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化学专题训练——综合题(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中考化学专题训练——综合题(含解析)

资源简介

2024年中考化学专题训练——综合题
1.水是一种常见的溶剂,也是重要的资源。
(1)实验室用NaCl固体配制50g15%NaCl溶液。
①使用托盘天平称取   gNaCl固体。
②溶解过程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胶头滴管和   (填仪器名称)。
(2)大多数天然淡水需要经过处理方可直接饮用。某家用净水机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
净水机中,PP棉净水原理是   (填“过滤”或“蒸馏”),颗粒活性炭可去除异味和余氯,是因为活性炭具有良好的   性。
(3)我区积极推进水环境整治,建设“江北水乡,文明台儿庄”。
①环保部门对水质进行长期监测,将水质从“优”到 “劣”分为Ⅰ~V类。由如图可知,近年来台儿庄区Ⅱ~Ⅲ类优良水质百分比明显呈   (填“上升”或“下降”)趋势。由此推断,台儿庄区主要水域的水质在   (填“变好”或“变差”)。
②2019-2021年产生这种变化趋势的原因可能是   (填字母)。
A.夜间排放工业污水
B.清理污染河道的淤泥
C.关停或整改存在污染隐患的企业
2.CO2的捕捉是减少碳排放的措施之一、一种利用NaOH溶液捕捉回收CO2的工艺流程如下。
(1)Na2CO3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   。
(2)“捕捉室”中NaOH溶液常喷成雾状,主要目的是   。
(3)“捕捉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高温反应炉”中发生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5)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   (写出1种即可)。
3.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请运用化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为了让我能顺利考上一中,妈妈给我买了补锌口服液、盖中盖、富硒茶等,助我有充沛的体力。这些保健品中含的锌、钙、硒等是指   (填“分子”、“原子”、“单质”或“元素”);
(2)我们在厨房炒菜时,客人在客厅都能闻到菜香味的主要原因是   。
(3)炒菜时锅里的油一旦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其原理是   。
(4)家里安装的“直饮水”机,采用“活性炭+超滤层+煮沸”净水工艺,活性炭在此起   作用。
4.“天宫课堂”点燃科学梦想,当听到航天员叶光富介绍空间站是利用电解制氧系统来制取氧气时,小文立即联想到化学课上的电解水实验如图所示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
(1)a、b管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
(2)在电解水时常在水中加入稀硫酸或氢氧化钠,在实验结束后水电解器中剩余的溶液与原溶液相比,溶质的质量分数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日常生活中,降低硬水硬度的常用方法是   。
(4)下列做法会造成水体污染的是____(填序号)。
A.工业废水达标处理后排放
B.随意丢弃废旧电池
C.用含磷洗衣粉洗衣后直接排放污水
D.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5.如图是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以及A、B、C、D.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
(1)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2)D是某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其中x=   ;
(3)A、B、C、D四种粒子中,具有稳定结构的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
(4)元素周期表中不同元素间最本质的区别是____(填字母);
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核外电子数不同
(5)氟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氟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所形成的离子的符号是   。
6.根据图回答有关水的问题
(1)用图甲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用图乙装置进行过滤操作,图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   ,其作用是   ;
(3)欲判断得到的生活用水是软水还是硬水,可加入   进行检验,生活中常通过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4)海水淡化可缓解淡水资源匮乏的问题。如图丙为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示意图。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____(填字母序号)。
A.分子质量 B.分子种类 C.分子间隔
7.根据下表填空:
(1)位于第3周期第ⅥA族的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
(2)氮元素和磷元素两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它们原子中的   不同,但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它原子中的   相同。
(3)表中9号和17号元素,都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则钠元素和氟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8.在抗击“新冠肺炎病毒”期间,消毒剂在公共场所进行卫生防疫时发挥着重要作用。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高效、广谱、安全的杀菌消毒剂。以粗盐水(含可溶性杂质MgSO4、CaCl2)为原料,制取ClO2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1)ClO2中Cl的化合价为   。
(2)请写出步骤①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该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
(3)加入过量Na2CO3溶液的作用是   。
(4)请写步骤④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5)上述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有   (填化学式)。
9.2023年5月30日,我国“神舟十六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为保证宇航员正常的生命活动,空间站内的“人造空气”需与我们周围的空气组成相近,可以采用以下循环系统:
(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说明水由   组成。
(2)能为空间站补充氧(的化学反应有   (填标号)。
(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反应③超氧化钾X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X+2CO2= 2K2CO3+3O2,则超氧化钾X的化学式为   。
10.用化用语表示:
(1)两个氮原子   。
(2)三个氨分子   。
(3)2个硝酸根离子   。
(4)锰酸钾中金属元素的化合阶   。
11.在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里,碳及其化合物占有重要地位,回答下列问题。
(1)金刚石和石墨均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是由于构成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导致二者   (填“物理”或“化学”)性质差异较大。
(2)高炉炼铁主要是利用CO的还原性将Fe2O3中的Fe还原出来,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Na2CO3和CaCO3中都含有的离子是   (用离子符号表示),因此二者的化学性质相似。
12.化学实验操作如果不按要求就会出现误差或事故,写出下列不正确操作可能出现的后果:
(1)倾倒液体时,试剂瓶的标签向外:   。
(2)滴管取用试剂后,平放在实验台上:   。
(3)配制溶液时,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
(4)粗盐提纯实验中,蒸发结晶时未用玻璃棒搅拌:   。
13.阅读关于“质量守恒”思想产生、发展的历史脉络,回答问题。
(1)波义尔与罗蒙诺索夫、拉瓦锡得出的结论不同,你认为其原因是   ;
(2)某同学根据拉瓦锡的实验,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了加热分解40.2g氧化汞,理论上可以产生氧气的质量是多少。
Ⅰ.设未知量 (解)设:产生氧气的质量为x。
Ⅱ.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Ⅲ.写出相关的量 434 32
40.2g x
Ⅳ.列出比例式
过程Ⅰ~Ⅳ中存在一处不正确,该不正确处的正确写法为   ;
V.改正后按照正确过程求解x=   g;
Ⅵ.简明写出答案 答:略
14.我们的衣食住行与化学知识密不可分。请根据下列生活中的事实填空。
(1)厨房中的下列物品中,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属于天然纤维的是____(填字母序号)
A.塑料保鲜膜 B.橡胶手套 C.棉布围裙
(2)下列食物中富含糖类的是____(填序号)
A.馒头 B.清蒸鱼
C.烤牛肉 D.清炒芹菜
(3)生活中既能降低水的硬度,又能杀菌消毒的方法是   。
(4)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虽年深日久,仍不变色,是因为   。
15.废旧干电池属于有害垃圾,回收和利用废旧干电池非常重要。废旧干电池中含有锌皮、铜帽(含Cu、Zn)、石墨、MnO2、NH4Cl等物质,兴趣小组同学回收废旧干电池的部分物质流程如“题20图”所示。
(已知:2Cu+2H2SO4+O2 2CuSO4+2H2O)
加热
题20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溶液Ⅰ一定所含的溶质是   (写化学式)。
(2)加入物质A需要过量,过量的作用是   ,将得到的ZnSO4溶液经过   (填操作名称)得到ZnSO4固体。
(3)溶液Ⅰ加入过量物质A一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固体Ⅱ加入B的化学方程式是   。
(4)回收得到的NH4Cl属于   (选填“氮肥”“磷肥”“钾肥”或“复合肥料”)。向NH4Cl溶液滴入NaOH溶液,产生的气体是   (填化学式)。
16.空气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如图是以空气为原料合成尿素【】的简易流程。分析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流程中,工业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氮气,利用了物质的   (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2)合成塔①中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3)根据表中物质的沸点判断,要将合成塔中①的与、分离开来,温度应该控制在   之间。
物质
沸点 -252℃ -195.8℃ -183℃ -33.35℃
(4)写出合成塔②发生反应的产物:   。(填写化学式)
(5)上述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为   。
17.硫酸(H2SO4)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化工原料,工业上常用煅烧黄铁矿(主要成分是FeS2)的方法来生产硫酸,简要的工艺流程图如下:
(1)黄铁矿投入沸腾炉前粉碎的目的是   。
(2)在沸腾炉中发生的反应为:(   )FeS2+(   )O2 (   )Fe2O3+(   )SO2(请在化学式前面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得到的炉渣(Fe2O3)可用来炼铁。
(3)请写出流程中SO2转化为SO3的化学方程式   。
(4)(炉渣的综合利用)
为了实现炉渣(Fe2O3)的综合利用,工业上把炉渣和焦炭、石灰石一起投入高炉,主要反应过程如图:
步骤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下列有关高炉炼铁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序号)。
A.上述流程中涉及的三个反应均为吸热反应
B.上述步骤①反应中,还原剂是焦炭
C.焦炭的作用之一是为炼铁炉提供高温条件
D.焦炭的另一个作用是除去铁矿石中的杂质
(6)炉所得的生铁中单质铁的含量:
小瑾同学为测定生铁中铁的质量分数,先后进行了四次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根据她的实验数据,试计算生铁中铁的质量分数是   ?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所取生铁的质量∕g 10 10 10 10
所加稀硫酸的质量∕g 25 50 75 100
生成氢气的质量∕g 0.10 0.20 0.30 0.35
(7)(反思质疑)小宇同学在梳理工业炼铁的相关知识时,提出了以下质疑:
(质疑一)焦炭也具有还原性而且成本低,工业炼铁为什么不直接用焦炭作为还原剂冶炼铁矿石?
了下图所示的一组对比实验:称取两份相同质量的氧化铁粉末,一份与足量的焦炭粉末混合均匀放入装置A的试管中,另一份放入装置B的玻璃管中。
①装置B的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当他观察到装置B的玻璃管中固体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时,装置A的试管中尚无明显现象。
③通过上述实验对比,小宇同学认为工业上不直接用焦炭作为还原剂炼铁的主要原因有:反应不充分、反应速度慢、   等。
(质疑二)装置B中反应后的黑色固体一定就是单质铁吗?
(查阅资料)
a.铁常见的氧化物有氧化铁(Fe2O3)、四氧化三铁(Fe3O4)和氧化亚铁(FeO)。
B.四氧化三铁是具有磁性的黑色晶体,氧化亚铁是不溶于水的黑色粉末,无磁性,也不能被磁铁吸引。
④小宇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用磁铁吸引装置B进行实验后的黑色固体,发现黑色固体可以部分被吸引,由此得出结论:黑色固体的成分是   。
18.(1)I.空气是一种用途很多的自然资源,可用于工业上制取氧气,其流程如图:
【查阅资料】常压下,氧气的沸点是-183℃,氮气的沸点是-196℃。
操作1的变化属于   (填“化学变化”或“物理变化”)。
(2)如果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盛满液态空气的容器口,观察到的现象是木条   (填“熄灭”或“燃烧更旺”)。
(3)除分离液态空气外,现在还有一种膜分离技术制氧气,原理是在一定压力下,让空气通过薄膜,氧气能透过薄膜,从而达到分离空气的目的。据此推测氮分子比氧分子体积   (填“大”或“小”)。
(4)II.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氢气和氧气在Pd基催化剂表面可反应生成H2O2,其微观示意图如图:
“解离”时,结构被破坏的分子是   (用化学符号表示)。
(5)过氧化氢的分解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浓度、温度、pH值、重金属离子、酰胺类化合物、过氧化氢酶、其它物质。
①为探究含氯化物对双氧水分解的影响,某小组做了以下实验:
反应条件:6.0mL30%双氧水,0.1g氯化物,室温;实验时间:1.5h。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氯化物 NaCl MgCl2 CuCl2
放出氧气的体积/mL 2.0 4.0 420.0
双氧水的分解率% 0.30 0.60 63.18
由表可知,双氧水保存时应绝对避免引入的离子是   (写离子符号)。
②为了探究双氧水浓度对双氧水分解的影响,某小组利用手持技木进行实验:
反应条件:水浴温度为21℃,二氧化锰均为0.5g,过氧化氢溶液均为5mL。实验结果如下:
从温度测量数据看,可知双氧水分解时的能量变化是   (填“放出热量”或“吸收热量”),综合分析图2、图3的数据,说明过氧化氢溶液浓度与反应速率的关系是:其他条件相同时,   。
19.绿矾(FeSO4·7H2O)和胆矾(CuSO4·5H2O)在中国古代的治金、染料等行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两者都是含结晶水的盐,为蓝绿色晶体。
(1)鉴别。绿矾和胆矾的固体以及溶液,从外观来看都不易区别。请选择能鉴别出这两种溶液的试剂____(填字母序号)。
A.铁丝 B.硫酸 C.铜丝 D.氢氧化钠
(2)用途。绿矾和胆矾都可以用来制取“矾油”,即硫酸。《图经本草》中描述了加热绿矾制取稀硫酸的过程:取此一物(绿矾),置于铁板上,聚炭封之,嚢袋吹令火炽,其矾沸流出,色赤如融金汁。发生的化学方程式:2FeSO4·7H2OX+14H2O+SO2↑+SO3↑,。X的化学式是   。用化学的观点看,此方法所用容器有缺陷,请指出并说明理由   。
(3)转化。北宋曾大规模进行湿法炼铜和硫酸,其流程如下。
①该流程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步骤是   。(填写“Ⅰ、Ⅱ、Ⅲ、Ⅳ”)
②东汉时期发明了水力鼓风机用于加热装置,请解释该装置提高温度的原理   。
③根据FeSO4·7H2O溶解度曲线(如图),可推测流程中“煎熬”的方法是:将溶液升温至   ℃,蒸发浓缩,然后迅速   ,得到绿矾晶体。
20.消毒剂在公共场所的卫生防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高效、广谱、安全的杀菌消毒剂。以粗盐水(含可溶性杂质MgSO4、CaCl2)为原料制取ClO2的工艺流程如图:
(1)试剂B为   。
(2)加入过量Na2CO3溶液的目的是   。写出流程中发生化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步骤④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步骤⑤涉及的物质中含氯元素化合价最高的是   。
(5)上述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有   。(填写物质的名称)
21.碳酸钠在实际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如制造玻璃、造纸和纺织等。
(1)碳酸钠俗称苏打或   。如图为侯氏制碱法的流程图,通过步骤I后得到的悬浊液中有小苏打(在该溶液中难溶)和一种氮肥,请写出步骤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上述过程中得到的氮肥遇碱会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   (填化学式),该气体能使   ;从流程图中可得出小苏打的一条化学性质是   。
(2)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容易变质生成碳酸钠,现有放在空气中一段时间的氢氧化钠溶液,其中溶质的成分可能是:猜想①:NaOH;猜想②:Na2CO3;猜想③:   。请设计实验证明猜想③正确。(写出相关的步骤和现象)   
(3)某海洋化工集团生产的碳酸钠产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其产品包装袋上标明:碳酸钠≥96%。为测定该产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现取11.0g碳酸钠样品放入烧杯中,称得烧杯及所盛碳酸钠样品的总质量为158.0g,然后向烧杯中加入100g稀盐酸,充分反应,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反应时间/min 3 6 9 12
烧杯及所盛物质的总质量/g 255.8 254.0 253.6 253.6
请你据此分析计算,该产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是、否)符合标准。(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4)小强同学想在社区宣传栏出一期“低碳减排·绿色生活”专刊,内容之一是汽车耗油量与二氧化碳排放量间关系。已知:①汽油密度约为0.7kg/L;②汽油(假定其为纯净物,根据汽油中C、H组成关系,其化学式可简单表示为CH2,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2CH2+3O2 2CO2+2H2O;请计算4升汽油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
22.工业上以石灰石为原料制备碳酸钙的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石灰石粉末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实验室发生该反应时,发生装置应选   (填字母序号,下空同),收集气体时应选用   。
(2)操作Ⅰ和操作Ⅱ为同一操作,其名称是   ,该操作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
(3)溶液A中先通入NH3的目的是提供碱性环境,增大CO2的溶解量,促使反应进行。
①通CO2时,在溶液B中生成CaC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为使溶液B中的物质顺利转化为CaCO3,除了通NH3外,还可加入   (填字母序号)。
A.NaCl
B.NaOH
C.KOH
D.Ca(OH)2
23.海洋中蕴函着丰富的化学资源,其中海洋中已探明的的元素就有80多种。
(1)镁是一种用途很广的金属,目前世界上60%的镁是从海水(主要成分是NaCl,含少量氯化镁)中提取的。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2个镁原子   ;
②3个镁离子   ;
③标出氯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   ;
④镁条能在氮气中燃烧生成氮化镁,已知氮化镁中氮元素化合价为-3价,请写出氮化镁的化学式   。
(2)氯碱工业以粗盐(主要成分是NaCl,含少量泥沙、CaCl2、MgCl2)为原料,生产氯气和氢氧化钠,模拟流程如图:
①试剂A与试剂B的组合为   (填序号)。
A.KOH B.NaOH C.K2CO3 D.Na2CO3
②操作A需使用玻璃棒,玻璃棒的作用是   。
③写出电解NaCl溶液的化学方程式   。
24.天然碱(xNa2CO3 yNaHCO3 zH2O)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在纺织、医疗、食品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研究小组对天然碱的组成进行探究和测定。
查阅资料:300℃时,NaHCO3完全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
研究小组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实验①:在2支分别盛有少量Na2CO3和NaHCO3溶液的试管中,分别滴加盐酸,2支试管中均有气泡产生,如实验①所示。
实验②:向Ⅱ中加入试剂a,向Ⅰ中加入少量Na2CO3或NaHCO3两种固体,分别加热一段时间。Na2CO3受热时Ⅱ中无明显现象,NaHCO3受热时Ⅱ中出现浑浊。
实验③:称取一定质量的天然碱样品于试管中,300℃时充分加热至完全分解,产生0.22gCO2和0.45g水。
实验④:另取与实验③相同质量的天然碱样品于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完全反应后,产生1.32g CO2。
(1)实验①中,NaHCO3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足量7.3%的盐酸与10.6g碳酸钠反应,消耗盐酸的质量是   g。
(3)实验②中,试剂a是   。
(4)计算确定天然碱(xNa2CO3 yNaHCO3 zH2O)的化学式 (写出计算过程)。
25.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1)A中混有少量的B,若要提纯A,可采取的结晶方法是   。
(2)t2℃时,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后,析出固体质量最多的是   。
(3)t1℃时,取A、B、C固体各10g,分别加入三个烧杯中,再分别倒入100g水,充分搅拌后,能形成饱和溶液的是   ;将三个烧杯中的物质均升温至t3℃,此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   。
26.某工厂产生的废气中含有SO2和NO,直接排放会污染空气。无害化处理的主要流程如下:
(1)SO2中S的化合价为   。
(2)管式反应器中,通入臭氧(O3)的目的是将NO转化为   。
(3)塔式反应器中,废气从底端通入,浓氨水从顶端喷淋注入,其目的是   。
27.我国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
(1)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的不断上升,从而导致   效应增强,使全球气候变暧。
(2)化学固碳:以CO2和NH3为原料生产尿素-CO(NH2)2是实现“碳中和”范例之一,其中合成的尿素在农业生产中常用作   肥(填“氮”“磷”“钾”)。
(3)减少CO2排放,坚持低碳生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做法符合低碳理念的是____。
A.在冬季,居民用燃煤取暖 B.节约用纸
C.出行尽量步行或骑自行车 D.使用太阳能热水器
(4)近年我国科学家合成了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和氢气转化为清洁的液体燃料甲醇(CH4O)和水,有利于“碳中和”,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8.实验室有一包固体物质,可能含有氯化钠、硫酸钠、碳酸钾、硝酸钠和高锰酸钾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确定该固体的成分,某化学小组的同学按下列框图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固体中一定没有   (写化学式)。
(2)根据实验现象分析,第①步所得无色溶液的pH   7(填“>”、“=”或“<”)。
(3)为了不干扰对第③和④步实验结论的判断,试剂A应选择   (写试剂名称)。
(4)第③步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5)最后滤液中的溶质有   种。
29.化学的研究和学习,需要构建合理的微观模型,并设置合适的化学符号为工具,用来研究和表述宏观化学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1)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是学好化学的关键,但是很多同学在刚刚学习化学方程式书写时,常常会犯一些错误,具体概括如下:
①生成物化学式书写错误②未配平③遗漏反应条件④“↑”或“↓”使用不当请你判断下列化学方程式的错误类型(填序号)。
序号 化学方程式 错误类型
Ⅰ 镁条燃烧:    
Ⅱ 用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CuSO4+NaOH==Na2SO4+Cu(OH)2↓    
Ⅲ 高炉冶炼赤铁矿: ↑    
(2)试选用“>”或“<”或“=”填空。
①合金的硬度:一般情况下,合金   其成分金属。
②通常状况下的液体体积:100mL酒精与100mL水混合后的体积   200mL。
③1g硫粉在1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硫的质量   2g。
(3)在做与燃烧有关的实验中,小明同学发现红磷的着火点是240℃,而白磷的着火点是40℃。由此我们可以判断:“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叫做单质”这个说法有漏洞。请说明理由: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1)7.5;玻璃棒
(2)过滤;吸附
(3)上升;变好;BC
【解析】【解答】(1)①配制50g15%NaCl溶液需要NaCl的质量为:50g ×15%= 7.5g,故填:7.5;
②溶解过程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胶头滴管和玻璃棒,故填:玻璃棒;
(2)净水机中,PP棉净水原理是过滤,将不溶物质和液体分离开。颗粒活性炭可去除异味和余氯,是因为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良好的吸附性,故填:过滤;吸附;
(3)① 环保部门对水质进行长期监测,将水质从“优”到“劣”分为I~ V类。由如图可知,近年来台儿庄Ⅱ~Ⅲ类优良水质百分比明显呈上升趋势。由此推断,台儿庄主要水域的水质在变好;故填:上升;变好;
② 产生这种水质好转变化趋势的原因可能是清理污染河道的淤泥、关停或整改存在污染隐患的企业,而夜间排放工业污水会造成水质恶化;故填:BC。
【分析】(1)①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 ×溶质的质量分数。
② 根据溶解过程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分析。
(2)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有良好的吸附性。
(3)根据题意,结合图像分析。
2.【答案】(1)+4
(2)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快、更充分(合理即可)
(3)
(4)分解反应
(5)氢氧化钠溶液(或氧化钙)(合理即可)
【解析】【解答】(1)化合物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碳酸钠中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碳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 ,解得x=+4;
(2)氢氧化钠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常喷成雾状是为了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快、更充分;
(3)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
(4)碳酸钠溶液中加入氧化钙,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钙,高温反应炉内碳酸钙高温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符合“一变多”,属于分解反应;
(5)分离屋分离出的氢氧化钠溶液,可用于捕捉室;高温反应炉内生成的氧化钙,可用于碳酸钙的制取,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氢氧化钠溶液和氧化钙。
【分析】(1)根据化合物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计算;
(2) 雾状 ,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
(3)氢氧化钠与非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碳)反应;
(4)符合“一变多”,属于分解反应;
(5)根据流程图分析即可。
3.【答案】(1)元素
(2)分子在不断运动
(3)隔绝氧气
(4)吸附
【解析】【解答】(1)这里的锌、钙、硒等是指物质的组成,应用元素来描述,故填元素。
(2)客人在客厅都能闻到菜香味的主要原因是分子在不断运动,厨房中具有香味的物质的分子运动到客厅内客人的鼻孔处,使客人闻到香味,故填分子在不断运动。
(3)炒菜时锅里的油着火,用锅盖盖灭能够隔绝油与空气中氧气的接触,切断燃烧的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接触,从而实现了灭火,故填隔绝氧气。
(4)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能够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可用来净化水,故填吸附。
【分析】(1)根据保健品中成分为元素成分分析;
(2)根据分子的不断运动分析;
(3)根据隔绝氧气的灭火原理分析;
(4)根据活性炭的吸附性分析。
4.【答案】(1)1:2
(2)变大
(3)煮沸或加热煮沸
(4)B;C
【解析】【解答】(1)在电解水实验中,“正氧负氢”,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a管与正极相连,产生的是氧气,b管与负极相连,产生的是氢气,故a、b管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1:2;
(2)电解水消耗了水,溶剂质量变小,溶液质量变小,溶质质量分数变大;
(3)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在加热时,能形成沉淀,故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4)A、工业废水达标处理后排放,可以减少污染,保护水资源,故不符合题意;
B、随意丢弃废旧电池,电池中的重金属会污染水源,故符合题意;
C、用含磷洗衣粉洗衣后直接排放污水,会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水华”现象的发生,故符合题意;
D、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可以减少污染,保护水资源,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C。
【分析】(1)电解水时,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氢气,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氧气,且两者的体积之比大约是2:1。
(2)根据电解水消耗了水,水的质量变小分析。
(3)煮沸可以将水中的大部分可溶性钙镁离子转化为难溶性固体沉降下来。
(4)根据造成水污染的做法分析。
5.【答案】(1)35.45
(2)8
(3)ACD;BC
(4)A
(5)得到;F-
【解析】【解答】(1)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5.45。
(2)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8=2+x+8,x=8。
(3)CD的最外层为电子数均为8,均属于相对稳定结构;
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图中BC的质子数相同,所以属于同种元素。
(4)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元素周期表中不同元素间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5)氟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最外层电子数是7,大于4 ,氟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而形成带1个单位负电荷的氟离子,其离子符号为F-。
【分析】(1)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
(2)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3)原子的最外层为电子数均为8,属于相对稳定结构。
根据元素的概念分析。
(4)根据元素的概念分析。
(5)根据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 ,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分析。
6.【答案】(1)2H2O2H2↑+2O2↑
(2)玻璃棒;引流
(3)肥皂水;煮沸
(4)C
【解析】【解答】(1) 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2O2↑ 。
(2)过滤时,需用玻璃棒引流液体,图示中缺少玻璃棒。
(3)要判断生活用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加入肥皂水,观察产生泡沫多少进行检验,生活中可通过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4) 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中是水分子间隔发生变化,分子质量、分子种类没有发生变化。
【分析】(1)根据水在通电条件下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分析;
(2)根据过滤需用玻璃棒引流液体分析;
(3)根据肥皂水鉴别硬水软水,煮沸可硬水软化分析;
(4)根据物质状态的变化是分子间隔发生变化分析。
7.【答案】(1)S
(2)质子数;最外层电子数
(3)得到;NaF
【解析】【解答】(1)根据元素周期表图示可知,第3周期第ⅥA族的元素是是硫元素,元素符号为S;
(2)氮元素和磷元素两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它们原子中的质子数(核电荷数)不同,但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3)9号元素为F元素,17号元素为Cl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7,均容易得到1个电子。钠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1,容易失去1个电子,所以钠元素与氟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两者的个数比为1∶1,其化学式应为NaF。
【分析】(1)根据元素周期表图示中各元素的符号分析;
(2)根据元素种类由质子数决定及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分析;
(3)根据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的易得电子及化学式书写要遵循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原则分析。
8.【答案】(1)+4
(2);复分解反应
(3)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钡和氯化钙
(4)
(5)NaCl、HCl、Cl2
【解析】【解答】(1)二氧化氯中氧元素显-2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x+(-2)×2=0,x=+4;
(2)粗盐中含硫酸镁、氯化钙,试剂A可能是氢氧化钡,氢氧化钡与硫酸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硫酸钡,可除去硫酸镁,故步骤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符合“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3)加入过量的碳酸钠,碳酸钠能与过量的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和氢氧化钠,碳酸钠能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氯化钠,可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钡和氯化钙;
(4)由图可知,步骤④中反应为氯化钠和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NaClO3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由图可知,氯化钠和氯气、氯化氢既是反应物,又是生成物,可以循环利用,故填:NaCl、HCl、Cl2。
【分析】(1)根据在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进行分析。
(2)氢氧化钡与硫酸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硫酸钡。
根据复分解反应的特点,进行分析。
(3)碳酸钠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和氢氧化钠。
(4)氯化钠和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反应生成NaClO3和氢气。
(5)在化学反应中既是反应物,又是生成物,此物质是可以循环利用的。
9.【答案】(1)2H2O 2H2↑+O2↑;氢、氧两种元素
(2)①③
(3)CO2+4H2 CH4+2H2O
(4)KO2
【解析】【解答】(1)反应①为电解水,方程式为,该反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答案为: ;氢、氧两种元素;
(2)根据题图分析可知,能够生成氧气的反应是①和③;故答案为:①③;
(3)根据题图分析可知,反应物为二氧化碳和氢气,生成物为甲烷和水,反应方程式为;故答案为:;
(4)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4X+2CO2= 2K2CO3+3O2,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均不变,计算可知X为KO2;故答案为:KO2;
【分析】(1)根据电解水的原理进行解答;
(2)根据题图分析进行解答;
(3)根据已知反应物和生成物,书写方程式并进行配平;
(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均不变进行解答.
10.【答案】(1)2N
(2)3NH3
(3)2
(4)
【解析】【解答】(1)元素符号前面数字,表示原子个数,故填:2N。
(2)化学式前面数字,表示分子个数,故填:3NH3。
(3)离子符号前面数字,表示离子个数,故填:2NO3-。
(4)锰酸钾中钾元素+1价,氧元素-2价,设锰元素化和价为x,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零,(+1)+x+(-2)×4=0,x=+6,锰元素+6价,故填: 。
【分析】认清化学用语表示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元素还是化合价,在正确的化学用语前或者其他位置添加适当的数字表示正确意义,据此分析
11.【答案】(1)物理
(2)
(3)
【解析】【解答】(1) 金刚石和石墨均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是由于构成它们的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所以物理性质有差异;
(2) 高炉炼铁主要是利用CO的还原性将Fe2O3中的Fe还原出来,同时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程式为 ;
(3) Na2CO3和CaCO3中都含有的离子是 CO32-;
【分析】(1)根据 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同分析;
(2)根据高温条件下CO与Fe2O3反应生成Fe和二氧化碳分析;
(3)根据碳酸钠和碳酸钙中都含碳酸根离子分析。
12.【答案】(1)液体流下,腐蚀标签
(2)试剂倒流,腐蚀胶帽
(3)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低
(4)受热不均,造成液滴飞溅
【解析】【解答】(1)倾倒液体时,为了防止液体流到标签上腐蚀标签,标签需要朝向手心,故倾倒液体时,试剂瓶的标签向外:液体流下,腐蚀标签。
(2)滴管取用试剂后,平放在实验台上,使药品倒流进胶帽,从而腐蚀胶帽,故滴管取用试剂后,平放在实验台上:试剂倒流,腐蚀胶帽。
(3)配制溶液时,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读数偏小,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大,由 可知,溶液质量变大,溶质质量不变,故配制溶液时,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低。
(4)蒸发结晶时,不用玻璃棒搅拌液体,热量不能及时散发,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故粗盐提纯实验中,蒸发结晶时未用玻璃棒搅拌:受热不均,造成液滴飞溅。
【分析】(1)根据倾倒液体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2)根据滴管取用试剂后,平放在实验台上,使药品倒流进胶帽,从而腐蚀胶帽进行分析。
(3)读取量筒的示数时,如果俯视, 读出的示数比实际值偏大;如果仰视,读出的示数比实际值偏小,因此正确的方法是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
(4)根据蒸发结晶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13.【答案】(1)因为氧气参与了反应,煅烧后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金属的质量与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之和
(2);2.96
【解析】【解答】(1)波义尔与罗蒙诺索夫、拉瓦锡得出的结论不同,是因为氧气参与了反应,煅烧后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金属的质量与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之和;
(2)过程Ⅰ~Ⅳ中,列出的比例式不正确,正确的写法为: ,x≈2.96g。
【分析】(1)根据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进行分析
(2)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方法进行分析
14.【答案】(1)C
(2)A
(3)煮沸
(4)墨的主要成分是碳,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一般不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解析】【解答】(1)A. 塑料保鲜膜是由塑料制成的,塑料属于合成材料,故不正确;
B. 橡胶手套是由合成橡胶制成的,合成橡胶属于合成材料,故不正确;
C. 棉布围裙是由棉花制成的,棉花属于天然纤维,故正确。
故答案为:C。
(2)A. 馒头含有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正确;
B. 清蒸鱼富含蛋白质,故不正确;
C. 烤牛肉富含蛋白质,故不正确;
D. 清炒芹菜富含维生素,故不正确。
故答案为:A。
(3)生活中既能降低水的硬度,又能杀菌消毒的方法是煮沸。
(4)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虽年深日久,仍不变色,是因为墨的主要成分是碳,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一般不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分析】(1)棉花属于天然纤维。
(2)主食中主要属于糖类。
(3)煮沸可以将水中的大部分可溶性钙镁离子转化为难溶性固体沉降下来,又可以杀菌消毒。
(4)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稳定,一般不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15.【答案】(1)引流,防止液滴飞溅;CuSO4、ZnSO4
(2)把CuSO4中的铜全部置换出来;蒸发
(3)Zn+CuSO4=Cu+ZnSO4;Zn+ H2SO4=ZnSO4+H2↑
(4)氮肥;NH3
【解析】【解答】(1)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防止液滴飞溅,使滤液流速快。
溶液Ⅰ是铜、铁与稀硫酸反应得到的溶液,锌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铜与硫酸、氧气共同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所以溶液一定所含的溶质是CuSO4、ZnSO4。
故答案为:1、引流,防止液滴飞溅;
2、CuSO4、ZnSO4。
(2)因为锌比铜活泼,所以加入物质A(锌金属)需要过量,过量的作用是锌把CuSO4中的铜全部置换出来,使硫酸锌富集,得到硫酸锌溶液,将得到的ZnSO4溶液经过蒸发得到ZnSO4固体,因为从单一溶质的溶液中得到溶质的方法是蒸发溶剂结晶。
故答案为:1、把CuSO4中的铜全部置换出来;
2、蒸发。
(3)溶液Ⅰ加入过量物质A一定发生反应时锌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Zn+CuSO4=Cu+ZnSO4,固体Ⅱ加入B的反应是过量的锌与适量的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化学方程式是Zn+ H2SO4=ZnSO4+H2↑。
故答案为:1、Zn+CuSO4=Cu+ZnSO4;
2、Zn+ H2SO4=ZnSO4+H2↑。
(4)回收得到的NH4Cl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向NH4Cl溶液滴入NaOH溶液进行反应,生成氨气,水和氯化钠,属于产生的气体是NH3。
故答案为:1、氮肥;
2、NH3。
【分析】(1)根据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先判断溶液Ⅰ是什么反应得到的溶液,再判断溶质的成分。
(2)根据蒸发操作进行分析。
(3)根据锌与硫酸铜、硫酸的反应进行分析,写出化学方程式。
(4)根据铵盐的特性进行分析。
16.【答案】(1)物理
(2)化合反应
(3)-195.8℃至-33.35℃
(4)CO(NH2)2、H2O
(5)N2、H2
【解析】【解答】(1)工业分离液态空气制氮气的原理是:利用液态氮和液态氧的沸点不同加以分离,利用了物质的物理性质;
(2)合成塔①中的反应物是两种,生成物是一种,属于化合反应;
(3)要将合成塔中①的与、分离开来,温度应该控制在-195.8℃至-33.35℃之间;
(4)合成塔②发生反应的产物:CO(NH2)2、H2O;
(5)可循环利用的物质为N2、H2。
【分析】(1)根据工业制氮气的原理分析;
(2)根据化合反应的定义分析;
(3)根据表格所给信息分析;
(4)(5)根据流程图中的信息分析。
17.【答案】(1)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快更充分
(2)4;11;2;8
(3)2SO2+O2 2SO3
(4)CO2+C 2CO
(5)B;C
(6)98%
(7)Fe2O3+3CO 2Fe+3CO2;固体从红色变成黑色;炼出的生铁杂质含量高;Fe3O4、FeO或FeO、Fe或Fe3O4、FeO、Fe
【解析】【解答】(1)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越大,反应越充分,反应速度越快。
(2)化学反应前后各种原子个数相等。
(3)根据题给信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SO2+O2 2SO3
(4)焦炭主要成分是碳,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
(5)A. 焦炭与过量空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为放热反应,故此选项错误;
B. 上述步骤①反应中,还原剂是焦炭,故此选项正确;
C. 焦炭与过量空气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为放热反应,可为炼铁炉提供高温条件,故此选项正确;
D. 焦炭的作用一是为炼铁炉提供高温条件,另一个作用是作还原剂,故此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BC。
(6)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实验可知,25g稀硫酸与该生铁反应产生0.1g氢气,第三次加入100g稀硫酸只产生了0.35g氢气,说明生铁中的铁不足,即稀硫酸有剩余,
设该生铁中铁的质量是x。
Fe+H2SO4=FeSO4+ H2↑
56 2
x 0.35g
= ,
解得x=9.8g
该生铁中铁的质量分数为: ×100%=98%
(7)①铁与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
②装置B中的固体由氧化铁变为铁,实验现象是固体由红色变为黑色。
③不直接用焦炭作为还原剂炼铁的主要原因有:反应不充分、反应速度慢、炼出的生铁杂质含量高。
④用磁铁吸引装置B进行实验后的黑色固体,发现黑色固体可以部分被吸引,说明黑色固体中含有能被磁铁吸引的物质和不能被磁铁吸引的物质,Fe和Fe3O4能被磁铁吸,FeO不能被磁铁吸引,
故填:Fe3O4、FeO或FeO、Fe或Fe3O4、FeO、Fe。
【分析】(1)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越大,其反应速度越快。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各种原子个数一定相等。
(3)根据题给信息,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
(4)根据碳,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分析,写出化学方程式。
(5)A、焦炭与过量空气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B、反应中,能夺取氧元素的物质是还原剂。
C、焦炭与过量空气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可提供高温条件。
D、焦炭的作用是为炼铁炉提供高温条件,也是作还原剂。
(6)根据方程表格中信息可知,开始,每25g稀硫酸与该生铁反应产生0.1g氢气,但是第四次加入100g稀硫酸只产生了0.35g氢气,说明生铁中的铁不足,即稀硫酸有剩余。
先设未知数,正确写出化学方程式;再找准有关物质,已知量是氢气的质量,未知量是参加反应铁的质量;列比例式计算。
(7)①根据铁与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写出化学方程式。
②氧化铁固体为红色,铁为黑色。
③根据题意进行分析。生铁是铁和碳的混合物。
④四氧化三铁,铁具有磁性。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
18.【答案】(1)物理变化
(2)熄灭
(3)大
(4)H2
(5)Cu2+;放出热量;过氧化氢溶液浓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解析】【解答】(1)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氮气和氧气,没有产生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2)液态氮的沸点比液态氧的沸点低,如果将燃着的木条置于盛满液态空气的容器口,最先蒸发出的是氮气,观察到的现象是:木条熄灭;
(3) 除分离液态空气外,现在还有一种膜分离技术制氧气,原理是在一定压力下,让空气通过薄膜,氧气能透过薄膜,从而达到分离空气的目的。据此推测氮分子比氧分子体积大;
(4)根据图示可知,“解离”时,结构被破坏的分子是H2;
(5)①过氧化氢的分解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浓度、温度、pH值、重金属离子、酰胺类化合物、过氧化氢酶、其它物质。由表可知,双氧水保存时应绝对避免引入的离子是Cu2+;
②从温度测量数据看,可知双氧水分解时的能量变化是放出热量;过氧化氢溶液浓度与反应速率的关系是:其他条件相同时,过氧化氢溶液浓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分析】(1)根据分离液态空气没有产生新的物质,是物理变化分析;
(2)根据液态氮的沸点比液态氧的沸点低分析;
(3)根据氮分子比氧分子大分析;
(4)根据图示分析;
(5)根据重金属离子会使过氧化氢分解分析、根据图示信息分析。
19.【答案】(1)A;D
(2)Fe2O3;不能使用铁板,因为反应生成了硫酸,铁会与硫酸发生反应
(3)Ⅱ;以水力传动机械,使鼓风机连续开合,将空气送入,提供充足的氧气使充分燃烧,用来提高温度;60;降温结晶
【解析】【解答】(1)A、铁丝和硫酸亚铁不反应,但和硫酸铜能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红色固体铜,现象不一样,故用铁丝可以鉴别两种溶液,符合题意;
B、硫酸和硫酸亚铁、硫酸铜都不能反应,没有现象区别,不能鉴别两种溶液,不符合题意;
C、铜丝和硫酸亚铁、硫酸铜都不能反应,没有现象区别,不能鉴别两种溶液,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钠和硫酸亚铁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白色沉淀,氢氧化钠和硫酸铜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现象不一样,能鉴别这两种溶液,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D;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反应前有2个Fe原子、2个S原子,22个O原子,28个H原子,反应后有2个S原子,19个O原子,28个H原子,故X共有2个Fe原子、3个O原子,故X的化学式为:Fe2O3;
铁金属活动性比H强, 此方法所用容器有缺陷是:铁能和硫酸反应,故不能使用铁板;
(3) ① 步骤Ⅱ是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属于置换反应;
②水力鼓风机可以 将空气送入,增大氧气的量,使燃料充分燃烧,从而提高温度;
③“煎熬”是从溶液中得到绿矾,由图可知,绿矾溶解度在60℃时最大,故将溶液升温至 60℃,使绿矾溶解度达到最大,使绿矾溶解最多;
当绿矾溶解度达到最大,温度此时为60℃,然后迅速降温结晶,绿矾从溶液中析出得到晶体。
【分析】(1)根据金属活动性、盐和碱反应性质分析;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金属活动性知识分析;
(3)①根据置换反应定义分析;
② 根据增加氧气含量可以使物质充分燃烧知识分析;
③ 根据降温结晶知识、溶解度曲线知识分析。
20.【答案】(1)盐酸
(2)除去CaCl2和过量的Ba(OH)2;
(3)
(4)+4;NaClO3
(5)氯化钠、氯气
【解析】【解答】(1)试剂B为是为了除去过量的碳酸钠,为稀盐酸;
(2) 加入过量Na2CO3溶液是为了除去CaCl2和过量的Ba(OH)2 ;流程中氢气和氯气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方程式为 ;
(3) 步骤④为氯化钠溶液通电生成次氯酸钠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 ClO2中氧元素化合价为-2价,由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可知,氯元素的化合价为+4;步骤⑤涉及的物质中 NaClO3 中氯元素化合价为+5价,ClO2中氯元素为+4价,Cl2中氯元素化合价为0价,则含氯元素化合价最高的是NaClO3;
(5)由流程图可知,流程中氯化钠、氯气可循环利用。
【分析】(1)根据流程中试剂B所除去的杂质分析;
(2)根据碳酸钠是除氯化钙和氢氧化钡及化合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分析;
(3)根据氯化钠和水通电分解生成次氯酸钠和氢气分析;
(4)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分析;
(5)根据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既是流程中的反应物又是生成物分析。
21.【答案】(1)纯碱;NaCl+H2O+NH3+CO2=NaHCO3+NH4Cl;NH3;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受热易分解
(2)NaOH与Na2CO3;取适量的溶液置于试管中,先向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观察到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静置一段时间,向上层清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到上层清液变红
(3)是
(4)8.8kg
【解析】【解答】(1)碳酸钠俗称苏打或纯碱,故填纯碱;
由图可知,反应步骤I是氯化钠、水、氨气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NaCl+H2O+NH3+CO2=NaHCO3+NH4Cl;
步骤I中生成的氯化铵中含有铵根,可用作铵态氮肥,氯化铵与碱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新盐、水和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氨气的化学式为NH3,故填NH3;
氨气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所以氨气能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据此,化学上经常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来检验氨气,故填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从流程图上看,步骤III是碳酸氢钠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据此可知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故填受热易分解。(2)氢氧化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如果氢氧化钠部分变质,则剩余的固体中含有未变质的氢氧化钠和变质后生成的碳酸钠,其化学式分别为NaOH与Na2CO3,故填NaOH与Na2CO3;
如果猜想III正确,说明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与碳酸钠,证明猜想III正确实验方法为:取适量的溶液置于试管中,先向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观察到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说明含有碳酸钠,静置一段时间,向上层清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到上层清液变红,说明原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故填取适量的溶液置于试管中,先向试管中加入过量的氯化钙溶液,观察到溶液中产生白色沉淀,静置一段时间,向上层清液中滴加无色酚酞试液,观察到上层清液变红。(3)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58.0g+100g 253.6g=4.4g
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为x
Na2CO3+ 2HCl= 2NaCl+H2O+ CO2↑
106     44
x     4.4g
x=10.6g
原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100%≈96.4%
96.4%>96%,该产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符合标准,故填是。(4)解:4L汽油的质量为4L×0.7kg/L=2.8kg
设4升汽油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x=8.8kg
答:4升汽油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8.8kg。
【分析】氢氧化钠与其变质后生成的碳酸钠溶液均显碱性,验证氢氧化钠变质后的成分时,先通过检验碳酸根离子的存在,验证碳酸钠存在并除去碳酸钠,避免显碱性的碳酸钠对检验氢氧化钠产生干扰,然后再加入指示剂验证氢氧化钠的存在。
22.【答案】(1);A;D
(2)过滤;漏斗
(3);D
【解析】【解答】(1)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属于固液不加热反应,发生装置应选A;二氧化碳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大,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收集装置应选D;(2)操作Ⅰ和操作Ⅱ都实现了固液分离,是过滤,过滤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3)①溶液A中先通入NH3的目的是提供碱性环境,增大CO2的溶解量,氨气与水反应生成氨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氢氧根离子,钙离子与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为使溶液B中的物质顺利转化为CaCO3,除了通NH3外,还可加入其它碱性物质,氢氧化钙价格低廉,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故可加入氢氧化钙。
故答案为:D。
【分析】(1)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确定发生装置,根据气体的密度是水溶性确定收集装置分析
(2)根据过滤的操作及注意事项分析
(3)根据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进行分析
23.【答案】(1)2Mg;3Mg2+;;Mg3N2
(2)BD/DB;引流;
【解析】【解答】(1)①在元素符号前加数字表示原子个数,2个镁原子表示为2Mg,故答案为:2Mg;
②离子符号的书写,在表示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写上电荷数,并且是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则2个镁离子表示为 3Mg2+ ,故答案为: 3Mg2+ ;
③元素的化合价写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并且是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氯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表示为 ,故答案为: 、 ;
④在化合物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则氮化镁的化学式为 Mg3N2 ,故答案为: Mg3N2 ;
(2)①粗盐的存在主要除去氯化镁和氯化钙,不引入其他离子,则加入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最好,故答案为:BD;
②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故答案为:引流;
③氯化钠和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
【分析】(1)认清化学用语表示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元素,还是化合价,在正确的化学用语前或者其他位置添加适当的数字表示正确的含义;
(2)根据物质除杂的原则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解答。
24.【答案】(1)
(2)100
(3)澄清石灰水
(4)解:设生产0.22g二氧化碳气体需要碳酸氢钠的质量为;同时生成水的质量为;天然碱中碳酸钠的质量为。
答:天然碱的化学式为2Na2CO3 NaHCO3 2H2O。
【解析】【解答】(1)碳酸氢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该化学方程式为: 。
(2)解:设参与反应的氯化氢的质量为。
消耗盐酸的质量
答:消耗盐酸的质量为100g。
(3)NaHCO3完全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且Ⅱ中溶液变浑浊,而碳酸钠受热时Ⅱ中无明显现象,说明是碳酸氢钠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分析】(1)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
(2)根据Na2CO3+2HCl=2NaCl+H2O+CO2↑计算;
(3)NaHCO3完全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根据2NaHCO3Δ=Na2CO3+H2O+CO2↑,Na2CO3+2HCl=2NaCl+H2O+CO2↑进行计算 。
25.【答案】(1)降温结晶
(2)B
(3)AC;A=B>C
【解析】【解答】(1)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A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B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A中混有少量的B,要提纯A,应采用的方法是降温结晶,故填:降温结晶;
(2)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B>A>C,则t2℃时,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后,析出固体质量最多的是B,故填:B;
(3)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都为10g,B物质的溶解度大于10g,所以t1℃时,取A、B、C固体各10g,分别加入三个烧杯中,再分别倒入100g水,充分搅拌后,能形成饱和溶液的是AC,而B为不饱和溶液;
A、B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将t1℃时A、B两物质的溶液升温至t3℃时,溶解度增大,两物质都变成该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两物质的溶质质量、溶液质量都相等,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少,升温后有晶体析出,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小,由图可知,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小,所以将三个烧杯中的物质均升温至t3℃,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A=B>C;
故填:AC;A=B>C。
【分析】能利用溶解度曲线判断溶液是否饱和、改变温度时析出晶体的情况,掌握三种结晶方法的运用。
26.【答案】(1)+4
(2)NO2
(3)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
【解析】【解答】(1)SO2中氧元素化合价为-2,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故S的化合价为+4。
(2)臭氧具有氧化性,管式反应器中,通入臭氧的目的是将NO转化为NO2。
(3)塔式反应器中,废气从底端通入,浓氨水从顶端喷淋注入,其目的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
【分析】(1)根据在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计算。
(2)根据臭氧具有氧化性,进行分析。
(3)反应物的接触面积越大,反应越充分。
27.【答案】(1)温室
(2)氮
(3)B;C;D
(4)
【解析】【解答】(1)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的不断上升,从而导致温室效应;
(2)尿素CO(NH2)2含氮元素因此属于氮肥;
(3)A、在冬季,居民用燃煤取暖会产生大量的烟尘和有害气体,污染空气,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
B、节约用纸,减少树木砍伐,符合低碳生活理念;
C、出行尽量步行或骑自行车,减少化石燃料使用,符合低碳生活理念;
D、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符合低碳生活理念;
故答案为:BCD
(4)新型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和氢气转化为清洁的液体燃料甲醇(CH4O)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分析】(1)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会导致温室效应;
(2)尿素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
(3)低碳生活要求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4)二氧化碳与氢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可以反应生成甲醇与水。
28.【答案】(1)KMnO4
(2)>
(3)稀硝酸
(4)Na2SO4+Ba(NO3)2=BaSO4↓+2NaNO3
(5)5
【解析】【解答】(1)由分析可知,一定没有高锰酸钾,故填:KMnO4;(2) 加入试剂A能得到无色无味的气体,说明A是酸,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故一定含有碳酸钾,碳酸钾溶液显碱性,第①步所得无色溶液的pH大于7,故填:>;(3)由分析可知,为了不影响氯化钠和硫酸钠的检验,故加入的A是稀硝酸;(4)第③步是硫酸钠与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和硝酸钠,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a2SO4+Ba(NO3)2=BaSO4↓+2NaNO3。(5)最后滤液中的溶质有过量的硝酸钡、硝酸银和稀硝酸,还有反应生成的硝酸钠、硝酸钾共5种。
【分析】鉴定物质的组成成分应该根据实验现象具体分析。①固体物质加入足量的水溶解得到无色溶液,则说明该股体重一定没有高锰酸钾。②无色溶液加入过量试剂A得到无色无味气体和无色溶液B,则样品中中一定存在碳酸钾,试剂A为盐酸或者稀硫酸或者稀硝酸,为了不影响氯化钠和硫酸钠的检验,故加入的A是稀硝酸,无色溶液中含有试剂A。③无色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NO3)2,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溶液,则样品中一定存在硫酸钠。④无色溶液加入过量 的AgNO3溶液,得到白色沉淀和滤液,则溶液中一定存在氯化钠。
29.【答案】(1)①;②;②③④
(2)>;<;=
(3)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一种单质,也可能是多种由同一元素组成的单质的混合物
【解析】【解答】(1)氧化镁的化学式错误,镁条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Mg+O2 2MgO;Ⅱ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uSO4 =Cu(OH)2↓+Na2SO4Ⅲ高炉冶炼在高温条件下反应,方程式没有配平,二氧化碳后面不应该标气体符号。反应物中有气体,生成了气体,生成的气体物质化学式后不标气体符号,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 2Fe+3CO2(2)①金属制成合金后硬度变大。②酒精与水等体积混合时,一部分酒精分子占据了水分子之间的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占据了酒精分子之间的间隔,所以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原来的体积之和。③硫粉与氧气反应时的质量比是1:1,所以1g硫粉在1g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2g二氧化硫。(3)白磷与红磷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所以性质不同。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一种单质,也可能是多种由同一元素组成的单质的混合物,如:金刚石与石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两种单质的混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才是单质。
【分析】(1)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遵循以下原则,客观事实,能反应且生成物的化学式要写正确,要配平,条件和箭头要书写合适;
(2)根据合金的概念及分子的特性分析
(3)根据单质和混合物的概念分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