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实验一部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实验一部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简介

大庆实验中学实验一部2023级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政治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
1. 2013—2023年,经过七次扩容,我国已经设立了22个自贸试验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自贸试验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对接国际通行规则,推出了一大批基础性、开创性改革开放举措,形成了许多标志性、引领性制度创新成果,培育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可见,改革开放( )
①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②增强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活力
③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④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自贸试验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对接国际通行规则,推出了一大批基础性、开创性改革开放举措,形成了许多标志性、引领性制度创新成果,培育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可见,改革开放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活力,①②符合题意。
③:材料没有涉及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③不符合题意。
④: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2. 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厅展出近代中国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百年间的2300多件实物、文献、图片、模型绘画等。下列选项中对这段历史认识正确的是( )
①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中国人民有了主心骨
②中国社会彻底改变了基本国情,中华民族走向新时代
③新中国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封建专制向人民民主的飞跃
④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中国人民有了主心骨,①符合题意。
②:题干的时间段是1840-1949年,而十八大后我国才进入新时代,而且进入新时代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并没有改变,②错误。
③:1949年新中国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封建专制向人民民主的飞跃,中国人民从此站了起来,③符合题意。
④: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党领导人民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④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B。
3.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强调:“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新质生产力是党中央立足于世界科技进步的前沿,着眼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目标任务提出的新概念。新质生产力的提出( )
①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充分尊重人民首创精神
②反映了人民对高科技产品和服务的期盼
③科学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
④表明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充分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在材料中没有体现,①不符合题意。
②: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强调:“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新质生产力的提出反映了人民对高科技产品和服务的期盼,②正确。
③:科学发展观科学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怎样发展重大问题,③不符合题意。
④:新质生产力是党中央立足于世界科技进步的前沿,着眼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目标任务提出的新概念。新质生产力的提出表明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④正确。
故本题选D。
4. 2023年寒冬时节,一场6.2级地震突袭甘肃、青海,造成大量人员伤亡。从生死营救到转移安置,从排查隐患到抢救伤员,两省党员干部闻讯而动,日夜奋战,攻坚克难,甘做抗震救灾的主心骨,争做受灾群众的贴心人。这充分体现了( )
①党员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②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先锋队性质
③实现人民群众广泛利益是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④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题干反映在抗震救灾中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不反映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①排除。
②:党员干部冲在抗震第一线,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先锋队性质,②正确。
③:党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③错误。
④:党员干部尽最大努力保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着力解决好灾区群众救灾难题,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④正确。
故本题选C。
5. 2024年2月,中共湖南省委下发《中共湖南省委关于在全省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通知》,决定从现在开始,集中一段时间,在全省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关于此次活动,同学们各抒己见,其中正确的是( )
①甲同学:解放思想是我们党永葆生机活力的法宝之一
②乙同学:解放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的根本要求
③丙同学:有利于人们打破主观偏见的束缚,解决新问题
④丁同学:要求人们在实际工作中正确认识事物的本来面貌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我们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永葆生机活力的法宝,①符合题意。
②: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②说法错误。
③:解放思想有利于人们打破主观偏见的束缚,解决新问题,③符合题意。
④:坚持实事求是要求人们在实际工作中正确认识事物的本来面貌,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6. 10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开辟伟大道路、创造伟大事业、取得伟大成就,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并用以指导实践。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这是因为( )
①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最本质的特征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最伟大飞跃
③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④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而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最本质的特征”,①错误。
②: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最伟大飞跃,②错误。
③④:我们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并用以指导实践,这说明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也说明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③④正确切题。
故本题选D。
7. 浙江金华市从省“千名好支书”和市县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中择优选聘市级和县级治村导师,市县两级联动成立治村导师联盟,进一步加强农村“领头雁”队伍建设,为加快乡村振兴和全城提升农村党建提供了坚实支撑。材料中的治村导师联盟( )
①体现了党对乡村的强有力的政治领导
②有效提升了金华市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
③推动我国乡村治理走上了制度化的轨道
④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②④:材料中治村导师联盟有效提升了金华市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②④入选。
①:材料体现的是党的组织领导而不是政治领导,①不选。
③:材料未涉及推动我国乡村治理走上制度化的轨道,③不选。
故答案为 C。
8. 一个国家、一个政党,领导核心至关重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既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实践经验总结,又是面向新时代作出的战略部署,就是要确保党始终把牢中国前进方向、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新时代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基于( )
①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
②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根本政治保证
③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以社会革命引领党的自我革命
④中国共产党是决定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新时代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基于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领导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根本政治保证,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①②正确。
③: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不是以社会革命引领自我革命,③错误。
④: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人民是决定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④表述错误。
故本题选A。
9. 2024年全国两会前夕,公安部承办的2023年全国两会574件建议提案全部在规定时限内高质量办结,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对公安部全国两会建议提案办理工作表示满意。材料表明( )
①人大和政协依法统一行使国家权力,集体行使职权
②我国的制度安排实现了形式民主与实质民主相统一
③协商监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④我国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人民政协不是国家机关,不能行使国家权力,故①不选。
②④:公安部承办的2023年全国两会574件建议提案全部在规定时限内高质量办结,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对公安部全国两会建议提案办理工作表示满意。这表明我国的制度安排实现了形式民主与实质民主相统一,我国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故②④正确。
③: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而不是协商监督,故③不选。
故本题选D。
10. 2023年9月16日,一名群众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上给巴彦淖尔市市长留言反映河套大街断头路问题。9月28日,临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对此问题给予了回复,指出将结合棚户区改造逐步推动解决河套大街(光辉路一朔方路)道路建设问题。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
①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真实的民主
②我国的人民民主实现了不同群体全覆盖
③政府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服务
④广大人民群众是社会公共事务的直接管理者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③:一名群众在“领导留言板”反映的问题,得到政府的回复,政府指出将逐步解决问题。这表明我国的人民民主是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政府是为人民服务的,①③符合题意。
②:材料没有反映不同群体和全面覆盖,②不符合题意。
④:社会公共事务的直接管理者是政府,④表述错误。
故本题选B。
11. 2023年9月3日,针对缅北涉我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形势,我国公安机关将持续发力,在公安部和云南省公安厅的组织部署下,西双版纳公安机关一举打掉盘踞在缅北的电信网络诈骗窝点11个,抓获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嫌疑人269名,替人民追回部分被骗财产。这表明( )
①只有提高防骗意识,才能有效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②我国的人民民主是最广泛的,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③在我国,民主与专政是相统一的,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④国家性质决定了国家职能,国家职能与国体相适应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材料反映的是打击电信网络诈骗,是政府履行国家职能的表现,而非强调提高防骗意识,①不符合题意。
②:打击网络诈骗犯罪,替人民追回部分被骗财产,体现了我国民主是最真实的民主,②排除。
③④:针对缅北涉我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形势,公安机关抓获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嫌疑人,替人民追回部分被骗财产,这表明国家性质决定了国家职能,国家职能与国体相适应,在我国,民主与专政是相统一的,专政是民主的保障,③④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12. 2024年1月19日,某省公安厅在全省部署开展冬春社会治安打击整治专项行动,把打击锋芒对准人民群众反映强烈、深恶痛绝的涉黑涉恶、“盗抢骗”“黄赌毒”及电信网络诈骗等突出违法犯罪,行动开展以来共破获刑事案件23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700余人。该省公安厅此举有利于( )
①巩固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②化解人民内部矛盾,保障人民权益
③发扬人民民主,诠释民主的真实性 ④彰显国家维护社会稳定的对内职能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④:该省公安厅严厉打击人民群众反映强烈、深恶痛绝的各类突出违法犯罪活动,破获刑事案件,有利于彰显国家履行维护社会稳定的职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故①④符合题意。
②:对违法犯罪刑事案件的处理,解决的是敌我矛盾,并不是化解人民内部矛盾,故②排除。
③:材料强调的是专政职能,打击违法犯罪,未涉及发扬人民民主,故③排除。
故本题选B。
13. 为切实保证疫苗安全、有效和规范接种,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草案)》,并自2020年1月4日起至2月3日征求公众意见,公众可通过中国人大网发表意见和建议。让公众参与疫苗管理立法( )
①从根本上说是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
②是国家履行专政职能,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的体现
③有利于立法汇聚民智、体现民意,更好尊重和保障人权
④有利于公民行使立法权,直接参与管理国家事务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③:国务院常务会讨论通过的管理法草案,向公众征求意见,公众可通过中国人大网发表意见和建议,从根本上说是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有利于立法汇聚民智、体现民意,更好尊重和保障人权,①③正确。
②:让公众参与疫苗管理立法,是民主的体现,不是国家履行专政职能的体现,②排除。
④:公民没有立法权,公民通过行使民主权利,参与管理国家事务,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14. 广州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市区两级人大代表,就如何疏通交通“堵点痛点”进行现场调查,向周边居民进行走访了解,并对当前城区交通秩序现状进行客观分析,提出优化交通拥堵点整治方案。作为新时代人大代表要( )
①坚持科学决策,及时解决群众出行难的问题
②密切联系群众,高质量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③敢于担当作为,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④提高履职能力,提高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人大代表没有决策权,①排除。
②④:人大代表向周边居民进行走访了解,并对当前城区交通秩序现状进行客观分析,提出优化交通拥堵点整治方案,这表明密切联系群众,提高履职能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是新时代人大代表的责任,②④符合题意。
③: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③不选。
故本题选C。
15.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2023年开年以来,多地公布“惠民生清单”。吉林省将安排资金1.2亿元用于开办老年食堂、新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社区居家养老设施建设;北京市明确新增中小学学位2万个,扩大教师交流轮岗比例,持续开展小学暑期托管服务;河北省提出了全省城镇新增就业86万人的目标任务。这说明( )
①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
②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用来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的
③党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保障民生作为国家的中心工作
④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体是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制度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2023年开年以来,多地公布“惠民生清单”,满足群众需求,回应民生关切,说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用来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的,①②正确。
③:国家的中心工作是经济建设而非保障民生,③错误。
④: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④错误。
故本题选A。
16.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的制度体系”,要求“完善和加强备案审查制度”。2023年12月29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完善和加强备案审查制度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经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备案审查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宪法监督制度,是保障宪法法律实施、维护国家法治统一的重要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决定》通过( )
①有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②体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最高立法权和最高监督权
③是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客观要求
④进一步发挥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基本政治制度的作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③:完善和加强备案审查制度,是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客观要求,有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①③符合题意。
②:全国人大而不是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最高立法权和最高监督权,②说法错误。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17. 作为安全生产领域的基础性、综合性法律,安全生产法对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2023年7月至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安全生产法实施情况开展执法检查,检查组深入工业园区、企业、工地,了解基层情况,听取群众声音。这表明,全国人大常委会( )
①根据人民的利益行使权力,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②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依法监督宪法法律的实施
③积极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原则,推动法治中国建设
④在我国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依法行使监督权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③: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安全生产法实施情况开展执法检查,检查组深入工业园区、企业、工地,了解基层情况,听取群众声音,这体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积极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原则,根据人民的利益行使权力,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推动法治中国建设,①③符合题意。
②:人民检察院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②排除。
④:全国人大在我国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④错误。
故本题选B。
18. 依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我国重新组建了科学技术部,对其原有职责进行调整,以加强科学技术部推动健全新型举国体制、优化科技创新全链条管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等职能。此举旨在( )
①增强国家对科技事业的统筹协调能力
②减轻科学技术部职责和负担
③推动科学技术部职能和权限的法定化
④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④:国家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由此推动健全新型举国体制、优化科技创新全链条管理,增强国家对科技事业的统筹协调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①④符合题意。
②:政府的职责是法定的,减轻科学技术部职责说法错误,②排除。
③:“推动科学技术部职能和权限的法定化”不是国家重新组建科学技术部的目的,③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19. 2023年,在中共中央统一部署下,台盟中央认真学习贯彻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座谈会精神,8次赴重庆开展监督访查活动,调研18个区县,完成4个专项课题研究,并梳理形成民主监督年度报告。这表明( )
①民主党派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履行生态文明建设职责
②民主党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切实履行民主监督职能
③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④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开展政治协商工作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民主党派不是国家机关,不能履行生态文明建设职责,①排除。
②③:在中共中央统一部署下,台盟中央多次赴重庆开展监督访查活动,梳理形成民主监督年度报告,表明在中共中央统一部署下,台盟切实履行民主监督职能,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②③正确。
④:材料并没有体现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开展政治协商工作,④排除。
故本题选B。
20. 2024年是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75年来,人民政协积极投身建立新中国、建设新中国、探索改革路、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走过了辉煌历程。75年来,人民政协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发扬优良传统,牢记政治责任,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履职尽责,提高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水平,始终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下谋划和开展工作,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履行职能、凝心聚力。这表明人民政协( )
①坚持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积极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
②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
③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鲜明特点
④发挥协商民主优势,为党和国家工作积极建言献策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这十六字方针,是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政府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而不是人民政协,①排除。
②: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统一战线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而不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②排除。
③④: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履职尽责,提高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水平,始终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下谋划和开展工作,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履行职能、凝心聚力。这表明人民政协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鲜明特点,发挥协商民主优势,为党和国家工作积极建言献策,③④正确。
故本题选D。
21. 2023年,T市首次推行党政领导领办重点提案制度。九三学社市委向T市政协提交了一份“完善基层网格治理,促进法治社会建设”的集体提案。该市市委书记领办提案,带队赴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开展调研式督办,加大了提案办理力度。这反映出( )
①人民政协拥有参政议政的国家职能
②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通力合作
③民主党派和人民政协科学民主决策
④政党制度的优势能转化为治理效能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②④:九三学社市委向T市政协提交集体议案,然后由该市市委书记领办提案,加大了对提案的办理力度,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于各民主党派是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这也表明我国的政党制度优势可以转化为治理效能,②④应选。
①:人民政协是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不是国家机构,不能履行国家职能,①不选。
③:民主党派是我国的参政党,人民政协是最广泛的爱国统一组织,不是决策机关,③不选。
故本题选C。
22. 自2023年9月1日起施行的《宗教活动场所管理办法》明确,任何组织或者个人进入宗教活动场所应当尊重该场所所属宗教的信仰和习俗,不得擅自到本场所外组织、举行宗教活动。这一办法的出台( )
①尊重和保护了公民信仰宗教的自由和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②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我国宗教的科学化方向
③能提升宗教活动场所管理的规范化水平,维护宗教和顺
④说明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坚持中国化方向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任何组织或者个人进入宗教活动场所应当尊重该场所所属宗教的信仰和习俗”,体现了这一办法尊重和保护公民信仰宗教的自由,①符合题意。
②:宗教属于唯心主义世界观;选项中“坚持我国宗教的科学化方向”说法不妥,②错误。
③:以办法的形式规范管理宗教活动场所,有利于提升宗教活动场所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水平,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维护宗教和顺,③符合题意。
④:独立自主自办原则,强调的是我国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材料没有涉及,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23.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从蓝图逐渐变为现实,从理念化为行动,从中国走向世界,已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合作平台。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需要法治进行保障。”这是基于( )
①我国法律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
②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国家机关能保证贯彻落实
③法治保障能够降低投资风险,保障我国的海外利益
④法治保障是推动“一带一路”行稳致远的有力保证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②④: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需要法治进行保障。”这是基于法治保障是推动“一带一路”行稳致远的有力保证,也是基于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国家机关能保证贯彻落实;②④符合题意。
①:“一带一路”涉及多个国家,我国法律体现人民意志与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构建“一带一路”中强化法治保障重要性构不成因果关系,①不符合题意。
③:投资风险由各种因素构成,法治保障降低投资风险说法不符合现实,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D。
24. 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新征程上必须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法治根基,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一个现代化国家必然是法治国家。中国式现代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产生深刻的塑造作用,使中国的法治实践独具特色。下列对中国式现代化与法治建设关系分析正确的是( )
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是解锁中国式现代化成功的密码
②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
③要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④中国式现代化为法治建设理论与实践开辟了广阔空间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②④:新征程上必须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法治根基,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说明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中国式现代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产生深刻的塑造作用,说明中国式现代化为法治建设理论与实践开辟了广阔空间,②④正确。
①:材料强调的是中国式现代化与法治建设关系,①单纯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的路径,,①不符合题意。
③:材料强调的是中国式现代化与法治建设关系,③只强调依法治国的要求,与题意无关,③排除。
故本题选D。
25. 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为深化依法治国实践,成立了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统一领导。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
①是实现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②目的是纠正一些党政领导干部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
③需要发挥人民群众在依法治国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④旨在促进部分维权意识薄弱的公民学法、懂法、守法、用法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③: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这是实现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需要发挥人民群众在依法治国过程中的主体作用,①③符合题意。
②④:全面依法治国的目的是依法保障人民权益,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纠正一些党政领导干部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以及促进部分维权意识薄弱的公民学法、懂法、守法、用法都不是全面依法治国的目的,②④排除。
故本题选A。
26. 我国第一部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经过7年讨论,两次公开征求意见之后,于2023年9月在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并于2024年1月1日起实施。该条例要求健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体制机制,保护未成年人个人信息,防治未成年人沉迷网络。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立法机关坚持民主立法,提升立法的工作质量
②国务院立良善之法,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③国家机关完善法律体系,保障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④立法工作顺应时代趋势,确保未成年人享受数字红利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材料涉及的行为主体是国务院,国务院不是立法机关,故①不选。
②: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规定,体现了国务院立良善之法,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故②正确。
③:材料中指出我国第一部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已经通过,这表明国家机关完善法律体系,保障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故③正确。
④: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国家完善相关法律,这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但“确保”说法错误,故④不选。
故本题选C。
27. 某区人大常委会积极探索设立“人大代表+人民法官”双联服务机制,定期安排人大代表和人民法官进站“接诊”,各司其职为人民服务,解决群众诉求,化解邻里矛盾。此举有助于( )
①人大代表履行职责,维护人民利益 ②健全司法救助体系,实现社会和谐
③健全纠纷解决机制,保障公平正义 ④解决群众所有纠纷,提升法治水平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③:材料中指出某区人大常委会设立人大代表和人民法官定期进站“接诊”,各司其职为人民服务,解决群众诉求,此举有助于通过健全纠纷解决机制,督促人大代表履行职责,维护人民利益,保障公平正义,故①③正确。
②:材料强调的是通过建立健全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更好的解决民众矛盾,未涉及健全司法救助体系,故②不选。
④:材料中指出某区人大常委会建立健全矛盾纠纷化解机制,解决群众诉求,这有利于解决群众纠纷,但是不能解决所有矛盾,故④不选。
故本题选C。
28. 城市社区人口密集、诉求多元,为了优化基层治理,上海探索推出派出所、司法所、律师事务所“三所联动”机制,整合公安干警、调解员、律师三方力量,倾听群众诉求,提供法律服务,努力让矛盾纠纷化解于萌芽状态。“三所联动”机制( )
①提升了群众参与民主管理的能力
②创新了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形式
③运用了法治方式解决群众矛盾纠纷
④探索了社区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机制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三所联动”机制主要是整合公安干警、调解员、律师三方力量,服务人民群众,这与提升群众参与民主管理的能力无关,①不选。
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主要形式是村民委员会和居民委员会,材料并未涉及创新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形式,②不选。
③:“三所联动”机制整合多方力量,为群众提供法律服务,努力让矛盾纠纷化解于萌芽状态,③正确。
④:“三所联动”机制整合公安干警、调解员、律师三方力量,探索了社区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机制,④正确。
故本题选D。
29. 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近年来,湖北某市通过建立“智慧安防”体系、“数字服务”机制、“网上监督”平台,打通乡村治安盲区多、群众办事难、监督渠道不畅等乡村治理的堵点,不断提升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上述举措的作用在于( )
①通过健全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化解社会矛盾
②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方式提升了乡村治理效能
③通过扩大基层民主保障了群众享有的民主权利
④通过创新管理与服务方式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智慧安防”体系、“数字服务”机制、“网上监督”平台不属于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①不符合题意。
②④:该市通过创新管理与服务方式建立“智慧安防”体系、“数字服务”机制、“网上监督”平台,运用数字化、智能化方式打通乡村治理的堵点,为民办事保障群众权益,提升了乡村治理效能,②④符合题意。
③:民主权利是指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题干未涉及扩大基层民主保障群众的民主权利,③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30. 售出4板过期4天的酸奶退货后被罚2万元,卖出5斤超标芹菜收入20元被罚6.6万元……这类“小过重罚”现象是对法治的曲解和伤害,严重影响市场主体的正常经营。对此,市场监管部门应( )
①坚持公正执法,恰当行使自由裁量权
②坚持规范执法,严格按执法程序办事
③切实履行职能,坚决纠正不作为现象
④加强自查自纠,克服机械教条式执法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①④:市场监管部门针对市场主体的一些行政处罚,存在“小过重罚”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市场主体的正常经营。针对这类现象,需要规范自由裁量权的行使,防止执法不公;需要克服机械教条式执法,加强自查自纠,不断提升执法机关的公信力,①④符合题意。
②③:材料强调行政处罚存在“小过重罚”现象,没有涉及执法程序、不作为现象,②③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31. “法,不能向不法让步”。2024年贺岁电影《第二十条》引发社会公众广泛关注。在面对坏人为非作歹时,受害人是忍气吞声,还是奋起反抗?旁观者是视而不见,还是见义勇为 若毅然出手,将如何定性 该片以现实题材、小人物视角为切口唤醒了“沉睡条款”刑法第二十条——“正当防卫”条款,彰显了法条背后的公理人情。这对我国法治建设的启示是( )
①要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促进作用,使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
②应尊重社会公众良知,体现司法温度,实现法理情有机统一
③必须坚持人民司法为人民,努力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
④推进良法之治,通过民主程序制定的良法才能得到社会遵从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道德对法治文化起支撑作用,①错误。
②③:“正当防卫”条款彰显了法条背后的公理人情,体现了司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彰显了司法温度,有利于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②③正确。
④:题干涉及的是“正当防卫”彰显的公理人情,强调公正司法,未涉及通过民主程序制定良法,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32. 在农村有一群“身兼数职”的基层法律工作者,他们是村民身边的法律法规“讲解员”、矛盾纠纷“调解员”,也是法治创建“监督员”,这群人被称为“法律明白人”。如今,越来越多“法律明白人”被选为村民代表会议代表、村民理事会理事、村务监督机构人员,依法参与村务管理。“法律明白人”在乡村建设中发挥作用,有利于( )
①拓宽基层民主管理的渠道
②提高基层治理的法治化水平
③发挥其在法治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④增进社会共识,维护社会秩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题干中“法律明白人”的主要作用在于法治的宣传与带动作用,与拓宽基层民主管理的渠道无关,排除①。
②④:通过“法律明白人”的讲解、监督等,有利于让更多的村民懂法守法,从而增进社会共识,更多的“法律明白人”参与村务管理,有利于提高基层治理的法治化水平,②④正确。
③:广大人民群众才是法治建设的主体,③错误。
故本题选C。
二、非选择题(共4题,每题13分,共52分)
3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向重点乡村持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的意见》,A市市委向G贫困村选派优秀党员孙某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为积极响应青年反哺农村的号召,孙某鼓励广大团员青年参与村委会换届竞选,加强村民选举,推进村民自治。为解决“村村通”硬化道路改造问题,积极探索建立民主协商平台,制定公平公正的改造方案,化解了邻里之间的矛盾。整合村两委、志愿者服务队等共同参与乡村建设,为村民提供丰富便捷的公共服务,贴心的基层治理让群众倍感温暖,孙某被群众亲切地称为“群众贴心人”。
结合材料,运用基层群众自治的相关知识,分析“群众贴心人”为何能让群众倍感温暖。
【答案】①组织广大团员青年参与民主选举,调动青年参与农村基层治理的积极性,保障群众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②搭建基层群众参与民主协商的平台,推动群众就硬化道路改造问题进行理性沟通,化解邻里矛盾,增进邻里温情。③加强农村基层治理体系建设,推动农村基层治理主体多元化,让群众享受到更贴心细致的服务。
【解析】
【分析】背景素材:孙某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后的做法
考点考查:基层群众自治的有关知识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述事物的能力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需要运用基层群众自治的相关知识,分析“群众贴心人”为何能让群众倍感温暖。运用课本原理结合材料回答即可。
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①:孙某鼓励广大团员青年参与村委会换届竞选,加强村民选举→可联系调动青年参与农村基层治理的积极性,保障群众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有效信息②:推进村民自治为解决“村村通”硬化道路改造问题,搭建基层群众参与民主协商平台→可联系推动群众就硬化道路改造问题进行理性沟通,化解邻里矛盾,增进邻里温情;
有效信息③:整合村两委、志愿者服务队等共同参与乡村建设,为村民提供丰富便捷的公共服务→可联系加强农村基层治理体系建设,推动农村基层治理主体多元化,让群众享受到更贴心细致的服务。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教材信息与材料、时政信息相结合。
3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法典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关乎公民的切身利益。
1949-2014年 我国曾四次启动民法典编纂,但种种原因导致无疾而终
2014年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编民法典的任务,为民法典的编纂提供 了基本遵循
2018年 民法典各分编草案经常委会二审、三审后,均通过中国人大网公开征求意见,同时听取有关部门专家意见,并到地方进行调研,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改完善后提请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
2019年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并决定将其提请2020年召开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这是民法典各分编草案与2017年制定的民法总则“合体”后,首次以完整版中国民法典草案的形式呈现
2020年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期间,人大代表认真审议了民法典草案,最终以2879票赞成、2票反对、5票弃权,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并于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结合上述图表,运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编纂的内容和过程所体现的道理。
【答案】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进行立法调研,公开征求意见,体现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委会是我国的立法机关,拥有最高立法权,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②人大代表认真审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体现了全国人民代表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依法行使审议权和表决权。③民法典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最终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高票通过,体现了人民代表大会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⑤民法典的编纂内容和过程,体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一项基本功能,就是把体现广大人民利益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依照法定程序转化为国家意志并使之成为全体人民共同遵守的法律规范。
【解析】
【分析】本题以民法典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民法典的编纂及通过为材料,从《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角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描述阐释事物、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本题要求考生结合上述图表,运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编纂的内容和过程所体现的道理。属于“体现类”试题,知识限定比较具体,属于微观考查。考生可先回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相关知识,然后结合试题材料与知识要点分析,形成答案要点。
①材料: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进行立法调研,公开征求意见,联想主干知识分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委会是我国的立法机关,拥有最高立法权,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
②材料:人大代表认真审议,表决并高票通过民法典,联想主干知识分析:全国人民代表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依法行使审议权和表决权。
③材料:民法典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最终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高票通过,联想主干知识分析:人民代表大会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④材料: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广泛征求意见,人大代表认真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正式实施,联想主干知识分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制度优势。
⑤材料:民法典的编纂内容和过程,联想主干知识分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一项基本功能,就是把体现广大人民利益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依照法定程序转化为国家意志并使之成为全体人民共同遵守的法律规范。
【点睛】解答“体现类”主观题,要遵循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运用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的能力和方法。既要求考生掌握某观点的具体内涵,又要与题设材料相结合,做到材料与观点一一对应。回答时首先应思考该观点的具体内容,并将材料与观点的具体内容对应起来,根据与材料关联的程度,安排观点表述的顺序。
3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立法法总则规定,立法应当遵循宪法的基本原则,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坚持改革开放。立法应当体现人民的意志,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坚持立法公开,保障人民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立法活动。立法应当从实际出发,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科学合理地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与义务、国家机关的权力与责任。
结合材料并运用依法治国的相关知识,分析立法法总则的规定贯彻了依法治国的哪些原则?
【答案】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材料中,立法法总则规定应当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②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立法应当体现人民的意志,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③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立法必须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适应我国国际社会发展。
【解析】
【分析】背景素材:《立法法》相关规定。
考点考查:依法治国。
能力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法治意识、公共参与。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属于说明类主观题,要求学生分析立法法总则规定贯彻了依法治国的哪些原则,答题范围:《政治与法治》依法治国,知识定位:依法治国的原则,解题关键为获取材料有效信息,对应原理进行分析。
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有效信息②:“立法应当从实际出发,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有效信息③:“立法应当体现人民的意志,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坚持立法公开,保障人民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立法活动”→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得分点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
得分点②: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立法应当体现人民的意志,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得分点③: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立法必须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适应我国国际社会发展。
【点睛】回答分析说明类问题,主要按以下思路进行:
第一步,分析材料,把握主题,联想相关知识(本题知识角度已经给出)。
第二步,围绕主题,回归教材,确认知识(细化知识要点并确认),以试题反映出的问题为中心与教材联系,找出材料与教材的“结合点”。
第三步,紧扣题意,合理作答。通常,我们只要将教材中的基本原理与材料一一对应 ,用理论分析材料即可。
3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发展冰雪经济作为新增长点,推动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全产业链发展”。这个冬天,冻梨摆盘、驯鹿游街、私家车主免费接送游客……各种花式宠粉,让哈尔滨旅游火爆“出圈”。然而,这番火爆并非偶然。
自2023年1月份起,哈尔滨文旅部门便以游客思维、游客视角换位思考,打造了一系列高流量的IP活动。在这个冰雪季来临前,哈尔滨市就已组建服务保障专班,文旅、公安、交通运输、市场监管等各部门联合制定相关应急预案,保障旅游市场秩序。通过发布规范经营者价格行为行政指导书、宾馆酒店业诚信经营倡议书、组织冬季旅游执法督导等方式,对涉旅重要场所强化约束。发布《致哈尔滨全市人民的一封信》,号召市民“以客为先、以客为尊、以客为友、以客为亲”。有评论称,这波流量,是对哈尔滨全市上下齐心协力、以人为本精细服务、头脑风暴推陈出新、豪迈热情真诚待客的最好回报。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哈尔滨市政府是如何让“冷”冰雪释放“热”活力的。
【答案】
①坚持党的领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发展冰雪产业的嘱托。
②依法全面履行职责,切实履行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等基本职能。各部门联合制定相关应急预案,保障旅游市场秩序,为旅游市场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③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以游客思维、游客视角换位思考,不断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满足游客需求。
④加强与当地群众、旅游从业者的沟通,形成互信互助的关系,充分发挥当地群众、旅游从业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解析】
分析】背景素材:哈尔滨旅游火爆“出圈”
考点考查:党的领导、法治政府的有关知识
能力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究问题
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
【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体现类主观题,设问要求可转换为“哈尔滨市政府是如何发展冰雪经济的”,注意作答主体为政府,需要调用党的领导、法治政府的有关知识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①: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发展冰雪经济作为新增长点……全产业链发展”→可联系坚持党的领导。
关键词②:文旅、公安、交通运输、市场监管等各部门联合制定相关应急预案→可联系依法全面履行职责,切实履行市场监管等基本职能。
关键词③:以游客思维、游客视角换位思考,打造了一系列高流量的IP活动→可联系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关键词④:以客为先、以客为尊、以客为友、以客为亲→可联系充分发挥当地群众、旅游从业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等相结合。大庆实验中学实验一部2023级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政治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
1. 2013—2023年,经过七次扩容,我国已经设立了22个自贸试验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自贸试验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对接国际通行规则,推出了一大批基础性、开创性改革开放举措,形成了许多标志性、引领性制度创新成果,培育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可见,改革开放( )
①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②增强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活力
③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④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2. 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展厅展出近代中国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百年间2300多件实物、文献、图片、模型绘画等。下列选项中对这段历史认识正确的是( )
①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中国人民有了主心骨
②中国社会彻底改变了基本国情,中华民族走向新时代
③新中国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封建专制向人民民主的飞跃
④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3.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强调:“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新质生产力是党中央立足于世界科技进步的前沿,着眼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目标任务提出的新概念。新质生产力的提出( )
①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充分尊重人民首创精神
②反映了人民对高科技产品和服务期盼
③科学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怎样发展的重大问题
④表明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4. 2023年寒冬时节,一场6.2级地震突袭甘肃、青海,造成大量人员伤亡。从生死营救到转移安置,从排查隐患到抢救伤员,两省党员干部闻讯而动,日夜奋战,攻坚克难,甘做抗震救灾的主心骨,争做受灾群众的贴心人。这充分体现了( )
①党员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②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先锋队性质
③实现人民群众广泛利益是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④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5. 2024年2月,中共湖南省委下发《中共湖南省委关于在全省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的通知》,决定从现在开始,集中一段时间,在全省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关于此次活动,同学们各抒己见,其中正确的是( )
①甲同学:解放思想是我们党永葆生机活力的法宝之一
②乙同学:解放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的根本要求
③丙同学:有利于人们打破主观偏见的束缚,解决新问题
④丁同学:要求人们在实际工作中正确认识事物的本来面貌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6. 10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开辟伟大道路、创造伟大事业、取得伟大成就,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并用以指导实践。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这是因为( )
①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最本质的特征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最伟大飞跃
③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④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
7. 浙江金华市从省“千名好支书”和市县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中择优选聘市级和县级治村导师,市县两级联动成立治村导师联盟,进一步加强农村“领头雁”队伍建设,为加快乡村振兴和全城提升农村党建提供了坚实支撑。材料中的治村导师联盟( )
①体现了党对乡村的强有力的政治领导
②有效提升了金华市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
③推动我国乡村治理走上了制度化的轨道
④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8. 一个国家、一个政党,领导核心至关重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既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实践经验总结,又是面向新时代作出的战略部署,就是要确保党始终把牢中国前进方向、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新时代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基于( )
①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
②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根本政治保证
③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以社会革命引领党的自我革命
④中国共产党是决定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9. 2024年全国两会前夕,公安部承办的2023年全国两会574件建议提案全部在规定时限内高质量办结,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对公安部全国两会建议提案办理工作表示满意。材料表明( )
①人大和政协依法统一行使国家权力,集体行使职权
②我国的制度安排实现了形式民主与实质民主相统一
③协商监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④我国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0. 2023年9月16日,一名群众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上给巴彦淖尔市市长留言反映河套大街断头路问题。9月28日,临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对此问题给予了回复,指出将结合棚户区改造逐步推动解决河套大街(光辉路一朔方路)道路建设问题。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
①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真实的民主
②我国的人民民主实现了不同群体全覆盖
③政府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服务
④广大人民群众是社会公共事务的直接管理者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1. 2023年9月3日,针对缅北涉我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形势,我国公安机关将持续发力,在公安部和云南省公安厅的组织部署下,西双版纳公安机关一举打掉盘踞在缅北的电信网络诈骗窝点11个,抓获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嫌疑人269名,替人民追回部分被骗财产。这表明( )
①只有提高防骗意识,才能有效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②我国的人民民主是最广泛的,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③在我国,民主与专政是相统一的,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④国家性质决定了国家职能,国家职能与国体相适应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2. 2024年1月19日,某省公安厅在全省部署开展冬春社会治安打击整治专项行动,把打击锋芒对准人民群众反映强烈、深恶痛绝的涉黑涉恶、“盗抢骗”“黄赌毒”及电信网络诈骗等突出违法犯罪,行动开展以来共破获刑事案件23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700余人。该省公安厅此举有利于( )
①巩固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②化解人民内部矛盾,保障人民权益
③发扬人民民主,诠释民主的真实性 ④彰显国家维护社会稳定的对内职能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3. 为切实保证疫苗安全、有效和规范接种,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草案)》,并自2020年1月4日起至2月3日征求公众意见,公众可通过中国人大网发表意见和建议。让公众参与疫苗管理立法( )
①从根本上说是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
②是国家履行专政职能,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安全的体现
③有利于立法汇聚民智、体现民意,更好尊重和保障人权
④有利于公民行使立法权,直接参与管理国家事务
A. 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 ②④
14. 广州市人大常委会组织市区两级人大代表,就如何疏通交通“堵点痛点”进行现场调查,向周边居民进行走访了解,并对当前城区交通秩序现状进行客观分析,提出优化交通拥堵点整治方案。作为新时代人大代表要( )
①坚持科学决策,及时解决群众出行难的问题
②密切联系群众,高质量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
③敢于担当作为,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④提高履职能力,提高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5.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2023年开年以来,多地公布“惠民生清单”。吉林省将安排资金1.2亿元用于开办老年食堂、新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社区居家养老设施建设;北京市明确新增中小学学位2万个,扩大教师交流轮岗比例,持续开展小学暑期托管服务;河北省提出了全省城镇新增就业86万人的目标任务。这说明( )
①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
②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用来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的
③党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保障民生作为国家的中心工作
④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体是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制度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6.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的制度体系”,要求“完善和加强备案审查制度”。2023年12月29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完善和加强备案审查制度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经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备案审查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宪法监督制度,是保障宪法法律实施、维护国家法治统一的重要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决定》通过( )
①有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②体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最高立法权和最高监督权
③是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客观要求
④进一步发挥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基本政治制度的作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7. 作为安全生产领域的基础性、综合性法律,安全生产法对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2023年7月至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安全生产法实施情况开展执法检查,检查组深入工业园区、企业、工地,了解基层情况,听取群众声音。这表明,全国人大常委会( )
①根据人民的利益行使权力,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②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依法监督宪法法律的实施
③积极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原则,推动法治中国建设
④在我国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依法行使监督权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8. 依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我国重新组建了科学技术部,对其原有职责进行调整,以加强科学技术部推动健全新型举国体制、优化科技创新全链条管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等职能。此举旨在( )
①增强国家对科技事业的统筹协调能力
②减轻科学技术部职责和负担
③推动科学技术部职能和权限的法定化
④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9. 2023年,中共中央统一部署下,台盟中央认真学习贯彻长江生态环境保护民主监督座谈会精神,8次赴重庆开展监督访查活动,调研18个区县,完成4个专项课题研究,并梳理形成民主监督年度报告。这表明( )
①民主党派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履行生态文明建设职责
②民主党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切实履行民主监督职能
③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④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开展政治协商工作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20. 2024年是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75年来,人民政协积极投身建立新中国、建设新中国、探索改革路、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走过了辉煌历程。75年来,人民政协坚持党的领导、统一战线、协商民主有机结合,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发扬优良传统,牢记政治责任,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履职尽责,提高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水平,始终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下谋划和开展工作,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履行职能、凝心聚力。这表明人民政协( )
①坚持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积极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
②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
③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鲜明特点
④发挥协商民主优势,为党和国家工作积极建言献策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1. 2023年,T市首次推行党政领导领办重点提案制度。九三学社市委向T市政协提交了一份“完善基层网格治理,促进法治社会建设”的集体提案。该市市委书记领办提案,带队赴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开展调研式督办,加大了提案办理力度。这反映出( )
①人民政协拥有参政议政的国家职能
②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通力合作
③民主党派和人民政协科学民主决策
④政党制度的优势能转化为治理效能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2. 自2023年9月1日起施行的《宗教活动场所管理办法》明确,任何组织或者个人进入宗教活动场所应当尊重该场所所属宗教的信仰和习俗,不得擅自到本场所外组织、举行宗教活动。这一办法的出台( )
①尊重和保护了公民信仰宗教的自由和不信仰宗教的自由
②贯彻党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我国宗教的科学化方向
③能提升宗教活动场所管理的规范化水平,维护宗教和顺
④说明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坚持中国化方向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3.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从蓝图逐渐变为现实,从理念化为行动,从中国走向世界,已成为深受欢迎的国际合作平台。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需要法治进行保障。”这是基于( )
①我国法律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
②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国家机关能保证贯彻落实
③法治保障能够降低投资风险,保障我国的海外利益
④法治保障是推动“一带一路”行稳致远的有力保证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4. 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新征程上必须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法治根基,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一个现代化国家必然是法治国家。中国式现代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产生深刻的塑造作用,使中国的法治实践独具特色。下列对中国式现代化与法治建设关系分析正确的是( )
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是解锁中国式现代化成功的密码
②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和必然选择
③要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提升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④中国式现代化法治建设理论与实践开辟了广阔空间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5. 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为深化依法治国实践,成立了中央全面依法治国领导小组,加强对法治中国建设的统一领导。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
①是实现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②目的是纠正一些党政领导干部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
③需要发挥人民群众在依法治国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④旨在促进部分维权意识薄弱的公民学法、懂法、守法、用法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26. 我国第一部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经过7年讨论,两次公开征求意见之后,于2023年9月在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并于2024年1月1日起实施。该条例要求健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体制机制,保护未成年人个人信息,防治未成年人沉迷网络。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立法机关坚持民主立法,提升立法的工作质量
②国务院立良善之法,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③国家机关完善法律体系,保障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④立法工作顺应时代趋势,确保未成年人享受数字红利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7. 某区人大常委会积极探索设立“人大代表+人民法官”双联服务机制,定期安排人大代表和人民法官进站“接诊”,各司其职为人民服务,解决群众诉求,化解邻里矛盾。此举有助于( )
①人大代表履行职责,维护人民利益 ②健全司法救助体系,实现社会和谐
③健全纠纷解决机制,保障公平正义 ④解决群众所有纠纷,提升法治水平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28. 城市社区人口密集、诉求多元,为了优化基层治理,上海探索推出派出所、司法所、律师事务所“三所联动”机制,整合公安干警、调解员、律师三方力量,倾听群众诉求,提供法律服务,努力让矛盾纠纷化解于萌芽状态。“三所联动”机制( )
①提升了群众参与民主管理的能力
②创新了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形式
③运用了法治方式解决群众矛盾纠纷
④探索了社区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机制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29. 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近年来,湖北某市通过建立“智慧安防”体系、“数字服务”机制、“网上监督”平台,打通乡村治安盲区多、群众办事难、监督渠道不畅等乡村治理的堵点,不断提升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上述举措的作用在于( )
①通过健全基层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化解社会矛盾
②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方式提升了乡村治理效能
③通过扩大基层民主保障了群众享有的民主权利
④通过创新管理与服务方式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30. 售出4板过期4天的酸奶退货后被罚2万元,卖出5斤超标芹菜收入20元被罚6.6万元……这类“小过重罚”现象是对法治的曲解和伤害,严重影响市场主体的正常经营。对此,市场监管部门应( )
①坚持公正执法,恰当行使自由裁量权
②坚持规范执法,严格按执法程序办事
③切实履行职能,坚决纠正不作为现象
④加强自查自纠,克服机械教条式执法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31. “法,不能向不法让步”。2024年贺岁电影《第二十条》引发社会公众广泛关注。在面对坏人为非作歹时,受害人是忍气吞声,还是奋起反抗?旁观者是视而不见,还是见义勇为 若毅然出手,将如何定性 该片以现实题材、小人物视角为切口唤醒了“沉睡条款”刑法第二十条——“正当防卫”条款,彰显了法条背后的公理人情。这对我国法治建设的启示是( )
①要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促进作用,使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
②应尊重社会公众良知,体现司法温度,实现法理情有机统一
③必须坚持人民司法为人民,努力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
④推进良法之治,通过民主程序制定的良法才能得到社会遵从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32. 在农村有一群“身兼数职”的基层法律工作者,他们是村民身边的法律法规“讲解员”、矛盾纠纷“调解员”,也是法治创建“监督员”,这群人被称为“法律明白人”。如今,越来越多“法律明白人”被选为村民代表会议代表、村民理事会理事、村务监督机构人员,依法参与村务管理。“法律明白人”在乡村建设中发挥作用,有利于( )
①拓宽基层民主管理的渠道
②提高基层治理的法治化水平
③发挥其在法治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④增进社会共识,维护社会秩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4题,每题13分,共52分)
3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向重点乡村持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的意见》,A市市委向G贫困村选派优秀党员孙某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为积极响应青年反哺农村的号召,孙某鼓励广大团员青年参与村委会换届竞选,加强村民选举,推进村民自治。为解决“村村通”硬化道路改造问题,积极探索建立民主协商平台,制定公平公正的改造方案,化解了邻里之间的矛盾。整合村两委、志愿者服务队等共同参与乡村建设,为村民提供丰富便捷的公共服务,贴心的基层治理让群众倍感温暖,孙某被群众亲切地称为“群众贴心人”。
结合材料,运用基层群众自治的相关知识,分析“群众贴心人”为何能让群众倍感温暖。
3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法典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关乎公民的切身利益。
1949-2014年 我国曾四次启动民法典编纂,但种种原因导致无疾而终
2014年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编民法典的任务,为民法典的编纂提供 了基本遵循
2018年 民法典各分编草案经常委会二审、三审后,均通过中国人大网公开征求意见,同时听取有关部门专家意见,并到地方进行调研,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改完善后提请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
2019年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并决定将其提请2020年召开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这是民法典各分编草案与2017年制定的民法总则“合体”后,首次以完整版中国民法典草案的形式呈现
2020年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期间,人大代表认真审议了民法典草案,最终以2879票赞成、2票反对、5票弃权,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并于2021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结合上述图表,运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编纂的内容和过程所体现的道理。
3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立法法总则规定,立法应当遵循宪法的基本原则,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坚持改革开放。立法应当体现人民的意志,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坚持立法公开,保障人民通过多种途径参与立法活动。立法应当从实际出发,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科学合理地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与义务、国家机关的权力与责任。
结合材料并运用依法治国的相关知识,分析立法法总则的规定贯彻了依法治国的哪些原则?
3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发展冰雪经济作为新增长点,推动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全产业链发展”。这个冬天,冻梨摆盘、驯鹿游街、私家车主免费接送游客……各种花式宠粉,让哈尔滨旅游火爆“出圈”。然而,这番火爆并非偶然。
自2023年1月份起,哈尔滨文旅部门便以游客思维、游客视角换位思考,打造了一系列高流量的IP活动。在这个冰雪季来临前,哈尔滨市就已组建服务保障专班,文旅、公安、交通运输、市场监管等各部门联合制定相关应急预案,保障旅游市场秩序。通过发布规范经营者价格行为行政指导书、宾馆酒店业诚信经营倡议书、组织冬季旅游执法督导等方式,对涉旅重要场所强化约束。发布《致哈尔滨全市人民的一封信》,号召市民“以客为先、以客为尊、以客为友、以客为亲”。有评论称,这波流量,是对哈尔滨全市上下齐心协力、以人为本精细服务、头脑风暴推陈出新、豪迈热情真诚待客的最好回报。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哈尔滨市政府是如何让“冷”冰雪释放“热”活力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