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荷塘月色》同步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4.2《荷塘月色》同步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资源简介

14.2《荷塘月色》同步练习
一、语言文字运用
1.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下题。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mí)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啜着些白花,有袅(ē)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缈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chà)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婉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mài)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下面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弥(mí)望 颤动 B.袅(ē)娜 点啜
C.霎(chà)时 缈茫 D.脉脉(mài) 婉然
2.下列对《荷塘月色》作者感情变化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开头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是全篇的文眼,微露主题思想的内涵。原来作者深夜去荷塘欣赏月色,是要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来平息心里的不宁静。
B.中间部分以漫步为线索先写月下的荷塘,再写荷塘上的月色,曲折而细腻地用景色的优美宁静来表现自己心情的宁静,从而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C.课文第三部分着重写作者对江南采莲的乐事的惦念。眼前死一般的寂寞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句话是写感慨的,又回到篇首“心里颇不宁静”的文眼上来了。
D.全文反映作者对当时“白色恐怖”的严酷现实的不满,以及他苦闷彷徨,希望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而又无法解脱的矛盾心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望无际的荷叶,像绿色的海洋。一阵清风吹来,“绿的海洋”霎时间波涛起伏,荷叶一片连着一片翻腾着。 ① ,“绿的海洋”又平静下来了。叶面上的水珠儿,晶莹剔透,像一颗颗漂亮的珍珠。那片片荷叶,像撑开的一张张绿伞,有的轻浮于湖面,有的亭立在碧波之上,似层层绿浪,如片片翠玉。在那碧叶连天的绿波中,成千盈百的荷花,你挨着我,我挨着你,谁也不让着谁。有的荷花花瓣全开了,那一朵朵粉红色的荷花,像一位位穿着粉红衣裳的少女,头上戴着黄色的莲蓬,静静地站在那里。 ② ,莲蓬只露出了半个,像小姑娘只露出半张脸。放眼远眺,这一片荷花的海洋,似一片细细的雪,又如一片淡淡的霞,红花绿叶相映。俯身深吸一口,一阵清香扑鼻而来,顿觉沁人心脾、心旷神怡。
湖水清澈见底,水中红鲤历历可数,悠然自在地游嬉在荷丛之间。偶尔,还有几只青蛙跳到圆圆的荷叶上,溅起的朵朵水花变成了一颗颗圆滚滚的珍珠,在“玉盘”里滚来滚去。调皮的小蜻蜓也来凑热闹,它们扇动翅膀从一朵花飞到另一朵花,与荷花快乐地嬉戏着。我喜欢荷花,喜欢她的淡淡清香,喜欢她的淡淡粉红;喜欢她的亭亭玉立,更喜欢她的高贵品质。
3.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A.比喻、拟人、排比 B.比喻、引用、夸张
C.比喻、排比、反问 D.拟人、夸张、排比
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改写成:“我喜欢荷花,喜欢荷花的清香和颜色,也喜欢它的亭亭玉立和高贵品质。”从意思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5.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字。
6.对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通感)
B.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比喻)
C.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拟人)
D.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排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不逢北国之秋,已______十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______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向院子一坐,泡一碗浓茶,你也能看得到碧绿的很高很高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翔。( ),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______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______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将近 一椽 自然而然 疏疏落落
B.将尽 一椽 情不自禁 落落大方
C.将尽 一间 自然而然 疏疏落落
D.将近 一间 情不自禁 落落大方
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一项是( )
A.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碧绿的很高很高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B.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
C.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碧绿的很高很高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翔。
D.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翔。
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从槐树叶底,朝东一丝一丝细数着漏下来的日光
B.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漏下来的一丝一丝日光
C.从槐树叶底,细数着一丝一丝朝东漏下来的日光
D.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像闪电般,这时候一丝叶子与花也有颤动,霎时越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1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像闪电般,这时候一丝叶子与花也有颤动,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B.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越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C.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D.像闪电般,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霎时越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11.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地说:“唉,天可真凉了——”“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啦!”
B.那时在湖南一所偏僻山村农校——湘西雪峰山麓的安江农校任教的青年袁隆平便下定决心,要用科技战胜饥饿。
C.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这样想着, 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
D.“是我的——”她气汹汹地嚷了半句,就扭过脸去。在月光下,我看见她眼睛里晶莹发亮,我也看见了那条被子。
1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二、小阅读
13.对《荷塘月色》中“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这段话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描写宁静的月夜,这时的“我”与白天的“我”判若两人。
B.在宁静的月夜中,作者可摆脱白天人世的羁绊,得到自己追求的一时的自由。
C.在宁静的月夜下,作者可以任凭自己的性格,想说就说,想做就做。
D.作者用白描手法,描写月夜的美丽,自己也进入了一个美妙的、神秘的世界。
1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缓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要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节选自朱自清《荷塘月色》)
请赏析该段的描写艺术。
15.联系全文和写作背景,思考:《荷塘月色》中作者为什么要写一段描写古人采莲情景和《西洲曲》的文字?(《荷塘月色》)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桐花山乡
兰善清
桐花绽放山乡,层林因之一芳。鄂西北,山岭连绵,那是油桐的世界。而油桐,是乡亲们的一大骄傲。
冬闲时,山岭拥揽着桐林说,睡吧!时间都是你的。春来了,敲锣打鼓地开场,像妈妈叫醒孩子快快起床。可桐林还有些睡意,不情不愿。春雨丝丝,清风缕缕,蛙声阵阵,抬眼看看,倏然一惊:天地已被占尽,万物都在出彩。这时候,桐林方才略略有点着急。不过,季候总是不舍万物的,机会总有。桐林抖擞抖擞精神,酝酿出花蕾,排开在枝头,以烟花绽放的方式,渐次展开应有的笑颜。遂而,花千树;遂而,山万重;遂而,千层万叠花如海。白纱薄雾,遮天蔽日,烟涛波浪,飞雪骀荡。
一年又一年,一春又一春,桐花季这样到来,这样落地。
与田边地头、房前屋后的桃花红、杏花白一样,这皎然姿容的扑面而来,让山乡精神百倍。青藤攀蔓,枝叶葳蕤,麦子扬花了,豌豆、蚕豆花也在肆意盛开。花蛇、花喜鹊不请而来,一副踏青的自在。
桐林,仿佛山乡的赤子;①桐花,如同山民的表情,质朴而素净。不与芳香四溢的果木花草争宠,远离于花圃、路边、房前屋后。那是一种习惯了山冈寂寞的低调与朴素。即便百鸟不喧、人声不沸,桐花也开得投入,开得一往情深。
桐花的花瓣里有时间,花事里有心事。当梅子黄熟时,夏日浓荫里,桐花开始变身为青果点点。过一阵子再来,炎炎烈日下,桐果已挂满树梢,籽粒俨然。熊熊暑气日蒸,白天黑夜充盈,桐籽足月了,桐果圆圆的,小小灯笼的样子。秋声悄然盈袖,油桐树蒲扇样的叶子日蔫,不再遮挡视线,农人噼噼啪啪开始敲打桐籽。一阵阵滚落中,一背篓一背篓桐籽收进场院,接着,一筐筐籽粒运出,送进油坊……
草木仁心,桐林承载着多少故事。
桐花开,万事齐。一枚桐籽一束光,一盏油灯一夜星辰。在“洋油”到来之前的漫长岁月里,人们就是依托桐油点亮了三尺空间。现如今,乡亲们还乐意在窗台上保留一盏桐油灯。除夕夜,用古老的火镰敲打火石,点燃灯捻;灯花上,袅袅的油烟盘桓,勾起了远年的忆念。那是三分忆旧,七分思甜,守岁的话语便绵绵成线。
说起来,油桐与人结缘也是必然。当初,大自然将它与稗子、燕麦一样置于野外,高山峡谷,针莽丛林。人们走过庄稼地,走上山坡,走近了它。树树桐花,粲然光芒,人们倏然惊喜,揽它于怀,它便投身到人们的生活里来。几无所求,仅仅是索取一坡属于它的林地,所谓养育,不过是保障它新老有序交替。活着是明媚的世界,离开是一灶干柴。岁月更替,桐林情长。
油桐的个体生命周期不过十来年,好在子又有子,孙又有孙,你来我往,值守山乡。
20世纪60年代,故乡鄂西北还把桐籽奉为三大宝(红薯、桐籽、龙须草)之一,产业中数一数二。即便今天致富的门路多多,油桐仍有它稳稳的一席之地。那些瘠薄的山岭,当其他种植都少有回报时,仍然是无可挑剔的桐林造福着乡亲们。能扎根就能结果,累累果实,随之而来的是累累的收入。乡亲们的柴山多半都培植成了桐山,因为无论丰年歉年,一面桐山就是一笔不菲的经济收入。②我耄耋之年的大哥,每年秋收时都心心念念于他的桐山。大哥行走在那几面山上,一筐一筐运回来的堆堆桐果,全都是他的宝贝。
是的,真是宝贝!从前照亮黑夜,现今仍在日用里。乡亲们称它是家什的“护肤液”。你看,桌、椅、盆、柜、箱,乃至一双木屐、一根扁担、一个搓衣板、一扇门,要想耐用都得靠它,层层桐油,光鲜明亮。就算是工业时代,人们也深知它的好处。建筑、机械、兵器、车船、渔具、电器,防水、防腐、防锈,哪里少得了桐油 从前的农用小角色,现今也有妥妥的大用场呢。
③桐花开满故乡,那些关于桐油、桐油灯、桐油家当、桐油经济等等的话题,常常挂在乡亲们的嘴边……
(有删改)
文本二:
荷塘月色(节选)
朱自清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④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1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本一细致地描写了鄂西北地区桐花盛开的景象,并通过写与其他果木花草的不同突出桐花在寂寞中焕发生命光彩的精神。
B.文本一由桐花、桐果写到桐油、桐油灯,作者用“一盏油灯--夜星辰”写出了桐油灯之于乡亲们的意义。
C.文本二以“荷塘月色”为题,先后重点写了荷塘中的月色、月色下的荷塘,抒发了作者对荷塘月色的喜爱之情。
D.文本二中作者之所以说“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与他当时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忧愁的心情相吻合。
17.下列对文本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句子①运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桐花的特点,不仅赞美了桐花的素雅,也赞美了山民的质朴。
B.句子②作者用自己大哥的事例讲述了故乡人对油桐的珍爱,给读者一种真实、亲切之感。
C.句子③回扣题目,总结全文,省略号的使用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言有尽而意无穷。
D.句子④用流水喻月光,一个“泻”字写出月辉照耀、一泻无余之景,写出了月光及荷叶荷花的动态美。
18.为什么说“油桐,是乡亲们的一大骄傲” 请结合文本一简要分析。
19.文本一第二段和文本二第一段在语言方面有哪些共同特点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文本一:
读山
贾平凹
在城里待得一久,身子疲倦,心也疲倦了。回一次老家,什么也不去做,什么也不去想,懒懒散散地乐得清静几天。空着无事,就坐在窗前看起山来。
山于我是有缘的。但我十分遗憾,从小长在山里,竟为什么没对山有过多少留意?如今半辈子行将而去了,才突然觉得山是这般活泼泼的新鲜。每天都看着,每天都会看出点内容;久而久之,好像面对着一本大书,读得十分地有滋有味了。
其实这山来得平常,太黑乱,太粗笨了,浑浑沌沌的。无非是崛起的一堆石头,石上有土,土上长树。树一岁一枯荣,它却不显出再高,也不觉得缩小;早晚一推窗子黑兀兀地就在面前,午后四点,它便将日光逼走,阴影铺了整个村子。但我却不觉得压抑,我说它是憨小子,憨得可爱。这么再看看,果然就看出了动人处,那阳面,阴面,一沟,一梁,缓缓陡陡,起起伏伏,似乎是一条偌大的虫,蠕蠕地从远方运动而来了,蓦然就在那里停下,骤然一个节奏的凝固。这个发现,我大惊,才明白:浑浑沌沌原来是在表现着大智,强劲的骚动正寓以屑屑的静寂里啊!
于是,我常常捉摸这种内在的力,寻找着其中贯通流动的气势。但我失望了,终未看出什么规律。一个山茆,一个山茆,见得十分平凡,但怎么就足以动目?一个崖头,一个崖头,连连绵绵地起伏,却分明有种精神在团聚着?我这么想了:一切东西都有规律,山则没有;无为而为,难道无规律正是规律吗?
最是那方方圆圆的石头生得一任儿自在,满山遍坡的,或者立着,或者倚着,仄,斜,蹲,卧,各有各的形象,纯以天行,极拙极拙了。拙到极处,却便又雅到了极处。我总是在黎明,在黄昏,在日下,雨中,以我的情绪去静观,它们就有了别样形象,愈看愈像,如此却好。
有趣的是山上的路那么乱!而且没有一条直着,能从山下走到山顶,能从山顶走到山底,常常就莫名其妙地岔开,或者干脆断去了。山上啃草的羊羔总是迷了方向,在石里,树里,时隐时现。我终未解,那短的弯路,看得见它的两头,为什么总感觉不到尽头呢?如果将那弯线儿拉直,或许长了,那一定却是感觉短了呢,因为城里的大街,就给人这种效果。这效果太过直白无趣。我懂了:这就是含蓄、丰富吧!
如果是早晨,起来看天的四脚高悬,便等着看太阳出来,山顶就腐蚀了一层红色,折身过山梁,光就有了棱角,谷沟里的石石木木,全然淡化去了,隐透出轮廓,倏忽又不复存在,如梦一般,完全的光明和完全的黑暗竟是一样看不清任何东西,使我久久陷入迷惘,至今大惑不解。
看得清的,要算是下雨天了。自然那雨来得不要太猛,雨扯细线,就如从丝帘里看过去,山就显得妩妩媚媚。渐渐黑黝起来,黑是泼墨地黑,白却白得光亮,那石的阳处,云的空处,天的阔处,树头的虚灵处……一时觉得山是个莹透物了,似乎可以看穿山的那边,有蓄着水的花冠在摇曳,有一只兔子水淋淋地喘着气……很快雨要停了,天朗朗一开,山就像一个点着的灯笼,凸凸凹凹,深深浅浅,就看得清楚:远处是铁青的,中间是黑灰的,近处是碧绿的,看得见的那石头上,一身的苔衣,茸茸的发软发腻,小草在铮泠泠挺着,每一片叶子,像长着一颗眼珠,亮亮地闪光。这时候,漫天的鸟如撕碎纸片的自由,一朵淡淡的云飘在山尖上空了,数它安详。
到底我不能囫囵囵道出个山来,只觉得它是个迷,几分说得出,几分意会了则不可说,几分压根儿就说不出。天地自然之中,一定是有无穷的神秘,山的存在,就是给人类的一个窥视吗?我趴在窗口,虽然看不出个彻底,但却入味,往往就不知不觉从家里出来,走到山中去了。我走月也在走,我停月也在停。我坐在一堆乱石之中,聚神凝想,夜露就潮起来了,山风森森,竟几次不知了这山中的石头就是我呢,还是我就是这山中的一块石头?
(选自贾平凹《自在独行》,有删改)
文本二: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节选自朱自清《荷塘月色》)
20.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中“我”身心疲倦,在老家看山时有所思悟,这与材料二选文《荷塘月色》中作者漫步荷塘寻得宁静有异曲同工之妙。
B.材料一中的山带有拙朴、平常、黑乱、粗笨、憨小、浑浑沌沌、面目难识、内蕴明了等特点,虽有情味,却看不出个彻底。
C.材料一中作者从多个角度读山,感悟丰富深刻,但也只能说出几分,还有几分说不出。大自然有无穷奥秘,需要不断去读。
D.“一切景语皆情语”,无论是平常的山,还是平时月下的荷塘,皆是因为作者投射了主观情感,才有了景物背后不一样的思考。
21.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题目“读山”不仅是读山中之景,更是读山代表的哲理。作者以“读山”为切入点,进而推及人生,耐人寻味。
B.材料一中“活泼泼”“黑兀兀”这些词语具有较强的乡土特色,这体现出一个作家的创作风格一般会受到地域的影响。
C.材料一中“一朵淡淡的云飘在山尖上空了,数它安详”运用通感手法写出了云的安详,营造了空灵静谧的意境。
D.两则材料的叙述视角,都是以“我”为中心,都有“我”的感受,“我”的观察,这使得散文的条理脉胳清晰自然。
22.材料一中,作者在读山的过程中有哪些思考?请结合文章简要概括。
23.材料一画横线部分的句子与材料二有相同之处。请赏析材料一画横线部分句子在手法上的特点。
参考答案:
1.A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字形的能力。
B.“袅娜”的“袅”应读niǎo;“点啜”的“啜”应为“缀”。
C.“霎时”的“霎”应读shà;“缈茫”的“缈”应为“渺”。
D.“脉脉”的“脉”应读mò;“婉然”的“婉”应为“宛”。
故选A。
2.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作答本类题型,一定要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针对选项,到原文中找到关键句子,然后细细揣摩蕴含在其中的内涵。
B项,由“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可知,“热闹”与我无关,作者此时人生失意,抑郁惆怅,面对当时纷杂的时代不禁感到伤心失落。而荷塘中的青蛙如同快乐的天使,流离于世俗之外,只知道欢声叫嚷,一派纷繁热闹,不需要顾及什么烦恼。作者深深地羡慕它们,但终究自己还是自己,还是要面对显示,那些快乐与梦想远远不属于自己。可知“我”的心情并不宁静。
故选B。
3.A 4.原文使用了排比、拟人的修辞手法,情感表达更强烈,更能突出对荷花的喜爱之情;原文句式更整齐,增加了文章的诗意与韵味,表达效果更好。 5.①风停了
②有的荷花半开着
【解析】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修辞手法的能力。
通读语段可知,“那片片荷叶,像撑开的一张张绿伞”“这一片荷花的海洋,似一片细细的雪,又如一片淡淡的霞”等内容,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调皮的小蜻蜓也来凑热闹”等内容,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喜欢她的淡淡清香,喜欢她的淡淡粉红,喜欢她的亭亭玉立”等内容,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语段没有使用引用、夸张和反问的修辞手法。
故选A。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语言表达效果的能力。
解答此题,首先将原文与改写的句子进行对比,找出二者的不同之处,然后从艺术手法、句式等方面入手分析。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原句“我喜欢荷花,喜欢她的淡淡清香,喜欢她的淡淡粉红;喜欢她的亭亭玉立,更喜欢她的高贵品质”中“喜欢她”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荷花称为“她”,生动形象地突出了作者对荷花的喜爱之情;
而“喜欢她的淡淡清香,喜欢她的淡淡粉红;喜欢她的亭亭玉立,更喜欢她的高贵品质”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表达的效果更强烈。
所以原句表达效果更佳。
5.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解答语句补写题,需要联系前后文,第①处,根据前文“一阵清风吹来……”和后文“‘绿的海洋’又平静下来了”可知,此处应填“风停了”之类的内容;
第②处,根据前文“荷花花瓣全开了……像一位位穿着粉红衣裳的少女……”和后文“莲蓬只露出了半个,像小姑娘只露出半张脸……”可知,此处应填写“有的荷花半开着”之类的内容。
6.D
【详解】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修辞手法。一般说来,描绘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使描写对象生动形象,主要有比喻、拟人、夸张;结构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突出强调,主要有对偶、排比、反复;表达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增强语气,主要有反问和设问。考生要看清考题的具体要求,细心辨析作答。排比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意思密切相关、语气一致的词语或句子成串地排列的一种修辞方法,利用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和语气相同的词组(主、谓、动、宾)或句子并排(三句或三句以上),段落并排(两段即可),达到一种加强语势的效果。排比的修辞功能可以概括为"增文势""广文义"。排比项诽迭而出,语气一贯,节律强劲,各排比项意义范畴相同,带有列举和强化性质,可拓展和深化文意。
D项,不能满足三句以上并列的特点,所以不是排比,而是对称句,可以理解成广义的对偶。
故选D。
【点睛】修辞手法就是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夸张、引用、反问、设问、对比、借代等。
7.A 8.B 9.D
【解析】7.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成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第一空,将近:(时间、数量等)快要接近。将尽:将要完成。该处应和“十年”搭配,从含义上应选择“将近”。第二空,一椽:一条椽子。亦借指一间小屋。一间:房屋的一个最小单位。语境中,强调的是屋子的破旧,所以用“一椽”更恰当。第三空,自然而然:不经外力作用而如此。情不自禁: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从语义上来看,是指“感觉到十分的秋意”没有涉及到“感情”,所以应选“自然而然”。第四空,疏疏落落:形容稀疏零落的样子。落落大方:指人的言谈举止自然大方。从修饰对象上看,修饰的是“尖细且长的秋草”,应使用“疏疏落落”。
故选A。
8.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通过分析可知,原句的语病主要是语序不当和搭配不当。“向院子一坐”与“泡一碗浓茶”语序颠倒;“很高很高的”应该置于“碧绿的”之前,可排除AC两项;“听得到”与“飞翔”搭配不当,应改为“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可排除D项。
故选B。
9.本题主要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能力。
解答本题可使用排除法。从句子的语序上看,“朝东”是修饰“细数”的,所以语序为“朝东细数着”,据此排除AC;“一丝一丝”是修饰“漏下”的状态的,语序为“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据此排除B。
故选D。
10.C 11.B 12.运用了通感(比喻)的修辞手法,以“和谐的旋律”和“名曲”来形容“光”和“影”,将视觉感受转移为对音乐的听觉感受,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光与影”的特点。
【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横线的句子语病有二:
一是语序不当,“一丝”应该放在“颤动”的前面,起修饰作用。“像闪电般”指的是“一丝的颤动”应放其后。
二是搭配不当,与“一丝的颤动”搭配的是动词“传过”,“越过”有跨过的意思,多用来形容山峰、平原等。
故选C。
1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例句中的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
A.表示声音延长。
B.表示解释说明。
C.表示话题转换。
D.表示语意未尽。
故选B。
12.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该句运用了通感(比喻)的修辞手法,作者将“光与影和谐的旋律”比作“梵阿玲上演奏的名曲”,通过看到的光与影的美丽联系到了梵婀岭上奏着的名曲,将视觉感受转移为对音乐的听觉感受,将不均匀的月色的美景展现在读者眼前,使其活灵活现,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13.B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重要句子含意的能力。
A.“比喻”错误,句中没有使用比喻;“判若两人”错误,“便觉得是个自由的人”只是作者在这宁静月夜的感受。
C.“任凭自己的性格,想说就说,想做就做”错误,“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呈现的是思想的自由。
D.“用白描手法,描写月夜的美丽”错误,“一个人……可以想……可以不想……便觉得……”呈现的是人的心理,而且展现的也是月夜的宁静。
故选B。
14.该段描写紧紧扣住景物特点,由静到动,依次描写了荷叶、荷花、荷香,视觉与嗅觉相结合,运用了比喻、拟人、通感等手法,生动、逼真地再现了月光下的荷叶、荷花、荷香之美。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段描写艺术的能力。
本段写月光下的荷塘。本段描写运用了多种手法对景物进行了细致地描写,而且紧紧扣住景物特点。从田田荷叶写起,依次写出荷花,荷香和脉脉流水。在一连串的比喻描写之后,作者又概括地写出淡淡月色之下,脉脉流水之上的荷叶的美。
最先扑入眼帘的是满塘荷叶。“亭亭”一词表现了荷叶的风姿秀丽,“舞女裙”的比喻,恰到好处地写出了荷叶临风摇曳的姿态。
进而用“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这样的比喻,写出荷花从光色上给人的感受。“明珠”是写近处荷花的玲珑剔透,“碧天里的星星”是写在满塘荷叶衬托和月光的辉映下,远处荷花的闪烁迷离。既看到宜人的花色,也就必然会嗅到沁人的花香。“缕缕清香”,能让读者真切地感受到,是很难的。而作者以歌声设比,用时断时续若有若无的远处的歌声,把听觉和嗅觉两种感觉沟通起来,这种通感修辞手法的运用,实在可以传神。在这番静态描写之后,又把荷塘的动态捕捉进镜头里。清风徐徐,荷叶的一丝颤动,化为一道碧痕,荡向荷塘那边。这种细致的描摹,使人宛然若见。
15.(1)从全文看,这是在游完荷塘往回走的路上想起的。刚游完荷塘,由荷花想到采莲,这顺理成章。(2)游荷塘没有使作者摆脱“不宁静”,于是作者又回忆历史,描绘出了一幅热闹欢快的景象,这不仅反衬出此时的静,更表现了对美好自由生活的向往。(3)江南是作者的故乡。1920年,他从北京大学毕业后,在杭州、台州、温州、宁波等地任教,前后共6年。期间参加了文学研究会,与叶圣陶、俞平伯、丰子恺、朱光潜等人志同道合,写了不少具有进步倾向的诗歌和讴歌江南秀丽山水的散文。在这个敏感的政治时刻,作者“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既表达了对那些进步知识分子朋友的惦记,也表达了对安定、自由生活的向往。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文段作用的能力。
《荷塘月色》在结尾部分写了一段描写古人采莲的情景和《西洲曲》的文字,这一部分在全文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结合文本分析如下:
(1)在结构和思路上,文章由“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开头,想起了日日走过的荷塘,于是就沿着荷塘四周走了一圈,游完荷塘,由荷花相当采莲,就想起了故乡江南古人的采莲情景以及忆起《采莲赋》与《西洲曲》,回忆结束,走到家门,回到现实中,这样结构是完整的,思路是清晰的。
(2)从思想情感上,文章以“心里颇不宁静”开头,于是决定去“寻找宁静”,看到荷塘月色如此美好,于是就“获得了宁静”,然而这种“宁静”是暂时的,游荷塘没有使作者摆脱“不宁静”,于是作者又回忆历史,描绘出了一幅热闹欢快的景象,这不仅反衬出此时的静,更表现了对美好自由生活的向往。
(3)从主题上,作者描写荷塘月色,想躲避纷乱的现实,追求自由美好的生活。现实是难以彻底躲避开的,于是影响了作者的心情。心情不好时候往往会想家,思念故乡,以及思念故乡的人。江南是作者的故乡,作者参加工作后结识了进步青年知识分子。作者“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既表达了对那些进步知识分子朋友的惦记,也表达了对安定、自由生活的向往。
16.C 17.D 18.①桐花开放时明亮洁白,布满山冈,让山乡精神百倍。②桐油灯曾被乡亲们用作照明工具,它承载着乡亲们对过往岁月的怀念。③油桐向人索取的少,给予人的却很多,具有奉献精神。④油桐具有经济价值,可以为乡亲们带来经济收入。⑤桐油具有实用价值,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有重要作用 19.①都注重词语的锤炼。文本一中“丝丝”“缕缕”等叠词和“抖擞”“排开”等动词的运用生动传神;文本二中“田田”“层层”等叠词和“点缀”“颤动”等动词的运用精练形象。②都善用整句。文本一中“白纱薄雾,遮天蔽日,烟涛波浪,飞雪骀荡”运用短小的整句写出了桐花开满山岭的景象,简洁明快,富有节奏感;文本二中“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运用整句写出了荷花的明亮、繁多、洁净,准确精练。③都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文本一和文本二都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描写生动传神,形象鲜明。
【解析】16.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能力。
C.“先后重点写了荷塘中的月色、月色下的荷塘”错,文章先写的是月色下的荷塘,再写荷塘中的月色。
故选C。
17.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D.“动态美”错,结合“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可知,应该是写出了月光及荷叶荷花的静态美。
故选D。
18.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
①“遂而,花千树;遂而,山万重;遂而,千层万叠花如海”可知桐花盛放,布满山冈;“白纱薄雾,遮天蔽日,烟涛波浪,飞雪骀荡”可知,花色明亮洁白;“这的扑面而来,让山乡精神百倍”可知桐花姿容皎然,振奋山乡精神,让山乡精神百倍。
②“在‘洋油’到来之前的漫长岁月里,人们就是依托桐油点亮了三尺空间。现如今,乡亲们还乐意在窗台上保留一盏桐油灯。除夕夜,用古老的火镰敲打火石,点燃灯捻;灯花上,袅袅的油烟盘桓,勾起了远年的忆念”桐油灯曾被乡亲们用作照明工具,如今,保留一盏桐油灯,承载着乡亲们对过往岁月的怀念。
③“几无所求,仅仅是索取一坡属于它的林地”“子又有子,孙又有孙,你来我往,值守山乡”油桐向人索取的少,给予人的却很多,具有奉献精神。
④“能扎根就能结果,累累果实,随之而来的是累累的收入”“无论丰年歉年,一面桐山就是一笔不菲的经济收入”油桐具有经济价值,堆堆桐果可以为乡亲们带来经济收入。
⑤“现今仍在日用里……要想耐用都得靠它,层层桐油,光鲜明亮。就算是工业时代,人们也深知它的好处”不管是从前还是现在,桐油具有实用价值,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有重要作用。
19.本题考查学生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从词语运用看,善用叠词。文本一“春雨丝丝,清风缕缕,蛙声阵阵”中“丝丝”“缕缕”“阵阵”,文本二中“曲曲折折”“田田”“亭亭”“层层”“缕缕”“脉脉”,这些词语很有形象美,音韵和谐,朗朗上口;善用动词。文本一“桐林抖擞抖擞精神”“排开在枝头”用动词准确描摹桐花的开放,文本二“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抓住景物特点,写出细腻的动态画面美。
从句式看,都善用整句。文本一“遂而,花千树;遂而,山万重”“白纱薄雾,遮天蔽日,烟涛波浪,飞雪骀荡”句式整齐又简短,写出了桐花开满山岭的景象;文本二“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大量地运用整句,句式整齐一致,音韵和谐优美,描写月色下荷花的美好形象。
从修辞看,都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文本一“桐林还有些睡意,不情不愿”“略略有点着急”“桐林抖擞抖擞精神”运用拟人,“千层万叠花如海”“烟涛波浪,飞雪骀荡”运用比喻;文本二“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运用比喻,“袅娜地开着”“羞涩地打着朵儿”“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运用拟人修辞。这些修辞手法的使用,使描写生动传神,形象鲜明。
20.B 21.C 22.①浑浑沌沌原来是在表现着大智,强劲的骚动正寓以屑屑的静寂里。
②拙到极处,便是雅到极处。
③弯曲蕴含含蓄和丰富。
④自然无为也是规律。 23.①比喻。把“山”比作“点着的灯笼”,突出了山凸凸凹凹,深深浅浅的特点;把“小草叶子”比作“眼珠”,突出小草叶子形状各异、复杂多变的特点,描写生动形象。
②拟人。“小草在铮泠泠挺着”一句用“铮泠泠挺着”赋予小草人的情态,写出了小草坚毅挺拔的形态。
③排比。“远处是铁青的,中间是黑灰的,近处是碧绿的”,运用三个句式结构一致的短句构成排比的手法,突出了山的色彩变化,气势磅礴。
【解析】20.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B.“虽有情味,却看不出个彻底”错。由“我这么想了:一切东西都有规律,山则没有;无为而为,难道无规律正是规律吗?”可知,作者已经发觉了山的规律。
故选B。
2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C.“运用通感手法”错。“一朵淡淡的云飘在山尖上空了,数它安详”中,用赋有人物情态的词语“安详”描写云,故应是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故选C。
22.本题考查学生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
①作者首先写“缓缓陡陡,起起伏伏,似乎是一条偌大的虫,蠕蠕地从远方运动而来了,蓦然就在那里停下”“其实这山来得平常,太黑乱,太粗笨了,浑浑沌沌的。无非是崛起的一堆石头,石上有土,土上长树。树一岁一枯荣,它却不显出再高,也不觉得缩小;早晚一推窗子黑兀兀地就在面前,午后四点,它便将日光逼走”,给读者山很平凡甚至有时让生活其中的人感到厌烦的感觉,可作者用心读山后却发现山表现了一种大智慧,强劲的骚动正寓以屑屑的静寂里,让读者耳目一新,感受到了山的魅力。
②由原文“最是那方方圆圆的石头生得一任儿自在,满山遍坡的,或者立着,或者倚着,仄,斜,蹲,卧,各有各的形象,纯以天行,极拙极拙了。拙到极处,却便又雅到了极处”可知,作者领悟到拙到极处,便是雅到极处。
③“山上的路那么乱!而且没有一条直着,能从山下走到山顶,能从山顶走到山底,常常就莫名其妙地岔开,或者干脆断去了。山上啃草的羊羔总是迷了方向,在石里,树里,时隐时现”,作者描写山路时,突出写它的弯曲,而正是这弯曲让人“莫名其妙”,让人“总感觉不到尽头”,可见弯曲蕴含含蓄和丰富。
④作者读山读出了山的变化多端。比如晨雾中的山“隐透出轮廓,倏忽又不复存在,如梦一般”;雨中“山就显得妩妩媚媚。渐渐黑黝起来,黑是泼墨地黑,白却白得光亮,那石的阳处,云的空处,天的阔处,树头的虚灵处”,雨后“漫天的鸟如撕碎纸片的自由,一朵淡淡的云飘在山尖上空了,数它安详”。由原文“一切东西都有规律,山则没有;无为而为,难道无规律正是规律吗?”可知,作者捉摸山的内在力与气势,发现山无规律,悟到自然无为也是规律。
23.本题考查学生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
材料二中“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是比喻;“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是通感;“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是拟人;“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也是排比。综上可知,材料二综合使用多种修辞手法。
材料一画线句中,“山就像一个点着的灯笼”把“山”比作“点着的灯笼”,突出了山凸凸凹凹,深深浅浅的特点;“每一片叶子,像长着一颗眼珠,亮亮地闪光”中把“小草叶子”比作“眼珠”,突出小草叶子的特点。
“小草在铮泠泠挺着”运用了拟人手法,“铮泠泠挺着”赋予小草人的情态,写出了小草坚毅挺拔的形态。
“远处是铁青的,中间是黑灰的,近处是碧绿的”,则是运用三个句式结构一致的短句构成排比的手法,突出了山的色彩变化。
所以,材料一画横线部分句子同样是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