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10《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并序》联读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10《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并序》联读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生命觉醒:精神困境中的“自救”
——《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
核心素养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梳理文言知识,理清文本内容。
2.思维发展与提升:品味文本语言,体会淡雅文风。
3.审美鉴赏与创造:理清情感发展,理解思考逻辑。
4.文化传承与理解:领悟生命哲理,学习旷达情怀。
教学重难点
品味文本语言,体会淡雅文风;领悟生命哲理,学习旷达情怀。
《兰亭集序》:拒绝虚无,珍惜生命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农历三月三日(这天是上巳节),时任会稽内史、右军将军的王羲之,在会稽山阴(绍兴)的兰亭,邀请了一批文人雅士,弄了一场风雅集会。来的人有司徒谢安、辞赋家孙绰、高僧支道林等社会名流。当然,王羲之的几个孩子王献之、王凝之、王涣之、王玄之也跟着来了,共计四十二人。
江南三月,通常细雨绵绵,但这一天,天气格外晴朗,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惠风和畅;溪水清流激湍,潺潺流水声听得人神清气爽,山间的景色恬静宜人。大家用香薰草蘸水洒在身上,或沐浴洗涤污垢,在春意绵绵的大好时节里,祈求着消除病灾与不祥。
为了活跃气氛,他们办完“祓禊”仪式之后,又举行了“曲水流觞”活动。大家散坐在蜿蜒曲折的溪水两旁,然后由书僮将其斟酒的像舟一样的酒杯放入溪水,顺流而下。酒杯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得即兴赋诗。若吟不出诗,则要罚酒三杯。
这次兰亭风雅集会,有十一人各成诗两首;有十五人各成诗一首;有十六人作不出诗而各被罚酒三杯。
为了把这些当日所作的三十七首诗保存下来,大家商议,把这些诗作予以汇总,编撰成集,以此来纪念这次盛事,也给后人留个念想。
光有诗,没有序也不行!谁来作序?有人提议推举此次集会的召集人、德高望重的王羲之写一篇序文,记录这次的诗作集会活动。此时,已喝得半醉半醒的王羲之也不推脱,乘着酒兴,用鼠须笔在蚕纸上,即席挥洒,心手欢畅,一气呵成,写下了二十八行、字字遒媚劲健的三百二十四字。这就是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第二天,王羲之酒醒之后意犹未尽,挥毫在纸上将序文重新书写一遍,却自感不如原文精妙。他有些不甘心,重书了几遍,仍然不得原文的精华。这时他方才明白,先一天乘着酒兴即席挥洒、一气呵成的这篇序文,已经是自己一生中的顶峰之作。
王羲之将自己的《兰亭集序》视为传家宝,代代相传,一直到王家的七世孙王智永手中。可是,王智永却出家为僧,没有子嗣,去世前传给了他的弟子辨才和尚。
唐太宗李世民喜爱书法,尤其对王羲之的书法极为推崇。对《兰亭集序》这一真迹更是仰慕已久,多次重金悬赏索求无果。后来得知《兰亭集序》真迹在会稽一个名叫辨才的和尚手中,便多次派人去索取。可是,辨才和尚始终推说不知真迹下落。
唐太宗看到硬要不成,便改为智取。他委派监察御史萧翼装扮成书生模样,去与辨才和尚亲近,萧翼对书法也很有研究,他与辨才和尚就书法艺术谈得很投机。等待两人关系十分密切、无话不说之时,有一天,萧翼故意拿出几件王羲之的书法作品给辨才和尚欣赏。而辨才和尚看过之后,不以为然地说道:“字帖真倒是真的,但不是最好的,我有一本真迹倒还不差。”萧翼追问是什么帖子,辨才和尚非常神秘地告诉他是《兰亭集序》真迹。萧翼故作不信,说此帖已经失踪。辨才和尚只好从屋梁上取下真迹给萧翼观看。萧翼一看,果真是《兰亭集序》的真迹,随即将其收入袖中。同时,向辨才和尚出示了唐太宗的有关“诏书”。此时,辨才和尚方知自己上当受骗。
辨才和尚失去真迹,非常难过,终日郁郁寡欢。不久便积郁成疾,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去世了。(此时的辩才和尚已经八十多岁,早已是风烛残年,《兰亭集序》就是他的精神支柱,靠《兰亭集序》续命。)
唐太宗在得到《兰亭集序》的真迹后,曾命弘文馆拓书名手冯承素以及虞世南、褚遂良等人钩摹副本,分赐给亲贵近臣。(制作复印件,请高手一比一复制,送给身边的亲贵)
贞观23 年,唐太宗生了重病,住在玉华宫含风殿。弥留之际,他把儿子李治唤到跟前,对他说道:“现在,我想跟你要件东西。你要是真的孝敬我,就不要违背我的心愿。”
李治连忙呜咽着说:“父皇在上,孩儿一定从命。”
“我想要的,就是《兰亭序》,你……就给我带走吧。”说完,他便断了气。
唐高宗李治在办唐太宗李世民的丧事时,将《兰亭序》的真迹殉葬。
今日我们能看到的《兰亭集序》,已不再是当年王羲之的真迹。而是冯承素的摹本。
唐太宗命冯承素钩摹的摹本,称之为《神龙本兰亭》,由于他的摹本上有唐代“神龙”小印,所以将其定名为神龙本《兰亭序》,其对真迹都达到了传神般地体现。观赏此摹本,基本上可以窥见王羲之原作之风貌。因之,被公认为是最好的摹本,也被视为传世之珍品。
冯承素钩摹的《兰亭序》纸本,高24.5厘米,宽69.9厘米,现被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
(二)任务一:阅读文本,分析情感变化,理清行文逻辑
【提问】阅读1-2段,思考作者为什么会有“信可乐也”的感受?
【明确】从文本内容来看,作者之所以“信可乐也”是因为“足以极视听之娱”,有哪些“视听之娱”呢?
1.适逢节日,群贤毕至之乐。
【补充】上巳节:中国传统节日,为每年的三月初三。传说这一天是黄帝的生日,也是西王母生日,每到这一天,上至天子诸侯,下至庶民百姓,都会来到水边,用香薰草药沐浴,洗去冬天的尘垢和晦气,身体会更健康,运气会更好。这叫祓楔(fú xì)仪式。
《论语》中:“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讲的就是上巳节的情境。
2.聚会地点,环境幽美之乐。
【追问】“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营造什么意境?能否改为“高山险岭,绿林翠竹,碧水急湍”吗?
【明确】营造清幽淡雅、远离世俗喧嚣的意境。“崇”“峻”“茂”“修”“清”“激”都有利于营造这个的意境,符合王羲之从容淡雅人格性情。
“高”和“险”突出地形之险要,“绿”“翠”突出林竹生命力旺盛,“碧”“急”突出山水相映、水流湍急的奔腾活力。其中“激湍”强调水流迂回,激起水花多,符合“流觞曲水”的情境,而“急湍”强调水流速度快。
3.一觞一咏,高雅宴饮之乐。
【补充】祓楔仪式后,之前的习俗是临水浮卵,即将煮熟的鸡蛋放在河水中,任其浮移,谁拾到谁食之;后变为“流杯曲水之饮”,即在祓楔仪式后,人们坐在水渠旁,在上流放置酒杯,任其顺流而下,杯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取饮,彼此相乐。“觞”即酒杯,通常为木制,小而体轻,底部有托,浮于水中。
4.天气晴朗,游目骋怀之乐。
【补充】会稽山阴就是今天的浙江绍兴,这里是丘陵山区向平原的过渡地带,东边是会稽山,南边是钱塘江,气候温暖、湿润、多雾,蒸腾而上的云雾与钱塘江水汽汇合,三四月份多烟雨蒙蒙。贺铸在边上的苏州写过“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就是明证。
这天是上巳节,大家一起出来春游祈福,久雨的天气,突然晴朗,自然心情格外高兴。
【小结】第一段写宾客以诗会友,第二段写感官在天地间延伸。从内涵角度看,“乐”至少包含三个层面内容:
①自然山水之乐。环境幽美,再加上天朗气清,良辰美景,自然令人心旷神怡。
②祈福安康之乐。节日修禊寓意着对生命的热爱和敬重,即追求生命的安康。
③修养心性之乐。修禊事不仅是祛除疾病,更多的是社交活动,放松心情,陶冶情操。
史书记载:“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居之,谢安未仕时亦居于此焉。孙绰、李充、许询、支遁等皆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他们借助修禊事来陶冶情操,修养心性。
【提问】阅读第3段,作者为什么又在段末说“岂不痛哉!”从句式与语气来看,显然非常悲痛,王羲之为何而痛?
【明确】
1.生命短暂。(“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人与人相交往,一俯一仰之间,很快就过去了)这是痛苦的根源。
2.人生无常。当然,尽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方式(有人在室内畅谈胸怀抱负,“悟言”一室之内;有人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但是当他们喜欢某事,处于快乐中时,都不知道老年将要到来。换句话说,人们总是感觉在快乐中,时间过得快。当厌倦旧物,情随事迁时,则产生无尽的感慨。因为之前感到欢快的事,俯仰之间,已经变为旧迹。再加上人终究要消亡,想到这些,怎么能不悲痛啊!
“痛”不单指痛苦,更是痛惜,是对“欢乐有尽,人生短暂”“好景不长,死生难测”的痛惜,作者把对死亡的尊重转化为对生命的深情,表现出对生命的极大留恋。
【补充】魏晋,是中国历史上最痛苦、最黑暗的时期。所谓“频有哀祸,悲催切割,不能自胜”。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又如何自处呢?“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是两种主流的应对人生的方式。
“悟言一室之内”是指魏晋的玄谈之风(清谈之风)。当时的名士们,整在窝在一起,围绕《老子》《庄子》《周易》这三部书(被称为“三玄”),辨析有无、生死、性情、形神等问题。原因是当时很多名士受到迫害,比如曹操杀了孔融,司马昭杀嵇康等等,为了明哲保身,趋吉避祸,就开始聊文学聊哲学,认真地扯淡,这样又展现了才华,又没啥风险。
“放浪形骸之外”是指放荡不羁,恨不得连凡体肉身,也超脱了个一干二净。经典事例就是刘伶醉酒和他的“曝裈(kūn,裤子)当屋”:刘伶常常纵情饮酒,任性放诞,有时脱掉衣服,赤身裸体呆在屋中。有人看到后讥笑他,刘伶说:“我把天地当房子,把房屋当裤子,诸位为什么跑到我裤子里来 ”
刘伶是魏晋时期名士,嗜酒不羁,和阮籍、嵇康关系不错。晋武帝司马炎派特使征召刘伶入朝为官。而刘伶不愿做官,听说朝廷特使已到村口,赶紧把自己灌得酩酊大醉,然后脱光衣衫,朝村口裸奔而去。朝廷特使看到刘伶后,感觉他就是一酒疯子,于是作罢。后刘伶不再出仕,最终老死家中。
实际上,在那样一个生灵涂炭的黑暗年代,世人们想通过极致的谈玄,或者彻底的放纵,来应对人生的短暂和外部环境的混乱。
【提问】阅读第4段,作者究竟“悲”什么?
【明确】
一悲与古人有同感,但不能领悟。
王羲之说,每当我看到古人对死生发出感慨的原因,跟我所感慨的是那样的同相,这不由地让我惊叹,所以我在读他们的文章时常常叹息伤感,却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看来我对死生,还是不能完全领悟,这真可悲啊!
二悲今人把生死等同,崇尚虚无。
东晋的名士和士大夫们,崇尚老庄,大谈玄理,不务实际,思想虚无,寄情山水,笑傲山野。他们思想消极,意志消沉,行动无为,就像浮萍之于海水,随波荡漾。所以,他们往往“一死生”“齐彭殇”,死了就死了,无所谓,因为死就是生,生就是死。
但我认为“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换句话说,名士和士大夫们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他们本质是选择逃避,虚度光阴。面对如此情境,王羲之感到可悲啊!
其实,生就是生,活着就要享受乐趣;死就是死,死后一切皆无。活着和死去都是人生的大事,不能混为一体,像道家那种“生就是死,死就是生”的观点,简直是扯淡!所以,大家不要让生命轻易地从自己的身边悄悄逝去;所以,我发起了这次兰亭集会,做“修禊”之事,行祈福消灾之礼,享受生命的快乐。
三悲后人看今人,终将成陈迹。
既然死亡一定会到来,那么什么才是永恒?答案是情趣与思想。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后人看待今天的我们,就好比今天的我们看待古人。因为“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我们都是过客,真是可悲!
但并不可怕,文字可以把我们的思想和我们享受快乐的状态记录下来,所以,我把大家参会的诗记录下来,纵使时代变人,世事不同了,但后人抒发情感的缘由,后人的思想情趣却是一样的。他们看到幽美的环境时,他们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吟诗喝酒时,也会一样的快乐,也会一样的诗情大发,也会一样的感悟生命的美好。
因为有前面的“三悲”,因此,我记录下大家的诗文,让后人读到,让他们感慨于我们对美好生命的珍惜。这就是我作此序的缘由。
【小结】行文逻辑(写作意图)
第一部分(1、2段) 叙集会盛况(四乐:良辰、美景、贤人、乐事)——叙事铺垫
第二部分(第3段) 发人生感慨(二痛:生命短暂、人生无常)——议论感慨(要珍惜生命)
第三部分(第4段) 明作序目的(三悲:自己不懂古人感慨,世人不知死生大事,今人必将成为陈迹)——规劝世人(要珍惜生命)
(三)任务二:品味语言,体会文本的素朴自然之美
【提问】有人说《兰亭集序》一扫魏晋的雕饰堆砌文风(也就是过分堆砌辞藻,词语生涩,让人听不懂、看不懂),全文三百多字,寥寥数语,却是字字珠玑,体现素朴自然之美,请具体分析其表现。
【明确】
1.句式骈散相间,多用对仗句。“群贤毕至,少长感集”“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等。读起来朗朗上口,意思相互补充,形式整齐有致。
2.巧用借代、互文。如“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以“丝竹管弦”借代音乐的热闹,“觞”本身是指酒器,这里借指喝酒,“咏”是吟咏的动作,此处借指吟诗作对。将抽象意境具体化,便于直观感受作者的情思。“世殊事异”运用互文,指时代和事情都变了,不同了。
3. 融景、事、情、理于一体,体现含蓄的哲思之美。观点表达,用词委婉,既有对享受人生乐趣的呼吁,也有对生死之事的悲痛,但表达是含蓄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归去来兮辞并序》:顺其自然,享受人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公元365年,东晋大司马陶侃的孙子陶逸家,一个婴儿呱呱坠地,算命先生看过说,此子根骨不凡,当成大器。当爹的高兴得不得了,给儿子起名陶渊明。那时的陶渊明家境充裕,锦衣玉食。可惜好景不长,陶渊明九岁时老爹死了,顶梁柱没了,银子来源没了,家里只剩下老娘和妹妹。坐吃山空,日子实在是过不一去了,母亲带着两个孩子,只好投奔到外祖父孟嘉家里。在外祖父的生活衣食无忧,祖父家里藏书极多,陶渊明自幼爱读书,读了一肚子书。
长大成人后,就搬出祖父家,和母亲、妹妹单过。靠着祖上传下来的一些积蓄,暂时没有钱财之忧,主要是在家读书和出外游学。期间,妹妹嫁了武昌程家,积蓄也随着日子的流逝逐渐耗尽,亲友接济也逐渐不支,生活状况逐渐捉襟见肘。
这个时候,陶渊明自觉已经可以出来大济苍生了,而且家里也已经到了等米下锅的地步,两方面的原因,陶渊明下决定准备外出做官赚钱去。而此时的陶渊明正身逢乱世,农民起义接二连三爆发。
28岁的陶渊明在江州谋得了第一份祭酒的差事。陶渊明的这个“祭酒”是江州剌史王凝之(他爹是王羲之)自设的一个官职,这个官职在江州属于要职,握有重权,类似于常务副市长的职务。
王凝之是个有个性的人物,脾气不好,可陶渊明年轻气盛,也是有脾气的,两人就是不对付。陶渊明某天脾气上来说不干就不干了。后来,州里又来召他做主簿(秘书长),他没有答应,回家种地去了。
第一次仕途就这样结束了。但陶渊明并未对仕途灰心,只觉是运气不好,既然做不了官,就独善其身,回家读书去。不久他的妻王氏死了,继娶翟氏。
陶渊明有五个儿子,陶渊明对这五个儿子的期望都很高,可这五个儿子智力都有问题。不知道是不是陶渊明酒喝多。大儿子陶舒俨好吃懒做;二儿子陶宣俟不喜欢写文章;三、四子陶雍份与陶端佚是双胞胎,智力愚钝,两个傻子。小儿子陶通佟九岁了还是呆头呆脑,整天只知道玩。陶渊明愁啊,只能借酒浇愁。
公元400年,陶渊明35岁了。当时天下大乱,实在是过不下去了,他投奔荆江二州刺使桓玄门下做了个参谋。但陶渊明很快就发现桓玄有个要命的想法——做皇帝。陶渊明可是个正统文人,忠君思想深入骨髓。不想趟这浑水,恰恰这年冬天,陶渊明老娘死了,于是辞职回家,丁忧三年。两年后,桓玄果然举兵造反。
三年后,终于又让陶渊明等到了实现理想抱负的机会。给他机会的这个人叫刘裕(“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刘裕),刘裕把桓玄灭了,东晋灭亡,南北朝开始。
陶渊明一看,高兴极了,投奔刘裕,心想施展抱负的翅膀终于可以展开。陶渊明得到一个参谋的职务,这是一个闲差,陶渊明沉默了,加上陶渊明对刘裕后来的“谋朝篡位”不满,两年不到(405年三月)陶渊明上表辞官,回家种田。辞官当年的秋天,叔父陶逵介绍他任彭泽县令。这次到任应差的原因主要是家里揭不开锅了,而且当官还有300亩官田归自己用,吃喝不愁。
干到第八十一天,浔阳督邮来视察,手下说:“您得穿戴整齐了,去跪迎上差”。这时候,陶渊明心中多年的郁结终于爆发了:“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翻译过来就是,为区区几粒粮食让我下跪?去他妈的,老子真真的不干了,十三年的仕宦生活自此结束。而今天我们学习的《归去来兮辞》就是写在他说完“去他妈的”之后,从此一个彻底放下的,开悟了的陶渊明正式闪亮登场。
(二)任务一:诵读全文,归纳的写作思路,理清情感变化
【提问】阅读前面的“序”,思考陶渊明为何去做官?又为何要辞官?
【明确】
为何做官?原因:
1.家贫,孩子多,吃了上顿无下顿。(生存问题);
2.亲朋劝解,家叔帮助。(别人的帮助)
为何辞官?
1.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
2.饥冻虽切,违己交病;
3.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
4.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
①根本原因(内在原因:性喜自然),陶渊明不愿扭曲天性,强迫自我去做本性不想做的事。
②外在重要原因(身心痛苦),陶渊明不愿折节为吏,受冻挨饿只是身体难受,相比之下,违背本心让身心都痛苦。
③性格原因(内在原因:灵肉分离),陶渊明感觉自己的性格与志向,不适应官场。
④是托辞:恰巧亲妹过世,需去奔丧。
【总之】陶渊明因为穷困,耕种不足以维持生活不得不违背本心,出仕为官。他崇尚自然的天性和官场格格不入,始终难以调和,所以陶渊明最终选择听从了心灵的召唤。
【补充】陶渊明身处东晋末年,朝廷层面,先有桓温、桓玄挟天子以号令天下,东晋皇室名存实亡,后有刘裕改朝换代,东晋灭亡;民间层面,社会因政权更迭频繁而时局动荡,民不聊生。
在这样一个连基本的生存都不能保证的大动乱时代,陶渊明断断续续做了十几年的小官,认识到了官场的污浊不堪,认识到了个人力量的渺小。
鲍鹏山在《风流去》中说:“陶渊明时代是一个不可能有什么个人成功的时代,一个可能既不违背道德和人性,而又有所作为的时代。”
【提问】阅读第1段,你认为陶渊明辞官时是什么样的心理?是否有心理斗争?
【明确】
1.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兮”和两个反问句,“兮”字暗示陶渊明已经打定主意,对辞官归去没有丝毫的犹豫。如樊鸟脱笼,似池鱼入渊,无数次默念的话终于吼出口,多年官场的憋屈一扫而光!
第一个反问句以“田园将芜”为理由,强调了归去的决心;第二个反问句以“心为形役”(做官太痛苦)为理由,再次强调决不惆怅,更不会悲伤。
可见,对辞官是考虑已久,挣扎多时,不是一时冲动,才会有如此强烈的语气,如此决然的表态。
2.为什么决意归去呢?因为“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这两句话应合起来理解:生命短暂,我已经领悟到之前为谋生而做官,对我来说是错误的选择,但也已经无法挽回;但未来的日子是可以补救的,可以选择自己想到的生活,所以一定是对的。
3.于是归心似箭,日夜兼程。“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小结】决然辞官,归心似箭
【提问】归家之后的陶渊明日子过的如何呢?阅读第2段,思考分析。
【明确】第2段主要写陶渊明归家之后的闲适生活。
1.抵家之乐:一路奔跑,全家欢迎,妻子备酒。(采用四字短句,节奏加快,场面热闹,突出陶渊明抵家时的喜悦,当然高兴的还有孩子们,老爹回来了,终于有肉吃了,终于有白馒头吃了)
2.居家之乐:闲坐家中自斟自酌、漫步庭园的闲情逸致。喝点小酒,欣赏一下院子里的松树,坐在窗下望望天空,看看周围,想一想在官场的尔虞我诈,还是家里舒服。于是,谢绝来客,每天在院子里弄弄花草,逗逗宠物狗。
3.漫步之乐:家里呆腻了,拄着拐杖出门到处走走,想走就走,想歇就歇,抬头看看远方的天空,那云气慢悠悠地没有心思地飘出山谷,那鸟儿估计是飞累了,知道自己归巢。夕阳西下,天色渐晚,我一个人抚摸着松树,久久不愿离去。
【补充】选择有象征性的意象:
1.“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用典):“三径”暗含“归隐”,“松菊”隐喻了陶渊明的志高品洁。松菊代指傲然独立的气节。
2.“云无心”“鸟倦飞”:云无心以出岫,是一种自然现象,陶渊明想自己也要像云彩一样,随风而动;鸟倦飞而知还,是一种生物本能。陶渊明想,人感到疲倦时也应该学会回到自己的内心深处,寻找平静和安宁。
蕴涵哲理:万物应遵循其自有的规律,应像云一样随遇而安,也像鸟儿一样珍惜生命,调整自我。
3.“孤松”:“孤松”自比,进,陶渊明不愿追随刘裕,因为有性命之忧;退,远离宦海沉浮,才可能颐养天年,所以,松虽孤,却可保全。所以,陶渊明抚摸着孤松,久久不愿离去。
【小结】辞官归家,闲适自乐。
【提问】心中再美的桃花源,终抵不过生活的柴米油盐。但对陶渊明来说,只要离开官场,再难吃的饭菜都当是减肥,再累的农活都当是锻炼。这种心态在第4段表现的淋漓尽致,请具体分析。
【明确】这一段主要讲陶渊明的社会生活。作者再一次强调自己不再与官场人物有任何的交集,不再想出去做官,只想遵循自己的内心,享受自己的田园生活。
1.与乡里故人交往之乐:跟亲戚们谈谈知心话,弹弹琴,读读书,其乐无穷。
2.与农人一起劳作之乐:邻居老王跟我讲,布谷鸟叫了,要到西边的土里去春耕了。
3.登山涉水的山水之乐:农闲时,我坐上我的小马车,越过山丘,派上顶峰;或划上我的小渔船,沿着桃花溪,找找桃花源。看到树木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看到泉山涓涓,滋养万物。(57岁写《桃花源记》)人在自然中,我悠然自得。既羡慕万物生逢其时,又感慨自己生命的短暂。
陶渊明并不是与世隔绝,只是与官场绝交。与俗世断游,而向亲朋戚友开放,对山水田园敞怀。陶渊明的目的也不在耕种,而在领略自然美景,体悟生命真谛——大自然是这样美丽,万物得时变化,生生不息;人的生命是那样短暂,融入大自然,才能获得生命的永恒。
【小结】归隐生活,快然自得。
【提问】此次归去陶渊明彻底告别官场,归隐田园,他是怎么想的?往后其生,他要怎么度过?
【明确】这一段主要讲陶渊明归隐后的人生感悟。
感悟一:人生短暂,顺其自然。“算了吧!人这一辈子,还能有多久?为什么不随心所欲地生活,还想那官场的事干什么呢?”再次强调人生短暂,要遵循内心生活,开心就好!
感悟二:乐天安命,珍惜美好。过往的经历生活我,做官是痛苦的,追求富贵是要付出精神的自由的,还不如珍惜剩下的美好时光,独自归隐田园。农忙时拿着农具干农活,养活自己;农闲时,登上高处仰天长啸,蹲在溪边写点小诗。这就样吧!顺其自然,到生命的尽头,还考虑什么呢?
41岁的陶渊明终于能够勇敢地面对自己并顺应天性,连生计都可以置之度外,这使他成为真正的隐士,既不是为了当神仙的修道隐士,也不是用身处深山、故弄玄虚以求做官的假隐士,更不是用枯槁憔悴的方式来对抗无道社会的愤世隐士。
【小结】乐天知命,自醒豁达。
【补充】陶渊明归隐之后,生活来源就靠种地。跟当年官场生活一比,他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桃花源。不过陶渊明可算不上个合格的农夫,所以生活质量自然也下降了一个层级。偶尔也有些朋友来看他,会送他一些钱物,但毕竟救急不救穷,甚至交好的农夫朋友找他喝酒的时候也劝他再去做官,但陶渊明则笑而不应,但村里有这样一个当过大官的农夫,大家也觉得脸上有面子,还是时时给老陶酒喝。
来给陶渊明送钱送物的也有些大人物,太守颜延之是来的最多的一个,前前后后给他送过两万贯铜钱,当然这些钱也都送进了酒家。
几度宦海沉浮,几番人生风雨过后,日子就剩下耕田,写诗,饮酒三件事。自在闲适的生活过得飞快,一转间,已过耳顺之年,陶渊明自知时日不多,六十三岁时,给自己写下了《拟挽歌辞三首》,送给死后的自己,其中有一首是这样的:
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
昔在高堂寝,今宿荒草乡。一朝出门去,归来夜未央。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终年63岁,这是陶渊明的一生。几度沉浮,一场悲欢,最终回归桃花源,化为沉寂的土地,留下不朽的诗篇。
(三)任务二:品味语言,体会本文语言的质朴美
【提问】欧阳修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从语言角度思考欧阳修为什么这样说?
【补充】“序”和“辞”的区别
1.“序”的体裁,有的近似论说文,有的近似记叙文,有的像是抒情散文,往往是融叙事、议论和抒情一体。
2.辞,言语文辞。“辞”通“讼”,《说文》曰:“辞,讼也。”讼有诵说、吟诵之意。所以,“辞”就是用公开演说的方式来抒情言志 。“辞”讲究文采韵律,抒发情志。
【明确】
1.用平实凝练的语言表达了质朴自然的情感。主要表现为序,全序叙事为主,多用四、六、七、八言短句,如拉家常,娓娓道来。直陈状貌,袒露心迹,清白如话,毫无矫饰。
2.形象的生活画面,生动的情景呈现。如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的画面,令人激动;“僮仆欢迎”,“稚子候门”的情景多么温情;“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多么亲切;“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策扶老以流憩……”从室内生活到户外活动,多么惬意。笔下的人、事、物、景皆真朴自然、神韵生动。
3.对偶、押韵、反问、虚词,歌吟般的节奏感,产生“一咏三叹,复沓回环”的效果。对偶如“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节奏回环;有的虽非对偶,如“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但句式上仍充满对偶句的节奏感。大量六言句采用“引/壶觞/以自酌”这样的“一/二/三”停顿节奏,更增韵律感和美感。押韵如“归”“悲”“追”“非”“微”,“安”“关”“观”“还”“桓”,“游”“求”“忧”“畴”“舟”“丘”“流”“休”等节奏回环,意味无穷。另外,“胡不归?”“奚惆怅而独悲?”“焉求”“曷不”“胡为乎”等反问,以及语气词“兮”的运用也大大增强了抒情效果。从而使文句如行云流水。
4.心理的刻画描写和选用象征性的意象与典故。
心理描写,如做官之“悟”,思家之“恨”,到家之“欣”,闲话之“悦”,琴书之“乐”,细致入微地呈现其心路历程。
课堂总结:
同处魏晋南北朝时期,王羲之和陶渊明都进行了生命的精神“自救”,试比较他们的不同,各得出什么样的生命哲思?
王羲之面对内心之痛(乐极生悲的人之常痛,自然规律的生命之痛,“死生亦大”的觉醒之痛)——认识到死生的不同,认识到快乐的重要——反对虚无,看重生死,珍爱生命。
陶渊明面对物质贫乏之困和精神煎熬之困——回归家园,流连山水,投身农事,融入自然——随性自然,恪守本心,乐天知命。
本质上都体现了魏晋时期文人们的自我觉醒:人究竟该为谁而活?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由追求功名事业,转为自然本性的真实自由中去,生活才算过得有意义。(由儒家转为道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