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重难点突破 物质的转化与推断知识点汇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重难点突破 物质的转化与推断知识点汇总

资源简介

重难点突破 物质的转化与推断知识点汇总
目 录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转化关系 2
推断题的十大突破口 13
初中化学常见物质转化关系
一.基本素材
(一)一变二
(
A
B
C
)
组序 A B C
(1) H2O H2 O2
(2) HgO Hg O2
1.
(
氧化物
单质(1

单质(2)
)
2.
组序 A B C
(1) CaCO3 CaO CO2
(
碳酸盐
金属氧化物
非金属氧化物
)
3.
组序 A B C
(1) KClO3 KCl O2
(

化合物
单质
)
4.
组序 A B C
(1) H2CO3 H2O CO2
(

氧化物(1)
氧化物(2)
)
5.
组序 A B C
(1) H2O2 H2O O2
(
(过)氧化物
氧化物
单质
)
(二)二变一
(
C
A
B
)
1.
组序 单质(1) 单质(2) 氧化物
(1) C O2 CO2
(2) C O2 CO
(3) H2 O2 H2O
(4) Fe O2 Fe 3O4
(5) Cu O2 CuO
(
氧化物
单质(1)
单质(2)
)
2.
组序 A B C
(1) C CO CO2
(
氧化物(2)
单质
氧化物(1)
)
3.
组序 A B C
(1) CaO H2O Ca(OH)2
(

氧化物(1)
氧化物(2)
)
4.
组序 A B C
(1) CO2 H2O H2CO3
(

氧化物(1)
氧化物(2)
)
(三)二变二
(
D
A
B
C
)
1.置换类
组序 A B C D
(1) Fe H2SO4 FeSO4 H2
(2) Fe HCl FeCl2 H2
(
单质
金属单质


)
组序 A B C D
(1) Fe CuSO4 FeSO4 Cu
(2) Fe CuCl2 FeCl2 Cu
(
金属(2)
金属(1)
盐(1)
盐(2)
)
组序 A B C D
(1) C CuO Cu CO2
(
单质(2)
单质(1)
氧化物(1)
氧化物(2)
)
2.还原类
组序 A B C D
(1) CO CuO Cu CO2
(2) CO Fe 3O4 Fe CO2
(
非金属氧化物
非金属氧化物
金属氧化物
金属单质
)
组序 A B C D
(1) CH4 O2 H2O CO2
(2) C2H5OH O2 H2O CO2
(3) C6H12O6 O2 H2O CO2
3.氧化类
(
二氧化碳
有机物
氧气

)
4.氧化物、酸碱盐类
组序 A B C D
(1) CuO H2SO4 Cu SO4 H2O
(2) Fe2O3 HCl FeCl3 H2O
(

金属氧化物


)
组序 A B C D
(1) CO2 Ca(OH)2 CaCO3 H2O
(2) CO2 NaOH Na2CO3 H2O
(

非金属氧化物


)
组序 A B C D
(1) H2SO4 NaOH Na2SO4 H2O
(2) H2SO4 Cu(OH)2 Cu SO4 H2O
(3) HCl Ca(OH)2 Ca Cl2 H2O
(4) HCl NaOH NaCl H2O
(5) HCl Fe(OH)3 Fe Cl3 H2O
(




)
组序 A B C D
(1) NaOH CuSO4 Na2SO4 Cu(OH)2
(2) NaOH CuCl2 NaCl Cu(OH)2
(3) Ca(OH)2 Na2CO3 CaCO3 NaOH
(
碱(2)
碱(1)
盐(1)
盐(2)
)
二.特定素材
(一)直线型互变
1.直线型“两点”互变(含同元素)
(
A
B
)
组序 元素 A B
(1) H H2 H2 O
(2) O O2 H2O
(1)
(
非金属单质
氧化物
)
组序 元素 A B
(1) Cu Cu CuO
(2) Fe Fe Fe3O4
(2)
(
金属单质
氧化物
)
组序 元素 A B
(1) O、C CO CO2
(3)
(
氧化物(1)
氧化物(2)
)
组序 元素 A B
(1) O、C CO2 CaCO3
(4)
(
氧化物

)
组序 元素 A B
(1) O、C CO2 H2 CO3
(5)
(
氧化物

)
组序 元素 A B
(1) Cu、O Cu(OH)2 CuSO4
(2) Na、O NaOH Na2CO3
(3) Fe、O Fe(OH)3 Fe2(SO4)3
(4) Mg Mg(OH)2 MgCl2
(6)
(


)
组序 元素 A B
(1) Ca CaCO3 CaCl2
(7)
(
盐(1)
盐(2)
)
组序 元素 A B
(1) Cl HCl BaCl2
(8)
(


)
2.直线型“三点”互变
(
A
B
C
)
(1) (
氧化物(1)
氧化物(2)

)
(2) (
氧化物(1)
氧化物(2)

)
(3) (
非金属氧化物


)
(4) (
盐(1)

盐(2)
)
组序 A B C
(1) CO CO2 Na2CO3
(2) CO CO2 H2 CO3
(3) CO2 Na2CO3 NaOH
(4) CuSO4 Cu(OH)2 CuCl2
三.试题常用框图素材
(一)同元素变化
1.循环类三角形变化
(
A
B
C
)
组序 元素 A B C
(1) Cu Cu CuO CuSO4
(2) Cu Cu CuO CuCl2
(
金属
金属氧化物

)
组序 元素 A B C
(1) Ca CaO Ca(OH)2 CaCO3
(
金属氧化物


)
组序 元素 A B C
(1) O CO2 Na2CO3 CaCO3
(
非金属氧化物
盐(1)
盐(2)
)
组序 元素 A B C
(1) Cu Cu(OH)2 CuSO4 CuCl2
(

盐(1)
盐(2)
)
组序 元素 A B C
(1) Cu CO2 H2CO3 Na2CO3
(
氧化物


)
2.指向类三角形变化
(
A
B
C
)
组序 元素 A B C
(1) Ca CaO Ca(OH)2 CaCl2
(
金属氧化物


)
组序 元素 A B C
(1) C CO2 H2CO3 CaCO3
(
非金属氧化物


)
3.指向返回类三角型变化
(
A
B
C
)
组序 元素 A B C
(1) O O2 CO CO2
(2) C C CO CO2
(
单质
氧化物
氧化物
)
组序 元素 A B C
(1) O H2O2 H2O O2
(
化合物
化合物
单质
)
组序 元素 A B C
(1) Cu CuSO4 Cu(OH)2 CuCl2
(
盐(1)

盐(2)
)
4.循环返回类三角型变化
(
A
B
C
)
组序 元素 A B C
(1) O CO2 O2 H2O
(2) O CuO O2 H2O
(
氧化物(1)
单质
氧化物(2)
)
(二)异元素变化
指向型三角形变化
(
A
B
C
)
组序 A B C
(1) CH4 CO2 H2O
(
有机物
氧化物
(1)
氧化物
(2)
)
组序 A B C
(1) Na2CO3 CaCO3 CaCl2
(
盐(1)
盐(2)
盐(3)
)
(三)四边形类变化
1.殊途同归
组序 A B C D
(1) O2 H2O H2CO3 CO2
(2) C Fe H2 Zn
(3) CO Fe H2 Zn
(
A
D
C
B
)
组序 A B C D
(1) H2O H2 Cu CuO
(2) CO2 CO Cu CuO
(3) O2 CO C O2 H2O
循环 (
A
D
C
B
)
(四)杂类
组序 A B C D
(1) KMnO4 K2MnO4 MnO2 O2
(2) Cu2(OH)2CO3 CuO H2O CO2
1.一变三
(
A
B
C
D
)
2.“二”变“三”
(
A
B
C
X
X
)
组序 A X B C
(1) H2O2 MnO2 H2O O2
(2) KClO3 MnO2 KCl O2
3.二变三
组序 A B C D E
(1) CaCO3 HCl CaCl2 H2O CO2
(2) Na2CO3 HCl NaCl H2O CO2
(
A
C
D
E
B
)
四.六个“核心”变化
O2、H2 、H2O、CO2、CO和Na2CO3等六种物质,在中考推断题中是不可缺少的命题“元素”,相关变化列举如下。
(
Na
2
CO
3
CaCO
3
CO
H
2
CO
3
CO
2
H
2
O
)(一).二氧化碳的变化
(
O
2
Ca(OH)
2
H
2
H
2
CO
3
H
2
O
)(二).水的变化
(三).氧气的变化
(
Fe
3
O
4
CO
2
CO
CuO
O
2
H
2
O
)
(
Fe
CO
2
Cu
CO
)(四).一氧化碳的变化
(
Fe
H
2
O
Cu
H
2
)(五).氢气的变化
(
CaCO
3
NaOH
H
2
O
CO
2
Na
2
CO
3
NaCl
)(六).碳酸钠的变化
(
一、
以物质的颜色等特征为突破口
)推断题的十大突破口
1.固体物质的颜色:
红色固体:铜Cu、氧化铁Fe2O3、红磷P
黑色固体:木炭C、铁粉Fe、氧化铜CuO、二氧化锰MnO2、四氧化三铁Fe3O4、
白色固体:氧化钙CaO、氢氧化钙Ca(OH)2、碳酸钠Na2CO3、碳酸钙CaCO3、氢氧化镁,无水硫酸铜,硫酸钡,氯化银
黄色固体:硫粉S
暗紫色、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KMnO4
2. 生成沉淀的颜色:
蓝色沉淀──-Cu(OH)2 红褐色沉淀──Fe(OH)3
白色沉淀(可溶于酸)──CaCO3、BaCO3、Mg(OH)2
白色沉淀(不溶于酸)──BaSO4、AgCl
3. 溶液的颜色:
蓝色溶液含Cu2+:硫酸铜CuSO4、硝酸铜Cu(NO3)2、氯化铜CuCl2等
黄色溶液含Fe3+:氯化铁FeCl3、硫酸铁Fe2(SO4)3、硝酸铁Fe(NO3)3等
浅绿色溶液含Fe2+:氯化亚铁FeCl2、硫酸亚铁FeSO4、硝酸亚铁Fe(NO3)2等
无色液体:水,过氧化氢溶液(双氧水)
紫色溶液:石蕊溶液
(
二、
以物质的用途为突破口
)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
(1)氧气可作助燃剂;
(2)二氧化碳可用作灭火剂;
(3)一氧化碳、氢气、碳可作冶炼金属的还原剂;
(4)大理石、石灰石常作建筑材料;
(5)乙醇可作液体燃料、
(6)常用的食品干燥剂是生石灰CaO,
(7)常用的食品脱氧剂是Fe粉等,
(8)熟石灰能用来改良酸性土壤以及配制波尔多液,
(9)稀盐酸助消化、除铁锈,
(10)氯化钠可用作调味品、融雪剂,
(11)碳酸氢钠可制作发酵粉等,
(1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可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
三、
以物质的特征组成为突破口
)(13)广泛用于肥皂、石油、造纸、纺织和印染等工业的是碳酸钠。
(1)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2)具有相同元素组成的气体是CO2和CO;
(3)具有相同元素组成的液体是H2O2和H2O;
(4)具有相同元素组成的固体是FeO、Fe2O3、Fe3O4等。
即:同素异物
组序 A1 A2 组序 A1 A2 (A3)
(1) O2 O3 (6) FeO Fe2O3 Fe3O4
(2) H2O2 H2O (7) FeCl2 FeCl3
(3) CO CO2 (8) KMnO4 K2MnO4
(4) CuO Cu2O (9) SO2 SO3
(5) CH4 C2H4 (10) CH3OH C2H5OH
(
四、
以典型反应条件为突破口
)
(1)点燃:
1.C+O2CO2 
2.2C+O22CO
3.S+O2SO2 
4.4P+5O22P2O5
5.2H2+O22H2O
6.H2+Cl22HCl
7.2Mg+O22MgO
8.3Fe+2O2Fe3O4
9.2Mg+CO22MgO+C
(2)通电:
2H2O2H2↑+O2↑
(3)催化剂:
01.2H2O22H2O+O2↑
02.2KClO32KCl+3O2↑
(4)高温:
01.H2O+CCO+H2
02.CO2+C2CO
03.CaCO3CaO+CO2↑
04.3H2+Fe2O32Fe+3H2O
05.2Fe2O3+3C4Fe+3CO2↑
06.2CuO+C2Cu+CO2↑
07.2C+Fe3O43Fe+2CO2↑
08.3CO+Fe2O32Fe+3CO2
09.4CO+Fe3O43Fe+4CO2
10.C+H2OH2+CO
(5)加热:
01.2Cu+O22CuO
02.H2+CuOCu+H2O
03. CO+CuOCu+CO2
04.2NaHCO3Na2CO3+H2O+CO2↑
05.Cu(OH)2CuO+H2O
06.2KMnO4K2MnO4+MnO2+O2↑
(
五、
以重要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为突破口
)
(
六、
以物质的典型性质为突破口
)
(1)常见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有SO2、HCl、NH3;
(2)常见还原性物质有C、CO、H2; 常见可燃性气体有H2、CO、CH4;
(3)常温下唯一有氨味的铵态氮肥是NH4HCO3(碳铵);
(4)在初中化学里,有剧毒、能跟血红蛋白结合的气体是一氧化碳;
(5)与酸反应有CO2产生的物质是碳酸盐或NaHCO3;
(6)与碱反应(研磨)有NH3产生的物质是铵盐(铵态氮肥);
(7)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
(8)氢气是最轻的气体;
(9)水常温下为液体;
(10)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11)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12)能使黑色CuO变红(或红色Fe2O3变黑)的气体是H2或CO,固体是C等。
(13)以某些单质、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为突破口:
①常见金属单质的三条化学性质
②常见金属氧化物的2条化学性质
③常见酸的5条化学性质
④常见碱的4条化学性质
(
七、
以物质的典型性质为突破口
)⑤常见盐的4条化学性质
(1)常见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有SO2、HCl、NH3;
(2)常见还原性物质有C、CO、H2; 常见可燃性气体有H2、CO、CH4;
(3)常温下唯一有氨味的铵态氮肥是NH4HCO3(碳铵);
(4)在初中化学里,有剧毒、能跟血红蛋白结合的气体是一氧化碳;
(5)与酸反应有CO2产生的物质是碳酸盐或NaHCO3;
(6)与碱反应(研磨)有NH3产生的物质是铵盐(铵态氮肥);
(7)生石灰与水反应放热;
(8)氢气是最轻的气体;
(9)水常温下为液体;
(10)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11)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12)能使黑色CuO变红(或红色Fe2O3变黑)的气体是H2或CO,固体是C等。
(13)以某些单质、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为突破口:
①常见金属单质的三条化学性质
②常见金属氧化物的2条化学性质
③常见酸的5条化学性质
④常见碱的4条化学性质
⑤常见盐的4条化学性质
(
八、
以元素或物质之最为突破口
)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
(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最多的金属元素是Ca;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N;
(4)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是C;
(5)质子数最少的元素是H;
(6)相对分子质量最小、密度也最小的气体是H2;
(7) 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H2O;
(8)含氧元素质量分数最高的氧化物是H2O2;
(9) 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是金刚石;
(10)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N2;
(11)最简单的有机物是CH4;
(1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H2O;
(13)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是Fe;
(
九、
以物质的俗名或者主要成分为突破口
)(14)产生温室效应的最主要气体是CO2
大理石、石灰石(主要成分:碳酸钙CaCO3); 食盐(主要成分:氯化钠NaCl);
铁锈(主要成分:氧化铁Fe2O3); 天然气、沼气、瓦斯气体(主要成分:甲烷CH4);
煤气(主要成分:一氧化碳CO); 生石灰(氧化钙:CaO);
干冰(固体二氧化碳:CO2); 酒精(乙醇:C2H5OH);
NaOH-烧碱、火碱、苛性钠; Na2CO3-纯碱、苏打、面碱;
NaHCO3-小苏打; Hg-水银;
Ca(OH)2-熟石灰、消石灰; 醋酸(乙酸:CH3COOH)
(
十、
以物质的含量或元素质量比为突破口
)
20% CuO中的O% MgSO4中的Mg%
30% Fe2O3中的O%
35% NH4NO3中的N%
40% MgO中的O%
50% SO2中的S%= O%=50%
60% MgO中的Mg% SO3中的O%
70% Fe2O3中的Fe%
80% CuO中的Cu%
H2O中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8
H2O2中氢氧元素质量比为1:16
CO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3:4
CO2碳氧元素质量比为3:8
CuO的铜氧元素质量比为4:1
Fe2O3铁氧元素质量比为7:3
MgO中镁氧元素质量比为3:2
SO2中硫氧元素质量比为1:1
SO3中硫氧元素质量比为2: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