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7.2心中有数上职场 第2课时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7.2心中有数上职场 第2课时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7.2心中有数上职场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劳动者的权利;
2.劳动者的义务;
3.劳动争议;
4.劳动争议的处理方式。
【核心素养】
政治认同:认同我国尊重劳动,重视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利。
科学精神:劳动者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法治意识:增强依法维权意识。
公共参与:把握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和应承担的主要义务。
【教学重点】
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
【教学难点】
劳动争议的处理方式。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讲授法、情境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国家部门称:“996”“007”工作制度违法,劳动者可依法拒绝》。
思考:“结合教材内容。”谈谈“996、007”工作制侵犯了劳动者的什么权利?作为劳动者应该享有哪些基本的权利?
二、新课讲授
议题一:明明白白工作
议学情境: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交通、通信等多个领域的发展突飞猛进,人们的生活、工作节奏也越来越快了。
“双休”制度虽然早已落实推广,但在竞争激烈、追求效益的职场环境中却往往被忽视。
不只是“双休”,当下职场中各种各样的隐形加班,“肆无忌惮”地占领着人们的休息时间。
2022年,某招聘平台的调查报告显示,84.7%的职场人在下班后仍会关注工作消息,40.5%的职场人加班后得不到任何形式的补偿。
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总工会办公厅主任吕国泉提交了一份《关于保障劳动者离线休息权的提案》,提出“将离线休息权入法,提高企业隐形加班违法成本”。
“劳动者自我意识在提高,对于打破职场乱象、推动法律法规实施完善,作用重大。”蒋胜男表示,“这种维护自身权益的案件越多,就越有助于形成对违法用工行为的震慑。”
议学任务:谈谈你对上述现象的看法,劳动者有哪些权利?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
1.劳动者依法享有的权利:
⑴劳动者有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 劳动报酬(工资)是对劳动者付出劳动的回报,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支付报酬。
相关链接:
(1)工资一般包括计时工资、 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
(2)劳动法规定:
①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
②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③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2)劳动者有休息休假的权利:
①休息权是宪法规定的劳动者的基本权利。
依据《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职工每日工作八小时,每周工作四十小时。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一日。
②我国还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
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
(3)劳动者有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
用人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制度,并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当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4)劳动者有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 为了确保劳动者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国家和社会为劳动者提供必要的物质帮助,这就是社会保险。(社会保险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
(5)其他方面的权利:
劳动者还享有
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
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
依法参加和组织工会的权利
参与民主管理的权利
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等。
2、劳动者的义务:
(1)完成劳动任务。
(2)提高职业技能。
(3)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
(4)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3、两者关系:
权利与义务从来都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劳动者在维护自身劳动权益的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义务。
相关链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第三十九条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案例分析:
实习生刘某与某公司签订了一年期的劳动合同,刘某工作了整整五个月,却一直未被该公司正式录用,每月只能拿到2000元的实习工资,低于同等岗位的平均工资水平。同时,除了正常工作8小时外,公司经常要求她下班后加班到晚上10点,每周工作时长达75小时以上,且只有少量加班工资。2024年3月10日晚,刘某被公司再次要求加班到10点后,她愤怒地回复道“我签的是劳动合同,又不是卖身契,现在已经九点了,我走了”说完,她摘下了工牌走出公司。事发后,好友许某劝刘某“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忍一忍算了。”
思考: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中“做个明白的劳动者”的知识,对好友许某的观点加以评析。
提示:
好友许某的观点不可取,是缺乏权利意识的表现。根据法律规定,劳动者有休息休假的权利,休息权是宪法规定的劳动者的基本权利。用人单位必须向劳动者支付高于正常工资的加班工资作为对劳动者牺牲休息时间的回报。该公司违反劳动法中有关转正的要求,长期要求刘某加班,工作时长超过国家规定的法定工作时长,且没有支付其高于正常工资的加班工资,侵犯了刘某的休息权和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属于违法行为。劳动者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应当敢于维权,而不是漠视自己的权益。刘某可以通过合法手段理性维权,“忍一忍”的观点不可取。议题二:清清楚楚维权
议学情境:
播放视频《劳动者应如何维权?》。
展示材料:
从2012年3月份开始,2000多名农民工为郑州鞋业包装中心项目提供劳务服务。2013年9月工程主体封顶,按合同约定工程主体结束就结算工程款,结果工程结束三四个月,工人工资依旧被拖欠。这些被拖欠工资的工人多来自开封、信阳、驻马店等地,最多的被拖欠了十几万。
事情被投诉到郑州市二七区人社局之后,人社局12月向劳务公司下达了限期整改通知。发包方表示工程还没有验收,所以包括工人工资在内的工程款和承包方并没有达成一致,但工人工资不会拖欠,承包方只要把农民工的工资表造出来,并交由相关单位盖章,工人工资就会发放。
但是整改通知下达一个多月后,还是有很多工人工资被拖欠,于是便发生了百余名农民工手拉横幅,跪地讨薪的事件。
议学任务:结合上述视频和材料,劳动者可以通过哪些途径维权?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
1、劳动争议:
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因履行劳动合同发生纠纷,就会出现劳动争议。
【提示】:劳动争议是指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当事人因劳动合同中的权利义务的实现而发生的纠纷,除此之外的其他关系纠纷不属于劳动争议。
2、劳动争议的解决方式:
(1)协商解决: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后,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就争议的解决进行友好协商。如果协商一致,可以达成和解协议。
(2)申请调解:
①当事人也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等调解组织申请调解。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互谅互让的前提下,按照自愿、合法的原则达成调解协议,签订调解协议书。
②调解协议书对双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当事人应当履行。
(3)劳动仲裁:
①劳动仲裁是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以第三方的身份居中进行裁决的活动。
②如果当事人不愿意协商或调解、协商或调解不成、当事人达成和解或调解协议后不履行,都可以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仲裁申请,由仲裁委员会依法作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裁决。
③根据劳动法律、法规,除特定情形外,未经劳动仲裁程序,当事人不得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4)诉讼: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的仲裁申请不予受理的,申请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5)其它途径:劳动者还可以通过劳动行政部门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劳动法规定: 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可以责令支付赔偿金:(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 ;(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四)解除劳动合同后、未依照本法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
案例分析:
马某于2023年9月1日进入某建筑公司工作,双方签订了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2023年 12 月,因人事变动,公司将她的工作岗位从行政助理变为接待文员。接待文员的工作与她原来的工作和专业很不相符,而且工资收入也大为缩水。为此,她与公司力争,但公司以劳动合同中已规定“员工必须无条件服从工作调动”为由拒绝了她,并说如果拒不服从,只能解除劳动合同。
思考:结合材料及教材P67-P69的知识,帮助马某设计合理的维权方案。
提示:
①马某可以向当地的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投诉。
②马某可以尝试与公司友好协商,就岗位问题达成和解协议。
③马某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申请调解。
④如果双方不愿意协商或调解、协商或调解不成、双方达成和解或调解协议后该公司不履行,马某可以就岗位问题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⑤若公司对仲裁结果不执行,马某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若马某对仲裁裁决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课堂小结】
【易混易错】
1.劳动者的权利比义务重要。
矫正:权利与义务从来都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劳动者在维护自身劳动权益的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义务。
2.保证劳动者的休息休假意味着不能加班加点。
矫正:保证劳动者的休息休假并不意味着一律不能加班加点。根据劳动法律、法规的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作为对劳动者牺牲休息或休假时间的回报,用人单位必须向劳动者支付高于正常工资的加班工资。
3.所有劳动争议均是由用人单位侵害劳动者权益引起的。
矫正: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因履行劳动合同发生纠纷,就会出现劳动争议。这些争议既可能由用人单位侵害劳动者权益引起,也可能由劳动者未履行劳动义务损害用人单位权益引起。
4.申请协商、调解是解决劳动争议的必经途径。
矫正:申请协商、调解并非解决劳动争议的必经途径。如果当事人不愿意协商或调解、协商或调解不成、当事人达成和解或调解协议后不履行,都可以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仲裁申请,由仲裁委员会依法作出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裁决。
5.出现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矫正:根据劳动法律、法规,除特定情形外,未经劳动仲裁程序,当事人不得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也就是说,劳动争议仲裁是提起劳动争议诉讼的必经程序。
【课堂训练】
1.陈某与H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于2023年6月到期。2023年5月,H公司向各部门及陈某本人发出通告,以陈某严重违反公司管理规定为由,对陈某予以辞退。陈某认为H公司单方解除合同系违法行为,双方就此发生争议。本案中陈某( )
①违背了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
②可以向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③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④可直接向当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吴某在一公司求职成功,合同约定试用期为三个月。在工作近两个月时,吴某收到公司解除劳动合同的通知,理由是试用期内多次迟到(次数占实际上班日近半数),严重违反考勤制度。吴某认为公司故意找碴,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要求公司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获得支持。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双方的劳动关系自合同签订之日起建立
②劳动合同签订后应当依法履行不得变更
③劳动者应遵守劳动纪律,履行劳动义务
④公司若不服可向法院申请撤销仲裁裁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某医疗美容有限公司以公司经营困难、资金周转不佳为由,自2023年5月起欠付19名员工工资1万到7万元不等,19名员工多次索要未果。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这19名员工( )
①可以强行拿走公司等值财物作为自己的工资
②可以优先选择调解来解决与公司的纠纷
③如不服劳动仲裁结果可依法向法院起诉
④应该依法向相关行政部门提出诉讼请求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A企业聘用王某担任业务员一职,但双方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半年后,王某怀孕,A企业知情后立即电话通知其解除劳动关系,该月的工资以实物抵顶。由此可知( )
①王某取得劳动报酬权利受到侵害
②王某与A企业的劳动关系不成立
③王某不得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④A企业违背了劳动法特殊劳动保护的原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3年1月,顾某入职南通某机械制造公司,从事打磨工作。同年7月,顾某在工作过程中被砂轮碎块砸伤,后被认定为工伤,但不构成伤残等级。休息月余后,顾某重返工作岗位,但公司却以打磨工暂不缺人为由将顾某调岗做打杂工。顾某受伤前的月薪为10000元左右,调岗后月薪直接降到4000元左右。对调岗降薪,顾某明确表示拒绝,在与公司协商无果后,顾某以公司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为由向公司发出解除劳动合同通知,后经劳动仲裁程序后诉至法院,要求公司补足工资差额并支付经济补偿金。
你是否支持顾某的主张 请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说明理由。
答案:BDCB
5.支持。
①根据《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一旦由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对双方形成约束力,当事人应当依法履行,不得随意变更。用人单位必须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对劳动者的各项义务,并且不得随意解除劳动合同。
②本案中,该公司将顾某的岗位、劳动报酬进行调整。工资、劳动报酬是劳动合同中的重要条款,这属于劳动合同重大内容变更,应当双方协商一致,该公司没有与顾某协商一致的情况下,擅自变更劳动合同约定,做出调岗和降低薪资的决定,属于违约,应当承担违约责任,按原工资标准支付顾某工资差额以及经济补偿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