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旅游民俗文化 课件(共68张PPT)- 《中国旅游文化》同步教学(西南财经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8章旅游民俗文化 课件(共68张PPT)- 《中国旅游文化》同步教学(西南财经版)

资源简介

(共68张PPT)
第八章
旅游民俗文化
《中国旅游文化》
【学习目标】
1.了解民俗的概念、特点及构成;
2.掌握中国民俗文化与政治、经济、宗教、民族及语言文学的联系;
3.掌握汉族、藏族、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壮族民俗文化的基本内容。
《中国旅游文化》
第一节 中国民俗文化概述
第二节 汉民族民俗
第三节 中国少数民族民俗
《中国旅游文化》
第八章 旅游民俗文化
《中国旅游文化》
第一节 中国民俗文化概述
一、民俗的概念
二、民俗的特点
三、民俗的构成
《中国旅游文化》
一、民俗的概念
(一)民俗的概念
民俗是在人类社会长期发展中形成的,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衣食住行、礼仪、信仰、风尚、娱乐等民间风俗习惯的总和,是经社会约定俗成并流行、传承的民间文化模式,是一种文化的积淀。
《中国旅游文化》
二、民俗的特点
1.多样性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十里不同音”
“一方水土一方人”
“橘生淮南则为桔,生于北而为枳”
《中国旅游文化》
2 .延续性
民俗逐渐通过习俗、习惯等形式逐渐沉淀下来,具有代代相传的特点。
压岁钱风俗
《中国旅游文化》
3 .变异性
南迁的汉族在建筑上和北方汉族便是截然不同,南方的吊角楼与北方四合院两种不同类型民居建筑
《中国旅游文化》
4 .集体性
民俗是社会约定俗成的习惯和习俗,是集体性创造的产物。
《中国旅游文化》
牧业民俗
2
渔业民俗
3
林业民俗
4
5
手工业民俗
6
养殖民俗
服务业民俗
7
1
农业民俗
三、民俗的构成
1.生产劳动民俗
《中国旅游文化》
2.日常生活民俗
1
服饰民俗
2
饮食民俗
3
居住民俗
4
交通与行旅民俗
《中国旅游文化》
3.社会组织民俗
1
家族
2
行会
3
结社组织
《中国旅游文化》
4.岁时节日民俗
1
宗教性节日及民俗
2
生产性节日与民俗
3
年节及其民俗
4
文娱性节日及民俗
《中国旅游文化》
5.人生仪礼
1
日常生活礼仪
2
节俗节庆礼仪
《中国旅游文化》
6.游艺民俗
1
口头文学
2
民间音乐和舞蹈
3
民间戏曲与曲艺
4
民间竞技
5
民间游戏
《中国旅游文化》
7.民间观念
1
神灵崇拜
2
生活禁忌
3
俗信
4
民间诸神
《中国旅游文化》
8. 民间文学
1
散文的神话
2
民间传说
3
民间故事
4
韵文的歌谣
5
长篇叙事诗以及小戏
6
说唱文学
8
谜语
7
谚语
语言艺术
《中国旅游文化》
第二节 汉民族民俗
一、汉族的经济民俗
二、汉族的社会民俗
三、汉族的信仰民俗与禁忌
四、汉族的节日民俗
《中国旅游文化》
汉族因汉王朝而得名,此前称为华夏族,“华”是“章服之美”的意思,“夏”是“礼仪之大”的意思。汉族主要源于黄炎,东夷等部落联盟,同时吸收了周围部分苗蛮,百越,戎狄等部落联盟的成分而逐渐形成,所以汉族本身就是由不同民族融合而成的,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汉族已经广泛分布在中国的大江南北,在民俗上的表现就是千姿百态、花样纷繁。
饮食民俗
主食
副食
传统饮料
烹饪
菜系
饮食惯制
1.汉族的饮食民俗
《中国旅游文化》
《中国旅游文化》
一、汉族的经济民俗
建筑民俗
木结构
梁柱结合
坐北朝南
大屋顶
大框架
讲究风水
2.汉族的建筑民俗
《中国旅游文化》
《中国旅游文化》
二、汉族的社会民俗
(一)婚葬民俗
①纳采
②问名
③纳吉
④纳征
⑤请期
⑥亲迎
1.婚姻仪式
婚礼程序
1、铺毡、传袋、跨马鞍
2、拜堂
3、入洞房
4、合卺、结发
5、坐帐
6、闹洞房
《中国旅游文化》
《中国旅游文化》
2、丧葬仪式
停尸
招魂
报丧
吊唁
备棺
入殓
出殡
安葬
丧葬仪式,民间俗称“送终”、“办丧事”,是为死者殓殡、奠葬、哭丧、安魂的礼节。丧礼被视为“凶礼”,亦被认为是人生最后一项“通过仪式”,标志着人生的终结,因而是一项备受重视的仪礼。
《中国旅游文化》
在安葬之后,家属仍有很多事情要做。如“送火”,下葬当晚,家人用稻草编扎一条2米长的秆带,点燃送至坟前,意即送火种来给逝者“照明、煮食”等;次晚送至半路,放在路边,意即逝者可“认路来取”;第三晚将火种置自家门侧,“逝者自行来取可也”。此举也有一连七日的。再如服丧,死者下葬后一个月内(各地或长或短)家人和至亲要给死者戴孝。
《中国旅游文化》
《中国旅游文化》
1.迎宾礼仪
迎宾礼仪是我国古礼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简略来说,就是相互见面的礼节。包括趋、拜、拱手、作揖、唱喏、长跪、鞠躬、寒暄、叉手、颔首致意等,还有古代女子礼节“道万福”。
《中国旅游文化》
(二)礼仪民俗
《中国旅游文化》
(二)礼仪民俗
酒席
东道
首席
宴饮座次
祝酒
陪饮
2.宴请礼仪
洗尘
饯行
3.寿庆礼仪
凡男女不及50岁者,只称过生日,不称寿庆。年满50岁以上,才能举行寿庆,接受儿孙和亲朋好友祝寿。有些地区男性逢一(即51、61、71)、女性逢十(即50、60、70),谓之过大生日。也有的地区以六十、八十岁为大寿。寿庆时,办寿品,备宴席,设乐队,张灯结彩,悬挂寿星、寿幛、寿联,请戏班子演戏,行叩拜礼,吃长寿面等。
《中国旅游文化》
《中国旅游文化》
(三)游艺民俗
1
相声、小品、评书
2
秧歌舞与舞狮子
3
武术、围棋、象棋、麻将
相声是一种民间说唱曲艺,主要采用口头方式表演,是扎根于民间、源于生活、又深受群众欢迎的曲艺表演艺术形式。
《中国旅游文化》
1
相声、小品、评书
小品,就是小的艺术品。广义的小品包涵很为广泛。狭义的小品泛指较短的关于说和演的艺术。
《中国旅游文化》
评书是流行于中国北方地区的艺术,作为一种独立的说书品种,大约形成于清代初期。许多资料证明,评书虽然是口头讲说的表演形式,但其艺人来源却多为“唱曲”的转行,评书在江南则称为评话。它历史悠久,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口头文学。
《中国旅游文化》
秧歌舞,又称扭秧歌,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也是一种民间广场中独具一格的集体歌舞艺术,深受农民欢迎而热闹非凡。秧歌舞具有自己的风格特色,一般由舞队十多人至百人组成,扮成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和现实生活中的人物边舞边走,随着鼓声节奏,善于变换各种队形,再加上舞姿丰富多彩,深受广大观众的欢迎。
《中国旅游文化》
2
秧歌舞与舞狮子
舞狮子
舞狮子分为南狮与北狮两种。南狮又称醒狮,造型较为威猛,舞动时注重马步,主要是靠舞者的动作表现出威猛的狮子型态,一般二人舞一头。北狮的造型酷似真狮,狮头较为简单,全身披金黄色毛。舞狮者(一般二人舞一头)的裤子,鞋都会披上毛,未舞看起来已经是维肖维妙的狮子。狮头上有红结者为雄狮,有绿结者为雌性。北狮表现灵活的动作,与南狮着重威猛不同。舞动则是以扑、跌、翻、滚、跳跃、擦痒等动作为主。
《中国旅游文化》
《中国旅游文化》
武术,是打拳和使用兵器的技术,是中国传统的体育项目。其内容是把踢﹑打﹑摔﹑拿﹑跌﹑击﹑劈﹑刺等动作按照一定规律组成徒手的和器械的各种攻防格斗功夫﹑套路和单势练习。
《中国旅游文化》
3
武术、围棋、象棋、麻将
围棋起源于中国古代,是一种策略性的二人棋类游戏,使用格状棋盘及黑白二色棋子进行对弈。
《中国旅游文化》
象棋,又称中国象棋,在中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属于二人对抗性游戏的一种,由于用具简单,趣味性强,成为流行极为广泛的棋艺活动,是一项汉族非常喜欢的娱乐活动。
《中国旅游文化》
麻将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不仅具有独特的游戏特点,而且是集益智性、趣味性、博弈性于一体的运动,魅力及内涵丰富、底蕴悠长的东方文化特征,因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旅游文化》
《中国旅游文化》
(四)工艺民俗
1.丝织刺绣
《中国旅游文化》
2.瓷器
《中国旅游文化》
3.雕塑
《中国旅游文化》
汉族
信仰
民俗
1.信仰
原始宗教
儒教
道教
佛教
其他宗教
2.禁忌
忌用筷子敲击
忌用单手端送
忌用筷子掏牙
忌暴食暴饮
忌讳掌心向下
三、汉族的信仰民俗与禁忌
《中国旅游文化》
四、汉族的节日民俗
春节
元宵节
清明节
端午节
七夕节
中秋节
节日民俗
重阳节
冬至节
腊八节
《中国旅游文化》
《中国旅游文化》
第三节 中国少数民族民俗
《中国旅游文化》
一、藏族
(一)藏族的经济民俗
1.藏族的饮食民俗 2.藏族的生产民俗
(二)藏族的社会民俗
1.婚姻民俗 2.丧葬民俗
3.礼仪民俗 4.民间文学
5. 工艺民俗
(三)藏族的信仰民俗与禁忌
1.信仰 2.禁忌
(五)藏族的节日民俗
《中国旅游文化》
青稞
酥油茶
《中国旅游文化》
唐卡艺术
《中国旅游文化》
二、蒙古族
(一)蒙古族的经济民俗
1.蒙古族的饮食民俗 2.蒙古族的生产民俗
(二)蒙古族的社会民俗
1.婚姻民俗 2.丧葬民俗 3.礼仪民俗
4.民间文学 5 .工艺民俗
(三)蒙古族的信仰民俗与禁忌
1.信仰 2.禁忌
(四)蒙古族的节日民俗
《中国旅游文化》
马头琴演奏
《中国旅游文化》
三、回族
(一)回族的经济民俗
1.饮食民俗 2.生产民俗
(二)回族的社会民俗
1.婚姻民俗 2.丧葬民俗 3.礼仪民俗
4.游艺民俗 5.工艺民俗
(三)回族的信仰民俗与禁忌
1.信仰 2.禁忌
(四)回族的节日民俗
《中国旅游文化》
回族服饰
《中国旅游文化》
四、维吾尔族
(一)维吾尔族的经济民俗
1.饮食民俗 2.生产民俗
(二)维吾尔族的社会民俗
1.婚姻民俗 2.丧葬民俗 3.礼仪民俗
4.游艺民俗 5.工艺民俗
(三)维吾尔族的信仰民俗与禁忌
1.信仰 2.禁忌
(四)维吾尔族的节日民俗
《中国旅游文化》

十二木卡姆
《中国旅游文化》
五、壮族
(一)壮族的经济民俗
1.饮食民俗 2.生产民俗
(二)壮族的社会民俗
1.婚姻民俗 2.丧葬民俗
3.礼仪民俗 4.工艺民俗
(三)壮族的信仰民俗与禁忌
1.信仰 2.禁忌
(四)壮族的节日民俗
壮族建筑
《中国旅游文化》
《中国旅游文化》
一、填空题
1.我国少数民族中分布最广的是 ,全民信仰______。
2.汉族因汉王朝而得名,此前称为华夏族,“华”是“ ”的意思,“夏”是“ ”的意思。
3.汉族群众忌用 敲击锅、盆、碗、碟,忌用有裂缝的碗碟、茶具;给客人盛饭菜或沏茶时忌用 给长辈端送接东西。
4.《 》是藏族人民集体创作的一部伟大的英雄史诗,历史悠久,结构宏伟,卷帙浩繁,内容丰富,气势磅礴,流传广泛。
5. 是蒙古族牧民迎送客人和日常交往中使用的礼节。
【思考与练习】
《中国旅游文化》
二、选择题
1.清明节属我国二十四个节气之一,也是传统节日,节期在公历每年()。
A.四月初五B.4月5日C.五月初五D.八月十五
2.下面对清明节的民俗活动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扫墓B.插柳C.踏青D.悬挂蒲艾
3.在下列礼仪民俗中,不属于蒙古族的是()。
A.献哈达B.客来敬茶C.斟酒敬客D.磕头礼
4.“三月三”传统歌节是()的节日。
A.回族B.藏族C.壮族 D.蒙古族
《中国旅游文化》
三、复习思考题
1.中国传统节日的民俗特点是什么?
2.为什么说,我国的传统节日是农业文明的伴生物?
3.中国古代的婚姻仪礼“六礼”指的是什么?
4.让死者回归大自然的落葬方式有哪几种?
《中国旅游文化》
【案例分析】
【案例】“十里红妆”结婚仪式
“十里红妆”是旧时嫁女的场面。人们常用“良田千亩,十里红妆”形容嫁妆的丰厚。旧俗在婚期前一天,女家将置办的奁具雇挑夫送往男家,由伴娘为之铺陈,俗称“铺床”或“发嫁妆”。这铺房尽管不在婚姻六礼之列,但长期以来却是汉族婚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富家嫁妆惊人,床桌器具箱笼被褥一应俱全,日常所需无所不包。发嫁妆的队伍排列绵延数里,故称“十里红妆”。这一风俗延续到解放后。“文革”期间,十里红妆器物被斥为“四旧”,精雕细刻的花轿,工艺精湛的婚床,朱砂黄金漆就的家具全被付之一炬。
《中国旅游文化》
后经民间收藏家何晓道发起抢救、发掘、保护十里红妆的行动,并得到宁海县委县政府的支持和帮助,深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意义重大,于是,一座以保护“十里红妆”婚嫁风俗的民俗博物馆得以落成——十里红妆博物馆。在这里,何晓道先生将自己收藏的1260件藏品(后增加到1760件)拿出来展示。据悉,这是浙江省规模最大的私人民俗博物馆,也是全国第一个以婚俗为主题的民俗博物馆。
《中国旅游文化》
十里红妆在宁海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名声日显,参观者纷至沓来。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十里红妆婚俗文化,保护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宁海县启动“十里红妆”博物馆扩展项目,在县城划出108亩黄金宝地,总投资1.4亿元,建十里红妆博物馆和古建筑文化街,文化街将复原何晓道收购的数十栋明清建筑。采用的体制也是国助民办。同时,与之有关的《十里红妆女儿梦》、《江南明清门窗格子》、《江南民间椅子》、《红妆》、《十里红妆》等图书和电影也相继完成、出版。围绕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形成的产业链日渐形成,不仅保护了可能将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拉动了地方经济。民俗牵动经济发展的作用可见一斑。
请联系这一案例,浅析民俗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中国旅游文化》
【实训拓展】
实训内容 中国民俗风貌及其文化内涵
实训目的 调查各个民族分布,语言,衣食住行,婚丧,节,礼,禁等民俗风情,深刻体会中国各少数民族的民俗风貌
实训准备 选取自己所感兴趣的民族,调查其民俗风情,并做成PPT,与同学们一起分享
实训过程 预先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查阅相关资料,做出PPT,实训课上,小组代表进行讲解
实训地点 民俗村
实训小结 以组为单位,做出PPT
实训作业 每个小组重点负责一个民族的考察,通过资料搜集,做出PPT演示,并附实训总结
《中国旅游文化》
【网站链接】
http://www./中国民俗网
http://www.chinesefolklore./中国民俗学网
http://www..cn/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http://www./福客民俗网
http://www.pkucn.com/chenyc/民间文化青年论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