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岩市九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福建省龙岩市九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资源简介

龙岩市一级校联盟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半期考联考
高一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
命题学校:漳平一中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文本解读肯定要进入文本的内部,倾听文本语言非常细微的声响。但是,由于文本的意蕴隐藏得很深,有时仅从“这一篇”中无法发掘更丰富、更有价值的意义,这时就需要我们开阔视野,本着基于文本、超越文本而又不偏离文本的原则,尝试在“这一篇”的基础上进行横向延伸与纵向拓展,进行互文性文本解读。
文本解读就是分析,而分析就是揭示问题和矛盾。不少文本的问题和矛盾需要寻找相关文本来进行合理阐释,这时,阐释文本就构成了互文本。例如,《愚公移山》中有这样一个为人所忽视、也令人费解的细节:“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为什么操蛇之神“惧其不已”,而帝则“感其诚”呢?也就是说,同样是神,在对待愚公的态度上为何呈现出如此大的差异?对此,东晋学者张湛这样注释:“《大荒经》云:‘山海神皆执蛇。’”操蛇之神就是山海之神,他们“惧其不已”就是怕愚公如此坚持下去会改变原有的山海形貌,无山,山神居何处?无海,海神司何处?因此,帝“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如此一来,单就文本本身所传达的信息看,只强调“愚公精神”的观点是一种不全面的理解,忽视了文本隐含着的多重信息、意义的表达。而通过张湛的阐释文本进行互文性解读,还可以读出这则寓言蕴含保护自身居住环境生态的意义。
利用互文性文本解读,得出的意义我们称之为文本的“互文性意义”,互文性意义并不完全就是文本本身的意义,从这个层面上讲,互文性文本解读通过构成文本与文本之间的差异关系,符号与符号之间的差异性,造成了文本的意义延宕,消解了文本的意义中心,让文本充满了复义。因此,互文性理论,使我们的文本解读有了新的解读视角和更多的支撑与依傍,也为我们多元解读文本指明了新的方向与思路。
(摘编自张斗和《互文性文本解读和互文本类型》)
材料二:
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始于模仿,文学创作同样也不例外。“借鉴已有的文本可能是偶然或默许的,是来自一段模糊的记忆,是表达一种敬意,或是屈从一种模式,推翻一个经典或心甘情愿地受其启发。”而在以古为尚的中国,模拟更是经典形成以后的普遍风气,从魏晋到南北朝之间,拟古一直是诗坛的时尚,在陆机、谢灵运、江淹等诗人的创作中,拟古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特征。直到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创作中还明显留下拟古的痕迹。拟古的结果是形成了古典诗歌普遍而清晰的互文关系,并渗透于诗歌文本的各个层次。甚至可以说,互文性是中国古典诗歌最突出的文本特征,也是古典诗歌作品最普遍的现象。
鉴于诗歌史上普遍的模仿和因袭关系,南朝梁文学批评家钟嵘的《诗品》就用推源溯流之法论列历代诗人,揭示其间的传承和影响关系,其实质正是出于对其作品互文性的体认。唐朝诗僧皎然的《诗式》将文本的相似概括为语、意、势三个层次的“三同”,而作者的有意模仿便有所谓“三偷”。偷语之例,如傅咸的《赠何劭王济诗》有“日月光太清”句,陈后主的《入隋侍宴应诏诗》拟作“日月光天德”;偷意之例,如柳恽的《从武帝登景阳楼》有“太液沧波起,长杨高树秋”句,沈佺期的《酬苏员外味道夏晚寓直省中见赠》化作“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偷势之例,如嵇康的《送秀才入军(其十四)》有“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句,王昌龄的《独游》脱胎为“手携双鲤鱼,目送千里雁。悟彼飞有适,知此罹忧患”。皎然的“三偷”之说虽从语词、取景、立意的不同角度区分了诗歌文本中不同类型的模仿,但由于唐代诗学的中心问题在于意象和造句,所以“三偷”所论的模仿也只限于句与联的范围,集中在语词的层面。事实上,诗歌文本的模仿本来就是多层次的,不只局限于语句,还包括主题和结构。贺裳《载酒园诗话》卷一论“三偷”,将其内涵大为扩展,罗列了主题和结构等不同层次的例证。如果按照后人的习惯用法,意与主题相关,势与结构相关,那么偷语、偷意、偷势就可以概括为语词、主题、结构三方面的模仿,而这些方面也正是诗歌中互文关系发生的主要层面。
文学史上的拟古或模仿历来就是缺乏独创性的同义词,很少得到正面的评价。但严格地说,如果从互文性的角度来理解文学文本构成的某种,特殊要求的话,互文已不是模仿而是用经过压缩的语码来替代一个经典表现。这就是互文性理论所要揭示的问题:文本可以通过吸收其他文本来实现意义的增殖。文学史上的优秀作家无不善于利用文本的这一特性,而文本的文学意味也往往就在这不同文本的关系之中。明白了这一点,对文学史上的因袭或文本间的相似就不能简单地以模仿二字概之,而应该从互文性的立场去审视其间意义的实现与增殖。
(摘编自蒋寅《拟与避:古典诗歌文本的互文性问题》)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东晋学者张湛对《大荒经》的注释说明,如果能借助互文性的解读,文本隐含的多重信息和意义可能会得到更合理的阐释。
B.南朝梁钟嵘在《诗品》中根据诗歌史上普遍的模仿和因袭关系,揭示历代诗人之间的传承和影响关系,实质上就是对互文性的体认。
C.沈佺期的诗在偷意方面对柳恽的《从武帝登景阳楼》一诗的刻意模仿已不只局限于语句的范围,还上升到了主题与立意的层面。
D.贺裳的《载酒园诗话》卷一在内涵上扩展了皎然的“三偷”之说,根据后人的习惯用法,“三偷”可概括为语词、主题、结构三方面的模仿。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山海之神怕愚公会改变原有的山海形貌而移走了大山,这种对《愚公移山》的解读消解了文本的中心意义,造成了文本的意义延宕。
B.文本的“互文性意义”就是文本本身的意义,所以它能为文本的多元解读提供新的解读视角和支撑,并指明新的方向和思路。
C.在以古为尚的中国,模拟成为经典形成以后的一种普遍风气。陆机、谢灵运、江淹、李白等诗人的创作都反映了拟古这种特征。
D.既然文本可以通过吸收其他文本来实现意义的最大增殖,那么我们对文学史上的因袭或文本间的相似就不能简单用“模仿”二字来概括。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符合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 )
A.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戴复古《论诗十绝》)
B.学尽百禽语,终无自己声。(张舜民《百舌》)
C.文章自得方为贵,衣钵相传岂是真。(王若虚《评东坡山谷四绝》)
D.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杜甫《戏为六绝句》)
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思路。(4分)
5.学习《鸿门宴》时,老师不仅带领学生阅读《项羽本纪》,还引导学生阅读《高祖本纪》,请你结合以上两则材料,谈谈老师这样做的用意。(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小菜一碟
赵文辉
今天又是一个重霾天气,压得人喘不上气来。他们在等一个人,给饭馆供应木耳的那个东北人。
俩人都没有吃早餐,大伟给丽菊冲了一碗鸡蛋水,丽菊根本没有心情碰它,水慢慢地变凉,变凉。饭馆里空空荡荡,明天,这里的一切就不属于他们了。
俩人是从农村来的“80后”,能在城里安个家,成了他们朴素而热烈的愿望。他俩在同一个饭店打工,非常优秀。大伟英气逼人又舍得吃苦,从配菜工干到厨师长,丽菊从收银员到大堂经理,付出了常人无法付出的辛苦。三十岁那年,他俩用全部积蓄和借款开了一家小店,主营私房菜和鸡汁面,还起了一个特别亲切的店名“小菜一碟”。大伟的拿手菜——百年老汤鱼,锁住了很多客人的胃,加上丽菊丰富的管理经验和人脉,“小菜一碟”开业后出奇地火爆。他们像编制绳索般严谨地还清了最后一分钱,并在开店的第三个年头分期付款买下一个一百一十八平的单元房。
就在他们计划购买一辆哈弗小型越野车时,丽菊一个在秦皇岛发展的闺密找上门来,执意带她去见识一下自己的事业。丽菊去了一趟秦皇岛,立即被那种热血沸腾的赚钱方式迷住了。先是说服大伟把节余全部拿出来,后来又动用了材料款,再后来就身不由己地借了高利贷。秦皇岛半年,她收获了两件事:一次小型车祸造成的挥鞭式头疼,另外就是刷新了对闺密的认识——所谓闺密,就是让你在最短的时间内倾家荡产的人。最后,他们不得不把住了不到一年的房子卖掉,同时把“小菜一碟”转让给了一个“觊觎已久”的同行。这个同行没有趁火打劫,出了一个不菲的价格,交接期限也很宽容。
签过转让合同,他们开始退还客人寄存的酒水和发放出去的充值卡,供货商的欠款更是头等大事。他们不打算逃避,转让费根本不够支付这些欠款,剩余的他们重新打了欠条,然后认真地摁下自己的指头印。今天是最后一天了,木耳商去东北订购木耳,他在微信里回复今天一定来,还说有一个重要的消息告诉他们。虽然囊中空空,还是决定等到最后。他们非常留恋这里的一切,转让后,不知道还有没有勇气再踏进“小菜一碟”。
一整天俩人都在打扫收拾饭馆,终于结束了,大伟摘下裹在头上的毛巾,俩人坐下来喝水,丽菊额头冒着细密的汗珠,她把脖子上那条货真价实的千足金项链摘下来。大伟一阵惊慌:“不,不!”他的眼睛里噙满了泪水,丽菊装着没看见:“等将来有钱了,你再给我买。”接下来丽菊迅速转移了话题,谈起了那个木耳商。
木耳商是一个完全不像东北人的东北人,清瘦单薄,双眸明亮,每次来送货,过完秤拿到收条就走,他活得不声不响。即便是那一次月结,他把几张欠条都丢了也没着急。那是饭店给供货商的唯一凭证。不像那个粮油供货商,长了一副亵渎神明的模样,丢过一张欠条仿佛天塌了一样跑来找他们。这一回又是第一个跑来要账,一分钱的欠条都不让打。那次丽菊和大伟翻看存根后就把木耳商的账结了,从此后他们就成了朋友。
暮色一点点加重,整个城市街道开始变幻,准备融入黑夜之中。丽菊头又开始疼了,好像有根铁丝在脑袋里搅动一样。她把十根手指头插进头发里,使劲揪拽。她让大伟去药店买复方羊角颗粒,她决定加大剂量。大伟出门时差点跟一个人撞上,木耳商一脸倦容地站在他们面前。
木耳商端起桌子上的水就喝,水珠顺着下巴滴下来。放下水杯掏出香烟,抽出一根递向大伟,又抽出一根,捏一下海绵嘴,往嘴里送。鼻孔冒出第一批烟雾后,他开始说话了:“我刚从老家回来,今年木耳丰收了,品相好价格也不贵,我订购的数量是往年的双倍。”也许这就是他在徽信里说的重要消息了。丽菊给他续上水,请他坐下来。木耳商又开了口:“我需要帮手,要是你们不嫌弃的话……”这时,木耳商抬起低垂的眼睛,面孔大大张开了,现出了一个男人的全部诚意。丽菊面对这个木讷、诚实、不善于花言巧语的东北人感到很踏实,她轻轻叹了一口气。大伟愣在那里,点燃的火柴燃疼了他的手指。
木耳商等待着他们的答复。“小菜一碟”出现了从来没有的寂静,只有门帘被风掀动的声音。
最后,大伟和丽菊还是拒绝了他的好意。他们决定还去干老本行,他们觉得自己还年轻。那个傍晚却因木耳商的到来突然明媚起来。头突然不疼了,丽菊的手指从头发里抽了出来,她的头发很黑,像是上过漆似的。她去洗了洗手,开始张罗“小菜一碟”的最后一场酒宴。
一瓶“牛二”被木耳商拧开口,咕嘟咕嘟倒进了两只酒碗里。
(有删改)
文本二:
赵文辉以平实的文字以及沉稳的叙事,描写豫北乡镇的人物世情,表现底层劳动者的生活百态,展现小人物的善美情怀,文笔细腻传神,真实而有意蕴。生活面广阔,叙事能力强,现实中的人情世故跃然纸上。作品场景丰富,生动亲切,文风朴素,用独特的视野,地域性的语言表达和塑造人物个性。
——第九届小小说金麻雀奖颁奖词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丽菊没有喝大伟冲的鸡蛋水,主要是小店易主的变故使她内心充满了悲凉和沉重。
B.丽菊收获了对闺密的新认识,小说表达了对闺密的控诉和痛恨,突出不可轻信和贪婪的主题。
C.木耳商丢欠条而不着急,说明木耳商家庭经济条件很好,也表现了他对大伟夫妇的信任。
D.丽菊的头突然不疼了,既是对前文情节的呼应,也象征了丽菊与命运抗争的决定性胜利。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头“重霾天气”环境描写既写出了天气的恶劣,也暗示了环境污染问题。
B.小说中大伟的勤俭持家、老实本分与丽菊的贪图利益、急功近利形成鲜明的对比。
C.“点燃的火柴燃疼了他的手指”,用夸张手法写出大伟听到木耳商建议时的惊讶和感动。
D.小说采用留白式的结尾,耐人寻味,激发读者想象,丰富人物形象,突出了小说主题。
8.小说的标题“小菜一碟”有多层意蕴,请简要说明。(4分)
9.文本二中用“展现小人物的善美情怀”“叙事能力强”来评价赵文辉的小说创作,请结合文本一具体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孔子适卫。卫将军文子问曰:“吾闻鲁公父氏不能听狱,信乎?”孔子答曰:“不知其不能也。夫公父氏之听狱,有罪者惧,无罪者耻。”文子曰:“有罪者惧,是听之察、刑之当也;无罪者耻,何乎?”孔子曰:“齐之以礼,则民耻矣;刑以止刑,则民惧矣。”文子曰:“今齐之以刑,刑犹弗胜,何礼之齐?”孔子曰:“以礼齐民,譬之于御,则辔也。以刑齐民,譬之于御,则鞭也。执辔于此而动于彼,御之良也。无辔而用策,则马失道矣。”文子曰:“以御言之,左手执辔,右手运策,不亦速乎?若徒辔无策,马何惧哉?”孔子曰:“吾闻古之善御者,执辔如组,两骖如舞,非策之助也。是以先王盛于礼而薄于刑,故民从命。今也废礼而尚刑,故民弥暴。”文子曰:“吴越之俗,无礼而亦治,何也?”孔子曰:“夫吴越之俗,男女无别,同川而浴,民轻相犯,故其刑重而不胜,由无礼也。中国之教,为外内以别男女,异器服以殊等类,故其民笃而法,其刑轻而胜,由有礼也。”
(节选自《孔丛子 刑论》)
材料二:
先王之使其民,若御良马,轻任新节,欲走不得,故致千里,善用其民者亦然。民日夜祈用而不可得苟得为上用民之走之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其谁能当之?《周书》曰:“民,善之则畜也,不善则雠也。”有雠而众,不若无有。厉王,天子也,有雠而众,故流于彘,祸及子孙,微召公虎而绝无后嗣。今世之人主,多欲众之,而不知善,此多其雠也。不善则不有。有必缘其心,爱之谓也,有其形不可谓有之。舜布衣而有天下。桀,天子也,而不得息,由此生矣。有无之论,不可不熟。汤、武通于此论,故功名立。
(节选自《吕氏春秋 适威》)
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民日夜祈A用而不可B得C苟得为上D用E民F之G走之也H若决积水I于千仞之溪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故其刑重而不胜”的“胜”和《鸿门宴》“刑人如恐不胜”中的“胜”意义和用法相同。
B.中国,指中原地区,是中华传统礼制文化发祥地,而“吴越”与其相对,指江浙地区。
C.“微召公虎而绝无后嗣”的“微”和《烛之武退秦师》“微夫人之力”的“微”意义相同。
D.布衣,指麻布衣服,代指老百姓,在古文中苍生、黔首、黎民、庶民、黎元都有百姓的意思。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对于孔子所说的“无罪者耻”,文子十分不解。文子认为百姓的不法行为用严酷刑罚尚且制服不了,用礼义教化更不管用。
B.在治理百姓的手段的问题上,孔子和文子的态度是截然对立的,孔子倾向于采取礼义教化,文子倾向于使用严刑峻法。
C.文子以吴越为例来说明没有礼义教化,社会秩序仍可安定;孔子顺势以吴越不讲男女之别、动辄斗殴的反例来说明吴越并不安定,正是因为不讲礼义教化。
D.材料二对比分析桀和汤、武,桀不善待百姓因而不能安居其位,汤、武熟知善待百姓的道理而功成名就,体现了先秦时期的民本思想。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今也废礼而尚刑,故民弥暴。(4分)
(2)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4分)
14.两则材料都运用了驾驭马车的比喻,请概括两则材料中作者用意的不同。(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金陵怀古
[唐]许浑
玉树①歌残王气终,景阳兵合②戍楼空。
松楸远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宫。
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还风。
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
[注]①玉树:指陈后主所制乐曲《玉树后庭花》。②景阳兵合:公元589年,隋军攻陷金陵,直逼景阳宫外,陈后主束手就擒,陈朝灭亡。
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联“残”和“空”二字,从文化生活和军事设施两方面反映陈朝的衰败,一文一武,点染出陈亡之前金陵城一片没落不堪的景象。
B.颔联借助比兴取得暗示的效果,通过松楸荒冢、残宫禾黍来表现金陵的衰败景象,表现金陵的繁荣盛况已成为历史。
C.颈联采取赋的写法进行直观的描述,通过江上风云晴雨的变化,表现人类社会的干戈起伏和历代王朝的兴亡交替。
D.全诗格调高昂,“豪华尽”与“王气终”前后相应,抒写金陵繁华一去不返、人间权势终归于尽的慨叹,读来令人不禁怅然。
16.“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与王安石《桂枝香 金陵怀古》中的“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在写法上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8分)
(1)在《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用“海纳百川”的道理来告诫唐太宗不要骄傲自满的句子是“__________”,用“网开一面”的典故告诫唐太宗要有好生之德,不要过度狩猎的句子是“__________”。
(2)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中,强调虽然自己想解释,但对方终究不会考虑自己建议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甫《登岳阳楼》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画出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无际的景象。
(4)张孝祥《念奴娇 过洞庭》中描写词人“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基础与运用(18分)
(一)语言文字基础Ⅰ(本题共5小题,10分)
18.下列对课文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且知方也:方法/ 吾与点也:赞同/ 异乎三子者之撰:才能
B.彼恶知之:厌恶/ 百姓皆以王为爱也:吝啬/ 诚有百姓者:确实
C.善刀而藏之:揩拭/ 永保无疆之休:喜庆,福禄/ 简能而任之:选拔
D.籍吏民,封府库:登记/ 能克终者盖寡:能够/ 道芷阳间行:空隙
19.下列加点词语的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 )
例句:素善留侯张良
①因人之力而敝之 ②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③而刀刃者无厚 ④谨庠序之教
⑤越国以鄙远 ⑥择善而从之 ⑦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⑧为肥甘不足于口与
A.③⑤⑥ B.①④⑦ C.②⑥⑧ D.①③⑦
20.下面加点词都是古今异义的一项是(2分)( )
①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②黎民不饥不寒 ③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④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⑤因其固然 ⑥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⑦行李之往来
⑧故略上报 ⑨约为婚姻 ⑩夫子喟然叹曰
A.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B.②③⑤⑥⑦⑧⑨⑩
C.①③④⑤⑥⑦⑧⑨ D.①③④⑤⑥⑦⑨⑩
21.下列各项中,文言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2分)( )
①将以衅钟 ②牛何之 ③百姓之不见保 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⑤凌万顷之茫然 ⑥大王来何操 ⑦视为止,行为迟 ⑧若属皆且为所虏
⑨客有吹洞箫者 ⑩虽董之以严刑
A.①⑦/②⑤⑥/③⑧/④⑩/⑨ B.①⑦/②⑥/③⑧/④⑩/⑤⑨
C.①⑦/⑤⑥/②③⑧/④⑩/⑨ D.①⑦/②③⑤/⑥⑧/④⑩/⑨
22.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江堤(dī) 埋怨(mái) 烦躁 纺绸
B.汗涔涔(cén) 罪愆(yǎn) 联络 诅咒
C.鲰生(zōu) 嫁奁(lián) 惊愕 阴霾
D.盗跖(zhí) 勾当(gōu) 贤慧 谛听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24题。
草原上树少。树像草原上的牧羊人一样,低矮地、孤零零地站在草地上。夕阳西下,树把影子拉得很长,愈显孤独。①假如树也要和树说话,那么草原的树如牧羊人一样是终生的默哑者——伴随它的只有影子。黄昏里拉得长长的影子,如炭精条在白卡纸上重重涂的一道黑线。
在草原上走,看到远方有一棵树,你会觉得树正朝这边张望。它矮矮的身躯上穿着一件绿雨衣,朝这边望。人会冒出一个念头,跑过去,跑到树旁,摸一摸这棵树。走近了,其实它和别的树并没什么不一样,还是树。可是这棵树会笑——如果你善于辨识树的笑容——树干的皱纹贴紧你的手掌,树叶在风中微微抖动。如果树叶可以发出歌声,那就是呼麦。
树在车窗外面和车里的人遥遥相望,不知要走多远才能见到下一棵树。黑夜里,树更孤单了,有狼趴在它脚下做伴也是好的。草原的星空漫无边际,星星根本不按星座排列,好像什么人把桶里的星星碰撒就不管了。②星星从坚硬的夜色里钻出来,看大地发生过什么事情,但它什么也看不到。漆黑的夜色里,草在安眠,海拉尔河、额尔古纳河静悄悄地流淌。星星更看不到草原上的小树。小树若要长到让星星看得见,还要过许多年。
23.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①画横线句中的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姓周的,你发的是绝子绝孙的昧心财!你现在还——(周萍忍不住气,走到大海面前,重重地打他两个嘴巴)。
B.只有人没有尾巴——其实人早先也是有尾巴的,人很久以前也是四脚着地,和这些动物们生活在一起。
C.她的坚强,她的意志的纯洁,她的律己之严,她的客观——所有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她一个人身上。
D.去年,他用林业收入为每户村民买了一台电视机——他还有宏伟设想,还要栽树,直到自己爬不起来。
24.下列各项中,和文中②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B.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C.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D.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25.下面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4分)
①据中国青年报的一项调查显示,73.2%的受访者自称有“知识焦虑”。②61.2%的受访者认为“知识焦虑”的原因是工作学习中要用到的知识多,自己储备不够造成的。③86.0%的受访者平时会主动“充电”学知识。④61.5%的受访者建议制订好学习计划,通过多种渠道获取知识,享受畅游知识海洋,避免半途而废。⑤52.7%的受访者建议要重视知识获取的方式,不要狼吞虎咽,要消化、咀嚼,要批判性地获取知识。
(1)语句:_________,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语句:_________,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语句:_________,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语句:_________,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60分)
2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材料一:
2024年2月25日,美国25岁的现役空军士兵亚伦 布什内尔在以色列驻美大使馆前引火自焚,反对美国支持以色列对巴勒斯坦进行种族屠杀,高喊“解放巴勒斯坦”。亚伦 布什内尔的悲天悯人的胸怀惊叹了世人,而自焚悲剧也在拷问美国政客的良知。
材料二:
悲悯是人类最伟大的情感,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心存悲悯情怀。
古罗马诗人尤维纳说:“心地的温情,是大自然把眼泪给予人类的同时,赠予人类的礼物。”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就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个字。
龙岩市一级校联盟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半期考联考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
1.C 【解析】C项“对柳恽的《从武帝登景阳楼》一诗的刻意模仿已不只局限于语句的范围,还上升到了主题与立意的层面”说法错误,原文是说“唐代诗学的中心问题在于意象和造句,所以“三偷”所论的模仿也只限于句与联的范围,集中在语词的层面”,C项表意范围扩大了。
2.C 【解析】A项不是山海神移走了大山,而是帝命夸娥氏二子移走了大山。B项“就是文本本身的意义”错,材料一第三段“互文性意义并不完全就是文本本身的意义”。C项正确。D项“最大增殖”错。
3.D 【解析】A项强调诗歌应从诗人的肺腑中发出,切忌跟在别人的脚后走,与材料二观点不一致。B项强调应该发出自己独特的声音,不能一味借鉴,与材料二观点不一致。C项是说诗歌的文辞靠自己悉心揣摩、独创得来才是最可贵的,老是因袭模仿前人,像佛门弟子接受师傅传授的衣钵一样,不是真功夫。这句话是讲创新,与材料二观点不一致。D项“不薄今人”“爱古人”就是向今人和古人学习,才能写出“清词丽句”,这与材料二的观点是一致的。
4.①首先以“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始于模仿”入题,提出观点:互文性是中国古典诗歌最突出的文本特征,也是古典诗歌作品最普遍的现象。②然后围绕中心论点,以钟嵘、皎然等历代文论家的有关论述和事例为论据,揭示诗歌史上普遍存在模仿现象,挖掘“其实质正是出于对其作品互文性的体认”的内涵。③最后论述互文性的增殖作用,建议应该从互文性的立场去审视其间意义的实现与增殖。(答出一点1分,两点给3分,三点4分)
5.①进行互文性文本解读,通过横向延伸与纵向拓展,可以发掘更加丰富、更有价值的文本意义,可以审视文本间意义的实现与增殖。②利用互文性文本解读,可以使我们的文本解读有新的解读视角和更多的支撑与依傍,也为我们多元解读文本指明了新的方向与思路。③《项羽本纪》和《高祖本纪》是关于项羽和刘邦的传记,对二人的生平事迹有着非常详细的叙述,而二人正是《鸿门宴》的主要人物,通过阅读两个“本纪”,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们。(每点2分,三点6分)
6.A 【解析】B.表达的是对诈骗行径的控诉,主题也不是“不可轻信和贪婪”。C.“木耳商家庭经济条件很好”文中无依据。D.“象征了丽菊与命运抗争的决定性胜利”错。从原文看,艰难才刚刚开始。
7.D 【解析】A.“重霾天气”环境描写既写出了天气的恶劣,也暗示了夫妻俩生活处境艰难。B.没有对比。C.没用夸张手法,是细节描写。
8.①“小菜一碟”是大伟夫妇经营的小饭馆的名字,店里主营的是家常便饭;②“小菜一碟”喻指轻而易举对付的小事情,大伟夫妇经营饭店游刃有余;③作者希望普通人面对困难时能像大伟夫妇那样乐观、肯吃苦、讲诚信,从而走出困境。(一点2分,两点4分)
9.①展现小人物的善美情怀:大伟夫妇自立自强,相互扶持,诚信经营,积极还账;木耳商对大伟夫妇足够信任并热忱帮助困境中的大伟夫妇,体现他的淳朴、友善;同行在大伟夫妇危难时没有趁火打劫。(4分)②叙事能力强:小说运用悬念的手法,以等待木耳商巧设悬念,使情节跌宕起伏。(2分)
10.CEH 【解析】句意:人民日夜祈求被役使却不能够做到,如果能够为君主役使,他们为君主奔跑,就像积水从千万丈深的溪水中冲决出来。
11.A 【解析】前一个,动词,制服;后一个,尽,完。
12.B 【解析】“孔子倾向于采取礼义教化,文子倾向于使用严刑峻法”错误。根据材料一“以御言之,左手执辔,右手运策,不亦速乎”可知,文子认为严刑峻法和礼义教化二者并用更好。
13.(1)如今废弃了礼义教化,却崇尚严酷的刑罚,所以百姓才会变得越来越凶暴。[得分点:“废”(废弃)、“尚”(崇尚)、“弥”(更加,越来越)各1分,句子大意1分]
(2)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疆界之后,又想扩张它西边的疆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减少,将从哪里取得它所贪求的土地呢?[得分点:第一个“封”(使……成为疆界)、“肆”(扩张)、“阙”(使……减少,削减)各1分,句子大意1分]
14.①材料一中孔子用此比喻强调自己反对刑罚,提倡礼治的政治主张;②材料二中作者用此比喻强调统治者不要过度压榨百姓,善待他们,才能得到拥护。(答出一点1分,两点可得3分)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孔子到了卫国。卫国将军文子向孔子问道:“我听说鲁国的公父氏不会审理案件,是真的吗?”孔子回答说:“我没有听到过这种说法。只知道在他审理案件的时候,确实有罪的人非常害怕,真正无罪的人感到羞耻。”文子说:“有罪的人害怕是因为审案的人能明察细情,量刑得当;(但)无罪的人感到羞耻,怎么说呢?”孔子说:“如果以礼又为标准来要求百姓,百姓就会有羞耻之心;如果仅仅以刑罚来严惩犯罪,百姓就只是畏惧严刑峻法(但不会有羞耻之心)。”文子说:“现在用严刑峻法尚且不能制服那些不法行为,用礼又教化那套办法怎么能管用呢?”孔子说:“用礼又教化来引导百姓,如果用驾车来打比方的话,就好比缰绳。而用严刑峻法来强制约束百姓,如果用驾车来打比方,就好比用马鞭来驾车。手握缰绳控制马的行动,才是驾车的高手。不用缰绳而仅靠鞭打的话,那是注定要翻车的。”文子说:“拿驾车来说,如果左手握缰绳,右手挥鞭子,那马车跑得不就更快了吗?如果只用缰绳不动鞭子的话,还有什么能让马惧怕的呢?”孔子说:“我听说古代的驾车高手,手执缰绳就像握着丝带一样轻松自如,马跑起来就像跳舞一样节奏轻快,可这绝不是马鞭的作用。所以,古代的圣君明主都特别重视礼又敦化而尽量少用刑罚,因此百姓都乐于服从王命。如今废弃了礼义教化,却崇尚严酷的刑罚,所以百姓才会变得越来越凶暴。”文子说:“吴越之地是没有礼义教化传统的,但社会秩序却很安定,为什么?”孔子说:“吴越之地的风俗,不讲男女之别,甚至混杂在一起洗澡,百姓轻易就相互斗殴,以至于那里虽然刑罚很严酷也还是制服不了,这是因为他们不讲礼义教化。中原地区的礼法,通过区分内外以使男女有别,通过器物服饰的不同来区分等级和类别,所以百姓忠厚守法,刑罚虽轻却可以达到制服不法行为的目的,这是因为我们这里重视礼又教化。”
材料二:
先王役使自己的人民,像驾驭良马一样,轻轻装载,用新竹鞭抽马,不让马乱跑,所以能到达千里,善于役使人民的君主也是这样。人民日夜祈求被役使却不能够做到,如果能够为君主役使,他们为君主奔跑,就像积水从千万丈深的溪水中冲决出来,难道还有谁能够阻挡他吗?《周书》上说:“人民,善待他们,他们就能奉养君主;不善待他们,他们就与君主为仇。”有很多仇人般的民众,不如没有的好。周厉王是天子,有仇人而且很多,所以被流放到彘,灾祸连累到子孙,如果没有召公虎,就断绝了后代。现在的君主,大多希望自己的人民很多,而又不知(怎样)善待他们,这是增加自己的仇人啊。不善待自己的人民,不如没有的好。有了人民,一定要顺从他们的心,这才叫爱,仅在形式上拥有人民,不能叫作有了人民。舜本是平民百姓而拥有了天下。桀,是天子,而不能安居其位,都是从这个道理产生的。能否拥有人民的道理,不可不详加审察。汤、武通晓这个道理,所以功成名就。
15.A 【解析】B.“借助比兴取得暗示的效果”错,颔联是采取赋的写法进行直观的描述;C.“采取赋的写法进行直观的描述”错,颈联是用比兴手法;D.“格调高昂”对整体风格分析错误。
16.相同点:①都用了借景抒情手法,许诗写今日的金陵除了青山与六朝相似外,其余大不一样。来表达昔盛今衰、物是人非之感慨:王词借“寒烟衰草”的凄凉景色,来表达繁华易逝的感伤。
②都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以“英雄尽”“旧事去”之想象与眼前所见的“青山”“寒烟衰草”之实景,写出了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叹。(4分)
不同点:许诗所写景物为“青山”,可以说是乐景衬哀情:王词所写景物为“寒烟衰草”,以哀景衬哀情。(2分)
17.(1)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 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2)虽欲强聒 终必不蒙见察
(3)吴楚东南垛 乾坤日夜浮
(4)短发萧骚襟袖冷 稳泛沧浪空阔(每空1分,多字、漏字、错字等均不得分)
18.C 【解析】A.方:合乎礼义的行事准则;B.恶:怎么,哪里;D.间:秘密地。
19.B 【解析】①④⑦为形容词作动词。与例句相同;②为名词使动用法;③⑤⑥⑧为形容词作名词。
20.C 【解析】②⑩不是古今异义。
21.B 【解析】①⑦省略句:②⑥宾语前置句:③⑧被动句;④⑩状语后置句:⑤⑨定语后置句。
22.C 【解析】A项,“埋怨”的“埋”应读mān。B项,“罪愆”的“愆”应读qiān。D项,“勾当”中的“勾”应读gōu,“贤慧”应为“贤惠”。
23.B 【解析】①画横线句中的破折号作用是“补充说明”。
A.破折号作用是表示话语的中断。B.破折号作用是补充说明。C.破折号作用是对前文的总结。D.破折号作用是表示文意的递进。
24.C 【解析】②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A.借代。B.比喻。C.拟人。D.双关。
25.①删去“据”或“显示”。②删去“造成的”或“的原因”。④在“知识海洋”后面加“的快乐”或“的乐趣”。⑤把“消化”和“咀嚼”位置对调。(每句1分)
26.【审题】
材料一是一则新闻材料,即美国士兵用自焚的方式来反抗美国对巴勒斯坦的种族灭绝。从而引出“悲悯和良知”的话题。
材料二点出“悲悯”的概念内涵——是人类最伟大的情感,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心存悲悯情怀。然后引出古罗马诗人尤维纳的名句“心地的温情,是大自然把眼泪给予人类的同时,赠予人类的礼物”,突出“悲悯”话题。
综合两段材料可知,核心话题就是“悲悯和良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