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09:防治校园欺凌 加强特殊保护(课件)(共26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二轮复习讲练测专题09:防治校园欺凌 加强特殊保护(课件)(共26张PPT)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防治校园欺凌
加强特殊保护
热点〇九:
目录
CONTENTS
对“法不能向不法让步”的认识
对“惩治未成年人犯罪”的思考
未成年人预防违法犯罪,应对违法犯罪
公民(未成年人)遇到侵害依法维权
生命至上,敬畏生命
未成年人特殊保护
合理利用网络
理 论
3·10邯郸初中生将同学杀害埋尸案
多地开展校园欺凌防治活动
2023年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情况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草案)》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公布
《山东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
“清朗·2023年暑期未成年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开展
“2023年第二批反家庭暴力典型案例
《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核心知识十条》
热 点
1.对“法不能向不法让步”的认识
基础理论梳理
当今社会是法治社会,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
法治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
法治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
不法行为侵害公民合法权益,危害社会公平正义,阻碍民族复兴进程,应当承担违法责任,受到法律制裁。
2.对“惩治未成年人犯罪”的思考
基础理论梳理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犯罪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
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是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未成年人法治意识淡薄,辨别是非能力不强,容易误入歧途,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未成年人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杜绝不良行为,远离犯罪。
3.未成年人学会依法办事、预防违法犯罪
基础理论梳理
依法办事,要树立法治意识。
依法办事,要遵守各种法律、 法规。
依法办事,要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
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预防犯罪,杜绝不良行为。
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
从小事做起,避免沽染不息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4.未成年人有勇有谋,应对违法犯罪
基础理论梳理
当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敢于并善于依法维护正当权益。
在面对违法犯罪时,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掌握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方法。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或争取其他成人的帮助;虚张声势,与违法犯罪分子巧妙周旋;记住违法犯罪分子的体貌特征;了解违法犯罪分子去向;保护好作案现场。
5.公民(未成年人)遇到侵害依法维权
基础理论梳理
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
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依法到公安机关、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中的任何一个机关控告、举报,必要时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6.生命至上,敬畏生命
基础理论梳理
生命来之不易,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
生命是宝贵的、崇高的、神圣的,生命价值高于一切。
生命至上,并不意味着只看到自己生命的重要,也必须承认别人的生命同样重要。
我们要敬畏生命,珍爱生命。既不漠视自己的生命,也不漠视他人的生命,懂得尊重、关怀和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7.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
基础理论梳理
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 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要给予特殊的保护。
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给予未成年人特殊关爱和保护,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
8.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和六道防线
基础理论梳理
专门法律: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其他法律:宪法、民法典、义务教育法等。
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和司法保护,共同构筑起全方位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防线,形成全社会关心、保护未成年人的有效机制和良好风尚。
9.未成年人要加强自我保护
基础理论梳理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爱护肉体生命,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养护自己的精神,培养高雅情趣,合理调控情绪。
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学会依法办事,依法维权。
与人为善,心中有他人,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权利。
面对欺凌及不公平对待,敢于说“不”,机智灵活应对。
10.网络的影响(一把双刃剑)
基础理论梳理
(1)积极影响:
网络丰富日常生活:a.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b.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c.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推动社会进步:a.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b.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c.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2)消极影响:
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存在虚假的、不良的信息;②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③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
11.青少年合理利用网络
基础理论梳理
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
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不沉迷于网络,学会“信息节食”。
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
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
理性辨别、慎重结交网友。
12.青少年做到青春有格
基础理论梳理
“行己有耻”。①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②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③能真诚面对自我,闻过即改,知耻而后勇;④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坚决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⑤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止于至善”。①从点滴小事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②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③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
【1】3·10邯郸初中生将同学杀害埋尸案
2024年3月10日,河北邯郸肥乡区北高镇张庄村3名初中生霸凌同学,随后将王某某残忍杀害并将尸体掩埋在蔬菜大棚里。3月11日,涉案犯罪嫌疑人被全部抓获,现已被刑拘。警方通报:犯罪嫌疑人为有预谋作案。
2024年4月,经最高人民检察院审查,依法决定对犯罪嫌疑人张某某、李某及马某某核准追诉。检察机关认为,3名犯罪嫌疑人作案时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故意杀人致被害人死亡,情节恶劣,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热点素材解读
解读:a.法律基本特征。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犯罪基本特征。d.预防违法犯罪。e.未成年人特殊保护。f.严格执法。g.公正司法。k.依法治国。l.法治意义。m.厉行法治。
#低龄不是恶性犯罪的“免罪牌”#
相关视频链接
【2】多地开展校园欺凌防治活动
针对校园欺凌频发现象,教育部高度重视,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校园暴力和学生欺凌防治专题教育。
此次专题教育的重点包括:加强法律法规教育,提高师生法制观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强化学生自我保护能力;加大监管力度,完善校园安全管理措施。
此次专题教育的目标是:通过系列活动,不仅提升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还旨在通过教育引导,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推动校园安全文化的建设,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坚实保障。
在组织实施方面,多地部署校园欺凌防治工作,通过校园会议、主题班会、家长学校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安全教育活动;部分地区还开展派出所进校园,深入校园办公室、教学楼、宿舍排查各类校园欺凌线索。同时,强调家校合作的重要性,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到校园安全教育中来,共同构建安全的校园环境。
热点素材解读
设问1:开展校园防欺凌专题教育活动的意义?
答: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②有利于推动校园安全文化的建设,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坚实保障;③有利于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到校园安全教育中来;④有利于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欺凌防治的良好氛围。
设问2:如何多方参与,共同防治校园欺凌?
答:①未成年人要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同时懂得尊重和爱护他人;②家长应加强家庭教育和保护;③学校应加强防欺凌教育和引导;④全社会应共同参与防欺凌宣传和教育工作。⑤国家机关应采取相应的惩戒教育措施。
设问3:面对校园欺凌,中学生如何应对?
答:①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同时懂得尊重和爱护他人;②主动开放自己,积极和朋友交往;③面对不公平对待,不委屈求全,敢于说“不”;④遇到欺凌,力量悬殊,不盲目争斗,及时抽身逃离、求救;⑤长期遭受欺凌,绝不隐忍,及时告知家长、老师;⑥收到欺凌邀约,绝不前往,及时告知家长、老师。
#齐抓共管,共同应对校园欺凌#
相关视频链接
【3】2023年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情况发布
2023年,全国检察机关坚持零容忍态度,从严惩治暴力伤害、强奸、猥亵儿童等犯罪。对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批准逮捕5.3万人,同比上升26.4%;对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决定起诉6.7万人,同比上升14.9%。
2023年,全国检察机关积极贯彻“教育、感化、挽救”方针,一体落实“保护、教育、管束”理念,根据未成年人的犯罪性质、主观恶性、危害后果不同,采取相应的惩戒教育措施。对于罪行较重、性质恶劣的未成年人依法惩治,批准逮捕2.7万人、提起公诉3.9万人。对罪行较轻、初犯偶犯的未成年人依法宽缓处理,不批准逮捕3.8万人、不起诉4万人、附条件不起诉3.1万余人。
热点素材解读
解读:a.法律基本特征。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犯罪基本特征。d.预防违法犯罪。e.司法保护。f.严格执法。g.公正司法。k.依法治国。l.法治意义。m.良法善治。n.法德结合。
【4】《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草案)》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
2023年8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草案)》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作为一部规制不法行为、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法律,治安管理处罚法与公民生活息息相关。提请审议的修订草案中,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是修订的重要方面。其中包括,对涉及损害未成年人权益的行为,明确规定从重处罚;规定询问不满十六周岁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能到场的,可以通知其他合适成年人到场:增加对未成年人违反治安管理记录封存制度的规定等。
修订草案突出未成年人保护这一修订,不仅是对未成年人权益的强有力保障,也是对社会不良风气的有力打击,同时,还是对每一个公民的提醒和警醒,让人们更加关注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珍视未成年人的权益,从而营造一个和谐、安全的社会环境。
热点素材解读
解读:a.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b.人大立法权。c.法律与生活息息相关。d.法律的规范和保护作用。e.法治意义。f.依法治国。g.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k.良法善治。l.法德结合。
【5】《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公布
2023年9月20日,《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经国务院第15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条例》于2024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条例》共七章六十条,主要明确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原则要求和监督管理体制、未成年人网络素养促进、网络信息内容规范、个人信息网络保护、网络沉迷防治等制度。《条例》是我国出台的第一部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回应了社会各界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关切,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未成年人成长成才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为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构建起了由家庭、学校、政府有关部门、网络服务提供者以及相关智能终端的生产者、销售者等多方参与的社会共治体系,标志着我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法治建设进入新阶段。
热点素材解读
解读:a.关爱未成年人成长。b.全面依法治国。c.依法行政。d.严格执法。e.政府保护。f.网络保护。g.网络双刃剑。h.合理利用网络。
2023年10月1日,《山东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新修订的《条例》,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从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网络保护、政府保护、司法保护、特别保护等7个方面,全方位细化未成年人保护的制度措施,凝聚末成年人保护合力。
山东省聚焦社会关切,立足省情实际,配套衔接上位法,将山东实践中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固化上升为法规制度。此次《条例》的实施,开启了山东未成年人保护的新篇章,倾力打造“齐心鲁力共护未来”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品牌,合力护航未成年人安全健康成长。
热点素材解读
【6】《山东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
解读:a.关爱未成年人成长。b.未成年人特殊保护。c.全面依法治国。d.制度守护正义。e.政府保护。
【7】“清朗·2023年暑期未成年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开展
为进一步强化成年人网络保护营造健康安全网络环境,中央网信办2023年6月21日起,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2023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境整治”专项行动。通过开展专项行动,集中整治网上涉未成年人突出向题,全面压缩有害信息隐形变异的生存空间,坚决遏制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连法行为,进一步提升学习类App、儿童智能设备等专属产品服务信息内容安全标准,有效解决网络沉迷问题,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安全成长的网络环境。
热点素材解读
解读:a.关爱未成年人成长。b.网络双刃剑。c.合理利用网络。d.网络保护。e.社会保护。f.政府保护。g.自由与法治。
【8】2023年第二批反家庭暴力典型案例
为加强全社会的未成年人保护意识,提升未成年人自我保护能力,引导家长“依法带娃”,最高人民法院于2023年11月27日发布以未成年人保护为专题的人民法院反家庭暴力典型案例(第二批)。本批典型案例警示父母切勿以爱之名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人民法院在签发人身安全保护令禁止家庭暴力行为基础上,还通过责令施暴人接受矫治、对施暴人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等方式给父母“上课”,从根源上减少家庭暴力的发生,全面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最高人民法院结合少年审判工作经验提示广大父母,每个孩子都是需要被尊重的独立个体,他们享有包括受教育权在内的基本民事权利。在处理涉及未成年人事项时,父母要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严、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以恰当的方式引导、 教育子女健康成长。同时,希望通过本次发布的典型案例,引导全社会更加关注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引导父母多倾听、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做孩子成长路上的好朋友与领路人。
热点素材解读
解读:a.关爱未成年人成长。b.家庭保护。c.社会保护。d.全面依法治国。e.法治与德治相结合。f.父母抚养义务。g.亲子关系。
【9】《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核心知识十条》
当前,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呈早发、高发态势,已经成为影响儿童健康和全面发展的突出问题。近视可防可控不可逆,要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干预。为倡导和推动家庭及全社会重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干预,2023年7月25日, 国家卫健委召开专题发布会,发布《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核心知识十条》,并在全国范围内持续开展“启明行动”一-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健康促进活动,活动主题为“重视儿童眼保健,守护孩子明眸‘视’界”。
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核心知识十条分别为:预防近视从小从早做起、每天日间户外活动不少于2小时、养成良好用眼习惯、分龄管控视屏时间、每天坚持做眼保健操、均衡营养充足睡眠、遵医散瞳诊断近视、确诊近视及时干预、重视高度近视及相关并发症、多方合力共筑“防护墙”。
热点素材解读
解读:a.珍爱生命。b.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c.合理利用电子产品。d.参加户外体育锻炼。e.家庭教育。f.学校引导。g.社会关注。
感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