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专题03 物质的组成和结构(讲练)(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专题03 物质的组成和结构(讲练)(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简介

专题03 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目 录
2
3
考点一 构成物质的微粒 元素 4
真题研析·规律探寻 4
考法01 微粒的观点解释现象 4
考法02 原子结构 5
考法03 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及计算 6
考法04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7
考法05 离子概念、形成和符号的书写与意义 8
考法06 元素的概念及理解 9
考法07 元素的分布 10
考法08 元素符号书写及意义 10
考法09 元素周期表 11
核心提炼·考向探究 13
知识点一 构成物质微粒 13
知识点二 原子 13
知识点三 离子 14
知识点四 元素及元素周期表 15
题型特训·命题预测 15
考点二 化学式 化合价 化学用语 24
真题研析·规律探寻 24
考法01 化合价规律及计算 24
考法02 化学式书写及意义 24
考法03 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25
考法04 化学用语 26
核心提炼·考向探究 28
知识点一 化学式 28
知识点二 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28
知识点三 化合价 28
知识点四 符号周围不同位置数字意义 29
题型特训·命题预测 29
考点要求 课标要求 命题预测
构成物质的微粒 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和离子微观粒子构成的。能说明分子、原子、离子的区别和联系,能运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某些变化或现象。 认识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的;知道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也可以转变为离子。 认识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含义及应用。 认识表示分子、原子、离子的符号。 1、用粒子性质解释常见现象:本考点常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通常以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与微粒性质的对应关系进行命题。主要考查:微观粒子不停运动;粒子之间有间隔;粒子不同,性质不同等。 2、粒子结构示意图:本考点常以选择题和填空的形式进行考查,考查的命题点有:原子和离子结构示意图的判断、得失电子的判断、化学性质相似的判断、稳定结构的判断、元素种类的判断等。常以文字或图文结合的形式出现。
元素 认识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知道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属于同种元素,了解化学反应中元素的种类是不变的。 能对元素进行简单的分类,能识记并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能根据元素的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查到 该元素的名称、符号、相对原子质量等。 1、元素理解及元素符号的书写:本考点主要结合生活日常用选择题考查。元素符号的书写常在用化学用语填空的题型中考查一个空。 2、元素周期表:本考点常以选择题和填空与简答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考查的命题点有: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能获取的信息、素周期表与粒子结构示意图结合判断元素种类、元素周期表的规律与应用,以文字或图文结合形式呈现。
化学式和化合价 能用化学式表示常见物质组成的方法。 知道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能分析常见物质中元素的化合价。 能从宏观与微观、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视角说明化学式的含义。 能根据化学式进行物质组成的简单计算,能根据标签或说明书辨识某些食品、药品的主要成分,并能比较、分析相应物质的含量。 1、化学式的意义及相关计算:本考点常以选择题和计算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考查的命题点有:该化学式的元素组成、原子构成、物质的分类、相对分子质量、原子个数比、元素质量比、某元素质量分数。通常在物质类别上借助有机物的化学式来考查意义及相关计算。 2、化合价的计算:本考点常以选择题和填空与简答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考查的命题点有:结合新信息,直接计算出化学式中某元素的化合价、判断化合价的正误等。 3、化学用语:本考点常以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考查的命题点有:根据给出的信息,描述化学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判断化学符号与所描述的意义是否对应等。
考点一 构成物质的微粒 元素
考法01 微粒的观点解释现象
1.(2023·青海西宁·中考真题)下列宏观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端午时节粽飘香——分子在不断运动
B.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明显——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C.变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可恢复原形——分子体积变大
D.23g金属钠中含有钠原子约 6.02×1023个——原子的质量很小
【答案】C
【解析】A、端午节时能闻见粽子的香气,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带有气味的分子运动到人的鼻子使人闻到气味,故A解释正确,不符合题意;
B、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但物理性质差异明显,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B解释正确,不符合题意;
C、变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可恢复原形,是因为分子间存在间隔,受热时分子间隔变大,故C解释错误,符合题意;
D、23g金属钠中含有钠原子约 6.02×1023个,说明一个原子的质量很小,故D解释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应选C。
2.(2023·辽宁营口·中考真题)“航天点亮梦想”。航天工业曾用液氢作火箭燃料,氢气液化过程中发生改变的是( )
A.分子种类 B.原子种类
C.原子大小 D.分子间隔
【答案】D
【解析】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氢气液化是氢气由气态变为液态,属于物理变化,在变化过程中分子的种类不变,但是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故选D。
3.(2023·湖南益阳·中考真题)小明的湿衣服在阳光下晒干了。下列用分子的观点解释这一变化错误的是( )
A.水分子的质量变小了 B.水分子的间隔变大了
C.水分子在不断运动 D.温度越高,水分子运动越快
【答案】A
【解析】A、湿衣服在阳光下晒干了,水分子质量不变,分子的观点解释错误;
B、水变成水蒸气这一过程,分子之间间隔变大了,分子的观点解释正确;
C、湿衣服在阳光下晒干了,水分子在不断运动,分子的观点解释正确;
D、湿衣服在阳光下晒干了,水分子在不断运动,温度越高,水分子运动越快,分子的观点解释正确;
答案:A。
考法02 原子结构
4.(2023·湖北恩施·中考真题)嫦娥五号带回的月壤中含有大量安全无污染的核聚变原料He-3如图所示。下列关于He-3的说法正确的是( )

A.He-3是一种新元素
B.He-3原子中含有1个质子,2个电子
C.He-3原子中含有3个质子,没有中子
D.H-3原子中含有2个质子,1个中子,2个电子
【答案】D
【解析】A. He-3质子数为2,属于氦元素,不是一种新元素,此选项错误;
B. 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He-3原子中含有2个质子,2个电子,此选项错误;
C.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He-3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则氦原子中含有2个质子,1个中子,此选项错误;
D. H-3原子中含有2个质子,1个中子,2个电子,此选项正确。
故选D。
5.(2024·新疆克孜勒苏·模拟预测)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带 电的 和核外带 电的 构成。
【答案】正 原子核 负 电子
【解析】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
考法03 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及计算
6.(2023·四川成都·中考真题)化学家张青莲主持测定了铟、铱、锌等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碳12原子的质量为,一种锌原子的质量为,该锌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A.12 B.64 C.66 D.
【答案】C
【解析】一个原子质量与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的的比值就是相对原子质量;则Zn的相对原子质量=;
故选C。
7.(2024·四川成都·一模)关于相对原子质量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的真实质量
B.相对原子质量没有单位
C.相对原子质量越大,该原子的质量越大
D.相对原子质量是一种原子质量对一种碳原子的质量之比
【答案】C
【解析】A、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的实际质量与一种碳原子质量的的比值,故说法错误;
B、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质量与一种碳原子质量的的比值,规定单位是“1”,省略不写,故说法错误;
C、相对原子质量是以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作为标准,任何一个原子的真实质量跟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的比值,所以可以计算得到两种元素原子质量之比等于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原子质量越大,则相对原子质量越大,故说法正确;
D、相对原子质量是以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作为标准,任何一个原子的真实质量跟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的比值,不是一种原子的质量和一种碳原子的质量之比,故说法错误。
故选C。
考法04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8.(2023·湖南株洲·中考真题)如图为某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x=1
B.该元素属于活泼的非金属元素
C.该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D.该元素形成的单质容易与氧气反应
【答案】B
【解析】A、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则11=2+8+x,得x=1,选项正确;
B、由图知,原子质子数为11,是钠元素,元素名称带“钅”,为金属元素,选项错误;
C、由图知,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小于4,易失电子,选项正确;
D、钠原子易失电子,钠的化学性质活泼,和氧气生成氧化钠,选项正确。
故选B。
9.(2024·陕西渭南·一模)如图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表示离子 B.③④表示原子
C.②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D.①④表示两种不同的元素
【答案】C
【解析】A、①中质子数为17,核外电子数为2+8+7=17,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②中质子数为8,核外电子数为2+6=8,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B、③中质子数为11,核外电子数为2+8=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④中质子数为17,核外电子数为2+8+8=18,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C、②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D、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或质子数)的一类原子总称,①④的质子数都为17,属于同种元素,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10.(2023·辽宁锦州·中考真题)C919飞机制造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铝合金和钛合金。

(1)如图是铝的原子结构示意图,x= ;铝原子的核电荷数是 。
(2)钛合金的硬度比钛的硬度 (选填“大”或“小”)。
【答案】(1)8 13
(2)大
【解析】(1)原子中核电荷=核外电子数,根据铝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铝的核电荷数为13;则x=13-2-3=8;
(2)合金的硬度大于其组成中纯金属的硬度,则钛合金的硬度比钛的硬度大。
考法05 离子概念、形成和符号的书写与意义
11.(2023·辽宁沈阳·中考真题)某矿泉水成分表中列出了所含的主要离子,其中表示钠离子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A、Na+表示钠离子,故A正确;
B、K+表示钾离子,故B错误;
C、Mg2+表示镁离子,故C错误;
D、Ca2+表示钙离子,故D错误;
故选:A。
12.(2023·江苏扬州·中考真题)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等。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
A. 氧气 B. 水
C. 氯化钠 D. 金刚石
【答案】C
【解析】A、氧气由氧分子构成,故A不符合题意;
B、水由水分子构成,故B不符合题意;
C、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故C符合题意;
D、金刚石由碳原子构成,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3.(2024·江西赣州·一模)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下列粒子一定带正电的是( )
A.分子 B.阳离子 C.原子 D.中子
【答案】B
【解析】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原子不带电,分子也不带电,不符合题意;
B、离子是带电的原子,带正电的离子叫做阳离子,符合题意;
C、原子不带电,不符合题意;
D、中子不带电,不符合题意;
答案:B。
考法06 元素的概念及理解
14.(2023·西藏·中考真题)吃海产品、豆类、小米可以补锌。这里的“锌”指的是( )
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离子
【答案】C
【解析】物质宏观上是由元素组成的,根据题意,这里的“锌”指的是锌元素,故选:C。
15.(2023·江苏扬州·中考真题)重氢可应用于光导纤维制备。重氢和氢都属于氢元素,是因为它们的原子具有相同的( )
A.质子数 B.中子数 C.体积 D.相对原子质量
【答案】A
【解析】A、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重氢和氢都属于氢元素,是因为它们的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符合题意;
B、同种元素,中子数不一定相同,如C-12、C-14,不符合题意;
C、重氢和氢都属于氢元素,是因为它们的原子具有相同的质子数,与体积无关,不符合题意;
D、同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不一定相同,如C-12、C-14,不符合题意。
故选A。
考法07 元素的分布
16.(2023·天津·中考真题)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O B.Ca C.Na D.H
【答案】A
【解析】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前五位为:氧、碳、氢、氮,含量最多的元素为氧元素,故选A。
17.(2023·北京·中考真题)各种元素在地壳里的含量(质量分数)如下图,其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铁 B.铝 C.硅 D.氧
【答案】D
【解析】由图可知,各种元素在地壳里的含量前四位由多到少依次为氧、硅、铝、铁,因此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故选D。
考法08 元素符号书写及意义
18.(2023·上海·中考真题)月壤中含硅元素,硅的元素符号是( )
A.Hg B.He C.Si D.S
【答案】C
【解析】A、Hg表示汞元素,故不符合题意;
B、He表示氦元素,故不符合题意;
C、Si表示硅元素,故符合题意;
D、S表示硫元素,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
19.(2023·北京·中考真题)我国近代化学先驱徐寿创造了部分元素的汉语名称。下列元素名称与符号不一致的是( )
A.钠(Na) B.钙(Ca) C.镁(Zn) D.锰(Mn)
【答案】C
【解析】A、钠的元素符号表示为Na,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钙的元素符号表示为Ca,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镁的元素符号表示为Mg,锌的元素符号表示为Zn,故C错误,符合题意;
D、锰的元素符号表示为Mn,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0.(2024·吉林·一模)根据元素名称写出对应的元素符号。
(1)氢 ;
(2)钠 ;
【答案】(1)H
(2)Na
【解析】(1)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所以氢元素为H;
(2)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所以钠元素为Na。
考法09 元素周期表
21.(2023·海南·中考真题)钴是可充电电池的重要组成元素,如图为钴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有关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非金属元素 B.元素符号为
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7 D.相对原子质量为58.93
【答案】D
【解析】A、由“金”字旁可知,钴属于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
B、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右上角的符号表示元素符号,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必须小写,故钴的元素符号为:Co,不符合题意;
C、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钴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7,不符合题意;
D、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钴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8.93,符合题意。
故选D。
22.(2023·黑龙江哈尔滨·中考真题)依据所学知识和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氢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B.第13号元素的符号为
C.锂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41
D.钠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答案】D
【解析】A、元素周期表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该元素的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选项正确;
B.、元素周期表中右上角的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故13号铝元素符号为,故该说法正确;
C、元素周期表中中间的汉字下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单位为“1”,而不是“g”,故锂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41,故该说法正确;
D、元素周期表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该元素的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1,核外有3个电子层,第一层上有2个电子,第二层上有8个电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故该说法错误。
故选:D。
23.(2023·湖南益阳·中考真题)下图是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上册中的图。

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排在同一横行的元素,从左至右,原子的核外 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依次递增。
(2)排在同一纵行的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都相同,但 元素除外。
(3)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说明氟元素与氯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 。
【答案】(1)电子层数
(2)氦/He
(3)最外层电子数都是7(或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解析】(1)排在同一横行的元素(同一周期的元素),从左至右,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依次递增。
(2)排在同一纵行的元素(同一主族的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都相同,但氦元素除外,氦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其同一主族的元素最外层电子数都为8。
(3)最外层电子数是决定原子的化学性质的主要因素,氟元素和氯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其原因是最外层电子数都是7。
知识点一 构成物质微粒
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它们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2、由原子构成的物质:
、金属单质,例如:金、铁;
、非金属固体单质,例如:碳、红磷、硫磺、硅
、稀有气体单质,例如:氦气、氖气、氩气
知识点二 原子
(一)原子结构
原子核(带正电) 质子(带正电)
1、原子(不显电性) 中子(不带电)
核外电子(带负电)
2、核电荷数:原子核所带电荷数。
3、原子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原子核上,但原子核体积很小,原子的体积由核外电子决定。
4、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
(二)原子或分子的基本性质
1、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粒子之间都有间隔;
3、粒子总在不断的运动;
4、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决定于构成该物质的微粒是什么,如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就是分子,由原子构成的物质,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就是原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水分子;保持铁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铁原子。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同。
(三)相对原子质量
1、定义:一个原子质量与一个碳12原子的质量的1/12的比值就是相对原子质量。
2、公式: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3、理解 (1)相对原子质量不是个质量是个比值;
(2)有单位,是“1”常省略不写;
(3)相对原子质量之比等于原子实际质量之比;
(4)引入相对原子质量是为了书写、记忆和运算方便。
(四)电子的排布
1、在多电子的原子中,核外电子的能量不同,能量高的离核远,能量低的离核近。通常把电子在离核远近不同的区域运动称为电子的分层排布。
2、排布规律:(1)第1层最多2个电子;(2)第2层最多8个电子;(3)最外层最多8个。
3、结构示意图含义:圆圈(原子核);圆圈内数字(核内质子数);弧线(电子层);
弧线上数字(该电子层上电子数)
4、原子分类(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化学性质)
种类 最外层电子数 化学性质 形成离子
金属原子 1-3(H、He除外) 易失去电子 阳离子
非金属原子 4-7 易得到电子 阴离子
稀有气体原子 8(He2个和离子除外) 性质稳定,不得失电子
5、在结构示意图中,原子、阴离子、阳离子的判断依据:
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在阳离子中:质子数大于电子数; 在阴离子中:质子数小于电子数。
知识点三 离子
定义: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分类:阳离子:(质子数大于核外电子数)带正电的离子。
阴离子:(质子数小于核外电子数)带负电的离子。
书写: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角先写数字再写正负号, 数值为1时省略不写。
4、原子、离子、分子的关系。
(
质子
中子
原子核
核外电子
原子
物质
原子
分子
)
知识点四 元素及元素周期表
1、定义: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元素是宏观概念只论种数不论个数)。
2、分类:
(1)金属元素:“钅”(金和汞除外);最外层电子数1-3;
非金属元素:“气”“氵”“石””;最外层电子数4-7;
(3)稀有气体元素:He、Ne、Ar;最外层电子数8(He、2个);
3、元素符号:(1)书写:拉丁字母;
(2)书写原则:“一大二小”一个字母的大写,二个字母的第一个大写,第二个小写。
宏观:一种元素。
(3)意义: 微观:一个原子。
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其元素符号还表示一种物质。
④元素符号前出现数字:只表示微观意义。
4、元素分布:地壳中元素含量由高到低是O;Si;Al;Fe;C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和最多的金属元素Al;海水中最多的元素O和最多的金属元素是N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N;人体中最多的元素O和最多的金属元素Ca;最原始的元素H,即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元素;
5、元素周期表:
(1)结构:每个横行叫周期,共7个横行,即7个周期; 每个纵行叫族,共
18个纵行,16个族(8、9、10三个纵行合成为1个族);
(2)信息:
A是原子序数、 B是元素符号、
C是元素名称、 D是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
(3)规律:横行: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从左到右依次增多;
纵行: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即化学性质相似);从上到下电子层数递增。
1.【新情境】 四字词语的解释
(2023·辽宁锦州·中考真题)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A.热胀冷缩——分子间有间隔 B.水结成冰——分子停止运动
C.冰雪融化——分子体积变大 D.酒精挥发——分子本身改变
【答案】A
【解析】A、分子之间有间隔,热胀是由于在受热的条件下分子之间间隔变大了,导致体积膨胀,而冷缩是在温度下降的条件下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了,导致体积缩小,故A解释正确;
B、一切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水结成冰后分子还在运动,故B解释错误;
C、冰雪融化,固态变成液体,是因为水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而水分子本身的体积不变,故C解释错误;
D、酒精挥发,是因为酒精分子间的间隔变大,分子本身没有发生改变,故D解释错误;
故选A。
2.【新考法】 逆向考查——由性质选事例
(2023·湖南郴州·中考真题)下列叙述能体现分子之间有间隔的是( )
A.水蒸发为水蒸气,所占体积变大 B.墙内开花墙外香
C.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D.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
【答案】A
【解析】A、水蒸发为水蒸气,所占体积变大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正确;
B、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运动到人的鼻子使人闻到气味。错误;
C、1滴水在宏观上质量和体积都很小,但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错误;
D、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温度越高运动越快,错误;
故选A。
3.【新考法】 构建模型
嫦娥五号探测器探测到月球矿物中含有丰富的氦﹣3,氦﹣3是控核聚变的重要原料。如图是氦﹣3原子的构成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含有2个中子 B.电子数和质子数相等
C.核电荷数为1 D.相对原子质量为4
【答案】B
【解析】A、氦﹣3原子含有1个中子,故A不正确;
B、氦﹣3原子中电子数和质子数都是2相等,故B正确;
C、核内质子数是2,所以核电荷数为2,故C不正确;
D、相对原子质量为,故D不正确。故选B。
4.【原创题】 如图为某原子结构模型示意图,其中a、b、c是构成该原子的三种不同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决定该原子种类的粒子是b
B.所有原子的原子核均由a、b、c三种粒子构成
C.原子中a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
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a和c上
【答案】D
【解析】A、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决定该原子种类的粒子是a,故A错误;
B、氢原子内只含有质子和电子,没有中子,即只含有a质子、c中子两种粒子,故B错误;
C、质子数和中子数不一定相等,原子中a与c的数目不一定相同,故C错误;
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故集中在a和c上,故D正确。
故选D。
5.(2023·湖南株洲·中考真题)下列微粒中,核电荷数少于核外电子数的是( )
A.Na+ B.OH- C.O2 D.Mg
【答案】B
【解析】A、Na+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为阳离子,核电荷数多于核外电子数,不符合题意;
B、OH-带1个单位的负电荷,为阴离子,核电荷数少于核外电子数,符合题意;
C、O2表示氧分子,不显电性,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不符合题意;
D、Mg表示镁原子,不显电性,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2023·云南·中考真题)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
A.H2O2 B.NaCl C.Fe D.He
【答案】B
【解析】A、H2O2表示过氧化氢这种物质,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NaCl表示氯化钠这种物质,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B符合题意;
C、Fe表示铁这种物质,是由铁原子构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He表示氦气这种物质,是由单原子氦原子构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7.(2023·安徽·中考真题)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示意图如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氯化钠固体由分子构成
B.反应中一个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形成相对稳定结构
C.氯原子核外有两个电子层
D.反应中Cl生成,证明化学反应中元素种类发生改变
【答案】B
【解析】A、氯化钠固体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故A错误;
B、钠原子的质子数为11,核外电子数为11,由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可知,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为2、8、1,所以在反应中一个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形成相对稳定结构,故B正确;
C、氯原子的质子数为17,核外电子数为17,由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可知,氯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为2、8、7,所以氯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故C错误;
D、Cl、 Cl-的质子数均为17,都属于氯元素 ,化学反应中元素种类不变,故D错误。
故选B。
8.(2023·四川内江·中考真题)如图为铝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铝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表示铝原子带正电
B.铝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核外13个电子上
C.铝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D.铝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
【答案】D
【解析】A、图中“+”表示原子核带正电,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B、由于电子质量很小,铝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C、由铝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小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D、弧线表示电子层,由铝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铝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9.【新考法】 构建模型
(2023·山东菏泽·中考真题)模型建构是化学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如图是某同学绘制的原子结构模型和原子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③形成的阳离子符号是H+
B.①②属于同种元素
C.①对应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④
D.②形成的单质化学性质不稳定
【答案】A
【解析】A、③的质子数和电子数是1,属于氢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形成氢离子,符号为H+,故A说法正确;
B、①的质子数是1,②的质子数是2,①②的质子数不同,不属于同种元素,故B说法不正确;
C、①的质子数是1,核外有1个电子,对应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③,故C说法不正确;
D、②的最外层也是第一层有2个电子,属于稳定结构,形成的单质化学性质稳定,故D说法不正确。
故选:A。
10. 【新考法】构建模型
(2024·河南郑州·一模)模型建构是研究微观粒子的科学思维方法。下图是研究原子结构历史上的一种模型。对下列图示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甲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B.乙和丙为同种元素
C.丙为相对稳定结构
D.三种微粒中质量最大的是丙
【答案】B
【解析】A、由甲的原子结构可知,甲原子核内有1个质子,核外有1个电子,则甲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故选项说法正确;
B、乙和丙的质子数不同,不属于同种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C、丙的质子数为2,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层,核外电子数2,属于相对稳定结构,故选项说法正确;
D、在原子中,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则甲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乙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丙的相对原子质量4,则三种微粒中质量最大的是丙,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11.【原创题】模型建构是化学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如图是某同学绘制的原子结构模型和原子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属于同种元素 B.②对应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③
C.⑥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D.③⑤的化学性质相似
【答案】C
【解析】A、决定元素种类的为质子数,由图可知,①中只含一个质子,②中含有2个质子,不属于同种元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圆圈内的数字表示原子的质子数,则②对应的原子结果示意图为④,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大于4,易得到电子,该选项说法正确;
D、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为最外层电子数,③⑤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化学性质不相似,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12.(2024·天津红桥·一模)不同元素的最本质区别是( )
A.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质子数不同 D.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答案】C
【解析】决定元素种类的为质子数或核电荷数,则不同元素的最本质区别为质子数或核电荷数不同,故选C。
13.(2024·甘肃陇南·一模)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地壳中含量最多的三种元素分别是( )
A.O、Fe、Al B.C、H、O
C.O、Si、Al D.O、Si、Fe
【答案】C
【解析】地壳含量较多的元素(前四种)按含量从高到低的排序为:氧、硅、铝、铁,地壳中含量最多的三种元素是氧、硅、铝(O、Si、Al);
故选:C。
14.【新情境】与医用材料结合考查
(2023·江苏泰州·中考真题)磷灰石陶瓷性质优良,可制造人造骨和人造假牙。这里的“磷”指的是( )
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单质
【答案】C
【解析】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这里的“磷”不是指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而是强调物质的宏观组成,是指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
故选C。
15.【新考法】 实验探究考查
(2023·吉林长春·中考真题)图1是教材中探究分子运动现象的实验装置,图2是化学兴趣小组改进的实验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几分钟后,a烧杯中的溶液由无色变为 色;
(2)与图1装置相比,图2装置的优点是 (答出一点即可);
(3)用图2装置进行实验,上方的棉花团先变色,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
【答案】(1)红
(2)比较环保,节约药品
(3)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
【解析】(1)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分子不断运动,当运动到a中时,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故几分钟后,a烧杯中的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2)与图1装置相比,图2装置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比较环保,且节约药品;
(3)用图2装置进行实验,上方的棉花团先变色,是因为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氨气先聚集在上方。
16.【新考法】 用简答题形式考查
(2023·河南·中考真题)请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下列生活、生产中的现象。
(1)当我们走进鲜花盛开的花园时,会闻到花的香味。
(2)6000L的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
【答案】(1)分子在不断运动
(2)分子之间有间隔
【解析】(1)当我们走进鲜花盛开的花园时,会闻到花的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构成花香的分子不断运动,运动到我们周围,闻到花香;
(2)6000L的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因为分子间是有间隔的,压强增大分子间隔变小。
17.(2024·山东泰安·模拟预测)碳12原子的实际质量为 1.993×10-26kg,氧原子的质量为2.657×10-26kg,那么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计算结果保留整数),那么由2个氧原子构成的氧气分子(O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答案】16、32
【解析】解:碳12原子的实际质量为 1.993×-26kg,氧原子的质量为2.657×10-26kg,那么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2=32;
答: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氧气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
18.(2024·吉林四平·模拟预测)建立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图①为粒子之间的转化关系图,其中①表示的是 ;
(2)图②中B、C属于同种元素,因为二者的 相同;
(3)图②中A、B所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4)图②中当X=16时,D表示的粒子的符号为 。
【答案】(1)原子
(2)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3)MgCl2
(4)S2-
【解析】(1)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原子得失电子后形成离子,所以①是原子;
(2)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所以说质子数(即核电荷数)决定元素种类,图2中B、C属于同种元素,是因为二者的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
(3)图②中A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7,表示氯原子,氯原子的最外层有7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形成带1个单位负电荷的氯离子,氯元素在化合物中显-1价;
B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2,表示镁原子,镁原子的最外层有2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形成带2个单位正电荷的镁离子,镁元素在化合物中显+2价;根据在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所以A、B形成的化合物氯化镁的化学式为MgCl2;
(4)D中当X=16时,即质子数=16,表示16号硫元素,核外电子数=2+8+8=18,则电子数比质子数多2个,表示带2个单位负电荷的硫离子,表示为S2-。
19.(2023·湖北襄阳·中考真题)在化学发展史上,科学家把元素科学有序地排列起来得到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据图回答问题。

(1)由图可知铷元素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铷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2)甲、乙、丙代表三种元素,从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可以判断在化学反应中丙元素的原子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答案】(1)金属 37
(2)得到
【解析】(1)铷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7;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铷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37。
(2)根据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丙元素是17号元素氯元素,核外电子排布为2、8、7,最外层电子数为7,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
20.(2023·黑龙江绥化·中考真题)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为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利用下表回答相关问题。

(1)原子序数为7和15的两种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两种元素的原子 。
(2)O2-核外电子排布与 原子相同。
(3)铝、硅、磷三种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是因为三种元素的原子 。
【答案】(1)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2)氖/Ne
(3)电子层数相同
【解析】(1)原子序数为7的是氮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5,原子序数为15的是磷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5,所以两种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两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2)O2-的核外电子排布为2、8,和氖原子相同。
(3)铝、硅、磷三种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是因为三种元素的原子电子层数相同。
考点二 化学式 化合价 化学用语
考法01 化合价规律及计算
1.(2023·西藏·中考真题)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德榜先生发明了联合制碱法,大大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为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联合制碱法中的“碱”是指碳酸钠()。碳酸钠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正确的是( )
A.+1 B.+2 C.+3 D.+4
【答案】D
【解析】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设碳元素化合价为,则,故选:D。
2.(2023·山东济宁·中考真题)下列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的是( )
A.KClO B.KClO2 C.KClO3 D.KClO4
【答案】C
【解析】A、根据在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KClO中钾元素显+1,氧元素显-2,设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有(+1)+x+(-2)=0,解得x=+1,不符合题意;
B、根据在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KClO2中钾元素显+1,氧元素显-2,设氯元素的化合价为y,则有(+1)+y+(-2)×2=0,解得y=+3,不符合题意;
C、根据在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KClO3中钾元素显+1,氧元素显-2,设氯元素的化合价为z,则有(+1)+z+(-2)×3=0,解得z=+5,符合题意;
D、根据在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KClO4中钾元素显+1,氧元素显-2,设氯元素的化合价为w,则有(+1)+w+(-2)×4=0,解得z=+7,不符合题意;
故选C。
考法02 化学式书写及意义
3.(2023·陕西·中考真题)下列生活中常见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
A.冰: B.铁锈: C.黄铜:Cu D.食盐:
【答案】A
【解析】A、冰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的化学式为H2O,故选项表达正确;
B、铁锈的主要成分为Fe2O3,铁锈属于混合物,没有固定的化学式,故选项表达错误;
C、黄铜是Cu、Zn组成的合金,属于混合物,没有固定的化学式,故选项表达错误;
D、食盐是氯化钠的俗称,氯化钠的化学式为NaCl,故选项表达错误。
故选A。
4.(2023·湖南株洲·中考真题)下列物质的名称(或俗称)与化学式对应错误的是( )
A.氖气-Ne2 B.纯碱-Na2CO3 C.甲烷-CH4 D.乙醇-C2H5OH
【答案】A
【解析】A、氖气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其化学式是Ne,名称与化学式对应错误,符合题意;
B、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碳酸钠的化学式为Na2CO3,俗称与化学式对应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甲烷的化学式为CH4,名称与化学式对应正确,不符合题意;
D、乙醇的化学式为C2H5OH,名称与化学式对应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2023·湖北十堰·中考真题)水的化学式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水由水分子构成 B.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C.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D.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答案】D
【解析】A、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该选项说法正确;
B、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该选项说法正确;
C、由化学式可知,1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该选项说法正确;
D、由化学式可知,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1:8,该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考法03 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6.(2023·辽宁阜新·中考真题)2022年北京冬奥会火种灯的燃料是丙烷(C3H8)。下列关于丙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丙烷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8
B.丙烷分子由3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构成
C.丙烷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 g
D.丙烷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1.8%
【答案】D
【解析】A、丙烷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说法错误;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1个丙烷分子由3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构成,说法错误;
C、丙烷的相对分子质量= ,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省略不写,说法错误;
D、丙烷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说法正确;
答案:D。
7.(2023·辽宁·中考真题)荷叶中含有的荷叶碱(化学式为(C19H21NO2)具有降脂、抑菌等作用。请计算。
(1)一个荷叶碱分子中含有 个原子。
(2)荷叶碱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答案】(1)43
(2)76∶7
【解析】(1)由荷叶碱的化学式C19H21NO2可知,一个荷叶碱分子中含有19+21+1+2=43个原子;
(2)荷叶碱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12×19):(1×21)=76∶7。
8. 【2023天津真题】食醋中含有醋酸()。计算:
(1)一个醋酸分子中含有_____个原子;
(2)醋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
(3)醋酸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填最简比);
(4)醋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
【答案】(1)8 (2)60 (3)6:1 (4)40%
【解析】
(1)由醋酸的化学式CH3COOH可知,一个醋酸分子中含有2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所以一个醋酸分子中含有2+4+2=8个原子;
(2)醋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2+1×4+16×2=60;
(3)醋酸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4)=6:1;
(4)醋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考法04 化学用语
9.(2023·山东临沂·中考真题)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A.汞元素: B.酒精:
C.2个镁离子: D.60个碳原子:
【答案】B
【解析】A、元素符号书写时应”一大二小“,则汞元素的符号为Hg,该选项书写不正确;
B、酒精为乙醇的俗称,化学式为C2H5OH,该选项书写正确;
C、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且数字在前,符号在后,离子符号前的数字表示离子个数,则2个镁离子的符号为2Mg2+,该选项书写不正确;
D、元素符号前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则60个碳原子的符号为60C,该选项书写不正确。
故选B。
10.(2024·重庆潼南·一模)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
A.2Ca:2个钙元素 B.2Fe3+:2个亚铁离子
C. CO2:二氧化碳中含有2个氧原子 D.Mg2+:1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答案】D
【解析】A、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故2Ca中的“2”表示2个钙原子,不符合题意;
B、Fe3+表示一个铁离子带有3个单位正电荷,标在离子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离子的个数,故2Fe3+中的“2”表示2个铁离子,不符合题意;
C、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故CO2中的“2”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不符合题意;
D、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1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故Mg2+中的“2”表示1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符合题意。
故选:D。
11.(2023·黑龙江·中考真题)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必备工具。用化学用语填空:
(1)两个铁离子 。
(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
(3)氖元素 。
(4)标出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 。
【答案】(1)
(2)H2O
(3)Ne
(4)
【解析】(1)铁离子带3个单位正电荷,用表示,两个铁离子即。
(2)水是人体内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约占体重的60%~70%,即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化学式H2O。
(3)氖元素用Ne表示。
(4)氧化铝中氧元素为-2价,根据化合价规则,可求出铝元素化合价为+3价,标出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即。
知识点一 化学式
1、定义:用元素符号和数字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2、书写:(1)单质:由原子构成的物质:用元素符号表示化学式。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用元素符号和右下角的数字表示。
(2)化合物: 常见的化学式,熟记。
根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
3、意义:(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宏观:表示一种物质;表示该物质由什么元素组成。
微观:表示一个分子;表示一个分子由什么原子构成。
(2)由原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 微观:表示一个原子。
宏观:表示一种物质;表示物质由什么元素组成;表示一种元素。
(3)化学式前面出现数字,只表示微观意义,例如2H2O。
知识点二 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1.化学式量(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2.元素的质量比: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各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原子个数的比值。
3.元素的质量分数:某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某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总和除以化学式量。
4.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元素的质量分数乘以化合物的质量。
知识点三 化合价
1、数值:由1个原子得失电子数或形成的共用电子对决定的。
2、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正上方,先写正负号,再写数值,数值是1时,不省略。
3、常见元素化合价:K、Na、Ag、H是+1价;Ca、Mg、Ba、Zn、Hg是+2价;Al是+3;O是-2价,Fe是+2或+3,Cl是-1最常见,单质0价永不变。
原子团 SO4 CO3 NO3 OH NH4
名称 硫酸根 碳酸根 硝酸根 氢氧根 铵根
化合价 -2价 -2价 -1价 -1价 +1价
离子符号 SO42- CO32- NO3- OH- NH4+
4、规律 (1)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
(2)在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3)在同一物质中,同种元素化合价可以不同,如:NH4NO3
(4)同一元素在不同化合物中可以显示不同化合价。
(5)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金属元素化合价为正,非金属元素化合价为负。
如:NaCl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正价元素在前,负价元素在后。
5、应用:(1)根据化合价写化学式:正价在前,负价在后;标化合价;交叉数字;约分(注意过氧化氢等化学式不得约分,有机物不约分)。
(2)推算某元素的化合价:依据代数和为0,列等式计算。
知识点四 符号周围不同位置数字意义
1、在符号前面:表示几个粒子。如1)2H2O:2个水分子;2)2H:2个氢原子;3)2H+:2个氢离子
2、在符号右上角:表示1个离子带的电荷数。如:Fe2+:1个亚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
+2
MgO
)3、在符号的右下角:表示1个分子中有几个原子。如H2O:1个水分子中有2个氢原子。
4、在符号的正上方:表示元素的化合价。如: 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
1. 【2023山西真题】 在组成化合物的常见元素中,部分元素有可变化合价。下列纯争物中化合价标注正确的一项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A、硫化氢中氢元素为+1价,根据化合价规则,可求出硫元素化合价为-2价。A不正确;
B、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所以碳单质中碳元素化合价为0。B不正确;
C、氯化钾在钾元素化合价为+1价,根据化合价规则,可求出氯元素化合价为-1价。C正确;
D、硝酸钠中钠元素化合价为+1价,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根据化合价规则,可求出氮元素化合价为+5价。D不正确。
综上所述:选择C。
2. 【新考法】构建二维图
(2023·吉林长春·中考真题)元素化合价和物质类别是认识物质的两个重要维度,构建元素化合价和物质类别的二维图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如图是部分含铜元素物质的“化合价一物质类别”二维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点对应的物质可以制成导线
B.d点对应物质的化学式为Cu(OH)2
C.Cu2O在图中对应的点是e点
D.b→c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HCl=CuCl2+H2O
【答案】D
【解析】A、a点所示物质是铜的单质,铜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因此可以制成导线,说法正确;
B、d点对应物质是一种碱,其中铜元素显+2价,则该物质的化学式为Cu(OH)2,说法正确;
C、Cu2O是一种氧化物,氧元素显-2价,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则铜元素显+1价,则在图中对应的点是e点,说法正确;
D、b→c对应的反应是氧化铜和酸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铜盐和水,选项中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正确化学方程式可以为CuO+2HCl=CuCl2+H2O,说法错误。
故选D。
3.(2023·河南·中考真题)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制氧气,反应前后相关物质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不包括( )
A.+2 B.+4 C.+6 D.+7
【答案】A
【解析】高锰酸钾受热分解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在化合物中,钾元素一般显示+1价,氧元素显示-2价,各元素的化合价和为0,所以KMnO4中锰元素显+7价;K2MnO4中锰元素显+6价;MnO2中锰元素显+4价,反应前后相关物质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不包括+2价。
故选A。
4. 【新考法】微观图形式考查化学式
(2023·山西·中考真题)在一定条件下,图1的微粒之间可发生如下化学反应,反应后生成图2中的新微粒用符号表示正确的一个选项是( )

A.H2O B.OH C.H2O2 D.H2
【答案】A
【解析】图2中,存在的微粒有H2O、O2,其中氧气为反应的剩余物,所以反应后生成图2中的新微粒符号为H2O。
故选A。
5.(2024·陕西西安·模拟预测)下列生活中常见物质的化学式或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
A.石灰石:CaO B.苛性钠:NaOH
C.水银:Ag D.氯酸钾:KCl
【答案】B
【解析】A、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氧化钙的俗称是生石灰,其主要成分、化学式不完全相符;
B、氢氧化钠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其化学为NaOH,其名称(或俗名)、化学式完全相符;
C、水银的化学式是Hg,是单质,其名称(或俗名)、化学式不完全相符;
D、氯酸钾中钾元素显+1价,氯酸根显-1价,其化学式为:KClO3,其名称(或俗名)、化学式不完全相符。
故选B。
6. 【2023北京真题】端午插艾。艾草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物质,其中矢车菊黄素的化学式为。下列关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 相对分子质量为
C. 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 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答案】B
【解析】A、物质由元素组成,矢车菊黄素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故选项说法正确;
B、矢车菊黄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8+1×16+16×8=360,单位是“1”,不是“g” ,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C、矢车菊黄素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8):(1×16):(16×8)=27:2:16,因此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选项说法正确;
D、矢车菊黄素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16):(16×8)=1:8,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7.(2023·四川成都·中考真题)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价的镁元素: B.:锰酸钾
C.五氧化二氮: D.:氨根离子
【答案】C
【解析】A.根据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其化学式中该元素的正上方或元素符号正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且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2价的镁元素表示为,故A错误;
B.“”为高锰酸钾的化学式,锰酸钾的化学式为:,故B错误;
C.根据化学式的书写方法,读写顺序正好相反,所以五氧化二氮的化学式为:,故C正确;
D.“”是铵根离子,故D错误。
故选:C。
8.(2024·陕西西安·二模)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工具。下列符号既有宏观意义,又有微观意义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详解】A、2H表示2个氢原子,只有微观意义,不符合题意;
B、H+表示1个氢离子,只有微观意义,不符合题意;
C、H可表示氢元素,一个氢原子,既有宏观意义,又有微观意义,符合题意;
D、2H2表示2个氢分子,只有微观意义,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2023·内蒙古赤峰·中考真题)正确使用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关键。请你帮助同学们检查化学笔记,其中书写错误的是( )
A.氦元素:He B.铝在空气中形成的致密氧化膜:AlO
C.酸溶液中的氢离子:H+ D.在氧化镁中镁元素显正二价:
【答案】B
【解析】A、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若只用一个字母来表示元素,这个字母必须大写;若用两个字母来表示元素,第一个字母必须大写,第二个字母必须小写,氦元素写为He,选项正确;
B、铝在空气中形成的致密氧化膜氧化铝,氧化铝中铝元素化合价为+3,氧元素为-2,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写为Al2O3,选项错误;
C、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则酸溶液中的氢离子写为H+,选项正确;
D、元素化合价的书写方法:在该元素符号的正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则在氧化镁中镁元素显正二价写为,选项正确。
故选B。
10. 【新考法】与食品安全结合
【2023湖北潜江等真题】苯甲酸钠(共化学式为C7H5O2Na)是常见的食品防腐剂,有防止食品变质发酸、延长保质期的效果,但是过量摄入会对人体造成一定影响。下列关于苯甲酸钠说法正确的是( )
A. 苯甲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4g B. 苯甲酸钠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C. 苯甲酸钠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2 D. 苯甲酸钠由碳、氢、氧、钠四种元素组成
【答案】D
【解析】A、苯甲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7+1×5+16×2+23=144,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写出,错误。
B、苯甲酸钠中C,H,O,Na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7):(1×5):(16×2):(23×1)=84:5:32:23,则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错误。
C、苯甲酸钠中C、O元素的质量比为(12×7):(16×2)=21:8,错误。
D、由化学式可知,苯甲酸钠是由钠元素、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四种元素组成的,正确。
故选:D。
11. 【新情境】药品说明书
【2023湖北荆州真题】某补钙剂说明书的部分内容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XX钙片 主要成分:碳酸钙、维生素D 适应症:骨质疏松症的治疗 用法:口服 规格:1.5g/片,每片含碳酸钙1.25g
A. 碳酸钙中钙、碳、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0:3:4
B. 碳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0g
C. 该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40%
D. 服用2片这种钙片,可摄入1g钙元素
【答案】D
【解析】A、碳酸钙中钙、碳、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40:12:(16×3)=10:3:12,选项错误;
B、碳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40+12+16×3=100,选项错误;
C、该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100%≈83.3%,选项错误;
D、服用2片这种钙片,可摄入钙元素的质量=1.25g×2××100%= 1g,选项正确;
故选D。
12.(2023·吉林长春·中考真题)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氧元素的符号 ;
(2)两个氧原子 ;
(3)氧气的化学式 。
【答案】(1)O
(2)2O
(3)O2
【解析】(1)书写元素符号的原则是: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氧元素的符号由一个字母表示,表示为O;
(2)原子的表示方法是用元素符号表示一个该原子,表示多个原子时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两个氧原子表示为2O;
(3)氧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一个氧分子中含有2个氧原子,只需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写上表示分子中所含原子数的数字,故氧气表示为O2。
13.(2023·青海·中考真题)用化学用语填空:
(1)金刚石、石墨都是由 元素组成;
(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
(3)在Na2S、SO2、SO3中,硫元素化合价最高的化合物是 。
【答案】(1)C
(2)N2
(3)SO3
【解析】(1)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故填C。
(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化学式为:N2。
(3)Na2S中,钠元素化合价为+1价,设硫元素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则(+1)×2+x=0,解得x=-2,同理,设SO2、SO3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y和z,其中氧元素化合价为-2,y+(-2)×2=0,z+(-2)×3=0,解得y=+4,z=+6,则其中硫元素化合价最高的化合物是SO3。
14. 【2023湖南郴州真题】某氨基酸的化学式为CxH7O2N,已知其相对分子质量为89。试计算:
(1)x=_______。
(2)该氨基酸中C、O元素质量之比为_______。
【答案】(1)3 (2)9:8
【解析】(1)由化学式可知,12x+7+16×2+14=89,解得x=3;
(2)该氨基酸中C、O元素质量之比为(12×3):(16×2)=9:8。
15. 【2023黑龙江龙东真题】中药当归、白芷中富含的紫花前胡醇(化学式C14H14O4),能增强人体免疫力。请回答:
(1)紫花前胡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
(2)紫花前胡醇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3)246g紫花前胡醇中所含碳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g。
【答案】(1)246 (2)84:7:32 (3)168
【解析】(1)紫花前胡醇的相对分子质量=12×14+1×14+16×4=246。
(2)紫花前胡醇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12×14):(1×14):(16×4)=84:7:32。
(3)246g紫花前胡醇中所含碳元素的质量=。专题03 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目 录
2
3
考点一 构成物质的微粒 元素 4
真题研析·规律探寻 4
考法01微粒的观点解释现象 4
考法02原子结构 5
考法03 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及计算 5
考法04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6
考法05 离子概念、形成和符号的书写与意义 6
考法06 元素的概念及理解 7
考法07 元素的分布 7
考法08 元素符号书写及意义 7
考法09 元素周期表 8
核心提炼·考向探究 9
知识点一 构成物质微粒 9
知识点二 原子 9
知识点三 离子 10
知识点四 元素及元素周期表 11
题型特训·命题预测 11
考点二 化学式 化合价 化学用语 16
真题研析·规律探寻 16
考法01化合价规律及计算 16
考法02化学式书写及意义 16
考法03 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16
考法04 化学用语 17
核心提炼·考向探究 17
知识点一 化学式 17
知识点二 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18
知识点三 化合价 18
知识点四 符号周围不同位置数字意义 19
题型特训·命题预测 19
考点要求 课标要求 命题预测
构成物质的微粒 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和离子微观粒子构成的。能说明分子、原子、离子的区别和联系,能运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某些变化或现象。 认识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 的;知道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也可以转变为离子。 认识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含义及应用。 认识表示分子、原子、离子的符号。 1、用粒子性质解释常见现象:本考点常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通常以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与微粒性质的对应关系进行命题。主要考查:微观粒子不停运动;粒子之间有间隔;粒子不同,性质不同等。 2、粒子结构示意图:本考点常以选择题和填空的形式进行考查,考查的命题点有:原子和离子结构示意图的判断、得失电子的判断、化学性质相似的判断、稳定结构的判断、元素种类的判断等。常以文字或图文结合的形式出现。
元素 认识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知道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属于同种元素,了解化学反应中元素的种类是不变的。 能对元素进行简单的分类,能识记并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能根据元素的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查到 该元素的名称、符号、相对原子质量等。 1、元素理解及元素符号的书写:本考点主要结合生活日常用选择题考查。元素符号的书写常在用化学用语填空的题型中考查一个空。 2、元素周期表:本考点常以选择题和填空与简答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考查的命题点有: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能获取的信息、素周期表与粒子结构示意图结合判断元素种类、元素周期表的规律与应用,以文字或图文结合形式呈现。
化学式和化合价 能用化学式表示常见物质组成的方法。 知道常见元素的化合价。能分析常见物质中元素的化合价。 能从宏观与微观、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视角说明化学式的含义。 能根据化学式进行物质组成的简单计算,能根据标签或说明书辨识某些食品、药品的主要成分,并能比较、分析相应物质的含量。 1、化学式的意义及相关计算:本考点常以选择题和计算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考查的命题点有:该化学式的元素组成、原子构成、物质的分类、相对分子质量、原子个数比、元素质量比、某元素质量分数。通常在物质类别上借助有机物的化学式来考查意义及相关计算。 2、化合价的计算:本考点常以选择题和填空与简答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考查的命题点有:结合新信息,直接计算出化学式中某元素的化合价、判断化合价的正误等。 3、化学用语:本考点常以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考查的命题点有:根据给出的信息,描述化学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判断化学符号与所描述的意义是否对应等。
考点一 构成物质的微粒 元素
考法01微粒的观点解释现象
1.(2023·青海西宁·中考真题)下列宏观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端午时节粽飘香——分子在不断运动
B.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明显——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C.变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可恢复原形——分子体积变大
D.23g金属钠中含有钠原子约 6.02×1023个——原子的质量很小
2.(2023·辽宁营口·中考真题)“航天点亮梦想”。航天工业曾用液氢作火箭燃料,氢气液化过程中发生改变的是( )
A.分子种类 B.原子种类
C.原子大小 D.分子间隔
3.(2023·湖南益阳·中考真题)小明的湿衣服在阳光下晒干了。下列用分子的观点解释这一变化错误的是( )
A.水分子的质量变小了 B.水分子的间隔变大了
考法02原子结构
4.(2023·湖北恩施·中考真题)嫦娥五号带回的月壤中含有大量安全无污染的核聚变原料He-3如图所示。下列关于He-3的说法正确的是( )

A.He-3是一种新元素
B.He-3原子中含有1个质子,2个电子
C.He-3原子中含有3个质子,没有中子
D.H-3原子中含有2个质子,1个中子,2个电子
5.(2024·新疆克孜勒苏·模拟预测)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带 电的 和核外带 电的 构成。
考法03 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及计算
6.(2023·四川成都·中考真题)化学家张青莲主持测定了铟、铱、锌等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碳12原子的质量为,一种锌原子的质量为,该锌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A.12 B.64 C.66 D.
7.(2024·四川成都·一模)关于相对原子质量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对原子质量就是原子的真实质量
B.相对原子质量没有单位
C.相对原子质量越大,该原子的质量越大
D.相对原子质量是一种原子质量对一种碳原子的质量之比
考法04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8.(2023·湖南株洲·中考真题)如图为某元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中x=1
B.该元素属于活泼的非金属元素
C.该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
D.该元素形成的单质容易与氧气反应
9.(2024·陕西渭南·一模)如图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表示离子 B.③④表示原子
C.②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D.①④表示两种不同的元素
10.(2023·辽宁锦州·中考真题)C919飞机制造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铝合金和钛合金。

(1)如图是铝的原子结构示意图,x= ;铝原子的核电荷数是 。
(2)钛合金的硬度比钛的硬度 (选填“大”或“小”)。
考法05 离子概念、形成和符号的书写与意义
11.(2023·辽宁沈阳·中考真题)某矿泉水成分表中列出了所含的主要离子,其中表示钠离子的是( )
A. B. C. D.
12.(2023·江苏扬州·中考真题)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等。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
A. 氧气 B. 水
C. 氯化钠 D. 金刚石
13.(2024·江西赣州·一模)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下列粒子一定带正电的是( )
A.分子 B.阳离子 C.原子 D.中子
考法06 元素的概念及理解
14.(2023·西藏·中考真题)吃海产品、豆类、小米可以补锌。这里的“锌”指的是( )
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离子
15.(2023·江苏扬州·中考真题)重氢可应用于光导纤维制备。重氢和氢都属于氢元素,是因为它们的原子具有相同的( )
A.质子数 B.中子数 C.体积 D.相对原子质量
考法07 元素的分布
16.(2023·天津·中考真题)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O B.Ca C.Na D.H
17.(2023·北京·中考真题)各种元素在地壳里的含量(质量分数)如下图,其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铁 B.铝 C.硅 D.氧
考法08 元素符号书写及意义
18.(2023·上海·中考真题)月壤中含硅元素,硅的元素符号是( )
A.Hg B.He C.Si D.S
19.(2023·北京·中考真题)我国近代化学先驱徐寿创造了部分元素的汉语名称。下列元素名称与符号不一致的是( )
A.钠(Na) B.钙(Ca) C.镁(Zn) D.锰(Mn)
20.(2024·吉林·一模)根据元素名称写出对应的元素符号。
(1)氢 ;
(2)钠 ;
考法09 元素周期表
21.(2023·海南·中考真题)钴是可充电电池的重要组成元素,如图为钴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有关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属于非金属元素 B.元素符号为
C.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7 D.相对原子质量为58.93
22.(2023·黑龙江哈尔滨·中考真题)依据所学知识和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氢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B.第13号元素的符号为
C.锂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41
D.钠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23.(2023·湖南益阳·中考真题)下图是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上册中的图。

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排在同一横行的元素,从左至右,原子的核外 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依次递增。
(2)排在同一纵行的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都相同,但 元素除外。
(3)从原子结构的角度说明氟元素与氯元素化学性质相似的原因是 。
知识点一 构成物质微粒
构成物质的粒子有 、 、 ,它们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2、由原子构成的物质:
、 单质,例如:金、铁;
、 单质,例如:碳、红磷、硫磺、硅
、 单质,例如:氦气、氖气、氩气
知识点二 原子
(一)原子结构
原子核(带 ) (带正电)
1、原子( ) 中子( )
核外电子(带 )
2、核电荷数:原子核所带 。
3、原子质量几乎全部集中在 上,但原子核体积很小,原子的体积由核外电子决定。
4、在原子中,质子数= =
(二)原子或分子的基本性质
1、质量和体积都 ;
2、粒子之间都有 ;
3、粒子总在 ;
4、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决定于构成该物质的微粒是什么,如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就是 ,由原子构成的物质,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就是 。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保持铁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同种分子化学性质 ,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 。
(三)相对原子质量
1、定义:一个原子质量与一个 的质量的 的比值就是相对原子质量。
2、公式:相对原子质量= 数+ 数
3、理解 (1)相对原子质量不是个质量是个 ;
(2)有单位,是“1”常省略不写;
(3)相对原子质量之比等于原子实际质量之比;
(4)引入相对原子质量是为了书写、记忆和运算 。
(四)电子的排布
1、在多电子的原子中,核外电子的能量不同,能量高的离核 ,能量低的离核 。通常把电子在离核远近不同的区域运动称为电子的 。
2、排布规律:(1)第一层最多 个电子;
(2)第二层最多 个电子;
(3)最外层最多 个电子。
3、结构示意图含义:圆圈( );圆圈内数字( 数);弧线( );
弧线上数字(该电子层上 )
4、原子分类(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化学性质)
种类 最外层电子数 化学性质 形成离子
金属原子 (H、He除外) 易 电子 离子
非金属原子 易 电子 离子
稀有气体原子 (He2个和离子除外) 性质 ,不得失电子
5、在结构示意图中,原子图、阴离子图、阳离子图的判断依据:
在原子中:质子数 电子数;
在阳离子中:质子数 电子数;
在阴离子中:质子数 电子数,
知识点三 离子
定义:带电的 或 。
分类:阳离子:(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带 的离子。
阴离子:(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带 的离子。
书写: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 先写数字再写 , 数值为 时省略不写。
4、原子、离子、分子的关系。
(
中子
核外电子
物质
原子
分子
)
知识点四 元素及元素周期表
1、定义:具有相同 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元素是宏观概念只论 不论 )。
2、分类:
(1)金属元素:“ ”(金和汞除外);最外层电子数 ;
非金属元素:“ ”“ ”“ ””;最外层电子数 ;
(3)稀有气体元素:He、Ne、Ar;最外层电子数 (He、2个);
3、元素符号:(1)书写:拉丁字母;
(2)书写原则:“ ”即一个字母的 ,二个字母的第一个大写,第二个 。
宏观:一种 。
(3)意义 微观:一个 。
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其元素符号还表示一种 。
④元素符号前出现数字:只表示 意义。
4、元素分布:地壳中元素含量由高到低是O; ;Al; ;C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和最多的金属元素 ;海水中最多的元素 和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人体中最多的元素 和最多的金属元素 ;最原始的元素 ,即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元素;
5、元素周期表:
(1)结构:每个横行叫 ,共7个横行,即 个周期; 每个纵行叫 ,共
18个纵行, 个族(8、9、10三个纵行合成为1个族);
(2)信息:
A是 、 B是 、
C是 、 D是 ;
原子序数= =核外电子数=
(3)规律:横行:电子层数 ,最外层电子数从左到右依次 ;
纵行:最外层 相同(即化学性质相似);从上到下电子层数 。
1.【新情境】 四字词语的解释
(2023·辽宁锦州·中考真题)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A.热胀冷缩——分子间有间隔 B.水结成冰——分子停止运动
C.冰雪融化——分子体积变大 D.酒精挥发——分子本身改变
2.【新考法】 逆向考查——由性质选事例
(2023·湖南郴州·中考真题)下列叙述能体现分子之间有间隔的是( )
A.水蒸发为水蒸气,所占体积变大 B.墙内开花墙外香
C.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D.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
3.【新考法】 构建模型
嫦娥五号探测器探测到月球矿物中含有丰富的氦﹣3,氦﹣3是控核聚变的重要原料。如图是氦﹣3原子的构成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含有2个中子 B.电子数和质子数相等
C.核电荷数为1 D.相对原子质量为4
4.【原创题】 如图为某原子结构模型示意图,其中a、b、c是构成该原子的三种不同粒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决定该原子种类的粒子是b
B.所有原子的原子核均由a、b、c三种粒子构成
C.原子中a与c的数目一定相同
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a和c上
5.(2023·湖南株洲·中考真题)下列微粒中,核电荷数少于核外电子数的是( )
A.Na+ B.OH- C.O2 D.Mg
6.(2023·云南·中考真题)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
A.H2O2 B.NaCl C.Fe D.He
7.(2023·安徽·中考真题)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示意图如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氯化钠固体由分子构成
B.反应中一个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形成相对稳定结构
C.氯原子核外有两个电子层
D.反应中Cl生成,证明化学反应中元素种类发生改变
8.(2023·四川内江·中考真题)如图为铝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铝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表示铝原子带正电
B.铝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核外13个电子上
C.铝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D.铝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
9.【新考法】 构建模型
(2023·山东菏泽·中考真题)模型建构是化学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如图是某同学绘制的原子结构模型和原子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③形成的阳离子符号是H+
B.①②属于同种元素
C.①对应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④
D.②形成的单质化学性质不稳定
10. 【新考法】构建模型
(2024·河南郑州·一模)模型建构是研究微观粒子的科学思维方法。下图是研究原子结构历史上的一种模型。对下列图示理解不正确的是( )
A.甲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B.乙和丙为同种元素
C.丙为相对稳定结构
D.三种微粒中质量最大的是丙
11.【原创题】模型建构是化学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如图是某同学绘制的原子结构模型和原子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属于同种元素 B.②对应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③
C.⑥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 D.③⑤的化学性质相似
12.(2024·天津红桥·一模)不同元素的最本质区别是( )
A.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质子数不同 D.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13.(2024·甘肃陇南·一模)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地壳中含量最多的三种元素分别是( )
A.O、Fe、Al B.C、H、O
C.O、Si、Al D.O、Si、Fe
14.【新情境】与医用材料结合考查
(2023·江苏泰州·中考真题)磷灰石陶瓷性质优良,可制造人造骨和人造假牙。这里的“磷”指的是( )
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单质
15.【新考法】 实验探究考查
(2023·吉林长春·中考真题)图1是教材中探究分子运动现象的实验装置,图2是化学兴趣小组改进的实验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几分钟后,a烧杯中的溶液由无色变为 色;
(2)与图1装置相比,图2装置的优点是 (答出一点即可);
(3)用图2装置进行实验,上方的棉花团先变色,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
16.【新考法】 用简答题形式考查
(2023·河南·中考真题)请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下列生活、生产中的现象。
(1)当我们走进鲜花盛开的花园时,会闻到花的香味。
(2)6000L的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
17.(2024·山东泰安·模拟预测)碳12原子的实际质量为 1.993×10-26kg,氧原子的质量为2.657×10-26kg,那么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计算结果保留整数),那么由2个氧原子构成的氧气分子(O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18.(2024·吉林四平·模拟预测)建立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图①为粒子之间的转化关系图,其中①表示的是 ;
(2)图②中B、C属于同种元素,因为二者的 相同;
(3)图②中A、B所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4)图②中当X=16时,D表示的粒子的符号为 。
19.(2023·湖北襄阳·中考真题)在化学发展史上,科学家把元素科学有序地排列起来得到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据图回答问题。

(1)由图可知铷元素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铷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2)甲、乙、丙代表三种元素,从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可以判断在化学反应中丙元素的原子容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20.(2023·黑龙江绥化·中考真题)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为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利用下表回答相关问题。

(1)原子序数为7和15的两种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两种元素的原子 。
(2)O2-核外电子排布与 原子相同。
(3)铝、硅、磷三种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是因为三种元素的原子 。
考点二 化学式 化合价 化学用语
考法01化合价规律及计算
1.(2023·西藏·中考真题)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德榜先生发明了联合制碱法,大大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为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联合制碱法中的“碱”是指碳酸钠()。碳酸钠中碳元素的化合价正确的是( )
A.+1 B.+2 C.+3 D.+4
2.(2023·山东济宁·中考真题)下列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5价的是( )
A.KClO B.KClO2 C.KClO3 D.KClO4
考法02化学式书写及意义
3.(2023·陕西·中考真题)下列生活中常见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
A.冰: B.铁锈: C.黄铜:Cu D.食盐:
4.(2023·湖南株洲·中考真题)下列物质的名称(或俗称)与化学式对应错误的是( )
A.氖气-Ne2 B.纯碱-Na2CO3 C.甲烷-CH4 D.乙醇-C2H5OH
5.(2023·湖北十堰·中考真题)水的化学式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水由水分子构成
B.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C.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D.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考法03 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6.(2023·辽宁阜新·中考真题)2022年北京冬奥会火种灯的燃料是丙烷(C3H8)。下列关于丙烷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丙烷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8
B.丙烷分子由3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构成
C.丙烷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 g
D.丙烷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1.8%
7.(2023·辽宁·中考真题)荷叶中含有的荷叶碱(化学式为(C19H21NO2)具有降脂、抑菌等作用。请计算。
(1)一个荷叶碱分子中含有 个原子。
(2)荷叶碱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8. 【2023天津真题】食醋中含有醋酸()。计算:
(1)一个醋酸分子中含有_____个原子;
(2)醋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
(3)醋酸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填最简比);
(4)醋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
考法04 化学用语
9.(2023·山东临沂·中考真题)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A.汞元素: B.酒精:
C.2个镁离子: D.60个碳原子:
10.(2024·重庆潼南·一模)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
A.2Ca:2个钙元素
B.2Fe3+:2个亚铁离子
C. CO2:二氧化碳中含有2个氧原子
D.Mg2+:1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11.(2023·黑龙江·中考真题)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必备工具。用化学用语填空:
(1)两个铁离子 。
(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
(3)氖元素 。
(4)标出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 。
知识点一 化学式
1、定义:用________和________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2、书写:(1)单质:由原子构成的物质:用________表示化学式。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用________和右下角的________表示。
(2)化合物: 常见的化学式,熟记。
根据化合价书写化学式。
3、意义:(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宏观:表示一种______;表示该物质由什么______组成。
微观:表示一个________;表示一个分子由什么________构成。
(2)由原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 微观:表示一个________。
宏观:表示一种________;表示物质由什么________组成;表示一种________。
(3)化学式前面出现数字,只表示________意义,例如2H2O。
知识点二 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1.化学式量(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________________的总和。
2.元素的质量比: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各元素原子的______________乘以______________的比值。
3.元素的质量分数:某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某元素原子的______________除以______________。
4.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元素的________________乘以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三 化合价
1、数值:由1个原子________或形成的________对决定的。
2、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________,先写________,再写________,数值是1时,________。
3、常见元素化合价:K、________、Ag、________是+1价;Ca、________、Ba、________、Hg是+2价;________是+3;________是-2价,________是+2或+3,Cl是-1最常见,单质________价永不变。
原子团 SO4 ________ NO3 OH NH4
名称 硫酸根 碳酸根 硝酸根 ________ 铵根
化合价 -2价 -2价 -1价 -1价 +1价
离子符号 ________ CO32- ________ OH- ________
4、规律 (1)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________;
(2)在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________。
(3)在同一物质中,同种元素化合价可以________,如:NH4NO3
(4)同一元素在不同化合物中可以显示________化合价。
(5)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________化合价为正,________化合价为负。
如:NaCl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正价元素在前,负价元素在后。
5、应用:
(1)根据化合价写化学式:________在前,________在后;标化合价;交叉数字;________(注意过氧化氢等化学式不得约分,有机物不约分)。
(2)推算某元素的化合价:依据代数和为________,列等式计算。
知识点四 符号周围不同位置数字意义
1、在符号前面:表示________。如1)2H2O:2个________;2)2H:2个________;3)2H+:2个________
2、在符号右上角:表示1个离子带的________。如:Fe2+:1个亚铁离子带________________。
(
+2
MgO
)3、在符号的右下角:表示1个________有几个原子。如H2O:1个水分子中有________。
4、在符号的正上方:表示元素的________。如: 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
1. 【2023山西真题】 在组成化合物的常见元素中,部分元素有可变化合价。下列纯争物中化合价标注正确的一项是( )
A. B. C. D.
综上所述:选择C。
2. 【新考法】构建二维图
(2023·吉林长春·中考真题)元素化合价和物质类别是认识物质的两个重要维度,构建元素化合价和物质类别的二维图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如图是部分含铜元素物质的“化合价一物质类别”二维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点对应的物质可以制成导线
B.d点对应物质的化学式为Cu(OH)2
C.Cu2O在图中对应的点是e点
D.b→c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HCl=CuCl2+H2O
3.(2023·河南·中考真题)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制氧气,反应前后相关物质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不包括( )
A.+2 B.+4 C.+6 D.+7
4. 【新考法】微观图形式考查化学式
(2023·山西·中考真题)在一定条件下,图1的微粒之间可发生如下化学反应,反应后生成图2中的新微粒用符号表示正确的一个选项是( )

A.H2O B.OH C.H2O2 D.H2
5.(2024·陕西西安·模拟预测)下列生活中常见物质的化学式或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 )
A.石灰石:CaO B.苛性钠:NaOH
C.水银:Ag D.氯酸钾:KCl
6. 【2023北京真题】端午插艾。艾草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物质,其中矢车菊黄素的化学式为。下列关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 相对分子质量为
C. 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 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7.(2023·四川成都·中考真题)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价的镁元素: B.:锰酸钾
C.五氧化二氮: D.:氨根离子
8.(2024·陕西西安·二模)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工具。下列符号既有宏观意义,又有微观意义的是( )
A. B. C. D.
9.(2023·内蒙古赤峰·中考真题)正确使用化学用语是学好化学的关键。请你帮助同学们检查化学笔记,其中书写错误的是( )
A.氦元素:He B.铝在空气中形成的致密氧化膜:AlO
C.酸溶液中的氢离子:H+ D.在氧化镁中镁元素显正二价:
10. 【新考法】与食品安全结合
【2023湖北潜江等真题】苯甲酸钠(共化学式为C7H5O2Na)是常见的食品防腐剂,有防止食品变质发酸、延长保质期的效果,但是过量摄入会对人体造成一定影响。下列关于苯甲酸钠说法正确的是( )
A. 苯甲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4g B. 苯甲酸钠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C. 苯甲酸钠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2 D. 苯甲酸钠由碳、氢、氧、钠四种元素组成
11. 【新情境】药品说明书
【2023湖北荆州真题】某补钙剂说明书的部分内容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XX钙片 主要成分:碳酸钙、维生素D 适应症:骨质疏松症的治疗 用法:口服 规格:1.5g/片,每片含碳酸钙1.25g
A. 碳酸钙中钙、碳、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0:3:4
B. 碳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0g
C. 该钙片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40%
D. 服用2片这种钙片,可摄入1g钙元素
12.(2023·吉林长春·中考真题)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氧元素的符号 ;
(2)两个氧原子 ;
(3)氧气的化学式 。
13.(2023·青海·中考真题)用化学用语填空:
(1)金刚石、石墨都是由 元素组成;
(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
(3)在Na2S、SO2、SO3中,硫元素化合价最高的化合物是 。
14. 【2023湖南郴州真题】某氨基酸的化学式为CxH7O2N,已知其相对分子质量为89。试计算:
(1)x=_______。
(2)该氨基酸中C、O元素质量之比为_______。
15. 【2023黑龙江龙东真题】中药当归、白芷中富含的紫花前胡醇(化学式C14H14O4),能增强人体免疫力。请回答:
(1)紫花前胡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
(2)紫花前胡醇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3)246g紫花前胡醇中所含碳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g。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