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4.2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教案(表格式)高教版(第三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任务4.2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 教案(表格式)高教版(第三版)

资源简介

教学项目 项目4 粮食作物病虫害防治 教学任务 任务4.2 水稻主要病虫害 防治技术
课时安排 4课时
任务目标 知识:1.掌握水稻螟虫、稻纵卷叶蛾和稻飞虱的的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和综合防治措施。 2.掌握稻瘟病、水稻纹枯病、水稻白叶枯病和水稻细菌条斑病的症状识别、病原特征、发生规律和综合防治措施。 技能:1.能够独立调查水稻田间病虫害发生种类和为害状况,写调查报告。 2.能够观察当地水稻上发生常见的一种病虫害,做好观察记录,确定当地的化学防治适期。 3.能够制订水稻生育期病虫害综合防治历。
教学重点 水稻主要病虫害识别及防治。
教学难点 水稻主要病虫害识别及防治。
序号 知识点 名称 知识点具体内容 表现 形式
知 识 点 1 水稻螟虫 一、形态特征 均属鳞翅目,大螟属夜蛾科,二化螟、三化螟均属螟蛾科。 1.三化螟 (1)成虫 雌蛾黄白色,前翅三角形,中央有一黑点,腹末端有棕黄色绒毛。雄蛾灰褐色,体形比雌蛾稍小,前翅中央有一小黑点,顶角至黑点附近有一斜纹,外缘有7个小黑点; (2)卵 卵块表面覆盖有棕黄色绒毛; (3)幼虫 体淡黄绿色; (4)蛹 后足伸出翅芽外,雄蛹伸出较长。 2.二化螟 (1)成虫  体比三化螟稍大,淡灰色,前翅长方形,中央无黑点,外缘具有7个小黑点,排成一列; (2)卵 鱼鳞状排列,表面有胶质,无绒毛; (3)幼虫 头和前胸盾片褐纹; (4)蛹 后足不伸出,腹部第七节有裙纹。 3.大螟 (1)成虫 体比二化螟肥大,前翅长方形,中央有一暗褐带纹,并有4个褐点; (2)卵 表面有放射状细,条状排列,卵粒大; (3)幼虫 体肥大,头和前胸盾片褐红色,腹部背面粉红色,腹面乳白色。 (4)蛹 腹上披有蜡质,后足不伸出翅芽外,两翅芽接触。 二、发生规律 三种螟虫均以幼虫钻蛀水稻茎秆为害,造成枯心和白穗,对水稻产量影响较大。 三、综合防治 采取以农业防治为主,人工物理防治、化学防治(苦参碱、杀虫单、三唑磷等)与生物防治(苏云金杆菌)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PPT课件、标本
2 稻纵卷叶螟 一、形态特征 稻纵卷叶螟属鳞翅目、螟蛾科。 1. 成虫 黄褐色小蛾子,前翅近三角形,前后翅的外缘均有暗褐色宽边。雄蛾体色较深,在前翅前缘中央有一暗褐色毛丛。 2.卵 扁平,椭圆形,将孵化时可见黑点; 3.幼虫 中、后胸背面中央有两对括号状黑斑; 4.蛹 有尾刺8根,茧白色,很薄。 二、发生规律 具有季节性远距离迁飞习性。 成虫具趋光性,具强趋荫蔽性,具趋向蜜露进行补充营养的习性。幼虫二龄后在苞内刮食叶肉,留下一层透明表皮,可转苞为害的习性,一生可卷叶6~13片。 三、综合防治 1.生物防治 释放赤眼蜂。 2.化学防治 采用“狠治二代,警惕三代,挑治四代”的用药策略。选用毒死蜱、阿维菌素、吡虫·杀虫单兑水喷雾防治。 PPT课件、标本
3 稻飞虱 一、形态特征 稻飞虱属同翅目、飞虱科。 常见为害水稻的以褐飞虱为主,其次为白背飞虱和灰飞虱。稻飞虱有卵、若虫、成虫三个虫态,雌雄成虫有长翅型和短翅型之分。 二、发生规律 稻飞虱以成虫、若虫群集在稻丛基部为害,以刺吸式口器刺吸叶鞘和茎秆内的汁液,造成水稻茎基部变黑腐烂,最后全株倒伏枯死,在田间往往形成枯死窝,远看似火烧状。 三、综合防治 1.农业防治。 2.生物防治。 3.化学防治:选用噻嗪酮、吡蚜酮、呋虫等,兑水喷雾防治。 PPT课件、标本
4 稻瘟病 一、症状识别 1.苗瘟 三叶期前发生,在芽和芽鞘上出现水渍状斑后基部变成黑褐色,并蜷缩枯死。 2.叶瘟 三叶期以后,分为四种类型: (1)慢性型 (2)急性型 (3)白点型 (4)褐点型 3.节瘟 病节凹陷缢缩,易折断。 4.穗颈瘟和枝梗瘟 造成白穗或阴阳穗。 二、病原识别 半知菌亚门,梨孢属。 三、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翌年条件适宜,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借风雨飞散传播发病,又多次再侵染。叶瘟发生后,相继引起节瘟、穗颈瘟乃至谷粒瘟。 四、综合防治 1.选用抗病品种,加强肥水管理,减少菌源。 2.种子包衣 3.化学防治 选用三环唑、稻瘟灵乳油、春雷霉素、咪鲜胺等兑水喷雾。 PPT课件、标本
5 水稻纹枯病 一、症状识别 主要侵害叶鞘和叶片。 1.叶鞘发病 形成云纹状大斑,病斑边缘暗褐色,中央灰绿色。 2.叶片发病 与叶鞘病斑相似,但形态较不规则。严重时叶片似被开水烫过,很快青枯腐烂。 3.茎秆发病茎 易引起贴地倒伏,成片枯死。 病部湿度大时,病部可见暗褐色、像萝卜籽大小的菌核,易脱落。 二、病原识别 有性世代属担子菌亚门。 无性世代属半知菌亚门,丝核菌属。 三、发病规律 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插秧后菌核附在近水面的叶鞘上,在适温条件下,萌发长出菌丝在叶鞘上扩展延伸,从叶鞘内侧表皮气孔侵入或直接穿破表皮侵入。病部长出的气生菌丝通过接触对邻近稻株进行再侵染。 四、综合防治 1.打捞菌核,减少初侵染菌源。 2.加强肥水管理。 3.化学防治 选用己唑·嘧菌酯、多抗霉素、氟环唑悬浮剂兑水喷雾。 PPT课件、标本
6 水稻白叶 枯病 一、症状识别 主要为害叶片,一般可分为5种类型。 1.叶枯型 典型症状。 2.急性型 仅限于上部叶片。 3.凋萎型 分蘖期发生,心叶枯死 4.中脉型 孕穗期发生。 5.黄化型 新叶均匀褪绿,无菌脓。 以上除黄化型外,各类病叶在潮湿时均有蜜黄色菌脓溢出,菌脓混浊有黏性,干后呈鱼子状黏附病叶上。 二、病原识别 黄色单胞杆细菌 三、发病规律 在病草、病谷和病稻桩上越冬的病菌,至翌年播种期间,一遇雨水,便随水流传播到秧田,由芽鞘或基部的变态气孔、叶片水孔或伤口侵入。新病株上溢出的菌脓,借风雨飞溅或被雨水淋洗后随灌溉水流传播,不断进行再侵染,扩大蔓延。 四、综合防治 1.选用抗病良种、培育无病壮秧、加强肥水管理。 2.化学防治 选用噻菌铜、氯溴异氰尿酸等 兑水喷雾。 PPT课件、标本
7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 一、症状识别 病斑水渍状半透明条斑,其上分泌出蜜黄色菌脓,排列成行。发病后期,病叶成片枯黄,似火烧状。 二、病原识别 黄单胞杆菌属 三、发病规律 病菌主要在病谷和病草中越冬。病谷播种后,病菌就会侵害幼苗而发病,移栽时又随病秧带入本田为害。病菌主要是从气孔侵入,病斑上的菌脓,可借风、雨、露等传播,进行再侵染。 高温、高湿,有利发病。 四、综合防治 1.严格检疫。 2.选用抗(耐)病杂交稻。 3.加强田间栽培管理。 4.化学防治①种子消毒用强氯精或抗菌剂。 ②选用氯溴异氰菊酯或辛菌胺醋酸盐水剂兑水喷施。 PPT课件、标本
作业 内容
1.如何对水稻螟虫进行综合防治? 2.简述稻纵卷叶螟的为害特点及发生规律。 3. 简述叶稻瘟病的四种病斑类型症状特点及其意义。 4.简述水稻纹枯病的发病规律。 5.如何区分水稻白叶枯病叶片与水稻生理枯黄? 6.试比较水稻白叶枯病与细菌性条斑病的叶部症状特点。 7.简述稻瘟病的病害循环、流行类型及防治要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