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地理上册 综合探究一 从地图上获取信息-带着地形图去越野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文地理上册 综合探究一 从地图上获取信息-带着地形图去越野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课题 综合探究一 从地图上获取信息(第一课时 带着地形图去越野)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和要求: 1.结合图片与实例说出海拔、相对高度、等高线等基本概念; 2.说出并画出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原理与过程; 3.准确说出等高线地形图在不同地形部位的表现与特征; 4.具备初步认知等高线地形图地能力,并灵活运用于实际生活。 核心素养目标: 1.学生通过图片,认知案例所在地区:宁波市育王岭局部地势起伏状况与地形特征——锻炼区域认知能力; 2.学生通过观看动画与视频的展示,加深对等高线地形图绘制原理的认识——锻炼地理综合思维能力; 3.学生通过教师创设的情景参与宁波市育王岭中法战争时期严防法军偷袭的营垒探寻——锻炼地理实践力; 4.学生通过思考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意识到保护祖国大好河山的必要性——养成科学的人地协调观。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海拔、相对高度、等高线等基本概念。 2.等高线地形图在不同地形部位的表现与特征。 教学难点: 1.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原理与过程。 2.全面认知等高线地形图并灵活运用于实际生活。
教学过程
【导入】 前段时间,老师看到了这样一则新闻:浙江宁波育王岭附近发现了中法战争遗留的营垒,这些营垒为我们研究清末的历史提供了很好的实物资料,但是这些遗址大都分布于丘陵地区,内部地形结构复杂,我们如果想要准确找到一条正确的登山道路去探寻这些遗址,需要一样必不可少的工具,那就是等高线地形图。这节课,我们一起借助等高线地形图,探索这个战争遗址。 (播放“快闪”视频,激发学生课堂学习兴趣) 【探究活动一】问山去海几何高——绝对高度与相对高度的基本概念 情境创设:通过出示宁波市育王岭局部等高线地形图,将学生带入到“导入”部分所创设的新闻背景中,引导学生将文字资料与图片资料相结合,与课堂活动一起去探索“中法战争遗址”。 教师提问:想要准确地解读“等高线地形图”必须先明确两个基本概念,它们分别是“海拔”与“相对高度”,请同学们把书翻到14页,大家能说出他们的基本概念吗? 学生活动:看书并找出“海拔”与“相对高度”的基本概念,结合文字初步理解其基本含义。 教师讲授:通过展示动画、图片以及出示数据,一步步讲授“海平面”、“海拔”、“相对高度”在图片与实地的表现形式。 教师提问:(1)甲、乙两地的海拔分别是多少米?(2)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多少米? 学生活动:结合图片与动画回答问题,理解这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引申出“绝对高度”与“相对高度”的不同之处。 设计意图:通过“遗址探索”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将课件内容与书本内容的结合将学生的学习落到实处,借助动画、图片等多媒体方式,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全方位理解。 【探究活动二】指掌山河笔绘峰——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原理与过程 情境创设:通过展示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方法的视频,将学生观察问题的角度从静态转变为动态,引入视频的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于绘制等高线地形图的理解。 教师提问:视频中说到了地理上的三个地理名词,它们分别是“等高线”、“等高距”以及“等高线地形图”,请同学们把书翻到14页,大家能说出他们的基本概念吗? 学生活动:在教材中找出三者的基本概念,并在头脑中形成初步印象,为后续等高线绘制的讲解奠定一定的基础。 教师讲授:结合幻灯片动画,逐步讲解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过程,逐步强化学生对于等高线地形图绘制的步骤:(1)确定全图等高距;(2)假想多个平面,水平切割山体,两个平面的垂直距离为等高距;(3)被切割的山体,切割面和山体的交点下落,形成闭合曲线;(4)标明各条等高线海拔。在头脑中形成清晰印象。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等高线地形图,思考并讨论:在等高线地形图绘制的过程中,有哪些基本规则呢? 学生活动:观察多媒体左侧的等高线地形图绘制过程,思考并讨论绘制过程中的基本规则。 教师讲授:在等高线地形图中陡坡与缓坡的识别。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观看、动画展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教师讲授、提问与学生思考讨论等多种形式,强化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在脑海中形成清晰的等高线地形图绘制过程与规则。 【探究活动三】胸有沟壑山可期——等高线地形图对于不同地形部位的判读 情境创设:以对于育王岭局部地形部位的探索为导入,创设学生实地去探究发现这一地形单元的情境,并以此为过渡,结合实地照片与三位示意图,开启与推进等高线地形图对于不同地形部位的判读这一探究活动的进行。 教师过渡:(再次出示宁波市育王岭局部等高线地形图)如何看懂等高线地形图中不同的地形部位,并在探索的过程中不迷路? 教师引导:(出示不同地形部位的实际照片与三维示意图)分别结合照片与三维地图引导学生按照等高线地形图绘制的步骤,依次在纸上画出不同地形部位的等高线地形图,并能在同一张三维地图中表示出不同的地形部位。 学生活动:依次在纸上画出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盆地的等高线地形图,在教师引导下在同一张三维地图中表示出不同的地形部位。 教师总结:不同地形部位等高线地形图的特征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的创设调动学生参与课堂,让学生动手自己绘制不同地形部位的等高线地形图,进一步强化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增加学生的参与感与获得感,最后通过表格的方式进行横向比较与总结。 【探究活动四】欲与群峰试比高——带着等高线地形图与分层设色地形图去越野 情境创设:再次将学生带入到育王岭中法战争遗址探索的情境中来,通过“跟着文保所工作人员去探索”这样一个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课堂,随着教师的脚步,在探索路线中一步步总结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 教师引导:(第三次出示宁波市育王岭局部等高线地形图)通过今天知识的学习,当同学们第三次看到这张图时,想必对如何开启探索之旅已经满怀信心了,万事俱备,现在,我们就跟着文保所工作人员的脚步,开启探索之旅吧! (引导学生认出不同的地形部位) 学生活动:指认不同的地形部位,跟随课堂的脚步,一起开启探索之旅。 教师过渡:为了能够直观地告诉我们地势的起伏状况,我们在等高线地形图的基础上,将不同海拔范围等高线之间的区域赋予不同的颜色,便得到了分层设色地形图。 学生活动:通过观察分层设色地形图,探索不同颜色的区域所表示的含义。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跟着文保所工作人员去探索”这样一个情境,牢牢吸引学生对于课堂的注意力,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不仅收获和强化了知识,更激发了探索祖国大好河山的兴趣。 【结语】 今天,我们不仅仅学习了有关于等高线地形图的相关知识,还一起探索了宁波育王岭中法战争遗址。正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希望同学们日后可以运用好这一份知识,好好去探索、去守护祖国的大好河山。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