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河南专版)心理健康七年级全一册第十五课 《驱散忌妒的阴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北师大版(河南专版)心理健康七年级全一册第十五课 《驱散忌妒的阴云》素材

资源简介

北师大版(河南专版)心理健康七年级全一册
第十五课 《驱散忌妒的阴云》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驱散忌妒的阴云》是北师大版(河南专版)心理健康七年级全一册第十五课的内容。本课旨在帮助学生认识忌妒心理的危害,理解忌妒产生的原因,学会用积极的心态和合理的方法处理忌妒情绪,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人际关系。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建立正确的竞争观,增强自我调节能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心理发展变化较大,自我意识和竞争意识逐渐增强。在学习和生活中,他们可能会遇到一些比自己优秀的同学或朋友,产生一定的比较心理。当自己无法超越他人时,部分学生可能会产生忌妒心理,影响学习和人际关系。因此,本课内容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将能够正确认识忌妒心理,学会处理忌妒情绪,促进自身健康发展。
核心素养目标
1.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使其能够正视自己的不足,以宽容和尊重的心态看待他人。
2.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竞争观,理解合作与竞争的关系,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3.自主发展:提高学生自我调节能力,学会用合理的方式处理忌妒情绪,促进个人成长。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忌妒心理的含义、特点及其对个人和社会的危害;掌握处理忌妒情绪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忌妒心理的危害,学会处理忌妒情绪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宽容心态和合作精神,增强个人自我调节能力,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忌妒心理的危害,掌握处理忌妒情绪的方法。
2.难点: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竞争,培养合作精神。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包括忌妒心理相关的图片、视频素材。
2.案例分析材料,包括不同情境下的忌妒心理案例。
3.角色扮演任务卡,用于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1. 教师播放一段关于忌妒心理的视频,这个视频可以是一个具体的案例,也可以是一个具有启发性的小故事。通过这个视频,可以让学生对忌妒心理有初步的了解,并引发他们对忌妒心理的思考。同时,这段视频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 教师提问:“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忌妒别人的情况?当时你们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这个问题旨在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并深入思考忌妒心理的影响和应对方法。学生可以通过开放性的讨论方式,积极发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和经历,从而增强自己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学生的回答,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情感需求,为接下来的教学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
【设计意图】通过导入环节,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忌妒心理的内涵和应用,为后续的学习和成长打下基础。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更好地应对忌妒心理,如调整心态、提高自我认知、积极寻求帮助等,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应对能力。
二、新课讲授(15分钟)
1.忌妒心理的含义与特点
(1)教师讲解忌妒心理的定义,强调忌妒是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表现为对他人的成功、优点或拥有的东西感到不满和痛苦。举例说明:比如,看到同学考试取得好成绩,自己心里不舒服;看到别人穿着漂亮的衣服,自己也想拥有等。
(2)忌妒心理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 消极性:忌妒心理是一种负面情绪,会让人感到痛苦和不满,影响个人的心理健康。
* 针对性:忌妒心理往往针对他人的成功、优点或拥有的东西,而不是针对整个人的价值或能力。
* 自我挫败:忌妒心理往往导致自我否定和自我怀疑,使人无法专注于自己的目标和努力,影响个人成长和发展。
2.忌妒心理的危害
教师列举忌妒心理对个人和社会的危害,如影响人际关系、降低学习效率、损害身心健康等。以下为案例分析:
(1)情境描述:小明和小李是同桌,小明成绩优异,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小李虽然也很努力,但成绩总是不如小明。渐渐地,小李开始产生忌妒心理,对小明冷嘲热讽,甚至故意破坏小明的学习用品。引导学生分析并得出结论:忌妒心理会破坏人际关系,影响学习和生活,我们应正视自己的不足,积极面对竞争。
(2)情境描述:小红和小芳是好朋友,两人都喜欢画画。在一次绘画比赛中,小芳获得了冠军,而小红只获得了第三名。小红心里很不舒服,开始疏远小芳,甚至背后说她的坏话。引导学生分析并得出结论:忌妒心理会让人失去朋友,我们应该学会宽容和尊重他人。
3.处理忌妒情绪的方法
教师介绍几种处理忌妒情绪的方法,如正确认识自己、积极面对竞争、学会欣赏他人等。
案例分析三:
情境描述:小刚在体育课上发现自己不如其他同学跑得快,心里很沮丧。但他没有放弃,而是决定每天放学后加强锻炼。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的跑步速度得到了很大提高,最终在学校的运动会上获得了好成绩。提问:小刚是如何处理自己的忌妒情绪的?他的经历对你有何启示?引导学生分析并得出结论:面对忌妒情绪,应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来证明自己。
处理忌妒情绪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接受自己和他人的差异;
* 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 积极面对竞争,发掘自己的潜力;
* 学会欣赏他人,发现他人的优点并学习;
* 培养积极的心态和习惯,如自信、乐观、勤奋等;
* 寻求帮助和支持,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困惑。
通过以上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处理忌妒情绪,促进个人成长和发展,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
三、课堂活动(15分钟)
1.小组讨论
学生被分成小组,针对“我在生活中遇到的忌妒情绪”这一主题进行讨论。每个小组都需要选取一个与之相关的典型案例,通过成员间的分享和交流,深入了解忌妒情绪的普遍性和复杂性。其他小组的成员将倾听并给出自己的点评和建议,以帮助彼此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忌妒情绪。通过小组讨论,学生们将意识到忌妒情绪在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并学会如何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和处理这种情绪。
2.角色扮演
教师为每个小组分发角色扮演任务卡,其中包含一个涉及忌妒情绪的案例。每个小组需要选择一个案例进行角色扮演,分别扮演忌妒者和被忌妒者两个角色。学生们需要根据角色设定,模拟对话和情境,展示如何正确处理忌妒情绪。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教师将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反馈,以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充分展示自己的表演才能和沟通技巧。角色扮演结束后,全班将进行分享和讨论,分析角色扮演中展示的处理忌妒情绪的方法是否有效,并针对不足之处提出改进建议。通过角色扮演,学生们将学会在实际情境中应用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情绪管理和人际交往能力。
3.心灵对话
教师邀请几位学生自愿上台,分享自己曾经经历过的忌妒情绪以及处理忌妒情绪的过程和感受。这些学生将作为榜样,为其他学生提供经验和启示。其他学生可以向分享者提问或发表自己的看法,形成互动和交流的氛围。通过心灵对话,学生们将感受到忌妒情绪是可以被理解和克服的,并学会从他人的经历中汲取经验和教训,不断提高自己的情绪管理能力。教师将在对话过程中给予必要的引导和鼓励,确保对话的顺利进行。
四、拓展延伸(5分钟)
老师将引导学生思考忌妒情绪与其他消极情绪(如愤怒、焦虑等)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以及如何有效地处理这些情绪。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忌妒情绪与其他消极情绪之间存在一些共同点,如它们都可能导致负面情绪的产生和行为反应。然而,忌妒情绪与其他消极情绪之间也存在明显的区别,它通常更加个性化,因为我们通常会将其投射到某个人身上。然而,它也是可控的,因为我们可以通过积极的应对方式来调整自己的情绪。
老师介绍一些心理调适的方法,如深呼吸、冥想和写日记等,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可以学会用积极的方式调节自己的情绪,而不是让情绪控制我们的行为。
五、课后作业(课后进行)
1. 学生完成一篇关于“如何处理忌妒情绪”的短文,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感受。通过写作,学生可以更好地反思自己的情绪处理方式,并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同时,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让学生向他人展示他们所学到的知识。学生可以描述他们是如何处理忌妒情绪的,分享他们的经验、感受和反思。
2. 学生选择一位身边的朋友或家人,与他们分享本课学到的知识,并帮助他们分析和处理忌妒情绪。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忌妒情绪的普遍性和复杂性,并找到更有效的应对方法。同时,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所学的知识。学生可以选择一位朋友或家人,与他们分享本课学到的知识,帮助他们分析和处理忌妒情绪。他们可以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和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忌妒情绪。
六、课堂总结(5分钟)
1. 教师对本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忌妒心理是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忌妒他人成功、优点或拥有的东西,会影响人际关系、降低学习效率、损害身心健康等。
2. 教师回顾了通过案例分析一、二,引导学生认识到忌妒心理的危害,以及如何通过积极的态度和行动来克服忌妒情绪。同时,教师也强调了正确处理忌妒情绪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积极运用所学知识,培养自信心和积极心态。
七、课后评价与反思(课后进行)
1. 教师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以及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变化,全面评价教学效果。例如,学生是否充分理解了忌妒心理的含义和特点,是否能够正确认识忌妒心理的危害,是否掌握了处理忌妒情绪的方法等。
2. 教师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是否有效引导学生认识忌妒心理的危害,是否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处理忌妒情绪的方法。例如,是否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是否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是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案例等。
3.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课堂效果,教师思考如何进一步优化教学设计和活动安排,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例如,是否需要增加更多的案例分析,是否需要设计更多的互动环节,是否需要调整教学内容和顺序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