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课件

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人教部编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一、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作品 作者 作品性质 影响(历史地位)
《本草纲目》
《天工开物》
《农政全书》
药物学著作
李时珍
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科技巨著
农学著作
徐光启
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宋应星
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阅读教材,依次完成表格:
(一)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李时珍通过自己的医疗实践,深感医生对药物的辨识和使用至关重要,有必要对古代的药物学书籍加以整理和补充,编写一部新的医药学著作。
  古有《本草》一书,自炎黄及汉、梁、唐、宋,下迨国朝,注解群氏旧矣。第其中舛谬差讹遗漏,不可枚数。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序》
《本草纲目》
(一)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1.作者:
2.类别:
3.内容:
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李时珍
一部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
记载药物1800多种,收录药方11000多个,还附有1100多幅药物形态图。
对各种药物进行了新的分类,详细介绍了它们的产地、形色、气味及其主要疗效。
4.特点:
◎《本草纲目》中的药材插图
  根据材料归纳《本草纲目》的特点是什么?
  特点一:图文并茂。
  《本草纲目》共52卷,190万字。记载药物1 892种,分为水、火、土、金石、草、谷、菜、果、木、服器、虫、鳞、介、禽、兽、人16部62类,附方11 096则,附图1 160幅。编写的体例是首标正名叫做纲,各家注释叫做目,其次是集解、辨疑、正误,再次是气味、主治、附方。
  特点二:内容丰富。
  特点三:对所载药物进行了新的分类。
5.影响:
《本草纲目》中称青蒿“治疟疾寒热”,为以屠呦呦为代表的当代中国医药工作者寻找抗疟疾的药物提供了线索和灵感。
《本草纲目》对药物的记载至今仍然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本草纲目 》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二)宋应星与《天工开物》
  《天工开物》是宋应星中了举人以后,担任过地方官,公务闲暇时就专心致志地研究科学技术,整理各地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和经验。宋应星经过长期的积累和不懈的探究,编写了《天工开物》一书。
宋应星(1587-约1666年),江西奉新人,明朝著名科学家。宋应星一生致力于对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科学考察和研究,收集了丰富的科学资料。
1.作者:
2.类别:
(二)宋应星与《天工开物》
明代科学家宋应星
是一部科技巨著
3.内容:
①把各生产部门分为18类,几乎覆盖了当时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的所有生产、加工部门。
②具体介绍各种物品、生产工具及生产流程,还绘有120多幅插图,画面直观生动,描绘了生产过程和各行各业劳动人民的形象
4.影响:
5.地位:
(二)宋应星与《天工开物》
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记述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
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天工开物》插图
(三)徐光启与《农政全书》
徐光启(1562-1633),天主教圣名保禄,汉族,上海县法华汇(今上海市)人,明代著名科学家、政治家。官至崇祯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内阁次辅。
全书60卷
约70万字
分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树艺、蚕桑、种植、牧养、制造、荒政等大类
1.作者:
2.类别:
(三)徐光启与《农政全书》
明代科学家徐光启
农业科学巨著
3.内容:
①全书60卷,约70万字,分为农本、田制、农事、水利、农器、树艺、蚕桑、种植、牧养、制造、荒政等大类
4.影响:
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
《徐霞客游记》
明末的徐霞客长年旅行,游历名山大川,走遍大半个中国。他坚持写日记30多年,留下了60余万字的游记资料。后人将这些日记整理成
《徐霞客游记》一书。这部书详细记录了各地的地理、水文、
地质、植物等现象,以及经济、交通、城镇聚落、风土文物
等,其中对喀斯特地貌的考察和记录,居当时世界的先进水
平。作者写景写物具体形象,情景交融,表现出很高的艺术
性。《徐霞客游记》既是地理学巨著,也是文学名著。
《徐霞客游记》
知识拓展
(一)明长城
长城的修建自春秋战国开始,延续了两千多年。秦、明所修长城均长逾万里。明朝长城修筑规模最大,技术最为先进,也最为坚固。明朝还在长城沿线设立卫所,驻守军队,形成个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长城内外,中原王朝与北方民族演绎了持久的碰撞与交融。长城既是条军事防御线,又是一条地理上的重要界线,也是一条农牧分界线。
明长城示意图
1.修建目的:
2.东西起止点:
东起鸭绿江边、西至嘉峪关
3.组成部分:
明长城以城墙为主体,由关隘、城台、烽火台等组成。
(一)明长城
为了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
城台
烽火台
关隘
4.地位:
5.影响:
在长城修筑史上,明长城的规模最大,历史最久,布局更合理,技术更先进,设施更为完善,工程质量更为坚固。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长城,主要是明代修筑的。
长城处于北方游牧地区与农耕地区的连接线上,在它附近的多民族聚集的地区,建立了许多农牧贸易场所,使长城同时成为各民族交往的纽带。
(一)明长城
明长城
明长城——以城墙为主体,由关隘、城台、烽火台等组成
相关史事 明长城有些城墙,平均
高度为7—8米,城基宽6—7米,顶宽平
均为4-5米。城墙的外侧设有2米的垛口,
垛口上有望口和射洞。在长城沿线重要
的位置上还修建关城,是重要的防御据
点和关卡,著名的有山海关、居庸关、
平型关、雁门雁门关、嘉峪关等。
居庸关长城
(一)明长城
(二)北京城
朱棣通过“靖难之役”成为明朝第三个皇帝以后,选定北京为都城,从1406年开始对北京城进行大规模的营建,1420年基本建成,次年正式迁都北京。
靖难之役
观看视频,了解北京城的构造。
(1)组成:明朝北京城由宫城、皇城和外城组成。
(二)北京城
宫城即紫禁城,今称故宫,是北京城的核心。
皇城在宫城的外面,周长9000多米,设有6个门。
内城又在皇城的外面,周长约23千米,设有9 个门。
外城在内城南,设有7个门。
(2)北京城的特点:
①整个北京城平面呈“凸”字形,由一条中轴线纵贯南北,从宫城到外城都以这条中轴线对称展开,均衡布局,形成了完整而和谐的巨大建筑群。




②北京城的建筑,以宫殿为重点,并建有坛庙、宫苑、王府、城垣、城楼、官衙、仓库、寺观、桥梁、街巷、工商场所,以及其他各种民生设施。
(2)北京城的特点:
③紫禁城是北京城最为雄伟壮丽的建筑,总面积约16万余平方米,有各类殿宇等近9000间,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2)北京城的特点:
皇都积胜图(局部)
(一)小说
自秦汉以来,汉赋、唐诗、宋词、唐宋散文、元曲等文学创作各领风骚。到了明代,小说、戏曲等大众文学流行起来。尤其是小说创作,在明代处于黄金时期,在中国古代文学史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三、小说和戏剧
  明朝最著名的三部长篇章回体小说是什么?
《三国志通俗演义》书影
《水浒传》书影
《西游记》插图
这三部小说,虽然主题和风格各异,但都规模宏大,结构严谨,情节曲折,想象丰富,语言生动,问世之后在社会上广泛流传,家喻户晓,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并对以后的小说、戏剧等文学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小说
小说 《三国志通俗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
成书时间
作者
内容
艺术特点
元末明初
罗贯中
以三国的史实为基础,描写三国间的矛盾冲突
结构宏伟,脉络细密,情节跌宕起伏
元末明初
施耐庵
明代中期
吴承恩
以官逼民反为主题,讲述梁山好汉的故事
运用白话描写,洗练明快,生动传神
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艰难历程
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小说,语言生动流畅,故事引人入胜
(二)书法绘画艺术:
书法
绘画
戏剧
明朝
艺术
董其昌
综合了晋、唐、宋、元各家的书风,自成一体。
“泼墨大写意画派”创始人
徐渭
《牡丹亭》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有力地批判了封建礼教,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汤显祖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科技名著
李时珍和《本草纲目》
宋应星和《天工开物》
徐光启和《农政全书》
明长城和北京城
明朝长城
明朝北京城
小说和艺术
课堂小结
小说
戏剧:汤显祖《牡丹亭》
罗贯中《三国演义》
施耐庵《水浒传》
吴承恩《西游记》
1、将下列人物与他们的作品用直线连接起来。
李时珍 《西游记》
宋应星 《三国志通俗演义》
徐光启 《水浒传》
施耐庵 《农政全书》
罗贯中 《本草纲目》
吴承恩 《天工开物》
课堂小练
2.被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 )
A.《天工开物》 B.《齐民要术》
C.《农政全书》 D.《本草纲目》
A
3.不到长城非好汉。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明长城(如右图)总长万余里,她的东西起止点是( )
A.东起嘉峪关,西至辽东
B.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
C.东起嘉峪关,西至山海关
D.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
B
课堂小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