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7张PPT)专题01讲师:xxx物质的化学变化目录CONTENTS01考情分析02知识建构03真题研析04核心提炼05题型归纳稿定PPT稿定PPT,海量素材持续更新,上千款模板选择总有一款适合你02考情分析考点要求 课标要求 命题预测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知道物质是在不断变化的,物质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了解物质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知道可以从物质的存在、组成、变化和用途等视角认识物质的性质 物质的变化、物质的性质及用途考点常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考查的命题点有:化学变化的判断、物理变化的判断、化学性质的判断、物理性质的判断、物质的用途、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对应关系的判断,常结合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古诗词、成语、实验等以文字或图片结合的形式呈现。物质的 分类 知道物质包括纯净物和混合物两大类 能判断出酸碱盐和氧化物 能把握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 能从微观角度正确认识各种类物质 纯净物与混合物、单质与化合物的概念及对物质所属类别的判断等考点以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为载体,判断这些物质所属的类别,以选择题为主;从分子的角度判断某物质是混合物还是纯净物;从原子的角度判断某物质是单质还是化合物,以选择题为主。质量守恒 定律 知道质量守恒定律内容 掌握质量守恒定律验证方法 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 能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定性推断 能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定量计算 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应用以及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等知识点会常以以下形式进行考查1.以图表数据的形式考查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2.利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个数守恒确定化学方程式中某物质的化学式。3.利用微观图示考查化学反应的实质。以选择题和填空题为主。4.通常以选择题或探究题的形式考查对探究方案的选择或评价,综合性较强。稿定PPT稿定PPT,海量素材持续更新,上千款模板选择总有一款适合你02知识建构12物质的变化和分类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第一部分考点一 物质的变化和分类考法01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真题研析·规律探寻1.(2023·四川达州)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国家,古代诗词歌赋百花齐放、绚丽多彩。下列诗词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白玉为堂金作马B.暗香浮动月黄昏C.蜡炬成灰泪始干D.日照香炉生紫烟C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日照香炉生紫烟”是指光的作用,并没有新物质生成2. (2023·重庆A卷) 斗转星移、日月变换,大自然美丽而神奇。下列自然现象与其他有本质区别的是( )A.铜雕锈蚀B.枯木腐朽C.冰雪消融D.火山烈燃“暗香浮动月黄昏”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蜡炬成灰泪始干”的过程中涉及到燃烧,有新物质生成铜雕锈蚀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枯木腐朽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冰雪消融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火山烈燃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考法02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判断4. (2023·黑龙江齐齐哈尔)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天然气用作燃料B.氮气用作制造硝酸和氮肥C.稀有气体用作电光源D.碳酸氢钠用作治疗胃酸过多症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利用化学性质氮气用作制造硝酸和氮肥,涉及到化学变化,是利用化学性质不需要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碳酸氢钠和盐酸可以反应,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3. (2023·陕西)诗词凝聚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下列诗句描写的变化体现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B.蒹葭苍苍,白露为霜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D.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水由液体变成固体冰、雪的过程,没有生成新物质,不体现化学性质露和霜分别是物态变化中的液化现象和凝华现象,不体现化学性质物质燃烧属于化学变化,体现化学性质月光照射,溪水流淌,过程没有生成新物质,不体现化学性质CC真题研析·规律探寻考法03 性质与用途的对应关系真题研析·规律探寻5. (2023·四川内江)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或用途说法正确的是( )A.干冰可用作制冷剂B.铁丝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铁C.铜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氢气D.碳酸氢铵受热不易分解,可作氮肥A6. (2023·黑龙江龙东)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各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银有金属光泽,可用于制造电线B.氮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可用作保护气C.石墨能导电,可用于制作铅笔芯D.氢气具有可燃性,能作高能燃料D干冰升华时吸热,使周围的温度降低,可用作制冷剂铁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只能持续红热铜的活动性比氢弱,铜不能与盐酸反应碳酸氢铵中含有氮元素,可作氮肥,与其受热是否分解无关利用银的导电性,与有金属光泽无关氢气具有可燃性,能作高能燃料利用氮气化学性质稳定,与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无关利用石墨质软的特性,可用于制作铅笔芯,与能导电无关考法04 化学反应的分类真题研析·规律探寻7. (2023·江苏苏州)下列HCl参与的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NH3+HCl=NH4ClB.Mg+2HCl=MgCl2+H2↑C.2HCl 2H2↑+Cl2↑D.HCl+KOH=KCl+H2OA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该反应符合属于复分解反应8. (2023·湖南郴州)溶洞中钟乳石、石笋的形成与下面反应有关Ca(HCO3)2=CaCO3↓+H2O+CO2↑,该反应属于( )A. 化合反应B. 分解反应C. 置换反应D. 复分解反应该反应符合属于置换反应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B分解反应是由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该反应是由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三种物质,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符合题意。考法05 物质的分类10. (2023·黑龙江龙东)下列物质按照混合物、盐、氧化物顺序排列的是( )A.碘酒、碳酸钙、二氧化硫B.冰水混合物、氯化锌、二氧化锰C.生理盐水、纯碱、铁锈D.天然气、硫酸钠、过氧化氢溶液9. (2023·四川内江)2023年5月30日我国成功发射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其火箭中的N2O4属于( )酸B. 碱C. 盐D. 氧化物酸是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不符合题意碱是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不符合题意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不符合题意N2O4是由N、O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符合题意。D真题研析·规律探寻D碘酒属于混合物;碳酸钙是盐,二氧化硫是氧化物天然气属于混合物;硫酸钠属于盐;过氧化氢溶液属于混合物冰水纯净物;氧化锌和二氧化锰均是氧化物属于混合物;纯碱属于盐;铁锈属于混合物知识点一 物质的变化标题文本添加类型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定义 ① 其它生成物的变化 ② 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现象 多表现为状态、 、大小等的变化 常表现为颜色改变、 、生成沉淀等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判断 依据 微观 构成物质的微粒本身 ,一般只是微粒间隔变化。 变化过程中,分子发生破裂为 ,原子重新组合成 。宏观 其它生成物 有其他生成物生成联系 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如点燃蜡烛时,石蜡受热熔化是 ,而石蜡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却是 。 没有有形状放出气体没有变化原子新分子没有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核心提炼·考向探究物质的变化和分类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知识点二 物质的性质标题文本添加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定义 物质 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质 表现出来的性质现象 由 的、用仪器测量的、由实验数据计算的 通过 才能表现出来举例 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 、导电性、延展性、吸附性、吸水性等 可燃性、助燃性、 、稳定性、酸性、碱性、毒性、腐蚀性等铁是 等 纸 等联系 是否需要通过 才能表现出来 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在化学变化中感官感知化学变化能燃烧溶解度、挥发性、导热性氧化性、还原性银白色固体化学变化核心提炼·考向探究物质的变化和分类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知识点二 物质的性质标题文本添加 物质的变化 物质的性质区别 描述的是 或已经发生的过程 描述物质变化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 。联系 性质是变化的内因,变化是性质的具体表现; 。 语言表述常用词 表示现在进行时或过去完成时的词语,如:在……等 、可以、 、会、 、不能、不可以 、不易、不会等变化、性质和用途间关系 难易能正在发生属性性质决定变化核心提炼·考向探究物质的变化和分类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知识点三 化学变化的类型标题文本添加两种或两种以上一种单质反应类型 定义 反应特征 例子化合反应 由 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A+B+……→C ( ) 3Fe+2O2 Fe3O4分解反应 由 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A→B+C+……( ) 2KMnO4 K2MnO4+MnO2+O2↑置换反应 一种 与一种 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A+BC→B+AC Zn+CuSO4=ZnSO4+Cu复分解 反应 两种化合物 . 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AB+CD→AD+CB (生成物有 、气体或水) Ca(OH)2+H2SO4=CaSO4+2H2O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多变一一变多沉淀核心提炼·考向探究物质的变化和分类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知识点四 物质的分类标题文本添加 混合物 纯净物宏观 由 组成 由 组成微观 由 构成 由 构成性质 没有 ,各组分保持各自的化学性质。没有固定的 . 具有 ,具有固定的熔点、沸点;具有 .例如 空气是混合物,由氧气、 、氮气等组成,含有N2、O2、 、H2O等不同种分子 水是纯净物,由水( )分子构成;氧气是纯净物,由氧( )分子构成不同种物质一种物质不同种分子同种分子H2O固定的组成熔点和沸点二氧化碳CO2固定的组成固定的化学性质O2核心提炼·考向探究物质的变化和分类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核心提炼·考向探究知识点四 物质的分类标题文本添加类别 单质 化合物 氧化物概念 由 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由 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由 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是 的化合物判断 方法 必须是 ; 只含一种元素 必须是纯净物; 含两种或 . 必须是 .举例 氮气(N2)、氢气(H2)、氧气(O2)、铁(Fe)和碳(C)等 水(H2O)、二氧化碳(CO2)、高锰酸钾(KMnO4)、碳酸钠(Na2CO3)等 水(H2O)、一氧化碳(CO)等关系 同种不同种两种元素氧元素纯净物两种以上元素化合物物质的变化和分类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核心提炼·考向探究知识点四 物质的分类内容 酸 碱 盐概念 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 的化合物 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 的化合物 电离时生成 阳离子和的化合物相同点 均为化合物,其水溶液都能导电(电离) 不同点 酸= +酸根离子 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 . 盐= (或铵根离子)+ 的化合物组成 特点 氢元素 一定含有 . 一定含有非金属元素联系 酸+碱→盐+水(中和反应) H+OH-金属离子酸根离子一定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H+OH-酸根离子金属无机物:组成中不含 的化合物叫无机化合物,简称无机物。有机物:组成中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叫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甲烷是 ,糖类、油脂、蛋白质等都是有机物;碳元素最简单的有机物物质的变化和分类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了古人对世界的认识与思考。下列诗句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 己是悬崖百丈冰 B. 白玉为堂金作马C. 沉舟侧畔千帆过 D. 山寺桃花始盛开D题型归纳·命题预测【新考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诗词中的化学变化2. 《天工开物》中记载了“蜀省井盐”的制备步骤,其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挖凿盐井 B. 剖竹去节C. 汲取卤水 D. 井火煮盐D【新考法】精典古籍再认识——古籍中的化学3. 2023年5月30日我国成功发射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其火箭中的N2O4属于( )A.酸 B.碱C.盐 D.氧化物D题型归纳·命题预测【原创题】4.分类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A. 纯净物:天然气 B. 盐:氯化钙C. 混合物:冰水混合物 D. 碱:碳酸钠B【原创题】更多题目见Word讲练文档第二部分考点二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考法01 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真题研析·规律探寻1. (2022湖北宜昌中考真题)如图所示,利用红磷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①用红热的玻璃管引燃红磷,其燃烧过程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待红磷熄灭后再次称量,天平不再平衡,其原因可能是______。A.装置漏气B.用橡胶塞塞紧锥形瓶速度太慢C.红磷太少D.没有等锥形瓶冷却就再次称量冒白烟、放热、气球膨胀ABD真题研析·规律探寻2.(2022·辽宁沈阳)从宏观、微观、符号相结合的视角探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是化学独特的研究方法。根据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通过科学探究可以认识化学反应中各物质质量之间的关系,如图实验中,将NaOH溶液滴入锥形瓶中,反应结束用,再次称量,观家到托盘天平的指针______(填“向左”“向右”或“不”)偏转。(2)下图是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微观示意图,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反应。从微观角度分析,过程I表示分子分解成 的过程。(3)氢化镁(MgH2)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贮氢材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一种常见的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H2+2H2O=Mg(OH)2+ ↑。请补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写出补全依据。依据一: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 不变。依据二: 。化合不原子2H2数目每个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考法02 定性推断真题研析·规律探寻1.(2023·湖南邵阳)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可节省石油资源,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汽车尾气污染。乙醇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H+3O2 2CO2+3X,试推测X的化学式是( )A.H2 B. H2O C.CO D. H2O2B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有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7个氧原子,反应后有2个碳原子、4个氧原子,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3个X分子中含有6个氢原子、3个氧原子,1个X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则X的化学式为:H2O;2.实验后试管中残留的硫,常用热的NaOH溶液清洗,发生了如下反应:3S+6NaOH=2X+Na2SO3+3H2O,则X的化学式为( )A.H2S B.SO2 C.Na2S D.Na2SO4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反应前有三个硫原子,六个钠离子,六个氧原子和六个氢原子,反应后有一个硫原子,两个钠离子,六个氢原子和六个氧原子,缺少四个钠原子和两个硫原子,X系数为2,所以X化学式为Na2S,故选C。真题研析·规律探寻5. (2023·黑龙江绥化)在化学反应A+2B=C+2D中:已知C和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是22:9,当6.4gB与足量A完全反应后,生成3.6gD。则在此反应中,B和C的质量比是( )A.8:11 B.2:11 C.16:11 D.16:9C【解析】设生成3.6g D 时,同时C的质量为xA + 2B=C + 2D22 9×2x 3.6gx=4.4g;参加反应B、C的质量分别比=6.4g:4.4g=16:11考法03 定量计算考法03 定量计算真题研析·规律探寻6. (2023·山东临沂)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C.反应中消耗甲和乙的质量比为D.该化学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不一定发生变化C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减少了20g-3g=17g,故甲为反应物,反应前后乙的质量减少了36g-15g=21g,故乙为反应物,反应前后丙的质量不变,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与反应,反应前后丁的质量增加了43g-5g=38g,故丁为生成物,该反应为甲和乙反应生成丁。A、反应前后丙的质量不变,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与反应,故A说法正确;B、由分析可知,该反应为甲和乙反应生成丁,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故B说法正确;C、反应中消耗甲和乙的质量比为 (20g-3g):(36g-15g)=17:21,故C说法错误;D、由于不知道反应物、生成物的具体种类,因此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不一定发生变化,故D说法正确;考法04 微观反应示意图真题研析·规律探寻7. (我国科学家实现了二氧化碳到葡萄糖和油脂的人工合成,其中一步关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丙和丁都属于化合物B.该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不变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D.该反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D丙中含有多种元素,属于化合物,丁中只含一种元素,属于单质由方程式可知,该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减少反应物中有两种化合物,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该反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由一氧化碳和水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2H4O2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CO+H2O C2H4O2+O2。真题研析·规律探寻8. (2023·内蒙古赤峰)化学的基本特征是研究物质和创造物质。试从科学家认识物质的视角认识CO2。(1)分类角度:CO2属于 (填“单质”“氧化物”或“有机物”)。(2)微观角度:我国研制的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CO2和H2转化为甲烷(CH4)和X。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请你画出X分子的微观示意图: .(3)性质角度:三百多年前,人们发现一些洞穴内有一种能使燃烧的木柴熄灭的气体,后来该气体被证实是CO2。据此推测CO2具有的性质是 。(4)应用角度:可用如图所示方法自制汽水来消暑解热。制取汽水时,NaHCO3与柠檬酸反应生成柠檬酸钠、二氧化碳和水。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 有关。(5)环保角度:促进低碳经济发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根本对策是控制CO2的排放量。请你提出一项可行措施 。不可燃,不助燃氧化物压强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知识点一 质量守恒定律标题文本添加核心提炼·考向探究物质的变化和分类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1. 定义:参加化学反应的 总和,等于 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2. 化学反应的实质:反应物的原子 而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即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 和数目不变。3.质量守恒定律内容剖析:(1)前提条件: 。(2)研究对象: 。(不论状态:气体、液体、固体)(3)研究内容: 。(不是体积、物质类别等)(4)研究范围: 。各物质的质量反应后生成重新组合种类、质量化学反应中所有参加反应和生成的物质质量关系质量总和知识点二 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标题文本添加核心提炼·考向探究物质的变化和分类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1.实验装置2.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化学反应的选择(1)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 ,物理变化则不适用。(2)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应具备的条件:①发生反应时, 。②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要在 中进行。如图中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化学变化反应现象明显密闭的容器标题文本添加核心提炼·考向探究物质的变化和分类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实验 红磷燃烧 盐酸与碳酸钠反应 镁带燃烧化学方 程式 4P+5O2 2P2O5 Na2CO3+2HCl==2NaCl+H2O+CO2↑ 2Mg+O2 2MgO反应物、 生成物 的状态 固体与气体反应,生成固体( ) 固体与液体反应,生成物有气体 固体与气体反应,生成固体(有烟生成)密闭 状态 . . . .. . ..反应前后 平衡状态 . .. 不平衡 (或平衡)平衡状 态原因 . .. . .. (氧气), .验证质量 守恒定律 . .. 否 . ..白烟密封开放敞口平衡不平衡无气体、白烟外逸否有气体外逸有气体参加反应也有烟外逸能标题文本添加核心提炼·考向探究物质的变化和分类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3. 要点提示放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反应:① 参加反应;②生成的气体(或烟) ,反应前后 ,即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③实验现象分析:A.反应现象明显,说明发生了 (适应于质量守恒定律);B.平衡状态:反应前后,无外来气体参加反应,也无生成物外逸,结果就能平衡。4.化学反应的微观解释:化学反应的实质是 和原子的 。在化学反应中,由于只是发生了原子间的重新组合,原子的 并没有发生变化,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5.实验结论(1)微观:三个不变,即原子的 不变、原子的 不变、原子的 不变。(2)宏观:一个要变,即物质的 ;两个不变,即 不变、 不变。无外来气体无外逸化学反应能平衡分子的破裂重新组合种类和数目元素的种类种类质量数目种类要变物质的总质量知识点三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标题文本添加核心提炼·考向探究物质的变化和分类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1. 常见应用(1)解释常见化学现象中的 ,如:铁生锈质量增加,木炭燃烧成灰质量减少等。(2)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根据化学方程式确定物质的 ;(3)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根据化学方程式确定物质的 ;(4)根据题中所给的信息,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写出未学过的化学反应方程式;(5)根据化学方程式求 ;(6)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根据化学方程式求反应中 ;(7)结合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判断某反应物是否全部参加了反应……2. 运用质量守恒定律的一般步骤(1)说明化学反应的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应该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各生成物质量总和;(3)与题目中 相联系,说明原因。实验现象化学式相对分子质量某元素质量某物质的质量反应物和生成物质量关系1.超氧化钾(KO2)常备于急救器和消防队员背包中,能迅速与水反应放出氧气:2KO2+2H2O=2KOH+ X+O2↑,关于此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X的化学式为H2O2 B.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发生变化C.反应前后氧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D.反应前后物质状态发生变化B题型归纳·命题预测【新考法】 消防急救与化学相结合2. 《梦天舱燃烧科学柜采用a作燃料成功实施首次在轨点火实验。a完全燃烧的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B. 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C. a分子中C、H原子个数比为1:4 D. 反应生成c、d的质量比为 22:9D【新考法】航天科技与化学相结合题型归纳·命题预测【原创题】3.下面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是( )A. B.C. D.D题型归纳·命题预测【原创题】3.某化学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各物质的分子数目,质量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1,图2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Z一定属于化合物B.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为3:14C.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D.Y与Z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8:17D更多题目见Word讲练文档感谢观看THANK YOU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