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血液生理 课件(共67张PPT)《畜禽解剖生理学》同步教学(中国农业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3血液生理 课件(共67张PPT)《畜禽解剖生理学》同步教学(中国农业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67张PPT)
血液生理
物质运输作用
在心血管系统内循环流动,起着物质运输作用的就是血液。
一方面,血液将从肺部获取的氧气和从肠道吸收的营养物质运送到各个器官,将内分泌腺产生的激素运输到相应的靶细胞;
血液的功能
血液生理
物质运输作用
另一方面,血液又将细胞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运送到肺,将其他代谢终产物运送到肾脏等排泄器官而排出体外。
这是血液最主要的运输功能。
血液的功能
血液生理
缓冲功能
血液含有多种缓冲物质,可缓冲进入血液的酸性或碱性物质引起的血浆pH变化,使pH维持在正常范围内。
血液的功能
血液生理
防御和保护功能
血液参与机体的生理性止血、抵抗细菌和病毒等微生物引起的感染和各种免疫反应。当血液总量或组织、器官的血流量不足时,会造成组织损伤,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血液的功能
血液生理
血液生理
1.1 血液的组成
血液由血浆和悬浮于其中的血细胞组成。
血浆
晶体物质溶液
血浆蛋白
包括水和溶解于其中的多种电解质、小分子有机化合物。
由于这些溶质和水都很容易透过毛细血管壁与组织液中的物质进行交换,所以血浆中电解质的含量与组织液基本相同。
白蛋白
球蛋白
纤维蛋白
白蛋白和大多数球蛋白主要由肝脏产生。
血浆蛋白的主要功能:
形成血浆胶体渗透压,可保持部分水于血管内;
可以作为载体运输脂质、离子、维生素、代谢废物等低分子物质;
参与血液凝固。
血液生理
1.1 血液的组成
1.1 血液的组成
血液生理
若将一定量的血液与抗凝剂混匀后放入离心管中离心,由于相对密度的不同,血细胞将与血浆分开,管中上层的淡黄色液体为血浆,下层深红色的为红细胞,两者之间的薄层白色不透明的是白细胞和血小板。
血浆
白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
1.1 血液的组成
血液生理
血浆
白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
如果不加抗凝剂,让血液自然凝固,凝固后析出的淡黄色液体称为血清。血浆中有纤维蛋白原,而血清中没有,血凝块中则含有由纤维蛋白原转变成的纤维蛋白。
血量是指全身血液的总量
全身血液的大部分在心血管系统中快速循环流动,称为循环血量;
小部分血液滞留在肝、肺、腹腔静脉和皮下静脉丛内,流动很慢,称为储存血量。
血液生理
2.1 血量
在运动或大出血等情况下;储存血量可被动员释放出来,以补充循环血量的不足。
正常情况下,由于神经、体液的调节作用,体内血量保持相对恒定。
血量的相对恒定是维持正常血压和各组织、器官正常血液供应的必要示件。
血液生理
2.1 血量
颜色:血液是红色的
气味
动脉血含氧量高,呈鲜红色;
静脉血含氧量低,偏暗红色。
血液当中含有一些挥发性脂肪酸,让血液闻起来有血腥气。
血液生理
3.1 血液的理化性质
比重,pH值
动物血液的相对密度即比重在1.040~1.0754的范围内波动
pH在7.30~7.50之间。
血液生理
3.1 血液的理化性质
晶体渗透压:由晶体物质所形成的渗透压称为晶体渗透压,80%来自氯离子和钠离子。
血液生理
3.1 血液的理化性质
渗透压:主要来自溶解于其中的晶体物质。
胶体渗透压:血浆中虽含有多量蛋白质,但因蛋白质的分子量大,分子数量少,所形成的渗透压小,由蛋白质所形成的渗透压称为胶体渗透压。
血液生理
3.1 血液的理化性质
渗透压:主要来自溶解于其中的晶体物质。
血液生理
3.1 血液的理化性质
渗透压
在临床上和生理实验中所使用的各种溶液,其渗透压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称为等渗溶液。
高于或低于血浆渗透压的溶液称为高渗或低渗溶液。
血液生理
3.1 血液的理化性质
渗透压
将0.9%NaCl溶液称为等渗溶液或生理盐水,红细胞悬浮于其中可保持正常形态和大小。
4.1 红细胞生理
血细胞及其功能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血液生理
红细胞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血细胞。
成年动物的红骨髓是生成红细胞的唯一场所
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呈现双面凹的圆饼状。
禽类的红细胞有细胞核,呈椭圆形。
血液生理
4.1 红细胞生理
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
血液中98.5%的氧是与血红蛋白结合成氧合红蛋白的形式存在的。
红细胞内含有多种缓冲物质,对血液中的酸碱物质有一定的缓冲作用。
血液生理
4.1 红细胞生理
白细胞与红细胞一样,也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
白细胞为无色、有核的细胞,在血液中一般呈球形,比红细胞体积大、数目少。
血液生理
4.1 红细胞生理
4.1 红细胞生理
血液生理
中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白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单核细胞
粒细胞:其胞质中含有嗜色颗粒。
各类白细胞均参与机体的防御功能。
白细胞所具有的变形、游走、趋化、吞噬和分泌等特性,是执行防御功能的生理基础。
血液生理
4.2 白细胞生理
除林巴细胞外,所有的白细胞都能伸出伪足做变形运动。
血液生理
4.2 白细胞生理
凭借这种运动,白细胞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这一过程称为白细胞渗出在某些化学物质的吸引下,可迁移到炎症区域发挥其生理作用,将细菌等异物吞噬,进而将其消化、杀灭。
血液生理
4.2 白细胞生理
中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的胞核呈分叶状。
中性粒细胞在血管内停留的时间平均只有6~8h,一旦进人组织,它们就不再返回血液。
血液生理
4.2 白细胞生理
中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是血液中主要的吞噬细胞其变形游走能力和吞噬活性都很强。
血液生理
4.2 白细胞生理
中性粒细胞
当细菌入侵时,中性粒细胞在炎症区域产生的趋化性物质作用下,自毛细血管渗出而被吸引到病变部位。
血液生理
4.2 白细胞生理
中性粒细胞
当中性粒细胞吞噬数十个细菌后,其本身会解体,释放的各种溶酶体酶又可溶解周围组织而形成脓液。
血液生理
4.2 白细胞生理
单核细胞
单核细胞通常又被称为巨噬细胞。
从骨髓进入血液的单核细胞仍是未成熟的细胞。
血液生理
4.2 白细胞生理
单核细胞
在血液中停留2~3d后迁移到组织中,继续发育成巨噬细胞,细胞的体积增大,具有比中性粒细胞更强的吞噬能力。
血液生理
4.2 白细胞生理
单核细胞
当有细菌入侵时,组织中已存在的巨噬细胞可立即发挥抗感染作用,吞噬和消化病原微生物以及凋亡细胞和损伤的组织;
血液生理
4.2 白细胞生理
单核细胞
单核细胞还具有分泌功能,在抗原或多种非特异因子的刺激下分泌多种物质;
血液生理
4.2 白细胞生理
单核细胞
可以处理和递呈抗原,激活淋巴细胞并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
还具有识别和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
血液生理
4.2 白细胞生理
嗜酸性粒细胞
体内嗜酸性粒细胞主要存在于组织中,为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的100倍。
血液生理
4.2 白细胞生理
嗜酸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有较弱的吞噬能力,基本上无杀菌作用,在抗细菌感染防御中不起主要作用。
血液生理
4.2 白细胞生理
嗜酸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的主要作用是参与对蠕虫的免疫反应,以及参与限制嗜减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在I型超敏反应中的作用,减弱过敏反应的程度。
血液生理
4.2 白细胞生理
嗜碱性粒细胞
成熟的嗜碱性粒细胞存在于血液中,只有在发生炎症时受趋化因子的诱导才迁移到组织中。
血液生理
4.2 白细胞生理
嗜碱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的胞质中存在较大的碱性染色颗粒,这些颗粒内含有肝素、组织胺等,组织胺具有舒张血管的作用。
血液生理
4.2 白细胞生理
嗜碱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释放上述两种物质以及其他调节因子能增加局部血流,促进其它细胞向炎症或过敏反应区域迁移。
血液生理
4.2 白细胞生理
嗜碱性粒细胞
肝素还具有抗凝血作用,有利于保持血管的通畅,使吞噬细胞能够到达抗原入侵部位而将其破坏。
血液生理
4.2 白细胞生理
淋巴细胞
淋巴细胞是免疫反应的核心。
根据淋巴细胞的发生来源、形态结构、表面标志和免疫功能等方面的不同,将其分为:
血液生理
4.2 白细胞生理
T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
NK细胞
血液生理
4.2 白细胞生理
T淋巴细胞
NK细胞
B淋巴细胞
随血液循环到胸腺,在腺激素等的作用下成熟,而B细胞在骨髓中分化成熟。
当受到抗原刺激后,T细胞即转化为淋巴母细胞,再分化为致敏T淋巴细胞,参与细胞免疫,其免疫功能主要是抗胞内感染、产生抗瘤细胞和异体细胞等。
先转化为浆母细胞,再分化为浆细胞,产生并分泌免疫球蛋白即产生抗体,参与体液免疫,其功能是产生抗体提呈抗原,以及分泌细胞内因子参与免疫调节。
不依赖抗原刺激而自发地产生细胞毒效应,具有杀伤靶细胞的作用。
淋巴细胞
血小板是从骨髓成熟的巨核细胞胞质裂解脱落下来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块胞质。
血小板的体积小,无细胞核,呈双面微凸的圆盘状,血小板表面可吸附血浆中多种凝血因子。
血液生理
4.3 血小板生理
如果血管内皮破损,随着血小板黏附和聚集于破损的局部可使局部凝血因子浓度升高,有利于血液凝固和生理止血。
禽类没有血小板,其功能由凝血细胞代替。
血液生理
4.3 血小板生理
正常情况下,小血管受损后引起的出血,在几分钟内就会自行停止,这种现象称为生理性止血。
5.1 生理性止血
血液生理
生理性止血是机体重要的保护机制之一。当血管受损时,一方面要求迅速形成止血栓以避免血液的流失;另一方面要使止血反应限制在损伤局部,保持全身血管内血液的流体状态。
5.1 生理性止血
血液生理
生理性止血功能减退时,可有出血倾向;而生理性止血功能过度激活,则可导致血栓形成。
生理性止血分三步:
5.1 生理性止血
血管收缩
血液凝固
血栓形成
血液生理
血液凝固是指血液由流动的液体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
血液生理
5.2 血液凝固
实质就是血浆中的可溶性纤维蛋白原转变成不溶性的纤维蛋白的过程。纤维蛋白交织成网把血细胞和血液的其他成分网罗在内,从而形成血凝块。
血液生理
5.2 血液凝固
血液凝固是一系列复杂的酶促反应过程,需要多种凝血因子的参与。
血液生理
5.2 血液凝固
凝血因子
凝血因子是血浆与组织中直接参与血液凝固的物质。
目前已知的凝血因子主要有14种,在这些凝血因子中,除凝血因子四是钙离子外,其杀的凝血因子均为蛋白质。
血液生理
5.2 血液凝固
凝血因子
有些凝血因子是以无活性的酶原形式存在的,必须通过其他酶的水解形成活性中心后,才具有酶的活性,这一过程称为凝血因子的激活。
血液生理
5.2 血液凝固
凝血因子
除凝血因子三外,其他凝血因子均存在于新鲜血浆中,且多数在肝内合成,当肝脏发生病变时,可出现凝血功能障碍。
血液生理
5.2 血液凝固
凝血因子
某些凝血因子的合成需维生素K,因此维生素K缺乏也会导致出血倾向
血液生理
5.2 血液凝固
血液凝固
血液凝固是由凝血因子按一定顺序相继激活而生成凝血酶,最终使纤维蛋白原变为纤维蛋白的过程。
血液生理
5.2 血液凝固
血液凝固
凝血过程可分为三个基本步骤:
凝血酶原复合物的形成
凝血酶的激活
纤维蛋白的生成
血液生理
5.2 血液凝固
血液凝固
由于凝血是一系列凝血因子相继酶解激活的过程,每步酶促反应均有放大效应,即少量被激活的凝血因子可使大量下游凝血因子被激活,逐级连接下去,整个凝血过程呈现出巨大的放大现象。
血液生理
5.2 血液凝固
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
机械因素
温度
化学因素
血液生理
5.2 血液凝固
机械因素
血液与粗糙面接触可促进血液凝固,因此临床上常用纱布、棉花按压伤口来止血。
血液生理
5.2 血液凝固
温度
血凝过程是一系列酶促反应,由于酶的活性明显受到温度影响,适当地提高温度可加速凝血反应。
血液生理
5.2 血液凝固
温度
所以,在某些部位的外科手术中,用温生理盐水浸泡的纱布敷伤口,可以更有效地止血。
血液生理
5.2 血液凝固
化学因素
5.2 血液凝固
在凝血过程中,几乎每个环节都需有Ca离子存在,除去血浆中的 Ca离子,就能阻止血凝。
血液生理
化学因素
5.2 血液凝固
柠檬酸钠的抗凝作用就是与血浆中Ca离子生成不易解离的柠檬酸钠钙,使血浆Ca离子减少,从而达到抗凝的目的。
血液生理
正常情况下,组织损伤后所形成的止血栓在完成止血使命后将逐步溶解,从而保证血管的畅通也有利于受损组织的再生和修复。
止血栓的溶解主要依赖于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简称纤溶系统。
血液生理
5.2 血液凝固
若纤溶系统活动亢进,可因止血栓的提前溶解而有重新出血的倾向;纤溶系统活动低下,则不利于血管的再通,加重血栓栓塞。
因此,生理情况下止血栓的溶解液化在空间与时间上也同样受到严格控制。
血液生理
5.2 血液凝固
纤溶可分为纤溶酶原的激活与纤维蛋白或纤维蛋白原的降解两个基本阶段。
血液生理
5.2 血液凝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