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1张PPT)实验活动2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课前小实验—— “空瓶”变瘪实验A向空的软塑料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蒸馏水,立即旋紧瓶盖,充分振荡,观察。知识回顾想一想:实验室用什么制取二氧化碳?药品: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原理:CaCO3+2HCl == CaCl2+H2O+CO2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设计思路 实验装置反应在常温下进行气体需导出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固体与液体反应发生装置:固液常温型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 拼一拼】每组同学有个小白板,请选择合适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拼成二氧化碳制备装置图,并说明装置优点AHGFEDBC活动探究一: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装置固液常温型+向上排空气法科学实验第一站实验室二氧化碳的制备(教师演示实验)实 验 装置 现 象如何验证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探究二:二氧化碳的密度考考你科学实验第二站现象结论由下而上依次熄灭二氧化碳不燃烧,一般也不能支持燃烧 ;CO2密度比空气大拓 展:为什么说是一般呢 CO2CO2实 验 步 骤 现 象 结论塑料瓶变瘪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体积比1:1)实验探究三:co2的水溶性(回顾课前实验实验)思考1:我们平时打开汽水或啤酒盖时,常有大量的气体产生,这是什么气体呢?2:二氧化碳溶于水属于什么变化?温馨小提示:紫色石蕊试液遇到酸性的物质,由紫色变为红色。因此,可以用它来指示溶液是否为酸性。碳酸饮料为什么不叫二氧化碳饮料呢?实验探究三:co2的水溶性步骤:1.(一位同学)取一支小试管,加入1mL石蕊溶液,观察颜色。2.(另一位同学)在大试管里放入几小块大理石,然后小心的注入适量稀盐酸,立即用带有导管的橡胶塞塞住管口,观察试管里的现象以及反应中产生气体的颜色,将导管插入1中试管液面以下。活动探究四:溶解后的秘密(学生分组实验)(提示信息:紫色石蕊试液遇到酸性的物质,由紫色变为红色。)石蕊溶液现象结论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活动探究四:溶解后的秘密溶解在水中的部分CO2跟水反应,生成了碳酸(H2CO3)。碳酸使石蕊变红。化学方程式:CO2+H2O = H2CO3现象结论红色变成紫色。碳酸(H2CO3)不稳定,易分解。受热分解更快。溶液由 红色→紫色。问题:碳酸化学性质是否稳定呢?(教师演示实验)H2CO3 = CO2↑ +H2O(提示信息:紫色石蕊试液遇到酸性的物质,由紫色变为红色。)步骤:1.(一位同学)取一支小试管,加入1mL澄清石灰水,观察颜色。2.(另一位同学)轻轻摇动雪碧瓶身(不使液体喷出),用注射器小心的从小孔抽出瓶中的气体,注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现象活动探究五:清水变牛奶(学生分组实验)现象结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2能与澄清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白色的碳酸钙沉淀。CO2+Ca(OH)2=CaCO3↓+H2O——检验CO2的方法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能看到澄清石变浑浊,但继续通入二氧化碳后,石灰水又变澄清,这是为什么?多识一点开始时,少量的CO2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难溶的碳酸钙,溶液变混浊。当CO2再通入时,生成的碳酸钙被二氧化碳溶解生成易溶于水的碳酸氢钙,溶液又变澄清。为了揭开“屠狗洞”的秘密,一位名叫波尔曼的科学家来到这个山洞里进行实地考察。他在山洞里四处寻找,始终没有找到什么“屠狗妖”,只见岩洞的倒悬许多的钟乳石,地上丛生着石笋,并且有很多从潮湿的地上冒出来。波尔曼透过这些现象经过科学的推理终于揭开了其中的奥秘。学以致用,课外延伸在意大利某地有个奇怪的山洞,人走进这个山洞安然无恙,而狗走进洞里就一命呜呼,因此,当地居民就称之为“ 屠狗洞”,迷信的人还说洞里有一种叫做“屠狗”的妖怪。联系生活 运用新知灯火实验思考题:一只存放过石灰水的瓶子的内表面附有的一层“白膜”,这白色固体是什么?小组讨论:用石灰浆(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钙)刷墙时,人们常在房中放 一盆炭火,同时会发现墙壁有出汗现象,为什么?答:白色的碳酸钙答:木炭燃烧,放热并产生大量CO2。放热温度升高,加快干燥;CO2+Ca(OH)2=CaCO3↓+H2O ,使墙变白并有出汗形象发生。谈收获回顾本课,思考一下你学到了什么?布 置 作 业1、能力题:用两种方法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写出步骤、现象及结论。2、趣味题:假如你就是二氧化碳,请写一篇自我介绍。谢谢指导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