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政治与法治》知识清单目录第一单元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一课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8第二课 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 17第三课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25第二单元 人民当家作主第四课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31第五课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39第六课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45第三单元 全面依法治国第七课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58第八课 法治中国建设 67第九课 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72必修三《政治与法治》知识清单【政治与法治的核心问题】1、解决的问题: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问题:本质与核心--人民当家作主(实现全程人民民主);总要求--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制度保障—人大制度、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民主自治制度;实现形式—两会(国家层面)--人代会和政协会、两委(基层层面)—党委会和村(居)委会2.重点考点第一部分:党的领导1.中国共产党:性质—地位: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优势.领导方式--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发挥党总览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执政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根本立场(人民立场)宗旨理念(以人民为中心)作用(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自身建设(自我革命)发挥多党合作制度优势(协商民主的独特优势)。(中国共产党——贯彻群众路线集中人民意志——转化为党的意志——通过立法程序——将党的意志变为国家意志——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目标)2.“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什么——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就是要确保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确保党始终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具体体现在经济建设、政治 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各个领域,体现在党和国家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怎么办①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②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支持人大、政府、政协、监察委员会、法院、检察院依法依章程履行职能、开展工作、发挥作用;③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四个意识,两个维护)。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3.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原因: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怎么办①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②坚持立党为公、执政 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③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 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4.协商民主: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协商民主的渠道主要有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社会组织协商等。5.人民政协: ①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②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 ③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 ④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鲜明特点;人民政协工作要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把协商民主贯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全过程,完善协商议政内容和形式,着力增进共识、促进团结。第二部分:人民当家作主1.公民:参与基层民主管理----参与村(居)民自治。机构----村(居)委会(基层群众自治组织,而非基层国家政权);内容----参与村(居)委会中的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意义----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基础性工程、人民直接当家自主的有效途径等。基层民主自治:两个机构——村委会、居委会(这是组织形式不能创新,但实践形式、管理形式可以创新)、三治相结合——自治、德治和法治,三统一—坚持党的领导、村(居)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相结合,四共——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相统一、五民——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2.政府:①内涵: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智能高效、廉洁诚信、人民满意的政府。②要求: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履行职责——确保行政权法治框架内运行;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规范执法自由裁量权——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③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决策)——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执行)——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监督)——全面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对工作人员要求)。④推进严格执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行政机关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完善执法程序、坚持规范执法——坚持公正执法——坚持文明执法。3.人大:两主体,一原则:人大代表一人大一民主集中制人民代表大会:性质(地位):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职权:①立法权②决定权 ③任免权 ④监督权人大代表:职权:①提案权②审议权③质询权④表决权;义务、职责(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地位:根本政治制度、我国的政体;组织和活动原则----民主集中制,表现在:①人大和人民 ②人大与“一府、两院、一委”(横向国家机关关系)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国家监察委都由同级人大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③中央和地方(纵向国家机关关系):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国家机构的职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民族关系:二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三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四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新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第三部分:依法治国1.全面依法治国的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原则:①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②坚持人民主体地位③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④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⑤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2.法治国家:内涵(就是实行依法治国、依宪治国、依法执政、依宪执政的国家)具体内容(坚持宪法法律至上、坚持良法之治、尊重和保障公民权利、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要求(需要加强推进宪法实施与监督、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完善法律实施机制;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3.法治政府:参见上面内容4.法治社会:内涵(法律得到普遍公认和遵从、社会治理依法开展、公共生活和谐有序的社会)具体表现①全社会对法治普遍信仰,实施法治成为全社会的一致追求。②宪法和法律得到有效实施和普遍遵守,社会各个领域依法运行。③社会纠纷依法得到解决,公平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要求①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②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③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④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5.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第一:科学立法 内涵(尊重和体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断提高法律的质量)—标准:①体现国家性质、顺应时代发展、适合中国的良法。②符合国情和实际。③必须遵循法律体系的内在逻辑和立法工作规律具体做法(要依法立法——发扬民主——合理设定权利与义务、权力与责任)。第二:严格执法内涵(执法机关在执法过程中严格依法办事)最重要主体(行政机关)要求①全面履行政府职能要求。行政机关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②完善执法程序、坚持规范执法。③坚持公正执法。④坚持文明执法。第三:公正司法 内涵(要在司法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中坚持和体现公平正义。具体就法院的审判而言,公正司法既要求法院的审判过程做到平等和正当,也要求法院的审判结果体现公平和正义)要求①必须确保审判权和检察权依法独立行使。②必须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做到事实认定符合客观真相、办案结果公正、办案程序公正。③必须坚持人民司法为人民,依靠人民推进公正司法,通过公正司法维护人民权益。④必须加强人权司法保障)第四:全民守法 内涵(所有社会成员普遍尊重和信仰法律、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状态)具体要求(要求依法行使权利——依法履行义务——依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如何推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投身依法治国实践——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6.必修三整体要求:要求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①党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居于领导地位,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②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是坚持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的坚实基础。③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是坚持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的坚强保障。④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伟大实践。第一单元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第一课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知识整合】1个基本国情: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个历史性真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1个新的历史方位:中国进入新时代,我国发展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2大主要任务:近代中国两大历史任务。2个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3个就是:改革开放的3个目的。4个意义: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改革开放的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意义。第一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一、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1.近代前夕的中国与西方的反差(1)中国衰落的原因:清政府对内实行封建专制统治,对外采取闭关锁国政策。(2)西方进步的原因: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实现了机器大生产。2.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及重要性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也是认识和解决中国一切社会问题的基本依据。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基本国情决定了近代中国有多重矛盾,他们相互交织。其中包含着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3.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以及两大历史任务(1)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中国近代社会主要矛盾。(2)两大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3)近代中国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特别提醒】除了主要矛盾,近代中国社会还存在着封建统治阶级内部各集团、派系之间的矛盾;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各帝国主义国家争夺对中国控制权的矛盾;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特别提醒】半殖民地:即形式上是独立自主的国家,实际上在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方面都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特别提醒】半封建:即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实际上社会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不断发展。二、各种政治力量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20世纪上半叶的三种建国方案)1.第一种方案(1)代表者:先后以北洋军阀和国民党统治集团为代表(2)方案内容或实质:极力维护地主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的统治,让中国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道路。(3)结果:被中国人民抛弃,其代表者的统治也被推翻了。2.第二种方案(1)代表者:以某些中间派或中间人士为代表(2)方案内容或实质:幻想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走独立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3)结果:没有得到人民群众认可。它的多数代表者后来也承认这个方案在中国无法实现。3.第三种方案(1)代表者: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2)方案内容或实质: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共和国,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3)结果:最终赢得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4.结论:有比较才有鉴别,在近代中国三种政治力量所提出的三种方案中,中国共产党的方案在历史和人民的检验中脱颖而出,最终成为唯一正确的选择。可见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人民的选择。5.中国共产党诞生的背景(1)救亡的需要:为挽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仁人志士奔走呐喊,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出台,都以失败告终。中国迫切需要新的思想引领救亡运动,迫切需要新的组织凝聚革命力量。(2)理论的基础:十月革命之后,马克思列宁主义开始传入中国。(3)阶级的基础:五四运动之后,工人阶级成为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4)理论与阶级结合的产物: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6.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伟大意义:(1)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从此,中国人民在斗争中就有了主心骨,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和希望。(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三、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1.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极少数剥削者统治广大人民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的权力,成为国家和自己命运的主人。2.历史的真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斗争经验的历史总结,是中国人民在长期探索、艰苦奋斗的基础上共同确认的历史真理。知识总结:说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带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1)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从此,中国人民在斗争中就有了主心骨,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和希望。(2)在近代中国三种政治力量所提出的三种方案中,中国共产党的方案在历史和人民的检验中脱颖而出,最终成为唯一正确的选择。(3)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的权力,成为国家和自己命运的主人。特别提醒各位同学,对上述问题,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加,答案内容也会更加丰富,比如党的性质和宗旨,党的根本立场、党的指导思想,党的永葆青春的法宝,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等【知识拓展】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背景 ①思想指导: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②阶级基础:1919年五四运动后,工人阶级成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力量。 ③斗争需要: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对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封建统 治者所进行的斗争,存在两个根本性的弱点:一是没有认清革命的目的和对象,不能团结真正的朋友以打击真正的敌人;二是没有广泛地发动人民群众特别是工农群众,未能形成有组织的、持久的群众运动。理想目标 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历史使命 义无反顾地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理论成就 对“为什么革命、怎样革命”的根本问题给出了正确的答案。主要任务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重大成就 推翻了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于1949年10月1日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从此, 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的权力,成为国家和自己命运的主人。历史结论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对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斗争经验的历史总结,是中国人民在长期探索、艰苦奋斗的基础上共同确认的历史真理。【知识拓展】近代中国各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地位与特点项目 地位 优点 局限性农民阶级 主力军 人数多 革命性 狭隘性 缺乏科学理论指导资产阶级 同盟军 革命性 进步性 两面性 不彻底性无产阶级 领导核心 先进性 革命性 团结性【知识拓展】比较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比较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区别 领导力量 资产阶级领导 无产阶级领导,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思想武器政治目标 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创建人民民主共和国革命特点 纲领不彻底、群众发动不充分,土地问题不能彻底解决 提出了彻底的革命纲领,广泛发动群众,解决了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即土地问题革命结果 最终遭到失败 最终取得胜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联系 二者都属于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反帝反封建革命第二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一、建立新中国,中国人民站起来1.奠定“前提”和“基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发奋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2.我国革命和建设历程(1949—1956)(1)1949—1952年,在着重完成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等在内的民主革命遗留任务的同时,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致力于恢复被长期战争破坏了的国民经济。(2)1953年12月,党中央提出:“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3)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召开,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颁布,这是我国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取得的新成就。(4)1956年底,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生产资料公有制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这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实现了我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特别提醒】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的确立,为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3.社会主义建设初步实践中的成就(1956—1966)总结: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在中国怎样坚持和建设社会主义、怎样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并没有现成的道路可走,必须在实践中进行艰苦探索。(1)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实践中,我国基本上建立了比较独立、完善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教育、科学、文化、国防等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国际地位逐步提高。(2)成就的价值: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艰难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取得的物质成就和历史经验,为后来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坚实基础。比较: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旧民主主义革命由资产阶级领导,以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专政为政治目标。由于纲领不彻底,群众发动不充分,不能彻底解决土地问题,最终失败;新民主主义革命由无产阶级领导,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思想武器,以创建人民民主共和国为政治目标。新民主主义革命提出了彻底的革命纲领,广泛发动群众,解决了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即土地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只有完成前一个革命才能完成后一个革命,这两个革命阶段必须互相衔接。二、实行改革开放,走向民富国强1.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2.实行改革开放的目的(1)就是要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使中国人民富起来、中国强起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3.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增强了社会发展活力,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使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升,这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作出的伟大历史贡献。【知识总结】实行改革开放走向民富国强开启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作用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目的 (1)生产力:就是要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使中国人民富起来、中国强起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社会主义: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党的建设: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意义 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增强了社会发展活力,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使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这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作出的伟大历史贡献。三、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1.进入新时代的意义(1)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2)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3)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2.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3.新时代的努力重点和工作着力点(1)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2)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3)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4)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5)是我国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4.新时代取得的成就及意义: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相关链接: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从党的十八大到党的二十大的十年,我们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一是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奋斗赢得的历史性胜利,是彪炳中华民族发展史册的历史性胜利,也是对世界具有深远影响的历史性胜利。5.走过不平凡历程,开启新征程(1)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不平凡历程,是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牺牲和创造的历程,是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新胜利的历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领导人民取得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胜利,并迈上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2)实践充分证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是正确的选择。【特别提醒】社会主要矛盾是一个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阶段的客观反映。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准确把握为党和国家制定大政方针、长远战略提供了重要依据。【知识拓展】中国社会不同发展阶段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社会发展阶段 历史背景 主要矛盾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939年,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强调认清中国国情重要性 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人民大众与封建势力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1956年,党的八大认为 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改革开放历史时期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知识整合】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是正确的选择①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②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从此,中国人民在斗争中就有了主心骨,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和希望。③中国共产党主张建立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共和国,经过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最终赢得了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④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⑤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从此,中国人民掌握了国家的权力,成为国家和自己命运的主人。⑥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⑦中国共产领导人民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取得的物质成就和历史经验,为改革开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⑧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体制保证和物质条件。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发展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⑩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党领导人民取得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胜利,并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实践充分证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是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是正确的选择。第二课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知识整合】1个根本立场:人民立场。1个根本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1个执政理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2个先锋队: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2个要求:党的性质和宗旨对党的要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3个作用:共产党要发挥骨干、带头和桥梁作用4个坚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8个模范:共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要求第一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一、 党的性质和宗旨1.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2.立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3.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4.维护人民利益(1)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2)在任何时候,党都应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位,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与人民同甘共苦,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3)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更不允许任何党员凌驾于群众之上。(4)全体共产党员要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知识拓展】比较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根本宗旨、根本立场、使命性质 根本宗旨 根本立场 使命区别 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 为人民谋幸福 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使命联系 (1)都体现了党同人民的关系。体现了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 (2)要求一致: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在任何时候,觉都是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同人民同甘共苦,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而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更不允许任何党员凌驾于群众之上。二、党的执政理念1.检验标准: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2.人民中心(1)原因: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2)要求: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3.执政理念(1)内容: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2)执政理念的具体内涵①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是要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牢记执政党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坚持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就是要坚持人民立场和人民主体地位,虚心向人民学习,倾听人民呼声,汲取人民智慧,切实做到紧紧依靠人民、一切依靠人民。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3.如何落实执政理念(“坚持人民立场和人民主体地位”也可以用来回答如何落实执政理念)(1)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2)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是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筑牢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接受人民批评和监督,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不断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形成同心共圆中国梦的强大合力。(3)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预期成就:到21世纪中叶,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样(1)立党为公就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都要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都要体现国家和民族的共同利益、全体人民的共同理想 (2)执政为民就是党的全部工作必须以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1)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决定的 (2)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 (3)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决定的 (1)就是要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牢记执政党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坚持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为了人民) (2)就是要坚持人民立场和人民主体地位,虚心向人民学习,倾听人民呼声,汲取人民智慧,切实做到紧紧依靠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依靠人民) (3)必须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基本路线)【特别提醒】执政理念不等于执政方式。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执政方式是:民主执政、科学执政、依法执政,其中依法执政是执政的基本方式。【知识拓展】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的关系初心和使命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性质 “两个先锋队”根本立场 人民立场根本宗旨 全心全意为民服务利益要求 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发展思想 以人民为中心执政理念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奋斗目标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三个代表” 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点落脚点 党的全部工作必须以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第二框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一、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1.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特别提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从邓小平理论开始2.马克思主义(1)马克思主义的地位: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灵魂和旗帜。(2)马克思主义的优势: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涉及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各个领域,涵盖历史、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科技、军事、党建等方面。同时,马克思主义是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3)中共何以走在时代前列: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走在时代前列,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就在于它以接续推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创新理论作为行动指南。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3.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第一次飞跃)(1)毛泽东思想的创立和发展:在革命斗争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对经过艰难探索、付出巨大牺牲积累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毛泽东同志提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结合新的实际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的地位: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4.邓小平理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创立了邓小平理论。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6.科学发展观: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形成了科学发展观。7.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1)习思想的出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提醒】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2)习思想的地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3)两个确立的重要性: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8.关系: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科学理论体系。知识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理论 形成时间 代表人物 主要内容(主题) 作用邓小平理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邓小平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 江泽民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科学发展观 党的十六大以后 胡锦涛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党的十八 大以来 习近平 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二、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1.原因: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就在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实践证明,这是中国共产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永葆生机活力的法宝。2.内容解放思想 就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旧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实事求是 含义:就是要从实际出发,探求事物的客观规律,用以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 地位: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与时俱进 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际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求真务实 就是要求人们在实际工作中既正确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探求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又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地按照客观规律行事三、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1.内涵:共产党员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通过自己的骨干、带头和桥梁作用,影响和带动身边群众共同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略。【特别提示】对共产党员的要求:(1)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2)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3)共产党员要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无神论者,严守党章规定,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宗旨,绝不能在宗教中寻找自己的价值和信念。2.原因.(为什么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1)必要性:是由中国共产党的先锋队性质所决定的,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的直接而具体的体现。(2)重要性:使党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永葆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是党不断取得胜利的坚强保证。3.内容: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作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4.要求:在新征程上更加珍惜工人阶级先锋队战士的光荣称号,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做学习的模范,做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模范,做克己奉公、无私奉献的模范,做服从组织、严守纪律的模范,做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的模范,做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模范,做密切联系群众的模范,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知识总结】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表格总结:是什么 为什么 新时代怎么发挥共产党员坚定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通过自己的骨干、带头和桥梁作用,影响和带动身边群众共同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略 (1)是由中国共产党的先锋队性质所决定的,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的直接而具体的体现 (2)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党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是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源泉,是党不断取得胜利的坚强保证 ◆做学习的模范, ◆做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模范, ◆做克己奉公、无私奉献的模范, ◆做服从组织、严守纪律的模范, ◆做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的模范, ◆做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模范, ◆做密切联系群众的模范, ◆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知识整合】⑴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始终走在历史的前列?①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走在时代前列,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就在于它以接续推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理论作为行动指南。②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就在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实践证明,这是中国共产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永葆生机活力的法宝。③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党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永葆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是党不断取得胜利的坚强保证。④是由党的性质、宗旨、根本立场、初心使命、执政理念决定的⑵中国共产党如何始终走在历史的前列?①坚持以接续推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理论作为行动指南。②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③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④坚持人民立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贯彻党的群众路线。⑤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⑥牢记党的初心使命。⑦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政治、组织、思想、廉洁、制度)、全面从严治党,坚决反腐败斗争⑧坚持科学、民主执政、依法治国(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第三课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知识整合】1个最本质的特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1个总要求: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要求。1个意义: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意义。3种领导方式:政治领导、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3种执政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第一框坚持党的领导一、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1.党的领导的重要性(1)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2)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2.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领导和落实(1)党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必须全面、系统、整体加以落实A.党领导一切机构和组织:在我国,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人大、政府、政协、监察委员会、法院、检察院、军队、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各企事业单位,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都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B.党的领导落实在一切领域: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一切工作都要坚持党的领导。党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等等。我们要把党的领导落实到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等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2)党能够承担领导重任的原因A.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有力,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显著增强,党同人民群众始终保持血肉联系。B.中国共产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补充:关于中国共产党的地位和作用,简单的说法一般包括“中国共产党是我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是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力量,是我国的执政党,发挥着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二、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1.原因(必由之路+关键在党):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2.如何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1)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党的领导,首先是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这是党的领导的最高原则,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含糊、不能动摇。我们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2)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提出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3)建立健全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完善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健全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各项制度,健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制度,完善全面从严治党制度,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提供可靠制度保障。(4)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我们党还要建设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等等。相关链接: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确保全党遵守党章,恪守党的性质和宗旨,坚持用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全党、团结人民,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指导工作,夯实党执政的思想基础。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和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形成长效机制,坚持不懈锤炼党员、干部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理论、基本方略,持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使一切工作顺应时代潮流、符合发展规律,体现人民愿望,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得到人民衷心拥护。补充: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的定海神针,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特别提醒】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各项建设事业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根本政治保证)【知识总结】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等。政治领导 思想领导 组织领导含义 就是党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道路、政治原则方面的领导 就是党在思想理论和意识上的领导 就是党在组织体系和组织工作方面的领导体现 主要体现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领导 主要体现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思想基础。 主要体现为党的各级组织、党的干部、广大党员组织带领人民群众为实现党的任务和主张而奋斗。要求 要确保党和国家的事业沿着正确方向前进,最重要的是,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 领导,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要统一思想、集中智慧、凝聚力量,最重要的就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南,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者,培养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要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重大工作部署得到贯彻执行,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以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着力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着力集聚爱国奉献的各方面优秀人才,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任人唯贤,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坚强组织保证第二框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一、坚持全面从严治党1.全面从严治党的必要性(1)保持党的朝气蓬勃的需要: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我们党历经千锤百炼而朝气蓬勃,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始终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2)党建的需要:在新形势下,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全面从严治党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特别提醒】“必然要求“不是”新要求”。(3)关系重大:治国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这是党的建设的一贯方针和要求,关系到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关系党的生死存亡。(4)总之,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保持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必须毫不动摇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2.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的措施(如何加强党的建设)(1)主线+统领+根基+着力点+贯彻+反腐(新时代党的建设的总要求):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2)加强党的建设,必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二、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1.三者的区别(1)科学执政的含义:科学执政,就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为指导,不断探索和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全面增强执政本领,提高长期执政能力,并按照客观规律执好政、掌好权。(2)民主执政a.含义:民主执政就是坚持为了人民执政、依靠人民执政,民主执政强调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b.如何做:民主执政就是要求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以民主的制度、民主的形式、民主的手段保证在国家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坚持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而巩固和扩大党长期执政的群众基础。(3)依法执政a.含义: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具体地说,依法执政,就是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化、规范化,以法治的理念、法治的体制、法治的程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国理政。b.具体表现: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是党依法执政的重要体现。c.地位: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2.三者的联系(1)三者是有机统一的,其中科学执政是基本前提,民主执政是本质所在,依法执政是基本途径。(2)目的:在于不断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和执政地位,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实现党的执政使命,引领承载着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航船破浪前进,胜利驶向光辉的彼岸。补充:中国共产党是我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在新时代,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必须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知识总结】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知识总结】依法治国与依法执政【知识总结】为什么要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1)这是由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是中国历史和人民的选择(2)中国共产党是我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5)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政治保证,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人民前进,不断夺取新胜利的核心力量(6)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特别提醒】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必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综合探究一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中国共产党1.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2.中国共产党要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就必须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 的奋斗姿态,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第四课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知识整合】1个国体:人民民主专政。1 个本质: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1个根本政治保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在国家生活中实现人民民主的根本政治保证。1个统一:坚持民主与专政的统一。2个方面:人民民主专政包含对广大人民实行民主和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2个职能:国家的职能表现在对内对外两个方面。3个特点:社会主义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第一框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一、我国的国体1.国体的含义:国家性质又称国体,指的是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国体概念回答的是国家政权究竟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什么人行使国家权力的问题。关于国体表格总结:含义 也称国家性质,是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回答问题 回答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什么人行使国家权力标志 国家政权掌握在什么阶级手中,哪个阶级是统治阶级,哪个阶级是被统治阶级当代国体类型 资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专政(或人民民主专政)2.我国的国家性质(国体):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简称人民民主专政)。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在社会主义制度中具有根本性意义。3.这一国体的意义:(1)明确规定了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具体理解:a.我国的国家政权坚持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工人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具有严格的组织性和纪律性,是领导阶级,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中坚力量;b.广大农民与工人阶级有着共同的利益和天然的联系,是工人阶级可靠的同盟军;c.工农联盟不仅是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2)庄严宣示了我国国家政权的人民性质具体理解:a.我国的国家政权坚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b.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已经结成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知识拓展】关于我国国体【知识拓展】全面把握国家性质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国体与政党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国体与民族 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了我国在民族问题上必须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决定了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国体与外交 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决定了中国必然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答题经验 从答题角度讲,只要涉及公民为什么享有某种权利、政府为什么要履行某种职能、中国共产党和人大为什么要制定符合人民利益的政策和法律国家为什么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等,都要考虑我国的国家性质这一知识点二、全过程人民民主1.人民民主的重要性: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2.新型的民主和全过程人民民主: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3.理解全过程人民民主(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1)最广泛的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广泛的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是14亿多人民共同持续参与,56个民族共同平等享有,不同地域、不同领域、不同层级、不同群体均实现全面覆盖的民主体系。理解最广泛的民主——最广泛的民主,这不仅表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而且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最广泛的民主还表现为不断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丰富社会主义民主形式,将人民的民主权利推行到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逐步实现政治生活的民主化、经济管理的民主化和社会生活的民主化。(2)最真实的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是最真实的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仅有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有完整的参与实践,真正做到了人民当家作主。一方面,我国已经形成全面、广泛、有机衔接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已经构建多样、畅通、有序的民主渠道,能够确保人民有序政治参与;另一方面,人民的意愿和呼声,经过民主决策程序顺利成为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进而通过政权体系顺利转化为实现人民意愿的具体实践,能够确保人民真正当家作主。理解最真实的民主——从政治保证上看,我国是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有一个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坚强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在国家生活中实现人民民主和全过程民主的根本政治保证;——从制度和法律保障上看,我国已建立了一系列切实体现和有效维护人民民主的制度,制定了从多方面保障公民权利和自由的法律,这些制度和法律的建立与完善,在实践中保障了人民民主的有效落实;——从实现方式上看,我国不仅在国家权力机关和人民政府的组织等方面实行民主选举,还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中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的民主协商。最管用的民主:全过程民主是最管用的民主。民主是用来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既发扬民主,又正确集中,能够把党的主张、国家意志、人民意愿紧密融合在一起,实现各方面在共同思想、共同利益、共同目标基础上的团结一致,使党、国家和人民成为目标相同、利益一致、相互交融、同心同向的整体。总结:回答如何践行、如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要从“最真实、最广泛、最管用”和“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两个角度去写。理解最管用的民主——我国建立了一整套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体系,这套制度体系体现了人民意志,保障了人民权益,激发了人民的创造力;——能够有效杜绝西方国家常见的选举时漫天许诺、选举后无人过问的开“空头支票”问题,防止出现人民形式上有权、实际上无权的现象,避免相互掣肘而导致内耗严重、效率低下的弊端。总结: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包括一个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三个基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总结:关于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体现最真实的民主)——协商民主的地位:协商民主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特别提醒】协商民主与民主协商不是一个概念,不能随意替换。——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社会组织协商等;——发展协商民主的意义:协商民主在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社会组织协商等各个方面的统筹推进和制度化发展,保证了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享有广泛持续深入参与的民主权利。【特别提醒】(1)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2)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也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属性。(3)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4)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生命(5)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6)民主作为国家制度,是指在统治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民主都是有阶级性的,没有全民的、超阶级的民主。(7)“提升人民的主人翁地位”这个话不能说;“基层群众直接参与国家管理”有误,应该是“间接”;“人民群众直接参与国家立法”是对的;【知识拓展】正确理解全过程的民主①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②全链条人民民主意味着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各个环节紧密结合、相互关联,做到了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全覆盖,实现了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有机结合。③全方位人民民主旨在保障和实现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领域的广泛权利,让人民真正成为主人。④全覆盖人民民主形成了全面广泛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有效保证了党的主张、国家意志、人民意愿相统一。⑤全过程人民民主,能充分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传递人民心声,反映人民愿望、实现人民利益,能有效动员全体人民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第二框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一、坚持民主与专政的统一1.人民民主专政(1)本质:人民当家作主。(2)最大特点:包含对广大人民实行民主和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两个方面。2.我国为什么发展民主(1)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决定,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2)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必须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3)只有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才能调动亿万人民群众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使社会主义各项事业保持蓬勃的生机。(4)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3.坚持专政(1)原因: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后,剥削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已被消灭,阶级矛盾已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但是,由于国内的因素和国际的影响,阶级斗争还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2)任务: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担负着对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维护国内正常社会秩序,抵御国外敌对势力侵略和颠覆活动的历史任务。【知识拓展】比较民主与专政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可靠保障1.我国的国家职能与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相适应,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可靠保障。2.充分履行国家职能(表现为对内和对外两个方面)(1)对内职能一:维护国家稳定(侧重于专政)措施:依法打击危害社会主义制度的各种破坏活动,打击危害国家安全和统一的各种颠覆破坏活动、暴力恐怖活动、民族分裂活动、宗教极端活动,打击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各种犯罪活动。目的: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和公共秩序。(2)对内职能二:促进社会发展(侧重于人民民主)措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国家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组织开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目的: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补充:对内职能主要是维护国家稳定,促进社会发展。这里的“主要”需要关注。(3)对外职能主要表现:主要是防御外来侵略,保卫国家安全。措施:坚定维护国家的独立和主权;坚定维护国家的领土完整;坚定维护国家的各项安全和发展利益;坚定维护国家的尊严。目的:构建和维护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国际环境。【知识拓展】国家的5个职能:(1)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打击惩治犯罪,保护国家独立与主权,保护国家、企业、公民的财产,保护公民生命安全和合法权益,提高社会治理水平、调解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治安和秩序,打击倒卖火车票等;打击犯罪不属于调解人民内部矛盾)(2)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主要是进行宏观调控、市场监管,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特别提醒】发展交通的主要目的在于发展经济则属于经济建设职能,“在市场监管中注重感情”这句话错)(3)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宣传马列主义理论和科学文化知识,组织发展科、教、文、卫、体等各事业)(4)加强社会建设职能(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包括医疗、养老、失业保障、户籍、住房、计生社会保障体系,发布台风预警、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政府保障改善民生,免除贫困家庭学生学杂费等)(5)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职能(政府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知识拓展】国家性质、国家职能、国家机构第五课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知识整合】1个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1个组成人员:人大代表。2大职权:人大的职权和人大代表的职权。3者的统一: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4个优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第一框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一、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1.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方式(1)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2)在我国,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 权力,决定全国和各级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的意志,根据人民的利益行使权力。2.设置人大的原因(1)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2)我国人口众多,地域辽阔,直接民主不易实行,通常采取代议的方式,由公民选出特定的公职人员来管理或决定国家的公共事务,即“间接民主”。3.人民代表大会(1)人大和人民的关系彰显民主a.在我国,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b.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各级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c.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的意志,根据人民的利益行使权力。(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性质:最高国家权力机关。b.职权:行使国家的最高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最高决定权:审查和批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和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审查和批准国家的预算和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建置;决定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决定战争和和平的问题;作出各种授权决定等。最高任免权: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提名,决定国务院总理的人选,根据国务院总理的提名,决定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审计长、秘书长的人选;选举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根据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的提名。决定中央军事委员会其他组成人员的人选,选举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选举最高人民法院院长;选举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有权对上述国家机关领导人予以罢免。最高监督权:是指宪法和法律赋予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对由它产生的国家机关的工作和宪法、法律的实施,进行检查、调查、督促、纠正、处理的强制性权力。人大的监督权包括组织执法检查,对法律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听取和审议有关国家机关专项工作报告、听取审议计划、预算的执行情况报告和审计工作报告,审查和批准决算等、对规范性文件进行备案审查、开展专题询问等。最高立法权:包括修改宪法;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c.全国人大的地位:在我国国家机关组织体系中居最高地位,其他中央国家机关都由它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d.组成方式:作为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各少数民族都应当由适当名额的代表。【特别提醒】其他中央国家机关包括“国家主席”“国务院”“中央军委”“国家监察委员会”【特别提醒】国家元首不是个人权力的体现,而是一个重要的国家机关,是一个国家在实质上或形式上的对内和对外的最高代表。(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部分行使其职权,地方人大常委会也是如此)a.地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部分。b.与全国人大的关系:它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c.职权:行使宪法规定的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以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授予的其他职权。d.委员长会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组成委员长会议,处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重要日常工作。(4)专门委员会:为了更好地开展经常性工作,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设立专门委员会。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各专门委员会受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领导。各专门委员会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领导下,研究、审议和拟定有关议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认为必要的时候,可以组织关于特定问题的调查委员会,并且根据调查委员会的报告,作出相应的决议。【特别提醒】(1)人大常委会不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务院是全国人大而不是全国人大人大常委会的执行机关。其他中央国家不能认为是全国人大的执行机关。政府是人大的执行机关这句话对。(2)其他国家机关不是同级人大的职能部门或者所属部门。(3)人大单纯的“审查”或“审议”属于监督权,但是“审查和批准”某预算和决算的报告则是侧重于决定权,或者说决定权和监督权。市人大通过《禁止食用野生动物的决定》属于立法权;全国人大审查和通过《关于授予国家勋章的决定》属于决定权;宁波市人大选举朱某为副市长属于任免权;全国人大审查和通过《关于完善香港法律制度和执行制度的决定》属于决定权。(4)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不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党代表不是人大代表,他们产生的方式完全不同,如十九大代表是党代表而不是全国人大代表。(5)我国的不少新政,先人大通过,然后政府负责实施,政府往往会制定某些《细则》(6)在广土众民的大国,直接民主不易实行,通常要采取代议的方式,由公民选出特定的公职人员来管理或决定国家的公共事务,这就是“间接民主”。二、肩负人民重托的人大代表1.产生与任期:各级人大代表,一律由民主选举产生(差额),县级以及县级之下为直接选举,县级之上为间接选举,任期5年。【特别提醒】基于国情,人大代表的产生采取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办法。县级、乡级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全国、省级、设区的市级人大代表由下一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2.地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3.人大代表的职权: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职权,参加行使国家权力,如审议各项议案(审议权)、表决各项决定(表决权)、提出议案(提案权)和对政府等机关工作提出质问并要求答复(质询权)。4.人大代表的责任(义务):要进一步健全代表联络机制,更好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在人大闭会期间,各级人大代表应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采取多种方式听取意见和要求,回答询问,帮助所在地方的人民政府推进工作;人大代表是人民利益的代言人,他们来自人民,肩负人民的重托,应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努力为人民服务,并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特别提醒】(1)回答“人大代表可以怎么做,如何履行职能,如何为人民服务”等问题,可以从3和4的角度入手,3侧重于人大会议期间,4侧重于闭会期间。(2)人大的职权为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其中一般行政区域地级市及以上的人大才有立法权,民族自治地方的县级人大也有立法权;(3)只有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才是我国的立法机关,行使国家立法权,全国人大行使最高立法权,地级市及省级人大行使地方立法权。(4)县级以及县级以上人大才有常委会;人大的监督权包括监督宪法的实施,监督国家财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的运行。第二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一、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涵人大制度的含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由人民定期选出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并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以实现人民民主专政历史任务的政权组织形式。理解:原则: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成:由人民定期选出自己的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用:作为人民行 使国家权力的机关组织:国人 民代表大会组织其他国家机关目的:实现人民民主专政历史任务实质:政权组织形式2.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原因(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我国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2)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一项基本功能,就是把体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依照法定程序转化为国家意志,并使之成为全体公民共同遵守的法律规范。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地位(1)地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2)理解根本政治制度中的“根本”(反映了人大制度的特点)①一方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突出强调权为民所赋,最充分地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要求。②另一方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政治制度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国家的其他制度,包括行政制度、监察制度、司法制度等,都是由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立法创制出来的,都要受其统领和制约。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1.优势(1)原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突出的制度优势。(2)表现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力地保证了全国各族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广泛的民主权利,促进了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巩固和发展。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动员了全体人民以国家主人翁的姿态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广泛调动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凝聚起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团结一心,艰苦奋斗,朝着国家的发展目标前进。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了国家机关的协调高效运转。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行使国家权力,集体行使职权,集体决定问题;在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的前提下,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既能保证国家机关始终掌握在人民手中,又有利于各个国家机关分工合作、协调一致地履行职责。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合理划分中央和地方的职权,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2.坚持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原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 本政治制度安排,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2)要求:必须长期坚持,不断完善。我们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特别提醒】(1)人大统一行使国家权力,不是具体行使国家权力,其它国家机关才是具体行使国家权力。国家司法机关指法院和检察院,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院独立行使检察权;国家监察机关指监察委员会,独立行使监察权;国家行政机关是政府;某国家机关行使自身的权力也体现了民主集中制;不能说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之间是制衡的关系,也不能说领导与被领导关系,也不是相互监督的关系,而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也不能说其他国家机关是人大的职能部门、组成部门或所属部门;全国人大除了产生一府两院和监察委员会,还能够产生中央军委和国家主席,地方各级人大只能产生一府两院和监察委员会。【特别提醒】区别国家权力机关、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立法机关、其它国家权力机关、法律监督机关国 家 机 关 国家权力机关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国家立法机关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国家立法机关只有一个)其它国家机关(一府一委两院) 国家行政机关 国务院,各级政府国家审判机关 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国家检察机关 最高人民检察院,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 (法律监督机关)国家监察机关 国家监察委员会,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职权:监督、调查、处置)(2)人大可以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但是人大代表是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宪法规定监督宪法实施的国家机关是全国人大或者全国人大常委会,检察院是我国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监督法律的实施。(3)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不等于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广大人民间接行使国家权力,人大代表才是直接行使国家权力,但是人大代表不能直接管理国家事务,只是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第六课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知识整合】2 大主题: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职能。2种组织形式:基层群众自治的两种组织形式。3个方面的内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内容、人民政协的内容、我国的宗教政策与法律的内容。3个职能:人民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3个有利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优越性。5种形式: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实践形式。第一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1.我国的民主党派(1)发展: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各民主党派同共产党- -道前进。(2)性质:现已成为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 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2.我国的政党制度(1)特色: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项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2)发展:这一制度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孕育,在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过程中确立,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得到发展。(3)地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4)政策: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5)内容:基本方针 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奉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政党关系 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前提保证 内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首要前提与根本保证。原因: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核心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得到各民主党派的一致拥护。表现:在政党之间的关系上,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主要是政治方向、政治原则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政治地位 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权限:各民主党派具有法律赋予的参政权,包括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等等。活动准则 原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内容,是在社会主义法治的框架下设定和允许的 要求:各政党包括执政党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知识拓展】全面把握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之间的新型政党联系在政治上 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是执政党与参政党的关系(不是轮流执政)在组织上 是相互独立的关系在事业上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