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人物描写一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3《人物描写一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人物描写一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结合《摔跤》课文中描写人物的语句,说出人物的特点。
2.了解可以通过描写人物的动作表现人物的特点,并能体现其表达效果。
【教学过程】
复习回顾
1.教师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主要运用外貌描写的《他像一颗挺脱的树》,学生回忆学习方法(抓住人物的细节描写体会人物的特点)。这节课我们学习主要运用动作描写的《摔跤》,看看在作者的笔下通过动作描写又塑造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2.教师板书:《摔跤》
任务一:整体感知,初识人物
1.出示要求,默读课文。
A.大声流利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B.说说课文围绕小嘎子,主要写了什么,两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交流:
预设:小嘎子和小胖墩儿摔跤。
预设:小嘎子机灵、争强好胜;小胖墩儿:沉稳
任务二:深入细节,走进人物
1.文章哪些语句具体描写了摔跤比赛的过程。
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
2.默读文中描写摔跤的部分,小嘎子和胖墩儿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自由读课文,在课文中找一找,你是从课文的哪些地方体会出来的?把句子画出来,圈出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的词,反复读,可以在旁边写一写批注。
3.小组交流,小组长整理小组同学的发言。
4.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全班交流,教师引导。
(1)摔跤前:
小胖墩儿:“是吗?”小胖墩儿跳起来,立刻退后两步,一闪身拖了单褂儿,叉着腰说,“来吧,是一叉一搂的,还是随便摔?”(沉稳,灵活)
小嘎子:小嘎子在家里跟人摔跤,一向仗着手疾眼快,从不单凭力气,自然不跟他一叉一搂。(机智)
两人:两人把“枪”和“鞭”放在门墩儿上,各自虎势儿一站,公鸡鹐架似的对起阵来。(做动作体会:两个人谁也不服谁的心理。虎势儿,公鸡鹐架似的可以去掉吗?体会好处。)
你发现了作者写的时候是怎样写的?(先轮换分开写再一起写,用修辞将动作写生动。)
(2)摔跤时:
A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机灵敏捷、争强好胜。)可是,小胖墩儿也是个摔跤的惯手,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不露一点儿破绽。(沉稳、老实。)
做动作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这样才让读者如看表演。(写法:动词准确。)
B两人走马灯似的转了三四圈,终于三抓两挠,揪在了一起。
(两人不甘示弱,互不相让。走马灯体会生动的修辞,动词的准确。)
C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腕子去抅他的腿,不料反给他把脚别住了。(小嘎子的机灵,争强好胜,即使处于劣势仍然在想办法,机智。)
5.你发现了吗?这一部分内容,通过对人物动作的描写,让我们身临其境地观看了一场摔跤比赛。可见,对人物动作的描写,可以生动地再现场景。
一起来看看电视剧中小嘎子和小胖墩儿摔跤的片段吧!
两名学生上台表演,一名旁白,其他学生是评委。(评价动词表演的准确度。)
7.教师小结:文中对小嘎子摔跤时的动作描写极为细致。作者用了“站、围、蹦、转、揪、推、拉、拽、顶、扳”等表示动作的词语,从不同的方面对小嘎子的摔跤动作进行了细致描绘。在这当中,还夹杂着对嘎子心理活动的描写,比如,“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腕子去钩他的腿”,这些描写从另一个侧面丰富了人物性格。动词的准确运用和心理活动的细致刻画,塑造了小嘎子这个儿童形象,显示出作者在人物刻画上的功力。
任务三:归纳方法,学以致用
1.结合板书老师引出:这就叫作动作的“慢镜头”。在写动作时,要把一个很笼统的大动作,分解成若干个连贯的小动作,给大动作一个“过程”。这是分解动作的一把金钥匙———动作“慢镜头”。按顺序,分解动作去写,有些动作不会写,就可以学学列夫托尔斯泰的法子,去做做,想想再写。写时注意有顺序、准确用词、加上合适的修辞。
2.两名学生上台表演扳手腕,其他同学注意观察这两位同学的表情、动作。
3.学生写片段。
4.交流片段:依据方法进行评价。
5.老舍先生曾经说过:只有描写行动,人物才能站起来。生动形象的动作描写使小嘎子机灵、调皮的样子鲜活地展现在我们眼前。
任务四:推荐阅读,拓展学习
推荐阅读《小兵张嘎》。
“小嘎子”是作家徐光耀的儿童小说《小兵张嘎》中的主人公。《小兵张嘎》讲述了小嘎子在老锺叔、老罗叔、区队长、奶奶的引导下,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八路军战士的过程。今天我们学的这个片段写的是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的情景。大家可以读读这本书。
作业布置:观察一位同学课间活动,写写他。
【板书设计】
摔跤
准备摔跤结果
小嘎子蹦转、抓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