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大单元教学设计(表格式)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六单元 大单元教学设计(表格式) 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资源简介

细微之处见真章,末节之处知技法
——部编版必修(下)第六单元大单元设计
必修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课题 细微之处见真章,末节之处知技法 ——部编版必修(下)第六单元大单元设计
教材 书 名:《语文必修下》教材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标准模块 “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
单元名称 小说
单元课时数 10课时
一、单元学习主题分析
教材分析 本单元选取古今中外五篇小说:《祝福》《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装在套子里的人》《促织》《变形记》,纵接古今,横跨中外,风格迥异、文体多样、主题丰富,反映了不同时代背景下、不同地域社会环境中普通人的命运。鲁迅的《祝福》以祥林嫂悲惨的命运引发读者深深的同情,进而思索造成她不幸命运的社会根源;施耐庵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以落难英雄林冲一忍再忍,委曲求全,直到被逼无奈奋起反抗的曲折经历,展现北宋黑暗残酷的社会对善良者的逼迫;契诃夫的《装在套子里的人》通过对可悲、可怜、可恶、可恨的“套中人”别里科夫的人物形象的塑造,让读者体会到作者幽默讽刺语言下批判的力量;蒲松龄的《促织》以人幻化为虫的离奇情节,将幻想与现实熔为一炉,寄寓了深重的社会批判;卡夫卡的《变形记》用冷峻的叙述腔调,将主人公格里高尔化身为虫后的种种遭遇一一展现,体现了现代人艰难的生存困境。作家们以客观冷峻的眼光洞悉社会本质,用夸张变形的的手法批判,旨在引导读者在审视、理解普通人物所面临的悲苦境遇的同时,思考突破悲苦境遇的可能性,五篇小说都具有深邃的思想内涵、独到的艺术表现力和强烈的社会批判性。
主题概述 本单元归属“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人文主题是“观察与批判”。依据课程标准,要求学生通过本单元的小说阅读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提升文学欣赏能力。依据“单元导语”的提示,要求学生理解小说深刻的批判性,借鉴小说技法进行创作,通过尝试文学写作或运用规范的术语撰写文学评论提高表达交流能力。
主题学情分析 本单元教学一般安排在高一下学期,高一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故乡》《我的叔叔于勒》等小说作品,在必修上册又学习过《百合花》《哦,香雪》等散文化小说,对小说的基本文体特征及阅读方法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并熟知小说基本的鉴赏术语,通过相关文本的学习和小说特有的魅力能够对本单元内容产生一定的兴趣和求知欲。但在认知层面,一方面高一学生对作品深度解读的耐心不足,方向不明,对各个社会形态的认知不够深刻和充分,难以认识到经典作品的现代意义,如学生体会不了《祝福》中“我”这个小知识分子在特定时代中的矛盾和自我怀疑、《装在套子里的人》的创作主旨不仅是对社会的批判,更是对人性的批判;另一方面在表达层次上,他们不能准确、深刻地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和见解,读写结合落实得不够到位,对小说的叙事艺术未形成系统认知,缺乏深刻的感悟,又如因学生阅读《促织》、《变形记》时无法准确把握不同时代中人类命运的共通点而较少思考现实社会中该如何自处。再加上本课内容因为古今中外融会贯通且篇幅较长又偏重抽象化,因此教师可以精读一篇课文的形式通过从典型范例引导学生建立从具体到一般,从特殊到普遍的分析问题的逻辑思路,提升迁移能力和运用能力;能让学生走得进去也走得出来。从而让高一的学子正确地看待小说,在必修下的学习中感受到小说内在的独有魅力。
学习条件支持 教师做好问题设计,提供阅读策略指导,为学生推荐《少年闰土》《故乡》《孔乙己》《变色龙》等小说,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师在学生阅读过程中进行指导点拨,帮助学生迁移已有认知,深入探究人物悲惨命运的成因;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交流讨论问题并分享交流成果。
二、单元学习目标
单元学习目标 1. 梳理本单元小说的情节内容,了解和赏析设置悬念、先抑后扬、反转等叙事技巧。 2. 分析小说选取的叙述视角、人物语言、细节是如何为小说主题服务的,并鉴赏其表达效果。 3. 探究时代背景与小说的主题意义、作家的创作理念和写作意图之间的关系,评析小说的思想意义和价值,加深对社会人生的认识。 4. 关注现实生活中的事件,深入挖掘人物的内心、事情的原委、环境的独特,构建彼此的联系,选择恰当的叙事方式和丰富的细节,进行虚构故事创作以表达对生活的思考。
单元课时目标 单元目标一:情节 目标1:梳理故事情节, 掌握小说的基本结构。 目标2:掌握情节安排的技巧,提升审美鉴赏能力。 单元目标二:人物 目标3:通过对人物精细化解析,概括人物的形象特点。 目标4:掌握赏析人物形象的手法,提升鉴赏能力。 单元目标三:环境 目标5:理解自然环境在渲染气氛、衬托情感、预示人物命运、揭示社会本质、推动情节发展等方面的作用。 目标6:理解社会环境的特点及其在反映社会关系、揭示社会本质、铺垫下文内容、影响人物性格等方面的作用。 单元目标四:手法 目标7:在具体文本情境中品味叙事手法。 目标8:提升学生对现实社会观察、分析和鉴赏的能力。 单元目标五:写作 目标9: 激发想象,品味小说, 展现自己对人生的观察、判断和分析。 目标10:借鉴小说的艺术手法,补充留白情节。
调配篇目
三、单元学习整体安排
情境设置 无论是哪个时代,人只要身在社会,都会面临困难甚至困境,祥林嫂、林冲、别里科夫、成名、格里高尔,尽管他们所处的国度、时代不同,身份、地位、职业也不相同,但都遇到了各自的人生困境。如果时空可以穿越,有一天他们“走”进了你的“心理咨询室”,期盼可以从你这里得到帮助,作为“心理医生”的你会给他们怎样的建议和帮助呢?请你分析求助者的情况,为求助者建立个人档案,写好诊断报告,并给出最优建议。 设计意图:这一情境既具有生活气息,也是对单元目标的凝练。学生只有充分把握第六单元的小说文本,理清情节,品读细节,把握人物,才能从环境、人物等角度给出恰当的建议。
任务一:曲径通幽 梳情节
议题 教学任务 教学过程 评价建议
曲径通幽 梳情节 1.梳理关键事件,概括人物命运,画出人物命运曲线图。 教师活动:布置前置性作业,要求学生课前通读本单元小说,梳理情节,概括故事,完成学习任务单1。 学生活动1:分别画出祥林嫂,林冲和别里科夫的人物命运曲线图。 示例: 林教头的命运转折曲线图 学生活动2:小组交流,代表展示,按照评分表进行互评。 核心观念:梳理故事情节 根据学生对情节的概括程度,以画图的形式进行综合评价。重点考察学生的迁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细致探究,建立求助者档案,探求影响人物命运的“推手” 学生活动1:完成学习任务单2,自由讨论,建立求助者档案。 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家庭情况:(家庭成员,家庭氛围……)生活经历: 重大(重要)生活事件:人生困境:原因探求:
学生活动2:小组交流,探究人物命运的成因和小说的主题, 代表发言。 教师活动:针对小组活动进行评价补充。 核心观念:探究人物悲剧命运的根源,以理解小说的批判性。 明确分析人物步骤,由人物外在特征迁移到人生轨迹,从分析课文到提升思维,注重鉴赏能力的培养。
3.回归文本,分析作用,掌握技巧 学生活动1:思考哪些“突变”事件导致人物命运的改变。 学生活动2:梳理五篇小说中的突发事件,完成学习任务单3,讨论这些事件在各自文本中的作用。 教师总结:突发事件可增加故事情节感染力。 教师活动:小说能够吸引读者胜在于情节波澜起伏,思考:如何让小说情节波澜起伏? 学生活动:小组交流,代表发言。 教师总结:悬念、抑扬、误会、突转等 核心观念:情节;波澜起伏;技巧 “突变”能让小说情节曲折变化,推动情节发展,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重视小说中突变的情节,理解小说主人公陷入悲剧命运的重要转折点。
4.分析求助者情况,给出诊断报告 学生活动:出具诊断书,为求助者提供最优建议。 出具诊断书,完成情境教学。
5.知识迁移,灵活运用提能力 课后作业:以小组为单位,为《祝福》《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装在套子里的人》的小人书创作选取 10~15个关键情节。从情节叙事技巧的角度出发,阐述情节保留与删除的原因。用具体、生动的语言表述小组所选的情节,使其成为一个连贯的故事。小组按照评价标准3对成果进行投票,选出“最受欢迎的小人书”。 重点考察学生的迁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学生品析小说中的情节设计,为任务五铺垫。
任务二: 抽丝剥茧 析人物
议题 教学任务 教学过程 评价建议
抽丝剥茧 析人物 1.聚焦人物,捕捉镜头,分析求助者形象 学生活动1:标出主要人物的典型语言、经典镜头(细节) 学生活动2:选择两处赏析(手法和人物形象特点),分组讨论交流,代表发言 教师活动:明确祥林嫂特写镜头:三次眼睛的描写 典型语言:我真傻,真的,我单知道…… 别里科夫: 典型语言: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 经典镜头:外貌穿着(层层包裹在套子里) 核心观点:形象特点 评价注重鼓励学生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
2.结合小说,分析文本,掌握人物塑造手法 教师活动:两篇小说在人物塑造上分别使用了哪些手法? 核心观点:正面描写(语言、动作、神态、肖像、细节);侧面描写(他人的评价、环境、对比) 注重从手法的角度来提升学生审美鉴赏能力。
3.比较鉴赏,发散思考,探求文本阅读新题型 学生活动1:思考在祥林嫂和别里科夫的两个人物形象塑造中,细节描写起到什么作用? 教师明确:正是因为这些物象的衬托或象征作用,小说中人物的形象才更加生动饱满。 学生活动2:比较祥林嫂与别里科夫的外貌描写的异同,作者为何要这样处理?如果两种方式互换,效果会如何?小组交流,写下交流结果。 引导学生关注小说中的物象,提醒学生不要错过了作者匠心独运的细节和闲笔。
4.精准定位,链接高考,真题训练求突破 真题一:(2014·浙江高考)赵老板在鉴定钧瓷时,小说先用“淡淡”,后用“朗声”来描写他的神态,反映了人物怎样的心理?(《走眼》) 真题二:(2018·全国卷Ⅰ)小说中说赵一曼“身上弥漫着拔俗的文人气质和职业军人的冷峻”,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赵一曼女士》) 评价注重基础必备知识和表达问题的条理性。
任务三: 追根溯源 论环境
议题 教学任务 教学过程 评价建议
追根溯源 论环境 1.链接文本,火眼金睛,精准找寻自然环境 学生活动1:完成前置性作业,以《祝福》《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为例,摘录课本中关于描写“风雪”的句子,要求找全找对。 教师追问:通过课前的研读与学习,大家有什么发现?《祝 福》中的雪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雪给你的感受是一样的吗?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 学生活动2:分组讨论和交流,选出代表进行发言。 教师总结:同是风雪,特点不一。 评价学生课文分析能力,重点关注学生对课文的掌握。
2.审美鉴赏,集中讨论,探寻求助者周边环境及作用 学生活动:围绕两篇例文,根据所找到的句子,讨论环境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教师活动: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一起交流并给予指导。 核心观点:环境的作用 评价注重学生的归纳能力和提炼有效观点的能力。
3.细致探究,深入思考,深挖环境与人物命运关系 学生活动1:分别为雪中的祥林嫂与雪中的林冲配一句最合适的内心独白。 示例: 祥林嫂:“人死后究竟有没有魂灵?” 林冲:“我不想杀人,是你们逼我杀的!” 教师活动1:“祥林嫂在大雪纷飞中死去,林冲在纷纷扬扬的大雪中被逼上梁山。难道祥林嫂只是被大雪冻死的吗?难道只有在这场大雪中林冲才被陆虞候陷害吗?文中还有没有‘看不见的雪’?” 教师活动2:在社会环境与人物命运的这种关系中,人是否就是完全处于被动的境地呢?有人说祥林嫂、林冲、别利科夫的身上有着抗争的痕迹,你怎么看? 学生活动2:环境在小说中有着独特的地位,作用不可小觑,那本文中的环境描写又是如何影响人物命运的呢? 学生活动3:分组讨论和交流,选出代表进行发言。 学生活动4:《红楼梦》中有许多描写雪的语段。小组合作探究《红楼梦》中“雪”的作用(选择一处)。 教师总结:人物抗争不彻底或者没有抗争意识,这与人物所处的时代脱离不了关系。 注重学生对文本的深度挖掘,从而引发现实关注
4.迁移延伸,链接高考,真题训练寻求突破 真题一:(2011·江苏高考)请探究文中自然景物叙写的深刻寓意,以及对表现人物的作用。(《“这是你的战争!”》) 真题二:(2018·江苏高考)分析小说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对情节发展的作用。(《小哥儿俩》) 培养学生知识迁移拓展的能力,真正提升能力素养
任务四: 管中窥豹 明手法
议题 教学任务 教学过程 评价建议
管中窥豹 明手法 1.浏览小说,文本对照,找出对求助者叙述视角的不同之处 学生活动1:浏览文本,谈一谈《祝福》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叙事视角的不同,并写简单阅读札记,小组根据“读书札记”评价量表进行打分。 “读书札记”评价量表 格式标题摘录感受评分等级《祝福》五等《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学生活动2:思考《祝福》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两篇小说叙述视角不同,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 学生活动:小组交流讨论,选代表发言。 教师总结:限知视角和全知视角 评价回归文本,引导学生在指定文本阅读中发现关键点,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2.发散思维,讨论交流,深入思考其他叙述视角及作用 学生活动: 思考文本阅读中,还有没有其他叙述视角,并分析其作用。小组交流讨论,点名发言 教师活动:教师点评点拨,延伸拓展 评价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发挥集体智慧,完成课堂任务
3.迁移延伸,链接高考,真题训练寻求突破 真题一:2020 年全国Ⅰ卷第 7题(《越野滑雪》)A 选项“小说中描写滑雪的段落多从尼克的角度来写,要么侧重他本人滑雪时的感受,要么通过他的眼睛来观看乔治滑雪的姿态,虽多次描写而无雷同之感。” 真题二:(2017年全国卷Ⅰ)小 说以一个没有谜底的“美好的谜”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限知视角) 评价注重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延伸的能力 旨在深度掌握,灵活运用,熟能生巧能力的培养
任务五: 别具匠心 创佳作
议题 教学任务 教学过程 评价建议
别具匠心 创佳作 1.关注求助者特殊处境,讨论交流,明析原因,出具诊疗方案 学生活动1:成名和格里高尔都是小说中被异化的人物,说一说他们被异化的原因。 学生活动2:出具诊疗方案,拟设“我命由我不由天”——救赎栏与反思栏。 1、小组合作设计出一套能够让成名和格里高尔等小说主人公脱离苦海的救赎方案,说明设计此方案的理由,各组派代表发言并板书在黑板上,其他小组分析可行性。 2、探讨我们身边有没有像鲁四老爷 、祥林嫂、格里高尔的家人这样的人?如果祥林嫂遇到的是一个好的鲁四老爷,她的命运是否会发生变化?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物命运与人物性格、社会环境之间的必然联系 评价注重培养学生深度思考和探究能力,集体协作,完成课堂任务
2.结合现实,引导学生反思人类现代化问题,完成写作 学生活动:言说周遭世相———小说创作分享会 创作阶段:结合社会新闻、亲族邻里故事或校园生活,选择一个能反映社会风貌或人情的故事,利用晚自习和课余时间,完成一篇 800字左右的微型小说,参与班级“世相与人生”小说创作比赛,要求灵活运用任务二中学到的小说艺术手法。 收集阶段:每个学习小组给本组参赛小说评分,每组选出 1 篇最佳作品,撰写评语;把优秀作品张贴上荣誉墙 分享阶段:小组代表点评优秀作品,作者谈创作感受。全体同学投票评定奖次。教师写颁奖词颁奖。活动结束后,作者修改优化作品。 锻炼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以及对现实的独立审视能力 评价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关照现实,语言组织和写作能力
3.完成专题学习自我反思表 学习反思表 学习环节学习思考学习收获学习反思任务一任务二任务三任务四任务五终结性学生自我评价你对课堂前准备和课上参与的情况满意吗?如果满分是 10 分,你给自己的表现打几分,为什么? 通过学习,你能够从人物与社会环境共生中认识人物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原因吗? 通过比较阅读的方式细读文本,你能品味小说在形象、情节、语言等方面的独特魅力吗? 通过品味五篇小说语言、形象、情节等方面,你能认识到作品的批判性思想吗?为什么? 通过本单元学习,你认为自己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你还有哪些困惑?你认为老师教学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四、单元评价活动
本单元以形成性评价为主,辅以诊断性,终结性评价,建构多元评价方式,撬动学生深度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凸显语文味,力促语文学科素养的有效形成,注重学生课堂的参与度,关注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讨论交流,积极反馈。教师在本单元教学的课堂设计中,合理设置问题,环环相扣,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学生的反馈性评价,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一、对本单元的课时学习目标进行细化分解,在课前安排学生预习,把脉学情,进行诊断性评价。 表1: 预习目标分解 知识性目标阅读本单元小说篇目,整体感知人物故事命运,梳理情节,体会人物心理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技能性目标在阅读中,体会其中人物和环境塑造的手法以及情节安排的技巧情感性目标学会审美鉴赏,培养审美思维和能力
教师设计课堂教学实践环节与表1目标相呼应,创设情境任务,目标的效度通过课堂活动提问和评价来检测。 二、优化形成性评价,推进深度学习,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在课堂实施的过程中,以交流式评价为主要课堂实施方式,通过课堂问答,交流讨论等方式进行,同时教师组织以小组合作形式,以个别提问,组长代表发言等多种互动方式,将评价、教学和落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高度统一起来。 表2: 学生课前及课堂活动任务评分表 组别课前任务安排课堂活动反馈(15分)(课堂任务完成度5分,参与度5分,思维创新5分)第一组情节第二组人物第三组环境第四组手法
表3: 改写小人书评分标准表 小人书内部结构思维表现受欢迎程度单一结构水平只概述大致情节,无情节分析多点结构水平除概述情节外,还分析保留或删除情节的原因,语言流畅关联水平情节挑选恰当,串联起来故事完整,分析删留情节的原因抽象拓展水平思维清晰,选择情节精准,串联起来结构严谨连贯,情节跌宕,引人入胜
表4: “读书札记”评价量规 一等二等三等四等语言建构与运用结构严谨,层层推进;语言流畅优美,富有深意;表达准确、生动。 结构完整;语言通顺,句意丰富;表达准确。 结构基本完整,部分文字与中心关系不紧密;语言简单通顺,部分存在口语化痕迹;表达清晰。 结构较混乱,无逻辑;语言不通顺,错别字多;表达混乱。 思维发展与提升观点明确;多角度辩证看待问题;能发现多文本的新联系;论证严密有力。 观点较明确;能 从不同角度分 析;能比较多 文本;论证较为 严密清晰。 观点基本明确; 能就一个角度展开思考;有意识去比较两个 文本;偶有评论 观点不明确;文本概括不全;仅谈文本本身;没有评论。 审美鉴赏与创造认识深刻见解独到 ;材料丰富,使用富有新意;有创意。认识较深刻;材料较丰富,使用得当;较有创意。有自己的思考;引用材料支持 观点,但部分使用不当或者缺乏论证过程;略显创意。 呈现初步思考;观点无必要的材料支持;无新意。
三、严格按照课程标准、教学大纲,采用终结性评价,设计情境任务,激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运用学科核心素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评价细化的四个子目标——知识性目标、推理性目标、技能性目标、情感性目标,安排课堂教学实践环节与之相呼应,便于一一检测目标的效度。
五、思维结构导图
思维结构导图
六、单元作业设计
单元作业目标: 1、语言方面:赏析关键词语,品味小说语言魅力;模仿小说形象的语言描述方式表述内心情感,尝试描写短篇小说。 2、思维方面:把握人物与社会背景之间的关系,学会分析小说人物的方法;把握小说的描写手法、艺术特点等;能用想象、联想的方法续写小说。 3、审美方面:从不同角度鉴赏文学作品,强化审美感受,提升艺术作品鉴赏能力。 4、文化方面:理解小说中人物的悲惨遭遇,了解其环境影响与社会根源,感受作品针砭时弊的思想锋芒;能在复杂的社会现实中,增强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与判断能力,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念。
任务一:曲径通幽 梳情节
作业内容 设计意图
【前置性作业】 1、通读本单元小说,梳理情节,概括故事,完成学习任务单1。 学习任务单1 篇目一句话概括故事梳理情节脉络《祝福》《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装在套子里的人》《促织》《变形记》
作业难度:较易 2、完成学习任务单2,建立求助者档案。 学习任务单2 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家庭情况:(家庭成员,家庭氛围……)生活经历: 重大(重要)生活事件:人生困境:
作业难度:中等 【随堂性作业】 1、完成学习任务单3,讨论突发事件的作用。 学习任务单3 篇目突发事件作用《祝福》《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装在套子里的人》《促织》《变形记》
作业难度:中等 【课后作业】: 以小组为单位,为《祝福》《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装在套子里的人》的小人书创作选取 10~15个关键情节。从情节叙事技巧的角度出发,阐述情节保留与删除的原因。小组按照评价标准3对成果进行投票,选出“最受欢迎的小人书”。 要求:①语言具体、生动,情节连贯。 ②阐述原因时要体现具体的叙事技巧。 作业难度:较难 梳理情节,画人物命运曲线图,关注情节运行中的突发事件对人 物命运的影响,训练概括能力。 引导学生重视小说中突变的情节,理解小说主人公陷入悲剧命运的重要转折点。 引导学生品析小说中的情节设计,为任务五铺垫。
任务二:抽丝剥茧 析人物
作业内容 设计意图
【随堂性作业】 完成学习任务单,标出主要人物的典型语言、经典镜头(细节)。 篇目外貌语言性格心理特点祥林嫂别里科夫林冲
作业难度:较易 【开放性作业】 比较《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变形记》的心理描写,写出你的发现。 建立“我”、鲁四叔、四婶的档案,并说明这三人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 (两题中选做任一题。) 人物档案“我”鲁四叔 四婶人物关系外貌特征典型事件性格特点
作业难度:中等 【课后作业】: 真题一:(2014·浙江高考)赵老板在鉴定钧瓷时,小说先用“淡淡”,后用“朗声”来描写他的神态,反映了人物怎样的心理?(《走眼》) 答案:①自信、沉稳、果断。②强调、不容置疑。③对隔壁店主的疑惑微露不悦。 真题二:(2018·全国卷Ⅰ)小说中说赵一曼“身上弥漫着拔俗的文人气质和职业军人的冷峻”,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赵一曼女士》) 答案:①文人的气质:喜欢丁香花,情趣不俗;时常深情、甜蜜地回忆战斗生活,文雅浪漫;用大义与真情感化青年,智慧过人;②军人的冷峻:遭严刑拷打而不屈服,意志坚定;笑对即将到来的死亡,从容淡定;充满母爱又不忘大义,理智沉稳。 作业难度:较难 旨在让学生聚焦在主要人物的语言和细节上,由环节一初读的情节梳理、人物梳理到人物语言、细节的赏析,是阅读细化的过程。 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设置开放性作业 链接高考真题,旨在教考衔接,巩固课堂知识,学以致用。
任务三:追根溯源 论环境
作业内容 设计意图
【前置性作业】: 摘录《祝福》《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所有直接描写“雪”的语段。 示例: 《祝福》中的雪景: (1)天色愈阴暗了,下午竟下起雪来,雪花大的有梅花那么大,满天飞舞夹着雾霭和忙碌的气色,将鲁镇乱成一团糟。 (2)雪花落在积得厚厚的雪褥上面,听去似乎瑟瑟有声,使人更加觉得沉寂。 (3)微雪点点的下来了。 (4)我在蒙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夹着团团飞舞的雪花,拥抱了全市镇。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雪景: (1)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 (2)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 那雪正下得紧。 仍旧迎着朔风归来。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 作业难度:较易 【探究性作业】: 《红楼梦》中有许多描写雪的语段。小组合作探究《红楼梦》中“雪”的作用(选择一处)。 示例: 第四十九回:贾宝玉一面忙起来揭起窗屉,从玻璃窗内往外一看,原来不是日光,竟是一夜大雪,下将 有一尺多厚,天上仍是搓绵扯絮一般。……出了院 门,四顾一望,并无二色,远远的是青松翠竹,自己却如装在玻璃盒内一般。 第一百二十回:贾政还欲前走,只见白茫茫一片旷野,并无一人。 作业难度:较难 【课后作业】: 真题一:(2011·江苏高考)请探究文中自然景物叙写的深刻寓意,以及对表现人物的作用。(《“这是你的战争!”》) 答案:深刻寓意 ①雪:昆明很少下雪,用下雪天寒渲染气氛,暗示战事紧急,形势严峻。②腊梅林:用傲雪的腊梅,象征爱国知识分子的高洁品格。(2)表现人物 ①孟弗之见到雪白的腊梅林,暗喻他路遇蒋姓学生后的沉重心情。②萧子蔚、澹台玮面对雪已消失了大半的腊梅林,暗示他们消解了内心的淡淡纠结,彼此之间理解更深了。③澹台玮走入腊梅林,人与梅相映,隐喻其坚贞人格。 真题二:(2018·江苏高考)分析小说画线部分的景物描写对情节发展的作用。(《小哥儿俩》) 答案:(1)鸟语花香与温暖的阳光,营造了充满生机的氛围,为人物的兴趣转移和情绪变化做铺垫; (2)“日光”“西边的白粉墙”等描写,为二乖在墙边发现小猫埋下伏笔。 作业难度:中等 让学生摘录课文句子,既能检查学生的预习效果,又提示学生阅读时注意文中的环境描写。 引导学生拓展迁移,让他们在阅读《红楼梦》的过程中关注环境与人物之间的关系,分析出:看得见的雪,是覆盖在大地之上的雪,是白茫茫一片空旷的景象;看不见的雪,是贾府由盛转衰的命运,是社会的变迁。
任务四:管中窥豹 明手法
作业内容 设计意图
【前置性作业】 浏览文本,谈一谈《祝福》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叙事视角的不同,并写简单阅读札记。 “读书札记”评价量表 格式标题摘录感受评分等级《祝福》五等《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作业难度:中等 【课后作业】 真题一:2020 年全国Ⅰ卷第 7题(《越野滑雪》)A 选项“小说中描写滑雪的段落多从尼克的角度来写,要么侧重他本人滑雪时的感受,要么通过他的眼睛来观看乔治滑雪的姿态,虽多次描写而无雷同之感。” 真题二:(2017年全国卷Ⅰ)小 说以一个没有谜底的“美好的谜”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作业难度:中等 落实单元学习目标,培养学生养成写读书札记的习惯。学生根据衡量自身的不足,以期有针对性地加强练习,从而提升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任务五:别具匠心 创佳作
作业内容 设计意图
【课后作业】 小说创作分享会 结合社会新闻、亲族邻里故事或校园生活,选择一个映社会风貌或人情的故事,利用晚自习和课余时间,完成一篇 800字左右的微型小说,参与班级“世相与人生”小说创作比赛,要求灵活运用任务二中学到的小说艺术手法。 作业难度:较难 【单元学习测评】 教材上本单元的五篇小说中四篇均配有人物插图、《变形记》一篇暂无人物插图 ,请设计一幅关于格里高尔的人物插图 ,详细说明构图要素及寓意。 学校话剧社已将本单元的五篇小说改编为话剧 ,演出顺序如下。请为这出话剧撰写节目串词。 ①《祝福》 ②《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③《装在套子里的人》 ④《促织》 ⑤《变形记》 作业难度:中等 通过阅读文本,反思现实生活,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参与生活,创造生活,走向高品质的语文生活,实现课内课外的融通。 考查学生图文转换能力和文学阅读与应用写作结合 的能力。撰写话剧表演的节目串词 ,有利于培养学生了解改编剧本、突出戏剧冲突的跨文体转化能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