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9.2严格执法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明确严格执法的内涵、主体
2.理解严格执法的意义
3.明确严格执法的要求
【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深刻领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严格执法,明确严格执法的内涵和具体要求,自觉支持和配合执法机关严格执法行动;
2.法治意识增强法制观念,树立法治意识,认识到严格执法就要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坚持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3.公共参与在日常生中自觉做到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4.科学精神:知道严格执法的内涵,了解推进严格执法的具体要求,懂得如何推进严格执法。
【教学难点】准确理解严格执法的内涵。
【教学方法】说明当前我国如何推进严格执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健全行政裁量基准。
学生思考:怎样贯彻二十大精神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呢?
教师:学习这节课解决我们的疑问!
新课讲授:出示课题——严格执法
总议题:严格执法 建设法治政府 ——从坡子街派出所网红说起
议题1: 什么是严格执法?为什么要严格执法?——从七十年代的执法者执法说起
议题2: 怎样推进严格执法?——从新时代的执法者执法探说起
第一幕:严格执法的内涵
议题一:什么是严格执法?为什么要严格执法?——从七十年代的执法者执法说起
议学情境一:观看视频《七十年代的执法者执法》
议学问题: 结合议学情境和教材内容从七十年代的城管执法中分析什么是严格执法?为什么要严格执法?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议学提示:
议学小结:
严格执法的内涵
1、什么是严格执法?
(1)内涵:执法机关在执法过程中严格依法办事。
(2)主体: 在法律实施体系中,行政机关是执法的最重要主体。行政机关要带头严格执法,依法全面履行职能。
2、严格执法的意义
(1) 从法律角度:有助于捍卫法律的权威和尊严。政府必须带头严格执法,才能带动全社会尊崇和敬畏法律。
(2) 从社会角度: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政府只有坚持严格执法,惩处违法违规行为,维护群众正当权益,才能彰显公平,伸张正义。
(3) 从政府角度:有助于推进建设法治政府。各级政府能否切实做到严格执法,体现国家法治文明程度,关系法治中国建设成效。只有不断推进各级政府依法行政、严格执法,才能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任务和目标。
第二幕:推进严格执法
议题2:怎样推进严格执法?——从新时代的执法者执法探说起
议学情境二:观看视频《新时代的执法者执法》
议学问题:结合议学情境和教材内容分析新时代我们的执法者是怎样执法的?
教师活动:点评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纠正、补充,形成较完整的答案。
议学提示:
议学小结:
二、推进严格执法
1、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行政机关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坚决惩处失职、渎职。
坚持规范执法
(1)前提:严密的执法程序是规范执法的重要前提,也是执法公开公正的重要保障。
(2)要求:完善执法程序,建立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明确具体操作流程,重点规范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执法行为。
3、坚持公正执法
(1)含义:行政执法要坚持公正,同等情况平等对待,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2)要求:要恰当地行使自由裁量权,不得违背法律的精神和原则。
要有效杜绝执法不公、随意执法,不断提升执法机关的公信力
知识拓展:自由裁量权
自由裁量权,是指税务机关或其他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法律事实要件确定的情况下,在法律授权范围内,依据立法目的和公正、合理原则,自行判断行为条件、自行选择行为方式和自由做出行政决定的权力,其实质是行政机关依据一定的制度标准和价值取向进行行为选择的一个过程。
4、坚持文明执法
执法部门要改进执法方式,做到语言、行为规范,融法、理、情于一体,坚持以法为据、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争取当事人的理解和支持,力求实现执法效果最大化
突破提升:比较严格执法、规范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
本课小结:
课堂练习:
1.N市深入推进综合执法领域改革,全市各级行政执法部门建立健全并严格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全过程记录和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等制度。如果请你为该举措写一篇短评,你认为最适合的标题是( )
A.以全面履行职能立权威 B.以文明执法行为树形象
C.以化解矛盾纠纷建和谐 D.以完善执法程序保公正
【答案】D
【详解】A:材料推进综合执法领域改革,强调规范执法,没有涉及全面履行职能,而且也不是为了立权威,A不符合题意。
B:全市各级行政执法部门建立健全并严格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全过程记录和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等制度。强调了规范执法,不是文明执法,B不符合题意。
C:材料没有涉及化解矛盾纠纷,C不符合题意。
D:材料N市深入推进综合执法领域改革,建立健全并严格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全过程记录和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等制度。强调了不断完善行政执法程序,D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2.在2024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强调:“孩子的抚养教育,年轻人的就业成才,老年人的就医养老,是家事也是国事,大家要共同努力,把这些事办好。”办好这些事( )
①彰显了我党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
②需要政府依法执政,积极履行社会管理职能
③反映出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真实的全民的民主
④需要汇聚群众智慧,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详解】①:“孩子的抚养教育,年轻人的就业成才,老年人的就医养老,是家事也是国事”,彰显了我党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①符合题意。
②:政府坚持依法行政,党坚持依法执政,②表述错误。
③:“孩子的抚养教育,年轻人的就业成才,老年人的就医养老,是家事也是国事”说明我国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民主的阶级性决定了民主不可能是全民民主,③表述错误。
④:“大家要共同努力,把这些事办好”,说明办好这些事需要汇聚群众智慧,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3.2024年2月,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和监督罚款设定与实施的指导意见》,首次对行政法规、规章中的罚款设定与实施作出全面系统的规范。以下是部分内容。
法律、法规对违法行为已经作出行政处罚规定但未设定罚款的,规章不得增设罚款。
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和违法事实实施罚款,不得随意给予顶格罚款或者高额罚款,不得随意降低对违法行为的认定门槛,不得随意扩大违法行为的范围。
对上述内容理解正确的是( )
①人大要提高罚款规定的立法质量,规范监督罚款设定与实施
②政府立法要严守罚款设定权限,要依法科学行使罚款设定权
③执法部门应充分行使由法律法规授予的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
④行政机关应坚持严格规范执法,严格规范罚款实施相关行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详解】①:材料主要涉及政府,不涉及人大,①不符合题意。
②:法律、法规对违法行为已经作出行政处罚规定但未设定罚款的,规章不得增设罚款。表明政府立法要严守罚款设定权限,依法科学行使罚款设定权,②正确。
③:行政处罚自由截量权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法律、法规规定的原则和范围内有选择余地的处置权利,材料未强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③不符合题意。
④: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和违法事实实施罚款,不得随意给予顶格罚款或者高额罚款,不得随意降低对违法行为的认定门槛,不得随意扩大违法行为的范围,说明政府要严格规范罚款实施,坚持严格规范执法,④正确。
故本题选D。
4.2024年2月19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和监督罚款设定与实施的指导意见》,首次对行政法规、规章中罚款设定与实施作出全面系统规范,坚决防止以罚增收、以罚代管、逐利罚款等行为。此举旨在( )
①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②合理设定权利与义务
③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 ④更好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B
【详解】①④:严格规范处罚事项和罚款标准,有助于推进行政机关规范执法、公正文明执法,有利于打造法治化的营商环境,①④符合题意。
②:对行政法规、规章中罚款设定与实施作出全面系统规范,目的是规范行政执法,合理设定权利与义务是举措而不是目的,且材料未涉及合理设定权利,②不选。
③:材料强调的是规范行政执法,没有涉及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③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5.2024年2月19日,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和监督罚款设定与实施的指导意见》,从依法科学设定罚款、严格规范罚款实施、全面强化罚款监督等方面提高罚款规定的立法、执法质量,规范和监督罚款设定与实施。此举有利于( )
①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促进法治政府建设
②推动政府简政放权,科学调整上下级政府间关系
③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提升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
④拓宽行政执法范围,提升政府各部门权威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详解】①③:从依法科学设定罚款、严格规范罚款实施、全面强化罚款监督等方面提高罚款规定的立法、执法质量,规范和监督罚款设定与实施。有利于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促进法治政府建设,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提升群众对政府的满意度,①③正确。
②:材料强调的是政府行政执法过程中规范和监督罚款设定与实施,并未涉及政府简政放权,科学调整上下级政府间关系,②不符合题意。
④:材料中的措施未拓宽行政执法范围,④错误。
故本题选A。
6.自杭州交警推出“优驾容错”以来,通过“有限度的宽容”,让守法者在“不得已”或“无心之失”的时候,获得“被原谅”的机会。至今已有1010.4万人次被免罚教育。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转变执法理念,严格依法行使自由裁量权
②让群众感受到了法治温度与人文关怀
③可以有效化解大量执法争议和矛盾
④增强公民权利意识,促进法治社会建设
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答案】A
【详解】①:材料强调的是执法过程要注重法治温度与人文关怀,没有体现执法理念的转变,①排除。
②③:通过“有限度的宽容”,让守法者在“不得已”或“无心之失”的时候,获得“被原谅”的机会,可以有效化解大量执法争议和矛盾,让群众感受到了法治温度与人文关怀,②③正确。
④:材料强调的是执法过程要注重法治温度与人文关怀,没有体现增强公民权利意识,④排除。
故本题选A。
7.2023年10月10日,浙江公安从缅甸押解回148名中国籍电信诈骗犯罪嫌疑人。近年来,浙江公安始终保持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的高压态势,依法缉捕涉诈人员,坚决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这是基于( )
①阶级斗争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在某种条件下会被激化
②坚持专政职能是维护人民利益和规范社会秩序的重要保障
③执法部门要以理为据、以法服人,实现执法效果最大化
④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现代化建设的应有之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详解】①②:浙江公安始终保持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的高压态势,依法缉捕涉诈人员,坚决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这是基于阶级斗争还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在某种条件下会被激化,坚持专政职能是维护人民利益和规范社会秩序的重要保障,①②符合题意。
③:执法部门要坚持以法为据、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实现执法效果最大化,③说法错误。
④: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8.把“法言法语”转化成“乡音土话”,让村民真正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及时排查微风险、化解微矛盾,让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进村入户了解情况、收集群众法律需求,让基层治理更精准……截至2023年9月底,全国已培育“法律明白人”394万余名,基本实现“法律明白人”在每个行政村的全覆盖。培育“法律明白人”能够( )
①发挥资源优势,提升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
②健全司法救助体系,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
③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夯实全面依法治国根基
④基于乡村生活实际,更好地变通行使自由裁量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详解】①:把“法言法语”转化成“乡音土话”,让村民真正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及时排查微风险、化解微矛盾,让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说明培育“法律明白人”能够发挥资源优势,提升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①符合题意。
②:材料强调的是法律宣传,没有涉及司法救助体系,②不符合题意。
③:让村民真正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全国已培育“法律明白人”394万余名,基本实现“法律明白人”在每个行政村的全覆盖。培育“法律明白人”能够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夯实全面依法治国根基,③符合题意。
④:自由裁量权是执法机关的,而不是“法律明白人”行使自由裁量权,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9.山东省健全“高效办成一件事”常态化推进机制,畅通“面对面会商”“省长直通车”等渠道,发挥好“鲁力办”督查落实平台作用,真正做到“接诉即办”,通过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动态推出“一件事一次办”应用场景,不断提升经营主体满意度、获得感。该做法旨在( )
①科学配置权力,建设职能科学政府
②优化治理流程,建设智能高效政府
③坚持文明执法,全面履行各项职能
④更好服务群众,提升人民幸福指数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详解】①:材料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强调高效,没有强调职能科学,①不符合题意。
②④:通过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动态推出“一件事一次办”应用场景,不断提升经营主体满意度、获得感。该做法旨在优化治理流程,建设智能高效政府,更好服务群众,提升人民幸福指数,②④符合题意。
③:材料没有体现文明执法,且要全面履行法定职能,不是各项职能,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
10.公证,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更加方便快捷的办理是人们的需求与期盼。自今年3月至12月,司法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公证减证便民提速”活动,通过缩短办证期限、精减证明材料、持续推动“线下跑”变为“线上跑”等措施,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公证法律服务。这些做法( )
①用“缩”和“减”,来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②实现善政,明确法治的主要功能是要提升行政服务水平
③强化数字赋能,优化政府治理流程以提高服务效能
④是法治政府建设的需要,有效保障行政执法的公平公正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答案】C
【详解】①: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的公证法律服务,可以满足人民期盼、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和满意度,①正确。
②:高效便捷的公证法律服务可以实现善政,保护公民的各项权利是法治的主要功能,②排除。
③:推动“线下跑”变为“线上跑”,体现了利用技术手段建设智能高效的政府,③正确。
④:这些做法的作用主要是提高政府效能,人民满意,但无法有效保障公平公正,④排除。
故本题选C。
11.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通过重塑业务体系、重整执法力量,重构治理方式,实现全区14个乡镇“一支队伍管执法”。该区精简执法队伍,下移执法重心,推动市场监管、交通运输、农业农村等各部门联动,破解了基层治理“看得见、摸不着”的难题。此举( )
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树立政府权威
②优化机构职能提高执法效能
③坚持执政为民体现人民核心地位
④调整层级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详解】①:题干措施可以完善国家治理体系,但不体现树立政府权威,①不选。
②④: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通过重塑业务体系、重整执法力量,重构治理方式,这样做是在调整层级关系解决实际问题,有利于优化机构职能提高执法效能,②④符合题意。
③:题干强调优化机构职能,不体现党执政为民,③不选。
故本题选C。
12.某地交警在春节期间为轻微违反交通规则者提供的处罚选择——“文明红包”,里面分别是“参与文明劝导”“发朋友圈宣传文明出行并集赞”“现场宣读文明交通倡议书”“现场学习道路交通安全法”“打电话向亲友宣传文明出行”五张纸条。行为人可以选择从中抽取一种完成,免去其他处罚。这一做法( )
①确保同一违法行为同等处理,不同情况差别对待
②彰显柔性执法传递法治温度,降低市民违法成本
③刚柔并济,情理兼顾,实现良法善治
④改进和创新执法方式,提升执法效能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D
【详解】①:行政执法要坚持公正,要同等情况平等对待,不同情况差别对待,而不是“同一违法行为同等处理”,且材料没有体现不同情况差别对待,故①不符合题意。
②:材料中的做法体现了柔性执法,传递了法治温度,创新了执法方式,并没有降低违法成本,故②不符合题意。
③④:某地交警在春节期间为轻微违反交通规则者提供了“文明红包”,其内容体现了刚柔并济,情理兼顾,实现良法善治,也体现了执法方式的改进和创新,有利于提升执法效能,故③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13.2023年是甘肃省确定的“优化营商环境攻坚突破年”。兰州公安部门结合本地实际出台十二项优化营商环境措施,采取既保畅通又方便群众、既规范执勤又柔性执法的举措。比如对违停车辆先提醒不处罚,优化重点区域停车管理,积极推行包容审慎执法,为群众营造良好的社会生活氛围等。此举有利于( )
①司法机关坚持公正司法,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②改善执法形象,优化执法效果,体现执法温度
③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④规范执法自由裁量权,打造智能高效的政府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详解】①:公安部门不属于司法机关,是行政机关,①说法错误。
②:对违停车辆先提醒不处罚,优化重点区域停车管理,积极推行包容审慎执法,为群众营造良好的社会生活氛围等措施,有利于改善执法形象,优化执法效果,体现执法温度,②符合题意。
③:兰州公安部门结合本地实际出台十二项优化营商环境措施,采取既保畅通又方便群众、既规范执勤又柔性执法的举措,这有利于改善执法形象,优化执法效果,体现执法温度,这有利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提升基层治理效能,③符合题意。
④:材料未体现规范执法自由裁量权,打造智能高效的政府,④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C。
14.《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规定,企业使用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具须经政府相关部门统一审核或检定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计量器具日益复杂化、专业化。S市欲探索实施由企业自行管理和审核最高计量标准器具的做法。但专家指出,这一做法并不符合计量法的上述规定对此,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S市政府暂停执行计量法相关条款,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这一授权举措说明( )
①法律不能一成不变,要随社会发展不断改革完善
②改革要在法治轨道上运行,重大改革要于法有据
③法律规范体系的协调一致是科学立法的必然要求
④法的生命力在于实施,要保障法律规定的严格执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详解】①: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计量器具日益复杂化、专业化,S市欲探索实施由企业自行管理和审核最高计量标准器具的做法,体现了法律不能一成不变,要随社会发展不断改革完善,①正确。
②:专家指出,这一做法并不符合计量法的上述规定,对此,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S市政府暂停执行计量法相关条款,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这一授权举措说明改革要在法治轨道上运行,重大改革要于法有据,②正确。
③:合理设定权利与义务,合理设定权力与责任是科学立法的必然要求,③错误。
④:材料强调的是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S市政府暂停执行计量法相关条款,没有体现法的实施,④排除。
故本题选A。
15.口头警告、教育短信、现场提醒单……自浙江杭州交警推出“优驾容错”以来,至2024年2月已有1010.4万人次被免罚教育。“优驾容错”是交警部门针对未影响交通安全的轻微违法行为和有良好安全驾驶记录的驾驶人,依法给予口头警告而免除罚款处罚的一项交通安全管理执法措施。“优驾容错”( )
①创新了执法工作流程,助力了诚信政府建设
②更易发挥教育作用,能起到更好的执法效果
③是政府严格执法体现,能增强群众守规意识
④能够推进政府文明执法,更好履行政府职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详解】①:“优驾容错”是交警部门针对未影响交通安全的轻微违法行为和有良好安全驾驶记录的驾驶人,依法给予口头警告而免除罚款处罚的一项交通安全管理执法措施。“优驾容错”体现了宽严相济的执法理念,没有涉及执法工作流程的创新,与诚信政府建设无关,①不符合题意。
②④:“优驾容错”更易发挥教育作用,能起到更好的执法效果,能够推进政府文明执法,更好履行政府职能,②④符合题意。
③:“优驾容错”能够推进政府文明执法,而不是严格执法体现,③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16.人大代表来自人民,肩负人民的重托,应积极履职尽责。下列选项中,体现人大代表积极履职的是( )
A.组织实施消防安全隐患整治专项行动
B.协助市教委为减负提供法律保障
C.制止并处罚违反“文明驾车,礼让行人”的行为
D.就辖区内自行车道建设问题对相关政府部门提出质问,并要求答复
【答案】D
【详解】A:组织实施消防安全隐患整治专项行动是相关消防部门的职责,与人大代表履职无关,A不符合题意。
B:市教委不能出台相关法律,法律由立法机关制定,B说法错误。
C:制止并处罚违反“文明驾车,礼让行人”的行为,是相关交警部门的职责,C不符合题意。
D:就辖区内自行车道建设问题对相关政府部门提出质问,并要求答复,属于人大代表积极履职,D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