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政治高效复习必备提纲 必修3 《政治与法治》-【知识汇总】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高考政治高效复习必备提纲 必修3 《政治与法治》-【知识汇总】

资源简介

备战2024年高考政治高效复习必备提纲(最全知识汇总)
必修3 《政治与法治》
~~~~~~~~~~~~~~~~~~~~~~~~~~~~~~~~~~~~~~~~~~~~~
第一单元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政治与法治》 第二单元 人民当家作主
第三单元 全面依法治国
~~~~~~~~~~~~~~~~~~~~~~~~~~~~~~~~~~~~~~~~~~~~~
第一单元 内容结构图
~~~~~~~~~~~~~~~~~~~~~~~~~~~~~~~~~~~~~~~~~~~~
~~~~~~~~~~~~~~~~~~~~~~~~~~~~~~~~~~~~~~~~~~~~
第一单元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第一课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第一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各种政治力量
第二框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第二课 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
第一框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第二框 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第三课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第一框 坚持党的领导
第二框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综合探究 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
本单元关键句: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历史已经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本单元的主题是党的领导,关于党的领导的主观题的答案,基本上在本单元内容中寻找。
~~~~~~~~~~~~~~~~~~~~~~~~~~~~~~~~~~~~~~~~~~~~~
第一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各种政治力量
第一课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第二框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本课关键句: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进行了各种尝试,终究未能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不断推进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事业,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
第一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各种政治力量
一、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
1.近代前夕的中国与西方的反差
2.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及重要性
3.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以及两大历史任务
二、各种政治力量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
1.20世纪上半叶的三种建国方案
2.相比较的结论
3.中国共产党诞生的背景
4.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伟大意义
三、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1.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2.历史的真理
~~~~~~~~~~~~~~~~~~~~~~~~~~~~~~~~~~~~~~~~~~~~~
本框重点和难点: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共产党执政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正确的选择;近代社会的主要矛盾。
~~~~~~~~~~~~~~~~~~~~~~~~~~~~~~~~~~~~~~~~~~~~~
一、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
1.近代前夕的中国与西方的反差
(1)中国衰落的原因:清政府对内实行封建专制统治,对外采取闭关锁国政策。
(2)西方进步的原因: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实现了机器大生产。
2.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及重要性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也是认识和解决中国一切社会问题的基本依据。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基本国情决定了近代中国有多重矛盾,他们相互交织。其中包含着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3.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以及两大历史任务
(1)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中国近代社会主要矛盾。
(2)两大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
(3)近代中国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
补充: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的入侵打断了中国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正常进程。
注意:除了主要矛盾,近代中国社会还存在着封建统治阶级内部各集团、派系之间的矛盾;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各帝国主义国家争夺对中国控制权的矛盾;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注意:只有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才能认清中国革命的对象、中国革命的任务、中国革命的动力、中国革命的性质、中国革命的前途和转变。所以,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
注意:半殖民地,即形式上是独立自主的国家,实际上在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方面都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
注意:半封建,即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实际上社会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不断发展。
二、各种政治力量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20世纪上半叶的三种建国方案)
1.第一种方案
(1)代表者:先后以北洋军阀和国民党统治集团为代表
(2)方案内容或实质:极力维护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的统治,让中国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道路。
(3)结果:被中国人民抛弃,其代表者的统治也被推翻了。
2.第二种方案
(1)代表者:以某些中间派或中间人士为代表
(2)方案内容或实质:幻想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走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3)结果:没有得到人民群众认可。它的多数代表者后来也承认这个方案在中国无法实现。
3.第三种方案
(1)代表者: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
(2)方案内容或实质: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共和国,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
(3)结果:最终赢得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
4.相比较的结论:有比较才有鉴别,在近代中国三种政治力量所提出的三种方案中,中国共产党的方案在历史和人民的检验中脱颖而出,最终成为唯一正确的选择。可见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人民的选择。
5.中国共产党诞生的背景
(1)救亡的需要:为挽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仁人志士奔走呐喊,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出台,都以失败告终。中国迫切需要新的思想引领救亡运动,迫切需要新的组织凝聚革命力量。
(2)理论的基础:十月革命之后,马克思列宁主义开始传入中国。
(3)阶级的基础:五四运动之后,工人阶级成为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
(4)理论与阶级结合的产物: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
6.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伟大意义:
(1)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从此,中国人民在斗争中就有了主心骨,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和希望。
(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
三、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1.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人民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的权力,成为国家和自己命运的主人。
2.历史的真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斗争经验的历史总结,是中国人民在长期探索、艰苦奋斗的基础上共同确认的历史真理。
重要补充:以本框内容说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带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1)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从此,中国人民在斗争中就有了主心骨,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和希望。
(2)在近代中国三种政治力量所提出的三种方案中,中国共产党的方案在历史和人民的检验中脱颖而出,最终成为唯一正确的选择。
(3)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的权力,成为国家和自己命运的主人。
特别提醒各位同学,对上述问题,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加,答案内容也会更加丰富,比如党的性质和宗旨,党的根本立场、党的指导思想,党的永葆青春的法宝,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等
特别提醒:一个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基本矛盾”是不一样的,以下图表可供参考
基本矛盾 主要矛盾
奴隶社会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奴隶主阶级与奴隶阶级的矛盾
封建社会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资本主义社会 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
半殖民者半封建社会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1956年开始)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同学们要记住,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表现形式;一个社会的主要矛盾也是这个社会的基本矛盾的表现形式。
~~~~~~~~~~~~~~~~~~~~~~~~~~~~~~~~~~~~~~~~~~~~~
第二框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一、建立新中国,中国人民站起来
1.奠定“前提”和“基础”
2.我国革命和建设历程(1949—1956)
3.社会主义建设初步实践中的成就(1956—1966)
二、实行改革开放,走向民富国强
1.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2.改革开放的目的
3.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三、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
1.进入新时代的意义
2.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3.新时代的努力重点和工作着力点
4.新时代的成就及意义
5.走过不平凡历程,开启新征程
~~~~~~~~~~~~~~~~~~~~~~~~~~~~~~~~~~~~~~~~~~~~~
本框重点和难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及意义;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实践所取得的成就;改革开放的地位、目的、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意义。
~~~~~~~~~~~~~~~~~~~~~~~~~~~~~~~~~~~~~~~~~~~~~
一、建立新中国,中国人民站起来
1.奠定“前提”和“基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发奋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2.我国革命和建设历程(1949—1956)
(1)1949—1952年,在着重完成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等在内的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同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致力于恢复被长期战争破坏了的国民经济。
(2)1953年12月,党中央提出:“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颁布,这是我国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取得的新成就。
(4)1956年底,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生产资料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这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实现了我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注意: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的确立,为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
3.社会主义建设初步实践中的成就(1956—1966)
总起句: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在中国怎样坚持和建设社会主义、怎样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并没有现成的道路可走,必须在实践中进行艰苦探索。
(1)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实践中,我国基本上建立了比较独立、完善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教育、科学、文化、国防等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国际地位逐步提高。
(2)成就的价值: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艰难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取得的物质成就和历史经验,为后来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坚实基础。
注意:旧民主主义革命由资产阶级领导,以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专政为政治目标。由于纲领不彻底,群众发动不充分,不能彻底解决土地问题,最终失败;新民主主义革命由无产阶级领导,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思想武器,以创建人民民主共和国为政治目标。新民主主义革命提出了彻底的革命纲领,广泛发动群众,解决了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即土地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二、实行改革开放,走向民富国强
1.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2.实行改革开放的目的
(1)就是要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使中国人民富起来、中国强起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3.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增强了社会发展活力,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使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升,这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作出的伟大历史贡献。
补充:邓小平说,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三、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
1.进入新时代的意义
(1)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2)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3)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2.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3.新时代的努力重点和工作着力点
(1)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
(2)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
(3)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
(4)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
(5)是我国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
4.新时代取得的成就及意义: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补充相关链接: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从党的十八大到党的二十大的十年,我们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一是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奋斗赢得的历史性胜利,是彪炳中华民族发展史册的历史性胜利,也是对世界具有深远影响的历史性胜利。
5.走过不平凡历程,开启新征程
(1)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不平凡历程,是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牺牲和创造的历程,是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新胜利的历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领导人民取得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胜利,并迈上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
(2)实践充分证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是正确的选择。
注意:社会主要矛盾是一个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阶段的客观反映。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准确把握为党和国家制定大政方针、长远战略提供了重要依据。
~~~~~~~~~~~~~~~~~~~~~~~~~~~~~~~~~~~~~~~~~~~~~
第一框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第二课 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
第二框 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本课关键句:衡量一个政党的先进性,就是看它在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等方面所具有的优于其他政党的特质,看它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不同阶段所起的引领作用。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
第一框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一、党的性质和宗旨
1.党的性质:两个“先锋队”
2.党的根本立场:人民立场
3.党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4.党的性质和宗旨对党的要求
二、党的执政理念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
1.原因
2.执政理念的具体内涵
3.如何落实执政理念
~~~~~~~~~~~~~~~~~~~~~~~~~~~~~~~~~~~~~~~~~~~~~
本框重点与难点:党的性质和宗旨;党的执政理念;如何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解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
一、党的性质和宗旨(此处内容可回答“某先进人物事迹给共产党人的哪些启示”)
1.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2.党的根本立场:人民立场
3.党的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4.党的性质和宗旨对党和党员的要求 注意:党的性质对党的其他内容起到最终决定作用。
(1)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这是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
(2)在任何时候,党都应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与人民同甘共苦,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3)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更不允许任何党员凌驾于群众之上。
(4)全体共产党员要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
注意记住中国共产党的地位: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我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领导中国人民前进,不断夺取新胜利的核心力量,党是领导一切的。
注意: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二、党的执政理念 注意:党的性质决定根本立场、初心使命、根本宗旨,也决定执政理念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
1.坚持这一执政理念的原因: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因此,党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此处内容可回答党为什么“重视人民”之类问题)
2.执政理念的具体内涵(此处内容可以用来回答如何落实党的执政理念)
(1)立党为公,就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都要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都要体现国家和民族的共同利益、全体人民的共同理想。
(2)执政为民,就是党的全部工作必须以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3.如何落实执政理念(“坚持人民立场和人民主体地位”也可以用来回答如何落实执政理念)
(1)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
(2)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是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筑牢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接受人民批评和监督,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不断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形成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
(3)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4)展望未来:到21世纪中叶,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注意:《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注意:党不是国家机关,不能提供公共管理或者公共服务,不能履行国家职能,只能“领导”。
注意:我国现代化建设时间表和路线图——1978年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1990年解决人民温饱问题;2000年使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21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
第二框 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一、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
1.党的指导思想:马列、毛、邓三科习
2.马列主义在中国发展的若干成果
3.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关系
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1.中国共产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永葆生机活力的法宝
2.四个方面的具体含义及意义
三、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1.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含义
2.为什么要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3.不同时代,内容不同
~~~~~~~~~~~~~~~~~~~~~~~~~~~~~~~~~~~~~~~~~~~~~
本框重点和难点:党的指导思想;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
一、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
1.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注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邓小平理论开始
2.马克思主义
(1)马克思主义的地位: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灵魂和旗帜。
(2)马克思主义的优势: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涉及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各个领域,涵盖历史、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科技、军事、党建等方面。同时,马克思主义是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3)中共何以走在时代前列: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走在时代前列,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就在于它以接续推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创新理论作为行动指南。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
3.毛泽东思想 注意: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第一次飞跃
(1)毛泽东思想的创立和发展:在革命斗争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对经过艰难探索、付出巨大牺牲积累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毛泽东同志提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结合新的实际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2)毛泽东思想的地位: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4.邓小平理论的出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出现: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6.科学发展观的出现: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
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了科学发展观。
7.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习思想的出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注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
(2)习思想的地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补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3)两个确立的重要性: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
注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8.关系: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科学理论体系。
注意:“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指“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注意:习近平指出,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共产党员要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无神论者,严守党章规定,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绝不能在宗教中寻找自己的价值和信念。
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1.中国共产党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走向成功就在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实践证明,这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永葆青春活力的法宝。
2.解放思想
(1)含义: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2)地位: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的每次重大发展和变革,都伴随着思想的解放和理念的更新。
3.实事求是
(1)实事求是的含义:实事求是就是要从实际出发,探求事物的客观规律,用以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2)实事求是的地位: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
4.与时俱进的含义: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际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5.求真务实的含义:求真务实就是要求人们在实际工作中既正确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探求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又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地按照客观规律行事。
三、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注意:先锋模范作用的主体是党员而不是中国共产党。
1.含义: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指共产党员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通过自己的骨干、带头和桥梁作用,影响和带动身边群众共同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略。
2.为什么要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注意:基层党组织才是战斗堡垒,其他不算。
(1)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由中国共产党的先锋队性质所决定的,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的直接而具体的体现。(要求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原因)
(2)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党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永葆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是党不断取得胜利的坚强保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意义)
注意:回答为什么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要从“原因”和“意义”两个方面进行。
3.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在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无数共产党员前仆后继、顽强战斗、英勇牺牲;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广大党员不图名利、辛勤劳动、艰苦奋斗、开拓进取,树立了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共产党员在新征程上要弘扬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更加珍惜工人阶级先锋队战士的光荣称号,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做学习的模范,做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模范,做克己奉公、无私奉献的模范,做服从组织、严守纪律的模范,做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的模范,做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模范,做密切联系群众的模范,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
重要补充: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1. 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中国共产党以接续推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理论作为行动指南。
2. 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这是中国共产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法宝。
3. 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党始终成为时代先锋,党不断取得胜利的坚强保证。
补充结论:衡量一个政党的先进性,就是看它的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等方面所具有的优于其他政党的特质,看它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不同阶段所起的引领作用。
~~~~~~~~~~~~~~~~~~~~~~~~~~~~~~~~~~~~~~~~~~~~~
第一框 坚持党的领导
第三课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第二框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本课关键句:中国共产党是我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
第一框 坚持党的领导
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1.党的领导的重要性
2.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领导和落实
二、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1.原因(必由之路、关键在党)
2.如何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
本框重点和难点: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落实党的领导;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要求
~~~~~~~~~~~~~~~~~~~~~~~~~~~~~~~~~~~~~~~~~~~~~
一、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1.党的领导的重要性
(1)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2)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
注意:党的领导的重要性内容很丰富,上述内容仅仅是一部分。
2.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领导和落实
(1)党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必须全面、系统、整体加以落实
A.党领导一切机构和组织:在我国,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人大、政府、政协、监察委员会、法院、检察院、军队、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各企事业单位,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都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B.党的领导落实在一切领域: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一切工作都要坚持党的领导。党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等等。我们要把党的领导落实到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等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2)党能够承担领导重任的原因(原因很多,本框仅谈两点)
A.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有力,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显著增强,党同人民群众始终保持血肉联系。
B.中国共产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补充:关于中国共产党的地位和作用,简单的说法一般包括“中国共产党是我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是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力量,是我国的执政党,发挥着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二、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1.原因(必由之路+关键在党):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
2.如何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1)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的领导,首先是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这是党的领导的最高原则,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含糊、不能动摇。我们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2)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提出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3)建立健全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完善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健全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各项制度,健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制度,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制度,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提供可靠制度保障。
(4)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我们党还要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等等。
补充相关链接: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确保全党遵守党章,恪守党的性质和宗旨,坚持用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全党、团结人民,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工作,夯实党执政的思想基础。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和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形成长效机制,坚持不懈锤炼党员、干部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理论、基本方略,持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使一切工作顺应时代潮流、符合发展规律,体现人民愿望,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得到人民衷心拥护。
补充: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的定海神针,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注意: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各项建设事业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根本政治保证)
~~~~~~~~~~~~~~~~~~~~~~~~~~~~~~~~~~~~~~~~~~~~~
第二框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一、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1.全面从严治党的必要性
2.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的措施
二、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1.三者的区别
2.三者的联系
~~~~~~~~~~~~~~~~~~~~~~~~~~~~~~~~~~~~~~~~~~~~~
本框重点和难点: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含义及有机统一关系。
~~~~~~~~~~~~~~~~~~~~~~~~~~~~~~~~~~~~~~~~~~~~~
一、坚持全面从严治党
1.全面从严治党的必要性
(1)保持党的朝气蓬勃的需要: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我们党历经千锤百炼而朝气蓬勃,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始终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
(2)党建的需要:在新形势下,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全面从严治党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
注意:“必然要求“不是”新要求”。
(3)关系重大:治国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这是党的建设的一贯方针和要求,关系到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关系党的生死存亡。
(4)总之,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保持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必须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2.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的措施(如何加强党的建设)
(1)主线+统领+根基+着力点+贯彻+反腐(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要求):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2)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
二、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1.三者的区别
(1)科学执政的含义:科学执政,就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为指导,不断探索和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全面增强执政本领,提高长期执政能力,并按照客观规律执好政、掌好权。
(2)民主执政
a.含义:民主执政就是坚持为了人民执政、依靠人民执政,民主执政强调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
b.如何做:民主执政就是要求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以民主的制度、民主的形式、民主的手段保证在国家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坚持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而巩固和扩大党长期执政的群众基础。
(3)依法执政
a.含义: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具体地说,依法执政,就是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化、规范化,以法治的理念、法治的体制、法治的程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国理政。
b.具体表现: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是党依法执政的重要体现。
c.地位: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
2.三者的联系
(1)三者是有机统一的,其中科学执政是基本前提,民主执政是本质所在,依法执政是基本途径。
(2)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目的在于不断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和执政地位,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实现党的执政使命,引领承载着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航船破浪前进,胜利驶向光辉的彼岸。
补充:中国共产党是我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在新时代,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补充: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党必须牢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决不能有松劲歇脚、疲劳厌战的情绪,必须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
注意:为什么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大家根据材料从以下内容选择)
(1)这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是中国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2)中国共产党是我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
(5)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政治保证,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人民前进,不断夺取新胜利的核心力量
(6)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
注意: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必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注意:党的百年奋斗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
~~~~~~~~~~~~~~~~~~~~~~~~~~~~~~~~~~~~~~~~~~~~~
综合探究 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
1.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
2.中国共产党要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就必须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
第二单元 内容结构图
~~~~~~~~~~~~~~~~~~~~~~~~~~~~~~~~~~~~~~~~~~~~~
第二单元 人民当家作主
第四课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一框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
第二框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第五课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第一框 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
第二框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第六课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第一框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第二框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第三框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综合探究 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本单元关键句: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承诺,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要求。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体现人民共同意识,维护人民合法权益,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本质属性,也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有效运行、充满活力的根本所在。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积极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健全全面、广泛、有机衔接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构建多样、畅通、有序的民主渠道,丰富民主形式,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使各方面制度和国家治理更好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障。本单元的主题是人民当家作主,包括国家性质、一个根本政治制度、三个基本政治制度,它们都属于社会主义民主的范畴,其中国家性质起到决定作用。涉及到人民当家作主的主观题的答案,基本上存在于本单元的内容中。
~~~~~~~~~~~~~~~~~~~~~~~~~~~~~~~~~~~~~~~~~~~~~
第一框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
第四课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框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本课关键句: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充分发扬人民民主,激发人民的创造活力。同时要正确行使国家的各项职能,为社会主义事业保驾护航。
~~~~~~~~~~~~~~~~~~~~~~~~~~~~~~~~~~~~~~~~~~~~~
第一框 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
一、我国的国体
1.国体的含义
2.我国的国家性质
3.这一国体的意义
二、全过程人民民主
1.人民民主的重要性
2.新型的民主和全过程人民民主
3.理解全过程人民民主
~~~~~~~~~~~~~~~~~~~~~~~~~~~~~~~~~~~~~~~~~~~~~
本框重点和难点:我国的国体;社会主义民主是最真实、最广泛、最管用的民主。
~~~~~~~~~~~~~~~~~~~~~~~~~~~~~~~~~~~~~~~~~~~~~
一、我国的国体
1.国体的含义:国家性质又称国体,指的是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国体概念回答的是国家政权究竟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什么人行使国家权力的问题。
2.我国的国家性质(国体):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简称人民民主专政)。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在社会主义制度中具有根本性意义。
3.这一国体的意义:
(1)明确规定了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具体理解:a.我国的国家政权坚持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工人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具有严格的组织性和纪律性,是领导阶级,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中坚力量;b.广大农民与工人阶级有着共同的利益和天然的联系,是工人阶级可靠的同盟军;c.工农联盟不仅是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
(2)庄严宣示了我国国家政权的人民性质
具体理解:a.我国的国家政权坚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b.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已经结成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二、全过程人民民主
1.人民民主的重要性: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2.新型的民主和全过程人民民主: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3.理解全过程人民民主(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
(1)最广泛的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的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是14亿多人民共同持续参与,56个民族共同平等享有,不同地域、不同领域、不同层级、不同群体均实现全面覆盖的民主体系。
补充:理解最广泛的民主(课外)
——最广泛的民主,这不仅表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而且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最广泛的民主还表现为不断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丰富社会主义民主形式,将人民的民主权利推行到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逐步实现政治生活的民主化、经济管理的民主化和社会生活的民主化。
(2)最真实的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真实的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仅有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有完整的参与实践,真正做到了人民当家作主。一方面,我国已经形成全面、广泛、有机衔接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已经构建多样、畅通、有序的民主渠道,能够确保人民有序政治参与;另一方面,人民的意愿和呼声,经过民主决策程序顺利成为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进而通过政权体系顺利转化为实现人民意愿的具体实践,能够确保人民真正当家作主。
补充:理解最真实的民主(课外)
——从政治保证上看,我国是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有一个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坚强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在国家生活中实现人民民主和全过程民主的根本政治保证;
——从制度和法律保障上看,我国已建立了一系列切实体现和有效维护人民民主的制度,制定了从多方面保障公民权利和自由的法律,这些制度和法律的建立与完善,在实践中保障了人民民主的有效落实;——从实现方式上看,我国不仅在国家权力机关和人民政府的组织等方面实行民主选举,还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中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的民主协商。
(3)最管用的民主:全过程民主是最管用的民主。民主是用来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既发扬民主,又正确集中,能够把党的主张、国家意志、人民意愿紧密融合在一起,实现各方面在共同思想、共同利益、共同目标基础上的团结一致,使党、国家和人民成为目标相同、利益一致、相互交融、同心同向的整体。
补充:回答如何践行、如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要从“最真实、最广泛、最管用”和“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两个角度去写。
补充:理解最管用的民主(课外)
——我国建立了一整套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这套制度体系体现了人民意志,保障了人民权益,激发了人民的创造力;
——能够有效杜绝西方国家常见的选举时漫天许诺、选举后无人过问的开“空头支票”问题,防止出现人民形式上有权、实际上无权的现象,避免相互掣肘而导致内耗严重、效率低下的弊端。
补充: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包括一个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三个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补充:关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体现最真实的民主)
——协商民主的地位:协商民主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 注意:协商民主与民主协商不是一个概念,不能随意替换。
——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社会组织协商等;
——发展协商民主的意义:协商民主在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社会组织协商等各个方面的统筹推进和制度化发展,保证了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享有广泛持续深入参与的民主权利。
补充:温岭这种以民主恳谈为核心的基层民主实践被称为温岭模式。习近平指出,基本矛盾要用基层民主的办法来解决。这一重要原则一定要把握好。从这个意义上说,推进基层民主建设是实现政治稳定、社会和谐的重要保证,基层民主越健全,社会就越和谐。
补充:坚持中国的民主按照中国的特点,中国的实际情况来设计和发展,坚定不移走符合国情的民主发展之路,是中国民主发展的一条基本经验。
注意:人民民主与社会主义民主是一回事,都是新型的民主。
记住这些句子:(1)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2)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也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属性。
(3)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4)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生命
注意: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
补充:民主作为国家制度,是指在统治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民主都是有阶级性的,没有全民的、超阶级的民主。
注意:“提升人民的主人翁地位”这个话不能说;“基层群众直接参与国家管理”有误,应该是“间接”;“人民群众直接参与国家立法”是对的;
~~~~~~~~~~~~~~~~~~~~~~~~~~~~~~~~~~~~~~~~~~~~~
第二框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一、坚持民主与专政的统一
1.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
2.为什么发展民主
3.坚持专政的原因
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可靠保障
1.国家职能与国体相适应,提供可靠保障
2.充分履行国家职能
~~~~~~~~~~~~~~~~~~~~~~~~~~~~~~~~~~~~~~~~~~~~~
本框重点和难点:人民民主专政的内涵;理解发展社会民主的意义;理解我国的国家职能。
~~~~~~~~~~~~~~~~~~~~~~~~~~~~~~~~~~~~~~~~~~~~~
一、坚持民主与专政的统一
1.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人民民主专政包含着对广大人民实行民主和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两个方面。
2.我国为什么发展民主(答案不仅限于此处内容)
(1)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2)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必须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3)只有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才能调动亿万人民群众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使社会主义各项事业保持蓬勃的生机。
(4)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
3.坚持专政的原因
(1)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剥削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经被消灭,阶级矛盾已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但是由于受国内和国际因素的影响,阶级斗争还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
(2)因此,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担负着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维护国内正常社会秩序,抵御国外敌对势力侵略和颠覆活动的历史任务。
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可靠保障 注意:“充分”履行职能和“正确”履行职能都是褒义的
1.我国的国家职能与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相适应,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2.充分履行国家职能(表现为对内和对外两个方面) 注意:“政府职能”属于“国家职能”的范畴。
(1)对内职能一:(主要是)维护国家稳定(此处侧重于专政)
A.措施:依法打击危害社会主义制度的各种破坏活动,打击危害国家安全和统一的各种颠覆破坏活动、暴力恐怖活动、民族分裂活动、宗教极端活动,打击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各种犯罪活动。
B.目的: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秩序。
(2)对内职能二:(主要是)促进社会发展(此处侧重于人民民主)
A.措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国家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组织开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
B.目的: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补充:对内职能主要是维护国家稳定,促进社会发展。这里的“主要”需要关注。
(3)对外职能
A.主要表现:主要是防御外来侵略,保卫国家安全。
B.(维护的内容)措施:坚定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坚定维护国家的领土完整;坚定维护国家的各项安全和发展利益;坚定维护国家的尊严。
C.目的:构建和维护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国际环境。
注意:我国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统筹发展和安全,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补充: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是我国的重要武装力量,接受中央军委统一领导,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
关于国家的5个职能,进行补充:
(1)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打击惩治犯罪,保护国家独立与主权,保护国家、企业、公民的财产,保护公民生命安全和合法权益,提高社会治理水平、调解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治安和秩序,打击倒卖火车票等;打击犯罪不属于调解人民内部矛盾)
(2)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主要是进行宏观调控、市场监管,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注意:发展交通的主要目的在于发展经济则属于经济建设职能,“在市场监管中注重感情”这句话错)
(3)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宣传马列主义理论和科学文化知识,组织发展科、教、文、卫、体等各事业)
(4)加强社会建设职能(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包括医疗、养老、失业保障、户籍、住房、计生社会保障体系,发布台风预警、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政府保障改善民生,免除贫困家庭学生学杂费等)
(5)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职能(政府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
第一框 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
第五课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第二框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本课关键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是与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相适应的政权组织形式,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
第一框 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
一、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1.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
2.设置人大的原因
3.人民代表大会的相关知识
二、肩负人民重托的人大代表
1.人大代表的产生与任期
2.人大代表的地位
3.人大代表的职权
4.人大代表的责任
~~~~~~~~~~~~~~~~~~~~~~~~~~~~~~~~~~~~~~~~~~~~~
本框重点与难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职权;人大代表的职权;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
~~~~~~~~~~~~~~~~~~~~~~~~~~~~~~~~~~~~~~~~~~~~~
一、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1.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2.设置人大的原因 注意:人民代表大会属于国家机关,性质是国家权力机关,党和政协不是国家机关。
(1)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我国人口众多,地域辽阔,直接民主不易实行,通常采取代议的方式,由公民选出特定的公职人员来管理或决定国家的公共事务,即“间接民主”。
3.人民代表大会的相关知识
(1)人大和人民的关系彰显民主
a.在我国,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b.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各级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
c.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的意志,根据人民的利益行使权力。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性质: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b.职权:行使国家的最高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
补充: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决定权包括: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审查和批准国家的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建置;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决定战争和和平的问题;作出各种授权决定等。
注意: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权,是指宪法和法律赋予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对由它产生的国家机关的工作和宪法、法律的实施,进行检查、调查、督促、纠正、处理的强制性权力。人大的监督权包括组织执法检查,对法律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听取和审议有关国家机关专项工作报告、听取审议计划、预算的执行情况报告和审计工作报告,审查和批准决算等、对规范性文件进行备案审查、开展专题询问等。
注意:全国人大的立法权包括修改宪法;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一切人事安排,即便是选举某人担任要职,都属于任免权。
c.全国人大的地位:在我国国家机关组织体系中居最高地位,其他中央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d.组成方式:作为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各少数民族都应当由适当名额的代表。
注意:其他中央国家机关包括“国家主席”“国务院”“中央军委”“国家监察委员会”
注意:国家元首不是个人权力的体现,而是一个重要的国家机关,是一个国家在实质上或形式上的对内和对外的最高代表。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部分行使其职权,地方人大常委会也是如此)
a.地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部分。
b.与全国人大的关系:它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c.职权:行使宪法规定的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以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予的其他职权。
d.委员长会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组成委员长会议,处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重要日常工作。
(4)专门委员会:为了更好地开展经常性工作,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设立专门委员会。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各专门委员会受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领导。各专门委员会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领导下,研究、审议和拟定有关议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认为必要的时候,可以组织关于特定问题的调查委员会,并且根据调查委员会的报告,作出相应的决议。
注意:人大常委会不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务院是全国人大而不是全国人大人大常委会的执行机关。其他中央国家不能认为是全国人大的执行机关。政府是人大的执行机关这句话对。
注意:其他国家机关不是同级人大的职能部门或者所属部门。
注意:人大单纯的“审查”或“审议”属于监督权,但是“审查和批准”某预算和决算的报告则是侧重于决定权,或者说决定权和监督权。市人大通过《禁止食用野生动物的决定》属于立法权;全国人大审查和通过《关于授予国家勋章的决定》属于决定权;宁波市人大选举朱某为副市长属于任免权;全国人大审查和通过《关于完善香港法律制度和执行制度的决定》属于决定权。
注意: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不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党代表不是人大代表,他们产生的方式完全不同,如十九大代表是党代表而不是全国人大代表。
注意:我国的不少新政,先人大通过,然后政府负责实施,政府往往会制定某些《细则》
注意:在广土众民的大国,直接民主不易实行,通常要采取代议的方式,由公民选出特定的公职人员来管理或决定国家的公共事务,这就是“间接民主”。
二、肩负人民重托的人大代表
1.产生与任期:各级人大代表,一律由民主选举产生(差额),县级以及县级之下为直接选举,县级之上为间接选举,任期5年。
注意:基于国情,人大代表的产生采取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办法。
2.地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
3.人大代表的职权: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职权,参加行使国家权力,如审议各项议案(审议权)、表决各项决定(表决权)、提出议案(提案权)和对政府等机关工作提出质问并要求答复(质询权)。
4.人大代表的责任(义务):要进一步健全代表联络机制,更好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在人大闭会期间,各级人大代表应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采取多种方式听取意见和要求,回答询问,帮助所在地方的人民政府推进工作;人大代表是人民利益的代言人,他们来自人民,肩负人民的重托,应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努力为人民服务,并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
注意:回答“人大代表可以怎么做,如何履行职能,如何为人民服务”等问题,可以从3和4的角度入手,3侧重于人大会议期间,4侧重于闭会期间。
注意:人大的职权为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其中一般行政区域地级市及以上的人大才有立法权,民族自治地方的县级人大也有立法权;
注意:只有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才是我国的立法机关,行使国家立法权,全国人大行使最高立法权,地级市及省级人大行使地方立法权。
注意:县级以及县级以上人大才有常委会;人大的监督权包括监督宪法的实施,监督国家财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运行。
~~~~~~~~~~~~~~~~~~~~~~~~~~~~~~~~~~~~~~~~~~~~~
第二框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一、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1.人大制度的含义
2.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原因
3.理解根本政治制度中的“根本”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
1.两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
2.三者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
~~~~~~~~~~~~~~~~~~~~~~~~~~~~~~~~~~~~~~~~~~~~~
本框重点与难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和政权组织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活动原则是民主集中制;人大制度的优越性;人大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
~~~~~~~~~~~~~~~~~~~~~~~~~~~~~~~~~~~~~~~~~~~~~
一、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1.人大制度的含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由人民定期选出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并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以实现人民民主专政历史任务的政权组织形式。
2.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原因
(1)国家性质,即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了人大制度。
(2)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一项基本功能,就是把体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依照法定程序转化为国家意志,并使之成为全体公民共同遵守的法律规范。(这一点也属于人大制度的特点)
3.理解根本政治制度中的“根本”(反映了人大制度的特点)
(1)一方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突出强调权为民所赋,最充分地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要求。
(2)另一方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政治制度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国家的其他制度,包括行政制度、监察制度、司法制度等,都是由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立法创制出来的,都要受其统领和制约。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突出的制度优势。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力地保证了全国各族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广泛的民主权利,促进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动员了全体人民以国家主人翁的姿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广泛调动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凝聚起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一心,艰苦奋斗,朝着国家的发展目标前进。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 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行使国家权力,集体行使职权,集体决定问题;在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的前提下,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既能保证国家权力始终掌握在人民手中,又有利于各个国家机关分工合作,协调一致地履行职责。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的职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必须长期坚持、不断完善。我们绝不能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
补充:全国人大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我们可以这样说:中国共产党是我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领导全国人大的工作。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都要通过全国人大的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并使之成为全体公民共同遵守的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
注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人民当家作主为宗旨。1949年召开的中国人民政协协商会议在特定情势下代行了全国人大职权。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正式确立。
注意:邓小平指出,我们实行的就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院制,这最符合中国实际。如果政策正确,方向正确,这种体制益处很大,很有助于国家的兴旺发达,避免很多牵扯。
注意:人大统一行使国家权力,不是具体行使国家权力,其它国家机关才是具体行使国家权力。国家司法机关指法院和检察院,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院独立行使检察权;国家监察机关指监察委员会,独立行使监察权;国家行政机关是政府;某国家机关行使自身的权力也体现了民主集中制;不能说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之间是制衡的关系,也不能说领导与被领导关系,也不是相互监督的关系,而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也不能说其他国家机关是人大的职能部门、组成部门或所属部门;全国人大除了产生一府两院和监察委员会,还能够产生中央军委和国家主席,地方各级人大只能产生一府两院和监察委员会;舟山市中级检察院对舟山市人大常委会负责是对的。
注意:人大可以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但是人大代表是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宪法规定监督宪法实施的国家机关是全国人大或者全国人大常委会,检察院是我国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监督法律的实施。
注意: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不等于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广大人民间接行使国家权力,人大代表才是直接行使国家权力,但是人大代表不能直接管理国家事务,只是参与国家事务管理。
注意:习近平指出,各国国情不同,每个国家的政治制度都是独特的,都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都是在这个国家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
~~~~~~~~~~~~~~~~~~~~~~~~~~~~~~~~~~~~~~~~~~~~~
第一框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第六课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第二框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第三框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本课关键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三项基本政治制度。这些基本政治制度与根本政治制度相适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
第一框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1.民主党派的性质
2.我国政党制度的内容
3.政党制度的地位
4.新在何处
5.新型政党制度的优势
二、人民政协
1.政协的性质地位
2.政协主题:团结和民主
3.政协三大职能
4.政协的组成
5.新时代的工作重点
~~~~~~~~~~~~~~~~~~~~~~~~~~~~~~~~~~~~~~~~~~~~~
本框重点与难点:我国政党制度的内容;人民政协的职能;我国政党制度的优势。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总起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一项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这一制度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孕育,在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过程中确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得到发展。
1.民主党派的性质:民主党派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
2.我国政党制度的内容(具体表述)
(1)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奉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民主党派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
(2)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在政党之间的关系上,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实行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
(3)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民主党派具有法律赋予的参政权,包括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4)我国政党制度作为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内容,是在社会主义法治的框架下设定和运行的。各政党包括执政党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
3.我国政党制度的地位:一项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创立了一种新型的政党关系与新型的政党制度形式,在当今世界独具特色。
4.新在何处
(1)新型的政党关系,表现为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既亲密合作又相互监督,而不是相互反对。
(2)新型的政党制度形式,表现为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各民主党派依法参政,而不是轮流执政。
5.新型政党制度的优势
(1)这一制度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相适应,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显著的优越性。
(2)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能够真实、广泛、持久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全国各族各界根本利益,有效避免了旧式政党制度代表少数人、少数利益集团的弊端。
(3)它把各个政党和无党派人士紧密团结起来,为着共同目标而奋斗,有效避免了一党缺乏监督或者多党轮流坐庄、恶性竞争的弊端。
(4)它通过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安排集中各种意见和建议,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有效避免了旧式政党制度囿于党派利益、阶级利益、区域和集团利益决策施政导致社会撕裂的弊端。
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注意:“人民政协参与决定国家的政策”这一说法错误。
1.性质: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
补充常识性内容:政协汇聚了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代表人士,具有独特的政治优势,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通过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安排集中各种意见和建议,推动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上述两段可以用来回答政协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注意: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团结民族宗教人士,做好港澳台归国华侨等人的工作,都是巩固发展爱国统一战线。
2.政协主题:团结和民主
3.三大职能
(1)政治协商:对国家大政方针和地方的重要举措以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问题,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进行协商。
(2)民主监督:对国家宪法、法律和法规的实施,重大方针政策、重大改革举措、重要决策部署的贯彻执行情况,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解决落实情况,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等,通过提 出意见、批评、建议的方式进行协商式监督。
(3)参政议政: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重要问题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进行协商讨论,通过调研报告、 提案、建议案或其他形式,向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机关 提出意见和建议。
4.政协组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由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各少数民族和各界的代表、港澳台同胞和归国侨胞的代表以及特别邀请的人士组成。
5.新时代的工作重点
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要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把协商民主贯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全过程,完善协商议政内容和形式,着力增进共识、促进团结;加强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重点监督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和重要决策部署贯彻落实。
注意:政协不是国家机关,不属于政权范围,没有国家权力。民主党派不是政协,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也具有参政议政、政治协商的职能。参政的基本点是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补充:在人民政协制度平台上,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人士发挥在界别群众中的代表作用,通过全体会议、常委会会议、主席会议、专门委员会会议、专题协商会议、协商座谈会等,开展提案、委员考察、专题调研、反映社情民意等经常性工作,对国家大政方针、经济社会各领域重要问题,在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进行广泛协商、平等协商、有序协商、真诚协商,提出意见建议。中国共产党采纳和集中他们的意见建议,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人士接受党的主张并在各界群众中宣传解释党的方针政策,增信释疑,最广泛地反映民意,最充分地集思广益,最大限度地凝聚共识,巩固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
第二框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一、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多元一体是我国民族格局的最重要特点
2.我国行政区域的类型
3.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可分割
二、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
1.中国特色民族理论和实践的探索
2.我国始终坚持促进民族关系的方针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三、我国的宗教政策与法律(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
1.实施这一宗教政策与法律的原因
2.我国的宗教政策与法律的具体内容
~~~~~~~~~~~~~~~~~~~~~~~~~~~~~~~~~~~~~~~~~~~~~
本框重点和难点:民族区域自治的内涵;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我国的宗教政策与法律。
~~~~~~~~~~~~~~~~~~~~~~~~~~~~~~~~~~~~~~~~~~~~~
一、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多元一体是我国民族格局的最重要特点
(1)各民族有自己的历史和文化。
(2)各民族又凝聚在一个统一的命运共同体中。
(3)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总之,中华民族是我国所有民族凝聚而成的命运共同体。我们必须以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
2.我国行政区域的类型
(1)一般行政地方、民族自治地方和特别行政区。
(2)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行使自治权。
3.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可分割
(1)我国只有一部宪法、一个中央政府。
(2)一般行政地方、民族自治地方和特别行政区都必须接受中央政府统辖。
二、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
1.中国特色民族理论和实践的探索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高举民族平等的旗帜,致力于铲除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阶级根源,赢得了各族人民的信赖。
(2)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各族人民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真正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实现了各族人民在根本利益上的一致,为建设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注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社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