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复习卷(第1-4单元)(试题)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期中复习卷(第1-4单元)(试题)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册数学北师大版(含解析)

资源简介

期中复习卷(第1-4单元)(试题)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下册北师大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面的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2.6千米和6吨比较( )。
A.6千米长 B.6吨重 C.无法比较
3.妈妈2小时行了142千米到了奶奶家,妈妈是( )去的奶奶家。
A.骑自行车 B.开汽车 C.乘飞机
4.一个“雪容融”33元,刘阿姨要买18个“雪容融”。带( )元比较合适。
A.600 B.660 C.540
5.下面的算式中,( )的得数最接近3000。
A.39×91 B.29×99 C.81×42
二、填空题
6.拨动计数器上的珠子属于( )现象,拧开水龙头属于( )现象。
7.在括号里填上“>”“<”或“=”。
59×78( )4800 305÷5( )60 480÷2÷4( )480÷8 4吨( )4002千克
8.在7□5÷7中,要使商中间有0,□里可以填( );在65□÷5中,要使商的末尾有0,□里可以填( )。
9.找规律,直接写出下面各式的结果。
12345679×9=111111111
12345679×18=222222222
12345679×27=333333333
(1)12345679×36=
(2)12345679×45=
(3)12345679×54=
(4)12345679×63=
(5)12345679×72=
10.三年级的同学排队坐缆车,每辆缆车限坐4人。淘气排在第54位,他应坐在第( )辆缆车。
11.根据,写出( )。
三、判断题
12.每一个长方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
13.8岁的珍珍能背起80千克的棉花。( )
14.0÷6,0×6,0×0三道算式的结果都是0。( )
15.26×15就是26×10+26×5。( )
16.两个乘数的末尾都没有0,积的末尾也没有0。( )
四、计算题
17.直接写出得数。
33÷3= 82÷2= 408÷4= 500÷5=
270÷9= 420÷6= 30×20= 16×10=
18.用竖式计算。(第3题要验算)
642÷6= 65×84= 847÷4=
19.脱式计算。
320÷8-17 15×4×10 (22+38)×7
五、作图题
20.以虚线为对称轴,画出下面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六、解答题
21.如果每人每月回收5千克废纸,那么三(1)班50人8个月能回收多少吨废纸?如果按1吨废纸可以生产再生纸800千克来计算,那么这些废纸能生产多少千克的再生纸?
22.新华印刷厂要装订725本练习本,装订了5天,还有115本没有装订,平均每天装订多少本?
23.为治理河道污染,某市对河道淤泥进行清理,同样一段河道,新阳施工队每天清理175米,5天可以清理完,碧水施工队需要7天才能完成。碧水施工队每天清理多少米?
24.周末爸爸开车带丁丁去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路上行驶了18小时,汽车的平均速度是47千米/时。他们路上一共行驶了多少千米?
25.仓库里有80箱饮料,平均每箱售价56元。卖出一部分后,仓库里还剩下27箱饮料。已卖出的饮料能收入多少元?
参考答案:
1.C
【分析】A.这个图形是长方形,连接长方形对边中点的直线,沿着这条直线折叠,直线两边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是轴对称图形;
B.这个图形是圆,过这个圆心画一条直线,沿着这条直线折叠,直线两边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是轴对称图形;
C.这是一个梯形,沿着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边的部分不能够完全重合,即不存在这样一条直线,所以这个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详解】A.;
B.;
C.不存在这样的直线。
故答案为:C
【点睛】把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叠,这条直线两边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2.C
【分析】千米是长度单位,吨是质量单位,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没有联系,无法比较大小。
【详解】6千米和6吨无法比较。
故答案为:C
3.B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时间单位、长度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计量较长的时间用小时(h)作单位,一场电影的时间大约2小时,计量较长的距离用千米(km)作单位,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大约是100千米,据此选择合适的交通工具即可。
【详解】142÷2=71(千米)
A.骑自行车每小时大约是15千米,骑行71千米不符合实际,选项错误;
B.汽车每小时行驶60千米左右,2小时行了142千米符合实际,选项正确;
C.飞机每小时大约能飞800千米,每小时飞71千米不符合实际,选项错误。
妈妈2小时行了142千米到了奶奶家,妈妈是开汽车去的奶奶家。
故答案为:B
4.A
【分析】一个“雪容融”的价钱乘买的个数,可以算出需要带(33×18)元,再估算出结果即可。
【详解】33×18
≈30×20
=600(元)
一个“雪容融”33元,刘阿姨要买18个“雪容融”。带600元比较合适。
故答案为:A
5.B
【分析】两位数乘两位数估算时,先将这两个两位数估成接近的整十数再进行计算,依此计算并选择。
【详解】A.39接近40,91接近90,即39×91≈3600。
B.29接近30,99接近100,即29×99≈3000。
C.81接近80,42接近40,即81×42≈3200。
由此可知,29×99的得数最接近3000。
故答案为:B
6. 平移 旋转
【分析】拨动计数器上的珠子,珠子作直线运动,属于平移现象;拧开水龙头,作圆周运动属于旋转。
【详解】拨动计数器上的珠子属于平移现象,拧开水龙头属于旋转现象。
【点睛】会根据运动轨迹判定属于平移现象、旋转现象。
7. < > = <
【分析】(1)估算出算式的值小于多少即可判断;(2)计算出算式的结果再比较大小;(3)根据除法的性质进行判断;(4)1吨=1000千克,把单位统一后比较大小。
【详解】59×78<60×80=4800 305÷5=61>60
480÷2÷4=480÷(2×4)=480÷8 4吨=4000千克<4002千克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整数乘法的估算、整数除法的计算、除法的性质和质量单位换算知识的掌握。
8. 0、1、2、3、4、5、6 0、1、2、3、4
【分析】(1)在除法算式7□5÷7中,被除数为三位数7□5,除数为7,百位数7能整除7,则商的最高位为百位,根据整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要使商的中间有0,则□<7,即□里可以填0、1、2、3、4、5、6;
(2)根据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在算式65□÷5中,要使商的末尾有0,□里可以填0、1、2、3、4。
【详解】根据分析:在7□5÷7中,要使商中间有0,□里可以填0、1、2、3、4、5、6;在65□÷5中,要使商的末尾有0,□里可以填0、1、2、3、4。
9. 444444444 555555555 666666666 777777777 888888888
【详解】解答此题要认真观察算式,可以发现,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比第一个算式的9扩大几倍,积就扩大几倍。
10.14
【分析】淘气排的位置数除以每辆缆车限坐人数,有余数,商加1为他应坐的缆车序号,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54÷4=13(辆)……2(人)
13+1=14(辆)
淘气排在第54位,他应坐在第14辆缆车。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整数除法的实际应用,熟练掌握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1.12800
【分析】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乘(或除以)几。
【详解】32×10=320,一个因数乘10,另一个因数不变,则积也乘10,1280×10=12800;
所以320×40=12800。
【点睛】熟练掌握积的变化规律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12.√
【分析】
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对折后的两部分都能完全重合,则这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这条直线就是这个图形的对称轴。
【详解】
长方形有2条对称轴,是轴对称图形,所以,每一个长方形都是轴对称图形,此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3.×
【分析】根据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一个成年男人的体重大约是80千克,而8岁的孩子不可能背起一个成年男人。据此判断。
【详解】8岁的珍珍不可能背起80千克的棉花。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4.√
【分析】
0除以任何一个不为0的数,还得0;0与任何一个数相乘,还得0;依此判断。
【详解】0÷6=0,0×6=0,0×0=0;
0÷6,0×6,0×0三道算式的结果都是0。
故答案为:√
15.√
【分析】根据把15分成10和5,用这两个数分别与26相乘,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26×15
=26×(10+5)
=26×10+26×5
所以原题干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
16.×
【分析】两个乘数的个位上的数相乘能成整十数的话,其乘积末尾也会带0,例如25×12=300,两个乘数末尾都没有0,可是积的末尾却是有0的。
【详解】两个乘数的末尾都没有0,积的末尾可能有0。原题说法有误。
故答案为:×
17.11;41;102;100;
30;70;600;160
【详解】略
18.107;5460;211……3
【分析】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笔算法则: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先看被除数的最高位;如果最高位比除数小,就要看前两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有余数除法利用“被除数=除数×商+余数”进行验算。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先用一个因数的个位与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依次相乘,再用这个因数的十位与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依次相乘,乘到哪一位,积的个位就与哪一位对齐,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再把两次相乘的积加起来。
【详解】642÷6=107 65×84=5460 847÷4=211……3
验算:
19.23;600;420
【分析】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同级运算时,从左到右依次计算;两级运算时,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时,先算括号里面的。
【详解】320÷8-17
=40-17
=23
15×4×10
=60×10
=600
(22+38)×7
=60×7
=420
20.见详解
【分析】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
【详解】
【点睛】熟练掌握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点补全轴对称图形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1.2吨;1600千克
【分析】根据“每人每月回收5千克×人数50人×时间8个月”可以回收废纸的数量。1吨=1000千克,再换算成以吨为单位的数,1吨废纸能生产再生纸800千克,用800乘回收的废纸数量,就求出能生产再生纸的量了。
【详解】50×5×8
=250×8
=2000(千克)
2000千克=2吨
800×2=1600(千克)
答:三(1)班50人8个月能回收2吨废纸,这些废纸能生产1600千克的再生纸。
22.122本
【分析】先用要装订练习本的总本数减去115,求出已经装订的本数;再用已经装订的本数除以装订的天数,即可求出平均每天装订多少本。
【详解】(725-115)÷5
=610÷5
=122(本)
答:平均每天装订122本。
23.125米
【分析】首先用新阳施工队每天清理河道的长度乘清理完用的时间,求出这段河道的长度,然后用它除以7,求出碧水施工队每天清理多少米即可。
【详解】175×5÷7
=875÷7
=125(米)
答:碧水施工队每天清理125米。
24.846千米
【分析】路程=速度×时间,代入数据计算即可。
【详解】47×18=846(千米)
答:他们路上一共行驶了846千米。
【点睛】本题考查行程问题,关键是熟记公式。
25.2968元
【分析】用总箱数减去还剩下的箱数求出已经卖出的箱数,用已经卖出的箱数乘每箱的售价即可求出能收入多少钱。
【详解】(80-27)×56
=53×56
=2968(元)
答:已卖出的饮料能收入2968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