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1张PPT)血液一、血液的组成血液由血细胞和血浆组成。血浆(55%全血的体积)白细胞与血小板层 (<1%全血)红细胞(45%全血体积)血液的组成抗凝剂离心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血 浆(50%~60%)血细胞(40%~50%)血液血液的液体部分,是机体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成分血浆蛋白:包括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全血不加抗凝剂,血液凝固后的析出液体部分为血清。(一)血浆一 、血液的组成1.形态和数量形态:呈双凹圆盘形,直径约为8μm, 无细胞核。数量:在各血细胞中数量最多,以1012个/升表示。不同种类的动物RBC 量不同(二)红细胞一 、血液的组成一 、血液的组成 2. 生理特性(1)可塑性变形衰老或球形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一、血液的组成(2)渗透脆性和溶血定义: 指红细胞在低渗溶液中发生膨胀、破裂和溶血的特性。即红细胞抵抗低渗溶液的能力。抗低渗液的能力大=不易破=脆性小;抗低渗液的能力小=容易破=脆性大(先天性溶血性黄疸)。溶血: RBC 在低渗溶液中吸水膨胀破裂,释放Hb 的现象。正常红细胞 吸水后红细胞破裂Burst0.4%NaCl0.9%NaClH O恢复正常正常 Normal0.9%NaClO一、血液的组成膨胀 Swell0.6%NaClH O皱缩H O1.5%NaCl(3)悬浮稳定性定义: 红细胞能较稳定地悬浮于血浆中不易下沉的特性,通常用血沉反映红细胞悬浮稳定性。血沉: 即红细胞沉降率,指红细胞在血浆中下沉的速度,常以红细胞在第1h末下沉的距离来表示.意义: ①血沉愈慢,表示悬浮稳定性愈大;血沉愈快,表示悬浮稳定性愈小。② 测定血沉有助于某些疾病的诊断,也可作为判断病情变化的参考。如肝病、肺结核→血沉1(球蛋白1)妊娠、急性感染→血沉↑(纤维蛋白原个)一、血液的组成红细胞发生叠连3.红细胞的功能(1)运输O 和CO (2)酸碱缓冲红细胞内的两个缓冲对,即KHb/HHb、KHbO /HbO α 链 铁原子 亚铁皿红素共同参与血液酸碱度的平衡调节。β链β链血红素分子模型一、血液的组成螺旋结构 多肽分子α链4.红细胞的生成与破坏(1)部位: 红骨髓 红细胞生成 常见性贫血(2)原料: 蛋白质 > 珠蛋白铁 → 血红素 主要原料 铁和蛋白质(3)促成熟因子: 叶酸、维生素B 、Cu +成熟因子 VitB 、 叶酸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营养性贫血(小红主要是由于自身衰老所致,衰老的RBC 变形能力减弱,脆性增大,容易在血流的冲击下破裂,但是大部分衰老的RBC 是因为难于通过微小孔隙,停滞在肝、脾和骨髓 的单核吞噬细胞系统中,随之被吞噬细胞所吞噬。一、血液的组成造血部位 红骨髓 再生性障碍性贫血(4)红细胞的破坏调节因素 促红细胞生成素肾性贫血(三)白细胞1.形态与数量分类:中性粒细胞:50%~70%嗜酸性粒细胞:0.5%~5%嗜碱性粒细胞:0~1%淋巴细胞:20%~40%单核细胞:3%~8%总数: (4.0~10.0)×109/ L在不同生理情况下波动范围较大嗜中性粒细胞嗜中性粒细胞血小板一、血液的组成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图188 猪血液涂片嗜碱性粒细胞大淋巴细胞小淋巴细胞红血细胞单核细胞2.生理特性与功能变形、游走、渗出、趋化和吞噬等,是执行防御功能的生理基础。一 、血液的组成(1)中性粒细胞吞噬、水解细菌及坏死细胞,是炎症时的主要反应细胞。当急性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增多,尤其是中性粒 细胞增多。(2)单核细胞进入组织转变为巨噬细胞后,其吞噬力大为增强,能吞噬较大颗粒。单核-巨噬细胞还参与激活淋巴细胞的 特异性免疫功能。一、血液的组成(3)嗜酸性粒细胞不能杀菌,可限制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的致敏作用。其胞内的过氧化物酶和某些碱性蛋白质,参与对寄生虫 的免疫反应。(4)嗜碱性粒细胞胞内的颗粒中含有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肝素—具有抗凝血作用;*组胺和过敏性慢反应物质—参与过敏反应;*趋化因子A— 吸引、聚集嗜酸性粒细胞限制过敏反应。一、血液的组成(5)淋巴细胞参与机体特异性免疫;T淋巴细胞主要与细胞免疫有关; B淋巴细胞主要与体液免疫有关。一、血液的组成indentednucleus淋巴细胞一、血液的组成3.生成与破坏生成颗粒白细胞:红骨髓的原始粒细胞分化而来单核细胞:红骨髓、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淋巴细胞:淋巴器官(胸腺、脾、淋巴结、骨髓等)破坏白细胞在血液中停留的时间很短,有的只有几小时或2~4天。衰老的白细胞大部分被单核巨噬细胞所清除,小部分在执行防御任务时被细菌或毒素所 破坏,或经由唾液、尿、肺和胃肠黏膜排除。1.形态和数量形态: 循环血液中的血小板是无色、无核、透明,两面凸起的椭圆形小体,直径2-4μm, 内有各种 细胞器。数量: 以109个/L表示血小板是从骨髓中成熟的巨核细胞胞浆裂解脱落下来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块胞质。(四)血小板一、血液的组成2.生理功能(1)维持血管内皮的完整(2)参与生理性止血当血小板减少或血小板功能缺陷时,出血时间延长、甚至出血不止(3)参与凝血3.生成与破坏一、血液的组成定义: 指机体的血液总量,是血浆量和血细胞量的总和。正常禽畜的血量约占体重的5-9%(50-90mL/Kg)。循环血量: 血液总量中,在循环系统中不断流动的部分储备血量: 滞留于肝、脾、肺及皮下,流动缓慢的部分血量失血 →血量↓<10% 不影响健康≈20%影响正常活动,恢复慢>30% 危及生命二、血量1、 颜色:红色2、 血味:咸腥味(二)比重全血比重: 1.040~1.075(红细胞比例1,比重1)三、血液的理化特性(一)颜色与味道(三)粘滞性定义:液体分子间的摩擦引起的液体流动缓慢并表现出黏着的特性。比水大(以水的粘滞度为1)全血相对粘度为4.5~6(取决于RBC 量及血浆蛋白量)血浆相对粘度为1.5~2.5(取决于血浆蛋白含量)(四)酸碱度 (pH 值)正常值: 7.35-7.45(呈弱碱性)当 pH<6.9 或 pH>7.8 时,将出现酸中毒或碱中毒而危及生命。三 、血液的理化特性1.血液缓冲物质血浆NaHCO /H CO Na HPO /NaH PO 蛋白质-钠/蛋白质2.其他器官酸碱调节肺脏:排出CO , 调节血浆中H CO 肾脏:排出酸性物质,收回NaHCO 红细胞KHb/HHbKHb-O /HHb-O KHCO /H2CO Na HPO /NaH PO 三 、血液的理化特性血浆渗透压正常值:771 kPa≈5800mmHg主要与溶液中溶质颗粒数目的多少呈正比。(五)血浆渗透压渗透压: 溶液所具有的吸引水分子透过半透膜的能力。三、血液的理化特性1.含义: 小血管损伤后引起的出血,在几分钟后出血自行停止的现象。2.过程:a 损伤小血管收缩;b 松软的血小板止血栓形成;c 牢固的止血栓形成。小血管损伤时,启动生理性止血过程,生理性止血包括三个基本过程:血管收缩四 、生理性止血与血液凝固(一)生理性止而血小板止血 栓的形成血液凝固概念: 血液由流动的溶胶状态变成不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实质:血浆中可溶性纤维蛋白原转变为不溶性丝状纤维蛋白,交织网罗血细胞形成血凝块。四 、生理性止血与血液凝固(二)血液凝固凝血因子概念: 血液由流动的溶胶状态变成不流动的凝胶状态的过程实质: 血浆中可溶性纤维蛋白原转变为不溶性丝状纤维蛋白,交织网罗血细胞形成血凝块。四 、生理性止血与血液凝固(二)血液凝固凝血因子凝血过程凝血过程大体上分为三个基本步骤:① 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② 凝血酶原 Ca2+ 凝血酶Ca +③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四、 生理性止血与血液凝固四 、生理性止血与血液凝固(三)抗凝系统血浆中重要的抗凝物质1.抗凝血酶Ⅲ(AT Ⅲ)2.肝素(四)纤溶与抗纤溶1、 定义:血液凝固过程中,纤维蛋白或纤维蛋白原被纤维蛋白溶解酶(简称纤溶酶)水解、液化的过程,称为纤维蛋白溶解,简称纤溶。2、 意义:使生理止血过程中产生的局部纤维蛋白凝块能随时溶解,使血液经常保持液态,血流通畅,防血栓形成。参与组织修复或血管再生。四 、生理性止血与血液凝固动态平衡抗凝血 凝血 纤溶 纤溶抑制亢进减弱 减弱亢进血栓形成 出血不止凝血、抗凝、纤溶的动态平衡四、 生理性止血与血液凝固(正常机体无出血及血栓形成)(一)抗凝1、 去钙法 用除钙剂(草酸钾、草酸铵、柠檬酸钠等)2、 脱纤维法3、 用抗凝剂 如肝素、抗凝血酶Ⅲ、双香豆素等(二)缓凝1、 降低血液温度2、 保证血液接触面光滑(三)促凝1、 加钙2、 应用促凝剂 维生素K、 止血芳酸等。3、 增加血液接触粗糙面4、 局部适宜加温 加速凝血酶促反应,加速凝血五、抗凝和促凝措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