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八食用菌藻类和蔬菜制品类原料课件(共53张PPT)高一《烹饪原料知识》同步教学(北师大·第一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项目八食用菌藻类和蔬菜制品类原料课件(共53张PPT)高一《烹饪原料知识》同步教学(北师大·第一版)

资源简介

(共53张PPT)
项目八 食用菌藻类和蔬菜制品类原料
了解常用食用菌藻类和蔬菜制品类原料的名称、品质特点、烹饪运用
熟悉常用食用菌藻类原料的组织结构、营养保健
掌握常用食用菌藻类和蔬菜制品类原料的质量标准及储存保鲜方法
认识常用食用菌藻类和蔬菜制品类
原料的名称、品质特点、烹饪运用
任务一
一、常用食用菌藻类的名称、品质特点、烹饪运用
1.香菇
香菇又称香菌、冬菇、香信、香蕈。是世界著名的四大栽培食用菌之一(香菇、平菇、蘑菇、草菇),有“蘑菇皇后”之美誉,也是素菜中重要的“三菇”之一(香菇、蘑菇、草菇)。浙江、福建、安徽、江西等地为主要的产地。春季、秋季、冬季都有上市。香菇子实体伞形,菌盖半肉质,菌肉白色,较厚,表面浅褐色或棕褐色,有的着生絮状鳞片,菌杆纤维质。
香菇有鲜品(图8-1)与干货制品之分。干香菇(图8-2)味醇厚香美,比鲜品好。香菇以香味浓,肉厚实,面平滑,大小均匀,菌褶紧密细白,柄短而粗壮,干香菇面有白霜者为最佳。
(一)食用菌类
一、常用食用菌藻类的名称、品质特点、烹饪运用
1.香菇
(一)食用菌类
一、常用食用菌藻类的名称、品质特点、烹饪运用
2.平菇
平菇(图8-3)又称侧耳、糙皮侧耳、鲍菇、蚝菌、冻菌、北风菌。全国各地均有栽培。夏、秋季采收。平菇菌盖呈贝壳形,近半圆形至长形,菌肉白色,菌柄侧生。种类较多,常见品种有糙皮侧耳、美味侧耳、环柄侧耳、榆皇蘑、凤尾菇、鲍鱼菇等,以鲍鱼菇质量为最佳。平菇肉厚肥大,质地鲜滑,滋味鲜美。以色白,肉厚,质嫩,菌盖肥厚,形态完整者为佳。
(一)食用菌类
一、常用食用菌藻类的名称、品质特点、烹饪运用
3.金针菇
名称、品质特点金针菇(图8-4)又称金菇、朴菇、构菌、毛柄金钱菌。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夏季上市。金针菇子实体状似金针菜,菌盖小巧细腻,黄褐色或淡黄色,菌柄形如金针。金针菇滋味鲜甜,质地脆嫩黏滑,有特殊清香。以菌柄根条粗细均匀,干净整齐,菌盖小而巧,色黄褐或淡黄者为佳。
(一)食用菌类
一、常用食用菌藻类的名称、品质特点、烹饪运用
4.蘑菇
蘑菇又称洋蘑菇、白蘑菇、二孢蘑菇。全国各地均有栽培。多在冬、春季上市。蘑菇的菌盖为扁半球形,较平展,颜色为白色或淡黄色,菌褶幼小时紫色,后变褐色。菌柄与菌盖同色,为近圆柱形,有菌环。蘑菇品种繁多,常见的有双环蘑菇、双孢蘑菇、四孢蘑菇。蘑菇质地致密,鲜嫩可口。以菇形完整、菌伞不开、肥厚结实、质地干爽、有特殊的清香味者为佳品。
(一)食用菌类
一、常用食用菌藻类的名称、品质特点、烹饪运用
5.草菇
草菇(图8-6)又称苞脚菇、兰花菇。我国以广东、广西、湖南、福建、江西等地栽种较多。
夏季较多出产。草菇菌盖鼠灰色,中部深,周围浅,边缘灰白色。菌盖钟形,菌肉白色,菌褶红色,菌柄白色,近圆柱形,基部有菌托,呈环状态。草菇肉质滑爽,味鲜美,带甜味,香气浓郁。以个大均匀,质嫩肉厚,菌伞未开,清香无异味者为佳。
(一)食用菌类
一、常用食用菌藻类的名称、品质特点、烹饪运用
6.口蘑
口蘑(图8-7)又称白蘑、虎皮香蕈。口蘑是若干生长在草原上的食用菌的统称,旧时以河北张家口为其集散地,故称“口蘑”。主要产于内蒙古和河北西部。
野生口蘑一般秋季采摘。口蘑外形菌盖扁圆,色白,边缘稍向内卷,菌肉白色或淡黄色,菌柄杆状。
口蘑品种较多,常分为白蘑、青蘑、黑蘑和杂蘑四大类,以白蘑质量为佳。口蘑肉质厚实而细腻,香味浓郁,以味鲜美而著称。口蘑以个体均匀,体轻,肉厚,菌盖伞状,边缘完整紧卷,菌柄短壮,干燥坚实,香味浓者为上品。
(一)食用菌类
一、常用食用菌藻类的名称、品质特点、烹饪运用
6.口蘑
(一)食用菌类
一、常用食用菌藻类的名称、品质特点、烹饪运用
7.猴头菌
猴头菌又称猴头菇、猴头、猴菇、阴阳菇、刺猬菌。我国大多数省份均产,以东北大、小兴安岭所产最著名。每年7~8月份为收摘旺季。猴头菌因其子实体形似猴头,故名。子实体肉质,块状,除基部外,均密生肉质、针状的刺,整体形似猴头。肉质柔软,嫩滑鲜美,微带酸味,柄蒂部略带苦味。猴头菌以菌生体大,绒刺紧密,黄白色,完整者为佳。
(一)食用菌类
一、常用食用菌藻类的名称、品质特点、烹饪运用
8.木耳
木耳(图8-10、图8-11)又称黑木耳、黑菜、云耳。全国各地均产。以四川和贵州产的最为有名。木耳产季较长,3~5月为春耳,6~8月为伏耳,9~10月为秋耳。木耳有“素中之荤”之美誉,世界上被称之为“中餐中的黑色瑰宝”。
木耳子实体耳状或杯形,渐成叶状,胶质半透明,干燥后深褐色至近黑色。常见的品种有细木耳和粗木耳两类。细木耳的耳瓣薄、体质轻、质地细腻、入口鲜糯,质优,成菜甜、咸均可。粗木耳即毛木耳,朵大而厚、质粗体重、入口脆硬,品质较差,一般用于咸味菜肴。市场上以干制品为多。一般以朵面乌黑,背面略呈灰白色,朵均匀,肉厚,整形不碎,无杂质,无泥沙者为佳品。
(一)食用菌类
一、常用食用菌藻类的名称、品质特点、烹饪运用
8.木耳
(一)食用菌类
一、常用食用菌藻类的名称、品质特点、烹饪运用
9.银耳
银耳又称白木耳、雪耳。野生的主要产于四川、福建、贵州、湖北等山林地区。以福建所产的“漳州银耳”最负盛名。每年4~9月采收,8~9月为盛产期。银耳子实体由许多瓣片组成,状似菊花或鸡冠,白色,胶质,半透明,多皱褶。有“菌中之冠”的美称。质硬而脆,煮后胶质浓厚,润滑可口。银耳以色泽白,略有淡黄,有光泽,肥厚,朵形整,无脚耳,底板小,无碎渣,无杂质,胶质重者为佳。
(一)食用菌类
一、常用食用菌藻类的名称、品质特点、烹饪运用
10.竹荪
竹荪(图8-14、图8-15)又称竹笙、网纱菌、僧笠蕈、长裙竹荪。我国的四川、云南产量最多。夏季出产。竹荪子实体幼时呈卵球形,成熟时包被开裂,伸出笔状菌体,顶部有具显著网格的钟状菌盖,菌盖上有微臭、暗绿色的产孢体。菌盖下有白色网状菌幕,下垂如裙,被人们称为“雪裙仙子”“山珍之花”“真菌之花”“菌中皇后”。
依菌裙长短,可分为长裙竹荪和短裙竹荪。竹荪肉质细腻,脆嫩爽口,味鲜美。竹荪有防止菜肴馊变的作用,可用来延长菜肴的存放时间。竹荪以色泽浅黄,体壮肉厚,长短均匀,质地细腻,无碎断,气味清香,干燥,无虫蛀者为佳。
(一)食用菌类
一、常用食用菌藻类的名称、品质特点、烹饪运用
10.竹荪
(一)食用菌类
一、常用食用菌藻类的名称、品质特点、烹饪运用
11. 鸡
又称蚁、鸡松菌、伞把菇、鸡宗、鸡松。切片肉质酷似鸡白肉。是西南地区的著名食用菌之一。以云南产量最大,质量最好。每年6~9月为盛产旺季。鸡雨季多生于山野的白蚂蚁窝上,刚出土时菌盖呈圆锥形,色黑褐或微黄,菌褶呈白色,老熟时微黄,有独朵生,大者可达几两,也有成片生。菌盖常呈辐射状开裂,菌肉厚。
(一)食用菌类
一、常用食用菌藻类的名称、品质特点、烹饪运用
12.羊肚菌
羊肚菌又称羊肚子、羊肚菜、羊肚蘑、编笠菌。我国主要产于云南、山西、青海、四川、河北、甘肃、新疆等地。目前均为野生,尚不能人工栽培。春、夏、秋为采摘期。羊肚菌的菌盖呈圆锥形、球形或卵形,表面有许多凹陷,似翻转的羊肚,为淡黄褐色,菌柄白色。质嫩滑,富弹性,味鲜美。羊肚菌含有人体必需的7种氨基酸,有调理肠胃,消化助食,化痰理气之功效。
(一)食用菌类
一、常用食用菌藻类的名称、品质特点、烹饪运用
13.牛肝菌
牛肝菌(图8-18)主要产于云南,产期为6~10月。牛肝菌是大型的著名野生食用菌,品种较多。除少数品种有毒或味苦而不能食用外,大部分品种均可食用。主要有白、黄、黑牛肝菌。
牛肝菌菌盖厚,菌盖下面无菌褶,但具无数小孔,菌柄粗壮,基部膨大,滋味鲜美,肉质肥厚,口感黏滑。
(一)食用菌类
一、常用食用菌藻类的名称、品质特点、烹饪运用
14.榛蘑
榛蘑(图8-19)又称蜜环菌、蜜色环蕈、蜜蘑、栎蘑、根索蕈、根腐蕈。
分布在黑龙江、吉林、河北、山西、甘肃、青海、四川、浙江、云南、广西等地。生长期为每年初秋8~9月,雨后第二天最宜采摘。
榛蘑是极少数不能人工培育的食用菌之一,堪称名副其实的“山珍”,被人们称为“东北第四宝”。
(一)食用菌类
一、常用食用菌藻类的名称、品质特点、烹饪运用
15.鸡油菌
鸡油菌(图8-20)又称鸡蛋黄菌、杏菌。鸡油菌通常在秋天生长于北温带深林内, 东欧和俄罗斯出产世界上最好的鸡油菌。
中国部分地区也出产几个品种的鸡油菌,其中以四川西北地区的质量较好,但产量不大。
鸡油菌为野生食用菌珍品之一。
(一)食用菌类
一、常用食用菌藻类的名称、品质特点、烹饪运用
16.元蘑
元蘑(图8-21)又叫冻蘑、黄蘑、冬蘑。主要产于吉林省长白山区和黑龙江省林区。
鲜品于晚秋或初冬时采摘。元蘑是长白山区独有的菌类,它是蘑菇中仅次于猴头蘑的上品蘑。
是极少数不能人工培育的食用菌之一。元蘑外形菌盖扁呈半球形, 后平展成扇形、肾形或半圆形等。
(一)食用菌类
一、常用食用菌藻类的名称、品质特点、烹饪运用
1.葛仙米
葛仙米(图8-22)又称地皮菜、地耳、地木耳、地软。湖北省恩施自治州鹤峰县走马镇是世界上最大的葛仙米产区。夏、秋雨后采收,洗净,晒干。葛仙米附生于水中的砂石间或阴湿泥土上。藻体为由无数藻丝互相缠绕、外包胶鞘的大型球形或不规则状群体。鲜品为蓝绿色,洗净晒干后呈亚圆球形,大的似黄豆,小的似赤豆,墨绿色。味似黑木耳,滑而柔嫩。
(二)食用藻类
一、常用食用菌藻类的名称、品质特点、烹饪运用
2.发菜
发菜(图8-23)又称头发菜、地毛。我国主要产于青海、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西部地区。每年夏末秋初是发菜的盛产期。发菜为一种野生陆地藻类,藻体细长如发,故名之。发菜外形藻体细长,黑墨绿,呈毛发状,无根,附着地面。其质地脆嫩,味清淡。发菜被称为“戈壁之珍”,除产地有鲜品外,其他均为干制品。发菜以发丝细长,色泽乌黑,干净无杂质,无泥沙者为上品。
(二)食用藻类
一、常用食用菌藻类的名称、品质特点、烹饪运用
3.海带
海带(图8-24)又称江白菜。
产地为我国北部及东南沿海。一般在夏季采收。
海带藻体扁平呈带状,深绿色或褐色,长2~4米,基部有叉状分枝的固着器,其上为一圆柱状短柄。
质地滑爽,味鲜,营养丰富。海带以体大、尖端及边缘无白烂及其他附着物为好。
(二)食用藻类
一、常用食用菌藻类的名称、品质特点、烹饪运用
4.紫菜
紫菜(图8-25)又称紫英、子菜、膜菜、荤菜、乌菜。山东、福建、浙江、广东沿海为主要产区。每年12月上旬到翌年5月份为采收期。
紫菜藻体呈膜状,紫褐、紫红、黄褐或褐绿色,由单层或双层细胞组成,形状因种类而定,圆形或长形。通常加工成片状、卷筒状、饼状等干品。紫菜有特殊海味的芳香,入口柔嫩易化。
(二)食用藻类
一、常用食用菌藻类的名称、品质特点、烹饪运用
5.苔菜
苔菜(图8-26)又名海青菜、海菜、苔条,学名浒苔。苔菜主要产于浙江象山港、三门湾、奉化和宁海,其中以奉化产量最高。
苔菜一般生长在中潮带石沼中。管状,中空,单条或具分枝,细长如丝。绿色,常丛集生长。干制或腌制后食用,具特殊的香味。
(二)食用藻类
一、常用食用菌藻类的名称、品质特点、烹饪运用
6.石花菜
石花菜(图8-27)又称牛毛菜、冻菜、海冻菜、红丝、凤尾、琼枝。分布于黄海、渤海、东海等水域。
一年四季均产。
石花菜是红藻的一种。藻体直立丛生,多分枝,基部以假根状固着器固着。主枝圆柱形或扁压,两侧伸出羽状或不规划分枝,分枝上再生短侧枝,通体透明,犹如胶冻,口感爽利脆嫩。
(二)食用藻类
一、常用食用菌藻类的名称、品质特点、烹饪运用
7.江蓠
江蓠(图8-28)北方沿海多称为龙须菜,福建称海面线、棕仔须,广东称粉菜、海菜、蛇菜、沙尾菜。主要产地在南海和东海,黄海较少。广东、广西从3月开始采收,福建沿海要推迟一个月才开始收获。江蓠藻体呈分枝状线形圆柱体,紫褐色、绿色或黄绿色,随环境不同而异。新鲜藻体肥满多汁,干后呈软骨质。基部为盘状固着器。口感脆嫩鲜美。
(二)食用藻类
一、常用食用菌藻类的名称、品质特点、烹饪运用
8.昆布
昆布(图8-29)又称为鹅掌菜、黑菜、五掌菜。山东、辽宁、浙江、福建、广东沿海均有分布。
夏、秋季采收。昆布藻体由固着器、柄和叶片三部分构成。
全体呈黑褐色或绿褐色,表面附有白霜。气腥,味咸。风味与海带相似,但质地略为粗糙。
(二)食用藻类
一、常用食用菌藻类的名称、品质特点、烹饪运用
9.裙带菜
裙带菜(图8-30)为野生,我国北方沿海及浙江沿海均有分布。
每年的5月前后,是裙带菜采收季节。
裙带菜藻体呈黄褐色,叶片呈羽状裂片,叶片较海带薄,外形很像大破葵扇,也像裙带,故名。
裙带菜营养丰富,食用价值较高,被称为“海中蔬菜”。
(二)食用藻类
一、常用食用菌藻类的名称、品质特点、烹饪运用
石耳
石耳(图8-31)又称石木耳、石壁花。以江西、安徽多产。
每年的5~10月采摘。石耳生于岩石上,地衣体单片型,体扁平,呈不规则圆形,上面褐色,近光滑,局部粗糙无光泽,或局部斑点脱落而露白色髓层。背面披黑色绒毛,具细颗粒状突起,密生黑色粗短而具分叉的假根,中央脐部青灰色至黑色,有时自脐部向四周放射的脉络明显而突出。
(三)食用地衣类
二、常用蔬菜制品类原料的名称、品质特点、烹饪运用
1.四川泡菜
四川泡菜(图8-32)又称泡菜,为四川特产。
四川泡菜以新鲜蔬菜为原料,用川盐、干红辣椒、红糖、醪糟汁、酒和某些辛香料经泡制发酵而制成。泡菜的特点是脆嫩鲜酸、清爽开胃。
泡菜成品应清洁卫生,且有新鲜蔬菜原有的色泽,香气浓郁,组织韧嫩,质地清脆,咸酸适度,稍有甜味和鲜味,尚能保持原料原有的特殊风味。
(一)常用腌菜类蔬菜制品
二、常用蔬菜制品类原料的名称、品质特点、烹饪运用
2.酸菜
酸菜(图8-33)是以新鲜蔬菜为原料,经晾晒、烫熟、腌制、装缸发酵制成的产品。
北方是主要的产品生产地。
由于各地制法不同,风味各有特点。但总体特点是酸香味醇、清淡爽口。酸菜以颜色玉白或微黄,有质嫩感,有乳酸特有的香味者为佳。
(一)常用腌菜类蔬菜制品
二、常用蔬菜制品类原料的名称、品质特点、烹饪运用
3.榨菜
榨菜(图8-34)是芥菜的瘤状茎,经独特的工艺处理,配以传统的调味料,加工成半干状态的发酵性的腌制品。因嫩茎经盐腌后榨去了多余的水分,故称之为榨菜。榨菜与德国的甜酸甘蓝、欧洲的酸黄瓜被誉为世界三大著名腌菜。榨菜始创于四川涪陵县,现分为川式榨菜和浙式榨菜两大类。榨菜的品质特点是咸淡适口,芳香脆嫩,爽利开胃。
(一)常用腌菜类蔬菜制品
二、常用蔬菜制品类原料的名称、品质特点、烹饪运用
4.冬菜
冬菜(图8-35)的产地主要为山东、北京、天津、四川、广东、浙江。
北京、天津产的称为京冬菜,四川产的称为川冬菜,广东、浙江产的称为仿冬菜。
京冬菜的原料是用大白菜的嫩叶腌制,仿冬菜是以卷心菜为原料腌制,川冬菜是以芥菜类箭杆菜或乌叶菜为原料腌制。
(一)常用腌菜类蔬菜制品
二、常用蔬菜制品类原料的名称、品质特点、烹饪运用
5.雪里蕻
名称、品质特点雪里蕻(图8-36)又称雪菜、春不老。
多产于江南。雪里蕻于初冬霜降时节收获,经腌制后可长年食用。
雪里蕻鲜叶呈长圆形,叶齿细密,叶片较小,叶柄细长,色浓绿。鲜雪里蕻不宜直接食用,经腌制加工后不仅能去掉鲜品的辛辣味,还能增加咸鲜清香,保持浓绿脆嫩的特色。
(一)常用腌菜类蔬菜制品
二、常用蔬菜制品类原料的名称、品质特点、烹饪运用
1.玉兰片
玉兰片(图8-37)又称为兰片。主要产于浙江、福建、湖南、湖北等地。
玉兰片是以鲜嫩的冬笋或春笋为原料,经蒸煮、熏璜、烘干等工序加工制成的干制品。
因其色玉白,状似玉兰花瓣,所以称为玉兰片。玉兰片以色泽黄白、片身短、肉厚、笋节紧密、质嫩无老根,笋面光洁、身干无焦斑、无霉变、无虫蛀者为上品。
(二)常用脱水类蔬菜制品
二、常用蔬菜制品类原料的名称、品质特点、烹饪运用
2.笋干
笋干(图8-38)是鲜笋经水煮、榨压、晒或烘烤、熏制而成。
主要产地是浙江、江西、福建等地。制笋干以用清明节前后的为好。笋干的品种很多,一般福建、浙江所产的多为白笋干,其他地区大多为烟笋干和乌笋干。笋干色泽金黄,片宽节短,笋干肉厚脆嫩,香气浓郁。笋干不仅辅佐名菜,而且有相当的营养和药用价值。
(二)常用脱水类蔬菜制品
二、常用蔬菜制品类原料的名称、品质特点、烹饪运用
3.干黄花菜
干黄花菜(图8-39)亦称金针菜。是用鲜黄花菜的花蕾干制而成。我国南北各地均有栽培。每年春、秋两季采收。
干花蕾呈细长条状,呈黄色,有芳香气味。需水发后使用。
干黄花菜以身干、色黄亮、身条长而粗壮、条杆均匀、肉厚、无霉烂变质、无虫蛀、无杂质、无熟条、开花菜不超过1%者为上品。
(二)常用脱水类蔬菜制品
二、常用蔬菜制品类原料的名称、品质特点、烹饪运用
4.霉干菜
霉干菜(图8-40)又叫咸干菜、梅菜、梅干菜。
主要产于浙江的绍兴、慈溪、余姚等地。
成品质地柔嫩,具有特殊的鲜香风味。
以咸淡适中,质嫩味鲜,香气正常,身干,无杂质,无硬梗者为佳。
(二)常用脱水类蔬菜制品
二、常用蔬菜制品类原料的名称、品质特点、烹饪运用
5.松茸
松茸(图8-41、图8-42)学名松口蘑,别名大花菌、松蘑、松蕈、山鸡、剥皮菌。
主要分布在吉林、辽宁、安徽、台湾、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地。
秋季的8月上旬到10月中旬采集。松茸菌盖初为半球形,后呈馒头形至伞状,表面覆盖有纤维状鳞片,黄褐色至栗褐色,老熟时呈黑褐色。质地肥厚致密,口感鲜嫩,甜润甘滑,香气尤为浓郁,食后满口余香,其风味和香味在食用菌中居于首位,被誉为“蘑菇之王”,无论是在我国还是在海外,均被视为食用菌中的珍品。
(二)常用脱水类蔬菜制品
二、常用蔬菜制品类原料的名称、品质特点、烹饪运用
5.松茸
(二)常用脱水类蔬菜制品
二、常用蔬菜制品类原料的名称、品质特点、烹饪运用
6.茶树菇
茶树菇(图8-43、图8-44)又名柱状田头菇、杨树菇、茶薪菇、柱状环锈伞、柳松茸。为江西广昌境内的高山密林地区茶树蔸部生长的一种野生蕈菌。
生长季节主要集中在春、夏之交及中秋前后。茶树菇菌盖褐色,边缘较淡。菌肉白色、肥厚。
菌褶与菌柄成直生或不明显隔生,浅褐色。菌柄中实,淡黄褐色,菌+环白色。孢子卵形至椭圆形。茶树菇味美,盖嫩柄脆,味纯清香,口感极佳。民间称之为“神菇”“菇中之王”。茶树菇以粗细、大小一致,柄质脆嫩,气味清香者为佳。
(二)常用脱水类蔬菜制品
二、常用蔬菜制品类原料的名称、品质特点、烹饪运用
6.茶树菇
(二)常用脱水类蔬菜制品
熟悉常用食用菌藻类原料的
组织结构、营养保健
任务二
一、食用菌、藻类蔬菜的结构形态
各种菌菇的形状不尽相同,但均是由吸收营养的菌丝体和繁殖后代的子实体两部分组成。
供食用的即是子实体。子实体常为伞状,包括菌盖、菌柄两个基本组成部分,有些种类尚有菌膜、菌环等。
此外,还有耳状、头状、花状等形状的子实体。
菌类原料颜色繁多,质地多样,如胶质、革质、肉质、海绵质、软骨质、木栓质等。
(一)食用菌的结构特点
一、食用菌、藻类蔬菜的结构形态
食用藻类是自然界中自养的原植物体植物。
一般具有光合作用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本身所需要的养分。
生殖器官为单细胞构造,植物体没有根、茎、叶的分化,而且它们在大小、形态构造上的差异很大。
藻类的生态习性多种多样,但绝大多数是水生的,也有少数是陆生或气生的。
(二)食用藻类的结构特点
一、食用菌、藻类蔬菜的结构形态
地衣是真菌和藻类共生的结合体。
藻类制造有机物,而真菌则吸收水分并包被藻体,两者以不同程度的互利方式相结合。
其生长型主要有壳状地衣、叶状地衣、枝状地衣和胶质地衣四大类型。
地衣的适应能力特别强,能生活在各种环境中,特别能耐干、耐寒,在裸岩悬壁、树干、土壤以及极地苔原和高山荒漠都有分布,是植物界拓荒的先锋。除对自然环境有重要影响外,并可作为空气污染、探矿的指标植物。少数可供食用,并为高山和陆地兽类的食料。有些可供药用,工业(染料、香料、试剂)用。
(三)食用地衣类的结构特点
二、食用菌、藻类蔬菜的营养保健
我国食用野生菌的历史十分悠久,在世界上首次人工栽培成功了平菇、金针菇、草菇、香菇、猴头菌、竹荪等品种。
食用菌是高蛋白、低脂肪、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优质美味食物,是理想的天然、多功能食品。
我国的古代中医对食用菌的营养和食疗价值有系统深入的研究。现在的欧洲人把食用菌誉为“植物肉”,有的美国人甚至把蘑菇誉为“上帝的食品”。
食用菌藻类是一类低能量,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含量丰富的食物。
二、食用菌、藻类蔬菜的营养保健
菌藻类中蛋白质的含量高达20%以上,与动物性食品瘦猪肉、牛肉的蛋白质含量相当,并且氨基酸的种类齐全、比例平衡,必需氨基酸含量占60%以上,是我们膳食中植物蛋白质的良好补充。
食用菌藻类脂肪含量很低,约为0.1%。而且不饱和脂肪酸占有很高的比例,多在80%以上。
食用菌藻类碳水化合物含量为20%~35%,膳食纤维丰富,部分碳水化合物为植物多糖,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
菌藻类食物B族维生素如维生素B1、维生素B2和烟酸含量丰富,尤其是维生素B2,是维生素B2良好的食物来源。
掌握常用食用菌藻类原料的
质量标准及储存保鲜方法
任务三
一、食用菌藻类原料的质量标准
食用菌藻、地衣类蔬菜以个体完整、大小均匀、色泽鲜亮清新、肉质厚实、无异味、无污物、无泥土者为佳。
二、常用菌藻类原料的储存保鲜方法
食用菌藻类原料的鲜品主要以低温及气调方法进行储存保鲜。
食用菌藻类原料的干制品通常是将原料放于通风、阴凉、干燥处进行储存保鲜,并注意虫蛀。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