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同步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一课 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同步练习(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法律与生活

资源简介

第一课 在生活中学民法用民法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0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中,将刑法第十七条增加了“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对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 )
①应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能完全辨认上述违法行为
②触犯刑法,或者依法负刑事责任,或者不负刑事责任
③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是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充分条件
④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加强教育,增强其法律敬畏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条规定,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下列不属于我国民事法律关系范畴的是( )
①张某因参与盗窃国家保护树种金丝楠木被捕
②乙公司与某政府部门签订了一份智能办公系统销售合同
③丙与丁协商一起去参加草莓音乐节,后丁因私事未赴约
④李某因城区旧城改造而搬迁,在搬迁过程中,因公司施工不当而受伤,住院治疗费用数千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民法基本原则是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和司法机关审理民事案件时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以下关于违反民法典基本原则的行为判断,对应正确的是( )
①张某用次品瓷器冒充真品,并以真品的价格卖给李某——诚信原则
②李某在某金店试戴一款首饰后,商家强行要求其购买——自愿原则
③某快递公司以“女性”为由拒绝了小美参与求职应聘——公平原则
④某市建筑工程的招标投标中,规定本市企业有优先权——绿色原则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4.小朋友毛毛喜欢恶作剧,经常按下小区电梯内所有楼层的按钮,影响邻居们正常出行。业主徐先生非常愤怒,调出毛毛在电梯内恶作剧的监控视频,发布在业主微信群上,曝光了毛毛的正脸、姓名以及家庭房号,大家纷纷批评指责毛毛的行为。毛毛被侵犯了( )
①肖像权
②姓名权
③隐私权
④名誉权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赵某到某快递公司给朋友钱某寄一份物品,转交相关物品后,赵某填写了快递单,付清了快递费。运输过程中,邮件丢失,赵某付诸法律。在这起民事法律关系中( )
①主体是赵某和快递公司
②快递公司是权利人,赵某是义务人
③客体是寄送的快递物品
④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通常是对等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民法典是民事权利的宣言书和保障书,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下列行为与民法典原则对应正确的有( )
①强买强卖违背公平原则
②黄先生为儿子取名“黄河”——违背公序良俗原则
③某商家申明对有奖销售有最终解释权违背平等原则
④某工厂向周边农田排放工业废水——违背绿色原则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7.某服装公司在未征得知名演员小西同意的前提下,将小西的姓名、肖像与公司品牌相关内容进行剪切、组合,制作成宣传海报,置顶在公司商城首页,营销获利。小西将该公司诉至法院。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被告侵犯了原告的肖像权、姓名权
②姓名权是小西享有的身份权
③被告应向原告赔礼道歉、采取补救措施
④经营者不得侵犯他人合法权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2023年6月,小李向小王借款50万,购买了某小区商品房一套,并写下借据一张。8月,小李与小张签订装修合同,约定装修总价为20万,小李先付一半,验收合格后支付余款。2024年1月,房屋装修通过验收,小李付清余款。据此判断( )
①小李购买商品房的客体是行为
②小李是权利人,小张是义务人
③小李向小王借款的客体是行为
④50万借款属于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书法家张某在参观小学生书法展览时,发现11岁的王某极具天赋。遂对王某表示愿意赠与其60万元,且要求该笔资金只能用于王某的书法学习,王某当场接受。其父母知悉后,明确表示拒绝。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父母应维护王某的利益,赠与有效 B.王某获赠属于纯获利益,赠与有效
C.王某的父母可拒绝接受,赠与无效 D.王某可以独立判断,赠与有效
10.谢某在一商店遗失某品牌手机一台,后被潘某拾得。谢某经寻找无果,遂报警。之后,通过该手机品牌公司后台查询,发现该手机被潘某之子何某使用。何某被发现后遂将手机送交当地派出所,谢某领回该手机。但谢某在使用手机的过程中发现手机ID无法解除,无法正常使用。经手机专卖店检测,该手机被他人通过“刷机”隐藏ID致使手机无法正常使用。本案中( )
①何某因不当操作致使手机无法使用,侵害了谢某的民事权益,需承担相应民事责任
②潘某、何某的行为既违反了法律规定,也违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③潘某的行为虽存有不被发现就把手机据为己有的侥幸心理,但谈不上侵权
④如果潘某拾得手机、妥善保管并归还,可以向谢某行使索要报酬的请求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条规定,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下列属于我国民事法律关系范畴的是( )
①某区检察院对周某等人以涉嫌集资诈骗罪向法院提起公诉
②甲对乙说:“如果你考上研究生,我就嫁给你。”
③甲向乙借人民币20元忘记归还,乙向甲索要
④甲装修房屋时未做好防水导致楼下乙的墙面损坏引起纠纷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下列属于我国民法调整的民事法律关系的是( )
①张同学与李同学约定假期一起去欢乐谷游玩
②甲男与乙女登记结婚形成的婚姻关系
③甲向乙问路,乙欣然指路,但因乙疏忽而指错方向
④甲向乙借100元而形成的债务关系
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下列案例适用民法调整的是( )
①徐某在自家阳台上搭建鸽舍,饲养、放飞信鸽扰民休息
②孙某出版书籍获得稿费后,向税务机关缴纳个人所得税
③钱某将古画转卖给朋友吴某后反悔,要求吴某归还古画
④叶教授将自己的发明创造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专利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14.“人肉开盒”又称“开盒挂人”,那些能仅凭一个账户名字就可获取对方的手机号、真实姓名、家庭住址等个人信息的人,又被称为“开盒者”。被“开盒”者则会受到没完没了的电话轰炸、网络谩骂,而且“开盒者”还会纠集很多人一起骚扰。对此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①个人信息与隐私权密切相关,受到法律保护
②保护个人信息对保护自然人的人身和财产权益意义重大
③“开盒挂人”严重侵犯了自然人的身份权
④个人信息属于隐私,不容过度处理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5.原告宋某与被告孔某是朋友关系,2020年6月,孔某因经营周转需要,在宋某处借款20万元,并出具借款合同一份,双方未约定借款期限及借款期间内利息,后被告陆续偿还原告9万元,剩余部分原告始终索要未果,后诉至法院。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上述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是宋某和孔某
②上述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剩余部分欠款
③上述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是宋某和孔某的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
④宋某和孔某的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是完全同等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人身自由是自然人真正成为独立的民事主体的前提,人格尊严是人之为人所必需的人身利益,下列属于侵害公民姓名权的是( )
①罗某因发帖侮辱、抹黑抗美援朝英烈
②王某在满18岁时到派出所改名为与外地的朋友一样的名字
③甲盗用乙身份证办理信用卡
④奥运健儿姓名被恶意注册商标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张某在某月子服务中心接受月子中心提供的产后护理服务。合同履行完成后,张某根据其消费体验,在小红书平台发布了“避坑某月子服务中心”的帖文,帖文中提及该月子中心月嫂素质参差不齐、月嫂在照顾小孩时看手机、月子餐难吃、产妇护理不及时等问题,并对上述言论附相关照片佐证。某月子服务中心认为张某在入住会所期间除因与月嫂性格不合要求更换外,对月子服务中心各项服务均未提出任何不满。现张某对相关事实篡改和恶意夸大,进行恶意差评误导网友,导致其企业名誉和形象严重受损,遂诉至法院要求张某停止侵权、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12万元。
相关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五条:消费者享有对商品和服务以及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进行监督的权利。
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判断张某的做法是否侵犯了该月子服务中心的名誉权,并说明理由。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检察机关坚决守护“国防绿”“英烈红”。2023年,检察机关依法惩治危害国防利益、侵犯军人军属和英雄烈士合法权益犯罪,起诉364人,同比上升7.1%。报告显示,2023年,检察机关办理国防和军事领域、军人权益保护领域公益诉讼1202件。
杭州互联网法院对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人民检察院提起的郭某某、何某某、付某某英烈保护民事公益诉讼案公开开庭审理,当庭判令3名被告在国家级媒体公开赔礼道歉,并赔偿公益损害赔偿金共计15万元,用于何克希等革命英雄的纪念、缅怀及保护等社会公益事项。2022年10月至2023年7月,郭某某(账号粉丝量2.8万)、何某某(账号粉丝量356万)、付某某(账号粉丝量约0.5万)通过各自的自媒体账号制作并发布介绍负面历史人物的短视频。3人发布的短视频中,将开国少将何克希的照片用作负面历史人物的头像,相关视频在互联网上被大量浏览转发。2023年8月,何克希的家属发现上述情况,并向检察机关反馈。
检察机关依据民法典中以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罪对郭某某、何某某、付某某提起公诉。3名被告的行为不仅伤害了革命英雄亲属的情感,也破坏了尊崇英雄烈士的社会风气和公共道德,不利于民族共同利益的赓续传承,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依法应当承担民事侵权责任。
结合材料并运用《法律与生活》相关知识,分析检察机关向郭某某等3人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合理性。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现实生活中,侵犯公民人格权的事件时有发生。未成年人任某经人介绍到周某处学习杂技并共同生活。周某未征得任某父母同意,将其姓名改为周任某,任某参加电影拍摄并担任该片女主角“狗娃”的扮演者。后来任母将任某从周某处接走,并且再未回周某处。电影获奖后,制片方柏某去周某处通知任某领奖时,周某告知柏某,任某已由其母领走,至今音讯全无,任某家中早已四壁空空。柏某依据周某所撰写了《狗娃,你在哪里》一文公开发表,文中有“半年多过去,狗娃仍无踪影”“狗娃已失踪二十多天了”等信息,并附有柏某拍摄的任某三幅生活照,多家报纸相互转载。上述媒体相互传播任某失踪的消息,使其精神受到极大打击。为此,已经成年的任某向居住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诉被告周某侵犯其姓名权、名誉权,被告柏某侵犯其名誉权、肖像权。
结合材料并运用《法律与生活》相关知识,对原告任某的诉讼主张进行评析。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几年明星被侵权案件屡屡出现,在未签定合同的前提下,很多商家擅自借用明星的热度来提高自身产品的知名度。女演员高某某与云南某食品公司侵权案纠纷一审的法律文书正式公开,文书显示被告擅自在对外推广宣传过程中及产品外包装上使用了高某某的照片和名字,对公众造成一定的误解,最终法院宣判被告停止销售侵权产品,并且向原告道歉并赔偿20.4余万元。
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知识,分析该被告供应商涉嫌侵犯原告哪些人身权利;原告向法院提起诉讼,理由是什么
参考答案:
1.C
【详解】①:对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属于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而不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①错误。
②:“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对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触犯刑法,或者依法负刑事责任,或者不负刑事责任,②正确。
③:核准追诉的条件为:有证据证明存在犯罪事实,且犯罪事实是犯罪嫌疑人实施的;涉嫌犯罪的行为应当适用的法定量刑幅度的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或者死刑的;涉嫌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后果特别严重,虽然已过二十年追诉期限,但社会危害性和影响依然存在,不追诉会严重影响社会稳定或者产生其他严重后果,而必须追诉的;犯罪嫌疑人能够及时到案接受追诉的,所以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不是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充分条件,③错误。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中,将刑法第十七条增加内容,可见对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应加强教育,增强其法律敬畏心,④正确。
故本题选C。
2.A
【详解】本题为逆向选择题。
①:张某因参与盗窃国家保护树种金丝楠木被捕,属于刑事案件,①不属于民事法律关系,符合题意要求。
②:某政府部门与乙公司签订一份智能办公系统销售合同,属于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属于民事法律关系,②不符合题意。
③:丙与丁协商一起去参加草莓音乐节,后丁因私事未赴约。他们之间的协商行为并未形成民法意义上的权利义务关系,未涉及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因此,③不属于民事法律关系,符合题意要求。
④:李某因城区旧城改造而搬迁,在搬迁过程中,因公司施工不当而受伤,住院治疗费数千元,涉及人身关系,属于民事法律关系,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3.A
【详解】①:张某用次品瓷器冒充真品,并以真品的价格卖给李某,以假充真,违反了诚信原则,①符合题意。
②:李某在某金店试戴一款首饰后,商家强行要求其购买,违反了自愿原则,②符合题意。
③:某快递公司以“女性”为由拒绝了小美参与求职应聘,违反了平等原则,不是公平原则,③对应错误。
④:某市建筑工程的招标投标中,规定本市企业有优先权,违反了平等原则,不是绿色原则,④对应错误。
故本题选A。
4.B
【详解】①:肖像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对自己肖像的支配权。王某调出毛毛在电梯内恶作剧的监控视频,发布在业主微信群上,曝光了毛毛的正脸、侵犯了毛毛的肖像权,故①符合题意;
②:自然人享有姓名权,有权依法决定、使用、变更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姓名,微信群中,曝光了毛毛的姓名,泄露了毛毛姓名,但并未干涉、盗用、假冒等,并没有侵犯了毛毛的姓名权,②不符合题意。
③:未经公民许可,公开其姓名、肖像、住址和电话号码的属于侵犯隐私权,王某曝光了毛毛的正脸、姓名以及家庭房号,侵犯了毛毛的隐私权。③符合题意;
④:名誉,根据《民法典》第1024条的规定,是指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它体现了民事主体的精神利益和人格利益。材料未涉及对毛毛的名誉权的侵犯,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5.B
【详解】①:赵某和快递公司互有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两者都是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①正确。
②:赵某和快递公司互有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赵某要付给快递公司快递费,快递公司负责把邮寄物安全及时投递到位,②错误。
③: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民事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在这起民事法律关系中,客体是寄送快递物品的行为,③错误。
④:在民事法律关系中,权利和义务既事对立的,也是相互联系的,往往一方的权利就是另一方的义务,一方的义务就是另一方的权利,二者通常是对等的,④正确。
故本题选B。
6.C
【详解】①:强买强卖违背自愿原则,不是公平原则,①错误。
②:公序良俗是“公共秩序”与“善良风俗”的简称。公共秩序是指与社会公共利益有关的社会秩序,善良风俗是指社会公认的道德准则和风俗。黄先生为儿子取名“黄河”,并未违背公序良俗原则,②错误。
③:某商家申明对有奖销售有最终解释权,这属于霸王条款,违背了平等原则,③正确。
④: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某工厂向周边农田排放工业废水,违背绿色原则,④正确。
故本题选C。
7.B
【详解】①④:我国法律规定经营者不得侵犯他人合法权利。某服装公司在未征得知名演员小西同意的前提下,将小西的姓名、肖像与公司品牌相关内容进行剪切、组合,制作成宣传海报,置顶在公司商城首页,营销获利,从中可以知道被告侵犯了原告的肖像权、姓名权,故①④符合题意。
②:姓名权是小西享有的人格权,而不是身份权,故②表述错误。
③:采取补救措施是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而材料中被告应该承担侵权责任,故③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8.B
【详解】①:小李购买了某小区商品房一套。在购买商品房中的客体是房屋的买卖行为,故①正确。
②:民事主体参与民事法律关系,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小李和小张都有权利和义务,故②错误。
③:债权关系的客体是行为,小李向小王借钱的客体是行为,故③正确。
④: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民事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小李有借款50万的权利,也有到时还款的义务,小王有借款给小李50万的义务,也有到期索要还款50万的权利,故④错误。
故本题选B。
9.C
【详解】AB:法律规定,纯获利益的合同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而订立的合同,不必经法定代理人追认。但案例中的60万元赠与是附条件的,所以需要监护人追认才能有效,AB说法错误。
CD:案例中的60万元赠与是附条件的,该笔资金只能用于书法学习,而11岁的王某并不能独立判断,所以需要监护人追认才能有效,因此王某的父母可拒绝接受,赠与无效,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10.A
【详解】① :因为何某通过“刷机”隐藏ID导致手机无法正常使用,这直接损害了谢某的利益。根据民法的相关规定,何某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①符合题意。
②: 从法律角度看,潘某拾得遗失物后没有立即归还给失主或交给有关部门,而是由其子使用,这可能涉及到侵占遗失物的法律问题。同时,他们的行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诚信、友善等原则相悖。②符合题意。
③: 潘某拾得遗失物后的行为已经构成了对谢某财产权的潜在侵犯,即使他没有实际占有手机,但他的行为已经构成了对谢某权益的威胁。③说法错误。
④:在我国《民法典》中,对于拾得遗失物的规定是:拾得人没有法定的索要报酬的权利,除非失主主动给予报酬。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11.D
【详解】①:某区检察院对周某等人以涉嫌集资诈骗罪向法院提起公诉,属于国家机关对公民的关系,主体是不平等的,不属于民事法律关系,①不符合题意。
②:如果你考上研究生,我就嫁给你,这属于恋爱关系,不属于民事法律调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范畴,②不符合题意。
③:甲向乙借人民币20元忘记归还,乙向甲索要。甲乙之间是平等的民事主体,涉及财产关系,③符合题意。
④:甲装修房屋时未做好防水导致楼下乙的墙面损坏引起纠纷,甲乙之间是平等的民事主体,涉及相邻关系,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12.A
【详解】②④:民事法律关系是由民法调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婚姻关系和债务关系都为民事法律关系,符合题意,②④正确。
①:张同学与李同学约定假期一起去欢乐谷游玩,不具有民法规范调整而形成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不属于民事法律关系,①不符合题意。
③:甲向乙问路,乙欣然指路,但因乙疏忽而指错方向,非法律关系,③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13.D
【详解】①③:民法调整的是平等主体的人身和财产关系,徐某在自家阳台上搭建鸽舍,饲养、放飞信鸽扰民休息,是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纠纷,某将古画转卖给朋友吴某后反悔,要求吴某归还古画,是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纠纷,均属于民法调整范围,①③入选。
②:孙某出版书籍获得稿费后,向税务机关缴纳个人所得税,这是公民和行政机关的关系问题,不是平等主体,不适用于民法调整,②不选。
④:叶教授将自己的发明创造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专利,不是平等的民事主体,也不属于民法调整范围,④不选。
故本题选D。
14.A
【详解】①:个人信息与隐私权密切相关,受到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以收集、存储、使用、加工、传输、提供、公开等方式处理他人个人信息,“开盒者”侵犯了他人的个人信息权益,①正确。
②:保护个人信息对保护自然人的人身和财产权益、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意义重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②正确。
③:“开盒挂人”违法行为主要侵犯了自然人的隐私权,而不是身份权,③不符合题意。
④:“个人信息中的私密信息,适用有关隐私权的规定;没有规定的,适用有关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可见,个人信息包含私密信息和非私密信息,不能一概适用隐私权的法律保护,④错误。
故本题选A。
15.B
【详解】①:民事主体包括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上述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是宋某和孔某,①符合题意。
②: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民事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债权关系的客体是行为,②表述错误。
③: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民事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上述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是宋某和孔某的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③符合题意。
④:在民事法律关系中,权利和义务通常是对等的,④表述错误。
故本题选B。
16.D
【详解】①:罗某因发帖侮辱、抹黑抗美援朝英烈,侵犯了英烈的名誉权、荣誉权,而不是姓名权,①错误;
②:王某有变更自己姓名的权利,重名并不侵犯其朋友的姓名权,②错误;
③④:自然人享有姓名权,有权依法决定、使用、变更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姓名,但是不得违背公序良俗。甲盗用乙身份证办理信用卡,奥运健儿姓名被恶意注册商标,均侵犯了姓名权,③④正确。
故本题选D。
17.①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②张某发布的内容系其作为消费者针对月子中心的服务产生的基于自身真实消费体验和主观感受作出的评价,相关言论未超出合理限度和范围,也未达到对某月子服务中心侮辱、诽谤的程度,正是消费者的监督权利的体现。③故张某未构成侵犯该月子服务中心的名誉权。该月子服务中心的诉讼请求得不到法院的支持。
【分析】背景素材:消费者权益保护案例
考点考查:名誉权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法治意识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要求是张某的做法是否侵犯了该月子服务中心的名誉权,并说明理由,注意作答需要调用名誉权的有关知识,从原因角度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名誉权→可联系名誉的含义以及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
关键词②:张某根据其消费体验,在小红书平台发布了“避坑某月子服务中心”的帖文,帖文中提及该月子中心月嫂素质参差不齐、月嫂在照顾小孩时看手机、月子餐难吃、产妇护理不及时等问题,并对上述言论附相关照片佐证→可联系张某发布的内容系其作为消费者针对月子中心的服务产生的基于自身真实消费体验和主观感受作出的评价,相关言论未超出合理限度和范围,也未达到对某月子服务中心侮辱、诽谤的程度,正是消费者的监督权利的体现;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18.①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和荣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不得诋毁、贬损他人的荣誉。何克希同志作为革命先驱,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作出重要贡献,属于法律规定的英雄范畴。民法典规定:侵害英雄烈士等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②诋毁英雄烈士,不仅侵害了英雄烈士的名誉和荣誉,也伤害了社会公众的民族情感,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制裁3某某的违法犯罪行为才能彰显社会的公平正义。(原卷无答案,此答案仅供参考)
【分析】背景素材:人身权侵权案件
考点考查:名誉权、荣誉权
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的知识范围是《法律与生活》相关知识,要求分析检察机关为什么要提起民事公益诉讼。依据材料中的事实和法律依据,从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角度分析作答即可。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3人发布的短视频中,……相关视频在互联网上被大量浏览转发”→可联系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和荣誉权以及民法典的规定。
关键词②:“3名被告的行为不仅伤害了革命英雄亲属的情感,……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可联系被告侵权行为带来的消极影响。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19.
①姓名权是自然人对其姓名享有的人身权利,一般来说,未成年人由父母决定其姓名。周某在任某未成年时,并未征得任某父母同意,将任某姓名改为周任某,侵犯了任某的姓名权。任某诉周某侵犯其姓名权的主张应得到法院支持。
②名誉权是人们依法享有的对自己所获得的客观社会评价、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任何个人,媒体,不得发布捏造虚假信息、刊登诽谤新闻,否则构成名誉权。周某在明知任某被其母接走情况下,谎称任某音讯全无、家中已家徒四壁,并借由柏某根据周某所述写成的文章对任某的名誉造成了实际损害,周某侵犯了任某的名誉权,柏某虽无主观上故意,但事实上仍旧侵害了任某的名誉权,故任某诉周某、柏某侵犯其名誉权的主张应得到法院支持。
③自然人享有肖像权,有权依法制作、使用、公开或者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肖像。柏某在未经任某同意的情况下,公开任某的三幅生活照,并在传播中对任某造成了极大的精神打击,侵犯了任某的肖像权。任某诉柏某侵犯其肖像权的主张应得到法院支持。
(原题无答案,此答案仅供参考)
【分析】背景素材:侵犯公民人格权的具体事件
考点考查:积极维护人身权利
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法治意识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知识范围、题型、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为评析类主观题,应结合设问要求的评析对象,即原告任某的诉讼主张,结合维护人身权利的相关知识进行评析。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信息,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信息①:周某在任某仍是未成年人状态时,未征得任某父母同意,将姓名改为周任某→可联系姓名权的知识,指出周某侵犯任某姓名权。
关键信息②:周某在明知任某被其母接走情况下,仍谎称任某由其母领走,至今音讯全无,任某家中早已四壁空空,致柏某据此所撰写了《狗娃,你在哪里》一文发表后,多家报纸相互转载。上述媒体相互传播任某失踪的消息,使任某精神受到极大打击→可名誉权的知识,指出周某、柏某侵犯任某名誉权。
关键信息③:柏某依据周某所撰写了《狗娃,你在哪里》一文公开发表……并附有柏某拍摄的任某三幅生活照→可联系肖像权的知识,指出柏某侵犯任某肖像权。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信息等相结合。
20.(1)侵犯该演员的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
(2)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干涉、盗用、假冒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姓名权。
【分析】背景素材: 明星被侵权案件
考点考查: 积极维护人身权利的相关知识
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知识范围、题型及问题限定。本题调用法律与生活中积极维护人身权利的知识,指出被告侵犯的具体权利及原告起诉的理由,需注意该设问有两个回答要点,不应遗漏。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信息,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信息①:文书显示被告擅自在对外推广宣传过程中及产品外包装上使用了高某某的照片和名字,对公众造成一定的误解→可联系教材侵犯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的知识。
关键信息②:理由→可联系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干涉、盗用、假冒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姓名权。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教材知识与材料信息的有机结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