敲选项;将选项和原文信息进行比较时,掌握一些常见的设错方式很有必要,从而使思维变得更加敏捷,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⑶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先根据题干要求,分析材料中“文字和词语的使用以大众的普遍认可和接受为重”的观点,再逐项分析,判断能否支撑选项。
⑷本题考查学生对比分析多个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需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思考两则材料的侧重点,再组织语言作答。
⑸本题主要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及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本题答案来源于材料,但高于材料,现有材料是寻找解决实际问题的依据,但现有材料的原句绝不是最佳答案,更不是最佳答案的全部,这就考查了考生真正读懂多文本的内涵、联系社会生活现实而解决实际问题的高层次能力。
1.A.“是因为后人传抄失误”错误,或然变必然。材料一第一段原文是“疑似是后人抄写笔误,才造成这样的理解错误”,“疑似”不能理解为必然是“后人传抄失误”。
故答案为:A。
2.A.“如果大众不认可,那么该读音就是错误的”错误,于文无据。由材料一第二段“还有一部分则一直处于审核阶段,仍以原读音为准”及第三段“是以正确读音为重还是以大众读音为重呢?从教育部颁布的异读词修订表的底层逻辑来看,显然还是以后者为重”可知,大众读音是重要依据,但不是唯一标准。
B.“但这并不影响学生对《赤壁赋》原来的理解”错误,材料二第一段原文是“此处异文所传递出的信息或可帮助学生对《赤壁赋》一文产生新的理解”,表明文字的差异会影响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C.“但‘浮海一粟’才是最正确的版本”错误,三则材料都没有明确表明“沧”与“浮”哪个是最正确的版本。
故答案为:D。
3.A.强调的是标点符号的使用。
B.强调的是古文字的消失。
C.《新华字典》适量增补一些广为流传的网络新词,网络新词的出现体现了“文字和词语的使用以大众的普遍认可和接受为重”,符合题干要求。
D.强调的是教材的选文标准。
故答案为:C。
4.材料一的题目《“沧海一粟”还是“浮海一粟”?不必太较真》,“沧海一粟”还是“浮海一粟”是话题,结论是“不必太较真”,理由是第三段的“文字和词语的发展过程会经历很多的变化,非要说存在一个亘古不变或者绝对正确的版本,这本身就是个伪命题。真相很可能是,某一时期大众普遍认可和接受什么版本,这一版本就将流传到下一时期”。侧重点是作者的语言关“读音是人们沟通交流的工具,最终还是要为人所用”。
材料二题目是《〈赤壁赋〉两处异文成因及文意重新解读》,侧重点就是题目中的“异文成因及文意重新解读”。文章从对字的理解谈起,分析不同解释的合理之处,进一步分析两处异文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文本在流传过程中传抄错讹造成的”等。里面涉及了语言研究的一些方法,如“文意贯通应是异文取舍的主要标准”“还要关注作者的语言使用习惯、文本意蕴解读等其他方面”。
材料三题目是《“沧海一粟”还是“浮海一粟”?不妨“较真”一下》,文章也是先从“近些年来,可以看到的一个现象”写起,然后举的人们对“沧海一粟”与“浮海一粟”例子来分析,核心观点是“透过对传统文化元素的严肃讨论和仔细辨析,我们更看到,今天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追捧和喜爱,并不只是符号层面的,而是越来越深入文化的肌理的喜爱,去把握形式和表达背后贯通古今的精神与内质”。侧重点在以“沧海一粟”与“浮海一粟”为例子。
故答案为:①材料一侧重借人们热议“沧海一粟”与“浮海一粟”的话题引出作者要表达的观点:无论是读音,还是文字和词语,都是人们沟通交流的工具,最终还是要为人所用。②材料二侧重阐释人们对“沧海一粟”与“浮海一粟”的不同理解,并分析了产生两处异文的可能原因。③材料三侧重以人们对“沧海一粟”与“浮海一粟”的分析为例子,论证了“今天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追捧和喜爱越来越深入文化的内里”的观点。
5.“没什么意义”体现的是材料一的观点,是因为“读音是人们沟通交流的工具,最终还是要为人所用,换言之,文字和词语又何尝不是如此?文字和词语的发展过程会经历很多的变化,非要说存在一个亘古不变或者绝对正确的版本,这本身就是个伪命题。真相很可能是,某一时期大众普遍认可和接受什么版本,这一版本就将流传到下一时期”“成语本质上是约定俗成的东西,用的人多了也就成了成语,原本的出处是什么已不再重要了”,“广为流传”的“沧海一粟”,就没有必要修改了。“浮海一粟”等词语,可能“适用的语境较少,那么成语最终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也就不足为奇了”。这一点也可以在材料二中找到佐证:“但《赤壁赋》中两处因形讹产生的异文比较特殊,已为后世普遍接受,也许这就是所谓语言文字的约定俗成”。
“某种集体无意识的原因”体现的是材料三的观点“讹传的‘沧’字意境更开阔,更符合古代文人所追求的胸襟和气质。这实际上已超越单纯对错,成为一次文化意义上的‘科普’。实际上,也只有深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的内里,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更丰厚的资源、更扎实的滋养”。
具体作答时,要理解题干中观点的意思,再结合材料的内容,提取关键词句,对观点进行评价,最后分点陈述。
故答案为:①词语作为人们沟通交流的工具,它的使用和流传要符合大众的普遍认可和接受要求。“沧海一粟”已经流传了千百年,逐渐为世人广泛接受,现在再去纠正它,并不现实,也确实没有什么意义。②文化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不是一成不变的。“沧海一粟”的“沧”可能是讹误字,但它意境开阔,符合古代文人所追求的胸襟和气质,有利于人们深入理解文化的内里,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2024高二下·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橘色的鱼
[加]卡·希尔兹
最近洛伊斯·安给我看一篇文章,说一个女明星已经“三十好几”了。
“这说的就是我们”,安泪眼婆娑地看着我,“三十好几。”
几年前,二十五岁的安决定到温哥华岛上去种大丽花。可就在她买好飞机票的那一天,她收到封信说她被法学院录取了。我现在还时不时地琢磨开办一家度假牧场的念头,玩味那被磨得发亮的鞍子、护具以及那附在皮革顶端的全部甜美的梦想。
星期六早晨,安和我又作了一次关于价值的长时间的讨论,我们坐在早饭桌前,神态严峻地进行分析。
“也许我们过分推崇商业精神,过分崇拜青春年华。”我提出一个想法。
“陷进了我们的时代精神。”安说。
接着是长时间的沉默,我想到过不了几个星期我就要四十岁了,一阵恐惧感突然袭击我腹部的上方,那疼痛既可怕又熟悉,我把注意力集中到饭桌上方,白墙上如果随便贴上一块东西,通常就能解决问题。
“我们需要的,”我说,对着空空的白墙做了个手势,“是一幅画。”
“也许可以是一张名画的复制品。”安说,并且马上就去取她的外套。
三个小时以后我们拥有了一张标题为《橘色的鱼》的石版画,画的背景是一片微微发光的绿色;那橘黄色的鱼就悬浮在这片空间里。鱼占据了大约百分之八十的画图,它好像停止了游弋,正靠着一墙的绿水在休息。一串气泡在它周围飘浮,把它跟它离不开的水联系在一起。它让人看见的是它的侧面。它心脏的部位是漂亮的橘色,这橘色流向鱼翅和圆圈的成脊状的嘴,逐渐变淡,但我最喜欢的是它的眼睛,那种用来凝视世界的大大的、不贪婪的眼睛。
我们很快取得少有的一致意见,画放在早饭餐桌的上方很合适。
我们这一条鱼是现存的十份复制画中的第八张,我想到,那散落在别处的九条鱼兄弟,悬浮在完全一样的绿色的水里,每一条都冷静地向着同一个左前方,就很高兴。
我的健康从挂上画的第一天起就有所改善,没过多久安和我的关系也有好转。早上,我们在饭桌边喝着咖啡,抬头欣赏我们的橘色的鱼,彼此微笑对视。
不久我们收到了一封信,是个正式的通知。它建议我们十个《橘色的鱼》的所有者在每月的第三个星期四晚上聚会。
那天我们迟到了。看到一屋子的人,我最初感到上腹部一阵抽搐,安也有类似的震惊。
我们进屋时有人正在讲话。“这永远是一种愉快,”那人说,“大家聚在一起,谈谈我们关心的事情,交流一下我们的经验。谁想第一个发言?”
前面一个人站起来,报了他的名字。那人有一头保养得很好的浓密白发,他谈了一些问题,关于“在荒野里徘徊”,还有关于西方传统中鱼的历史的象征意义,“我的生活改变了,”那声音说,“我的生活有了方向。”
第二个说话人不到二十岁。那扎眼的染过的头发,梳理的角度很怪,“《橘色的鱼》是父母送给我的毕业礼物。我端详这幅画好几个月,然后启示如潮水般汹涌而来。橘色的鱼翅和嘲弄的嘴巴对‘社会硬塞进你头脑的一切垃圾’说不。”他说完了,在热烈的掌声中坐了下去。
一个穿着一身剪裁得体的紫红色套装的女人,谈她在投资中总是高价收进,又总是在市价落入低谷抛出。一直到她发现了《橘色的鱼》。现在,她肯定,她正处于上升的趋势。
下一位发言人刚一站起来就受到大家的欢呼。他是大老远从日本神户赶来的。他的口音有点生硬,他说在他居住的小屋里,他把《橘色的鱼》挂在传统的陈列艺术品的壁龛里,就在那用黑色的漆器木板托着的一盘花瓣的上方,橘色的鱼鳞和超自然白色的花瓣形成鲜明的对比,使他天天都想到工业化世界里多如牛毛的矛盾。他说这句话时我的鼓掌比谁都响亮。
“鱼是不会说反话的,”又有一个人用欢快的嗓音说,“因此提醒我们想到我们失去的纯真,想到在双重含义和试探性声明以前的时代,”
“我们在水里开始我们的生命,”后排传来一个粗声粗气的带酒意的嚷嚷声,“我们一年到头从早到晚都盼望着能回到我们的自然的生存环境去。在水里我们可以不费力气地自由活动,可以成为我们最最真实的自我。”
“鱼的内心生活是不可知的,”又一个发言人,也就是安说,“它连续不断地游着,跟一朵大丽花一样不说话,也没有声音。她是以眼睛和姿势作话语,解读并重新安排这无语的世界。”
“橘色的鱼,”有个嗓音响了起来,原来那是我自己,“永远不会衰老。”
那天晚上,我们由于难得的意气相投,也由于我们表达了内心最深处的忧虑而感到快乐。
就在那天晚上,在城市的另一部分,一万张橘色的鱼的招贴画从印刷机上滚滚而下。它们将装饰十多岁孩子的乱七八糟的卧室、加油站和啤酒店的公共厕所。一年之内会发行一张邮票,上面印着橘色的鱼的形象,但是这条鱼的眼睛被缩小了,显得有些困惑,橘色的鱼将摆上百货公司广告的封面,加上一对降低尊严的眉毛,还会被印在物品上的词语拦腰斩成两段。橘色的鱼在西服翻领的胸针上眨巴眼睛,被印上了运动衫和领带,随意地涂抹在笔记本和情书的空白处。
橘色的鱼没有回头一瞥,它将开始死亡。
(陶洁译,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安和“我”都处在中年忧虑之中,对年龄恐慌焦虑,对梦想念念不忘,这表明安和“我”的处境、思想其实是有共同之处的。
B.由于陷入时代潮流而过分推崇商业精神,忽视享受青春年华,安和“我”都对自己渐渐衰老而感到悲哀、恐惧。
C.十个《橘色的鱼》的买家来自不同地区,男女老少皆有,生活状态各异,但都受到了橘色的鱼的影响,开始积极生活。
D.安去法学院上学,我放弃了开办一家度假牧场的理想,我们都身不由己地陷入了时代的商业精神,资本洪流之中了。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开头写“我”和安的梦想、担忧和讨论等内容,通过层层铺垫,《橘色的鱼》才正式登场,凸显其对“我”和安的重要意义。
B.墙壁上的空白,象征着精神上的空虚。在“我”和安的眼里,《橘色的鱼》不仅是墙壁上的装饰物,更是填补精神空虚的载体。
C.小说以全知视角通过“我”写出十个《橘色的鱼》买家的不同感受,全方位揭示了隐藏于家庭乃至社会生活中的种种矛盾。
D.《橘色的鱼》的背景是微微发光的绿色,小说用富有深刻意蕴的色彩将橘色的鱼与活力、健康勾连起来,衬托橘色的意义。
8.画作《橘色的鱼》是精神生活的象征,小说围绕画作《橘色的鱼》运用前后对比的手法强调精神享受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试举两例加以说明。
9.小说以橘色的鱼“将开始死亡”作结,有何艺术效果?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6.C
7.C
8.①未挂画前,“我”和安早餐谈话“神态严峻”;挂画后,“我”和安早餐“微笑对视”,表明精神生活能够调节、改善人际(家庭、夫妻)关系;②限量版橘色的鱼的眼睛“大大的,不贪婪”;大量印刷后鱼的眼睛“缩小了”,没有尊严,没有生机,表明过于追求商业化(物质利益),精神就会慢慢消亡。
9.①在情节上,写橘色的鱼将开始死亡的结局,通过结局的突转更能震撼人心;②在主旨上,写橘色的鱼在充满商业气息后“将开始死亡”,这样的结局更有批判的力量;③写橘色的鱼将开始死亡的结局,表明精神生活最终摆脱不了商业(物质)的侵袭,更增添了悲剧色彩。
【知识点】分析文本的结构,概括文本的主题;分析文体特征和表现手法;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赏析文本的内涵;中国现当代小说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文章思想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学生首先应对文本的整体内容有所把握;然后结合题目回到文中对具体语句进行具体分析。答题的关键是审读题干,把握命题意图,找出题干所在的具体语段及语句;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分析,寻找细微的差别,得出正确结论。
(2)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点的理解、鉴赏能力。首先要了解小说常见的艺术特色:正面或直接描写、侧面或间接描写,环境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设置悬念,抑扬对比法等等,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艺术特色的能力。解答本题,先读懂文本,找到文中对比的内容,再结合文本和小说的主旨进行分析。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情节、语段的作用的能力。探究小说结尾作用答题角度一般从人物形象塑造、情节结构效果、主旨表达和情感抒发几个角度进行分析。
6.C.“都受到了橘色的鱼的影响,开始积极生活”错误。从日本神户赶来的发言人从《橘色的鱼》中受到的影响是看到“工业化世界里多如牛毛的矛盾”,让他思考的是社会现状,并非“开始积极生活”。
故答案为:C。
7.C.“小说以全知视角”错误,本文采用的第一人称“我”是有限视角。
故答案为:C。
8.从“星期六早晨,安和我又作了一次关于价值的长时间的讨论,我们坐在早饭桌前,神态严峻地进行分析”“也许我们过分推崇商业精神,过分崇拜青春年华”“接着是长时间的沉默……”等处可知,在没有挂画之前,“我”和安的谈话“神态严峻”,话题内容沉重;从“我们拥有了一张标题为《橘色的鱼》的石版画……我最喜欢的是它的眼睛,那种用来凝视世界的大大的,不贪婪的眼睛”“我们很快取得少有的一致意见,画放在早饭餐桌的上方很合适”“我的健康从挂上画的第一天起就有所改善,没过多久安和我的关系也有好转。早上,我们在饭桌边喝着咖啡,抬头欣赏我们的橘色的鱼,彼此微笑对视”等处可知,在拥有挂画之后,“我”和安的心情和状态都有了好转。这《橘色的鱼》是精神生活的象征,通过描述人们拥有挂画前后状态的对比,表明了精神生活能够调节、改善人际关系,强调了精神享受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从“我最喜欢的是它的眼睛,那种用来凝视世界的大大的,不贪婪的眼睛”“一万张橘色的鱼的招贴画从印刷机上滚滚而下……但是这条鱼的眼睛被缩小了,显得有些困惑……加上一对降低尊严的眉毛,还会被印在物品上的词语拦腰斩成两段……橘色的鱼没有回头一瞥,它将开始死亡”可知,限量版橘色的鱼的眼睛“大大的,不贪婪”,惹人喜爱;而大量印刷后鱼的眼睛“缩小了”,没有尊严,“将开始死亡”。两者形成鲜明对比,表明过于追求物质利益、商业化,精神就会慢慢被轻视、被边缘化,最终会走向消亡。
故答案为:①未挂画前,“我”和安早餐谈话“神态严峻”;挂画后,“我”和安早餐“微笑对视”,表明精神生活能够调节、改善人际(家庭、夫妻)关系;②限量版橘色的鱼的眼睛“大大的,不贪婪”;大量印刷后鱼的眼睛“缩小了”,没有尊严,没有生机,表明过于追求商业化(物质利益),精神就会慢慢消亡。
9.从情节发展的角度看,结尾“橘色的鱼没有回头一瞥,它将开始死亡”,写“橘色的鱼”将要面对死亡的结局,与之前表现限量版“橘色的鱼”给人的美好感受形成鲜明对比,如前文说到“抬头欣赏我们的橘色的鱼,彼此微笑对视”“我想到,那散落在别处的九条鱼兄弟,悬浮在完全一样的绿色的水里,每一条都冷静地向着同一个左前方,就很高兴”,结局的突转更让人震撼。
从揭示主旨的角度看,小说结尾“橘色的鱼”成为时代的又一泛滥物,伴随着“橘色的鱼”物质上的符号化的,则是它作为精神符号的死亡。写“橘色的鱼”将开始死亡的结局,表明精神生活最终摆脱不了商业(物质)的侵袭。
从艺术效果的角度看,写橘色的鱼在批量印刷、充满商业气息后“将开始死亡”,“橘色的鱼”突然就成为了大众社会里的另一泛滥之物,它所独具的象征意义也随之丧失,“橘色的鱼”之死也就在所难免。这样的结局引人深思,更有批判的力量,也增添了作品的悲剧色彩。
故答案为:①在情节上,写橘色的鱼将开始死亡的结局,通过结局的突转更能震撼人心;②在主旨上,写橘色的鱼在充满商业气息后“将开始死亡”,这样的结局更有批判的力量;③写橘色的鱼将开始死亡的结局,表明精神生活最终摆脱不了商业(物质)的侵袭,更增添了悲剧色彩。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2024高二下·月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郑襄公十一年,楚庄王伐宋,宋告急于晋。晋景公欲发兵救宋,先使解扬如宋,令宋毋降。过郑,郑与楚亲,乃执解扬而献楚。楚王厚赐与约,使反其言,令宋趣降,三要乃许。于是楚登解扬楼车。遂负楚约而致其晋君命呼宋曰:“晋方悉国兵以救宋,慎毋降楚,晋兵今至矣。”楚庄王大怒,将杀之。解扬曰:“君能制命为义,臣能承命为信。受吾君命以出,有死无陨。”庄王曰:“若之许我,已而背之,其信安在。”解扬曰:”所以许王,欲以成吾君命也。”楚王于是赦解扬使归。晋爵之为上卿。
(节选自《史记》第四十二卷,有删改)
材料二:
晋孝武帝太元三年,秦将彭超请攻沛郡太守戴逯于彭城,秦王坚从之。谢玄帅众万余救彭城,军于泗口,欲遣间使报戴逯而不可得;部曲将田涨请没水潜行趣彭城,玄遣之。泓为秦人所获,厚赂之,使云南军已败,泓伪许之。既而告城中曰:“南军垂至,我单行来报,为贼所得!“秦人杀之。彭超置辎重于留城,谢玄扬声遣后军将军何谦向留城。超闻之,释彭城围,引兵还保辎重。
(节选自《资治通鉴》第一百零四卷,有删改)
材料三:
至正二十三年,陈友谅治楼船数百艘,尽锐攻洪都。太祖从子朱文正坚守,三月不能下。洪都围久,内外隔绝,(文正遣千户张子明告急于应天从水关潜出夜行昼止半月始得达。)太祖问友谅兵势,对曰:“兵虽盛,战斗死者不少。今江水日涸,贼巨舰将不利。援至可破也。”太祖谓子明:“归语而帅:坚守一月,吾自取之。”还至湖口,为友谅所获。厚馈与金,令诱城中降,子明佯诺。至城下,大呼:“已见主上,令诸公坚守,救且至!”贼怒,攒槊杀之。追封忠节侯。太祖自将救之,友谅撤围,遇于康郎山,风起,乃纵火焚友谅船,其弟等皆烧死。友谅骤中流矢,贯睛及颅死。
(节选自《明史》第一百二十三卷、一百三十三卷有删改)
10.材料三中画括号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l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
文正遣千户A张子明告急B于应天C从水关D潜出E夜行昼止F半月始H得达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所以许王”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两句中的“所以”含义不同。
B.释,文中意为“放下、放弃”,与成语“爱不释手”“冰释前嫌”中的“释”含义相同。
C.“归语而帅”与“某所,而母立千兹”(《项脊轩志》)两句中的“而”含义相同。
D.槊,长矛,“攒槊杀之”表明了张子明结局;《赤壁赋》中“横槊赋诗”体现曹操豪情。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解扬认为“信”是执行君王的命令,楚庄王认为“信”是不违背诺言,二者见解不同。
B.部曲将田泓主动请缨,认为可以通过水路偷偷前往彭城,与城内守将戴逯取得联系。
C.陈友谅建造数百艘高大战船,率领精锐部队攻打洪都,长达数月,仍没能取得成功。
D.张子明在前往应天的途中被陈友谅抓获,他为了送情报,佯装投降,最终不幸被杀。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楚王厚赐与约,使反其言,令宋趣降,三要乃许。
②泓为秦人所获,厚赂之,使云南军已败,泓伪许之。
14.解扬、田泓、张子明三人有哪些共同的优秀品质?请结合三则材料简要概述。
【答案】10.CEF
11.B
12.D
13.①楚庄王给了他丰富的赏赐并和他约定,让他反着说(推翻原来的说法、改变说法),使宋国尽快投降,多次要求他才答应。
②田泓被前秦的人抓住,给他丰厚的财物,让他说南方来的军队已经投敌,田泓假装答应了他们。
14.①尽职担当,为了完成使命不畏牺牲。②沉着机智,都成功骗取了围城敌军的信任。③忠诚坚定,面对利益的诱惑没有变节投敌。
【知识点】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翻译;断句;概括分析;筛选信息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能力,还要在整体把握句意的前提下,抓住关键点:人名、地名、官职名、年号、语气词、动宾搭配、句式整齐等。要根据语意做题,可用排除法。
(2)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实词和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关于实词,本题考查的是一词多义,平时的学习中应对重要的文言实词多加积累,做题时结合句子进行判断即可。关于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3)本题考查筛选并概括文中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看清题干要求,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将选项与原文进行比较,做好理解分析,找出与原文不符合之处。
(4)本题考查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文言文翻译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按照翻译六字诀换、调、补、删、留、变的方法,做到字字落实。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
⑸本题主要考查文本内容理解分析及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需要在原文中找到关键语句,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概括即可。
【附参考译文】
材料一:
郑襄公十一年,楚庄王讨伐宋国,宋国向晋国告急。晋景公想派军救援宋国,先让解扬去宋国,让宋国不要投降,解扬路过郑国,郑国和楚国关系亲密,就抓住解扬献给楚国。楚王赏赐给解扬厚礼并与他约定,让他说反话,叫宋国赶快投降,楚王多次要挟解扬,解扬才答应。于是楚王让解扬登上楼车,但是解扬违背与楚人的约定,传达了晋君给他的命令,大声向宋国人喊道:晋国正结集全国的军队来救援宋国,千不要投降楚国,晋军马上就要赶到了!楚王非常生气,要杀死解扬。解扬说:“国君以制定命令为本分,臣下以执行命令为信用。我接受我国国君的命令出国办事,宁死也不以让君命受损”。庄王说:“你已经答应了我,之后又背叛,你的信用在哪儿呢?”解扬说:“我答应你的原因,就是想用来完成我国国君的命令。”于是楚王赦免了他,让他回晋国。晋国授予他上卿的爵位。
材料二:
晋孝武帝太元三年,前秦将领彭超请求攻打在彭城的沛郡太守戴逯,前秦王苻坚听从了他的意见。兖州刺史谢玄率领一万多兵众救援彭城,驻扎在泗口,想要派遣伺机行事的使者去向戴逯报告,但找不到合适的人。军中将领田泓请求潜水去彭城,谢玄派他去了。田泓被前秦人抓获,前秦人送给他很多财物,让他报告说南军已经失败,田泓假装同意。但到达后却告诉城里的人说:“南军快要到达了,我独自前来报告,被敌人抓获,你们努力吧!” 前秦人把田泓杀掉了。彭超将装备放到了留城,谢玄扬言派遣后军将军何谦开赴留城。彭超听说后,放弃了对彭城的包围,率兵返回留城保护装备。
材料三:
元至正二十三年,陈友谅建造数百艘楼船,以全部精锐部队攻打洪都,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坚守洪都,陈友谅攻打了三个月也没有攻下。洪都被围困的时间长了,内外的联系断绝,朱文正派遣千户张子明到应天去向朱元璋告急。张子明从水路悄悄离开,晚上前进,白天停止,用了半个月的时间才到应天。朱元璋问他关于陈友谅兵势的情况,张子明回答说:“陈友谅的士兵虽然多,但是战死了不少,现在江水日益干涸,对敌人的大型战舰很不利,援军到了就可以击破。”朱元璋对张子明说:“回去告诉你的统帅,再坚守一个月,我将亲自去攻打陈友谅。”张子明回去经过湖口时,被陈友谅的军队抓住,给了他很多钱,让他诱使城中的人投降,张子明假装答应,到城下大声呼喊“我已经见到了主上,他让各位坚守,援军很快就会到了。” 贼人很生气,用槊杀死了张子明,他后来被追封为忠节侯。朱元璋亲自率军救援洪都,陈友谅放弃围城撤军,在康郎山遇到了朱元璋的军队,当时起风了,朱元璋的军队于是放火焚烧陈友谅的舰船,陈友谅的弟弟等人都被烧死。陈友谅突然被流箭射中,箭从眼睛穿入到达脑颅而死。
10.句意:朱文正派遣千户张子明到应天去向朱元璋告急。张子明从水路悄悄离开,晚上前进,白天停止,用了半个月的时间才到应天。
“文正遣千户张子明告急于应天”,状语后置句,中间不断开,故在C处断句;
“从水关潜出”,“从水关”修饰“潜出”,语意完整,中间不断开,故在E处断句;
“夜行昼止”,并列短语,中间不断开,作张子明的谓语,“半月始得达”主语也是张子明,故在F处断句。
故答案为:CEF。
11.A.正确。……的原因。/用来……的。句意:我答应你的原因。/老师,是用来传授知识、教授学业、解答疑惑的人。B.错误。放下、放弃。/放下、放弃。/消融、消除。句意:放弃了对彭城的包围。/喜欢得舍不得放手。/比喻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反感,在某一时刻,像冰一样融化,消失。C.正确。均指你的。句意:回去告诉你的统帅。/这个地方,你的母亲曾经站在这里。D.正确。故答案为:B。
12.D.“张子明在前往应天的途中被陈友谅抓获”错误,结合原文“还至湖口,为友谅所获”可知,张子明回去经过湖口时,被陈友谅的军队抓住。
故答案为:D。
13.得分点:
(1)“与约”,与之约,与他订立盟约或和他约定;“反其言”,反着说;“趣”,通“促”,赶紧、赶快。
(2)“为……所”,被;“厚赂”,丰厚的财物;“云”,说。
故答案为:①楚庄王给了他丰富的赏赐并和他约定,让他反着说(推翻原来的说法、改变说法),使宋国尽快投降,多次要求他才答应。
②田泓被前秦的人抓住,给他丰厚的财物,让他说南方来的军队已经投敌,田泓假装答应了他们。
14.结合原文“君能制命为义,臣能承命为信。受吾君命以出,有死无陨”“所以许王,欲以成吾君命也”可知,尽职担当,为了完成使命不畏牺牲。
结合原文“泓为秦人所获,厚赂之,使云南军已败,泓伪许之。既而告城中曰:‘南军垂至,我单行来报,为贼所得!’”可知,沉着机智,都成功骗取了围城敌军的信任。
结合原文“还至湖口,为友谅所获。厚馈与金,令诱城中降,子明佯诺。至城下,大呼:‘已见主上,令诸公坚守,救且至!’”可知,忠诚坚定,面对利益的诱惑没有变节投敌。
故答案为:①尽职担当,为了完成使命不畏牺牲。②沉着机智,都成功骗取了围城敌军的信任。③忠诚坚定,面对利益的诱惑没有变节投敌。
(2024高二下·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早发竹下①
范成大
结束晨装破小寒,跨鞍聊得散疲顽。
行冲薄薄轻轻雾,看放重重叠叠山。
碧穗吹②烟当树直,绿纹溪水趁桥弯。
清禽百啭似迎客,正在有情无思间。
【注】①竹下:地名,即黄竹岭,在今安徽休宁西。此诗写于诗人徽州任内。②吹:通“炊”。
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先点明出发时的情景,穿好晨装,跨马出行,“破小寒”点出出行之早,写“散疲顽”暗含赶路时间之久,旅途之劳累疲困。
B.颈联的“当树直”描写从树顶升起的炊烟笔直之状,暗示无风,还使人联想到炊烟下庄户人家生活的安宁,其意境与王维的“大漠孤烟直”不同。
C.尾联“正在有情无思间”承上“迎客”而来,写出动听的鸟鸣让诗人心驰神醉,鸟儿们是真的有情还是出于无意,他恍恍惚惚难以分清了。
D.全诗有情有景,情与景会,诗人不仅把沿途景物的外貌特征准确的描摹出来了,而且还把自己观景时的愉悦心情融入到了景物之中。
16.有评论家认为本诗颔联写雾写山非常巧妙。诗人是怎样做到的?请简要分析。
【答案】15.A
16.①运用叠词:用“薄薄轻轻”突出了雾的虚无缥缈,用“重重叠叠”突出了山的连绵不断,写出山中黎明时的朦胧美。
②动静结合:用“冲”字写马在轻雾中穿行,恍若冲开一道轻纱似的帷幔,使流动的雾化为静态;用“放”字写出一座座山好像从身边奔放而出的情态,使静止的山化为动态。
【知识点】表达技巧类题目;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鉴赏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题材、结构、情感的鉴赏。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再对照选项进行确认,得出答案。
(2)本题考查赏析相关句子表现手法的能力。要做好此题首先要了解常见的艺术手法:对比(对照)、虚实结合(联想和想象)、正意反说(反语)、反衬(有时与“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共用)、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声衬静)、借古讽今、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委婉含蓄,间接抒情)、托物言志、用典、烘托、渲染、比喻、拟人、夸张、对偶等等。答题时找到诗句运用的技巧,再具体分析。
15.A. “写‘散疲顽’暗含赶路时间之久,旅途之劳累疲困”赏析有误。“散疲顽”指繁忙工作之余到郊野散步,并非“暗指赶路时间之久,旅途之劳累疲困”。
故答案为:A。
16.诗人跨着马儿沿着山道行进,迎面而来的,一是雾,二是山。雾,不是浑沌一片,而是“薄薄轻轻”,虚无缥缈。山,不是孤峰独峙,而是“重重叠叠”,连绵不断。“薄薄轻轻雾”,“重重叠叠山”,十个字,写出了皖南山区清秋黎明时特有的朦胧美。但是诗人所领略到的还不止于此。他坐在马背上看山中雾、雾中山,别有一番情趣:马在漫卷的轻雾中“得得”穿行,恍若冲开一道道轻纱似的帏幔;那从轻雾中闪出的重重叠叠山,仿佛是从帏幔中放出,一座,一座,千姿百态从身边闪过。“冲”,使流动的雾,化动态为静态;“放”,使静止的山化静态为动态。两者相生相映,构成了一幅扑朔迷离、奇趣横生的画面。
故答案为:①运用叠词:用“薄薄轻轻”突出了雾的虚无缥缈,用“重重叠叠”突出了山的连绵不断,写出山中黎明时的朦胧美。②动静结合:用“冲”字写马在轻雾中穿行,恍若冲开一道轻纱似的帷幔,使流动的雾化为静态;用“放”字写出一座座山好像从身边奔放而出的情态,使静止的山化为动态。
17.(2024高二下·月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蜀道难》中,“   ,   。”两句引用神话传说来描述蜀地与秦塞的连接。
(2)姜夔《扬州慢》中“   ,   ”与杜甫《春望》中“城春草木深”用笔相似,都以草木的繁盛反衬城市的荒凉衰败。
(3)小刚和同学们参加学校组织的赴杭州研学旅行活动,秀美的自然风景使他激动万分,不禁吟诵起”。前人咏杭州的写景名句“   ,   。”
【答案】(1)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2)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3)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烟柳画桥,风帘翠幕。/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知识点】理解性默写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注意易错字的书写:摧、栈、钩、荠、胜。
故答案为:(1)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2)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3)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考查名篇背诵,分为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和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2023高一下·萍乡期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我的肠胃被全面改造过来后,我也开始全面掌控家里的厨房(其实也就一只炉子、一张矮桌、一把菜刀加一个纸箱),成为家里的首席大师傅。强硬自负如卡西,都默默认同。斯马胡力更是____。只有李娟做的,他无论是什么才极卖力地吃。连她烧的白开水都喝得____。
我怀着无限乐趣一次又一次用力剜出一大块细腻洁白的羊油,丢进热锅。看着它面对我愉快地苏醒,看着它丝丝入扣地四面融化,润物细无声。再____扔进切碎的洋葱和固体酱油。香气“啊”地尖叫一声,喜气洋洋地烟花般绽放。毡房被香得微微地鼓胀。赶紧倒清水!浇灭它的热情!于是香气迅速退却到水的内部。盖上锅盖煮啊煮啊,柴火烧啊烧啊。一旁的面团早就等得不耐烦了,暗自变软,并且越来越柔软,越来越柔软……温顺地任我把它切成块儿、搓成条儿、捏成片儿。无怨无尤,躺倒了一桌子。水开了,边开边说:“来吧来吧,快点快点!”满锅沸腾,无数只手争先恐后地招摇。我每丢进几块面片,面汤就会稍稍安静一点点。但还是无法安抚。直到“熟”这种力量全面覆盖上来,锅中诸位才满意地、香喷喷地渐渐静止下来。炉火也渐渐熄灭。汤饭如鲜花怒放一般盛了满锅。至于放多少盐,不必操心,我的手指比我更清楚。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
20.文中多处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请对其表达效果进行简要赏析。
【答案】18.赞不绝口/啧啧称赞 津津有味/有滋有味 出其不意
19.只要是李娟做的,无论是什么他都吃得极卖力。
20.文中运用拟人修辞手法的地方有:羊油“苏醒”,香气“尖叫”,面团“等得不耐烦”,水“边开边说”和“争先恐后地招摇”等。拟人手法的运用赋予对象人格化的特点,形象生动地呈现了充满活力的食物烹制过程,表达了对食物的极度珍爱和对生活强烈的热爱之情。
【知识点】修辞手法的分析、运用;成语的使用;语序不当;不合逻辑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读懂文本,分析成语所在句子的语境,再根据自己的积累填写合适的成语。
(2)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划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
(3)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和分析常见的修辞手法表达效果的能力。准确解答此类题目,分为三个步骤:①准确地指出用了何种手法及效果;②结合句子,阐述为什么用这种手法;③阐述此手法有效传达了怎样的感情。
18.第一空,结合前文“硬自负如卡西,都默默认同。斯马胡力更是……”可知,此处想表达的是斯马胡力对“我”的厨艺赞叹不已,故可填“赞不绝口”或“啧啧称赞”。赞不绝口:赞美的话说个不停,形容对人或事物十分赞赏。啧啧称赞:不停的称赞、夸赞。
第二空,结合前文“连她烧的白开水都喝得”可知,即使“我”烧的白开水,斯马胡力都觉得特别好喝,故可填“津津有味”或“有滋有味”。津津有味:吃得很有味道或谈得很有兴趣。有滋有味:指十分有味道,生动。
第三空,此处想表达突然间“扔进切碎的洋葱和固体酱油”,故可填“出其不意”。出其不意:趁对方没有料到(就采取行动)。
19.该句语病有三:
第一处,关联词语误用,将“只有……才……”改为“只要是……都……”。
第二处,语序不当,将“他无论是什么……”改为“无论是什么他……”。
第三处,将“极卖力地吃”改为“吃得极卖力”,使用动补结构表强调。
20.“我怀着无限乐趣一次又一次用力剜出一大块细腻洁白的羊油,丢进热锅。看着它面对我愉快地苏醒……”一句中,使用拟人手法,赋予羊油以“苏醒”这一人的特性。
“香气‘啊’地尖叫一声”一句中,也是用拟人修辞,“尖叫”一词使香气人格化。
“一旁的面团早就等得不耐烦了”中,同样使用拟人手法,“不耐烦”一词将面团人格化。
“水开了,边开边说……无数只手争先恐后地招摇”一句中,赋予水以“边开边说”和“争先恐后地招摇”这些人特有的动作。
这些拟人手法的运用赋予“羊油”“面团”“水”以人格化的特点,让整个做饭的过程极具画面感,形象生动地呈现了充满活力的食物烹制过程,表达了对食物的极度珍爱和对生活强烈的热爱之情,也是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2024高二下·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4月24日上午,在江苏南京举行的2021年中国航天日启动暨中国航天大会开幕仪式上,国家航天局正式公布我国首辆火星车命名为“祝融号”。
祝融是中国上古神话中的火神,三皇五帝时的掌火之官。 ① ,与我国其他航天器命名思路一脉相承,例如嫦娥、墨子、悟空、北斗等。“祝融号”是中国第一辆火星车,是现代科技成果。 ② ,是现代科学与传统文化的跨时空融合,体现着航天人的科学梦想和浪漫情怀,彰显着中国人的探索精神和文化自信。从字面上来看,“祝”,表达了对人类踏进星辰大海的美好祝愿,“融”,体现融合、协作,表达中国人和平利用太空、增进人类福祉的格局和愿景。
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是我国行星际探测的首趟征途,计划一次实现对火星的“环绕、着陆、巡视”,这在国际航天界亦属创举。 ③ ,寓意点燃我国行星际探测的火种,指引人类对浩瀚星空、宇宙未知的接续探索和不断超越。
21.以下各项中,最适合作为本则新闻报道标题的一项是(  )
A.中国航天日启动暨中国航天大会开幕
B.我国首辆火星车命名为“祝融号”
C.首辆火星车命名来自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D.“祝融号”执行首次火星探测任务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适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表达连贯。要求:每处不超过20个字。
【答案】21.B
22.示例:①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给首辆火星车命名
②以火神的名字命名
③将首辆火星车命名为祝融号
【知识点】压缩语段;语句补写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拟标题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抓住关键句、特征句。关键句、特征句指新闻中概括性、判断性较强的句子,一般分布在导语中,有时出现在中间小节的开头或结尾部分,本题需要认真判断每个选项。
(2)本题考查学生补写句子的能力。这类题目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并且不能照抄材料,另有字数限制。所补写的句子的内容来源于文本。具体说,所补写句子的内容、语言要从上下文的有关材料中去提炼和概括,离开文本不可能补写正确。所补写句子与上下文关系:或引领下文,或总结上文,或与上下文衔接连贯。“词语从文本中来”“引领、总结、衔接”这两层意思要综合起来,这样答案就呼之欲出,而且答案几乎是唯一的。
21.新闻稿标题应该突出新闻稿的重点,让读者一眼看出新闻稿的主要内容。根据原文第一段“国家航天局正式公布我国首辆火星车命名为‘祝融号’”,可知,这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根据原文第二段“祝融号’是中国第一辆火星车,是现代科技成果”,可知,这是在讲火星车的命名。根据原文第二段“从字面上看,‘祝’,表达了对人类踏进星辰大海的美好祝愿,‘融’,体现融合、协作,表达中国人和平利用太空、增进人类福祉的格局和愿景”,可知,此段依然在讲火星车的命名。第三段主要表达了“祝融”的寓意。本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为,我国首辆火星车命名为“祝融号”。
故答案为:B。
22.第一空:根据后文“与我国其他航天器命名思路一脉相承,例如嫦娥、墨子、悟空、北斗等”,可知,此处在讲首辆火星车命名的来源,嫦娥、墨子、悟空、北斗等属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物,故填“首辆火星车命名来自中国传统文化元素”。
第二空:根据前文“祝融是中国上古神话中的火神,三皇五帝时的掌火之官”及后文“是现代科学与传统文化的跨时空融合,体现着航天人的科学梦想和浪漫情怀,彰显着中国人的探索精神和文化自信”,可知,此处既承接上文火神的姓名,又启示下文中国第一辆火星车,故填“以火神的名字命名中国第一辆火星车”。
第三空:根据后文“寓意点燃我国行星际探测的火种,指引人类对浩瀚星空、宇宙未知的接续探索和不断超越”,可知此处是讲中国第一辆火星车名字的寓意,故填“将首辆火星车命名为祝融”。
故答案为:①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给首辆火星车命名
②以火神的名字命名
③将首辆火星车命名为祝融号
四、写作(60分)
23.(2024高二下·月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期,以歌曲《一笑江湖》作为BGM的舞蹈“科目三”突然爆火,引发全国各地短视频创作者群起模仿创作。一时间,全民皆跳“科目三”,不完全统计,截至2024年1月,“科目三”网络视频播放量已经超过460亿次,“科目三”也走出国门,真正掀起了中国流行元素的海外模仿秀。
今年春节,马面裙成为不少人的“新春战袍”,不少年轻人逛庙会、赏灯会,甚至走亲访友都会身着马面裙。随着汉服文化在国内的流行,以马面裙为代表的汉服在电商平台销量暴增,在各大春节晚会上也频频露面。一时间,马面裙火爆出圈,成为国民顶流。
因在越剧《新龙门客栈》中反串饰演“玉面郎君”贾廷而备受观众喜爱,让传统戏曲焕发新生的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演员陈丽君,在弘扬传统戏曲文化的同时,也吸引了众多非传统戏剧观众“入坑”剧场看戏。此外,陈丽君演出返场时,单手抱起搭档演员转圈的视频,也在网络上引发关注,这也是抓住了年轻观众看剧爱“嗑CP”的流量密码,以年轻人更懂年轻人的表现方式,为传统越剧赢得了更多流量。
请针对上述材料内容,结合社会现实,写一篇文章,体现你对文化自信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自选角度,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答案】略
【知识点】材料作文
【解析】【分析】“写一篇文章,体现你对文化自信的认识与思考”确定了本次作文的核心词是“文化自信”,要求谈谈自己对“文化自信”的认识。
【题干分析】材料由三段组成,第一段是“科目三”也走出国门,真正掀起了中国流行元素的海外模仿秀。第二段是马面裙火爆出圈,成为国民顶流。第三段贾廷而备受观众喜爱,抓住了年轻观众看剧爱“嗑CP”的流量密码,为传统越剧赢得了更多流量。由此可知,考生可以结合材料分析如何建立文化自信,如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以此坚定我们的文化自信,如通过中外文明的交流互鉴更好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风采;还可以分析建立文化自信、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与英语学习之间的关系。
题干要求写作议论文,并指出可以从中国的历史变迁、思想文化、社会生活以及中国人的品格等角度来谈。这就提示考生可以从这些角度来谈“文化自信”。
【参考立意】
①打铁还需自身硬,挖掘文化价值;
②善用媒介宣传,合理收割流量红利;
③国人多关注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年轻人,更应多参与其中;
④传统文化走出去,在交流中进步;⑤传统文化在守正中也应与时俱进,在创新中发展……
【点评】此题考查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写作时可引用材料中的事例或名言来叙述,这样可以避免脱离材料主题,避免跑题。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