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9.3公正司法 第3课时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9.3公正司法 第3课时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9.3 公正司法 教学设计
一、【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正确认识公正司法的具体要求,公正司法是为了更好维护自身的利益。
2、科学精神:理解公正司法的内涵、意义、要求。
3、法治意识:通过学习,培养守法意识,树立法治观念。
4、公共参与:以主人翁的姿态监督司法机关的执法行为,为法治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二、【重难点】
1.教学重点:公正司法的含义、意义;推进公正司法的具体要求。
2.教学难点:公正司法的意义;推进公正司法的具体要求
三、【学习方法】
合作探究法与讲授分析法相结合
四、讲授新课
1、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张玉环重获自由》并提出问题:从张玉环案案件不合理之处反思我应国如何有效推进司法的公正?
2、【学习过程】
总议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议题一:公正司法 一心为民
探究与分享:
展示图片:
展示材料:
如何理解公正司法的内涵
情境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 一个案例胜过一打文件。案例是法治建设的深刻印迹,是充满“烟火气”的社会生活映射,蕴含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和公平正 义的无限向往,
最高人民检察院重视发挥案例示范引领作用,强化案例指导工作,截至2023年2月发布了43批174件指导性案例。指导性案例的下发,让“法不能向不法让步”“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等法治观念深入人心, 检察人员通过参照办案,捍卫公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努力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探究1 结合情境,说明公正司法的内涵是什么。
探究 2 结合情境,分析公正司法的意义是什么。
探究提示:
探究1 提示:公正司法,就是要在司法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中坚持和体现公平正义。具体就法院的审判而言,公正司法既要求法院的审判过程做到平等和正当,也要求法院的审判结果体现公平和正义。
探究2 提示:公正司法使得审判结果可以更好地得到人们的认可和尊重,有利于有效解决案件纠纷,惩罚违法者,救济受害者,实现司法的公平正义。
交流展示:合作探究后,学生交流并回答。
教师点拨:
(一)公正司法的内涵
1.内涵:就是要在司法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中坚持和体现公平正义。
意义: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具体就法院的审判而言,公正司法既要求法院的审判过程做到平等和公正,也要求法院的审判结果体现公平和正义。
2.要求:
(1)司法的程序要公正。程序的公正意味着当事人诉讼地位平等、司法过程严格依据诉讼进行。通过程序公正,可以最大化实现结果公正,有效保护公民的程序权利,从而使得审判结果可以更好地得到人们的认可和尊重。
(2)司法的结果要公正。结果的公正意味着法律适用准确、案件事实清楚、裁判结果合法合理。只有结果公正,才有有效解决案件纠纷,惩罚违法者,救济受害者。
知识小结:
板书:“一、公正司法的内涵”……
细节提示:
公安机关是国家的行政机关,依法管理社会治安,行使国家的行政权。同时它又担负着刑事案件的侦查任务。所以公安机关具有双重性,即既有行政性又有司法性。
司法机关:
人民检察院是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监督公安机关、人民法院等活动是否合法。对危害国家和社会安全等重大犯罪案件,行使检察权:即对公安机关侦查的案件进行审查,决定是否逮捕、起诉或者不起诉;对于刑事案件代表国家提起公诉、出席法庭支持公诉。
人民法院是国家审判机关,其任务是审判刑事、民事、行政等案件。通过审判活动,惩办一切犯罪分子,解决民商事纠纷.
【注意】检察权不等于监察权,监察委员会行使监察权。
议题二:正义不灭 推进司法公正
探究与分享:
展示图片:播放视频《中国法官公正司法、守土尽责》+
展示材料:
如何推进公正司法
情境一 我国全面贯彻证据裁判规则,严格依法收集、固定、保存、审查、运用证据,完善证人、鉴定人出庭制 度,保证庭审在查明事实、认定证据、保护诉权、公正裁判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严格适用回避等制度,提高司法公信力。
情境二 司法是严肃的,但也可以有温度和感情。我国司法救助制度的实施总体平稳,成效初显,涉案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稳步提升。
探究 结合视频和材料,说明应怎样推进公正司法。
探究提示:
探究 提示:
①推进公正司法,必须确保审判权和检察权依法独立行使。
②推进公正司法,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做到事实认定符合客观真相、办案结果公正、办案程序公正。
③推进 公正司法,必须坚持人民司法为人民,依靠人民推进公正司法,通过公正司法维护人民权益。
④推进公正司法,必须加强人权司法保障 。
交流展示:合作探究后,学生交流并回答。
教师点拨:
(二)推进公正司法
1.措施:
(1)必须确保审判权和检察权依法独立行使。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支持法院、检察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
(2)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做到事实认定符合客观真相、办案结果公正、办案程序公正。
(3)必须坚持人民司法为人民,依靠人民推进公正司法,通过公正司法维护人民权益。
(4)推进公正司法,必须加强人权司法保障。
2.意义:
总:公正司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保障。
①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②司法的程序公正,可以最大化实现结果公正,有效保护公民的程序权利,从而使得审判结果可以更好地得到人们的认可和尊重。
③司法的结果公正,才能有效解决案件纠纷,惩罚违法者,救济受害者,使法律的公平正义得以实现。
④有利于打击犯罪,保障人权,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⑤有利于推动法治国家的建设,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3、知识小结:
板书:“二、推进公正司法”……
名词点击:
罪刑法定:这是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其基本含义是“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和“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即犯罪行为的界定、种类、构成条件和刑罚处罚的种类、幅度均应当由法律加以规定,对于刑法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的行为,不得定罪处罚。辩论权是指当事人(包括第三人及其代理人)在诉讼进行中,就案件请求、争议的事实、证据材料及法律适用等方面各自陈述自己的主张,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互相进行反驳和论证的权利。
疑罪从无:这是刑事诉讼法中确立的旨在实现司法公平和保障人权的重要制度,指对被告人定罪量刑必须依据确定、充分的证据。对于缺乏充分证据的案件,司法机关应当不起诉或判处被告人无罪。
非法证据排除:通常是指在刑事诉讼中,侦查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使用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证据。凡以非法方法取得的证据均不得在刑事审判中被采纳。
司法救助:是体现国家关怀的抚慰性、救济性措施,是国家对因遭受犯罪侵害或民事侵权、无法获得有效赔偿而造成生活困难的当事人或其近亲属予以一次性救助的制度。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1、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严格公正司法,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准确落实司法责任制,加快建设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由此可见,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旨在( )
①提高司法能力和公信力,让司法发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作用。
②健全司法制约监督机制,确保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
③司法机关严格公司司法,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义义审判制度
④践行人民至上发展思想,增强司法服务人民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安徽省表决通过《安徽省知识产权保护条例》(简称《条例》)。该《条例》共7章52条,就加强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司法保护、社会保护,建立健全协同工作机制,严厉追究法律责任等作出明确规定。为更好保护知识产权(  )
①省人大及其常委会要依法定程序制定基本法律,推进科学立法
②行政机关要带头依法执政,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推进严格执法
③司法机关要通过程序公正,最大化实现结果公正,推进公正司法
④要把全民普法守法作为依法治国长期基础性工作,推进全民守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面推进以司法责任制为核心的基础性改革,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目前全国法院法官员额制改革已全面完成,实行法官对办案质量终身负责,设立法官惩戒委员会,强化错案责任追究,此项司法责任制改革的目的是( )
①强化司法公正,守护公平正义
②推进阳光司法,维护政府权威
③完善司法程序,实现核心价值
④强化责任落实,激发法官动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参考答案】BDB
【布置作业】
(一)必做:
1、整理本节课知识,并理解记忆。
2、完成分层作业第一部分:基础检测10个小题.
(二)选做:
结合所学知识和生活实际,假如我是一名中国法官请以“推进司法公正、尽职守土”为题写一篇演讲稿。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200字左右。
【教后反思】
(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