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传热(1) 课件(共93张PPT)-《化工单元操作(第三版) 》同步教学(化工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3章 传热(1) 课件(共93张PPT)-《化工单元操作(第三版) 》同步教学(化工版)

资源简介

(共93张PPT)
第三章 传 热
第3章 传热
Heat transfer
3.1.1 传热在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应用:
1)加热或冷却,使物料达到指定的温 度;
2)通过换热,回收利用热量;
3)保温,以减少热损失。
3.1 概述
化工生产中对传热过程的要求经常有以下两种情况;
一种是强化传热过程,如各种换热设备中的传热;
另一种是削弱传热过程,如设备和管道的保温,以减少热损失。
为此必须掌握传热的共同规律。
传热方向:高温→低温
传热极限:温度相等
传热推动力:温度差
传热应用:科研、生产、生活
3.1.2 传热的基本方式
热传递三种基本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
1、热传导(导热)
 机理:当物体内部或两物体间存在温度差时,高温物体将一部分热量传递给低温物体。
(导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特点:物体中的分子或质点不发生宏观的相对位移。
例如:金属固体—自由电子扩散
运动
不良导体和液体—通过振动能从一分子传递到另一分子。
气体—分子不规则运动
2、对流(热对流、对流传热)
机理:由于流体中质点的相对位移和混合,将热能由一处传至另一处的传递热量的方式。
分为:自然对流:流体的运动是由于流体内部各 处温度不同而引起局部的密度差异所致。
强制对流:若流体的运动是由于受到外力的作用(如风机、泵或其它外界压力等)所 引起。
实质:流体质点携带着热能在不断的流动中,把热能给出或吸热的过程。
3、辐射
辐射是一种通过电磁波传递能量的过程。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界辐射能量。其热能不依靠任何介质而以电磁波形式在空间传播,当被另一物体部分或全部接受后,又重新转变为热能。
特点:不仅产生能量的转移,还伴随能量形式的转换。
本章中限研究热量从高温自动地向低温部分的传递过程。
思考:
暖水瓶保温原理?
3.1.3 工业上换热方法
一、混合式换热和混合式换热器
特点:冷热流体间的热交换,是依靠热流体和冷流体直接接触和混合过程实现的。
优点:传热速度快,效率高,设备简单。
例如气体的冷却或水蒸气的冷凝等,可使热、冷流体直接混合进行热交换。
典型设备:如凉水塔、
喷洒式冷却塔、混合
式冷凝器
适用范围:无价值的
蒸气冷凝,或其冷凝
液不要求是纯粹的物
料等,允许冷热两流
体直接接触混合的场合。
废蒸气
冷水
热水
二、间壁式换热和间壁式换热器
特点:冷热流体被固体壁面所隔开,换热时两流体互不接触,热量由热流体通过间壁传给冷流体。
如图所示,热、冷流体通过间壁两侧的传热过程包括以下三个步骤:
(1)热流体将热量传至固体壁面左侧(对流传热)。
(2)热量自壁面左侧传至壁面右侧(热传导)。
(3)热量自壁面右侧传至冷流体(对流传热)。
通常,将流体与固体壁面之间的传热称为对流传热过程,将热、冷流体通过壁面之间的传热称为热交换过程,简称传热过程。
主要特点:
冷热两种流体被一固体间壁所隔开,在换热过程中,两种流体互不接触,热量由热流体通过间壁传给冷流体。以达到换热的目的。
优点:传热速度较快,适用范围广,热量的综合利用和回收便利。
缺点:造价高,流动阻力大,动力消耗大。
典型设备:列管式换热器、套管式换热器。
适用范围;不许直接混合的两种流体间的热交换。
冷溶液进
冷溶液出
热溶液进
热溶液出
套管式换热器
1
2
3
3
6
6
5
4
4
5
7
单程列管式换热器
双程列管式换热器
列管式换热器
换热器的外形
换热器的管束
返回
三、蓄热式换热和蓄热器
特点:冷热两流体间的热量交换是通过壁面周期性的加热和冷却来实现的。
主要用于气体间的换热。如石油化工中的蓄热式裂解炉。
蓄热器内装有固体填充物(如耐火砖等),热、冷流体交替地流过蓄热器,利用固体填充物来积蓄和释放热量而达到换热的目的。通常在生产中采用二个并联的蓄热器交替地使用,如图所示
蓄热器
四、生产中常用的加热和冷却方法
载热体:使工艺物料被加热或被冷却的流体。(参与热交换的两流体)
热载热体:起加热作用的载热体,在换热过程中放出热量。(加热剂)
冷载热体:起冷却作用的载热体,在换热过程中获得热量。(冷却剂)
(一)载热体的选用原则
(1)满足工艺要求的温度。
(2)载热体的温度要易于调节。
(3)饱和蒸汽压低,热稳定性好。
(4)载热体应具有化学稳定性,使用过程中不会分解或变质。
(5)为了安全起见,载热体应无毒或毒性较小、不易燃、不易爆、腐蚀性小、安全可靠。
(6)价格低廉、来源广泛。
此外,对于换热过程中有相变的载热体或专用载热体,则还有比体积、粘度、热导率等物性参数的要求。
(二)常用加热剂和加热方法
(1)饱和水蒸气加热
它的主要优点是:①可以通过调节蒸汽压力,准确地调节温度;②蒸汽冷凝时的膜系数很大,换热器的传热面积可以小一些;③蒸汽的汽化潜热很大,且加热均匀,在传热量一定时,所需蒸汽用量较小。
饱和水蒸气加热的主要缺点是加热温度不高,通常不超过180℃,相应的压力为1003kPa。
(2)矿物油加热
优点是:来源容易、加热均匀、不需加压。常压下加热温度可达到225℃(超过250℃易分解)。
缺点是:油的黏度大,且黏度随使用时间增大而增大,膜系数逐渐减小。加热效果不如水蒸气,易着火,只能利用显热。
如采用机油、汽缸油等。
(3)有机载热体加热
有机载热体即联苯混合物,它是26.5%的联苯和72.5%二苯醚的混合物,俗称导生。沸点高(258℃)。
导生具有化学稳定性,在380℃以下可长期使用不变质(370℃可使用750~1100天)。其加热温度范围很广,用常压液体加热可达255℃;用饱和水蒸气加 热可达380℃。导生的粘度比矿物油小,故传热效果较好。
导生具有可燃性,但无爆炸危险,其毒性很轻微。主要缺点是它极易渗透软性石棉填料,使用时所有管道连接处需用金属垫片的可采用焊接。
(4)熔盐加热
常用熔盐为7%NaNO3、40%NaNO2、和53%KNO3组成的低熔点混合物。起熔点为142℃,当要求加热温度超过380℃时,可考虑选用这种载体。它的最高加热温度达530℃。但比热容小,仅为1.3kJ/(kg·K)。
(5)烟道气加热
加热温度超过500℃时,大多采用烟道气,温度可高达1000℃或更高。使用烟道气加热应防止局部过热,当用气体或液体燃料时,可采用自控系统调节和控制温度。
(6)电加热 使用电加热可达较高温度,而且清洁、方便、易于控制。化工生产中常用电阻加热和电感加热。
①电阻加热 将电阻丝绕在被加热的设备上,通电后能转变为热能,即达到加热目的。其最高加热温度可达1100℃,但在防火防爆的环境中使用很不安全。
②电感加热 当电流通过导体时,在导体周围产生磁场。若为交流电,则在导体四周产生的磁场为交变磁场。在这交变磁场的感应下,金属表面产生感应的交变涡电流,涡流损耗转变为热能,称为电感加热。
(三)常用冷却剂与冷却方法
(1)水 水是化工生产中使用最广泛的冷却剂,用量很大,约占总耗水量的80%。水的比热容和膜系数都比较大,能够将流体冷却到较低的温度,因此得到广泛应用。
冷却水可以是江水、河水、海水、井水或循环水等。水温随地区和季节而变化,所以只适用于冷却温度在15~30℃以上的场合。
为了防止溶解在水中盐类的析出,在换热器传热表面形成水垢,一般控制冷却水的终温不超过40~50℃。若需要将流体冷却到5~10℃或更低温度时,则需要采用经冷却降温的低温水(如冷冻盐水或冷冻剂)作冷却剂。
(2)空气 空气是取之不竭的冷却剂,用空气代替水作冷却剂可以减少污水处理的问题。在水源不足的地区,更显出它的优越性。空气的温度随地区和季节而变化,所以只适用于冷却温度在30℃以上的场合。由于空气的对流传热效果差,要求庞大的换热设备。大型企业中采用空气冷却在经济上是合理的,所以正得到逐步推广。
3.1.4 稳定传热和非稳定传热
稳定传热:各点温度分布不随时间改变仅随位置改变。
特点:单位时间内通过传热间壁的热量是一个常量。
化工生产中所研究的多为稳定传热。
非稳定传热:各点温度随位置和时间而变
只有设备处于开、停车阶段,间歇操作属于非稳定传热。
www.themegallery.com
Company Logo
热传导机理
气体:温度不同的相邻分子相互碰撞,造成热量传递。
液体:分子间作用力较强,由相邻分子振动导致热传递。
固体:相邻分子的碰撞或电子的迁移。
3.2.1 传导传热
在温度差的驱动下,通过分子相互碰撞、分子振动、电子的迁移传递热量的过程。
t / ℃
τ6
τ4
τ3
τ2
τ1
τ7
τ8
τ0
l / m
加热炉
τi-时间
导 热 过 程 示 意 图
1 傅立叶定律和导热系数
1、傅立叶定律
在一个质量均匀,化学性质
稳定的固体平壁内,如图所
示,当壁面两侧的温度为
tW1>tW2时,热量将以热传导
的方式从高温壁向低温壁传
递。实验证明,在稳定导热
时,单位时间内通过壁面的
传热量(称为导热速率)与
温度梯度以及垂直于热
流方向的等温面面积成正比.
t1
t2
b
即:
式中 Q——导热速率,或W; λ——比例系数,称为导热系数, W/(m·℃); S——导热面积,m2; tW1-tW2=Δt——平壁两侧表面的温度差,℃; b──平壁的厚度,m。
上式为傅立叶定律
傅立叶定律:
在平壁面内以热传导的方式传递的热量,与垂直于热流的截面积成正比,与平壁两侧的温差成正比,与平壁厚度成反比.
2、导热系数λ
衡量物体导热能力的物理量。
必须注意,λ作为导热系数是表示材料导热性能的一个参数,λ越大,表明该材料导热越快。和粘度μ一样,导热系数λ也是分子微观运动的一种宏观表现。
物理意义:当导热面积S =1m2,温度梯度为1k/m时,单位时间内以热传递方式传递的热量。
导热系数的大致范围
金属的最大,非金属的次之,液体的较小,而气体的最小。
固体的导热系数大多与温度有关,对于大多数均质固体,其λ值与温度大致呈线性关系: λ=λ0(1+at)
同种金属材料在不同温度下的导热系数可在化工手册中查到,当温度变化范围不大时,一般采用该温度范围内的平均值。
(2)液体的导热系数
液态金属的导热系数比一般液体要高,而且大多数液态金属的导热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1)固体的导热系数
在非金属液体中,水的导热系数最大。除水和甘油外,绝大多数液体的导热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略有减小。一般说来纯液体的导热系数比其溶液的要大。
(3)气体的导热系数 
气体的导热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相当大压强范围内,气体的导热系数与压强几乎无关。由于气体的导热系数太小,因而不利于导热,但有利于保温和绝热。工业上的保温材料,例如玻璃棉等,就是因为其空隙中有气体,所以导热系数低,适用于保温隔热。  
影响因素:组成、结构、密度、温度和压力
固体:
2.2.2 平壁的稳态热传导
(1) 单层平壁的稳态热传导
条件:平壁、一维稳态导热
(x 方向);
内容:热流量计算、温度分布 。
对平壁做热量衡算:
t2
t1
x/m
t/℃
单层平壁导热温度分布
Q
式中 Q——传热速率,W;
q——单位面积上的传热速率,称为热通量,W/m2; δ——平壁厚度,m;
Δt=tW1-tW2——温度差,导热推动力,K; λ——导热系数,W/(m·K)。
应用热阻的概念,对传热过程的分析和计算都是非常有用的。对于导热,壁面越厚,导热面积和导热系数越小,其热阻越大。
x/m
t2
t1
t/℃
t2
t3
t4
多层平壁稳态导热温度分布
Φ
(2) 多层平壁的稳态热传导
条件:多层平壁一维稳态
导热(x方向)。
则:
2.2.3 长圆筒壁的稳态热传导
L/d >10,可按一维导热处理。
与平壁稳态热传导相比,
相同点:一维稳态导热,Q=常数
r1
r2
t1
t2
λ
单层圆筒壁的导热
不同点:
① 热流方向(径向);
② 传热面积沿径向不同

(1) 计算热流量
① 单层圆筒壁
沿径向取一小薄层,
由傅立叶定律:
r1
r2
t1
t2
λ
单层圆筒壁的导热
② 多层圆筒壁
r1
r2
r3
r4
t1
t2
t3
t4
λ1
λ2
λ3
多层圆筒壁的导热
热流量:
例题:三层平壁,b1=150mm、b2=290mm、b3=228mm;t1=1016℃、t4=34℃。
求:耐火砖和绝热砖间及绝热砖与普通砖间的界面温度t2、t3
已知:耐火砖λ 1 /S = 1.05 W/(m2 ℃) ; 绝热砖λ 2 /S =0.15 W/(m2 ℃);
普通砖λ 3/S=0.81 W/(m2 ℃)
解:
根据各单层平壁的导热速率公式得:
△t1=R1q=0.1429X416.5=59.5 ℃;
t2=1016-59.5=956.5 ℃
△t2=R2q=1.933 X 416.5=805.1 ℃ ; t3=956.5-805.1=151.4 ℃
△t3=151.4-34=117.4 ℃;
材料
温度差 ℃
热阻m2 ℃/W
耐火砖
59.5
0.1429
绝热砖
805.5
1.933
普通砖
117.4
0.2815
由上面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各层的热阻愈大,温度差也愈大;串联的导热过程,温度差与热阻是成正比的。
2. 某燃烧炉的平壁由耐火砖、绝热砖和普通砖三种砌成,它们的导热系数分别为1.2W/(m·℃),0.16 W/(m·℃)和0。92 W/(m·℃),耐火砖和绝热转厚度都是0.5m,普通砖厚度为0.25m。已知炉内壁温为1000℃,外壁温度为55℃,设各层砖间接触良好,求每平方米炉壁散热速率。
答: Q/S=247.81W/m2
因为串联,(定态传热时通过各层的导热速率必相等)即Q=Q1=Q2=Q3
上述三式相加,整理得:
(层数n=3)
3.2.2 对流传热
主要内容:
1.对流传热分析
2.热对流基本概念
常见类型
速率方程
传热系数α
2.对流传热系数关联式
一、对流传热分析
当流体沿壁面作湍流流动时,在靠近壁面处总有一滞流内层存在。在滞流内层和湍流主体之间有一过渡层。(录象)
在湍流主体内,由于流体质点湍动剧烈,所以在传热方向上,流体的温度差极小,各处的温度基本相同,热量传递主要依靠对流进行,传导所起作用很小。在过渡层内,流体的温度发生缓慢变化,传导和对流同时起作用。
1、滞流内层:流体呈滞流流动,沿壁面法向没有质点的移动和混合,即没有对流传热,传热方式仅是热传导。因为液体导热系数小,因此热阻较大,温度梯度大。
2、缓冲层:流体流动介于滞流和湍流之间,热传导和对流传热同时起作用,热阻较小。
3、湍流主体:质点剧烈运动,完全混合,温度基本均匀,无温度梯度。
因此,对流传热的热阻主要集中在滞流内层,减薄其厚度是强化传热过程的关键。
在滞流内层中,流体仅沿壁面平行流动,在传热方向上没有质点位移,所以热量传递主要依靠传导进行,由于流体的导热系数很小,使滞流内层中的导热热阻很大,因此在该层内流体温度差较大。
由以上分析可知,在对流传热(或称给热)时,热阻主要集中在滞流内层,因此,减薄滞流内层的厚度或破坏滞流内层是强化对流传热的重要途径。
二、热对流基本概念
1、对流传热的类型(4种)
(1)流体强制对流传热----由于外界机械能的输入,如在泵、风机或搅拌器的作用下,流体被迫流过固体壁面时的给热。
(2)流体自然对流传热----当静止流体与不同温度的固体壁面接触,在流体内部产生温度差异。流体内部温度不同必然导致流体密度不同。密度大的往下沉,密度小的朝上浮。于是,在流体内部发生了流动。这种流动称为流体自然对流。
(3)蒸汽冷凝给热——蒸汽遇到温度低于其饱和温度的冷固体壁面时,蒸汽放热并凝结成液体,凝液在重力作用下沿壁面流下。
(4)液体沸腾给热——液体从固体壁面取得热量而沸腾,在液体内部产生汽泡,汽泡在上浮时因继续发生液体汽化而长大。
上述第1、2类型为流体无相变的给热,3、4类型为流体有相变的给热。
2、对流传热速率
(1)牛顿冷却定律
α——平均对流传热系数,w/(m2℃)
S——总传热面积,m2;
△t——流体与壁面(或反之)间温度差的平均值,℃;
1/(αS ) ——对流传热热阻。
(2)对流传热系数
定义式:
物理意义:对流传热系数是表示在单位温差下,单位传热面积的对流传热速率;其值反映了对流传热的效果。α↑,对流传热越快。
代价:动力消耗↑。
(3) 影响对流传热系数的因素
②流体流动原因
强制对流:外部机械作功,
一般流速较大, α也较大。
自然对流:由流体密度差造成的循环过程,
一般流速较小,α也较小。
①流体流动状态
③流体的物理性质
④流体的种类和相变化情况
α气体<α液体
α有相变>α无相变
⑤传热面的形状、位置和大小
壁面的形状,尺寸,位置、管排列方式等,
造成边界层分离,增加湍动,使α增大。
几种常用的准数名称
准数名称
符号
准数式
意义
努塞尔特准数(给热准数)
Nu
表示对流传热系数的准数
雷诺准数(流型准数)
Re
确定流动状态的准数
普兰特准数
(物性准数)
Pr
表示物性影响的准数
格拉斯霍夫准数
(升力准数)
Gr
表示自然对流影响的准数
3、对流传热系数准数关联式
4、流体无相变时的对流传热系数
对在圆形直管内作强制湍流且无相变,其粘度小于2倍常温水的粘度的流体,可用下式求取给热系数。
Nu=0.023Re0.8Prn
式中 n值随热流方向而异,当流体被加热时,n=0.4;当流体被冷却时,n=0.3。 应用范围:Re>10000, 0.7 < Pr < 120,
L/di ≥60 。 若L/di <60,需将上式算得的α乘以[1+(di/L)0.7]加以修正。
特征尺寸:Nu、Pr准数中的l取为管内径di。 定性温度:取为流体进、出口温度的算术平均值。
注意:提高对流传热系数,减小对流传热热阻,是强化对流传热的关键。
在流体温度一定的情况下,流体的物性均为定值,此时,对流传热系数式可以写成
α与流体的流速u0.8成正比,与管子的管径d0.2成反比。即增大流速和减小管径都能增大对流传热系数,但以增大流速更为有效。这一规律对流体无相变时的其它情况也基本适用。此外,不断改变流体的流动方向,也能使α得到提高。
有相变传热:蒸汽冷凝、液体沸腾
有相变对流传热的特点
① 相变过程中产生大量相变热(潜热);
例:水
5. 有相变化的对流传热
② 相变过程有其特殊传热规律,传热更为复杂;
③ 分为蒸汽冷凝与液体沸腾两种情况。
一.蒸汽冷凝
饱和蒸汽ts和冷壁面tw接触(ts>tw)
蒸汽放出潜热→在壁面凝成液体→膜状液体和滴状液体
1、膜状冷凝(可润湿)
壁面形成液膜,蒸汽只能在液膜表面冷凝,与直接接触壁相比,附加了液膜的热阻.因 λ液小,所以R液大,所以Q变小.δ越厚,传热效果越差。
2、滴状冷凝(不润湿)
表面张力F→液滴→长大降落带走下方液滴,壁面重新覆盖。蒸汽与大部分壁面接触,无附加热阻。
 
工业上遇到的大多是膜状冷凝,因此冷凝器的设计总是按膜状冷凝来处理
膜状冷凝
滴状冷凝
(4) 影响冷凝传热的因素
  ◇ 冷凝液膜两侧的温度差:
◇ 流体物性的影响:
◇ 不凝性气体的影响:形成气膜,表面传热系数大幅度下降。
◇ 蒸气过热的影响:过热蒸汽,若壁温高于饱和温度,传热过程与无相变对流传热相同;若壁温低于饱和温度,按饱和蒸汽冷凝处理。
 ◇ 蒸气流速的影响:流速不大时,影响可忽略;
流速较大时,且与液膜同向,α增大;
流速较大时,且与液膜反向, α减小。
二、液体的沸腾传热
在液体的对流传热过程之中,伴有由液相变为气相,即在液相内部产生气泡或气膜的过程,称为液体沸腾(又称沸腾传热)。
工业上液体沸腾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将加热壁面浸没在无强制对流的液体中,液体受热沸腾,称为大容积沸腾;另一种是液体在管内流动时受热沸腾,称为管内沸腾。
沸腾: 沸腾时,液体内部有气泡产生,
气泡产生和运动情况,对α影响极大。
沸腾分类:
① 按设备尺寸和形状不同
池式沸腾(大容积饱和沸腾);
强制对流沸腾(有复杂的两相流)。
② 按液体主体温度不同
过冷沸腾:液体主体温度t < ts,
气泡进入液体主体后冷凝。
饱和沸腾:t≥ts,
气泡进入液体主体后不会冷凝。
液体主体
t
液体主体
t≥ts
液体主体
t < ts
沸腾过程:
过热度↑,汽化核心数↑,气泡产生和长大的速度↑,
使沸腾加剧,沸腾传热膜系数↑。
说明:由于气泡产生,使液体扰动↑
因此:
实验条件: 大容积、饱和沸腾。
2) 大容积饱和沸腾曲线
曲线获得:
0.1
1.0
10
102
103
h
A
B
C
D
E
F
自然对流
核状沸腾
膜状沸腾
稳定区
不稳定膜状
沸腾温度差和表面传热系数关系
Δt = (tw-ts)/℃
AB段 :无相变自然对流,无汽泡产生,α 缓慢增加
BC段 :核状沸腾
一方面,临界值:Δt、q、Q
另一方面,汽膜覆盖↑,又使α ↓;
当两者作用相抵消,出现转折点—临界点(C点)。
沸腾曲线意义:
CD段 :核状、膜状共存,膜覆盖为主,Δt↑, α ↓;
DEF段:稳定膜状沸腾,全部膜覆盖,
Δt↑, α ↓;
而后辐射作用加强, Δt↑, α ↑。
说明:工业上,应严格控制在核状沸腾区内操作。
3) 影响的因素
加热壁面的影响:
粗糙壁面, α ↑,光滑的壁面, α ↓;
被油脂污染的壁面, α ↓ ,清洁表面, α ↑;
水平管束沸腾传热,上排管 α ↓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