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信息类文本阅读比较异同分析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信息类文本阅读比较异同分析教案

资源简介

2024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信息类文本阅读比较异同分析
【备考建议】
信息类阅读是由多则不同材料构成的,比较材料的异同自然成了应有之义。这类题实际上还是考查信息的概括,只不过是侧重材料整体上的异同比较。而这正体现了信息类阅读中不同侧重点的材料围绕一个共同主题组合的特点。考查内容一般有比较材料的角度、重点内容及表达方式,材料的侧重点、角度的异同是题目常比较的内容。
【关联教材】
本专题关联必修上下册,选必上中下五册教材中实用性文本、新闻类文本、思辨性文本、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和整本书阅读与研讨。
本类题型主要培养学生以下几种能力:
1.整合能力:能够将提取的信息进行有效整合,形成对文本的全面理解。
2.比较能力:能够在不同文本之间进行信息对比,识别异同。
3.分析能力:能够分析文本的逻辑结构,理解作者的论点和论据。
【解题策略】
对于信息类文本阅读的比较异同分析,解题策略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仔细审题:明确题目要求比较的内容,是材料的角度、重点内容、表达方式,还是材料的侧重点、角度的异同。同时,也要注意比较的范围,是整体上的异同还是某个具体方面的异同。
2. 提取信息:在理解每则材料的基础上,提取关键信息,包括主要观点、论据、论证方法等。注意要提取的信息应该是与题目要求比较的内容相关的。
3. 对比分析:将提取的信息进行对比分析,找出材料之间的异同点。在比较时,可以采用表格或列表的方式,将每则材料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对比,这样更加直观清晰。
4. 整合答案:根据对比分析的结果,整合出对题目要求的回答。在整合答案时,要注意答案的条理性和逻辑性,尽量做到言简意赅、清晰明了。
5. 检查答案:在得出答案后,要仔细检查答案是否准确、全面、符合题目要求。如果有遗漏或错误,要及时进行修改和补充。
【示例分析】
以一道典型的信息类文本阅读比较异同分析题为例,进行分析和解答:
题目: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比较它们的异同点,并简要分析原因。
材料一: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健康饮食。据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吃素,认为这样可以更健康、更环保。同时,素食餐厅也越来越多,素食文化逐渐成为一种时尚。
材料二:虽然素食主义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受欢迎,但有些人认为素食并不适合所有人。他们认为,素食可能会导致营养不良,特别是对于那些需要高蛋白质饮食的人来说。此外,素食主义也可能会对环境和生态造成负面影响,因为一些素食的生产过程可能会对环境造成破坏。
分析:这两则材料都涉及到了素食主义的话题,但是它们的观点和立场却有所不同。材料一主要介绍了素食文化的兴起和普及,强调了素食的健康和环保优势,是一种积极的、正面的态度。而材料二则对素食主义提出了质疑和批评,指出了素食可能存在的营养不良和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是一种消极的、负面的态度。这种差异的原因在于两则材料的来源和立场不同,材料一可能来自于素食文化的支持者或倡导者,而材料二则可能来自于对素食主义持怀疑或反对立场的人。
【类题举隅】
1.【2021·全国乙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在促进粮食增产方面,临朐县山区与安义县江下村有哪些相同的经验 请概括说明。
【答案】①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耕地质量;②立足本地实际,合理使用土地资源;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解决灌溉和交通问题。
【解析】第一步审准题干,找比较点。题干首先指出材料的比较点是 “临朐县山区与安义县江下村有哪些相同的经验”,然后指出了比较方向和对象。
第二步精读文本,确定范围。材料二是临朐县的做法,临朐县的特点是“山区丘陵面积较大……交通极其不便”。他们的做法是,“近年来,临朐县在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时……为粮食稳产增产夯实了基础”。可见他们针对交通极其不便、开阔平坦的农田数量较少、农田基础设施落后的问题制定了相应的增产措施;重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了高标准农田建设。
材料三是江下村的做法,江下村的特点是“土地贫瘠,……‘斗笠田’随处可见”,种植作物比较单一,“斗笠田”产量低。他们的做法是“全村6个村小组前前后后共修建了逾11公里的水泥路,95%的水塘进行了清淤处理,建成了3.2公里高标准农田沟渠”“为改变现状,村干部主动为江下村争取了高标准农田项目,……逐步提高智能作业的精准度和覆盖率”。可见他们也是针对自身特点制定相应的增产措施;同样注重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也同样把建设高标准农田作为促进粮食增产的重要手段。
第三步提取要点,加工答案。比较材料二与材料三中临朐县和江下村的经验,共同点是“立足本地区实际”“农田建设”“农业基础设施”等。
2.【2022年全国新高考Ⅱ卷】请根据材料二,简要说明杨宪益与霍克思对译文艺术性的理解有何不同。
【答案】①霍追求译文与原著在艺术性方面最大程度地接近,因此其译文表现出较强的灵活性,他没有逐字逐句地翻译,而是忠实于原著的“篇章层面”;
②杨将忠实原作视为自己对艺术的全部追求,其译文力求保持与原著的形神皆似。
【解析】作答时要注意区分开杨宪益与霍克思,并分开作答,这样显得有条理。根据杨宪益的翻译可以称之为“临摹式翻译”。“临摹”是初学书画之法,就是照着一幅书法或者绘画描其形而逮其神,最终达到与原作的惟妙惟肖。临摹者往往会将忠实原作视为自己对艺术的全部追求”可知,杨宪益将忠实原作视为自己对艺术的全部追求,其译文力求保持与原著的形神皆似。根据“从霍克思的译本中可见,他对原文采取了大多时候“忠实不渝”、间或背信弃“意”的态度。”“霍克思在其译本中大胆地省却了这段文字的翻译,直接从“列位看官:你道此书从何而来?”译起。霍克思的省译,显然不是漏译或者不能译,最有可能的原因,是霍克思对其译本艺术性的考量。”可知,霍追求译文与原著在艺术性方面最大程度地接近,因此其译文表现出较强的灵活性,他没有逐字逐句地翻译,而是忠实于原著的“篇章层面”。
3.【2023年全国新高考Ⅱ卷】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调查研究中的“客观”,二者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答案】
①材料一谈到的“客观”是指“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结论产生在调查研究之后”为论述“调查研究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和求真务实的作风”,这是侧重于解决问题的行为方法来说的。
②材料二谈到的“客观”,是“不肯正视调查者和所要观察的现象的人事关系”的学者给自己的一个说辞,针对“一切调查的结果必然会影响到被调查者的生活的,不论是好是坏”的前提出的,这是侧重于做好社会调查应持有的立场来说的。
③两则材料所谈到的“客观”都表现出作者对调查研究的科学严谨的态度,以及对追求真理、探求进步的高度责任心。
【解析】两则材料都涉及到“客观”这一观点,但侧重点不同:第一则材料提到的“客观”,侧重于搞好调查研究的方法:第二则材料提到的“客观”,是基于社会调查的结果来说的。两则材料作者的话语目的不一样。但同中有异。
4.【2023年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齐谐记》曰:“昔有夫妇将别,妻誓曰:‘生当复来相会,死当葬我为冢,冢上种松,松生复重之。君死亦葬我冢上,冢上亦种松,生生世世,勿相忘也。’及妻死,夫果葬之冢上,种松焉。每思其妻,则向冢而哭。树乃生枝,其枝西向,偃卧如人。夫死,又葬其旁,种松焉。冢上先种松,亦生枝,东向,偃卧如人。二冢之松,偃卧相向,至今犹存。”后人哀之,因号为“相思树”。南人谓此树为“韩凭之墓”。
《搜神记》曰:“宋康王舍人韩凭,娶何氏女,美而艳,康王夺之。凭怨,王囚之,论为城旦。何氏密遣使通凭书,遂自缢而死。王怒,弗听合葬。使里人埋之,相与要,生为夫妇,死为同穴。王知之,弗听而葬之。冢相望也。王曰:‘尔夫妇相爱不已,若能使冢合,则吾弗阻也。’宿昔之间,便有大梓木生于二冢之端,旬日而大盈抱。屈体相就,根交于下,枝错于上。又有鸳鸯雌雄各一,恒栖树上,晨夕不去,交颈悲鸣,音声感人。宋人哀之,遂号其木曰‘相思树’。相思之名,起于此也。”
上述两则材料在叙述相思树传说时,各有怎样的侧重?请简要分析。
【答案】
《齐谐记》侧重写夫妻二人离世后所种之松相向而生,枝偃如人,表现二人坚贞的爱情;而《搜神记》则侧重写韩凭夫妇死后墓上梓木合抱而生,鸳鸯栖于树上,表现二人爱情的力量之伟大,并交代“相思”之名的由来。
【解析】
两则材料都叙述了相思树的传说,但各有侧重。《齐谐记》中,夫妻二人离世后,他们种下的松树相向而生,枝条弯曲如人,这一景象象征着他们坚贞不渝的爱情。这个传说通过松树的生长姿态,生动地展现了二人对彼此的深深思念和忠贞情感。而《搜神记》中的韩凭夫妇,则在死后墓上生长出合抱的梓木,树上栖息着鸳鸯,象征着他们爱情的力量之伟大。这个传说不仅展现了二人的深情厚意,还交代了“相思”这个名称的由来,使人们在听到这个传说时,能够更深刻地理解相思之情的深沉和真挚。两则材料各有侧重,但都通过富有浪漫色彩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示了爱情的伟大和坚贞。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材料一:
《论语》中有言:“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句话深刻阐述了“和”与“同”的本质区别。和,是指不同事物之间的和谐共处,是在保持各自独立性的基础上追求的共同和谐。同,则是指无差别的同一,是缺乏独立性和差异性的简单相加。孔子强调,真正的君子追求的是“和”,即尊重差异,寻求共同点,实现和谐共处;而小人则满足于表面的“同”,缺乏真正的和谐与理解。
材料二:
在现代社会中,“和”与“同”的理念仍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国之间的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差异日益凸显。如果我们仅仅追求表面的相同,忽视这些差异,必然导致冲突和矛盾。相反,只有尊重差异,寻求共同点,实现和谐共处,才能推动全球化的健康发展。
此外,在人际交往中,“和”与“同”的理念同样适用。一个团队中,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独特的思想、观念和习惯。如果我们只追求表面的相同,忽视个体的差异,不仅无法发挥每个人的优势,反而可能引发团队内部的矛盾和冲突。相反,如果我们能够尊重并欣赏个体的差异,寻求共同点,实现和谐共处,将极大地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和工作效率。
材料三:
逻辑是思考和表达的基础,是连接思想和观点的桥梁。在文章中加强逻辑,可以使读者更容易理解作者的意图,增强文章的说服力。首先,要确保文章中的观点明确,每个观点都应有其相应的论证和依据。其次,观点之间应有清晰的逻辑关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最后,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避免产生歧义或误导读者。
结合以上三则材料,谈谈你对“和而不同”的理解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并说明如何在文章中加强逻辑。
【答案】
“和而不同”是一种尊重差异、寻求共同点、实现和谐共处的理念。它强调在保持各自独立性的基础上追求共同和谐,而不是无差别的同一。在现实生活中,“和而不同”的理念具有重要意义。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之间的差异日益凸显,尊重差异、寻求共同点、实现和谐共处是推动全球化健康发展的关键。在人际交往中,这一理念也能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和效率,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
为了在文章中加强逻辑,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每个观点,并为每个观点提供充分的论证和依据。例如,在阐述“和而不同”的理念时,我们可以引用孔子的话作为观点的依据,并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进行论证。其次,观点之间应有清晰的逻辑关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本文中,我们首先阐述了“和而不同”的含义,然后分析了其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最后讨论了如何在文章中加强逻辑。这种逻辑顺序使得文章结构清晰,易于理解。最后,我们需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避免产生歧义或误导读者。例如,在描述“和”与“同”的区别时,我们使用了“尊重差异”和“无差别的同一”等准确的词汇来表达两者的不同。
综上所述,“和而不同”是一种重要的理念,它有助于我们在全球化和人际交往中实现和谐共处。同时,加强文章的逻辑可以使我们的观点更加明确和有力,提高文章的说服力。
【解析】
“和而不同”的理念,实则是多元共生的哲学观在社会生活中的体现。它不仅揭示了事物间和谐共存的内在逻辑,也为我们处理人际关系、推动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原则。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这一理念更是显得尤为重要。
全球化的进程加速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各种文化、观念、价值观在碰撞中寻求共识,这是一个“和而不同”的过程。尊重每个文化的独特性,欣赏它们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寻找共同之处,是促进全球和谐共处的关键。在这样的背景下,“和而不同”不仅是文化交流的准则,更是国际关系的基石。
同样,在人际交往中,“和而不同”也是建立良好关系的秘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想、观念和习惯,如果强求一致,不仅不现实,也容易导致关系的紧张。相反,尊重彼此的差异,欣赏对方的独特之处,通过沟通与交流寻找共同点,才能真正实现和谐共处。
那么,如何在文章中加强逻辑呢?除了之前提到的明确观点、提供论证、保持清晰的逻辑关系外,还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 使用逻辑连接词:在句子或段落之间使用适当的逻辑连接词,如“然而”、“而且”、“因此”等,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结构和逻辑关系。
(2)举例论证:通过具体的例子来支持观点,可以使论证更加具体、生动,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3) 反驳对立观点:在阐述自己观点的同时,也可以提及并反驳对立观点,这样不仅可以使文章更加全面,也可以加强自己的观点。
综上所述,“和而不同”的理念在现实生活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是全球化和人际交往的准则,也是我们思考和表达的重要逻辑。加强文章的逻辑,可以使我们更好地阐述这一理念,提高文章的说服力。
【备考方法】
1.审清题干:明确是比较相同、不同还是异同。
2.切入角度:
①不同材料侧重点比较:从材料的标题来源看侧重点;从材料中观点句看侧重点;从材料论据看侧重点。
②措施或观点或立场的异同比较;从材料的观点句中进行比较;从上下文语境进行比较。
③同一词语的不同含义比较:从词语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比较;从语境义比较。
3.整体比较异同的三个维度
维度 具体阐释
对象 依据文体确定比较对象。这类题目,材料的对象基本相同,都是围绕某一事物或主题进行的
深度 有的材料是就某一专题、某一现象进行的调查、分析、评论;有的材料是新闻报道,仅就新闻事实进行报道,典型的特征是仅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而有的材料为综述类,除这些要素之外,还有背景、原因分析和结果预测。
宽度 所谓材料的宽度,就是材料涉及内容的广度,反映现实的广泛性、材料话题的大众性和新闻中心的公共性。有的材料,涉及面比较窄,仅就某一新闻事件进行客观报道;有的材料,不仅有对这一事件的报道,还有与之相关或相似的事件的报道。
【综合练习】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作为“表意派”的中国戏曲是按照自己的表演观念来表现人物的诗化情感的。在中国戏曲中,演员通过技术性的外部标志来表现人物的感情冲动。当然,演员在表演这种技术性的外部标志时也会伴随着一定的感情活动,但这种感情活动是在高度的理智控制下进行的。例如,《伐子都》是一部表现男主人公子都内心冲突的戏。副帅子都出于嫉妒主帅颍考叔的心理,用袖箭射死考叔,夺取了帅位。在班师还朝的路上和庆功宴上,颍考叔的鬼魂紧紧缠绕子都,使子都惊恐万状。演员运用了精彩的“虎跳前扑”“鹞子翻身”“窜桌而出”“乌龙绞柱”“小翻抢背”“甩发”“高空云里翻”“平板僵尸”等高难度技巧来表现角色的精神状态。子都的恐惧状态虽然体现在演员的面部表情中,但更突出的表现却是演员的“抢背”“吊毛”“僵尸”等技术手段。
在深切体验规定情境的基础上,演员要精心设计具有观赏性的技术动作,把生活体验与程式表现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戏曲演员才能用程式动作揭示人物的内心感情。这种生活体验基础,上的程式表现是“表意派”演剧方法的重要特征。诗化情感的程式表现有两个基本特点:第一,情感表现的假定性。第二,情感表现的技术性。也就是说,戏曲演员的情感表现是假、真、美的辩证统一,是生活情感与技术表现的辩证统一。在表演角色哭泣时,戏曲演员不是写实地摹拟现实生活中真实的哭,而要把哭处理得富有艺术性,具有意象的美感。在表现“哭”时,戏曲演员的面部表情既要悲情外溢(真)又不能让眼泪流出眼眶(假),“喂呀”的哭声和拭泪的动作还要保持优美的造型(美)。这种生活体验基础上的程式表现就是真、假、美的辩证统一。例如,京剧《狮子楼》中,武松闻知西门庆是主使潘金莲毒死武大的元凶和奸夫,他怒气冲冲赶到狮子楼,决定上楼除奸报仇。为了突出武松愤怒的精神状态,盖叫天既没有采用生活化的上楼动作,也没有采用戏曲舞台上一般的上楼动作,而是用“骑马蹲裆式”侧身上楼,他的双腿先交叉后平移,随着强烈的音乐节奏从下场门一直移动到上场门。演员就是用这种程式动作表现了武松急切报仇的神态,既传情又富有美感。由于舞蹈化的身段和技术化的表情本身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因此,戏曲演员的程式表现就具有了双重戏剧功能:既表现了角色的内心又展示了演员的表演技巧。这样一来,除表现人物的精神生活外,程式还具有了相对独立的审美功能。
(节选自冉常建《表意主义戏剧:中国戏曲本质论》,有删改)
材料二:
西方戏剧舞台表演基本上可以分为这样两大类型或范畴:体验和表现。体验和表现只是总结西方戏剧舞台表演的理论和概念,它并不适合中国戏曲的舞台表演实践。中国戏曲表演既不是体验,也不是表现,照中国传统戏谚的说法,它是一种“钻进去,跳出来”的表演,如依中国古代戏曲理论的说法,则是一种“神形兼备”的表演。这里的“神”,当然不是演员的体验,而是表演者自己的意念——对角色的理解、认识、美学评价和处理,戏谚所谓“未曾动身先动神”。这里的“形”,也不是表现派的那种“理想范本”,它不是体验后的产物或即兴表演的产物,而是建立在理解、认识角色基础上的产物,是无数的表演者经过无数的舞台实践,所沉淀、凝聚下来的程式动作。
中国戏曲表演中的外部动作不是体验角色的即兴表演,而是一种程式的表演。如《三岔口》中的摸黑开打,两个人物你来我去,空手对双刀,单刀对单刀,单刀对空手,两人对拳,擒拿转椅子摸索等,其中的技巧组织、对打安排、节奏停顿、舞台画面等等,都具有非常高的技巧性和程式性,“台下一年,台上片刻”,这无疑是演员在台下“千锤百炼”的结果,绝然不是在舞台上即时体验所产生的即兴动作。苏俄戏剧家古里叶夫说过一个非常典型的话剧表演戏例:
莫查洛夫在《哈姆莱特》里有一个出名的滚翻动作,而他是从来没有练过武功的。又譬如,人民演员盖德布罗夫在《哈姆莱特》里有一场惊人的比剑,可是等我和他聊起来,我才知道,他总共只上过两堂课,因此,斗剑的技术他是没有的。
两相对比,不能不说非常具有妙趣。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曾强调过数十次,演员在遇到“我在这儿做什么”的问题时,应该同时产生一个问题“我为什么这样做”。只有这样,他才能够深入到剧中人物的复杂的心灵世界里去,抓住角色精神生活的全部底蕴。但对中国戏曲表演来说,演员的表演根本就不存在“我在这儿做什么”的问题,而是“我怎么才能做好它”的问题。因为它本来就是既定的,早已设计好的。故而中国戏曲表演的最理想状态是将传统的程式动作,经过千锤百炼地苦练,与剧情、角色紧密结合,而西方戏剧表演的最理想状态,却是自我体验后的最理想即兴表演。
中国戏曲演员的外部动作必须是经过精心加工的程式动作。这种高度美化的程式动作,用歌舞的形式,富有诗意地表现艺术家对生活的感受,并不追求在舞台上造成真实生活的幻觉,而是以引人注目的方式把戏曲的娱乐鲜明地呈示出来。换一个角度讲,西方戏剧体验派的表演是由内到外(内心的体验激发外部的表现);表现派的表演是由外到内(通过体验所产生的外部动作,作为理想范本,在舞台表演中再次激发舞台的体验),即所谓“无动于衷而声泪俱下”,而中国戏曲的表演则是内外的结合和渗透,将“钻进去”所获得的领悟与“跳出来”所寻找到的合适的外部动作(程式表演)高度融合,以“形”(有意味的外形)写“神”(有美学评价的内形),“神形兼备”。
(节选自蓝凡《中西戏剧比较论》,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内容的分析和阐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为表意派演剧方法的特征,诗化情感的程式表现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情感表现的假定性;二是情感表现的技术性。
B.在戏曲舞台上,中国戏曲演员处理假哭和假笑等技术性动作,既要考虑角色的真实情绪,又要兼顾面部和造型的优美可观。
C.中国戏曲演员表演既不需要体验也不需要表现,他们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形成了“神形兼备”的民族化表演特点和表演体系。
D.对于中国戏曲演员来说,因为程式动作本来就是既定的,所以表演的核心问题是“我怎么才能做好它”的问题。
2.依据材料内容,以下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作者都在探寻中华戏曲的美学精髓,都饱含文化自信,都反对套用西方戏剧理论来裁剪中国戏曲。
B.京剧《狮子楼》上楼除奸片段中,演员盖叫天采用“骑马蹲裆式”的程式动作,主要是为了凸显中国戏曲的技术化和观赏性。
C.中国戏曲的“形”,不是西方戏剧表现派的“理想范本”,也不是西方戏剧体验派的即兴表演,而是永恒不变的程式动作。
D.中国戏曲演员如果不刻苦训练,掌握唱念做打的程式动作等技术性外部标志,他就难以表现人物的精神世界,更不可能创造传情、精美的艺术境界。
3.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证明材料二中心观点的一项是( )
A.苏俄戏剧家古里叶夫说:“假如我们提出一个问题,说中国或日本的古典剧是属于哪一种艺术的,大概多数人会说,这是表现的戏剧。”
B.川剧演员周慕莲认为在戏曲表演中“神是“内在’,容是‘外表’。神贯于容,神不贯则容不动;神到容随,神贯而容动”。
C.曲学大师吴梅认为:“大抵剧之妙处,日真、日趣。真所以补风化,趣所以动观听。而其惟一之宗旨,则尤在于美之一字。”
D.苏俄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认为.演员要与角色融为一体,“开始与角色同样地去感觉,用我们的行话来说,这就叫做‘体验角色’。”
4.请概括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方法的异同。
5.中国古代戏谚说“形似非神似,神似才为真;神形合一体,方是剧中人”,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
材料一:
刘勰以《烛之武退秦师》为例,认为好的说辞或纵或擒,要看情势的需要。他还说,“凡说之枢要,必使时利而义贞”“披肝胆以献主,飞文敏以济辞”,即认为说辞的关键,要对当时有利,意义正确,忠于为君,敏于成事。这些话,对烛之武劝秦穆公退兵,完全是切合的。
烛之武说秦穆公。先退一步,说:“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肯定秦晋围城一定胜利。然后反过来说,用了四层转折。一层是郑亡以后,秦国得不到郑国,对秦国无利,所谓“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二层是灭亡了郑国有利于晋国,即“亡郑以陪邻”。三层是加强了晋国就削弱了秦国,即“邻之厚,君之薄也”。这三转就说明了灭亡郑国对秦国的不利。四层是放过郑国,对秦国有利,即“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这些是就当前的情势说的,用的是一纵一擒,一放一收。说到这里好像话已说完了,但烛之武还要进一步说。因为以上讲的灭亡郑国以后,对秦国无利而有害,都是推测,推测的话还没有得到证明,所以还得举出事实来做证,证明这种推测是正确的。
烛之武再引过去的事实做证。说秦穆公曾经帮助晋惠公,送他回国即位。晋惠公愿把焦、瑕两邑送给秦穆公作酬报,可是他早上渡过黄河,晚上就筑防御工事拒绝秦国,说明晋君是背恩的。从而证明秦军帮晋军灭亡郑国以后,晋国也会背恩抛弃秦国,使秦国不利。因此再作进一步推论,晋国占领了郑国,又会向西侵占秦国。说到此,才算把秦穆公说服了。这就是刘勰说的“言资悦怿”“动言中务,顺情入机”。
(摘编自周振甫《〈烛之武退秦师〉赏析》)
材料二:
对于军事斗争来说,光是雄辩的口才并不够,大凡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要想凭外交口才得到是不现实的,主要还是凭实力。然而,郑国没有相当的实力。烛之武面临的艰巨任务是:缺乏实力的后盾,要在谈判中以口才战胜实力。
谈判实际上就是辩论。对立的双方利害关系相反,没有共同语言,必须有一个双方认可的前提,才能把辩论转化为对话。烛之武必须找到一个秦穆公认可的前提。他的杰出在于,抓住了一个关键词“益”,回避了眼前郑国和秦国利害关系相反的难点,以于对方有益作为前提。这就把论题转移了:第一,不是对秦国和郑国有没有益,而是对秦国和晋国有没有益;第二,不是眼下对秦国有没有益,而是未来对秦国有没有益。
为了回避与秦对抗,烛之武坦然放低姿态:退一万步说,“郑既知亡矣”,郑亡如果真对秦国有益(“有益于君”),那就听便。但是,他反过来指出,郑亡实际上并不有益于秦,相反有害于秦。有益转化为无益,条件有二。第一,灭了郑国,郑国成了秦国遥远的边地,可当中隔着晋国,秦国鞭长莫及,要向晋国借道,管理却受制于晋,对秦国有什么益处呢?第二,郑国灭亡,实际上是增加了晋国的疆土,对于晋国有益,那就意味着对秦国是无益的(“邻之厚,君之薄也”)。这是从反面讲。从正面讲,如果不灭亡郑国,把郑国作为东方大道上的朋友(“东道主”),秦国有什么外交使节,郑国可以提供食宿的方便,这对秦国有什么害处呢?
说到这里,从逻辑上来说,是够雄辩的了。但是,烛之武不像先秦的一般游说之士,满足于逻辑的推断,他的厉害之处还在于,进一步用历史的事实来实证。晋国的野心是很难满足的。秦国曾经有恩于晋惠公,武装护送他归国,惠公承诺割让焦、瑕二地,可是很快背约,早上渡过黄河,晚上就在黄河边筑起工事,防备秦国进入黄河以东的焦、瑕二地。在此基础上,他进一步推断,晋灭亡了郑国,扩张了东边的领土,再要扩张,也就只能向西,除了攻打秦国,还有什么地方可去呢?
本来,秦穆公纠结于眼前战事,烛之武从战略上着眼,以长远眼光彻底唤醒了秦穆公。秦国不但退兵,且与郑国结盟,驻兵于郑,为郑协防。
从这里可以看出,烛之武与先秦游说之士不同。先秦游说之士仅仅是以现场应对的敏捷取胜,如刘勰在《文心雕龙·论说》中所说,“喻巧理至”“飞文敏以济辞”。以巧言妙喻取胜是暂时的,如《战国策》之《唐雎不辱使命》,唐雎作为外交使者,居然与秦王以在咫尺之间血拼相威胁,这不但是匹夫之勇,而且后患无穷。又如晏子使楚,将楚国这个大国比作狗国,也只是逞一时口舌之快。外交不讲究实力是空的。烛之武的雄辩,完全着眼于实力在战略上的利害转化:晋长必然导致秦消。
烛之武在策略和战略上有全面的考量。在两路大军压境的危急关头,策略上,第一,不是分兵抵抗,而是谈判;第二,先争取利害关系不太密切的一方,瓦解其同盟关系,另外一方自然退兵。战略上,不但扭转眼前的危局,而且从长远看,化晋秦同盟为郑秦同盟。有了这样着眼于实力转化的大视野,口才、逻辑的胜利才有坚实的基础。
(摘编自孙绍振《〈烛之武退秦师〉和春秋笔法》)
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烛之武说秦穆公采用了一纵一擒、一放一收的方法,而在“擒”“收”上强调了秦晋围城一定会取得成功。
B.烛之武引过去的事实做证,其目的是劝说秦穆公认清晋国的本来面目,进一步佐证自己的推测是正确的。
C.烛之武认识到郑国没有相当的实力,只着眼于郑国与秦国的关系是难以说服秦穆公退兵的,所以他要另辟蹊径。
D.烛之武的说辞,从逻辑上看具有雄辩的色彩,但烛之武认识到,只停留在口才上还不够,还得靠事实说话。
7.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两则材料均引用了《烛之武退秦师》中的原话,其作用是一样的,都体现了材料作者对历史史实的主观认识。
B.烛之武站在秦国一方思考问题,没有逞一时之勇,图口舌之快,这是他在敌强我弱的情势下的正确选择。
C.烛之武选择秦国而不是晋国作为谈判对手,是因为郑国与秦国利害关系密切,能形成郑秦同盟。
D.外交谈判要善于抓住问题的要害,要有战略眼光,比如,努力在谈判中瓦解对方与他国结成的政治同盟。
8.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材料一第一段刘勰观点的一项是( )
A.韩愈《师说》阐述人们如何对待老师。
B.孟子对齐宣王谈如何施行王道。
C.魏征向唐太宗进《谏太宗十思疏》告诫君王。
D.庄子在《庖丁解牛》中强调依乎天理。
9.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思路。
10.对刘勰的观点,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认识有什么不同?这样的不同对你阅读经典作品有何启示?
答案与解析

1.C【解析】C项“中国戏曲演员表演既不需要体验也不需要表现”错误,根据材料二第一段“中国戏曲表演既不是体验,也不是表现,照中国传统戏谚的说法,它是一种‘钻进去,跳出来’的表演,如依中国古代戏曲理论的说法,则是一种‘神形兼备’的表演”可知,这里不能推导出结论“中国戏曲演员表演既不需要体验也不需要表现”。
2.D【解析】A项“都反对套用西方戏剧理论来裁剪中国戏曲”概括有误,材料一没有谈到西方戏剧理论;B项“主要是为了凸显中国戏曲的技术化和观赏性”理解不准确,根据材料一第二段“演员就是用这种程式动作表现了武松急切报仇的神态,既传情又富有美感”“这种生活体验基础上的程式表现就是真、假、美的辩证统一”,说明采用“骑马蹲裆式”的程式动作突显了中国戏曲的技术化和观赏性,但同时也表现了中国戏曲的“传情”作用;C项“永恒不变”的说法太绝对,根据材料二第一、四段“它不是体验后的产物或即兴表演的产物,而是建立在理解、认识角色基础上的产物,是无数的表演者经过无数的舞台实践,所沉淀、凝聚下来的程式动作”“因为它本来就是既定的,早已设计好的。故而中国戏曲表演的最理想状态是将传统的程式动作,经过千锤百炼地苦练,与剧情、角色紧密结合”可知,程式是“既定的,早已设计好的”,是“沉淀、凝聚下来的”,虽然戏曲的程式动作相对稳定,但是仍然存在改进和变化。
3.B【解析】根据材料二第一段“中国戏曲表演既不是体验,也不是表现,照中国传统戏谚的说法,它是一种‘钻进去,跳出来’的表演,如依中国古代戏曲理论的说法,则是一种‘神形兼备’的表演”可知,材料二的中心观点是:中国戏曲表演既不属于西方的体验派,也不属于西方的表现派,而是一种“神形兼备”的表演。A项古里叶夫认为中国戏曲属于表现派;B项周慕莲强调戏曲表演要神贯于容,实际上就是证明内在的领悟(神)和外在表情、服饰(容)要高度统一,而“容”是外在“形”的组成部分,适合作为论据;C项提出了戏剧的价值和追求——真、趣、美;D.符合西方体验派理论,不能直接证明材料二的中心观点。
4.相同点:①材料一和材料二都使用了举例论证和理论论证(演绎论证);
不同点:②材料一关于《伐子都》《狮子楼》等中国戏曲表演的举例较为详尽,材料二关于中西戏剧表演的举例较为简略;③材料二使用了引用论证,用理论家名言或者民间谚语来证明中心观点,同时使用了对比论证(比较论证)来说明中西戏剧表演特征的差异;材料一则没有使用这两种论证方法。
【解析】根据材料一第一、二段“例如,《伐子都》是一部表现男主人公子都内心冲突的戏。副帅子都出于嫉妒主帅颍考叔的心理,用袖箭射死考叔,夺取了帅位。在班师还朝的路上和庆功宴上,颍考叔的鬼魂紧紧缠绕子都,使子都惊恐万状。演员运用了精彩的‘虎跳前扑’‘鹞子翻身’‘窜桌而出’‘乌龙绞柱’‘小翻抢背’‘甩发’‘高空云里翻’‘平板僵尸’等高难度技巧来表现角色的精神状态。子都的恐惧状态虽然体现在演员的面部表情中,但更突出的表现却是演员的‘抢背’‘吊毛’‘僵尸’等技术手段”“例如,京剧《狮子楼》中,武松闻知西门庆是主使潘金莲毒死武大的元凶和奸夫,他怒气冲冲赶到狮子楼,决定上楼除奸报仇。为了突出武松愤怒的精神状态,盖叫天既没有采用生活化的上楼动作,也没有采用戏曲舞台上一般的上楼动作,而是用“骑马蹲裆式”侧身上楼,他的双腿先交叉后平移,随着强烈的音乐节奏从下场门一直移动到上场门。演员就是用这种程式动作表现了武松急切报仇的神态,既传情又富有美感。由于舞蹈化的身段和技术化的表情本身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因此,戏曲演员的程式表现就具有了双重戏剧功能:既表现了角色的内心又展示了演员的表演技巧”可知,材料一使用了举例论证,关于《伐子都》《狮子楼》等中国戏曲表演的举例较为详尽;
根据材料二第二、三段“如《三岔口》中的摸黑开打,两个人物你来我去,空手对双刀,单刀对单刀,单刀对空手,两人对拳,擒拿转椅子摸索等,其中的技巧组织、对打安排、节奏停顿、舞台画面等等,都具有非常高的技巧性和程式性,‘台下一年,台上片刻’,这无疑是演员在台下‘千锤百炼’的结果”,“莫查洛夫在《哈姆莱特》里有一个出名的滚翻动作,而他是从来没有练过武功的。又譬如,人民演员盖德布罗夫在《哈姆莱特》里有一场惊人的比剑,可是等我和他聊起来,我才知道,他总共只上过两堂课,因此,斗剑的技术他是没有的”可知,材料二也使用了举例论证,关于中西戏剧表演的举例较为简略;
根据材料二第一至三段“照中国传统戏谚的说法,它是一种‘钻进去,跳出来’的表演,如依中国古代戏曲理论的说法,则是一种‘神形兼备’的表演”,“苏俄戏剧家古里叶夫说过一个非常典型的话剧表演戏例:莫查洛夫在《哈姆莱特》里有一个出名的滚翻动作,而他是从来没有练过武功的。又譬如,人民演员盖德布罗夫在《哈姆莱特》里有一场惊人的比剑,可是等我和他聊起来,我才知道,他总共只上过两堂课,因此,斗剑的技术他是没有的”可知,材料二使用了引用论证,用理论家名言或者民间谚语来证明中心观点;
根据材料二第四、五段“中国戏曲表演的最理想状态是将传统的程式动作,经过千锤百炼地苦练,与剧情、角色紧密结合,而西方戏剧表演的最理想状态,却是自我体验后的最理想即兴表演”,“中国戏曲演员的外部动作必须是经过精心加工的程式动作”,“换一个角度讲,西方戏剧体验派的表演是由内到外(内心的体验激发外部的表现);表现派的表演是由外到内(通过体验所产生的外部动作,作为理想范本,在舞台表演中再次激发舞台的体验),即所谓‘无动于衷而声泪俱下’”,“中国戏曲的表演则是内外的结合和渗透,将‘钻进去’所获得的领悟与‘跳出来’所寻找到的合适的外部动作(程式表演)高度融合,以‘形’(有意味的外形)写‘神’(有美学评价的内形),‘神形兼备’”可知,材料二同时使用了对比论证(比较论证)来说明中西戏剧表演特征的差异。
5.①这句戏谚说明,中国戏曲理想的表演状态不是直接摹写现实和情感的“形似”,而是“神形合一”“神形兼备”的“神似”,这样才算抓住生活之“真”,才能成为剧中人。
②这种理想表演的前提是“神”,是表演者对角色的理解、认识,对剧情的美学评价和处理都恰到好处,了然于心,即所谓“未曾动身先动神”。
③这种理想表演的呈现方式是“形”,是演员在领悟角色后对程式动作的把握,是用具有实践性和传承性的程式细腻表达诗化情感,感动受众。
【解析】根据材料二第一、五段“中国戏曲表演既不是体验,也不是表现,照中国传统戏谚的说法,它是一种‘钻进去,跳出来’的表演,如依中国古代戏曲理论的说法,则是一种‘神形兼备’的表演”,“中国戏曲的表演则是内外的结合和渗透,将‘钻进去’所获得的领悟与‘跳出来’所寻找到的合适的外部动作(程式表演)高度融合,以‘形’(有意味的外形)写‘神’(有美学评价的内形),‘神形兼备’”可知,这句戏谚说明,中国戏曲理想的表演状态不是直接摹写现实和情感的“形似”,而是“神形合一”“神形兼备”的“神似”,这样才算抓住生活之“真”,才能成为剧中人;
根据材料二第一段“这里的‘神’,当然不是演员的体验,而是表演者自己的意念——对角色的理解、认识、美学评价和处理,戏谚所谓‘未曾动身先动神’”可知,这种理想表演的前提是“神”,是表演者对角色的理解、认识,对剧情的美学评价和处理都恰到好处,了然于心,即所谓“未曾动身先动神”;
根据材料二第一段“这里的‘形’,也不是表现派的那种‘理想范本’,它不是体验后的产物或即兴表演的产物,而是建立在理解、认识角色基础上的产物,是无数的表演者经过无数的舞台实践,所沉淀、凝聚下来的程式动作”可知,这种理想表演的呈现方式是“形”,是演员在领悟角色后对程式动作的把握,是用具有实践性和传承性的程式细腻表达诗化情感,感动受众。

1.A【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A项“强调了秦晋围城一定会取得成功”错误。原文的表述是“先退一步,说:‘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肯定秦晋围城一定胜利。然后反过来说,用了四层转折……这些是就当前的情势说的,用的是一纵一擒,一放一收”,所以“擒”“一收”针对的是攻打郑国的害处。
2.B【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项“都体现了材料作者对历史实的主观认识”错误。引用了《烛之武退秦师》中的原话是为了给自己的主观认识寻找客观依据。C项“是因为郑国与秦国利害关系密切,能形成郑秦同盟”错误。烛之武选择秦国而不是晋国作为谈判对手是因为晋国与郑国相邻,灭亡了郑国,对晋国有利,但秦国并不能得到实际的好处。D项“要有战略眼光,比如努力在谈判中瓦解对方与他国结成的政治同盟”错误,“努力在谈判中瓦解对方与他国结成的政治同盟”是策略而非战略。
3.C【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依据材料一第一段可知,刘勰的观点认为说辞的关键,要“对当时有利,意义正确,忠于为君,敏于成事”。A项虽对当时有利,但不属于“说辞”,且不属于“忠于为君”,更没有“敏于成事”。B项“孟子对齐宣王谈如何施行王道”只是谈论如何施行王道,不符合“敏于成事”的特点。C项《谏太宗十思疏》是魏征写给唐太宗的奏章,意在劝谏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积其德义。完全符合“对当时有利,意义正确,忠于为君,敏于成事”的特点。D项《庖丁解牛》中“依乎天理”是强调顺应自然,物我合一,并非针对时弊的说辞,且不符合“忠于为君”的特点。
4.①开篇指出“对于军事斗争来说,光是雄辩的口才并不够……主要还是凭实力”,以此提出烛之武是在缺乏实力后盾的条件下,要在谈判中以口才战胜实力。②接着阐释了烛之武的谈判技巧:策略上回避了眼前郑国和秦国利害关系相反的难点,以于对方有益作为前提,以长远眼光彻底唤醒秦穆公,着眼于实力在战略上的利害转化。③最后再次总结:烛之武在策略和战略上有全面的考量。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论证思路的能力。材料二第一段首先说“对于军事斗争来说,光是雄辩的口才并不够……主要还是凭实力”,以此提出烛之武面临的艰巨任务是:缺乏实力的后盾,要在谈判中以口才战胜实力。接着阐述烛之武的谈判技巧:第二、三段是说烛之武讲究策略,“抓住了一个关键词‘益’,回避了眼前郑国和秦国利害关系相反的难点,以于对方有益作为前提”,指出“郑亡实际上并不有益于秦,相反有害于秦。有益转化为无益”;第四、五、六段是说,烛之武与先秦游说之士不同,不仅讲究策略,更讲究战略;“烛之武的雄辩,完全着眼于实力在战略上的利害转化:晋长必然导致秦消”。结合最后一段关键句“烛之武在策略和战略上有全面的考量”可知,再次总结阐述:烛之武在策略和战略上有全面的考量。
5.①刘勰的观点,材料一认为是正确的,好的说辞要看情势的需要,要“对当时有利,意义正确,忠于为君,敏于成事”。②材料二则认为,刘勰的观点只能暂时解决问题,真正好的说辞不但要扭转眼前的危局,而且还要有长远考虑,着眼于实力在战略上的利害转化。③由此可见,我们在阅读经典作品时,对于其中蕴藏的道理与智慧,应该学习和借鉴,但不能不加分析地将经典作品的所有内容奉为圭臬,而是要有自己的理解和思考。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材料观点并对其进行个性化解读的能力。依据“这些话,对烛之武劝秦穆公退兵,完全是切合的”“说到此,才算把秦穆公说服了。这就是刘勰说的‘言资悦怿’‘动言中务,顺情入机’”等内容可知,材料一认为刘勰的观点是正确的,好的说辞要看情势的需要,要“对当时有利,意义正确,忠于为君,敏于成事”。
依据“先秦游说之士仅仅是以现场应对的敏捷取胜,如刘勰在《文心雕龙·论说》中所说,‘喻巧理至’‘飞文敏以济辞’。以巧言妙喻取胜是暂时的”可知,材料二认为,刘勰的观点只能暂时解决问题,真正好的说辞不但要扭转眼前的危局,而且还要有长远考虑,着眼于实力在战略上的利害转化。
同样是刘勰的观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这启示我们,对待经典作品,我们要有自己的认识和分析。当然,经过岁月淘洗和时间考验的文学作品必然蕴藏着宝贵的道理和智慧,但我们不能对所有的经典内容都奉为圭臬,不能绝对照搬照抄,而是要有自己的理解和思考,这才是对待经典正确的态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