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故都的秋》同步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4.1《故都的秋》同步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资源简介

14.1《故都的秋》同步练习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句子的横线处,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______,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
②秋蝉的______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________。
③对于秋,总是一样的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______的感触来的。
A.燥 衰弱 歌唱 萧索 B.润 衰弱 啼唱 萧索
C.润 微弱 歌唱 萧瑟 D.燥 微弱 啼唱 萧瑟
2.下列各句的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江南,秋当然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
B.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C.我们凤凰电视台不存在“阴盛阳衰”的现象。“凤凰”这个词本来就是阴阳结合的:“凤”是雄鸟,“凰”是雌鸟;凤凰台台标也由两只鸟组成:一只公的,一只母的。
D.人的一生中有很多时候都少不了需要通过书面向别人介绍:“我是怎样一个人?”或“我有一个怎样的方案?”这样的问题,因此现代人有更多的理由需要学好作文。
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歧(qí)韵 譬如(bì) 嘶(sī)叫 凋谢(diāo)
B.耗(hào)子 开拓(tà) 落蕊(ruǐ) 一椽(chuán)
C.橄榄(lǎn) 落寞(mò) 细腻(nì) 廿(niàn)四桥
D.着(zhuó) 衣 椭(tuǒ)圆 萧索(xiāo) 潭柘寺(z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①_________,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
南国之秋,当然也是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比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②_________,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4.和语段中加点部分引号的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李白诗中就有“白发三千丈”这样极尽夸张的语句。
B.人类学上常把古人化石统称为尼安德特人,简称“尼人”。
C.这里所谓的“文”,并不是指文字,而是指文采。
D.有几个“慈祥”的老板把捡来的茶叶用盐浸浸就算作工友的菜肴。
5.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若改写为“总不能充分去感受那秋味、秋色和秋意”,从语意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6.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7.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排比 对偶 比喻)
B.(南国之秋)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排比 对比 比喻)
C.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排比 对比)
D.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比喻 对比 拟人)
8.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嘈杂/散文钞 折本/折冲樽俎 秋蝉/细雨缠绵
B.开拓/潭柘寺 缘由/一椽破屋 落寞/息列索落
C.思念/廿四桥 歧韵/器宇轩昂 颓废/推三阻四
D.凋谢/钓鱼台 混沌/鱼目混珠 驯鸽/循规蹈矩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9.下列句子中的“十分”和文中画横线的“十分”,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没有十分专注的境界,怎有脚踏实地的笃实?
B.市民素质高一分,城市形象美十分。
C.他有十分的把握做成这件事。
D.擂台上,他看到对手走不动了,因此十分中只有五分防他。
10.文中加点的词若改成“住”“细数”“静对”好不好?为什么?
11.对文学作品来说,标点标示的停顿,有时很有表现力。请分析文中画波浪线句中的逗号是怎样增强表现力的。
1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文学巨匠郁达夫和他的母亲、哥哥三位忠烈的故事令人震撼。1952年经毛泽东主席签署,郁达夫与他的哥哥郁曼陀分别被批准为革命烈士。
B.《故都的秋》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故都”两字指明描写的地点,深切的眷念之意,“秋”字确定了描写的内容,题目明确而又深沉。
C.老先生年届九十,还在孜孜不倦地整理《古文尚书》,皓首穷经,谁也不能否认先生不是青年学者之楷模。
D.《故都的秋》这篇散文对青年学生是熟悉的,它一直是高中语文课本的重要篇目。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故都的秋
郁达夫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方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青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着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下去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地说:
“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
“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了!”
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北方的果树,到秋天,也是一种奇景。第一是枣子树,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它都会一株株地长大起来。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北方便是沙尘灰土的世界,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 Days。
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的色彩,所以中国的诗文里,赞颂秋的文字的特别的多。但外国的诗人,又何尝不然?我虽则外国诗文念的不多,也不想开出帐来,做一篇秋的诗歌散文钞,但你若去一翻英德法意等诗人的集子,或各国的诗文的Anthology来,总能够看到许多关于秋的歌颂和悲啼。各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或四季诗里,也总以关于秋的部分,写得最出色而最有味。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地特别能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能感到一种不能自已的深情,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不过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的成语,读本里又有着很普遍的欧阳子的《秋声》与苏东坡的《赤壁赋》等,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南国之秋,当然也是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比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一九三四年八月在北平
13.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说“秋”和“名花”以及“美酒”不一样,意在说明对美的欣赏和生活体验属于不同的领域,不可混为一谈。
B.文章写北方的果树时,把枣子树排在第一,对枣子的介绍绘形绘色,形象生动,对其他佳果的介绍也是饶有兴味,以此表现了作者对金秋的喜爱。
C.郁达夫赞同有些批评家的观点,认为只有中国的文人学士带有很浓重的颓废色彩,所以他们喜欢写赞颂秋的文字。
D.中国的文字里面有一个“秋士”的概念,写《秋声赋》的欧阳子和写《赤壁赋》的苏轼就是秋士中的代表人物。
14.下列对文章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切题很快,作者毫不掩饰对故都的秋味的喜爱,而结尾直抒胸臆,“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以挽留住北国的秋天,首尾呼应,结构紧密。
B.文章选取典型景物多方面地呈现了北国的秋色,选景侧重于北平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但是却表现了故都秋色的独特美感。
C.南国的秋,“比起北国的秋天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作者用具体家常事物来作比,形象生动,饶有趣味。
D.本文语言颇见功力,景物描写场面感强,用语准确精当,抒情性强,遣词造句雅而不俗,艳而不媚 。
15.试对文中画线句子表现出的情趣进行评点。
16.结合全文谈谈作者所描写的故都的秋味具有什么特点。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故都的秋
郁达夫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方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利索落地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着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下去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地说:“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
“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了!”
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北方的果树,到秋天,也是一种奇景。第一是枣子树,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它都会一株株地长大起来。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北方便是沙尘灰土的世界,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 Days。
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的色彩,所以中国的诗文里,赞颂秋的文字的特别的多。但外国的诗人,又何尝不然?我虽则外国诗文念的不多,也不想开出帐来,做一篇秋的诗歌散文钞,但你若去一翻英德法意等诗人的集子,或各国的诗文的选集来,总能够看到许多关于秋的歌颂和悲啼。各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或四季诗里,也总以关于秋的部分,写得最出色而最有味。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地特别能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能感到一种不能自已的深情,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不过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的成语,读本里又有着很普遍的欧阳子的《秋声》与苏东坡的《赤壁赋》等,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南国之秋,当然也是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比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1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
混混沌沌:迷糊不清,不分明。这里指南国的秋意不明显,南方人对秋的感觉不强烈。
B.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
漏下来:指日光从树叶间穿过,形象地写出了秋日早晨的阳光柔和,庭院清静的特点。
C.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
啼唱:指北国秋蝉的叫声,能让人感受到北国之秋生机与热闹的一面。
D.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利索落地下起雨来了。
息利索落:模拟细小琐碎的雨,突出北方的秋雨来去迅速,使天气变化明显的特点。
1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对著名景点一笔带过,却对平常景象工笔细描,这是情感表达的需要。
B.“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好就好在这念错的“层”字说出了秋意随秋雨渐凉的过程。
C.作者认为秋和中国人的关系比外国人更加密切,原因是只有在中国北方才能感受到秋的深味。
D.文章结尾通过一组形象的对比,突出了北国之秋比南国之秋色彩更浓烈,给人的回味更隽永。
19.为了饱尝故都的秋味,作者不远千里而来。请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文中极具秋味的五幅图画,并选出你最欣赏的一幅,说说你欣赏它的理由。
20.用名词作量词会加强表达效果。请从下边短语中任选一个或另举一例,加以赏析。
(1)一椽破屋(《故都的秋》“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2)一带远山(《荷塘月色》“树梢上朦朦胧胧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
(3)一叶扁舟(《赤壁赋》“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21.本文题目为“故都的秋”,可第二段却在写“江南的秋”,请结合文意,分析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三、小阅读
22.《故都的秋》中的“秋味”,作者没有从故宫、颐和园等皇家宫殿、园林着笔,对陶然亭、钓鱼台、西山等著名景点也只一笔带过,而是着重描写牵牛花、槐蕊、秋雨、秋枣一类平凡细小的事物?这是为什么?
参考答案:
1.B
【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实词注意从词语的含义、感彩、固定搭配、程度的轻重、运用的范围等角区分,成语注意望文生义、对象错配、褒贬误用、语法搭配、似是而非的角度分析,虚词注意分析连接的句子之间的关系和虚词的用法和意义是否相符。此题属于近义词语辨析,注意语境和词语的细微差别。本题,第①句,根据“时常多雨而少风”推知空气“润”。“衰弱”:指身体的机能、精力衰退减弱。“微弱”一般是形容气息微弱。“啼唱”:指鸟兽的啼叫。第②句,说的对象是秋蝉的“残声”,选用“衰弱”。这两个词都有荒凉冷清之意,“萧瑟”:形容风吹树叶的声音,形容环境冷清、凄凉。“萧索”:缺乏生机,不热闹。“萧索”更突出单调和凄清,“萧瑟”更突出一种凉意。第③处说的是求给人的感觉是凄清的,所以选用“萧索”。
故选B。
2.D
【详解】试题分析:D项,冒号应去掉,“介绍……的问题”,语气连贯,不该停顿(引文是疑问句,问号应该保留)。A项,课文中“但”字前用了分号,现代汉语尚未完全规范的上一世纪初叶,这种现象比较多,也可。B项,三个地名之间用上顿号,更符合现代汉语规范。C项,的第一个冒号管到最后,包含第二个冒号,使用正确。
点睛:注意熟记分号、冒号、引号、括号、叹号、问号的用法,重点注意句子中分层时逗号、顿号、分号的综合运用,以及引号和冒号的综合应用。
3.C
【详解】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该题每一个选项中加点的字都是常见易读错的字,有多音字,有形声字,有形近字,针对命题特点,只要平时多注意积累,勤查字典,问题就可迎刃而解。本题考查形声字的读音,与所学的教材贴近。复习字音和字形字义结合起来,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效果会更好。
A项,“譬”应读作“pì”;
B项,“拓”应读作“tuò”;
D项,“柘”应读作“zhè”。
故选C。
4.C 5.①原文运用排比,更突出强调了“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是“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增强了语势;②原文运用短句更简洁明快,读起来有起伏,节奏感强;③原句使用不同的动词“看”“尝”“赏玩”更准确生动;④与上文形成整散结合的句式,更具美感,与散文的语言风格相符。 6.①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 ②比起北国的秋来
【解析】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语言中加点部分的引号表示强调。
A.表示引用;
B.表示特定称谓;
C.表示强调;
D.表示讽刺否定。
故选C。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语句的鉴赏能力。
解答本题可以从修辞、词语运用、句式等角度对比原文与修改语句的不同,从而分析出原句的艺术特色。
“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句式整饬,更具美感;同时运用短句,节奏感强,简洁明快。
修辞上,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语势,更突出强调了“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只有北方才“看得饱,尝得透,赏玩得十足”。
用词上,原句使用不同的动词“看”“尝”“赏玩”对应“秋的色”“秋的味”“秋的意境与姿态”比“感受”这样的词语更准确生动。
6.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由后文“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可知,这里是在介绍江南的秋。再结合上文第一段对北国的秋的介绍可知这里与前文是轻转的关系,所以可以填: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
第二空,由“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可知,这里是拿南方的秋与北国的秋进行对比,鉴于前文在讲南国之秋,这里就不用重复了,所以可以填:比起北国的秋来。
7.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然后回顾常见修辞的特点,再结合选项进行辨析。A项,“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没有比喻,“譬如”意思是“比如”,是举出例子;“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是排比,“色彩不浓”和“回味不永”构成对偶。C、D两项均无对比,“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是排比,“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不是名花,不是美酒”是比喻,“半醉”是拟人。B项,“(南国之秋)比起北国的秋来,……”是对比;“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是排比和比喻。故选B项。
8.B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识记现代汉语常见字字音的能力。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总之,字音是考试中常考的题型,考生要在平时多识记正确的字音,要养成正音正读的好习惯,要根据字形去准确辨识字音。选项A,分别读cáo/chāo,shé/zhé,chán/chán ;选项B,分别读tuò/zhè,yuán/chuán,luó/ luō;选项C,分别读niàn/niàn,qí/qì,tuí/tuī ;选项D,分别读diāo/diào,hùn/hùn,xùn/xún。故答案选B。
9.C 10.①原文多了“着”,有时间的延续性,能够凸显一种悠闲之态;
②能更好地表现北国秋天的清静之美,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
③去掉“着”,弱化了文章的表现力。 11.①逗号让画线处成为三个独立短句,对故都的秋的三个特点起到强调作用;
②逗号所标示的停顿,让节奏更舒缓,有助于营造氛围,抒情味更浓。
【解析】9.本题考查学生辨析词语含义的能力。
文中的“十分”是形容词,做定语,指“充分,十足”,如元代黄庚 《江村》诗:“十分春色无人管,半属芦花半蓼花”。
A.“十分专注”指专注程度高,“十分”是副词,做状语,意思为“非常、极、很”。
B.“美十分”与前面的“高一分”对照,指的是数字的“10分”。
C.“十分的把握”指“对某个事物有着充足的信心能搞定”,“十分”指“充分,十足”。
D.“十分中只有五分”中“十分”指“十成”是做事能达到的最大程度。
故选C。
10.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词语表达效果的能力。
修改后的词语,少了助词“着”。“着”用于某些动词、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正在进行,状态继续保持,这里指持续地悠闲的状态。
助词“着”很有表现力,在这个语段中表现了郁达夫作为一个都市闲人,对故都的秋之“清”“静”“悲凉”的喜爱。
1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逗号作为一种标点符号,在增强表现力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通过创造语气和氛围、增强表达的清晰度、突出重点内容和增强语言的节奏感等方式来达到更好的表达效果。
原文如果用“特别地来得清、静、悲凉”,意思不变,但是逗号的停顿比顿号停顿长,语气不会显得短促有力,反而更为舒缓、悠长,表达情感上也更能突显出那种落寞与感伤。
停顿较长,也会令人更留意秋的“清、静、悲凉”的画面特点,易于读者细细品味故都的秋味。
整体上的停顿,增强语言的节奏感,使表达更加生动有力。
12.A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能力。B项,成分残缺,在“深切的眷念之意”前加上“含有”;C项,多重否定误用,将“不是”改为“是”;D项,主客倒置,应是青年学生对《故都的秋》熟悉,或在“青年学生”后加“来说”。故选A。
13.B 14.D 15.①通过“细数”一丝丝漏下的日光和“静对”喇叭似的牵牛花,表现了北平人的悠闲宁静的生活趣味。
②在选牵牛花的颜色时,作者喜爱“蓝色或白色”,不喜欢“紫色”和“淡红色”,对淡雅之色的喜爱,表现了作者的清新脱俗的雅趣。
③希望牵牛花伴着枯黄的秋草,这样写让人更加体会到秋的萧索意韵,理解作者悲凉的心境。
16.①故都的秋味有别于南国的秋味,秋味来得浓烈深厚,来得酣畅淋漓。
②故都的秋味具有清静、萧瑟、悲凉的特点。
③故都的秋味包含着老北平人的人生感悟、人生趣味。
④故都的秋味中包含着中国传统文人的伤春悲秋的闲愁以及独特的审美取向。
【解析】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A.“说明对美的欣赏和生活体验属于不同的领域,不可混为一谈”与原文无据。原文“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说明对秋的审美过程和名花、美酒不一样,并非属于不同的领域。
C.“认为只有中国的文人学士带有很浓重的颓废色彩”错误,原文“但外国的诗人,又何尝不然?我虽则外国诗文念的不多,也不想开出帐来,做一篇秋的诗歌散文钞,但你若去一翻英德法意等诗人的集子,或各国的诗文的Anthology来,总能够看到许多关于秋的歌颂和悲啼。各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或四季诗里,也总以关于秋的部分,写得最出色而最有味”,可见外国诗人也写关于秋的歌颂和悲啼。
D.“写《秋声赋》的欧阳子和写《赤壁赋》的苏轼就是秋士中的代表人物”错误。“秋士”的含义是迟暮不遇之士。
故选B。
14.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
D.“遣词造句……艳而不媚”错误,“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芦花”“柳影”“虫唱”“夜月”“钟声”等宏观的秋色、秋声,以及“天色”“飞声”“日光”“蓝朵”等微观的秋色、秋声,这些物象名词,本是现实中无处不有的,可见语言上用词纯白,全无雕饰痕迹,平常生活语言被作者随意搭配在一起,就产生了特别的美感效果。
故选D。
15.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语言和景物描写手法的能力。
“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写作“日光”“牵牛花”等生活平常可见之物,并通过动词“细数”和“静对”,表现了北平人的悠闲宁静的生活趣味。
“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对颜色的选择上,作者喜爱“蓝色或白色”,不喜欢“紫色”和“淡红色”,对淡雅之色的喜爱,表现了作者的清新脱俗的雅趣。
“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牵牛花底希望长秋草,这样写作才能让人更加体会到秋的萧索意韵,理解作者悲凉的心境。
16.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思想内容、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
“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可见作者怀念的故都秋的特征之一是秋味有别于南国的秋味,秋味来得浓烈深厚,来得酣畅淋漓。
“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了”,可见故都的秋具有清静、萧瑟、悲凉的特点。
“着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下去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地说:‘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了!’”,天凉好个秋,可见故都的秋味包含着老北平人的人生感悟、人生趣味。
“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的色彩,所以中国的诗文里,赞颂秋的文字的特别的多”“读本里又有着很普遍的欧阳子的《秋声》与苏东坡的《赤壁赋》等,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可知故都的秋中包含着中国文学传统的悲秋主题,也传达了中国特有的以意境胜出的对秋的审美取向。
17.C 18.C 19.①庭院秋景图,秋槐落蕊图,秋蝉残鸣图,秋雨话凉图,秋日盛果图。
②秋槐落蕊图。赏析:这段描写情景交融,打通了视觉和触觉,写出了其寂静、轻柔、细腻的特点,给读者以逼真鲜明的感受,表现了作者欣喜、闲适、落寞的微妙的感情。 20.(1)“椽”突出“破屋”的狭小、简陋,增强了随处可见的“悲凉”感。
(2)“带”形象地写出了山连绵不断的特点,富有画面感。
(3)“叶”让人联想到小船的形状,又突出了“扁舟”的小巧,给人轻快自由之感。
21.①和故都的秋进行对比,突出北国之秋的浓烈、酣畅。
②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故都之秋的深爱。
③前后呼应,结构上形成照应,构思巧妙。
④丰富了文章内容,拓展了意境。
【解析】17.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
C.“能让人感受到北国之秋生机与热闹的一面”错误。“衰弱的残声”体现出悲凉,用类比手法,写出秋蝉蕴含的秋意,突出北方秋色的悲凉。
故选C。
18.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C.“原因是只有在中国北方才能感受到秋的深味”错误,强加因果。由原文“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的关系特别深了,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可知,原文并没有说原因是“只有在中国北方才能感受到秋的深味”。
故选C。
19.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段内容和品味表达艺术的能力。
首先要分析出图景,其次要结合句子来赏析其美妙意境。
第一幅,结合“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可概括出:庭院秋景图。
赏析:写了视觉形象、听觉形象。景物写得非常细致,如“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也写了观景、赏景的心态、动作,如“细数”“静对”,透露出悠闲、惬意。总起来说,表现了作者热爱故都之秋的情怀。“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写了作者清晨观景的动作与心态,并细致地描写了喇叭花、秋草与驯鸽的飞声,视听结合。
第二幅,结合“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可概括出:秋槐落蕊图。
赏析:写了视觉形象、触觉形象。花铺满地,写视觉形象;脚踏花地,是触觉感受。写触觉,给读者以逼真的感受。这里寂静无人,斯人独徘徊,无人可与交流,便只有与自然相交融。揣摩作者的心境,大约是欣喜的,又是寂寞的。“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用视觉和触觉,写出寂静的秋日之感。
第三幅,结合“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方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可概括出:秋蝉残鸣图。
赏析:用类比手法,写出秋蝉蕴含的秋意,突出北方秋色的悲凉;“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在北方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用类比、比喻手法,“衰弱的残声”体现出悲凉。
第四处,结合“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利索落地下起雨来了。……‘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了!’”可概括出:秋雨话凉图。
赏析:写景不拖泥带水,一句一景,写出了北国清秋之雨忽来忽去的情景。云的景象、雨的阵势,写得活灵活现,说明作者观景非常细致。“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来”“下”“过”“卷”“露出”等动词写出雨的“奇”“有味”“更像样”。
第五幅,结合“北方的果树,到秋天,也是一种奇景。第一是枣子树,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它都会一株株地长大起来。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北方便是沙尘灰土的世界,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 Days”可概括出:秋日盛果图。
赏析:“第一是枣子树,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它都会一株株地长大起来。……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 Days”用枣子代表秋季的果实,既表现其生命力顽强(北国特色),又带来秋日丰收的喜悦;用枣树的顽强生命力和成熟的枣儿作代表,写出“一年之中最好的”日子的喜爱。
学生任选一处作分析即可。
20.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词语表达效果的能力。
(1)结合“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可知,“椽”修饰“破屋”,突出“破屋”的狭小、简陋,增强了随处可见的“悲凉”感。
(2)结合“树梢上朦朦胧胧的是一带远山”可知,用“带”修饰“山”,形容远处的山像一条带子,形象地写出了山连绵不断的特点,富有画面感。
(3)“驾一叶之扁舟”,用“叶”修饰“舟”,让人联想到小船的形状像叶子,突出了“扁舟”的小巧,给人轻快自由之感。
2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写作手法的能力。
主要写作对象是甲,而又在文中写乙,一般是为了进行对比衬托;
通过对南国之秋“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的描写,突出北国之秋的特点,比南国之秋“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结合“南国之秋,当然也是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比如甘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可知,和故都的秋进行对比,突出北国之秋的“色彩浓”“回味永”,突出了北国之秋的浓烈、酣畅;通过这些对比,更体现作者对北国之秋的热爱之情。
同时,两处描写南国之秋的内容一在前半部分,一在后半部分,在结构上前后呼应,显得结构严谨,构思巧妙。
写北国之秋而不只写北国,加入对南国之秋的描写,不仅丰富了内容,而且在意境上也能让读者(无论南北)都有所联想,从而拓宽文章的意境。
22.(1)最让作者思念的是北国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对这些景物作者却一笔带过。原因是这些游人如织的地方给人的感觉是热闹的,不符合“清”“静”“悲凉”的特点。
(2)文章重点谈的是秋味,落蕊、牵牛花、秋雨、秋枣等平凡细小的事物,更能体现出秋的魅力,符合作者的心境。
(3)从身边的事物写起,更能写出故都的秋普遍存在;从这些平凡细小的事物写对秋的感觉,更容易引起情感共鸣。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章内容,探讨作者的创作意图的能力。
文章说“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通过阅读可知,最让作者思念的是北国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但是作者却对这些景物一笔带过,是为了引出后文的“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罢,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象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那些游人如织的地方给人的感觉是热闹的,不符合本文作者着力打造的“清”“静”“悲凉”的特点。
文章重点段落是3-12段,描摹了故都北平的清秋景象。具体分为秋晨静观,秋槐落蕊,秋蝉残鸣,都市闲人,胜日秋景,秋花——色;秋槐——形;秋蝉——声;秋雨——味;秋果——实,秋晨天空、秋之牵牛花。通过描写秋味,落蕊、牵牛花、秋雨、秋枣等平凡细小的事物,更能体现出秋的魅力,符合作者当时的心境,与文章主题相契合。
通过平凡细小的事物表达了平凡的秋姿、秋色、秋声与秋味。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有“清”“静”“悲凉”的特点,没有铺陈古刹胜迹,也没有传统的“秋”色标记,而是通过平凡细小的事物表达了平凡的秋姿、秋色、秋声与秋味。故都的秋就在每座低矮的家屋内外,就在街道两旁的槐树前后,以及高高的天空里,这样描写更能写出故都的秋普遍存在;从这些平凡细小的事物写对秋的感觉,更容易引起情感共鸣,从而使文章的主题更富有生活的情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