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旅游历史文化 课件(共46张PPT)- 《中国旅游文化》同步教学(西南财经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章旅游历史文化 课件(共46张PPT)- 《中国旅游文化》同步教学(西南财经版)

资源简介

(共46张PPT)
第二章 旅游历史文化
【学习目标】
1.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概况及各阶段特征。
2.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基本精神及对中国的发展产生的影响。
3.掌握中国历史文化在各方面的优秀成果及对后世的影响。
第一节 中国历史文化概述
一、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
帝制社会时期
远古时期
宗法社
会时期
历史
顺序
近代历
史时期
远 猿人
旧石器时代 古人
新人
古 新石器时代 母系氏族公社
父系氏族公社
时 五帝时代 炎黄二帝
尧舜禹

宗法社会时期
中国古代社会从夏代“家天下”开始出现了阶级和私有制度,其社会组织是由氏族、部落和部落联盟向国家政权转化,而早期的国家是以血缘亲族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为基础的。宗法制由原始氏族、部落的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成,经夏、商两代至周代逐渐完备。
改禅让制为世袭制, 建立了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主阶级政权的
最早有文字记载,如甲骨文
实行分封制,建立诸侯国
春秋、战国
东周
西周
商朝
夏朝
帝制社会时期
◆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
公元前221年,秦王赢政统一全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国家——秦。为了巩固国家的统一,他统一度量衡、文字、货币等,同时,为了防御北方匈奴南下袭击修筑了“万里长城”。秦末,沉重的赋税、徭役,严酷的刑法,连年用兵,焚书坑儒等苛政极大的破坏生产,最终激化了阶级矛盾。在公元前209年爆发了陈胜、吴广领导的第一次全国性农民起义。公元前206年,刘邦攻占关中,秦王朝灭亡。
公元前202年,经过4年的楚汉战争,最终刘邦战胜项羽建立了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公元8年,外戚王莽夺权称帝。公元23年,皇族刘秀窃取了农民起义的成果于公元25年重建汉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东汉后期,宦官专权,豪强地主残酷掠夺农民,最终导致了黄巾大起义,从此东汉中央政权形同虚设,进入了军阀割据混战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年~公元589年)
东汉末年,群雄逐鹿。赤壁之战后,曹操的势力限于中国北部,刘备则占领了中国湖北、湖南大部及四川,同时孙权则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巩固发展自己的势力,三足鼎立之势形成。公元220年,曹操儿子曹丕代汉称帝,国号魏,建都洛阳,史称曹魏;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国号汉,建都成都,史称蜀汉;公元222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建都建业,史称孙吴或东吴。至此,中国三分天下的格局最终形成。公元263年,魏灭蜀。公元265年司马炎代魏称帝,国号晋,建都洛阳,史称西晋。280年晋灭吴,南北统一。
西晋统治期间实行占田制,大封宗室,允许诸王自选长吏和按等置军,不久便爆发了“八王之乱”。这时,入居塞内的少数民族贵族乘机作乱,公元316年,匈奴人刘曜攻占长安,俘虏了晋愍帝,西晋亡。317年,司马睿在南方重建晋朝,定都建康(今江苏南京),史称东晋。此时,北方各族统治者先后建立了前赵、北凉、夏、前燕、后燕、西秦、南凉、后赵、成汉、前秦、后凉、后秦、前凉、西凉、北燕、南燕等16个国家,史称“五胡十六国”。
从420年东晋灭亡到589隋统一的170年间,中国历史进入了南北对峙的局面,史称南北朝。南朝,从420年刘裕代晋到589年隋灭陈,历经宋、齐、梁、陈四代,这些王朝的君主都是汉族,均建都于建康。北朝始于439年北魏统一北方,后北魏又分裂为东魏和西魏,随后又分别被北齐、北周所取代。最终,北齐被北周所灭。
◆隋唐时期(公元581年~公元907年)
公元581年,北周外戚杨坚篡位称帝,建立隋朝,589年,隋灭南朝政权陈,统一了中国。隋文帝杨坚执政期间推行了多项措施使隋朝初期出现了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局面。但其子杨广篡位后,奢侈腐化、穷兵黩武、大兴土木,修建了沟通南北水运的京杭大运河,使得民怨四起,最终瓦解于农民大起义的风暴中。
在隋末众多的起义中,太原留守李渊于617年起兵反隋攻占长安,次年称帝,国号唐。其子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调整政策出现了著名的“贞观之治”。690年,唐高宗皇后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史称“武周政权”。705年,唐中宗李显继位,复国号“唐”。唐末,朝政腐败,地方势力渐强,赋役繁重,加上藩镇割据,战乱不息,阶级矛盾日益激化。最终,在农民大起义的打击下,907年唐朝结束了它近300年的历程。
◆五代宋辽金元时期(公元907年~公元1368年)
公元907年,唐大将朱全忠代唐称帝,定都汴梁(今河南开封),国号“梁”,是为“后梁”。自此到北宋建立为止,在北方先后经历了五个朝代,分别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即“五代”。同时,在南方和山西则先后出现了十个割据政权,分别是吴、南唐、吴越、楚、闽、南汉、荆南、前蜀、后蜀、后汉,即“十国”。
公元960年,后周殿前都点检赵匡胤陈桥兵变,代周称帝,国号“宋”,定都汴京,是为北宋。与此同时,916年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建契丹国(即辽国);1038年,党项族首领李元昊称帝,国号“大夏”(即西夏);1115年,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建立“金”政权。这期间,宋与这些少数民族政权发生过多次战争,长期对峙直到1127年金灭北宋。
北宋灭亡当年,宋高宗赵构称帝,定都临安,是为南宋。南宋与金长期对峙。这时,北方的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汗国后对外发起了大规模的战争,1227年灭西夏,1234年灭金,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定都燕京(今北京),1279年灭南宋统一全国。
◆明清时期(公元1368年~公元1911年)
元末天下大乱,在众多英雄中,农民军领袖朱元璋后来居上于1368年在应天府(今南京)称帝,建立明朝。为巩固新政,朱元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1421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明末统治腐朽、宦官专权、土地兼并严重导致迎来了李自成、张献忠等领导的农民起义。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结束了明朝277年的统治。
明末,生活在我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逐步崛起,1616年其首领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县)建立“金”国,史称后金。1636年其子皇太极在奉天(今沈阳)称帝,改国号为清,改女真族为满族。1644年清世祖进入山海关打败李自成,定都北京。
近代历史时期
旧民主革命时期 新民主革命时期
1840年鸦片
战争爆发
1919年五四
爱国运动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二、中国历史文化的基本精神
中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些固有的思想观念和传统,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行为并得到人们的尊崇,在历史上起了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成为历史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这就是中国历史文化的基本精神。从实质上看,中国历史文化的基本精神就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民族精神。它既是中国传统文化长期发展的思想基础、文化发展过程中精微的内在动力,又是指导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由于中国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所以中国历史文化基本精神的思想也不是单纯的,而是包含着诸多要素的思想体系。
基本
精神
重德
修身
自强
不息
天人
合一
和而
不同
重德修身
重视道德修养,是中华民族道德的精髓,它集中体现了人的主体性,人是道德的本体。《大学》讲:“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高度重视德性修养,并以此作为人类安身立命之本。《老子》曰:“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乃馀;修之乡,其德乃长;修之邦,其德乃丰;修之天下,其德乃溥”,这可以视为道德文化在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封建集权国家中所作的历史贡献。此后孔子将老子的说法进行了总结,说出了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并且配上了纲常,成为一套可操作的道德体系,用来规范人的行为。 正如《大学》中所讲:“大学之道,在于明德”;“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可见道德文化可谓是文化的精髓,是统一人的行为规范的力量,是中国之所以大、之所以稳定的根源。可以说,中国的道德文化是中国文化有别于西方文化的魅力所在。
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思想认为天与人、天道与人道、天性与人性是相类相通的,因而可以达到统一。这种思想有一个逐渐演化的过程,早在西周时期的人就认为天是保佑民众的,“天乃赐禹洪范九畴,彝伦攸叙”,即是上天把九类大法赐予禹,人伦规范才安排就绪。这里是天人之间相通的萌芽。春秋战国时期,也有不少思想家有天人相通的思想。如孟子就认为天有善恶之心,人性是有天赋的,善端生来就有,因而人性与天是相通的。庄子则认为人与天地自然都是由气构成,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因而天与人是统一的。但他认为人类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破坏了自然的本性,反对一切人为,追求“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天人合一境界。根据这一思想,要求人不能违背自然,不能超越自然界的承受力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破坏自然,而只能在顺从自然规律的条件下去利用和调整自然,使之更好的为人类服务。
自强不息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清华大学的校训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又一基本精神,即使身处困境也要努力奋斗。古有周文王被关而作《周易》,孔子不得志而成《春秋》,屈原被流放写出《离骚》,左丘明失明而著《国语》,韩非子秦国被囚而书《说难》、《孤愤》等无不反映出中华民族即使遭受挫折依然奋发图强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意志。明末顾炎武有诗云:“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他认为“有一日未死之身,则有一日未闻之道”。王夫之于垂暮之年,疾病卧床,犹克服各种无法想象的困难,勤奋著书。《姜斋公行述》说他:“迄于暮年,体羸多病,腕不胜砚,指不胜笔,犹时置楮墨于卧榻之旁,力疾而篡注。”亦是自强不息的真实写照。自古以来,中华民族每次遭受外族侵略和重大灾难时,这种精神表现的更为突出。今天的中国依然在自强不息精神的鼓舞下实践和传承着这一璀璨的精神瑰宝,中国人民也在困难面前表现出了坚忍不拔的意志和不息奋斗的精神。
和而不同
“以和为贵”是中国文化的根本特征和基本价值取向。“君子和而不同”正是对“和”这一理念的具体阐述。原话出自孔子的《论语》,谓之“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意思是说,君子以和为准则,听取各种不同的声音,独立思考,加以判断,不肯盲从附和;小人则反之。“和而不同”追求的是内在的和谐统一,而不是表象上的相同和一致。和而不同的思想,肯定了事物是多样性的统一,主张以广阔的胸襟、海纳百川的气概容纳不同意见,以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提倡在主导思想的规范下,不同派别、不同类型、不同民族之间思想文化的交相渗透,兼容并包,多样统一。在中国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如儒道互补,儒法结合,儒佛相融,佛道相通,援阴阳五行入儒,儒佛道三教合一,以至于对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外来宗教也都能容忍和吸收,表现出“有容乃大”的宏伟气魄。
第二节 中国历史的文化积淀及贡献
一、思想文化
中国古代学术思想是构成中国文化核心的东西,是历代哲人的哲学思想和理念。它不仅展现了中华民族无穷的智慧和创造力,同时也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灵魂与品格,它是古代先哲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虽然现在先进的科学技术与民主的思想已经深入人心,但这些传统而优秀的思想文化仍然在心灵深处影响和支撑着中国人的精神家园。
思想文化
思想文化
魏晋玄学
汉代经学
宋明理学
先秦诸子学
清代朴学
先 秦 诸 子 学
孔孟之道:入世之学,强调“仁爱”
老庄思想:出世之学,强调“无为”
墨家理论:“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葬”、
“节用”、“非乐”、 “非命”、“尊天”、“明鬼”
法家学术:主张“以法治国”
汉代经学:经学是训解、阐发和研究儒家经典的学问,它是在
汉代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体系,它是对先秦儒学的发扬和传承。
魏晋玄学:玄学是对《老子》、《庄子》和《周易》的研究和
解说,产生于魏晋,是魏晋时期的主要哲学思潮,是道家和儒
家融合而出现的一种哲学、文化思潮。
宋明理学:宋明理学是儒学在经历了先秦儒学、两汉经学之后
的又一个重要的发展过程,它是一种以儒、道、佛三教合一为
特征的新儒学,它把人的自我完善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强调“存
天理,灭人欲”,对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了深入研究,并提
出了一系列重要的道德规范和修养方法。
清代朴学:朴学又称考据学,是针对理学的空疏而言的。它主
张学问重史实依据。
二、科技文化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几千年的文明史上,中华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历史文明,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更是在秦汉到宋元的千余年间长期领先于世界各国。据1975年出版的《自然科学大事年表》记载,明代以前,世界上重要的创造发明和重大的科学成就大约300项,其中中国大约175项,占总数的57%以上,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我国先进的技术成就和在天文、历法、数学、医药等方面的科学知识的向外传播,对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在现体
历法
天文
数学
医学
科技文化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粹,是中国古代
劳动人民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它们被称为是改变世界历史
进程的伟大科学技术成就,极大的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发明
四大
指南针
造纸术
火药
印刷术
包括
传统文
化常识
三、传统文化常识
阴阳八卦
官制科举
宗法礼仪
姓名称谓
阴阳八卦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阴阳学说认为,自然界的任何事物都包
括着阴和阳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而对立的双方又是相互统一的。阴阳的
对立统一运动,是自然界一切事物发生、发展、变化及消亡的根本原因。
五行学说认为,木、火、土、金、水五种最基本的物质是构成世界不可
缺少的元素。它们之间存在着生、克、乘、侮的关系。五行的相生相克关
系,可以解释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辩证法思想,它认为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在阴阳二气作用的推动下滋生、发展和变化的。
八卦,是我国古代的一套有象征意义的符号。用“一”(阳爻)代表阳,
用“--”(阴爻)代表阴,用三个这样的符号,组成八种形式,即为八卦。
八卦互相搭配又得到六十四卦,用来象征各种自然现象和人事现象。
宗法礼仪
宗法制是按照血统远近以区别亲疏的制度。早在原始氏族时期宗法制就有所萌芽,但作为一种维系贵族间关系的完整制度的形成和出现,则是西周时期的事情。当时,宗族内实行严格的宗法制度,其目的在于稳固贵族阶级的内部秩序,解决贵族之间矛盾,防止贵族间对于权位和财产的争夺。
礼仪是中国古代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阶级统治的有力工具。礼在古代使用广泛,历代学者多有研究,使礼学成为一套系统的专门学问,出现了众多的研究礼学论著,其中以讲述政治制度与礼仪制度的三部儒家经典《周礼》、《仪礼》和《礼记》为最,被列入“十三经”之中。
官制科举
官吏制度和科举制度是我国历代沿袭传承的一种相辅相成的人才制度。科举制度用于选拔人才,官吏制度用于任用和管理人才为国家、社会所用。历代职官建置因受社会性质及政治形势制约,变化较多,一般从中央和地方两个方面进行介绍。
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中国古代一种选官制度,首创于隋朝。在此之前,官吏选拔制度先后经历了世卿世禄制、察举征辟制、九品中正制的演变。从隋至清末,科举制度沿用1300余年,一直是国家选拔官吏的主要途径,影响巨大。
以明朝为例,介绍科举考试程序:
首先,需通过童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取得生员资格,进入学校。
其次,参加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乡试第一名
称解元,会试第一名称会元,殿试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
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合称三鼎甲。乡试、会
试、殿试为一人所得称“连中三元”。
考试内容皆为八股文。八股文是以四书、五经中的文句做题目,依照题
义阐述其中的义理,措词要用古人语气,结构固定,字数有一定限制,句
法要求对偶,内容包括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
股八个部分组成。
姓名称谓

姓的分支

名的解释和补充,成人后方可取

幼名,为长辈呼唤所用

母系氏族时期留下的族号

期盼、寄托、感情的表达
1.姓氏、名字、号、避讳
称谓是人们用来称呼的名称,在我国古代由于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关系不同,称呼也有所不同。在社会交往中,从重礼仪的角度出发,中国古代形成了一套严格的规范,在不同情况下要能够正确使用。古代的称谓,有些因为不常使用已经逐渐消失,但大多数仍保存在文献或口语里沿用至今。在与人交往中,是否能恰当称呼自己及对方是关键的一步,它不仅能反映一个人的文化素养,还会影响到他人对自己的判断进而影响下一步的交往。
2.称谓
【思考与练习】
一、填空题
1.尧舜禹是继黄帝之后三位贤能的部落联盟首领,当时部落联盟首领的产生实行民主推选的“ ”,直至禹的儿子启建立夏朝开始了家天下的“ ”。
2.为了防御北方匈奴南下袭击,秦始皇以大量的人力连接以前燕、赵、魏等国的长城,筑成了一条东起辽东郡(今辽宁辽阳县北),西到临洮(今甘肃岷县),世界上古代最伟大的建筑工程之一——“ ”。
3.中国传统的历法称为 ,源于我国最早的历法是夏代的历法。
4.我国现存较早的重要医学文献《 》的编订奠定了我国医学的理论基础。
5.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一种选官制度,首创于 。
二、判断题
1.“春秋五霸”为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楚庄王、越王勾践。( )
2.周朝是中国史书记载的第一个朝代。( )
3.公元221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建都建业(今江苏南京),史称孙吴或东吴。( )
4.历史上“五代十国”中的“五代”分别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
5.《大学》提出的“修齐治平”就是根据孟子的“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这种思想发展而来的。( )
6.经学,主要是指儒家经典《易》、《书》、《诗》、《礼》、《乐》五经之学。( )
7.宋明理学属于唯物主义哲学范畴。( )
8.唐代时杰出的天文学家一行和尚曾通过黄道游仪观察日、月、五星的位置和运动,发现了卫星位置移动的现象。( )
9.名医扁鹊,后代医家奉之为“脉学之宗”。他发明的“四诊法”(望、闻、问、切)成为中国中医传统的诊病法。( )
10.“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继位。他执政期间,政治清明,国力强盛,史称“开元盛世”。( )
三、复习思考题
1.历史往往惊人的相似,请以中国历史发展的脉络来说明此观点的正确与否。
2.分析中国历史文化中“和而不同”的基本精神对现代文化的影响。
3.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道家思想与儒家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4.中国文化中的传统称谓在现今社会是否普遍使用,意义是否相同,试举例说明。
5.简述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案例分析
思考:
1.上海世博会如何有效传递中国传统文化?体现在哪些方面?
2.世博会中国馆的设计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有机融合?试举例说明。
3.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对发展旅游有何影响?
世博——让中华文化更精彩
【实训拓展】
实训内容 中国历史文化知识及基本精神
实训目的 掌握中国历史文化基本精神;
发现并领悟历史文化遗迹中蕴含的历史文化知识及精神;
提高对历史文化类旅游产品的认知能力。
实训准备 参观所在城市的一处历史古迹,寻找、发掘和体会其中遗存的历史文化知识及精神。
实训过程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景点进行讲解,重点突出历史精神
实训地点 当地旅游景点
实训小结 以组为单位,写出实训报告。
实训作业 通过对实地旅游景点的考察,谈谈你对此景点旅游产品在突出历史文化特色及精神方面开发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指出这项产品今后应怎样在打造传统历史文化上下功夫,以便在更好的传承中国历史文化的同时提高旅游产品的知名度。
【网站链接】
http://tc./中国旅游文化网
http://www./世界旅游文化网
http://www.zhls.org/中国历史文化网
http://www./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网http://www./中华五千年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